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集体所有制为何在美国兴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集体所有制为何在美国兴起?

20世纪60年代,资本流动开始在欧美国家催生出一系列新的集体所有制组织,这主要是为了应对资本的强流动性,而为了解决城市市区翻新、旧城改造、反贫困,以及由来已久的贷款歧视,大型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城郊、城市中下阶层聚居区的营业网点等问题。

所评图书:

书名:《全球资本下的社区治理》

作者:(美)詹姆斯·德菲利皮斯

译者:朱春奎、石慧、李玮 等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学术界和公共部门通常倾向于认为,地方性主体在资本流动面前显得被动无力。这是因为资本流动性,很难被地方性主体纳入有效管理。所以不管是在亚洲国家,还是欧洲国家、美国,城市当局为了吸引、留住资本或具体ID产业项目,必须想尽办法创造优惠政策——这种积极作为包括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等等,却不可避免会以缩减社会服务的供给为代价。

20世纪60年代,资本流动开始在欧美国家催生出一系列新的集体所有制组织,这主要是为了应对资本的强流动性,而为了解决城市市区翻新、旧城改造、反贫困,以及由来已久的贷款歧视,大型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城郊、城市中下阶层聚居区的营业网点等问题。长期致力于研究城市与社区的政治与经济的罗格斯大学爱德华·J.布鲁斯丁规划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詹姆斯·德菲利皮斯将这些集体所有制的实践,分为了劳动集体所有制、住房集体所有制、货币集体所有制,讨论了这些集体制改善参与者生活、对冲市场失灵问题起到的作用。

德菲利皮斯在其所著的《全球资本下的社区治理》一书中,解释了前述几类集体所有制出现的合理性。

资本的加速流动,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部分区域陷入衰落,这意味着资本成为稀缺资源,国家和城市公共部门只能主动或被动的推出优惠政策,相对而言,学校、医疗、住房、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获得的资源注入和政策支持就要逊色得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更加主动的将公共管理、国家和地方政治解释为治理,将多项公共职能转移给企业、非营利机构提供。再加之联邦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款项的减少,这就使得不同城市、不同社区都只能依照税收水平来决定本级本地购买供给公共服务的水平,出现了不在少数的、所谓的失败城市(失败社区)。

城市自治、社区自治在西方历史上有过丰富的先例。但在当代环境下推出的自治实验,通过重新、深入建构社会关系,有助于降低资本流动带给城市、社区的冲击影响。

《全球资本下的社区治理》书中回顾了美国历史上,进行过的合作社等集体所有制实验,指出那些实验无论是宗教性的,还是以摆脱工资制和雇佣生产等新兴工业资本主义的其他尝试,都缺乏可行性。转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当时“向贫困宣战”,其中的政策方案就开始向社区行动机构赋权,以鼓励社区自治的方式来实现有色族裔、新移民等群体在社区生活中的参与。这段时期,19世纪的集体主义“乌托邦”实验再次焕发了生计,但其影响依旧是昙花一现。

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区振兴在美国等国家成为潮流,旨在增进公众在公共问题上的参与,并通过建立社区发展公司来使部分无法从联邦和地方财政获得足够经费支持的社区,摆脱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社区发展公司的重要使命还在于向无房居民提供住房。

美国的劳动集体所有制,主要是指工人共享产业、企业项目股权。这种机制由来已久,但在最近几十年的复兴,主要是为了应对大量传统工业区域、产地的衰退,通过劳动集体所有制一方面增强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用工成本。有趣的是,这种最早推出多少有些显得无奈的制度设计,近年来却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资本流动、互联网加速普及,大型企业、社会组织甚至公共部门也在设法改善管理架构,使之更为灵活而有弹性,使得劳动者联合将企业变为集体所有,再通过协作方式推动企业发展变得不那么“离经叛道”。劳动集体所有制的形式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工人合作社等,书中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某企业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论证了劳动集体所有制的施行可行性,指出这种机制甚至会带来更强的 盈利能力,可以有效改善工人生活,可以增强企业与所在社区、城市的关系,但缺点在于这类机制的企业通常很难参与行业内、跨行业并购。

美国的住房集体所有制,指的是将住宅与住房从商品转变为集体所有的社会财产,包括有限股份合作社、互惠住房协会、社区土地信托组织三种常见形式。这些形式、实践比较好的弥补了住房市场受商品化、资本化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提高了入住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可以很大程度上维系社区。当然,其缺点也非常明显,比如房屋将无法获得业主的长期维护,一些住房的修缮只能依赖政府补贴。

货币集体所有制即以社区发展金融机构,来满足被正规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多数美国人金融需求的机制;以及在一些城市、社区中出现的,替代货币的地方兑换交易系统。正规金融机构从城郊、农村、城市中低收入阶层聚集区域收缩网点,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都存在。而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加速普及覆盖,有人值守金融网点收缩得更为迅猛,基本上撤出了上述区域。社区发展信用合作社的发展虽然广受欢迎,但资金实力较为薄弱,也只能为其委员提供有限的金融服务,还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而在一些城市和社区,时间货币、地方兑换交易系统等逐渐兴起,例如水管工为居民厨房更换管道,计入地方信用货币体系,前者可以使用这种替代货币来兑换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务。

书作者在全书结论中指出,当前的发展环境中,集体所有制一定程度上可以拯救部分衰落的城市和社会,当然无论是哪一类的集体所有制,施行中也确实暴露出较大的局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机制稳定了许多城市和社区,让地方居民获得了就业机会、对于住房等问题的控制权,部分的降低了资本流动对于城市、社区的影响,有助于减少困扰城市、社区的贫困、缺少公共服务等现象,为居民创造更高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集体所有制为何在美国兴起?

20世纪60年代,资本流动开始在欧美国家催生出一系列新的集体所有制组织,这主要是为了应对资本的强流动性,而为了解决城市市区翻新、旧城改造、反贫困,以及由来已久的贷款歧视,大型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城郊、城市中下阶层聚居区的营业网点等问题。

所评图书:

书名:《全球资本下的社区治理》

作者:(美)詹姆斯·德菲利皮斯

译者:朱春奎、石慧、李玮 等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学术界和公共部门通常倾向于认为,地方性主体在资本流动面前显得被动无力。这是因为资本流动性,很难被地方性主体纳入有效管理。所以不管是在亚洲国家,还是欧洲国家、美国,城市当局为了吸引、留住资本或具体ID产业项目,必须想尽办法创造优惠政策——这种积极作为包括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等等,却不可避免会以缩减社会服务的供给为代价。

20世纪60年代,资本流动开始在欧美国家催生出一系列新的集体所有制组织,这主要是为了应对资本的强流动性,而为了解决城市市区翻新、旧城改造、反贫困,以及由来已久的贷款歧视,大型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城郊、城市中下阶层聚居区的营业网点等问题。长期致力于研究城市与社区的政治与经济的罗格斯大学爱德华·J.布鲁斯丁规划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詹姆斯·德菲利皮斯将这些集体所有制的实践,分为了劳动集体所有制、住房集体所有制、货币集体所有制,讨论了这些集体制改善参与者生活、对冲市场失灵问题起到的作用。

德菲利皮斯在其所著的《全球资本下的社区治理》一书中,解释了前述几类集体所有制出现的合理性。

资本的加速流动,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部分区域陷入衰落,这意味着资本成为稀缺资源,国家和城市公共部门只能主动或被动的推出优惠政策,相对而言,学校、医疗、住房、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获得的资源注入和政策支持就要逊色得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更加主动的将公共管理、国家和地方政治解释为治理,将多项公共职能转移给企业、非营利机构提供。再加之联邦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款项的减少,这就使得不同城市、不同社区都只能依照税收水平来决定本级本地购买供给公共服务的水平,出现了不在少数的、所谓的失败城市(失败社区)。

城市自治、社区自治在西方历史上有过丰富的先例。但在当代环境下推出的自治实验,通过重新、深入建构社会关系,有助于降低资本流动带给城市、社区的冲击影响。

《全球资本下的社区治理》书中回顾了美国历史上,进行过的合作社等集体所有制实验,指出那些实验无论是宗教性的,还是以摆脱工资制和雇佣生产等新兴工业资本主义的其他尝试,都缺乏可行性。转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当时“向贫困宣战”,其中的政策方案就开始向社区行动机构赋权,以鼓励社区自治的方式来实现有色族裔、新移民等群体在社区生活中的参与。这段时期,19世纪的集体主义“乌托邦”实验再次焕发了生计,但其影响依旧是昙花一现。

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区振兴在美国等国家成为潮流,旨在增进公众在公共问题上的参与,并通过建立社区发展公司来使部分无法从联邦和地方财政获得足够经费支持的社区,摆脱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社区发展公司的重要使命还在于向无房居民提供住房。

美国的劳动集体所有制,主要是指工人共享产业、企业项目股权。这种机制由来已久,但在最近几十年的复兴,主要是为了应对大量传统工业区域、产地的衰退,通过劳动集体所有制一方面增强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用工成本。有趣的是,这种最早推出多少有些显得无奈的制度设计,近年来却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资本流动、互联网加速普及,大型企业、社会组织甚至公共部门也在设法改善管理架构,使之更为灵活而有弹性,使得劳动者联合将企业变为集体所有,再通过协作方式推动企业发展变得不那么“离经叛道”。劳动集体所有制的形式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工人合作社等,书中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某企业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论证了劳动集体所有制的施行可行性,指出这种机制甚至会带来更强的 盈利能力,可以有效改善工人生活,可以增强企业与所在社区、城市的关系,但缺点在于这类机制的企业通常很难参与行业内、跨行业并购。

美国的住房集体所有制,指的是将住宅与住房从商品转变为集体所有的社会财产,包括有限股份合作社、互惠住房协会、社区土地信托组织三种常见形式。这些形式、实践比较好的弥补了住房市场受商品化、资本化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提高了入住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可以很大程度上维系社区。当然,其缺点也非常明显,比如房屋将无法获得业主的长期维护,一些住房的修缮只能依赖政府补贴。

货币集体所有制即以社区发展金融机构,来满足被正规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多数美国人金融需求的机制;以及在一些城市、社区中出现的,替代货币的地方兑换交易系统。正规金融机构从城郊、农村、城市中低收入阶层聚集区域收缩网点,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都存在。而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加速普及覆盖,有人值守金融网点收缩得更为迅猛,基本上撤出了上述区域。社区发展信用合作社的发展虽然广受欢迎,但资金实力较为薄弱,也只能为其委员提供有限的金融服务,还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而在一些城市和社区,时间货币、地方兑换交易系统等逐渐兴起,例如水管工为居民厨房更换管道,计入地方信用货币体系,前者可以使用这种替代货币来兑换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务。

书作者在全书结论中指出,当前的发展环境中,集体所有制一定程度上可以拯救部分衰落的城市和社会,当然无论是哪一类的集体所有制,施行中也确实暴露出较大的局限——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机制稳定了许多城市和社区,让地方居民获得了就业机会、对于住房等问题的控制权,部分的降低了资本流动对于城市、社区的影响,有助于减少困扰城市、社区的贫困、缺少公共服务等现象,为居民创造更高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