正在阅读:

微软沈向洋:人工智能将给微软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微软沈向洋:人工智能将给微软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AI(人工智能)和云服务正在成为微软的新“标签”。在不断完善这一标签的过程中,沈向洋所领导的AI团队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业务需要,沈向洋需要频繁往返于中国和美国之间,而这两个国家将引领未来AI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再次有机会采访到沈向洋,是在微软位于西雅图的总部大楼里。这也是他在入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后,首次面对国内媒体专访,谈论的话题自然也离不开AI。

包括微软、百度在内的众多企业,已经将AI视为获得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针对这一领域的技术开发、资本投入和人才竞争,也在随着AI行业的不断成熟而加剧。

就在去年9月,微软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和微软研究事业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Group,以下简称新事业部),与微软核心的Office 事业部、Windows 和设备事业部、云计算和企业事业部一起,成为微软四大业务。新事业部的掌舵者正是沈向洋。 

无论是研究方向还是所取得的过往成就,沈向洋在微软乃至整个IT和AI业界,都有着毋庸质疑的话语权。他在1996年完成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专业博士进修后加入微软研究院,并和李开复、张亚勤、张宏江等一起,创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当李开复和张亚勤们相继离开微软,沈向洋选择了坚守。

2007年,沈向洋获得微软杰出工程师的称号。2013年,成为微软首位华人全球执行副总裁,直接向当时的CEO鲍尔默汇报。

人工智能和微软研究事业部中的2000名工程师便来自于沈向洋先前管理的技术和研究部门,其余5000名工程师则来自于其他部门。

“我们还在拼命雇人。”语速极快的沈向洋表示,人工智能是微软的未来,但不仅仅只有上述部门在做人工智能,包括office、Windows、云服务都会越来越智能。“像HoloLens应用的很多识别技术,以及集成产品中的手势操作等,也都是人工智能。” 

沈向洋相信,5-10年之后,与商业、应用、销售、市场、人力、客户支持和服务等有关的所有环节,未来都会被人工智能技术所颠覆。而微软的优势在于,从比尔·盖茨创立这家公司之初,始终集中精力研发工具,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

人工智能则给微软带来更多的机会,但将人工智能和研究院结合在一起,是去年才做的决定。

“当时萨提亚看到很多部门的工作已经和人工智能结合的相当紧密,比如聊天机器人和小娜(Cortana)这样的产品,完全可以单独成立人工智能部门去做。同时,新部门也可以和公司其他部门一起协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公司其他所有产品中去,后合作出新产品,让微软开发者有机会更好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沈向洋这样解释成立新部门的初衷。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于2014年2月4日被任命为微软CEO。过去20年,纳德拉一直与上任微软CEO鲍尔默和联合创始人盖茨紧密合作,是微软多项重要技术的开发者之一。萨提亚上任后提出了微软“移动为先,云为先”的世界观,将微软从原有的以系统开发为主,向智能云平台拓展。

上述信息或许已经被外界所熟知,但在微软内部,还有一种变化在低调推进。

据微软公司全球企业传播团队总经理Tim O’Brien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微软并不强调团队精神和合作,而是注重个性探索。后来史蒂夫•鲍尔默推出“一个微软”口号,希望所有人将整个公司的利益放在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萨提亚则将这种文化的改变强力推进。 

这种改变自上而下,在鲍尔默和萨提亚交接期,对微软的绩效考核做了非常大的调整,开始强调员工如何去帮助他人和团队获得成功。

除此之外,微软也看到了人工智能所孕育的新的商业机会。

在人工智能可能颠覆的商业模式中,有两点最让沈向洋兴奋。一个是人工智能能力的增强,特别是语音和计算机视觉。他预计5年左右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一定会超越人类,10年之内计算机视觉识别也一定会比人类更强。

“这样的技术背后隐藏的商机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当下我们已经产生了相当多的视频和图像内容。”沈向洋说。

另一点即所谓人机交互界面的彻底颠覆。

“从386电脑到现在,微软做得最了不起的事情,便是做出了‘用户图形界面(Graphic Interface)’,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沈向洋表示,现在这个概念正被颠覆,语音和视频技术迅速发展。

这也是微软最近一直在提的对话式人工智能(Conversational AI)概念,并非让人工智能完成所有人类的工作,而是帮助人和计算机一起完成更加了不起的事情。“小娜和小冰,都持有这样的目标,这让微软相对于业界可以走在前沿。”沈向洋补充道。

具体到人工智能商业化的模式,包括微软、谷歌、IBM、百度在内的各大公司都在积极探索。特别是谷歌研发的AlphaGo让全球开始密集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 

“我对AlphaGo除了敬仰还是敬仰,真的非常了不起,的确打破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想象。”沈向洋如此形容对AlphaGo的感受,但他同时表示,尽管AlphaGo很了不起,却看不到它能真正应用到商业领域的地方。“我认为近三到五年,人工智能的突破还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特别是传统商业领域,例如销售市场、客户支持和人事招聘等。”

和IMG打造的超级电脑“沃森”相比,沈向洋也给与了肯定,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垂直领域。而微软在产品室合集和服务对象上,和IBM有一定区别,更多强调人工智能的普及化,让每个人、每个开发者和组织能用到最新和最好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不是被某家公司或国家所独占。

此前沈向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希望新成立的人工智能部门能在三到五年内挣到100 亿美元。当界面新闻记者询问具体如何实现时,沈向洋笑着拒绝透露更多细节,但肯定的表示会继续坚持搜索业务。据他介绍,目前搜索必应在美国搜索市场占据33%的市场份额,在加拿大为14%,英国则为17%。这算是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沈向洋的思路是,首先从产品角度进行规划,然后重点去做。多年的研发经验是的微软掌握了一套自己的方法,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清楚的心智,明确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微软小冰算是令沈向洋颇为骄傲的研发产品,因为其“诞生”于微软亚洲研究院,而且是有“情感”的机器人。微软希望小冰可以和必应结合起来,一起面向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

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生产很多伦理和偏见类的问题,但沈向洋认为人类不应畏惧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应谨慎“拥抱”。为此,微软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以不断探讨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微软

5.1k
  • 博弈降息美股高位震荡,纳斯达克100ETF(159659)盘中再创上市新高,年内强势“吸金”3.24亿元
  • 微软再次聚合Windows和Surface团队,必应负责人Parakhin岗位调整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软沈向洋:人工智能将给微软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AI(人工智能)和云服务正在成为微软的新“标签”。在不断完善这一标签的过程中,沈向洋所领导的AI团队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业务需要,沈向洋需要频繁往返于中国和美国之间,而这两个国家将引领未来AI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再次有机会采访到沈向洋,是在微软位于西雅图的总部大楼里。这也是他在入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后,首次面对国内媒体专访,谈论的话题自然也离不开AI。

包括微软、百度在内的众多企业,已经将AI视为获得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针对这一领域的技术开发、资本投入和人才竞争,也在随着AI行业的不断成熟而加剧。

就在去年9月,微软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和微软研究事业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esearch Group,以下简称新事业部),与微软核心的Office 事业部、Windows 和设备事业部、云计算和企业事业部一起,成为微软四大业务。新事业部的掌舵者正是沈向洋。 

无论是研究方向还是所取得的过往成就,沈向洋在微软乃至整个IT和AI业界,都有着毋庸质疑的话语权。他在1996年完成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专业博士进修后加入微软研究院,并和李开复、张亚勤、张宏江等一起,创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当李开复和张亚勤们相继离开微软,沈向洋选择了坚守。

2007年,沈向洋获得微软杰出工程师的称号。2013年,成为微软首位华人全球执行副总裁,直接向当时的CEO鲍尔默汇报。

人工智能和微软研究事业部中的2000名工程师便来自于沈向洋先前管理的技术和研究部门,其余5000名工程师则来自于其他部门。

“我们还在拼命雇人。”语速极快的沈向洋表示,人工智能是微软的未来,但不仅仅只有上述部门在做人工智能,包括office、Windows、云服务都会越来越智能。“像HoloLens应用的很多识别技术,以及集成产品中的手势操作等,也都是人工智能。” 

沈向洋相信,5-10年之后,与商业、应用、销售、市场、人力、客户支持和服务等有关的所有环节,未来都会被人工智能技术所颠覆。而微软的优势在于,从比尔·盖茨创立这家公司之初,始终集中精力研发工具,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

人工智能则给微软带来更多的机会,但将人工智能和研究院结合在一起,是去年才做的决定。

“当时萨提亚看到很多部门的工作已经和人工智能结合的相当紧密,比如聊天机器人和小娜(Cortana)这样的产品,完全可以单独成立人工智能部门去做。同时,新部门也可以和公司其他部门一起协同,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公司其他所有产品中去,后合作出新产品,让微软开发者有机会更好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沈向洋这样解释成立新部门的初衷。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于2014年2月4日被任命为微软CEO。过去20年,纳德拉一直与上任微软CEO鲍尔默和联合创始人盖茨紧密合作,是微软多项重要技术的开发者之一。萨提亚上任后提出了微软“移动为先,云为先”的世界观,将微软从原有的以系统开发为主,向智能云平台拓展。

上述信息或许已经被外界所熟知,但在微软内部,还有一种变化在低调推进。

据微软公司全球企业传播团队总经理Tim O’Brien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微软并不强调团队精神和合作,而是注重个性探索。后来史蒂夫•鲍尔默推出“一个微软”口号,希望所有人将整个公司的利益放在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萨提亚则将这种文化的改变强力推进。 

这种改变自上而下,在鲍尔默和萨提亚交接期,对微软的绩效考核做了非常大的调整,开始强调员工如何去帮助他人和团队获得成功。

除此之外,微软也看到了人工智能所孕育的新的商业机会。

在人工智能可能颠覆的商业模式中,有两点最让沈向洋兴奋。一个是人工智能能力的增强,特别是语音和计算机视觉。他预计5年左右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一定会超越人类,10年之内计算机视觉识别也一定会比人类更强。

“这样的技术背后隐藏的商机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当下我们已经产生了相当多的视频和图像内容。”沈向洋说。

另一点即所谓人机交互界面的彻底颠覆。

“从386电脑到现在,微软做得最了不起的事情,便是做出了‘用户图形界面(Graphic Interface)’,目的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沈向洋表示,现在这个概念正被颠覆,语音和视频技术迅速发展。

这也是微软最近一直在提的对话式人工智能(Conversational AI)概念,并非让人工智能完成所有人类的工作,而是帮助人和计算机一起完成更加了不起的事情。“小娜和小冰,都持有这样的目标,这让微软相对于业界可以走在前沿。”沈向洋补充道。

具体到人工智能商业化的模式,包括微软、谷歌、IBM、百度在内的各大公司都在积极探索。特别是谷歌研发的AlphaGo让全球开始密集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 

“我对AlphaGo除了敬仰还是敬仰,真的非常了不起,的确打破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想象。”沈向洋如此形容对AlphaGo的感受,但他同时表示,尽管AlphaGo很了不起,却看不到它能真正应用到商业领域的地方。“我认为近三到五年,人工智能的突破还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特别是传统商业领域,例如销售市场、客户支持和人事招聘等。”

和IMG打造的超级电脑“沃森”相比,沈向洋也给与了肯定,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垂直领域。而微软在产品室合集和服务对象上,和IBM有一定区别,更多强调人工智能的普及化,让每个人、每个开发者和组织能用到最新和最好的人工智能技术,而不是被某家公司或国家所独占。

此前沈向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希望新成立的人工智能部门能在三到五年内挣到100 亿美元。当界面新闻记者询问具体如何实现时,沈向洋笑着拒绝透露更多细节,但肯定的表示会继续坚持搜索业务。据他介绍,目前搜索必应在美国搜索市场占据33%的市场份额,在加拿大为14%,英国则为17%。这算是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沈向洋的思路是,首先从产品角度进行规划,然后重点去做。多年的研发经验是的微软掌握了一套自己的方法,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清楚的心智,明确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微软小冰算是令沈向洋颇为骄傲的研发产品,因为其“诞生”于微软亚洲研究院,而且是有“情感”的机器人。微软希望小冰可以和必应结合起来,一起面向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

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会生产很多伦理和偏见类的问题,但沈向洋认为人类不应畏惧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应谨慎“拥抱”。为此,微软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以不断探讨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