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1/4人生赢家】创业圈里的90后“优等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1/4人生赢家】创业圈里的90后“优等生”

“只要觉得是对的事情,那就努力去做好了。”

Teambition联合创始人兼CEO齐俊元。 摄影/潘凌

拿破仑有句名言,如果想了解一个人,你就要了解他20岁那年的世界。

齐俊元觉得是Teambition定义了自己。坐在Teambition上海总部的会议室里,他这般言简意赅地向记者做自我介绍。在回答第一个问题前他沉默了很久,全然没有许多小有成就的创业者恨不得立刻把自己在做的事全盘托出的模样。玻璃幕墙外是Teambition的工作日常——办公桌绕着圆形办公室排了一圈,员工们敲打键盘,安静交流。

这个有条不紊的小小帝国源自齐俊元在20岁大三那年与同学合伙注册的一家公司。团队协作工具Teambition正是脱胎于这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其目标是通过帮助团队轻松共享和讨论工作中的任务、文件、分享、日程等内容。

在获得北极光、戈壁投资、IDG和盘古创富的多轮融资后,Teambition于2016年8月获得腾讯战略投资,这是腾讯在企业级SaaS领域为数不多的战略投资。5月26日,Teambition在上海举办的2017客户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300万用户通过Teambition进行团队协作,客户遍及TMT、广告、教育、专业服务等38个行业,其中不乏华为、魅族等行业巨头。

300多万用户通过Teambition进行团队协作,客户遍及TMT、广告、教育、专业服务等38个行业。摄影:潘凌

而若更仔细地观察齐俊元的履历,就会发现这个90后男生一直拥有的是个开了挂般的“优等生”人生。

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齐俊元每天放学回家后做的事就是打谱、跟父亲下棋。在他8岁那年曾发生过一件神奇的事:在一场围棋比赛上,对手耍赖抹棋,不服气的齐俊元直接把棋局复盘出来。

在学校里的表现自不用提,他甚至是各科目老师们“争抢”的目标。小学奥数、化学实验、生物实验、校园足球队……只要老师来问,他什么都干。“感觉从那个时候开始差不多养成了一个习惯:我什么都要做得比别人好。我比较大的特点是基本上不说不,别人跟我说要做什么事、有个什么机会,或者我看到有什么机会,熟悉的不熟悉的,我都不太说不。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只要觉得是对的事情,那就努力去做好了。”齐俊元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没有流露出多余的表情,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

而创业一开始并不是一个被摆在他面前的机会。受到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影响,齐俊元最早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整个初高中生涯几乎都在生物实验室里度过。初中时,他参与了中科院免疫所“降低肝炎检测成本”的项目,高中时又参与了中科院细胞所的课题研究“如何鉴定鹦鹉科鸟类的性别”,并带着后一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去新加坡参加比赛,却发现国外教授依靠先进设备早就研究出了更好的方法。那是他第一次对科研条件的重要性有了直观的认识。

高三,齐俊元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在笔试和面试之间隔着半个寒假,他在那段时间仔细思考了专业方向,也正是在那时他决定用创业来“曲线救国”:“开个公司,赚很多钱,买最好的设备,让那些比我们还厉害的科学家做研究去。”于是在顺利获得保送资格后,他没有像亲戚朋友所想的那样顺理成章地选择生物系,而是进入了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

和很多对创业有兴趣的大学生一样,齐俊元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创业计划赛,但他渐渐地回过味来:“大家没有真的想开公司啊。”参加比赛赚的奖金不少,算算也够发工资的,他就集合了两个信息安全学院的“能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齐俊元和他的小伙伴们最初在做的是一个健康档案管理的项目,让用户把病历等资料上传到在线档案平台上,实现病历的联网、在线管理与在线诊断。当时这个项目拉到了250万元的天使投资,建立起了30人的团队,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

Teambition其实是齐俊元最初为了弥补团队管理能力的不足而开发出来的内部工作工具。因为非常实用,Teambition通过口口相传在他周围的老师和创业朋友之间流行开来。不知不觉间,齐俊元发现自己在没日没夜地升级Teambition,以满足用户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我的性格又是那种…老师跟你说你们那个东西如果有个啥啥啥功能就好了;隔壁公司的学长说如果你这么做挺好的;网上又有人写邮件说我很喜欢你的这个东西,如果有个什么什么就好了,我就觉得他们说的都是对的,想尽办法给他们解决问题。”

到了2012年下半年,Teambition的功能日益完善,而齐俊元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碰过健康档案的项目了。最初一起做健康档案的两个合伙人一个毕业去了北京,一个读研去了,团队里的医学院同学已经很久没有来上班了,为了创业租下的别墅里几乎只剩下了他和当初为了健康档案招进来的工程师李强(后为Teambition联合创始人)。他几度想给离开的团队成员发邮件解释解释,可最终也没有发出那封邮件。

“没有决定要毙掉(健康档案),创业公司很多时候不是那么做决定的。”2011年的互联网环境的确在客观上制约了在线医疗项目的发展,但齐俊元不愿多谈创业转型期的困窘。虽然觉得对不起最初一起创立健康档案的伙伴们,他也只能选择放下,继续前行。

事后回想起来,齐俊元觉得这个失败的创业项目反而成了他坚定做Teambition的契机:“Teambition存在的心理基础是绝大部分的企业、绝大部分的团队、绝大部分的人对于目标都有很强的焦虑感。因为没有人会给自己定很容易的目标,所以企业永远处于追逐自己的目标、错过实现目标的机会、再挑战更大的目标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人可以在实现目标的路上助力一下,大家就会很开放地去接受。”

Teambition所提供的那个“助力”,就是通过协作工具创建知识创新网络,让用户更好地达成目标。“一个公司内部的知识拓扑结构越复杂,这个公司的创新能力越强。协作是一群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核心理念就是形成很复杂的知识网络,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连接起来。”齐俊元曾在一个交大本科生研究项目中研究过这个课题,这个令他印象深刻的观点就是他开发Teambition的原始动力。

“通过协作工具创建知识创新网络,让用户更好地达成目标。”摄影:潘凌

早期的Teambition是齐俊元和李强搭档着一手开发出来的。为了不动用应该花在健康档案上的钱,他在大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编程,和李强两人一人写前端代码,一人写后端代码。2013年6月18日,Teambition发布第一个正式版本的时候,齐俊元一共写了22万行代码,还删掉了30万行。他说,创业者就是应该有这种自立根生的觉悟,“创业时几乎不太可能在你真的需要有帮助的时候获得帮助,基本上别人都是锦上添花,不太会有人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你解决问题”。在大学室友姜翔(后为Teambition联合创始人)加入后,Teambition团队开始初具雏形。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齐俊元自学写前端积累了丰富的编程经验,日后才能顺利甄别并招募到优秀的工程师,打造出Teambition所需要的前端架构。

在正式版本上线之前齐俊元就看到了这款产品的可能性——Teambition在交大内测时,两周内就有200支团队注册,那之中有学生社团,有需要做小组作业的同学,也有友情支持的老师们;当Teambition挂上公网的时候,两个月内就有6000多人申请了内测,齐俊元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款团队协作工具第一次爆发式地引起关注是在2012年9月的深圳“36氪开放日”。齐俊元他们不眠不休了两三天准备,产品发布结束后想着去能看到香港的滨海街吃点东西,但发现因为访问率过高,Teambition的服务器全部宕机,他们只好饥肠辘辘地返回住处处理bug,首次来深圳观赏夜景的愿望自然是泡了汤。齐俊元说,那一年剩下来的时间团队始终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真正商业化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我们的架构和整个公司的状态也成熟了”。

近两年来,Teambition的客户和收入每年以200%到300%的速度增长。在COO王雅倩加入团队后,员工数量也在2016年很快从50人攀升至200人。齐俊元说,自己一直披荆斩棘地闯过种种创业难关,但反而是在公司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的时候开始有了越来越强的危机意识。

与此同时,随着Teambition的名气越来越大,齐俊元发现自己开始被打上“90后创业者”这个标签。“人家肯定质疑了,只是不会在表面上打击一个小孩儿,谁那么坏当面打击别人?”这个腼腆的男生难得地露出笑容。他说,有投资机构当初在投资Teambition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完交割,应该就是因为投资方想要看看年轻人做事到底靠不靠谱。齐俊元对此表示非常理解,但他并不觉得自己的CEO身份因为年龄有任何不同,“正经的创业公司在做的事情十有八九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对我来说也是一样”。

或许正是为此,他带着一种更为严肃的态度重新审视了CEO这个身份究竟意味着什么。最近齐俊元已不太在公司里用“管理(manage)”这个词了,而是用“领导(lead)”:“大家理解中的管理团队,是说我和别人相比能用有限的资源多干一点,这就叫好的管理者、好的职业经理人,但这个不是创业公司需要的。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你如果不实现目标你就是失败的。所以’领导者(leader)’这个词会给大家一种强烈的感受,我是带着大伙儿去实现一个目标的,是为那个目标服务的;目标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要做到,不管手里有多少资源。”

Teambition联合创始人兼CEO齐俊元

这种对自己公司的执着和专注让齐俊元成为他创业圈朋友们心中比较特立独行的那个人。不是没有人觉得他这样一心埋头做事、不参与投资赚快钱的做法不够聪明,但他觉得正是因为这样,别人愿意交他这个朋友。

齐俊元的很多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金融行业,平时聚会时他很喜欢听他们讲讲大的市场逻辑、大的数字,暗忖自己的公司在为那些大企业的金字塔底端添了多少砖加了多少瓦,市场与行业又将向哪个风口移动。更多时候,他是再次确认了自己走的路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跟我的同学们聊天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比他们工作要舒服多了,他们对事情的对错没有办法做决定,我可以对事情的对错做决定”。

“为什么你会觉得创业是很辛苦的事情?其实不是。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你想解决问题;你不想解决问题,就把它砍掉就好了。”在齐俊元的叙述中,没有苦情戏码,只有平铺直叙的就事论事,带着一如既往的“优等生”的小傲娇。

在被问到自己的“理想导师”是谁时,齐俊元没有直接回答。但他提及自己刚看了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表示自己十分认同他说的“让这个社会有更强的使命感”;他穿的黑色T恤上有一句标语“Crazy One”(那个疯狂的人),字母“O”是苹果公司的logo。

有时周日在公司加班完了,他就开车去迪士尼乐园看闭园烟火。他总是忍不住想象华特·迪士尼如果也站在人群中,会是怎样的心情,“因为有他最开始开的头,最后才有这样多的人‘点亮心中奇梦’,这就是最好的感觉了吧”。

“对于我来说最好的感觉就是Teambition作为一家公司可以创造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都跟我有关系。你往里面一站,感觉真好。就是这种感觉。”他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1/4人生赢家】创业圈里的90后“优等生”

“只要觉得是对的事情,那就努力去做好了。”

Teambition联合创始人兼CEO齐俊元。 摄影/潘凌

拿破仑有句名言,如果想了解一个人,你就要了解他20岁那年的世界。

齐俊元觉得是Teambition定义了自己。坐在Teambition上海总部的会议室里,他这般言简意赅地向记者做自我介绍。在回答第一个问题前他沉默了很久,全然没有许多小有成就的创业者恨不得立刻把自己在做的事全盘托出的模样。玻璃幕墙外是Teambition的工作日常——办公桌绕着圆形办公室排了一圈,员工们敲打键盘,安静交流。

这个有条不紊的小小帝国源自齐俊元在20岁大三那年与同学合伙注册的一家公司。团队协作工具Teambition正是脱胎于这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其目标是通过帮助团队轻松共享和讨论工作中的任务、文件、分享、日程等内容。

在获得北极光、戈壁投资、IDG和盘古创富的多轮融资后,Teambition于2016年8月获得腾讯战略投资,这是腾讯在企业级SaaS领域为数不多的战略投资。5月26日,Teambition在上海举办的2017客户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过300万用户通过Teambition进行团队协作,客户遍及TMT、广告、教育、专业服务等38个行业,其中不乏华为、魅族等行业巨头。

300多万用户通过Teambition进行团队协作,客户遍及TMT、广告、教育、专业服务等38个行业。摄影:潘凌

而若更仔细地观察齐俊元的履历,就会发现这个90后男生一直拥有的是个开了挂般的“优等生”人生。

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齐俊元每天放学回家后做的事就是打谱、跟父亲下棋。在他8岁那年曾发生过一件神奇的事:在一场围棋比赛上,对手耍赖抹棋,不服气的齐俊元直接把棋局复盘出来。

在学校里的表现自不用提,他甚至是各科目老师们“争抢”的目标。小学奥数、化学实验、生物实验、校园足球队……只要老师来问,他什么都干。“感觉从那个时候开始差不多养成了一个习惯:我什么都要做得比别人好。我比较大的特点是基本上不说不,别人跟我说要做什么事、有个什么机会,或者我看到有什么机会,熟悉的不熟悉的,我都不太说不。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只要觉得是对的事情,那就努力去做好了。”齐俊元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没有流露出多余的表情,一幅云淡风轻的样子。

而创业一开始并不是一个被摆在他面前的机会。受到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影响,齐俊元最早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整个初高中生涯几乎都在生物实验室里度过。初中时,他参与了中科院免疫所“降低肝炎检测成本”的项目,高中时又参与了中科院细胞所的课题研究“如何鉴定鹦鹉科鸟类的性别”,并带着后一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去新加坡参加比赛,却发现国外教授依靠先进设备早就研究出了更好的方法。那是他第一次对科研条件的重要性有了直观的认识。

高三,齐俊元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在笔试和面试之间隔着半个寒假,他在那段时间仔细思考了专业方向,也正是在那时他决定用创业来“曲线救国”:“开个公司,赚很多钱,买最好的设备,让那些比我们还厉害的科学家做研究去。”于是在顺利获得保送资格后,他没有像亲戚朋友所想的那样顺理成章地选择生物系,而是进入了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

和很多对创业有兴趣的大学生一样,齐俊元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创业计划赛,但他渐渐地回过味来:“大家没有真的想开公司啊。”参加比赛赚的奖金不少,算算也够发工资的,他就集合了两个信息安全学院的“能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齐俊元和他的小伙伴们最初在做的是一个健康档案管理的项目,让用户把病历等资料上传到在线档案平台上,实现病历的联网、在线管理与在线诊断。当时这个项目拉到了250万元的天使投资,建立起了30人的团队,一派如火如荼的景象。

Teambition其实是齐俊元最初为了弥补团队管理能力的不足而开发出来的内部工作工具。因为非常实用,Teambition通过口口相传在他周围的老师和创业朋友之间流行开来。不知不觉间,齐俊元发现自己在没日没夜地升级Teambition,以满足用户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我的性格又是那种…老师跟你说你们那个东西如果有个啥啥啥功能就好了;隔壁公司的学长说如果你这么做挺好的;网上又有人写邮件说我很喜欢你的这个东西,如果有个什么什么就好了,我就觉得他们说的都是对的,想尽办法给他们解决问题。”

到了2012年下半年,Teambition的功能日益完善,而齐俊元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碰过健康档案的项目了。最初一起做健康档案的两个合伙人一个毕业去了北京,一个读研去了,团队里的医学院同学已经很久没有来上班了,为了创业租下的别墅里几乎只剩下了他和当初为了健康档案招进来的工程师李强(后为Teambition联合创始人)。他几度想给离开的团队成员发邮件解释解释,可最终也没有发出那封邮件。

“没有决定要毙掉(健康档案),创业公司很多时候不是那么做决定的。”2011年的互联网环境的确在客观上制约了在线医疗项目的发展,但齐俊元不愿多谈创业转型期的困窘。虽然觉得对不起最初一起创立健康档案的伙伴们,他也只能选择放下,继续前行。

事后回想起来,齐俊元觉得这个失败的创业项目反而成了他坚定做Teambition的契机:“Teambition存在的心理基础是绝大部分的企业、绝大部分的团队、绝大部分的人对于目标都有很强的焦虑感。因为没有人会给自己定很容易的目标,所以企业永远处于追逐自己的目标、错过实现目标的机会、再挑战更大的目标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人可以在实现目标的路上助力一下,大家就会很开放地去接受。”

Teambition所提供的那个“助力”,就是通过协作工具创建知识创新网络,让用户更好地达成目标。“一个公司内部的知识拓扑结构越复杂,这个公司的创新能力越强。协作是一群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核心理念就是形成很复杂的知识网络,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连接起来。”齐俊元曾在一个交大本科生研究项目中研究过这个课题,这个令他印象深刻的观点就是他开发Teambition的原始动力。

“通过协作工具创建知识创新网络,让用户更好地达成目标。”摄影:潘凌

早期的Teambition是齐俊元和李强搭档着一手开发出来的。为了不动用应该花在健康档案上的钱,他在大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编程,和李强两人一人写前端代码,一人写后端代码。2013年6月18日,Teambition发布第一个正式版本的时候,齐俊元一共写了22万行代码,还删掉了30万行。他说,创业者就是应该有这种自立根生的觉悟,“创业时几乎不太可能在你真的需要有帮助的时候获得帮助,基本上别人都是锦上添花,不太会有人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你解决问题”。在大学室友姜翔(后为Teambition联合创始人)加入后,Teambition团队开始初具雏形。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齐俊元自学写前端积累了丰富的编程经验,日后才能顺利甄别并招募到优秀的工程师,打造出Teambition所需要的前端架构。

在正式版本上线之前齐俊元就看到了这款产品的可能性——Teambition在交大内测时,两周内就有200支团队注册,那之中有学生社团,有需要做小组作业的同学,也有友情支持的老师们;当Teambition挂上公网的时候,两个月内就有6000多人申请了内测,齐俊元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款团队协作工具第一次爆发式地引起关注是在2012年9月的深圳“36氪开放日”。齐俊元他们不眠不休了两三天准备,产品发布结束后想着去能看到香港的滨海街吃点东西,但发现因为访问率过高,Teambition的服务器全部宕机,他们只好饥肠辘辘地返回住处处理bug,首次来深圳观赏夜景的愿望自然是泡了汤。齐俊元说,那一年剩下来的时间团队始终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真正商业化是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我们的架构和整个公司的状态也成熟了”。

近两年来,Teambition的客户和收入每年以200%到300%的速度增长。在COO王雅倩加入团队后,员工数量也在2016年很快从50人攀升至200人。齐俊元说,自己一直披荆斩棘地闯过种种创业难关,但反而是在公司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的时候开始有了越来越强的危机意识。

与此同时,随着Teambition的名气越来越大,齐俊元发现自己开始被打上“90后创业者”这个标签。“人家肯定质疑了,只是不会在表面上打击一个小孩儿,谁那么坏当面打击别人?”这个腼腆的男生难得地露出笑容。他说,有投资机构当初在投资Teambition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完交割,应该就是因为投资方想要看看年轻人做事到底靠不靠谱。齐俊元对此表示非常理解,但他并不觉得自己的CEO身份因为年龄有任何不同,“正经的创业公司在做的事情十有八九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对我来说也是一样”。

或许正是为此,他带着一种更为严肃的态度重新审视了CEO这个身份究竟意味着什么。最近齐俊元已不太在公司里用“管理(manage)”这个词了,而是用“领导(lead)”:“大家理解中的管理团队,是说我和别人相比能用有限的资源多干一点,这就叫好的管理者、好的职业经理人,但这个不是创业公司需要的。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你如果不实现目标你就是失败的。所以’领导者(leader)’这个词会给大家一种强烈的感受,我是带着大伙儿去实现一个目标的,是为那个目标服务的;目标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要做到,不管手里有多少资源。”

Teambition联合创始人兼CEO齐俊元

这种对自己公司的执着和专注让齐俊元成为他创业圈朋友们心中比较特立独行的那个人。不是没有人觉得他这样一心埋头做事、不参与投资赚快钱的做法不够聪明,但他觉得正是因为这样,别人愿意交他这个朋友。

齐俊元的很多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金融行业,平时聚会时他很喜欢听他们讲讲大的市场逻辑、大的数字,暗忖自己的公司在为那些大企业的金字塔底端添了多少砖加了多少瓦,市场与行业又将向哪个风口移动。更多时候,他是再次确认了自己走的路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跟我的同学们聊天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比他们工作要舒服多了,他们对事情的对错没有办法做决定,我可以对事情的对错做决定”。

“为什么你会觉得创业是很辛苦的事情?其实不是。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因为你想解决问题;你不想解决问题,就把它砍掉就好了。”在齐俊元的叙述中,没有苦情戏码,只有平铺直叙的就事论事,带着一如既往的“优等生”的小傲娇。

在被问到自己的“理想导师”是谁时,齐俊元没有直接回答。但他提及自己刚看了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表示自己十分认同他说的“让这个社会有更强的使命感”;他穿的黑色T恤上有一句标语“Crazy One”(那个疯狂的人),字母“O”是苹果公司的logo。

有时周日在公司加班完了,他就开车去迪士尼乐园看闭园烟火。他总是忍不住想象华特·迪士尼如果也站在人群中,会是怎样的心情,“因为有他最开始开的头,最后才有这样多的人‘点亮心中奇梦’,这就是最好的感觉了吧”。

“对于我来说最好的感觉就是Teambition作为一家公司可以创造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都跟我有关系。你往里面一站,感觉真好。就是这种感觉。”他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