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河底硬化等成治理黑臭水体普遍手段 专家:只会让河流死得更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河底硬化等成治理黑臭水体普遍手段 专家:只会让河流死得更快

吴舜泽发现,地方在治理黑臭水体的过程中,存在依赖投撒药剂、调水冲污、原地简易处理等措施,“缺乏系统整治思维”。此外,也存在截污不彻底,截留倍数不够的情况,“治标不治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23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在第十五届水业战略论坛上表示,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目前仍存在黑臭水体排查不到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治理技术路线不明确、截污不彻底等现象,完成2017年水十条的第一个阶段任务难度不小。

据环保部3月20日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全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确认黑臭水体2082个,其中34.9%已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提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3月20日,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在环保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保部将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强化黑臭水体整治,督导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张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直言,一些重点城市年底前要基本解决黑臭水体,“这个任务就非常艰巨。”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完成上述任务,面临着黑臭河流数量大、时间紧、人手不足等现状,“挑战是非常大的。”

马军长期致力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信息公开。他指出,上述挑战并不在于“能否一次性的让河流看起来还不错”。

“一次性的清理完了,如果治理的方式不对,那很可能反弹,或者治理的效果有问题。”马军说。

一年多来,吴舜泽通过跟踪分析、调研座谈发现,地方在治理黑臭水体的过程中,存在依赖投撒药剂、调水冲污、原地简易处理等措施,“缺乏系统整治思维”。此外,也存在截污不彻底,截留倍数不够的情况,“治标不治本。”

民间环保组织环保行动者协作中心的邵文杰长期关注城市河道污染。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黑臭河治理是城市河流保护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控制污染。“污染控制住了,水质自然就好了,然后就可以考虑让河道生态慢慢恢复,让河流发挥生态价值。”

但邵文杰发现,眼下的黑臭河治理,清淤、河底硬化、河岸硬化、河岸绿化、建立亲水平台、建立拦水橡胶坝制造水景观等“人工控制河流”的手段较为普遍。他认为,这些措施对于河流生态几乎都是有害的,“只会让河流死得更快。”

3月21日,北京的通惠河,工人在河底铺设砖块。

马军表示,硬化河道的现象更多出现在缺水的北方,地下水位因为超采而变得越来越低,“如果不硬化河道,水就渗透下去了”。

“硬化河道绝对不是消除黑臭河流的方式。”他指出,硬化河底不但对治理黑臭河没有作用,反而会让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底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协助水体自净,一旦硬化河底,就等于人为地隔断了底泥和水体,会更容易变成黑臭水体。”

邵文杰指出,一些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老城区市政管网落后等原因导致了河流黑臭化,“但这些并不是难题,只要愿意解决,一定能找到办法。”

马军表示,治理黑臭水体,首先要做到的是截污,“把污染的源头截住,不然,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边治理边污染。”此外,要建设和改造水体沿岸的排污管道,把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

他同时强调,黑臭水体的治理过程需要监管和监督。

据张波介绍,环保部在配合住建部门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方面的过程中,做了若干项工作。第一, 从全国现有1940个国控考核断面识别水质比较差的地方,督促地方制定不达标水体的达标方案;第二,通过中央环保督察促进黑臭水体治理;第三,利用卫星和公众参与进行黑臭水体的筛查和监督。

2016年8月,马军所在机构研发的“蔚蓝地图”APP开通了黑臭河举报功能,与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推出的“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平台相互连通。蔚蓝地图用户可以通过APP进行有效举报,而且,黑臭河举报的图片能通过APP展示在电子地图上。

马军表示,下一步,蔚蓝地图将增加“观察”的功能,“从举报黑臭河,转向对治理的过程、结果进行监督的工作。”也就是说,针对治理完成的河流,网友可以通过蔚蓝地图APP上传其颜色、气味、垃圾、排污口等各方面的进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河底硬化等成治理黑臭水体普遍手段 专家:只会让河流死得更快

吴舜泽发现,地方在治理黑臭水体的过程中,存在依赖投撒药剂、调水冲污、原地简易处理等措施,“缺乏系统整治思维”。此外,也存在截污不彻底,截留倍数不够的情况,“治标不治本。”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月23日,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在第十五届水业战略论坛上表示,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目前仍存在黑臭水体排查不到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治理技术路线不明确、截污不彻底等现象,完成2017年水十条的第一个阶段任务难度不小。

据环保部3月20日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全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确认黑臭水体2082个,其中34.9%已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提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3月20日,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在环保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环保部将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强化黑臭水体整治,督导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张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直言,一些重点城市年底前要基本解决黑臭水体,“这个任务就非常艰巨。”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完成上述任务,面临着黑臭河流数量大、时间紧、人手不足等现状,“挑战是非常大的。”

马军长期致力于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信息公开。他指出,上述挑战并不在于“能否一次性的让河流看起来还不错”。

“一次性的清理完了,如果治理的方式不对,那很可能反弹,或者治理的效果有问题。”马军说。

一年多来,吴舜泽通过跟踪分析、调研座谈发现,地方在治理黑臭水体的过程中,存在依赖投撒药剂、调水冲污、原地简易处理等措施,“缺乏系统整治思维”。此外,也存在截污不彻底,截留倍数不够的情况,“治标不治本。”

民间环保组织环保行动者协作中心的邵文杰长期关注城市河道污染。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黑臭河治理是城市河流保护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控制污染。“污染控制住了,水质自然就好了,然后就可以考虑让河道生态慢慢恢复,让河流发挥生态价值。”

但邵文杰发现,眼下的黑臭河治理,清淤、河底硬化、河岸硬化、河岸绿化、建立亲水平台、建立拦水橡胶坝制造水景观等“人工控制河流”的手段较为普遍。他认为,这些措施对于河流生态几乎都是有害的,“只会让河流死得更快。”

3月21日,北京的通惠河,工人在河底铺设砖块。

马军表示,硬化河道的现象更多出现在缺水的北方,地下水位因为超采而变得越来越低,“如果不硬化河道,水就渗透下去了”。

“硬化河道绝对不是消除黑臭河流的方式。”他指出,硬化河底不但对治理黑臭河没有作用,反而会让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底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协助水体自净,一旦硬化河底,就等于人为地隔断了底泥和水体,会更容易变成黑臭水体。”

邵文杰指出,一些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老城区市政管网落后等原因导致了河流黑臭化,“但这些并不是难题,只要愿意解决,一定能找到办法。”

马军表示,治理黑臭水体,首先要做到的是截污,“把污染的源头截住,不然,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边治理边污染。”此外,要建设和改造水体沿岸的排污管道,把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

他同时强调,黑臭水体的治理过程需要监管和监督。

据张波介绍,环保部在配合住建部门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方面的过程中,做了若干项工作。第一, 从全国现有1940个国控考核断面识别水质比较差的地方,督促地方制定不达标水体的达标方案;第二,通过中央环保督察促进黑臭水体治理;第三,利用卫星和公众参与进行黑臭水体的筛查和监督。

2016年8月,马军所在机构研发的“蔚蓝地图”APP开通了黑臭河举报功能,与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推出的“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平台相互连通。蔚蓝地图用户可以通过APP进行有效举报,而且,黑臭河举报的图片能通过APP展示在电子地图上。

马军表示,下一步,蔚蓝地图将增加“观察”的功能,“从举报黑臭河,转向对治理的过程、结果进行监督的工作。”也就是说,针对治理完成的河流,网友可以通过蔚蓝地图APP上传其颜色、气味、垃圾、排污口等各方面的进展。”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