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小日子”美学?谁制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国的流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小日子”美学?谁制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国的流行

​“最近5年,在日本导演这个领域,有着固定风格,固定的制作班底,电影产量高,质量稳定,整体评分都不错。这样的条件下,是枝裕和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作者:马程

“比起跑步来说我更喜欢走路,喜欢走路时看到的景色,以及走路速度变化带给我的感觉。”

是枝裕和穿着家常的棉衬衫,一手拿着话筒,同时用一贯平缓的语速给台下的中国影迷解释,为什么他的作品中常用到“走路”的情节。

因为这位日本导演的到来,位于北京当代MOMA的库布里克书店狭小的空间比平时更为拥挤。这是他为期三天的北京行其中一站,为《步履不停》小说的中文版发售站台。

是枝裕和和止庵对谈作品《步履不停》

这也是枝裕和第一次来到北京,三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包括两次北京电影节是枝裕和电影展的映前见面会,一次图书分享会,一次大师班,以及参加电影节闭幕式,还附带了一整天的媒体采访。

面对热情的粉丝和闪光灯,他不断微笑,每次发完言都会低头说感谢。他仿佛误入了一个盛大的派对,然后惊讶地发现派对的主角竟然是自己。

今年二月,《知日》杂志出版了一期《是枝裕和·步履不停》的人物特辑,为了制作这期杂志,出版人苏静和团队在东京和这位导演待了一周。聊天中得知自己在中国有不少粉丝时,是枝裕和面露惊讶。他的电影发行方从未在中国内地做任何的宣传,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关注。

你也可以从另一件事上感受到他在中国不断高涨的人气。今年北京电影节为他主办了一次专题影展,这个专题影展的套票在开票46秒就被一抢而空,而8部电影单场次的票也很快售罄。

《幻之光》剧照

从处女作《幻之光》提名金狮奖,到《无人知晓》和《如父如子》在戛纳大放异彩,再到《海街日记》引发了观影热潮,知道并喜欢上是枝裕和的人群从最早的专业影人、影迷,一步步扩大到更大范围的对日本电影和文化好奇的人。

他的作品中对家庭生活细节和情感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这也让他成为了日式生活美学的代名词。《海街日记》里的服饰、美食都受到了国人的追捧。是枝裕和也逐渐成为了更多的人了解日本的一个窗口,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为什么是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

电影资料馆馆长沙丹是是枝裕和的老影迷之一,他说这位日本导演最早在中国引起关注,是因为《下一站,天国》的DVD。

那时是2000年,他还在大学读书,这部“伪记录片”,有些实验风格的电影,在专业电影人的群体里评价很高,大家都把他看成是“日本的新星”。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生代导演里影响力最大的人之一,这主要得益于他不断捧回的国际电影奖项。

纪录片导演出身的他第一部作品《幻之光》就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尝试了不同类型的风格,多次入围戛纳、威尼斯电影节。

百老汇影院节目策划及推广经理杨洋参与组织了这次北影节“是枝裕和”电影展。她第一次注意到是枝裕和就是在2004年的戛纳电影节。那时,他的电影《无人知晓》入围了金棕榈,里面的小演员成为戛纳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在这部关注社会话题的电影里,人性的善恶在平静如水的镜头下被无限放大。

《如父如子》

2008年的《步履不停》和2013年的《如父如子》对是枝裕和来说是里程碑意义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他把创作重心转向了对家庭生活和亲情的探讨,确立了自己风格独特的电影;后者则通过与日本当红明星福山雅治合作,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如父如子》日本票房高达30亿日元,而此前他没有一部作品票房超过10亿日元。

明星的效应是让是枝裕和从小众向大众过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三声》记者现场随机采访的观众里,不少人都是通过福山雅治,或者长泽雅美等影星,进而了解到是枝裕和的作品,然后开始喜欢上这个日本老头。

2015年,《知日》杂志开始策划一期人物特辑,苏静和编辑部在几个人物备选中挑中了是枝裕和。“放眼到日本的话,21世纪之后,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的日本导演,有三个人特别出众,和濑直美、黑泽清和是枝裕和。最近5年,在导演这个领域,有着固定风格,固定的制作班底,然后质量比较稳定,产量高,而大部分电影评分都不错。是枝裕和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苏静告诉《三声》。

从《步履不停》、《如父如子》到《海街日记》、《比海更深》,是枝裕和的产量从四年一部增加到了近两年一部,而作品质量却一直稳定。豆瓣上这四部电影的打分均超过了8分。

是枝裕和在中国知名度的爆发,归功于2015年的作品《海街日记》。这部同样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通过清新的日式风格,四姐妹感情的细腻表达,以及当红影星长泽雅美、绫濑遥等人的加盟,吸引了不少日剧和喜欢日本文化的观众。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极具变识度的作品风格。是枝裕和导演在国内的几个见面会上,有不同观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电影里有那么多美食,甚至放大美食的声音?

是枝裕和给出的答案是,他喜欢做饭的过程和对话,以及在吃完收拾桌子时候的对话,家庭人物之间在不经意间会产生很多的碰撞,这是很有意思。

是枝裕和电影里的日式生活

“最真实的生活反而是影响很难表达的。”是枝裕和深有体会。在拍一个关于家庭或者四姐妹的电影前,他都会去实地找人采访,他会去一个丧子的家庭,了解他们每一年生活和心态的变化,在这里他知道了到寄托亡灵的黄蝴蝶,他也会和四姐妹交谈,细致到她们每天泡澡的次序,会因为什么小事吵架,这些也后来成了《步履不停》和《海街日记》的素材。

作品中许多关于家庭和人生的感悟来自他本人的经历。在图书《步履不停》的扉页,他写下了“人生总是来不及”,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沙丹印象最深的,也是他写在随笔集序中的一段话,“一次拍完《奇迹》,很久没有回家看女儿,女儿送他出门的时候说‘下次再来’。我苦笑一下,心里很狼狈也很受伤”。

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是是枝裕和的电影和很多日剧里吸引观众的重点。而苏静认为,这种迷恋,正是源于缺失。

“日本国内的人口流动性小,家庭氛围浓厚是自然的。在国内北上广都是漂流不定的人群,对这样的生活更加向往。”苏静告诉《三声》。同时,国内的影视剧作品都在走IP和高大上的路子,真实的生活场景也是芳踪难觅,这让很多人都爱上了日式的生活节奏。

是枝裕和也赶上了好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对日式生活方式产生更多的兴趣和消费欲望。出版过一系列东野归吾作品的新经典出版社这两年出版了更多关于日本家居、设计、鉴赏的图册和书籍,

图书《步履不停》的编辑赵菁的话或许能够解释是枝裕和逐渐走向大众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是因为明星,或者是日式的小日子美学来看他的电影。看完之,就会被是枝裕和的风格吸引。”

谁把是枝裕和带向中国观众?

戛纳获奖作品《无人知晓》

大师班上,有人向是枝裕和提问,如何推广艺术电影,是枝裕和给出一个有些意外的答案,“我从不认为电影有商业与艺术之分,电影只有趣和无趣之分吧。”他说。他一直强调,电影本身是与世界的交流,而不是用来表现自我的。因此,每一部电影都要对观众负责。

在日本的电影市场,也并没有艺术和商业院线之分,但是却也有大众和小众的区别,观众的选择更加垂直细分化。

“日本的电影市场和出版市场很像,每种类型会有固定的产量,固定的人群,但每年也会有几部爆款。”苏静说,但是枝裕和仍然是一个小众领域。真正大众的导演,是像宫崎骏、新海诚等票房能达到100亿日元以上的导演,这在日本不会超过十个人。 “即使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也从未想过会一跃成为爆款”。

从小众走上大众,需要各方面的资源配备和一些运气。即使《如父如子》拿下了30亿日元的票房,最近三部影片也都超过了10亿。这并不能说明是枝裕和的商业价值提升到了大众的范畴。

然而,在把是枝裕和带到中国的这些人眼里,他在国内的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出来。

2016年,新经典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是枝裕和的作品,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

新经典从成立以来就一直在积累日本文学和出版的资源,也多次成功向国内引入了之前在国内鲜为人知的日本作家,比如东野圭吾、奥田英朗等。早在2014年,新经典就和是枝裕和的事务所签下了两本他的作品版权,除了随笔集之外,还有根据《下一站,天国》改编的电影小说。

在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褚芳叶的记忆里,2014年时是枝裕和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整个编辑部都喜欢他的电影,于是决定先出版一本随笔集,这是一个轻量级的读物,也是导演自己的作品,“这本随笔非常耐读,我拿给周围不了解导演的朋友,他们也很快就读完,反馈不错。” 褚芳叶说。

新经典没有为这本书做太多的宣传推广活动,但让褚芳叶没想到的是,出版后很多知名影评人都自发推广这本书,影评人木卫二还曾在文章里说,“感谢有人会出版这样小众的书。”

2015年,苏静带着整个团队去到东京,对是枝裕和进行更深入的采访和拍摄。与他和他的工作伙伴,合作演员聊天。苏静充满自信地说,国内关于是枝裕和的采访和科普,没有比这本杂志更好的。

磨铁图书也买下了是枝裕和两本电影图书的版权,《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磨铁团队在为书设计封面时,特意用了一张油画式的电影海报,而非台版、港版里的剧照。“这本书里有很多电影里没有的情节,也可以看到导演的文笔。我们不单纯要蹭导演本人的热点,而是想让读者关注到书中所体现的家庭、亲情和死亡本身的探索。”编辑赵菁说。

《知日·是枝裕和·步履不停》特辑

但团队最后还是成功“蹭”了热点,《步履不停》的见面会就是这次导演来华参加的第一项活动,在狭小的书店里,他和作家止庵分享了在这本为纪念母亲而创作的书投入的精力和情感。

从2016年9月开始,杨洋和百老汇院线所属的安乐影业,就已经开始与北影节官方合作,筹划是枝裕和的电影展。杨洋一直在关注北影节的动向。因为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日韩的电影作品在中国的展映一直很受欢迎。去年,北影节的日本电影是所有海外电影中销售最好的,包括已故导演森田芳光的特展。到了今年,他们选定是枝裕和,也和他在国内的影响力增加有关。

香港安乐影业从多年前就一直是是枝裕和在香港的发行代理方,他们和导演沟通之后促成了中国之行,也从日本和法国,找到了8部是枝裕和职业生涯里重要的作品版权,并逐一谈判,拿到了影展期间放映的版权。

“很多人可能只了解是枝裕和关于家庭的几部电影,这次展览找到了他早年的实验性质的影片,我们希望让中国的观众对是枝裕和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杨阳说。

现在,是枝裕和的大部分作品也可以在网络渠道找到合法资源。爱奇艺买下了《比海更深》和《海街日记》的版权,VIP会员可以付费观看,优酷的VIP可以观看《如父如子》。

真实厚重的影像和故事,是很多人喜欢上他作品的真正原因。在他的书则是影像在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中,加上创作者本人的思考,也具备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魅力。

是枝裕和身边也围绕了不少在各行各业有里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青年。在是枝裕和的大师班上,五元文化的创始人马李灵珊抢到了第一个提问的机会,她还兴奋地发了微博。

苏静的朋友圈被这样兴奋的粉丝刷屏,他认为, 这是一种小众的传播效应,通过小众的口碑积累,向大众推广。

《知日》和是枝裕和都有这样的传播路径。“最开始你看到一个大V在推,他的粉丝又会不断地推广下去,受众的半径在不断扩大。”同时,高频和高质量的作品又能够留住这一批粉丝,从而在之后形成更广的效应。

而随着电影、杂志、书籍在中国的出现,这个原本只存活在作品中的日本电影人形象,开始与中国观众产生了更多联系。

是枝裕和想要什么?

《海街日记》

有影评人把是枝裕和比作《海街日记》里的大姐。他既有着被传统大和精神和岛国文化束缚的一面,也有向往年轻潇洒的生活和海外多彩世界的一面。

杨洋在百老汇举行的《步履不停》映后谈里问是枝裕和,为什么会去拍这部和以往不太一样的作品。是枝裕和回答说:“这是我最任性的一部作品,当时母亲刚刚去世,我想用一部电影来怀念她。只拍一家人一天的小事。”

母亲去世,女儿出生,是枝裕和把这10年称作人生经历最多变化的十年,也让他更多地关注家庭生活。然而在10年之后,过了天命之年的是枝裕和也有想尝试更多的风格。他的新片《第三个人》就是一部法庭悬疑题材,这样的尝试让人期待。

苏静也认为,很多人对是枝裕和的看法, 过于简单和类型化。在与导演短短一周的接触中,苏静印象最深的是,他从没有把自己圈定在一个框架里。“当你觉得他会沿着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的路子走下去的时候,他却有很多出其不意的想法。”

是枝裕和在很多场合提到,希望拍摄一个关于“满映”的作品。“满映” 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是日据时期伪满洲国下属的机构,由中日韩三国人员组成的电影培训和制作的公司。他很想去了解当时人们在特殊政治环境下的艺术创作和教学。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题材,也并不受投资方的青睐,但是这些年我一直在做积累,也确定一定会把这部作品拍完,”他说。

多年来,是枝裕和的投资方包括了电影公司Bandai Visual、广告公司AOI,发行公司FAFA、东宝,还有演员所属的事务所,和出版社小学馆等等,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有3-4家投资方。

而他最近的三部影片《如父如子》、《海街日记》和《比海更深》都是由富士电视台出资。是枝裕和不想被以往的路线限制住,但在资方看来,这样的题材是票房和口碑的双保险。

枝裕和也承认,除了近期的几部作品,他此前的作品都没有太好的票房表现。《如父如子》之前,甚至没有影片没有超过10亿日元。

但他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高冷艺术家,他担心想拍的电影能否找到合适的投资,也担心电影是否能不让资方赔钱。他关心新一代的影人能否有发展的空间,他也控诉过日本的政治环境,他认为现在混乱的政局,是几十年间最差的局面。

不论是他这样的成熟影人,还是年轻的影人,在寻找投资时都会面临各种碰壁。同时,在日本电影的分账制度下,40%的票房收入进入院线,50%归入发行方,留给制作方和导演的是杯水车薪。苏静也提到,是枝裕和在早稻田大学担任教师,出版电影书籍,也是扩大收入的方式。

新经典出版的是枝裕和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

在是枝裕和的好友,影评人樋口尚文眼中,是枝裕和一直保持着与日本主流文化不近不远的距离。就像“轻盈里包裹着沉重”。

就像他的电影里,不仅有漂亮的四姐妹,也有永远邋里邋遢,“丧”到家的男主角良多,性格古怪的妈妈,由于生活经历有早熟的小孩子;他表现家长里短的琐事,也探讨死亡、弃子等残酷的社会伦理问题。

苏静不赞同国内把是枝裕和以及相关的日本美学,简单称为“小日子美学”。相比表面上的生活方式,是枝裕和真正带给观众的是,是表向之下暗流涌动的真实的生活。

与狂飙突进的中国市场不同,日本的电影市场成熟却进展缓慢。同时,日本电影仍然相对封闭,基本靠本国市场自给自足。即使是最大的制作公司,也没有野心把影片大规模推向海外。

是枝裕和担心,日本电影有一种“加拉帕戈斯化”倾向,孤立的环境下,独自进行“最适化”,而丧失和区域外的互换性。

他反对日本在海外单纯宣传文化“面子工程”。觉得 “应该给年轻人更多支援,还有进军海外时的帮助。而不是搞什么‘COOL JAPAN*’,用公家的钱,在戛纳电影节和熊本熊一起拍照。”

他更希望像在北京的三天那样,和陌生人讨论他的电影,他的美学,他对于生活和行业的理解。

在短暂而热烈的碰撞之后,一个人拖着行李,坐上返回日本的航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小日子”美学?谁制造了是枝裕和在中国的流行

​“最近5年,在日本导演这个领域,有着固定风格,固定的制作班底,电影产量高,质量稳定,整体评分都不错。这样的条件下,是枝裕和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作者:马程

“比起跑步来说我更喜欢走路,喜欢走路时看到的景色,以及走路速度变化带给我的感觉。”

是枝裕和穿着家常的棉衬衫,一手拿着话筒,同时用一贯平缓的语速给台下的中国影迷解释,为什么他的作品中常用到“走路”的情节。

因为这位日本导演的到来,位于北京当代MOMA的库布里克书店狭小的空间比平时更为拥挤。这是他为期三天的北京行其中一站,为《步履不停》小说的中文版发售站台。

是枝裕和和止庵对谈作品《步履不停》

这也是枝裕和第一次来到北京,三天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包括两次北京电影节是枝裕和电影展的映前见面会,一次图书分享会,一次大师班,以及参加电影节闭幕式,还附带了一整天的媒体采访。

面对热情的粉丝和闪光灯,他不断微笑,每次发完言都会低头说感谢。他仿佛误入了一个盛大的派对,然后惊讶地发现派对的主角竟然是自己。

今年二月,《知日》杂志出版了一期《是枝裕和·步履不停》的人物特辑,为了制作这期杂志,出版人苏静和团队在东京和这位导演待了一周。聊天中得知自己在中国有不少粉丝时,是枝裕和面露惊讶。他的电影发行方从未在中国内地做任何的宣传,他不明白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关注。

你也可以从另一件事上感受到他在中国不断高涨的人气。今年北京电影节为他主办了一次专题影展,这个专题影展的套票在开票46秒就被一抢而空,而8部电影单场次的票也很快售罄。

《幻之光》剧照

从处女作《幻之光》提名金狮奖,到《无人知晓》和《如父如子》在戛纳大放异彩,再到《海街日记》引发了观影热潮,知道并喜欢上是枝裕和的人群从最早的专业影人、影迷,一步步扩大到更大范围的对日本电影和文化好奇的人。

他的作品中对家庭生活细节和情感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这也让他成为了日式生活美学的代名词。《海街日记》里的服饰、美食都受到了国人的追捧。是枝裕和也逐渐成为了更多的人了解日本的一个窗口,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为什么是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

电影资料馆馆长沙丹是是枝裕和的老影迷之一,他说这位日本导演最早在中国引起关注,是因为《下一站,天国》的DVD。

那时是2000年,他还在大学读书,这部“伪记录片”,有些实验风格的电影,在专业电影人的群体里评价很高,大家都把他看成是“日本的新星”。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生代导演里影响力最大的人之一,这主要得益于他不断捧回的国际电影奖项。

纪录片导演出身的他第一部作品《幻之光》就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尝试了不同类型的风格,多次入围戛纳、威尼斯电影节。

百老汇影院节目策划及推广经理杨洋参与组织了这次北影节“是枝裕和”电影展。她第一次注意到是枝裕和就是在2004年的戛纳电影节。那时,他的电影《无人知晓》入围了金棕榈,里面的小演员成为戛纳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在这部关注社会话题的电影里,人性的善恶在平静如水的镜头下被无限放大。

《如父如子》

2008年的《步履不停》和2013年的《如父如子》对是枝裕和来说是里程碑意义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他把创作重心转向了对家庭生活和亲情的探讨,确立了自己风格独特的电影;后者则通过与日本当红明星福山雅治合作,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如父如子》日本票房高达30亿日元,而此前他没有一部作品票房超过10亿日元。

明星的效应是让是枝裕和从小众向大众过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三声》记者现场随机采访的观众里,不少人都是通过福山雅治,或者长泽雅美等影星,进而了解到是枝裕和的作品,然后开始喜欢上这个日本老头。

2015年,《知日》杂志开始策划一期人物特辑,苏静和编辑部在几个人物备选中挑中了是枝裕和。“放眼到日本的话,21世纪之后,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的日本导演,有三个人特别出众,和濑直美、黑泽清和是枝裕和。最近5年,在导演这个领域,有着固定风格,固定的制作班底,然后质量比较稳定,产量高,而大部分电影评分都不错。是枝裕和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苏静告诉《三声》。

从《步履不停》、《如父如子》到《海街日记》、《比海更深》,是枝裕和的产量从四年一部增加到了近两年一部,而作品质量却一直稳定。豆瓣上这四部电影的打分均超过了8分。

是枝裕和在中国知名度的爆发,归功于2015年的作品《海街日记》。这部同样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通过清新的日式风格,四姐妹感情的细腻表达,以及当红影星长泽雅美、绫濑遥等人的加盟,吸引了不少日剧和喜欢日本文化的观众。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极具变识度的作品风格。是枝裕和导演在国内的几个见面会上,有不同观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他的电影里有那么多美食,甚至放大美食的声音?

是枝裕和给出的答案是,他喜欢做饭的过程和对话,以及在吃完收拾桌子时候的对话,家庭人物之间在不经意间会产生很多的碰撞,这是很有意思。

是枝裕和电影里的日式生活

“最真实的生活反而是影响很难表达的。”是枝裕和深有体会。在拍一个关于家庭或者四姐妹的电影前,他都会去实地找人采访,他会去一个丧子的家庭,了解他们每一年生活和心态的变化,在这里他知道了到寄托亡灵的黄蝴蝶,他也会和四姐妹交谈,细致到她们每天泡澡的次序,会因为什么小事吵架,这些也后来成了《步履不停》和《海街日记》的素材。

作品中许多关于家庭和人生的感悟来自他本人的经历。在图书《步履不停》的扉页,他写下了“人生总是来不及”,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沙丹印象最深的,也是他写在随笔集序中的一段话,“一次拍完《奇迹》,很久没有回家看女儿,女儿送他出门的时候说‘下次再来’。我苦笑一下,心里很狼狈也很受伤”。

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是是枝裕和的电影和很多日剧里吸引观众的重点。而苏静认为,这种迷恋,正是源于缺失。

“日本国内的人口流动性小,家庭氛围浓厚是自然的。在国内北上广都是漂流不定的人群,对这样的生活更加向往。”苏静告诉《三声》。同时,国内的影视剧作品都在走IP和高大上的路子,真实的生活场景也是芳踪难觅,这让很多人都爱上了日式的生活节奏。

是枝裕和也赶上了好时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对日式生活方式产生更多的兴趣和消费欲望。出版过一系列东野归吾作品的新经典出版社这两年出版了更多关于日本家居、设计、鉴赏的图册和书籍,

图书《步履不停》的编辑赵菁的话或许能够解释是枝裕和逐渐走向大众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是因为明星,或者是日式的小日子美学来看他的电影。看完之,就会被是枝裕和的风格吸引。”

谁把是枝裕和带向中国观众?

戛纳获奖作品《无人知晓》

大师班上,有人向是枝裕和提问,如何推广艺术电影,是枝裕和给出一个有些意外的答案,“我从不认为电影有商业与艺术之分,电影只有趣和无趣之分吧。”他说。他一直强调,电影本身是与世界的交流,而不是用来表现自我的。因此,每一部电影都要对观众负责。

在日本的电影市场,也并没有艺术和商业院线之分,但是却也有大众和小众的区别,观众的选择更加垂直细分化。

“日本的电影市场和出版市场很像,每种类型会有固定的产量,固定的人群,但每年也会有几部爆款。”苏静说,但是枝裕和仍然是一个小众领域。真正大众的导演,是像宫崎骏、新海诚等票房能达到100亿日元以上的导演,这在日本不会超过十个人。 “即使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也从未想过会一跃成为爆款”。

从小众走上大众,需要各方面的资源配备和一些运气。即使《如父如子》拿下了30亿日元的票房,最近三部影片也都超过了10亿。这并不能说明是枝裕和的商业价值提升到了大众的范畴。

然而,在把是枝裕和带到中国的这些人眼里,他在国内的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出来。

2016年,新经典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是枝裕和的作品,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

新经典从成立以来就一直在积累日本文学和出版的资源,也多次成功向国内引入了之前在国内鲜为人知的日本作家,比如东野圭吾、奥田英朗等。早在2014年,新经典就和是枝裕和的事务所签下了两本他的作品版权,除了随笔集之外,还有根据《下一站,天国》改编的电影小说。

在这本书的责任编辑褚芳叶的记忆里,2014年时是枝裕和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但整个编辑部都喜欢他的电影,于是决定先出版一本随笔集,这是一个轻量级的读物,也是导演自己的作品,“这本随笔非常耐读,我拿给周围不了解导演的朋友,他们也很快就读完,反馈不错。” 褚芳叶说。

新经典没有为这本书做太多的宣传推广活动,但让褚芳叶没想到的是,出版后很多知名影评人都自发推广这本书,影评人木卫二还曾在文章里说,“感谢有人会出版这样小众的书。”

2015年,苏静带着整个团队去到东京,对是枝裕和进行更深入的采访和拍摄。与他和他的工作伙伴,合作演员聊天。苏静充满自信地说,国内关于是枝裕和的采访和科普,没有比这本杂志更好的。

磨铁图书也买下了是枝裕和两本电影图书的版权,《步履不停》和《比海更深》。磨铁团队在为书设计封面时,特意用了一张油画式的电影海报,而非台版、港版里的剧照。“这本书里有很多电影里没有的情节,也可以看到导演的文笔。我们不单纯要蹭导演本人的热点,而是想让读者关注到书中所体现的家庭、亲情和死亡本身的探索。”编辑赵菁说。

《知日·是枝裕和·步履不停》特辑

但团队最后还是成功“蹭”了热点,《步履不停》的见面会就是这次导演来华参加的第一项活动,在狭小的书店里,他和作家止庵分享了在这本为纪念母亲而创作的书投入的精力和情感。

从2016年9月开始,杨洋和百老汇院线所属的安乐影业,就已经开始与北影节官方合作,筹划是枝裕和的电影展。杨洋一直在关注北影节的动向。因为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日韩的电影作品在中国的展映一直很受欢迎。去年,北影节的日本电影是所有海外电影中销售最好的,包括已故导演森田芳光的特展。到了今年,他们选定是枝裕和,也和他在国内的影响力增加有关。

香港安乐影业从多年前就一直是是枝裕和在香港的发行代理方,他们和导演沟通之后促成了中国之行,也从日本和法国,找到了8部是枝裕和职业生涯里重要的作品版权,并逐一谈判,拿到了影展期间放映的版权。

“很多人可能只了解是枝裕和关于家庭的几部电影,这次展览找到了他早年的实验性质的影片,我们希望让中国的观众对是枝裕和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杨阳说。

现在,是枝裕和的大部分作品也可以在网络渠道找到合法资源。爱奇艺买下了《比海更深》和《海街日记》的版权,VIP会员可以付费观看,优酷的VIP可以观看《如父如子》。

真实厚重的影像和故事,是很多人喜欢上他作品的真正原因。在他的书则是影像在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中,加上创作者本人的思考,也具备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魅力。

是枝裕和身边也围绕了不少在各行各业有里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青年。在是枝裕和的大师班上,五元文化的创始人马李灵珊抢到了第一个提问的机会,她还兴奋地发了微博。

苏静的朋友圈被这样兴奋的粉丝刷屏,他认为, 这是一种小众的传播效应,通过小众的口碑积累,向大众推广。

《知日》和是枝裕和都有这样的传播路径。“最开始你看到一个大V在推,他的粉丝又会不断地推广下去,受众的半径在不断扩大。”同时,高频和高质量的作品又能够留住这一批粉丝,从而在之后形成更广的效应。

而随着电影、杂志、书籍在中国的出现,这个原本只存活在作品中的日本电影人形象,开始与中国观众产生了更多联系。

是枝裕和想要什么?

《海街日记》

有影评人把是枝裕和比作《海街日记》里的大姐。他既有着被传统大和精神和岛国文化束缚的一面,也有向往年轻潇洒的生活和海外多彩世界的一面。

杨洋在百老汇举行的《步履不停》映后谈里问是枝裕和,为什么会去拍这部和以往不太一样的作品。是枝裕和回答说:“这是我最任性的一部作品,当时母亲刚刚去世,我想用一部电影来怀念她。只拍一家人一天的小事。”

母亲去世,女儿出生,是枝裕和把这10年称作人生经历最多变化的十年,也让他更多地关注家庭生活。然而在10年之后,过了天命之年的是枝裕和也有想尝试更多的风格。他的新片《第三个人》就是一部法庭悬疑题材,这样的尝试让人期待。

苏静也认为,很多人对是枝裕和的看法, 过于简单和类型化。在与导演短短一周的接触中,苏静印象最深的是,他从没有把自己圈定在一个框架里。“当你觉得他会沿着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的路子走下去的时候,他却有很多出其不意的想法。”

是枝裕和在很多场合提到,希望拍摄一个关于“满映”的作品。“满映” 是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是日据时期伪满洲国下属的机构,由中日韩三国人员组成的电影培训和制作的公司。他很想去了解当时人们在特殊政治环境下的艺术创作和教学。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题材,也并不受投资方的青睐,但是这些年我一直在做积累,也确定一定会把这部作品拍完,”他说。

多年来,是枝裕和的投资方包括了电影公司Bandai Visual、广告公司AOI,发行公司FAFA、东宝,还有演员所属的事务所,和出版社小学馆等等,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有3-4家投资方。

而他最近的三部影片《如父如子》、《海街日记》和《比海更深》都是由富士电视台出资。是枝裕和不想被以往的路线限制住,但在资方看来,这样的题材是票房和口碑的双保险。

枝裕和也承认,除了近期的几部作品,他此前的作品都没有太好的票房表现。《如父如子》之前,甚至没有影片没有超过10亿日元。

但他并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高冷艺术家,他担心想拍的电影能否找到合适的投资,也担心电影是否能不让资方赔钱。他关心新一代的影人能否有发展的空间,他也控诉过日本的政治环境,他认为现在混乱的政局,是几十年间最差的局面。

不论是他这样的成熟影人,还是年轻的影人,在寻找投资时都会面临各种碰壁。同时,在日本电影的分账制度下,40%的票房收入进入院线,50%归入发行方,留给制作方和导演的是杯水车薪。苏静也提到,是枝裕和在早稻田大学担任教师,出版电影书籍,也是扩大收入的方式。

新经典出版的是枝裕和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

在是枝裕和的好友,影评人樋口尚文眼中,是枝裕和一直保持着与日本主流文化不近不远的距离。就像“轻盈里包裹着沉重”。

就像他的电影里,不仅有漂亮的四姐妹,也有永远邋里邋遢,“丧”到家的男主角良多,性格古怪的妈妈,由于生活经历有早熟的小孩子;他表现家长里短的琐事,也探讨死亡、弃子等残酷的社会伦理问题。

苏静不赞同国内把是枝裕和以及相关的日本美学,简单称为“小日子美学”。相比表面上的生活方式,是枝裕和真正带给观众的是,是表向之下暗流涌动的真实的生活。

与狂飙突进的中国市场不同,日本的电影市场成熟却进展缓慢。同时,日本电影仍然相对封闭,基本靠本国市场自给自足。即使是最大的制作公司,也没有野心把影片大规模推向海外。

是枝裕和担心,日本电影有一种“加拉帕戈斯化”倾向,孤立的环境下,独自进行“最适化”,而丧失和区域外的互换性。

他反对日本在海外单纯宣传文化“面子工程”。觉得 “应该给年轻人更多支援,还有进军海外时的帮助。而不是搞什么‘COOL JAPAN*’,用公家的钱,在戛纳电影节和熊本熊一起拍照。”

他更希望像在北京的三天那样,和陌生人讨论他的电影,他的美学,他对于生活和行业的理解。

在短暂而热烈的碰撞之后,一个人拖着行李,坐上返回日本的航班。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