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技术不断扩张,不能欠缺伦理反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技术不断扩张,不能欠缺伦理反思

围绕科学技术应用及相关产业、公共项目的社会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很多争议虽然以利益纠纷、权利诉求的形式表现,但其内核是技术伦理争议。

所评图书:

书名:《技术伦理学手册》

主编:(德)阿明·格伦瓦尔德

译者:吴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围绕科学技术应用及相关产业、公共项目的社会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很多争议虽然以利益纠纷、权利诉求的形式表现,但其内核是技术伦理争议。

例如,灌溉、排水、洪涝防护等设施,旨在提高水能转化效率的水利工程,矿产开发,虽然这类项目的开发思路历史很久,被认为能够为人类带来福祉,但在最近几十年来,却开始密集的引发争议。采矿会带来污染,很多时候还难以避免造成地陷及不可逆的地下水水源损害;水利工程除了技术安全和可能发生的溃败等灾难性后果问题,还会带来平稳、安全运行期间,很难避免发生的负面环境影响问题,比如高水位或低水位自然调节的缺失,水体淤泥化,滋生库区的有害物质,破坏项目周边地区农业和城乡生活秩序,等等。

又如,“人类增强”应用,随着技术革新而不断广泛化、深入化,包括美容外科、兴奋剂、神经增强、神经假体、抗衰老措施,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利他林,等等。“人类增强”应用也一直饱受争议,经过多年争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要求向受用者解释增强手术的技术机理、直接健康风险、潜在风险和副作用;随着近年来,人脑手术的增多,一些批评者开始提出新的伦理质疑,即人脑手术一旦导致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将使得个人责任的归属面临困难。

再如,核能和平利用因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再度引发世人担忧,最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完全、绝对消除技术系统上的风险,更不要说预防设计者没有考虑到的罕见的自然灾害,以及因为管理、运营不力所导致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当怎样对待核能开发?是按照反对者所说的那样,完全放弃,或者最大化的限制其开发使用(即不再开发新的核电站);还是说像核能开发赞同者主张的那样,同时考虑到核能替代能源对于社会和自然的风险,并不亚于核能,以及核能灾难发生的概率极低?

信息社会也催生了相关的伦理争议,即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的边界问题;

互联网、社交网络引发的伦理争辩则是,企业为改善用户体验主动收集其信息的行为,究竟算得上是侵权行为,还是合理的契约型交换(企业提供免费、高效的社交网络等数字应用服务,用户牺牲部分个人数据);

食品加工工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土地和谁需求,导致生态和农业多样性消失,还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对于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的影响也主要是负面性的,但这一产业的发展也的确减少了全球饥荒;

医学领域一直就存在新技术、设备应用效益与风险、患者知情权之间的争议,如果要求绝对摒除风险,医学技术将无从革新进步,但反过来,拒绝尊重患者权利的后果显然将更加可怕;

当代国家和城市高达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为部分人口快速流动创造便利,但很多住在路边、承受着交通工具污染和道路噪声污染代价的居民,却很难从发达交通中受益。

……

科学技术是近代以来,促成社会发展的最强大、最重要推动力量。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暴露出其苍白的一面,即服务秩序、效益的取得,而造成相关的社会问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当时标榜文明、理性的欧洲人面前展示了文明人的盲目、科学技术滥用的巨大危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是上演了德国纳粹和日本法西斯利用科学技术工具,无情屠戮无辜平民的残酷剧目。二战后,欧美世界和日本都迎来了经济飞速增长的黄金岁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其应用十分广泛,但也因此出现了技术应用的种种问题,“人类不断增长的行为能力,乃至技术对自然和社会,以及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不断加深的干预和切入程度,导致了伦理反思的责任”,技术伦理学应运而生。

我们看到的这本中文版篇幅逾700页的《技术伦理学手册》,由德国著名的科学伦理学者、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技术哲学和技术伦理学教授、德国联邦议院技术后果评估办公室主任阿明·格伦瓦尔德主编。

全书收入了欧洲多所知名高校技术伦理学、哲学、生物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顶级专家的专文,深入解析了与技术伦理有关的风险、安全、进步、责任等概念,探讨了技术伦理学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然后切入哲学发展历程分析技术伦理学的哲学背景,并围绕具体的技术领域分析其伦理争议,最后就技术伦理学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提出建议。这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解读理解与伦理争议相关的社会热点,而且对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将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也将形成更为全面、前瞻的认知。

书中在谈到作为基本概念的安全时指出,鉴于危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导致的损失程度,技术上通过必要组织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建立在广泛的知识面、深刻见解和坚定价值取向基础上的对人的培养,“降低、限制和界定引起危险的不确定性是能够做到的”。推动技术伦理学产生的重要背景是近代工业重要的原料石棉,在20世纪被发现其对于人体的巨大伤害,并通过一系列拉锯式的伦理争吵与博弈,让人们最终接纳了矿物纤维有害的结论。

《技术伦理学手册》全书最令人着迷的一章是第四章“技术伦理学基础”,数十位学者分别从古希腊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哲学人类学、生命哲学等学科视角,以及伦理学的不同角度如道义论伦理学、观念平衡、争议等,还有技术与生命、自然、动物、文化、民主等价值的关系等,讲述了技术伦理学方方面面的知识细节与逻辑内容。

如在谈到生物伦理学时,书中就首先介绍了生命哲学和生物哲学,指出这是在从人的生命的开始和结束的新认识为起点,与医学伦理学、动物伦理学建立了密切联系,其核心范畴在于澄清生物的道德地位,要求赋予特定生命形态以自我价值。书中指出,由生物伦理学推导出身体的完整性的结论,因而反对器官买卖、无规范管理的劳务买卖。

而在阐述可持续性概念时,书中指出可持续同时包括了政治、伦理、法律对于跨期和全球争议的要求,这不可避免引发增长意识和技术选择矛盾,而纯粹理想式的“质量增长”同样很难做到在满足全球各项基本民生需求的同时降低环境、资源消耗。

书中第五章谈及了20余项频发伦理争议的技术类型和领域,包括农业技术、气候技术、基因技术、电脑游戏、互联网、媒体、移动通信技术、合成生物学、安全和监控技术等,讨论了每个类型或领域的技术伦理争议焦点。

化解技术伦理争议,当然困难重重,但对于公共领域和相关产业、科学界而言,这又是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

书中第六章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思路,首先是利用标准法来评估矛盾冲突涉及的利益问题,推动相关的公共政策、产业或科学界运作更加透明,在风险考量中纳入不确定性因素。

第二,更为有效的推行预防原则,要认识到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危害可能超出预估,届时完全可能无法确定肇事者和因果关系,因而在新技术应用中要留足安全冗余,并要求相关的产业和研究机构要尽可能穷尽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风险考量。

第三,进行前瞻性的技术后果评估。第四,更为有效的实现公民参与。专家所计算出的风险后果与民众所感受到的问题后果,往往差异巨大,所以单单用专家释疑并广泛宣传的方式,并不足以让民众接纳新技术应用项目,只有加强公民参与,让民众参与到决策中来,具备必要的知识基础,让决策中心洞悉民众担忧和利益诉求,才能实现相关资源分配或补偿的公平,从而降低民众对一些新技术应用项目的抵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技术不断扩张,不能欠缺伦理反思

围绕科学技术应用及相关产业、公共项目的社会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很多争议虽然以利益纠纷、权利诉求的形式表现,但其内核是技术伦理争议。

所评图书:

书名:《技术伦理学手册》

主编:(德)阿明·格伦瓦尔德

译者:吴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围绕科学技术应用及相关产业、公共项目的社会争议,近年来越来越多。很多争议虽然以利益纠纷、权利诉求的形式表现,但其内核是技术伦理争议。

例如,灌溉、排水、洪涝防护等设施,旨在提高水能转化效率的水利工程,矿产开发,虽然这类项目的开发思路历史很久,被认为能够为人类带来福祉,但在最近几十年来,却开始密集的引发争议。采矿会带来污染,很多时候还难以避免造成地陷及不可逆的地下水水源损害;水利工程除了技术安全和可能发生的溃败等灾难性后果问题,还会带来平稳、安全运行期间,很难避免发生的负面环境影响问题,比如高水位或低水位自然调节的缺失,水体淤泥化,滋生库区的有害物质,破坏项目周边地区农业和城乡生活秩序,等等。

又如,“人类增强”应用,随着技术革新而不断广泛化、深入化,包括美容外科、兴奋剂、神经增强、神经假体、抗衰老措施,治疗儿童多动症的利他林,等等。“人类增强”应用也一直饱受争议,经过多年争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要求向受用者解释增强手术的技术机理、直接健康风险、潜在风险和副作用;随着近年来,人脑手术的增多,一些批评者开始提出新的伦理质疑,即人脑手术一旦导致人的性格发生变化,将使得个人责任的归属面临困难。

再如,核能和平利用因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再度引发世人担忧,最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完全、绝对消除技术系统上的风险,更不要说预防设计者没有考虑到的罕见的自然灾害,以及因为管理、运营不力所导致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当怎样对待核能开发?是按照反对者所说的那样,完全放弃,或者最大化的限制其开发使用(即不再开发新的核电站);还是说像核能开发赞同者主张的那样,同时考虑到核能替代能源对于社会和自然的风险,并不亚于核能,以及核能灾难发生的概率极低?

信息社会也催生了相关的伦理争议,即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的边界问题;

互联网、社交网络引发的伦理争辩则是,企业为改善用户体验主动收集其信息的行为,究竟算得上是侵权行为,还是合理的契约型交换(企业提供免费、高效的社交网络等数字应用服务,用户牺牲部分个人数据);

食品加工工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大量的土地和谁需求,导致生态和农业多样性消失,还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对于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的影响也主要是负面性的,但这一产业的发展也的确减少了全球饥荒;

医学领域一直就存在新技术、设备应用效益与风险、患者知情权之间的争议,如果要求绝对摒除风险,医学技术将无从革新进步,但反过来,拒绝尊重患者权利的后果显然将更加可怕;

当代国家和城市高达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为部分人口快速流动创造便利,但很多住在路边、承受着交通工具污染和道路噪声污染代价的居民,却很难从发达交通中受益。

……

科学技术是近代以来,促成社会发展的最强大、最重要推动力量。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暴露出其苍白的一面,即服务秩序、效益的取得,而造成相关的社会问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当时标榜文明、理性的欧洲人面前展示了文明人的盲目、科学技术滥用的巨大危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是上演了德国纳粹和日本法西斯利用科学技术工具,无情屠戮无辜平民的残酷剧目。二战后,欧美世界和日本都迎来了经济飞速增长的黄金岁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其应用十分广泛,但也因此出现了技术应用的种种问题,“人类不断增长的行为能力,乃至技术对自然和社会,以及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不断加深的干预和切入程度,导致了伦理反思的责任”,技术伦理学应运而生。

我们看到的这本中文版篇幅逾700页的《技术伦理学手册》,由德国著名的科学伦理学者、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技术哲学和技术伦理学教授、德国联邦议院技术后果评估办公室主任阿明·格伦瓦尔德主编。

全书收入了欧洲多所知名高校技术伦理学、哲学、生物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顶级专家的专文,深入解析了与技术伦理有关的风险、安全、进步、责任等概念,探讨了技术伦理学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然后切入哲学发展历程分析技术伦理学的哲学背景,并围绕具体的技术领域分析其伦理争议,最后就技术伦理学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提出建议。这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解读理解与伦理争议相关的社会热点,而且对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将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也将形成更为全面、前瞻的认知。

书中在谈到作为基本概念的安全时指出,鉴于危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导致的损失程度,技术上通过必要组织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建立在广泛的知识面、深刻见解和坚定价值取向基础上的对人的培养,“降低、限制和界定引起危险的不确定性是能够做到的”。推动技术伦理学产生的重要背景是近代工业重要的原料石棉,在20世纪被发现其对于人体的巨大伤害,并通过一系列拉锯式的伦理争吵与博弈,让人们最终接纳了矿物纤维有害的结论。

《技术伦理学手册》全书最令人着迷的一章是第四章“技术伦理学基础”,数十位学者分别从古希腊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哲学人类学、生命哲学等学科视角,以及伦理学的不同角度如道义论伦理学、观念平衡、争议等,还有技术与生命、自然、动物、文化、民主等价值的关系等,讲述了技术伦理学方方面面的知识细节与逻辑内容。

如在谈到生物伦理学时,书中就首先介绍了生命哲学和生物哲学,指出这是在从人的生命的开始和结束的新认识为起点,与医学伦理学、动物伦理学建立了密切联系,其核心范畴在于澄清生物的道德地位,要求赋予特定生命形态以自我价值。书中指出,由生物伦理学推导出身体的完整性的结论,因而反对器官买卖、无规范管理的劳务买卖。

而在阐述可持续性概念时,书中指出可持续同时包括了政治、伦理、法律对于跨期和全球争议的要求,这不可避免引发增长意识和技术选择矛盾,而纯粹理想式的“质量增长”同样很难做到在满足全球各项基本民生需求的同时降低环境、资源消耗。

书中第五章谈及了20余项频发伦理争议的技术类型和领域,包括农业技术、气候技术、基因技术、电脑游戏、互联网、媒体、移动通信技术、合成生物学、安全和监控技术等,讨论了每个类型或领域的技术伦理争议焦点。

化解技术伦理争议,当然困难重重,但对于公共领域和相关产业、科学界而言,这又是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

书中第六章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思路,首先是利用标准法来评估矛盾冲突涉及的利益问题,推动相关的公共政策、产业或科学界运作更加透明,在风险考量中纳入不确定性因素。

第二,更为有效的推行预防原则,要认识到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危害可能超出预估,届时完全可能无法确定肇事者和因果关系,因而在新技术应用中要留足安全冗余,并要求相关的产业和研究机构要尽可能穷尽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风险考量。

第三,进行前瞻性的技术后果评估。第四,更为有效的实现公民参与。专家所计算出的风险后果与民众所感受到的问题后果,往往差异巨大,所以单单用专家释疑并广泛宣传的方式,并不足以让民众接纳新技术应用项目,只有加强公民参与,让民众参与到决策中来,具备必要的知识基础,让决策中心洞悉民众担忧和利益诉求,才能实现相关资源分配或补偿的公平,从而降低民众对一些新技术应用项目的抵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