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香榭丽舍袭击案:恐怖主义背后的“法国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香榭丽舍袭击案:恐怖主义背后的“法国病”

恐怖主义是百足之虫,香街恐袭的靴子不会是最后一只,只要它背后的社会民生和心态问题不解决,类似的靴子还会一只接一只落下来。

2017年4月21日,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商店外窗上的弹孔。20日晚,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持枪分子袭击执勤警车,导致警察一死两伤。来源:视觉中国

4月20日晚间,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发生袭击事件、造成1名警察死亡,总统奥朗德声称其具有恐怖主义性质。虽然至今无法确认是否是恐怖袭击,但消息传出后,无数人心里可能都咯噔一声——难道,有利于极右翼领导人马琳·勒庞(Marine Le Pen)的“神助攻”终于来临了?

数月以来,恐怖袭击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法国总统选战,但它同时也成为“房间里的大象”,人人都在担心它,但人人也都避免详细谈论它。而一旦真的发生,舆情就像出闸洪水一样汹涌。4月18日,当法国警方在南部城市马赛破获另一起恐袭密谋时,很多媒体暗自庆幸,希望这便是终局,然而这“另一只靴子”,等待良久之后,终于还是落到了头上。

恐怕很多电视观众是通过当晚的总统大选辩论直播、而不是滚动新闻知道这一事件的。正在进行中的电视辩论被“劫持”,成为袭击者的一个扬声器,通过主持人临时插播事态,以及候选人争先恐后的表态,使得这场袭击的媒体效应被瞬间放大,从而最大程度地为这场行动增加了一块砝码。

香街袭击的基本情况经媒体披露之后,不禁令人产生非常“政治不正确”的疑问:在游人如织的大街上发动袭击,为什么枪手不选择像2015年11月袭击“小柬埔寨”餐厅那样扫射餐厅和咖啡馆,或者像巴塔克兰剧院那样劫持人质同警方对峙,又或者像去年7月尼斯事件一样驾车冲撞行人?

如果枪手选择这种传统、无差别的攻击方式,造成的伤亡可能是实际情况的数十倍。然而事实上,此次枪手在香街上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显眼的警车。尽管有一名德国游客受伤,却是这场混乱枪战中的附带伤害。

同样的疑问,也可以针对今年2月初发生在卢浮宫附近的恐袭。依然是地下商业街这样的人流密集场所,来自埃及的行凶者Abdallah El-Hamahmy手持砍刀径直冲向荷枪实弹的巡逻士兵,结果被迅速开枪制服,如果他的目标是周围手无寸铁的游客,造成十数人死伤恐怕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传统上对“恐怖主义”的界定,狭义上针对以平民(或者“非战斗人员”)为目标的暴力,广义上则是“不加区分的暴力”。从卢浮宫到香榭丽舍的袭击行动,都显示出一个共同之处,即明确的目的指向性——代表国家权力的军警人员。而周围更容易受伤害的平民,反而不是袭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主义”,而是一种不对称的“战争”行为。

当然,细究下去,两起案件不可同日而语。在卢浮宫案中,据行凶者事后供认,他的最初目标甚至不是军警,而是毁坏卢浮宫里的艺术品。不过当他发现无法实现时,替代逻辑也显而易见。而在香榭丽舍案之后,法国媒体已经翻出枪手Karim Cheurfi的案底:早在2001年就因为袭警被判入狱长达15年,2015年10月获释之后,次年2月再次因为威胁警察而被拘留。

和事发后一度传言相反,Karim Cheurfi并没有被列入法国高危恐怖嫌疑分子的“S名单”。他真正变得激进化还是2016年底的事情。在恐袭发生之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迅速宣称对这起事件负责,但声明中所指人名却是“比利时人阿卜·优素服”(Abou Youssouf Al-Belgiki),然而没有任何证据显示Karim Cheurfi和比利时有什么关系。

这种吊诡局面也让媒体猜测:究竟是另有同谋尚未落网?还是一个长期仇视警察的累犯,被偏执念头驱使做出疯狂举动,只不过同恐怖组织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甚至于,这种结合如此匆忙粗疏,连恐怖组织都没有搞清楚当事人的情况?

在大选期间接连发生的这两起袭击,虽然从性质上不妨都可以界定为“恐怖主义”,但其中(尤其是后者)也折射出法国自身的社会问题。

无论是源远流长的无政府思潮,还是最近几十年来大城市周边治安恶化、民生凋敝导致的“郊区问题”,都培育出法国边缘群体中的“仇视警察”情绪。激进分子将军警视为政府权力的代表,鼓吹“死警察才是好警察”,公开将军警作为仇恨宣传和暴力行为的目标。甚至在此前巴黎华人刘少尧命案之后的抗议活动中,都有来路不明的仇警团体入场制造混乱、浑水摸鱼。

这种社会心态,很容易成为恐怖主义的渊薮。恐怖主义是百足之虫,香街恐袭的靴子不会是最后一只,只要它背后的社会民生和心态问题不解决,类似的靴子还会一只接一只落下来。

部分程度上,正是对这种“仇警”情绪的反弹,法国军警宪特等强力部门中,支持极右派国民阵线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社会团体。与此相应,每当有类似暴力事件出现,极右派和中右派都高调展示对军警的支持,以巩固自己的铁杆票仓。

对于此次法国大选来说,最大的两个外部负面变量——恐怖主义和俄罗斯——各自的逻辑是不同的。如果说俄罗斯对右派候选人的暗助,是出于利益权衡的理性算计,那么恐怖主义则是一种非理性的刺激。极端圣战思想从根本上是拒斥民主制度的,认为民主是一种罪恶,因此他们也无所谓更乐见勒庞或是其他某个候选人上台。

一种极端行为往往会刺激出另一种极端行为,因此没有理由将勒庞看成是一剂药方,可以根治法国近年来的困境。尤其是,如果看到这种随机性恐怖袭击背后的社会根源,从未有过大区级别以上执政经验、且政策偏狭、一味强硬的国民阵线,恐怕只会让事态更加恶化,无异于饮鸩止渴。

即便从短期效应来说,香街恐袭不可避免地让整个中右派和极右派阵营更受关注,然而这种“助攻”能提高多少个百分点,恐怕谁也无法说清。在三年来多次遭受恐袭之后,法国选民似乎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免疫力。《巴黎人报》在网站上提问:香街恐袭是否会对你的投票产生影响?在17000多人的回答中,认为会影响的不到三成(29%),而没有影响的超过七成(71%)。

当然,这一粗略的估测远远无法揭示大选的复杂面相。第一轮投票已经结束,内政部官方数据也正如此前大多数分析和民调预测的那样,“前进”(En Marche!)运动领导人、中间派独立候选人马克龙获得23.75%的选票支持,而勒庞紧随其后获得21.53%的选票。

结合法国的两轮多数选举制,5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马克龙将有相当优势阻遏住这位“法国特朗普”的进击。

(本文作者为法学博士、旅法媒体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香榭丽舍袭击案:恐怖主义背后的“法国病”

恐怖主义是百足之虫,香街恐袭的靴子不会是最后一只,只要它背后的社会民生和心态问题不解决,类似的靴子还会一只接一只落下来。

2017年4月21日,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商店外窗上的弹孔。20日晚,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持枪分子袭击执勤警车,导致警察一死两伤。来源:视觉中国

4月20日晚间,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发生袭击事件、造成1名警察死亡,总统奥朗德声称其具有恐怖主义性质。虽然至今无法确认是否是恐怖袭击,但消息传出后,无数人心里可能都咯噔一声——难道,有利于极右翼领导人马琳·勒庞(Marine Le Pen)的“神助攻”终于来临了?

数月以来,恐怖袭击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法国总统选战,但它同时也成为“房间里的大象”,人人都在担心它,但人人也都避免详细谈论它。而一旦真的发生,舆情就像出闸洪水一样汹涌。4月18日,当法国警方在南部城市马赛破获另一起恐袭密谋时,很多媒体暗自庆幸,希望这便是终局,然而这“另一只靴子”,等待良久之后,终于还是落到了头上。

恐怕很多电视观众是通过当晚的总统大选辩论直播、而不是滚动新闻知道这一事件的。正在进行中的电视辩论被“劫持”,成为袭击者的一个扬声器,通过主持人临时插播事态,以及候选人争先恐后的表态,使得这场袭击的媒体效应被瞬间放大,从而最大程度地为这场行动增加了一块砝码。

香街袭击的基本情况经媒体披露之后,不禁令人产生非常“政治不正确”的疑问:在游人如织的大街上发动袭击,为什么枪手不选择像2015年11月袭击“小柬埔寨”餐厅那样扫射餐厅和咖啡馆,或者像巴塔克兰剧院那样劫持人质同警方对峙,又或者像去年7月尼斯事件一样驾车冲撞行人?

如果枪手选择这种传统、无差别的攻击方式,造成的伤亡可能是实际情况的数十倍。然而事实上,此次枪手在香街上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显眼的警车。尽管有一名德国游客受伤,却是这场混乱枪战中的附带伤害。

同样的疑问,也可以针对今年2月初发生在卢浮宫附近的恐袭。依然是地下商业街这样的人流密集场所,来自埃及的行凶者Abdallah El-Hamahmy手持砍刀径直冲向荷枪实弹的巡逻士兵,结果被迅速开枪制服,如果他的目标是周围手无寸铁的游客,造成十数人死伤恐怕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传统上对“恐怖主义”的界定,狭义上针对以平民(或者“非战斗人员”)为目标的暴力,广义上则是“不加区分的暴力”。从卢浮宫到香榭丽舍的袭击行动,都显示出一个共同之处,即明确的目的指向性——代表国家权力的军警人员。而周围更容易受伤害的平民,反而不是袭击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主义”,而是一种不对称的“战争”行为。

当然,细究下去,两起案件不可同日而语。在卢浮宫案中,据行凶者事后供认,他的最初目标甚至不是军警,而是毁坏卢浮宫里的艺术品。不过当他发现无法实现时,替代逻辑也显而易见。而在香榭丽舍案之后,法国媒体已经翻出枪手Karim Cheurfi的案底:早在2001年就因为袭警被判入狱长达15年,2015年10月获释之后,次年2月再次因为威胁警察而被拘留。

和事发后一度传言相反,Karim Cheurfi并没有被列入法国高危恐怖嫌疑分子的“S名单”。他真正变得激进化还是2016年底的事情。在恐袭发生之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迅速宣称对这起事件负责,但声明中所指人名却是“比利时人阿卜·优素服”(Abou Youssouf Al-Belgiki),然而没有任何证据显示Karim Cheurfi和比利时有什么关系。

这种吊诡局面也让媒体猜测:究竟是另有同谋尚未落网?还是一个长期仇视警察的累犯,被偏执念头驱使做出疯狂举动,只不过同恐怖组织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甚至于,这种结合如此匆忙粗疏,连恐怖组织都没有搞清楚当事人的情况?

在大选期间接连发生的这两起袭击,虽然从性质上不妨都可以界定为“恐怖主义”,但其中(尤其是后者)也折射出法国自身的社会问题。

无论是源远流长的无政府思潮,还是最近几十年来大城市周边治安恶化、民生凋敝导致的“郊区问题”,都培育出法国边缘群体中的“仇视警察”情绪。激进分子将军警视为政府权力的代表,鼓吹“死警察才是好警察”,公开将军警作为仇恨宣传和暴力行为的目标。甚至在此前巴黎华人刘少尧命案之后的抗议活动中,都有来路不明的仇警团体入场制造混乱、浑水摸鱼。

这种社会心态,很容易成为恐怖主义的渊薮。恐怖主义是百足之虫,香街恐袭的靴子不会是最后一只,只要它背后的社会民生和心态问题不解决,类似的靴子还会一只接一只落下来。

部分程度上,正是对这种“仇警”情绪的反弹,法国军警宪特等强力部门中,支持极右派国民阵线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社会团体。与此相应,每当有类似暴力事件出现,极右派和中右派都高调展示对军警的支持,以巩固自己的铁杆票仓。

对于此次法国大选来说,最大的两个外部负面变量——恐怖主义和俄罗斯——各自的逻辑是不同的。如果说俄罗斯对右派候选人的暗助,是出于利益权衡的理性算计,那么恐怖主义则是一种非理性的刺激。极端圣战思想从根本上是拒斥民主制度的,认为民主是一种罪恶,因此他们也无所谓更乐见勒庞或是其他某个候选人上台。

一种极端行为往往会刺激出另一种极端行为,因此没有理由将勒庞看成是一剂药方,可以根治法国近年来的困境。尤其是,如果看到这种随机性恐怖袭击背后的社会根源,从未有过大区级别以上执政经验、且政策偏狭、一味强硬的国民阵线,恐怕只会让事态更加恶化,无异于饮鸩止渴。

即便从短期效应来说,香街恐袭不可避免地让整个中右派和极右派阵营更受关注,然而这种“助攻”能提高多少个百分点,恐怕谁也无法说清。在三年来多次遭受恐袭之后,法国选民似乎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免疫力。《巴黎人报》在网站上提问:香街恐袭是否会对你的投票产生影响?在17000多人的回答中,认为会影响的不到三成(29%),而没有影响的超过七成(71%)。

当然,这一粗略的估测远远无法揭示大选的复杂面相。第一轮投票已经结束,内政部官方数据也正如此前大多数分析和民调预测的那样,“前进”(En Marche!)运动领导人、中间派独立候选人马克龙获得23.75%的选票支持,而勒庞紧随其后获得21.53%的选票。

结合法国的两轮多数选举制,5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马克龙将有相当优势阻遏住这位“法国特朗普”的进击。

(本文作者为法学博士、旅法媒体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