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靠怀旧,迪士尼IP能无限繁殖下去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靠怀旧,迪士尼IP能无限繁殖下去吗?

《美女与野兽》并不是迪士尼的第一部真人重制片。

描述迪士尼2017年真人实景版的《美女与野兽》与它备受欢迎的1991年的动画版之间的关系,“重制”或许是个极有力的词。这部真人版电影由《梦女孩》 (Dreamgirls)的导演比尔康顿执导,艾玛沃森饰演Belle公主,丹·斯蒂文斯饰演野兽,准确来说,或许“重新演绎”才是对原版更公平的描述。

自然在2017这个版本里会提到原版里的很多经典曲目(也会加入一些不那么有记忆点的新歌),并会提到原版里的许多角色。但它同时也重复了原来的造型、场景甚至很多对话,最怪异的是,几乎大部分视觉点都是重复的。这样的观感几乎不是在看一部《美女与野兽》2017真人版,而更多的是,一直一直的在唤起观众对原版的记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一系列场景对比来证实这一点:

首先,我们看到Belle(艾玛沃森饰)穿着标志性的蓝白裙从家里出发去镇上

她一边看书一边走路,因为,额,她可是Belle

来看一眼撸哥饰演的Gaston,正在做着他最擅长的事:照镜子

有些场景几乎是复制的动画版,比如Belle要去野兽的城堡里营救父亲

预告片里也包含了一些我们不常见的角色,比如烛台Lumière

以及Josh Gad饰演的Le Fou

两部作品是如此惊人的相似,比如Chip第一次见到Belle的小恶作剧

甚至音乐部分也是完美重制

即使服装都是这么的精准

最后,当然舞厅场景也是完美再现。

“你曾经深爱过这样的场景,何不再看一次呢?”利用全体回忆热潮总是个高招,满剂量粘乎又甜蜜的怀旧之情,但如此演绎却是令人沮丧的。

迪士尼对它的IP总是怀有一腔热忱,该品牌对未来所有的想法大概都能通过曾经的IP来呈现。从《爱丽丝梦游仙境》(2010年)、《沉睡魔咒》(2014年)、《灰姑娘》(2015年)、《奇幻森林》(2016年)到预计2018年上映的《木兰》,《美女与野兽》并不是迪士尼的第一部真人重制片。

迪士尼在重制电影方面的起步,建立在19世纪的小说与童话故事可以重生的假设上,再对原有IP进行一定的修改。蒂姆·波顿把《爱丽丝梦游仙境》变成了令人吃惊的动作冒险片,安吉丽娜·朱莉将睡美人里卖弄风情的反面人物演绎成了遭误解和虐待的反英雄人物。

它们都成为了大卖热点,即使接下来的《灰姑娘》,它没有非常直接的套用了原来的“继母-南瓜车-水晶鞋-王子”那一套。《灰姑娘》不是一部音乐剧,但是在其他方面直接使用了“why mess with a good thing”的主角变形桥段,却没有顾及在主人公灰姑娘人物实体化后有哪些细节应有明显的更新。

接下来就是去年的《奇幻森林》的重制,它算是部半音乐剧,从原来的版本中挑选了部分经典曲目,它的进步主要源于技术支持,从逼真的特效到令人眩晕的场景。

然后便到了我们今年的《美女与野兽》,它必然会成为迪士尼优化IP并进步的过程中的终点——因为这部电影仅仅是在原版的基础上换了层皮而已。它只是将原版本中画出来的形象奢华地实体化了而已,新的剧本只是给男女主角加了一部分的背景故事,但是对整个故事的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而仅仅在原版基础上加入的一些其他小细节却被放大到无限的影响力,比如导演康顿说的“非常Gay“的场景,电影中有展示一位阿谀奉承的榜首LeFou (Josh Gad饰)与猛男 Gaston (撸哥饰)之间的基情,该场景一经曝光,媒体上掀起一阵“迪士尼揭示了其首位真人同性恋角色”的说法,而其实在电影里,这样的瞬间你几乎眨个眼都有可能错过,导演觉得这实在是被夸大了。“我的初心只是自己觉得原来故事里会有这样的表达,我并不希望故意夸大它,这种感情应该被自然的表现出来,而不需要刻意表演,它应该是人们观影过程中的惊喜“。

导演还说,关于电影里Madame de Garderobe与Cadenza,以及Plumette Lumière的拥吻被放大成“迪士尼史上第一次与第二次真人电影里的跨种族接吻“(首先这并不是真的),以及这些角色背后的演员也是来自不同种族,更是助长了这样的说法,但是导演回应道它们在电影里只是以家具的身份讨论与故事主线相关的事情。

而“迪士尼真人电影中的跨种族接吻”早在其出品的2002年的《雪地狂奔》中就出现过,更不用说后来的《歌舞青春3》了。

还有一个主流的说法是,这个版本的《美女与野兽》更加女权主义了,这个说法起源于一组次要的镜头——艾玛饰演的Belle提出原洗衣机的想法,村里的人对她使用该机器的场景态度都很差,因为它占据了整个村里大家共享的喷水池,那当然人们并不会喜欢接受她这样的举动。

整个故事中真正能说是强调女权主义的部分,应该是对Belle恋上了这个易怒并且关押了她的野兽这种情感的描述,它超出了原版动画里简陋的抽象描写,这才是女权主义;另外,Belle称呼她所在的社区是“狭隘的”并且生活着一群“平民”,有着这样的看法并且保持着自己的聪慧与拒绝融入,而不是表面随和的亲昵,仅仅是这样一点点对自己的责任心,这才是女权主义;即使在故事书中的历史里,尤其对女性来说,选择都是有限的,Belle在“更广大的世界里去探险”后的自主选择婚姻后并且仍然保持独立,这才是女权主义。

但令人生气的是,《美女与野兽》对于通过突出重申它对核心思想并不感兴趣,它认为对原本童话故事的呈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啊,如此对故事“忠诚”的叙述仅仅能让它成为对大多数人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而已。

《美女与野兽》第一次进入家庭是在1992年,就在迪士尼将家用录像系统的定价在大众能够拥有的范围的那几年,而不是让商店买下再租出去这样的形式。早期的不断重复播放该动画(正如每个暑假的《西游记》、《还珠格格》)支撑起了家用录像系统,也足以让无数的青少年脑海中对故事与人物形象根深蒂固。

但是,消除人们对于“动画片是给小孩看的”这种历来的想法是十分重要的,《美女与野兽》在表述上更加的注重细节与修养,它是非类型化书面语的先锋,它传达的审美,是迪士尼的一个里程碑——它首次以动画作品身份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

令人悲伤并应该警醒的是,26年后,这部真人版的《美女与野兽》却于根本上陷在了它原本的地位上而没有突破。选择停留在原地是刻意为之,因为怀旧情怀是一门好生意,但是比起对一部经典的机械重复,本可以做的更多。新版的《美女与野兽》虽然是真人版的,但甚至无法超越原版动画的生动。这不是对过去的安慰,这是迪士尼展示自己是如何“正确”地向过去致敬——足以展现迪士尼的坚持,即使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仍可以靠吃老本挣钱,而不需要改变。

这是迪士尼对自己的歌颂,这样的公司对自己的未来也并没有什么高要求。

编译自Buzzfeed,不代表作者立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迪士尼

4.2k
  • 迪士尼与佛罗里达州州长的诉讼达成和解
  • 上海迪士尼将建独立主题新景点,毗邻“疯狂动物城”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靠怀旧,迪士尼IP能无限繁殖下去吗?

《美女与野兽》并不是迪士尼的第一部真人重制片。

描述迪士尼2017年真人实景版的《美女与野兽》与它备受欢迎的1991年的动画版之间的关系,“重制”或许是个极有力的词。这部真人版电影由《梦女孩》 (Dreamgirls)的导演比尔康顿执导,艾玛沃森饰演Belle公主,丹·斯蒂文斯饰演野兽,准确来说,或许“重新演绎”才是对原版更公平的描述。

自然在2017这个版本里会提到原版里的很多经典曲目(也会加入一些不那么有记忆点的新歌),并会提到原版里的许多角色。但它同时也重复了原来的造型、场景甚至很多对话,最怪异的是,几乎大部分视觉点都是重复的。这样的观感几乎不是在看一部《美女与野兽》2017真人版,而更多的是,一直一直的在唤起观众对原版的记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一系列场景对比来证实这一点:

首先,我们看到Belle(艾玛沃森饰)穿着标志性的蓝白裙从家里出发去镇上

她一边看书一边走路,因为,额,她可是Belle

来看一眼撸哥饰演的Gaston,正在做着他最擅长的事:照镜子

有些场景几乎是复制的动画版,比如Belle要去野兽的城堡里营救父亲

预告片里也包含了一些我们不常见的角色,比如烛台Lumière

以及Josh Gad饰演的Le Fou

两部作品是如此惊人的相似,比如Chip第一次见到Belle的小恶作剧

甚至音乐部分也是完美重制

即使服装都是这么的精准

最后,当然舞厅场景也是完美再现。

“你曾经深爱过这样的场景,何不再看一次呢?”利用全体回忆热潮总是个高招,满剂量粘乎又甜蜜的怀旧之情,但如此演绎却是令人沮丧的。

迪士尼对它的IP总是怀有一腔热忱,该品牌对未来所有的想法大概都能通过曾经的IP来呈现。从《爱丽丝梦游仙境》(2010年)、《沉睡魔咒》(2014年)、《灰姑娘》(2015年)、《奇幻森林》(2016年)到预计2018年上映的《木兰》,《美女与野兽》并不是迪士尼的第一部真人重制片。

迪士尼在重制电影方面的起步,建立在19世纪的小说与童话故事可以重生的假设上,再对原有IP进行一定的修改。蒂姆·波顿把《爱丽丝梦游仙境》变成了令人吃惊的动作冒险片,安吉丽娜·朱莉将睡美人里卖弄风情的反面人物演绎成了遭误解和虐待的反英雄人物。

它们都成为了大卖热点,即使接下来的《灰姑娘》,它没有非常直接的套用了原来的“继母-南瓜车-水晶鞋-王子”那一套。《灰姑娘》不是一部音乐剧,但是在其他方面直接使用了“why mess with a good thing”的主角变形桥段,却没有顾及在主人公灰姑娘人物实体化后有哪些细节应有明显的更新。

接下来就是去年的《奇幻森林》的重制,它算是部半音乐剧,从原来的版本中挑选了部分经典曲目,它的进步主要源于技术支持,从逼真的特效到令人眩晕的场景。

然后便到了我们今年的《美女与野兽》,它必然会成为迪士尼优化IP并进步的过程中的终点——因为这部电影仅仅是在原版的基础上换了层皮而已。它只是将原版本中画出来的形象奢华地实体化了而已,新的剧本只是给男女主角加了一部分的背景故事,但是对整个故事的发展几乎没有影响。

而仅仅在原版基础上加入的一些其他小细节却被放大到无限的影响力,比如导演康顿说的“非常Gay“的场景,电影中有展示一位阿谀奉承的榜首LeFou (Josh Gad饰)与猛男 Gaston (撸哥饰)之间的基情,该场景一经曝光,媒体上掀起一阵“迪士尼揭示了其首位真人同性恋角色”的说法,而其实在电影里,这样的瞬间你几乎眨个眼都有可能错过,导演觉得这实在是被夸大了。“我的初心只是自己觉得原来故事里会有这样的表达,我并不希望故意夸大它,这种感情应该被自然的表现出来,而不需要刻意表演,它应该是人们观影过程中的惊喜“。

导演还说,关于电影里Madame de Garderobe与Cadenza,以及Plumette Lumière的拥吻被放大成“迪士尼史上第一次与第二次真人电影里的跨种族接吻“(首先这并不是真的),以及这些角色背后的演员也是来自不同种族,更是助长了这样的说法,但是导演回应道它们在电影里只是以家具的身份讨论与故事主线相关的事情。

而“迪士尼真人电影中的跨种族接吻”早在其出品的2002年的《雪地狂奔》中就出现过,更不用说后来的《歌舞青春3》了。

还有一个主流的说法是,这个版本的《美女与野兽》更加女权主义了,这个说法起源于一组次要的镜头——艾玛饰演的Belle提出原洗衣机的想法,村里的人对她使用该机器的场景态度都很差,因为它占据了整个村里大家共享的喷水池,那当然人们并不会喜欢接受她这样的举动。

整个故事中真正能说是强调女权主义的部分,应该是对Belle恋上了这个易怒并且关押了她的野兽这种情感的描述,它超出了原版动画里简陋的抽象描写,这才是女权主义;另外,Belle称呼她所在的社区是“狭隘的”并且生活着一群“平民”,有着这样的看法并且保持着自己的聪慧与拒绝融入,而不是表面随和的亲昵,仅仅是这样一点点对自己的责任心,这才是女权主义;即使在故事书中的历史里,尤其对女性来说,选择都是有限的,Belle在“更广大的世界里去探险”后的自主选择婚姻后并且仍然保持独立,这才是女权主义。

但令人生气的是,《美女与野兽》对于通过突出重申它对核心思想并不感兴趣,它认为对原本童话故事的呈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啊,如此对故事“忠诚”的叙述仅仅能让它成为对大多数人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而已。

《美女与野兽》第一次进入家庭是在1992年,就在迪士尼将家用录像系统的定价在大众能够拥有的范围的那几年,而不是让商店买下再租出去这样的形式。早期的不断重复播放该动画(正如每个暑假的《西游记》、《还珠格格》)支撑起了家用录像系统,也足以让无数的青少年脑海中对故事与人物形象根深蒂固。

但是,消除人们对于“动画片是给小孩看的”这种历来的想法是十分重要的,《美女与野兽》在表述上更加的注重细节与修养,它是非类型化书面语的先锋,它传达的审美,是迪士尼的一个里程碑——它首次以动画作品身份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

令人悲伤并应该警醒的是,26年后,这部真人版的《美女与野兽》却于根本上陷在了它原本的地位上而没有突破。选择停留在原地是刻意为之,因为怀旧情怀是一门好生意,但是比起对一部经典的机械重复,本可以做的更多。新版的《美女与野兽》虽然是真人版的,但甚至无法超越原版动画的生动。这不是对过去的安慰,这是迪士尼展示自己是如何“正确”地向过去致敬——足以展现迪士尼的坚持,即使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仍可以靠吃老本挣钱,而不需要改变。

这是迪士尼对自己的歌颂,这样的公司对自己的未来也并没有什么高要求。

编译自Buzzfeed,不代表作者立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