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谁都可以贷款买车 美国汽车贷款市场次贷猛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谁都可以贷款买车 美国汽车贷款市场次贷猛增

对留学生来讲或许是个好消息,要买快买吧。

图片来源:moneysense.ca

Terry Xie三年前来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没有想过一定要在这里留下来,因此,也一直没有注意创建和管理自己的信用记录。他没有办理信用卡,也没有在读书期间找工作申请社会保险号(SSN)。不过去年,学电脑编程的他在毕业后,仍然找到了一个愿意为他申请工作签证H1-B的公司。幸运的他在得知被移民局的H1-B Lottery抽中后,终于开始思考“在美国生活”的问题。

首先,他决定去办理一张信用卡。因为没有报税纪录和之前的信用记录,他申请了据说是最容易申请到的Discovery公司的一张信用卡,信用额度只有500美金。几乎同时,他决定换车。Terry Xie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我之前的车太寒碜了,本想着学完就回国,所以买了一辆只有3000美金的车,空调坏了,还要手动摇车窗。现在工作了,还是需要体面一点吧。”准备换车前,Terry的朋友告诉他,最好是分期付款,因为可以创建信用。不过,Terry不仅没有信用记录,刚申请的信用卡也还没到。

看好车谈好价格后,Terry开始忐忑的和车商谈贷款买车的事,“我预计自己可能申请不上,0纪录比bad credit(纪录不好)还要命,我又是外国人,工作签证只有3年,而且当时只拿到了通知,正式的签证还没开始生效。”他回忆道,“我当时做好了一次性付清的打算。”

然而,和想象的不太一样。不到20分钟,车商从办公室里嚷嚷着走出来:“通过啦!”Terry感到很惊讶。

只是,贷款公司给他的利息是17.78%。“我一开始很不愿意”Terry说:“但想到就算是花钱创建信用吧,一咬牙还是同意了。”

上周(10个月后),Terry付清了车贷的尾款,此时,他的信用记录已经达到了730。他告诉记者:“凭着这个信用记录分,我可以和这里的其他美国人一样用低利率贷款买房了。尽管我周围很多人贷款买车只要3%的利率或者0利率,相比他们我付了多得多的钱买同样的车,但还是值得的。不过让我纳闷的是,当初怎么能够那么顺利申请到贷款呢?”

事实上,目前的美国车贷就是那么容易申请。

根据《商业内幕》杂志4月15日一篇题为“现在几乎任何一个人购车都能获得贷款,这对这个国家来说不一定是好事”的文章。报道中说2012年底,波士顿一个名叫凯瑟琳·博卢赫(Kathleen Boluch)的自由职业者需要一辆新车。但是,因为她此前有酒驾的历史,并且没有什么积蓄,也没有稳定的收入,她的信用评分更是低于500分,所以她对能够拿到车贷并没有信心。然而,车商还是帮她找到了一家愿意提供18000美金贷款的公司。为了让她买车,车商告诉她,这家贷款公司还可以雇佣她做兼职工作以此来还贷。不过,在凯瑟琳拿到贷款后,这家贷款公司并没有给她兼职工作做。因为较低并且不稳定的收入,她很快就发现自己还不起贷款了。后来,凯瑟琳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一个关于次贷汽车贷款和欺诈的报道后,她把剪报送到马萨诸塞州总检察长毛拉·希利(Mora Healey)的办公室。

3月下旬,希利办公室宣布,当时贷款给凯瑟琳的银行明知客户从那些可以被定义为“欺诈经销商”(Fraud dealers)那里购买了低信用度贷款者的高风险车贷,但他们仍把这些车贷捆绑出售给了其他的投资者并从中获利。希里女士告诉《商业内幕》,目前他们对该行业的调查正在进行,并且她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家叫Santander的银行以及马萨诸塞州。

事实上,凯瑟琳的故事只是美国汽车贷款市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美国汽车次贷市场中一个很小的例子。据一些专业机构估计,美国汽车贷款诈骗正在不断增加。现在汽车贷款的违规率是自2010年后的最高峰。

好在目前,美国的银行在汽车贷款业务上更加谨慎,并没有大规模放贷。而一些新兴的贷款公司却在大踏步的进入次贷市场,和银行对贷款者的信用记录调查和评级相比,他们的“放贷标准”要低得多。正因为如此,目前全美基于汽车贷款的资产安全出现压力增大的迹象。

自今年3月以来,彭博社等媒体相继报道了关于汽车次贷的危机信号以及全美汽车贷款市场的松懈等问题的文章。

3月28日,彭博网站“市场频道”的一篇题为“深层次贷:汽车贷款在猛增”的文章指出,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捆绑出售的汽车贷款有1/3被视为高风险的“深层次贷”,而这一部分的贷款自2010年以来便不断飙升,越来越多的贷款变成拖欠,越来越多的贷款人根本还不上款,拖欠率自2012年以来上升了3%。摩根士丹利表示,自2010年以来,次贷款证券化比例从2010年的5.1%上升至32.5%。研究人员将深度次贷款(deep subprime)定义为信用评分为FICO评分低于550的贷款人(美国信用评分的范围是300分至850分),而次级贷款的定义不太明确,不过,评分低于600的贷款人一般被认为是有高信用风险的。

因为华尔街在最后一次次贷危机后新监管政策下更难谋取高额的利润,他们于是把目标转移到了高风险的汽车次贷领域,愿意承担风险以此获得高利润。

在过去几年时间,至少有24家贷款方利用债券市场出售捆绑的汽车次贷证券,他们中包括了一些小型的贷款机构,比如Sierra Auto Finance和Skopos Financial等机构。大部分的捆绑贷款几乎是给了那些几乎一点信用也没有的贷款人。

因此,向凯瑟琳那样信用评分不到500且有酒驾经历,像Terry Xie那样刚拿到工作没有信用评分记录的外国留学生,都可以轻松拿到汽车贷款。

然而,彭博社的报道也指出,就在3月,标准普尔已经认识到在汽车次贷和汽车深层次贷方面的大幅度亏损。以至于标准普尔已经修改了对于这一波汽车债券发行人的亏损预期额度,其中不少交易者最后的损失很可能比最初的预期要大得多。标准普尔写道:“从2015年到现在的许多次贷客户都有延迟付款或被罚款的连续历史记录。略有不同的是,现在的次贷客户似乎是几年前的弱势群体。”

3月22日,《商业内幕》杂志撰文“次贷亏损在加速:汽车贷款市场出现了一个问题”。该文引用惠誉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的一份新报告称,2016年下半年美国汽车贷款和租赁信贷损失率持续恶化。惠誉公司董事长迈克尔·塔亚诺(Michael Taiano)在文中表示:“次贷信贷带来的损失正在加速,而且这一趋势很可能会继续下去。

目前,美国汽车经销商面临着汽车“供大于求”的压力。有意愿购买汽车的消费者本来就少于汽车的生产总量,那么,还要在这些有意愿的购买者里面拒绝那些因为信用评分低而无法贷款购买,更无法一次性支付车款的购买者,就意味着大大的影响汽车的销量。更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车商本身并不承载贷款购车的消费者“无法还贷”的风险,因为向消费者索要还款的并不是他们,他们仅仅负责销售而已,每完成一单,就意味着“即时到账”的利润。换句话说,消费者还不起贷款,车商不会损失一毛钱。所以很多时候,车商为了促成生意,更愿意帮助消费者获得贷款。新泽西州Morris的二手Hondas销售商Bill Lally告诉《商业内幕》,他知道很多汽车销售商甚至为那些几乎没有信用纪录的消费者申请贷款,“有时候你只需要一张看起来老实巴交的面孔就能让他们帮你申请到,或者你什么都不用做。”

正是这种越来越大的销售压力导致汽车销售商欺诈贷款的行为增加。

汽车贷款领域的欺诈行为有多种形式,但归根结底便是汽车经销商提供虚假信息,以便让不符合资格的借款人获得贷款。

在美国,信用评分在600分以下的贷款人即被视为高信用风险人群。贷款机构对这一部分人群发放次级车贷,因为他们为此支付的利率比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的贷款利率高得多。要知道,次级汽车贷款占汽车贷款市场规模高达1790亿美元,占16%,而且正在快速增长。另外根据Experian的数据,深层次级贷款,即给予那些信用评级为300-500的贷款人的贷款额从2015年到2016年一年间增长了14.6%,当然,贷款给这部分人群的利率更高。

汽车次贷的上升的确引发了无法偿还的贷款金额的上升。纽约联邦储备银行11月对汽车贷款拖欠率的上涨感到震惊。他们的研究人员在“自由街经济学”(Liberty Street Economics)博客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强调了次级汽车贷款业绩的恶化。报告指出,“次贷汽车贷款违法率恶化明显,近几年来显着增长。好在汽车贷款的整体拖欠率还算稳定。”

报告同时指出,去年第四季度的次贷违约率上升至2%,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达到2%以上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换句话说,汽车次贷“危机”的蔓延速度正在逐渐增加,次贷市场规模也在扩大。

当消费者贷款时,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选择持有这部分贷款,或者,可以把这部分贷款和一些其他资产支持的债券打包出售给其他的投资者。但由于违约率的上升,贷款机构和投资方意识到他们承担的高风险正在更剧烈的增加,不过,除了继续持有或逐渐退出,风险转嫁的概率也越来越小。

只是初级汽车次贷和深层汽车次贷目前的市场占有量仍然巨大,几乎不承担风险的美国车商在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并协助大量不符合申贷条件的购买者获得贷款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的危机重重,就算能够意识到,受销售压力的驱使,他们也会选择忽略。

尽管汽车在美国属于民众的必需品,但相比起中国消费者而言,美国人在对车的品牌和新旧要求上并不在意。你可以在美国大街上看到很多破烂不堪的车驶过,车窗坏了用塑料布贴上,保险杠撞坏了用绳子捆着继续开,还有20年出头甚至更老的车……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车只是代步的工具,加之在美国,车相关的维修、维护、保险费用都相对较高,另外,汽车和房屋不同,它不保值,甚至从买到手那一刻就开始贬值……因此有意愿买新车或换车的消费者自然并不占多数。

要让美国人为他们并不十分需求的东西买单,并且还要支付高昂的利息,在购买汽车那一刻的冲动和兴奋之后,信用评分本就不高的美国人当然对按时付款更加的意兴阑珊。当越来越多的拥有bad credit的消费者获得汽车贷款时,这个国家,至少这个行业或许需要开始担心汽车次贷“危机”的到来。

好在,和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不同,汽车贷款的“危机”首先并不会扩散,而这些次级贷款造成的“危机”也不会造成汽车市场的崩塌。只是,为了追求高利润从而承担了高风险的金融贷款机构和那些想要谋取更高利益的购买了捆绑销售的次级贷款甚至深层次级贷款的投资人,或许应该开始为自己的投资行为坐下来冷静的思考思考了。

至于想要刻意建立信用的留学生们,此时或许是一个好的时机买车换车申请贷款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谁都可以贷款买车 美国汽车贷款市场次贷猛增

对留学生来讲或许是个好消息,要买快买吧。

图片来源:moneysense.ca

Terry Xie三年前来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没有想过一定要在这里留下来,因此,也一直没有注意创建和管理自己的信用记录。他没有办理信用卡,也没有在读书期间找工作申请社会保险号(SSN)。不过去年,学电脑编程的他在毕业后,仍然找到了一个愿意为他申请工作签证H1-B的公司。幸运的他在得知被移民局的H1-B Lottery抽中后,终于开始思考“在美国生活”的问题。

首先,他决定去办理一张信用卡。因为没有报税纪录和之前的信用记录,他申请了据说是最容易申请到的Discovery公司的一张信用卡,信用额度只有500美金。几乎同时,他决定换车。Terry Xie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我之前的车太寒碜了,本想着学完就回国,所以买了一辆只有3000美金的车,空调坏了,还要手动摇车窗。现在工作了,还是需要体面一点吧。”准备换车前,Terry的朋友告诉他,最好是分期付款,因为可以创建信用。不过,Terry不仅没有信用记录,刚申请的信用卡也还没到。

看好车谈好价格后,Terry开始忐忑的和车商谈贷款买车的事,“我预计自己可能申请不上,0纪录比bad credit(纪录不好)还要命,我又是外国人,工作签证只有3年,而且当时只拿到了通知,正式的签证还没开始生效。”他回忆道,“我当时做好了一次性付清的打算。”

然而,和想象的不太一样。不到20分钟,车商从办公室里嚷嚷着走出来:“通过啦!”Terry感到很惊讶。

只是,贷款公司给他的利息是17.78%。“我一开始很不愿意”Terry说:“但想到就算是花钱创建信用吧,一咬牙还是同意了。”

上周(10个月后),Terry付清了车贷的尾款,此时,他的信用记录已经达到了730。他告诉记者:“凭着这个信用记录分,我可以和这里的其他美国人一样用低利率贷款买房了。尽管我周围很多人贷款买车只要3%的利率或者0利率,相比他们我付了多得多的钱买同样的车,但还是值得的。不过让我纳闷的是,当初怎么能够那么顺利申请到贷款呢?”

事实上,目前的美国车贷就是那么容易申请。

根据《商业内幕》杂志4月15日一篇题为“现在几乎任何一个人购车都能获得贷款,这对这个国家来说不一定是好事”的文章。报道中说2012年底,波士顿一个名叫凯瑟琳·博卢赫(Kathleen Boluch)的自由职业者需要一辆新车。但是,因为她此前有酒驾的历史,并且没有什么积蓄,也没有稳定的收入,她的信用评分更是低于500分,所以她对能够拿到车贷并没有信心。然而,车商还是帮她找到了一家愿意提供18000美金贷款的公司。为了让她买车,车商告诉她,这家贷款公司还可以雇佣她做兼职工作以此来还贷。不过,在凯瑟琳拿到贷款后,这家贷款公司并没有给她兼职工作做。因为较低并且不稳定的收入,她很快就发现自己还不起贷款了。后来,凯瑟琳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一个关于次贷汽车贷款和欺诈的报道后,她把剪报送到马萨诸塞州总检察长毛拉·希利(Mora Healey)的办公室。

3月下旬,希利办公室宣布,当时贷款给凯瑟琳的银行明知客户从那些可以被定义为“欺诈经销商”(Fraud dealers)那里购买了低信用度贷款者的高风险车贷,但他们仍把这些车贷捆绑出售给了其他的投资者并从中获利。希里女士告诉《商业内幕》,目前他们对该行业的调查正在进行,并且她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仅仅局限于这家叫Santander的银行以及马萨诸塞州。

事实上,凯瑟琳的故事只是美国汽车贷款市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美国汽车次贷市场中一个很小的例子。据一些专业机构估计,美国汽车贷款诈骗正在不断增加。现在汽车贷款的违规率是自2010年后的最高峰。

好在目前,美国的银行在汽车贷款业务上更加谨慎,并没有大规模放贷。而一些新兴的贷款公司却在大踏步的进入次贷市场,和银行对贷款者的信用记录调查和评级相比,他们的“放贷标准”要低得多。正因为如此,目前全美基于汽车贷款的资产安全出现压力增大的迹象。

自今年3月以来,彭博社等媒体相继报道了关于汽车次贷的危机信号以及全美汽车贷款市场的松懈等问题的文章。

3月28日,彭博网站“市场频道”的一篇题为“深层次贷:汽车贷款在猛增”的文章指出,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显示,捆绑出售的汽车贷款有1/3被视为高风险的“深层次贷”,而这一部分的贷款自2010年以来便不断飙升,越来越多的贷款变成拖欠,越来越多的贷款人根本还不上款,拖欠率自2012年以来上升了3%。摩根士丹利表示,自2010年以来,次贷款证券化比例从2010年的5.1%上升至32.5%。研究人员将深度次贷款(deep subprime)定义为信用评分为FICO评分低于550的贷款人(美国信用评分的范围是300分至850分),而次级贷款的定义不太明确,不过,评分低于600的贷款人一般被认为是有高信用风险的。

因为华尔街在最后一次次贷危机后新监管政策下更难谋取高额的利润,他们于是把目标转移到了高风险的汽车次贷领域,愿意承担风险以此获得高利润。

在过去几年时间,至少有24家贷款方利用债券市场出售捆绑的汽车次贷证券,他们中包括了一些小型的贷款机构,比如Sierra Auto Finance和Skopos Financial等机构。大部分的捆绑贷款几乎是给了那些几乎一点信用也没有的贷款人。

因此,向凯瑟琳那样信用评分不到500且有酒驾经历,像Terry Xie那样刚拿到工作没有信用评分记录的外国留学生,都可以轻松拿到汽车贷款。

然而,彭博社的报道也指出,就在3月,标准普尔已经认识到在汽车次贷和汽车深层次贷方面的大幅度亏损。以至于标准普尔已经修改了对于这一波汽车债券发行人的亏损预期额度,其中不少交易者最后的损失很可能比最初的预期要大得多。标准普尔写道:“从2015年到现在的许多次贷客户都有延迟付款或被罚款的连续历史记录。略有不同的是,现在的次贷客户似乎是几年前的弱势群体。”

3月22日,《商业内幕》杂志撰文“次贷亏损在加速:汽车贷款市场出现了一个问题”。该文引用惠誉评级公司(Fitch Ratings)的一份新报告称,2016年下半年美国汽车贷款和租赁信贷损失率持续恶化。惠誉公司董事长迈克尔·塔亚诺(Michael Taiano)在文中表示:“次贷信贷带来的损失正在加速,而且这一趋势很可能会继续下去。

目前,美国汽车经销商面临着汽车“供大于求”的压力。有意愿购买汽车的消费者本来就少于汽车的生产总量,那么,还要在这些有意愿的购买者里面拒绝那些因为信用评分低而无法贷款购买,更无法一次性支付车款的购买者,就意味着大大的影响汽车的销量。更何况,在大多数情况下,车商本身并不承载贷款购车的消费者“无法还贷”的风险,因为向消费者索要还款的并不是他们,他们仅仅负责销售而已,每完成一单,就意味着“即时到账”的利润。换句话说,消费者还不起贷款,车商不会损失一毛钱。所以很多时候,车商为了促成生意,更愿意帮助消费者获得贷款。新泽西州Morris的二手Hondas销售商Bill Lally告诉《商业内幕》,他知道很多汽车销售商甚至为那些几乎没有信用纪录的消费者申请贷款,“有时候你只需要一张看起来老实巴交的面孔就能让他们帮你申请到,或者你什么都不用做。”

正是这种越来越大的销售压力导致汽车销售商欺诈贷款的行为增加。

汽车贷款领域的欺诈行为有多种形式,但归根结底便是汽车经销商提供虚假信息,以便让不符合资格的借款人获得贷款。

在美国,信用评分在600分以下的贷款人即被视为高信用风险人群。贷款机构对这一部分人群发放次级车贷,因为他们为此支付的利率比符合条件的申请者的贷款利率高得多。要知道,次级汽车贷款占汽车贷款市场规模高达1790亿美元,占16%,而且正在快速增长。另外根据Experian的数据,深层次级贷款,即给予那些信用评级为300-500的贷款人的贷款额从2015年到2016年一年间增长了14.6%,当然,贷款给这部分人群的利率更高。

汽车次贷的上升的确引发了无法偿还的贷款金额的上升。纽约联邦储备银行11月对汽车贷款拖欠率的上涨感到震惊。他们的研究人员在“自由街经济学”(Liberty Street Economics)博客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强调了次级汽车贷款业绩的恶化。报告指出,“次贷汽车贷款违法率恶化明显,近几年来显着增长。好在汽车贷款的整体拖欠率还算稳定。”

报告同时指出,去年第四季度的次贷违约率上升至2%,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达到2%以上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换句话说,汽车次贷“危机”的蔓延速度正在逐渐增加,次贷市场规模也在扩大。

当消费者贷款时,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选择持有这部分贷款,或者,可以把这部分贷款和一些其他资产支持的债券打包出售给其他的投资者。但由于违约率的上升,贷款机构和投资方意识到他们承担的高风险正在更剧烈的增加,不过,除了继续持有或逐渐退出,风险转嫁的概率也越来越小。

只是初级汽车次贷和深层汽车次贷目前的市场占有量仍然巨大,几乎不承担风险的美国车商在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并协助大量不符合申贷条件的购买者获得贷款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的危机重重,就算能够意识到,受销售压力的驱使,他们也会选择忽略。

尽管汽车在美国属于民众的必需品,但相比起中国消费者而言,美国人在对车的品牌和新旧要求上并不在意。你可以在美国大街上看到很多破烂不堪的车驶过,车窗坏了用塑料布贴上,保险杠撞坏了用绳子捆着继续开,还有20年出头甚至更老的车……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车只是代步的工具,加之在美国,车相关的维修、维护、保险费用都相对较高,另外,汽车和房屋不同,它不保值,甚至从买到手那一刻就开始贬值……因此有意愿买新车或换车的消费者自然并不占多数。

要让美国人为他们并不十分需求的东西买单,并且还要支付高昂的利息,在购买汽车那一刻的冲动和兴奋之后,信用评分本就不高的美国人当然对按时付款更加的意兴阑珊。当越来越多的拥有bad credit的消费者获得汽车贷款时,这个国家,至少这个行业或许需要开始担心汽车次贷“危机”的到来。

好在,和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不同,汽车贷款的“危机”首先并不会扩散,而这些次级贷款造成的“危机”也不会造成汽车市场的崩塌。只是,为了追求高利润从而承担了高风险的金融贷款机构和那些想要谋取更高利益的购买了捆绑销售的次级贷款甚至深层次级贷款的投资人,或许应该开始为自己的投资行为坐下来冷静的思考思考了。

至于想要刻意建立信用的留学生们,此时或许是一个好的时机买车换车申请贷款哦。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