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家卫计委:截至5月底已有260多万贫困患者获分类救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家卫计委:截至5月底已有260多万贫困患者获分类救治

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刘魁指出,今年国家卫计委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截至今年5月底,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卫计委透露,今年国家卫计委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截至今年5月底,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

近年来,因疾病致贫的案例在各地屡屡发生。据介绍,去年,国家卫计委组织各省区市对全国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家庭开展了逐户、逐人、逐病的调查核实,重点核查发病率高、费用高,影响生活生产能力的93个病种,全面摸清了农村贫困人口患病的情况。确认在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553万户,共涉及734万人。

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卫计委组织对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进行分类救治,能够一次性治愈的,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

在6月6日举行的国家卫计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刘魁指出,今年国家卫计委又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精准施策,分类救治,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

“截至今年5月底,已经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刘魁还表示,目前健康扶贫的重点和难点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而兜底保障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关键是要在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障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安排专项资金、依托现有的医保制度,来精准地为农村重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再设立一道保障线。 

以安徽为例。据安徽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介绍,安徽省通过建立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51”政府兜底和“180”补充医保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协同保障,以此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数据显示2017年1-5月,安徽省贫困人口住院30.8万人次,共发生医药费用14.9亿元,综合医保补偿13.4亿元,平均补偿90%,比普通参保人群高出28个百分点。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江建明在介绍河北情况时表示,河北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线”机制,大幅提高对重病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目前,河北省市三级大医院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贫困户住不起院的问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脱贫攻坚在不断深入,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不降反升,在早前介绍《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也坦言,从2013年的占比42.2%,到2015年提高到44.1%,“可以看出,疾病已经成为贫困增量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大,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对于这个问题,刘魁表示,在调查中,不只在中西部地区发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占比在上升,在东部地区也存在这种问题。也就是说,健康因素致贫的比例越来越成为主要的致贫因素。

刘魁称,健康扶贫跟其他的扶贫领域相比,有它的特殊性,也是非常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其他的致贫因素可以通过项目、或者一些一次性的举措来解决,比如说因为环境因素,不适合人居的地方,通过移民搬迁可以一次性解决问题。再有一些地方可以通过产业扶贫来解决。但是健康,大家都对健康比较关注、比较了解,健康问题我们是没法控制的,致病的过程,对每个人来说是长期的过程。”

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也补充称,疾病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可以把因病致贫的增量有效地控制住。根据我国健康扶贫工程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保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我国将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同时,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以此把保证健康的关口进一步前移,让人晚得病、少生病、不得大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家卫计委:截至5月底已有260多万贫困患者获分类救治

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刘魁指出,今年国家卫计委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截至今年5月底,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国家卫计委透露,今年国家卫计委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截至今年5月底,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

近年来,因疾病致贫的案例在各地屡屡发生。据介绍,去年,国家卫计委组织各省区市对全国农村因病致贫、返贫的家庭开展了逐户、逐人、逐病的调查核实,重点核查发病率高、费用高,影响生活生产能力的93个病种,全面摸清了农村贫困人口患病的情况。确认在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553万户,共涉及734万人。

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卫计委组织对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进行分类救治,能够一次性治愈的,集中力量进行治疗。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

在6月6日举行的国家卫计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刘魁指出,今年国家卫计委又启动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精准施策,分类救治,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

“截至今年5月底,已经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人,”刘魁还表示,目前健康扶贫的重点和难点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而兜底保障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关键是要在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障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安排专项资金、依托现有的医保制度,来精准地为农村重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再设立一道保障线。 

以安徽为例。据安徽省卫计委主任于德志介绍,安徽省通过建立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51”政府兜底和“180”补充医保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协同保障,以此减轻贫困群众就医负担。数据显示2017年1-5月,安徽省贫困人口住院30.8万人次,共发生医药费用14.9亿元,综合医保补偿13.4亿元,平均补偿90%,比普通参保人群高出28个百分点。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江建明在介绍河北情况时表示,河北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线”机制,大幅提高对重病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目前,河北省市三级大医院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贫困户住不起院的问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脱贫攻坚在不断深入,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不降反升,在早前介绍《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也坦言,从2013年的占比42.2%,到2015年提高到44.1%,“可以看出,疾病已经成为贫困增量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大,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对于这个问题,刘魁表示,在调查中,不只在中西部地区发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占比在上升,在东部地区也存在这种问题。也就是说,健康因素致贫的比例越来越成为主要的致贫因素。

刘魁称,健康扶贫跟其他的扶贫领域相比,有它的特殊性,也是非常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其他的致贫因素可以通过项目、或者一些一次性的举措来解决,比如说因为环境因素,不适合人居的地方,通过移民搬迁可以一次性解决问题。再有一些地方可以通过产业扶贫来解决。但是健康,大家都对健康比较关注、比较了解,健康问题我们是没法控制的,致病的过程,对每个人来说是长期的过程。”

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也补充称,疾病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可以把因病致贫的增量有效地控制住。根据我国健康扶贫工程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保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到2020年,我国将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同时,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以此把保证健康的关口进一步前移,让人晚得病、少生病、不得大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