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五条亲测非常有效的简历建议 干货还不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五条亲测非常有效的简历建议 干货还不长

抓重点、突出亮点技能、适当加粗标题、别妄自菲薄,说人话。

一个干货到连前言都懒得啰嗦的分享。上正文:

1. 针对职位要求抓住简历重点

一份简历海投当然是省力的做法,但却容易失去针对性,缺少竞争力。所以海投才少有成功。

有的职位要求强大的写作能力(比如新媒体编辑),有的职位要求分析能力(比如证券分析师),有的职位要求沟通和创意能力(比如市场营销)-- 我会在打造简历时尽量突出这些技能,让人一眼扫过去就能清晰感受到“这人就是我们要找的”。

单纯的罗列你过去的所有经历,而不体现相关性,很容易让读简历的人迅速迷失,然后跳过你的去看下一份。

我会很认真地研究招聘启示,看看他们对职位的描述是如何的,用了哪些动词,描写了哪些加分的个人特质和技能。然后在写简历的时候,就会用类似的动词和描述方式,来讲我过去的经历。

如何判断你有没有抓住重点?

身在其中更容易迷茫看不到全局。不如把你的简历给你一个朋友,让TA花半分钟到一分钟扫过去,然后给一个第一印象的评价(“如果只看这份简历,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是TA给出的评价和职位要求相符,那就到位了。

2. 在“重点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亮点技能”

上面一条中所说的最关键的技能,应该占到你的简历比重的70%左右。但是大部分工作都具有多面性,除了最重要的“重点技能”,其他的基础能力也不可或缺。

与上述“缺少针对性”相对的极端就是“只说一种技能”。有的人的简历一打开,就全都是“分析”“数据”“Excel”,完全看不到其他内容。更理想的做法:是在简历中穿插一些complementary skills (补充技能),让你显得既专业又全面,可以pk掉其他专业能力很强的简历。

比如,如果你有很多做研究的经历,简历上自然突出了量化技能。但是做了研究的成果也总有被分享的时候吧?你肯定也要向导师汇报吧?那我会建议你在简历上加入这些内容,体现你的沟通表达能力也是不错的,这就是你的“亮点技能”。

同理,你做过销售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肯定不成问题。但是你会不会做一些销售数据的分析呢?会不会根据销量的好坏来调整你的策略呢?这些内容也可以放到简历上呀。

开阔一下思路,“亮点技能”就能让你在同质化的竞争者当中获得相对优势。

3. 选择合适的加粗标题

有数据说一份简历平均只能得到三十秒的注意力,我觉得挺准确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不是你简历上百分百的内容都会被阅读,所以一定要摆好重点,让对方一眼就能看到关键词。

我见过的简历当中最常见的加粗标题是“Education”“Work”“Leadership”,是正常学生简历的标配—教育背景,实习经历,在校活动。但我觉得其实这些标题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你的经历有一定的”主题“,比如连续创业,那可以考虑把标题换成”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或者”Entrepreneurship“,这样更能让看的人一下子了解你的背景和独特之处。

如果这份工作有非常明确的技能要求,比如analytical skills分析能力,那我可能会把标题换成“Analytical Experience”,明确显示你完全符合这份工作的标准。

另外呢,你也可以考虑一下你简历上最厉害的地方在哪里,如何突出表现这个部分。如果是实习公司的名字比较大牌,那可以加粗公司名。要是公司不是名声特别响,但是你过去的职位和申请的职位非常类似,那可以加粗职位来强调你有经验。

虽然都是小小的细节,但都是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进去的。

大家知道我工作中经常要做PPT,其实判断一页幻灯片做得好不好的标准之一就是:传达的信息是否清晰明确?一眼就能看到?

于是manager教我一个小诀窍,叫做blurry eye test(迷糊眼测试),就是说你眯起眼睛,不细看这张PPT,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你想要强调的内容和信息?

这个诀窍大家在简历上也可以用。眯起眼睛,你在简历上最先看到的是什么?

4. 说人话

见过不少简历,喜欢用“大词”来唬人。专业术语、复杂的连词,行业外的人看了根本就是一头雾水。

我会尽量避免这些jargon行话,只在简历上用任何人都能看明白你做了什么的文字。(当然,要是你申请的真的是技术性非常强的职位,那也可以适当利用行话,只要不是通篇都是。)

5. 但也要会自吹自擂

这点非常重要!说到底,简历是要说你好话对不对?要体现你特别厉害对不对?让对方觉得不给你一个面试机会肯定会后悔终生对不对?

所以写简历一定不能太谦虚。我不鼓励大家夸张,但是一定要说明白你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和成就,这样才能体现你对这家公司有潜在价值。

怎么“自吹自擂”呢?

一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工作有两个状态:“被管理者”和“管理者”。被管理的我们,往往看不到大局,觉得做分析就是做分析,查资料就是查资料。但是如果你思维转化一下,从你老板的角度来看待你的工作,就能看到全景:为什么你要做这项任务?目的在哪? 影响何在?

啊,原来做分析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市场,给客户做出最合适的建议;整理资料是为了做一份行业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要公开出版的。这些”任务背后的目标”往往是我们写简历的时候容易忽视,却至关重要的。所以简历里面一句话,我会用前半句写清楚做了什么,后半句写清楚造成了什么正面影响。

二是尽可能量化你的影响力。

数字总是能抓住我们的眼球。想要让你的影响力让人信服,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数据。

办活动,多少人参加了?写公众号,阅读量多高?干项目,项目有多少价值?带领团队,团队多少人?申请资金,拿到多少钱?

如果以上两条都能做到,那不怕你在简历中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本文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李奕在哪儿(ID:whereisyi)

来源:李奕在哪儿

原标题:五条亲测非常有效的【简历建议】

最新更新时间:04/20 20:4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五条亲测非常有效的简历建议 干货还不长

抓重点、突出亮点技能、适当加粗标题、别妄自菲薄,说人话。

一个干货到连前言都懒得啰嗦的分享。上正文:

1. 针对职位要求抓住简历重点

一份简历海投当然是省力的做法,但却容易失去针对性,缺少竞争力。所以海投才少有成功。

有的职位要求强大的写作能力(比如新媒体编辑),有的职位要求分析能力(比如证券分析师),有的职位要求沟通和创意能力(比如市场营销)-- 我会在打造简历时尽量突出这些技能,让人一眼扫过去就能清晰感受到“这人就是我们要找的”。

单纯的罗列你过去的所有经历,而不体现相关性,很容易让读简历的人迅速迷失,然后跳过你的去看下一份。

我会很认真地研究招聘启示,看看他们对职位的描述是如何的,用了哪些动词,描写了哪些加分的个人特质和技能。然后在写简历的时候,就会用类似的动词和描述方式,来讲我过去的经历。

如何判断你有没有抓住重点?

身在其中更容易迷茫看不到全局。不如把你的简历给你一个朋友,让TA花半分钟到一分钟扫过去,然后给一个第一印象的评价(“如果只看这份简历,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是TA给出的评价和职位要求相符,那就到位了。

2. 在“重点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亮点技能”

上面一条中所说的最关键的技能,应该占到你的简历比重的70%左右。但是大部分工作都具有多面性,除了最重要的“重点技能”,其他的基础能力也不可或缺。

与上述“缺少针对性”相对的极端就是“只说一种技能”。有的人的简历一打开,就全都是“分析”“数据”“Excel”,完全看不到其他内容。更理想的做法:是在简历中穿插一些complementary skills (补充技能),让你显得既专业又全面,可以pk掉其他专业能力很强的简历。

比如,如果你有很多做研究的经历,简历上自然突出了量化技能。但是做了研究的成果也总有被分享的时候吧?你肯定也要向导师汇报吧?那我会建议你在简历上加入这些内容,体现你的沟通表达能力也是不错的,这就是你的“亮点技能”。

同理,你做过销售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肯定不成问题。但是你会不会做一些销售数据的分析呢?会不会根据销量的好坏来调整你的策略呢?这些内容也可以放到简历上呀。

开阔一下思路,“亮点技能”就能让你在同质化的竞争者当中获得相对优势。

3. 选择合适的加粗标题

有数据说一份简历平均只能得到三十秒的注意力,我觉得挺准确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不是你简历上百分百的内容都会被阅读,所以一定要摆好重点,让对方一眼就能看到关键词。

我见过的简历当中最常见的加粗标题是“Education”“Work”“Leadership”,是正常学生简历的标配—教育背景,实习经历,在校活动。但我觉得其实这些标题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你的经历有一定的”主题“,比如连续创业,那可以考虑把标题换成”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或者”Entrepreneurship“,这样更能让看的人一下子了解你的背景和独特之处。

如果这份工作有非常明确的技能要求,比如analytical skills分析能力,那我可能会把标题换成“Analytical Experience”,明确显示你完全符合这份工作的标准。

另外呢,你也可以考虑一下你简历上最厉害的地方在哪里,如何突出表现这个部分。如果是实习公司的名字比较大牌,那可以加粗公司名。要是公司不是名声特别响,但是你过去的职位和申请的职位非常类似,那可以加粗职位来强调你有经验。

虽然都是小小的细节,但都是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进去的。

大家知道我工作中经常要做PPT,其实判断一页幻灯片做得好不好的标准之一就是:传达的信息是否清晰明确?一眼就能看到?

于是manager教我一个小诀窍,叫做blurry eye test(迷糊眼测试),就是说你眯起眼睛,不细看这张PPT,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是不是你想要强调的内容和信息?

这个诀窍大家在简历上也可以用。眯起眼睛,你在简历上最先看到的是什么?

4. 说人话

见过不少简历,喜欢用“大词”来唬人。专业术语、复杂的连词,行业外的人看了根本就是一头雾水。

我会尽量避免这些jargon行话,只在简历上用任何人都能看明白你做了什么的文字。(当然,要是你申请的真的是技术性非常强的职位,那也可以适当利用行话,只要不是通篇都是。)

5. 但也要会自吹自擂

这点非常重要!说到底,简历是要说你好话对不对?要体现你特别厉害对不对?让对方觉得不给你一个面试机会肯定会后悔终生对不对?

所以写简历一定不能太谦虚。我不鼓励大家夸张,但是一定要说明白你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和成就,这样才能体现你对这家公司有潜在价值。

怎么“自吹自擂”呢?

一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工作有两个状态:“被管理者”和“管理者”。被管理的我们,往往看不到大局,觉得做分析就是做分析,查资料就是查资料。但是如果你思维转化一下,从你老板的角度来看待你的工作,就能看到全景:为什么你要做这项任务?目的在哪? 影响何在?

啊,原来做分析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市场,给客户做出最合适的建议;整理资料是为了做一份行业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要公开出版的。这些”任务背后的目标”往往是我们写简历的时候容易忽视,却至关重要的。所以简历里面一句话,我会用前半句写清楚做了什么,后半句写清楚造成了什么正面影响。

二是尽可能量化你的影响力。

数字总是能抓住我们的眼球。想要让你的影响力让人信服,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数据。

办活动,多少人参加了?写公众号,阅读量多高?干项目,项目有多少价值?带领团队,团队多少人?申请资金,拿到多少钱?

如果以上两条都能做到,那不怕你在简历中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本文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李奕在哪儿(ID:whereisyi)

来源:李奕在哪儿

原标题:五条亲测非常有效的【简历建议】

最新更新时间:04/20 20:4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