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高利贷背后的金融真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高利贷背后的金融真相

整个高利贷悲剧,如果只骂放高利贷的人,那显然舍本逐末了。这个悲剧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责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作者王剑系国泰君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王剑的角度”(wangjianzj0579),有部分删节。

为什么会有高利贷?

大多数人是从《白毛女》开始认识高利贷的。那时生产力低下,很多人吃不饱饭、看不起病,被迫举债。

为了让穷苦农民摆脱高利贷盘剥,刚刚建国,人民政府立马就开始在广大城乡组织农民成立农信社,截止1956年,全国80%的乡已建有农信社,总数达到16万家,使农村有了基本的金融服务。如今,随着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扶贫工作推进,普惠金融推及,贫民为了温饱治病去借高利贷的情况已不多。

既然《毛白女》里的那种高利贷现在不多了,那么现在借高利贷做什么用呢?先来看一组数据:

这是温州地区(典型的高利贷的重灾区,国内其他高利贷盛行地区情况都类似)的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期限一年期以内的贷款为短期贷款,以上的为中长期贷款。温州这个地方,短期贷款占比,从2004年的63%,一路飞升,2011年到达了历史峰值81%!

这是什么意思?温州人办企业,向银行申请的贷款,竟然6-8成都是一年以内到期的。温州这地方真是太神奇了,这些企业借钱都只需要借一年以内的?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有点生产经营常识的人都知道,开办一个企业,要花钱购置厂房机器(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固定成本),也要进原材料和耗材、聘请员工(变动成本)。后者投入的资金能短期内收回成本,而前者固定资产投资绝无可能一年内收回成本(除非非常暴利的行业)。所以,如果资产与负债期限是匹配的,那么短期贷款一般来说最好用来支付变动成本,中长期贷款则用来支付固定成本。

很显然,温州这些老板不是这么干的。不管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他们用的几乎都是短期贷款!

那么,短期贷款到期要偿还了,而它所投入的固定成本还未收回,怎么办?民间借贷登场了。

企业老板会找到一个朋友或亲戚,向其借钱,利率可能会很高,但正常年份也高不到哪去,也就2-3分利(这时候还不是真正意义的高利贷,而是受法律保护的民间借贷)。拿这钱先还掉上一笔银行短期贷款,然后等着下一笔银行贷款发放下来,再去还掉民间借贷。这过程快则一周,慢则个把月,所以即使按2-3分利算,利息总额其实也没多少钱,不会构成很重的财务负担(100万借半个月,2分利,利息也就10000块钱)。很多评论算出一个奇高的年化利率来渲染舆论,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这种钱本来就没打算借一整年。

这就是所谓的“倒贷款”或“过桥”,也就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主要生存空间。

当“倒贷款”遇到银根紧缩

上述这种“倒贷款”的做法,没事时都平平稳稳的。但是,一但遇到货币政策从紧,事儿就闹大了。

首先,很多老板其实并不懂国家货币政策是怎么一回事,短期贷款到期时,老板们会和往常一样,先去拿民间借贷的钱还了银行贷款,再去申请新的。结果发现新的申请不下来了,于是对民间贷款人违约。而且,贷款是以公司名义借的,是有限责任,大不了公司走破产流程,犯不着跑路上吊,但民间借贷则是个人名义借的,无限责任。所以,逃亡、自杀事件开始出现。这就是2010年底开始的银根紧缩后,2011年在温州发生的事情,当时惊动总理跑到温州来处理。

这种事情发生后,其他银行或企业会怎么做?你不用想也能猜到:

一是还活着的企业,他们的短期贷款到期后,有钱也不还贷款了。因为我要是去借民间借贷来还贷款,肯定死路一条。其实他们本身经营还没有问题,却形成了不良贷款。这种不良贷款,我们私下称之为“良性的不良”。

二是还没收回贷款的银行,因银根紧缩而使信贷可投放额度变小,又怕自己的企业客户到期后不还钱(或者自己的企业客户因担保链被其他问题企业牵连),于是赶紧绞尽脑汁把钱提前收回来,连蒙带骗,用尽一切手段。甚至把正常企业的贷款也收回。于是,银行抽贷成风。

三是原本温州这种朋友间一句话就能拿到民间借贷的地方,很多人就不敢放款了,因风险极高。融资的原理,是利率能覆盖风险,那么真的敢做的,就得有极高的利率。于是,真正意义的高利贷就登场了。

换言之,原先的银企信用关系、民间信用关系在银根紧缩时全面坍塌。老一辈农信人历尽艰辛消灭的农村高利贷,于是又重登历史舞台了。

目前我国法律对高利贷的态度是,不违法,但是利息超过上限部分,法律不予支持保护。且催账过程中,严禁使用违法犯罪手段。只要不出现违法犯罪手段,就属于经济纠纷,公安人员就无法介入。从身边事例观察,目前大多老高确实不敢直接使用违法犯罪手段。但由于利息超过上限部分得不到法律的强制执行,只能放贷人自己想方设法用不违法的手段去强制执行,所以就会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手段被使出来。

然后,现在核心问题就摆出来了:明明企业是长期投资,为何银行只发放短期贷款呢?

不要找错了高利贷的根源

了解了上述过程后,就能得出一些和常识不一样的结论。请各位务必注意,不要找错了高利贷的根源。

(1)高利贷之前是融资太容易,而不是太难。银根紧缩导致的融资难看似是高利贷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但央行银根紧缩之前,肯定是信贷过度的时候,否则天下太平的没事缩啥银根?(2010年宏观调控之前,是2008-2009年的“4万亿”刺激所带来的信贷狂潮)。信贷狂潮时的银行,估计很多人都领教过,是多么热血地向各种企业营销贷款,甚至为了与同行竞争而竞相放低信贷标准。当事企业,一般也都是过度负债的(当然不能全怪银行,后面再说企业的问题)。所以,银根紧缩紧随着信贷过度,即“涝旱急转”,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

(2)银行因种种原因,偏向发放短期贷款,形成严重扭曲的信贷期限结构。再回到本文最初的那组温州银行业贷款结构数据,那么离谱的贷款期限结构,几乎只放短期贷款。银行之所以只投放短期贷款,原因较多:一是短期贷款审批较为简单,中长期贷款流程长,而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急,也喜欢申请便捷的短期贷款;二是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不知道2年后还活不活着,所以银行不敢发中长期贷款;三是(也是最恶劣的),不排除部分银行业务员与“老高”勾结,故意发放短期贷款,使企业每年需要“倒贷款”,使老高从中谋利,并与银行业务员分赃(这也导致某些企业逃废债务时,有些银行竟然不敢打110……)。

(3)企业因种种原因,过度负债。最后一个问题是,企业一定得借那么多银行信贷才能正常经营吗?显然,并不一定是,有很多好企业并不怎么需要贷款。况且,东南沿海很多低端制造业,本身市场空间就有限,很多产品的国内市占率动不动就80-90%,确实没什么需要扩大再生产的空间(也就不需要大量举债)。但是,信贷狂潮的那几年,资产价格飞涨,资本又天生逐利性,很多贷款资金其实并未投入主业,而是去炒矿、炒房。温州等地区的企业主又风险偏好较高,敢于加杠杆。当然,这些企业家并不一定是受贪婪驱使,有些可怜人是因自身知识水平所限,硬生生被“忽悠”瘸的……

所以,整个高利贷悲剧,如果只骂放高利贷的人,那显然舍本逐末了。这个悲剧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责任: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导致“涝旱急转”,监管当局失之于宽导致银行微观业务出现严重扭曲,而企业家自己则是缺乏财务规划盲目举债过度投资,刚好这几年又有资产价格飞涨。这些根源不解决,就算把一批批“老高”投入牢房,也于事无补。

来源:王剑的角度

原标题:【随笔】高利贷背后的金融真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高利贷背后的金融真相

整个高利贷悲剧,如果只骂放高利贷的人,那显然舍本逐末了。这个悲剧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责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作者王剑系国泰君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王剑的角度”(wangjianzj0579),有部分删节。

为什么会有高利贷?

大多数人是从《白毛女》开始认识高利贷的。那时生产力低下,很多人吃不饱饭、看不起病,被迫举债。

为了让穷苦农民摆脱高利贷盘剥,刚刚建国,人民政府立马就开始在广大城乡组织农民成立农信社,截止1956年,全国80%的乡已建有农信社,总数达到16万家,使农村有了基本的金融服务。如今,随着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扶贫工作推进,普惠金融推及,贫民为了温饱治病去借高利贷的情况已不多。

既然《毛白女》里的那种高利贷现在不多了,那么现在借高利贷做什么用呢?先来看一组数据:

这是温州地区(典型的高利贷的重灾区,国内其他高利贷盛行地区情况都类似)的银行贷款的期限结构。期限一年期以内的贷款为短期贷款,以上的为中长期贷款。温州这个地方,短期贷款占比,从2004年的63%,一路飞升,2011年到达了历史峰值81%!

这是什么意思?温州人办企业,向银行申请的贷款,竟然6-8成都是一年以内到期的。温州这地方真是太神奇了,这些企业借钱都只需要借一年以内的?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有点生产经营常识的人都知道,开办一个企业,要花钱购置厂房机器(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固定成本),也要进原材料和耗材、聘请员工(变动成本)。后者投入的资金能短期内收回成本,而前者固定资产投资绝无可能一年内收回成本(除非非常暴利的行业)。所以,如果资产与负债期限是匹配的,那么短期贷款一般来说最好用来支付变动成本,中长期贷款则用来支付固定成本。

很显然,温州这些老板不是这么干的。不管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他们用的几乎都是短期贷款!

那么,短期贷款到期要偿还了,而它所投入的固定成本还未收回,怎么办?民间借贷登场了。

企业老板会找到一个朋友或亲戚,向其借钱,利率可能会很高,但正常年份也高不到哪去,也就2-3分利(这时候还不是真正意义的高利贷,而是受法律保护的民间借贷)。拿这钱先还掉上一笔银行短期贷款,然后等着下一笔银行贷款发放下来,再去还掉民间借贷。这过程快则一周,慢则个把月,所以即使按2-3分利算,利息总额其实也没多少钱,不会构成很重的财务负担(100万借半个月,2分利,利息也就10000块钱)。很多评论算出一个奇高的年化利率来渲染舆论,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这种钱本来就没打算借一整年。

这就是所谓的“倒贷款”或“过桥”,也就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主要生存空间。

当“倒贷款”遇到银根紧缩

上述这种“倒贷款”的做法,没事时都平平稳稳的。但是,一但遇到货币政策从紧,事儿就闹大了。

首先,很多老板其实并不懂国家货币政策是怎么一回事,短期贷款到期时,老板们会和往常一样,先去拿民间借贷的钱还了银行贷款,再去申请新的。结果发现新的申请不下来了,于是对民间贷款人违约。而且,贷款是以公司名义借的,是有限责任,大不了公司走破产流程,犯不着跑路上吊,但民间借贷则是个人名义借的,无限责任。所以,逃亡、自杀事件开始出现。这就是2010年底开始的银根紧缩后,2011年在温州发生的事情,当时惊动总理跑到温州来处理。

这种事情发生后,其他银行或企业会怎么做?你不用想也能猜到:

一是还活着的企业,他们的短期贷款到期后,有钱也不还贷款了。因为我要是去借民间借贷来还贷款,肯定死路一条。其实他们本身经营还没有问题,却形成了不良贷款。这种不良贷款,我们私下称之为“良性的不良”。

二是还没收回贷款的银行,因银根紧缩而使信贷可投放额度变小,又怕自己的企业客户到期后不还钱(或者自己的企业客户因担保链被其他问题企业牵连),于是赶紧绞尽脑汁把钱提前收回来,连蒙带骗,用尽一切手段。甚至把正常企业的贷款也收回。于是,银行抽贷成风。

三是原本温州这种朋友间一句话就能拿到民间借贷的地方,很多人就不敢放款了,因风险极高。融资的原理,是利率能覆盖风险,那么真的敢做的,就得有极高的利率。于是,真正意义的高利贷就登场了。

换言之,原先的银企信用关系、民间信用关系在银根紧缩时全面坍塌。老一辈农信人历尽艰辛消灭的农村高利贷,于是又重登历史舞台了。

目前我国法律对高利贷的态度是,不违法,但是利息超过上限部分,法律不予支持保护。且催账过程中,严禁使用违法犯罪手段。只要不出现违法犯罪手段,就属于经济纠纷,公安人员就无法介入。从身边事例观察,目前大多老高确实不敢直接使用违法犯罪手段。但由于利息超过上限部分得不到法律的强制执行,只能放贷人自己想方设法用不违法的手段去强制执行,所以就会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手段被使出来。

然后,现在核心问题就摆出来了:明明企业是长期投资,为何银行只发放短期贷款呢?

不要找错了高利贷的根源

了解了上述过程后,就能得出一些和常识不一样的结论。请各位务必注意,不要找错了高利贷的根源。

(1)高利贷之前是融资太容易,而不是太难。银根紧缩导致的融资难看似是高利贷危机的直接导火索,但央行银根紧缩之前,肯定是信贷过度的时候,否则天下太平的没事缩啥银根?(2010年宏观调控之前,是2008-2009年的“4万亿”刺激所带来的信贷狂潮)。信贷狂潮时的银行,估计很多人都领教过,是多么热血地向各种企业营销贷款,甚至为了与同行竞争而竞相放低信贷标准。当事企业,一般也都是过度负债的(当然不能全怪银行,后面再说企业的问题)。所以,银根紧缩紧随着信贷过度,即“涝旱急转”,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

(2)银行因种种原因,偏向发放短期贷款,形成严重扭曲的信贷期限结构。再回到本文最初的那组温州银行业贷款结构数据,那么离谱的贷款期限结构,几乎只放短期贷款。银行之所以只投放短期贷款,原因较多:一是短期贷款审批较为简单,中长期贷款流程长,而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急,也喜欢申请便捷的短期贷款;二是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不知道2年后还活不活着,所以银行不敢发中长期贷款;三是(也是最恶劣的),不排除部分银行业务员与“老高”勾结,故意发放短期贷款,使企业每年需要“倒贷款”,使老高从中谋利,并与银行业务员分赃(这也导致某些企业逃废债务时,有些银行竟然不敢打110……)。

(3)企业因种种原因,过度负债。最后一个问题是,企业一定得借那么多银行信贷才能正常经营吗?显然,并不一定是,有很多好企业并不怎么需要贷款。况且,东南沿海很多低端制造业,本身市场空间就有限,很多产品的国内市占率动不动就80-90%,确实没什么需要扩大再生产的空间(也就不需要大量举债)。但是,信贷狂潮的那几年,资产价格飞涨,资本又天生逐利性,很多贷款资金其实并未投入主业,而是去炒矿、炒房。温州等地区的企业主又风险偏好较高,敢于加杠杆。当然,这些企业家并不一定是受贪婪驱使,有些可怜人是因自身知识水平所限,硬生生被“忽悠”瘸的……

所以,整个高利贷悲剧,如果只骂放高利贷的人,那显然舍本逐末了。这个悲剧之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责任: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导致“涝旱急转”,监管当局失之于宽导致银行微观业务出现严重扭曲,而企业家自己则是缺乏财务规划盲目举债过度投资,刚好这几年又有资产价格飞涨。这些根源不解决,就算把一批批“老高”投入牢房,也于事无补。

来源:王剑的角度

原标题:【随笔】高利贷背后的金融真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