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海油将缩减炼油产能 向利润更高的化工转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海油将缩减炼油产能 向利润更高的化工转型

当前低油价和高消费税的环境不利于炼油项目的发展,中海油的炼油业务还面临炼油成本高、上下游产销不匹配等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正在尝试将炼油产能变成更高利润的化工产能。

6月15日,在第六届亚洲炼油和石化科技大会上,中海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海油炼化)计划部总经理侯凯峰表示,基于中海油5000万到6000万吨炼油的能力,未来中海油将向乙烯、芳烃、沥青和润滑油以及下游的一些化工产品持续转型。“公司炼油向化工转型是从中海油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的。”侯凯峰称。

 “当前的低油价和高消费税的环境不利于炼油项目的发展,如果按原来的计划进行生产,惠州石化每年预计多亏18亿元左右。”侯凯峰说道。其提出惠州石化转型的基本思路是,在保证乙烯原料供应充足的前提下,进一步向芳烃改革升级,以减少汽油、柴油的产量。

惠州石化项目占中海油炼油近半产能,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炼化一体化基地。其目前的产能为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和100万吨PX。

目前,中海油共布局了10家炼化生产基地,截至去年年底,它们的总炼油产能为4970万吨/年,其中1030万吨为重油;乙烯产能220万吨/年;芳烃100万吨/年;纯碱产能300万吨/年;原盐产能200万吨/年。

“这10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既靠近中海油原油自产的产地,也靠近市场需求最旺盛的地区。”侯凯峰表示。他指出,地理位置是中海油炼化企业的一个优势,另外,由于中海油率先在国内炼化企业实现多种合作方式为一体的混合所有制,使得其投资主体多元化,为转型带来了便利。

但大量使用自产原油给炼油的成本带来一定压力。侯凯峰指出,正是因为与上游企业关联度好,中海油炼化企业80%的原油都来自自产,但海洋原油自身带有高酸、重质的特点,不适合生产汽油、柴油,这使得中海油承受着比较大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支出。“原油性质是选择炼化加工的第一要素。”他表示。

此外,由于拥有的加油站相对中石油、中石化过少,中海油还面临着上下游产销不匹配的问题。“对于中石油、中石化来说,汽油和柴油可以一直是高价值产品,但当零售价和批发价价差较大时,汽油、柴油对于加油站不足的中海油就不是高价值的了,尤其是汽油销售这块。”一位任职于三桶油的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基于此原因,中海油的炼化产业规模与中石油、中石化相差甚大,对于炼油板块的市场策略也不同。

从炼油企业的角度来看,中海油10家炼化企业中有一半生产炼油。除上述的惠州石化和年炼油产能800万吨的大榭舟山石化外,其余3家炼油产能均在500万吨之内,其中中捷石化炼油产能为500万吨/年,东方石化炼油产能为200万吨/年,山东海化炼油产能为240万吨/年炼油。“炼油企业规模小不仅意味着转型升级比较难,而且也面临着被当前产业政策淘汰的风险。”上述人士表示。

2015年8月4日,中海油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总公司炼化产业优化整合方案》,中海油董事长杨华指出,该方案基本可行,需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总公司党组审定。但具体内容并未对外公布。

“我们计划一个大的调整,将所有的炼化企业和研究单位等结合成一个新的炼化公司,达到一个集研究、工程、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大型炼化公司,这种模式有利于推进我们工作的协调。”侯凯峰在会上谈到未来的中海油炼化时,做出以上表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海油

4.3k
  • 中国石油创8年新高,中海油服涨停,资源ETF(510410)今年来涨超14%
  • 埃克森美孚和中海油合并针对雪佛龙围绕圭亚那区块权益的仲裁请求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海油将缩减炼油产能 向利润更高的化工转型

当前低油价和高消费税的环境不利于炼油项目的发展,中海油的炼油业务还面临炼油成本高、上下游产销不匹配等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正在尝试将炼油产能变成更高利润的化工产能。

6月15日,在第六届亚洲炼油和石化科技大会上,中海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海油炼化)计划部总经理侯凯峰表示,基于中海油5000万到6000万吨炼油的能力,未来中海油将向乙烯、芳烃、沥青和润滑油以及下游的一些化工产品持续转型。“公司炼油向化工转型是从中海油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的。”侯凯峰称。

 “当前的低油价和高消费税的环境不利于炼油项目的发展,如果按原来的计划进行生产,惠州石化每年预计多亏18亿元左右。”侯凯峰说道。其提出惠州石化转型的基本思路是,在保证乙烯原料供应充足的前提下,进一步向芳烃改革升级,以减少汽油、柴油的产量。

惠州石化项目占中海油炼油近半产能,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炼化一体化基地。其目前的产能为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和100万吨PX。

目前,中海油共布局了10家炼化生产基地,截至去年年底,它们的总炼油产能为4970万吨/年,其中1030万吨为重油;乙烯产能220万吨/年;芳烃100万吨/年;纯碱产能300万吨/年;原盐产能200万吨/年。

“这10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既靠近中海油原油自产的产地,也靠近市场需求最旺盛的地区。”侯凯峰表示。他指出,地理位置是中海油炼化企业的一个优势,另外,由于中海油率先在国内炼化企业实现多种合作方式为一体的混合所有制,使得其投资主体多元化,为转型带来了便利。

但大量使用自产原油给炼油的成本带来一定压力。侯凯峰指出,正是因为与上游企业关联度好,中海油炼化企业80%的原油都来自自产,但海洋原油自身带有高酸、重质的特点,不适合生产汽油、柴油,这使得中海油承受着比较大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支出。“原油性质是选择炼化加工的第一要素。”他表示。

此外,由于拥有的加油站相对中石油、中石化过少,中海油还面临着上下游产销不匹配的问题。“对于中石油、中石化来说,汽油和柴油可以一直是高价值产品,但当零售价和批发价价差较大时,汽油、柴油对于加油站不足的中海油就不是高价值的了,尤其是汽油销售这块。”一位任职于三桶油的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基于此原因,中海油的炼化产业规模与中石油、中石化相差甚大,对于炼油板块的市场策略也不同。

从炼油企业的角度来看,中海油10家炼化企业中有一半生产炼油。除上述的惠州石化和年炼油产能800万吨的大榭舟山石化外,其余3家炼油产能均在500万吨之内,其中中捷石化炼油产能为500万吨/年,东方石化炼油产能为200万吨/年,山东海化炼油产能为240万吨/年炼油。“炼油企业规模小不仅意味着转型升级比较难,而且也面临着被当前产业政策淘汰的风险。”上述人士表示。

2015年8月4日,中海油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总公司炼化产业优化整合方案》,中海油董事长杨华指出,该方案基本可行,需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总公司党组审定。但具体内容并未对外公布。

“我们计划一个大的调整,将所有的炼化企业和研究单位等结合成一个新的炼化公司,达到一个集研究、工程、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大型炼化公司,这种模式有利于推进我们工作的协调。”侯凯峰在会上谈到未来的中海油炼化时,做出以上表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