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今天已经有那么多找乐子的办法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太阳马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今天已经有那么多找乐子的办法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太阳马戏?

太阳马戏的盟友们都先后离去,而它还活着,靠的不仅仅是运气。

图片来源:太阳马戏

演出还未开场。

但,已经有人在台上表演了,一个穿着宽大条纹装的演员扮作舞台后勤人员,用滑稽的动作和四平八稳的背景提示音较劲,散射的灯光打亮了圆形舞台的周围,来看演出的人们陆续找到座位,聊天、说笑,摆Pose自拍,或是翻看刚买的场刊。

又忽然间,一个拿着爆米花桶的小丑不知从哪个角落钻出来,以夸张的步态在观众席间四处跑动,向人们挤眉瞪眼、带有挑衅意味地乱丢爆米花,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

这样的热场表演简单而有效。对于熟悉太阳马戏(Cirque du Soleil)的新加坡人而言,这些黄蓝相间的标志性豪华帐篷已经不是第一次竖立在滨海湾的空地上,一如既往的热场表演如同老朋友之间熟络的招呼,让人会心一笑。

《Kooza》秀巡演的帐篷位于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的旁边

当然,也有第一次来看太阳马戏的观众,例如坐在我右边的7岁新加坡小女孩欣瑜,她母亲Cathy告诉我,她自己之前在台北看过太阳马戏的另一场巡演《OVO》,今年听说他们再次光临狮城,剧目《Kooza》也有着致敬传统马戏的一面,“我觉得她也长大了些,差不多可以带她来了。”她说。

小姑娘对我们的聊天完全不在意,只是一边歪头舔着棉花糖,一边恋恋不舍地紧盯着肆意逗弄观众的小丑——他正从第二排过道手舞足蹈地跑向舞台下方,灯光已换成追光,跟着他的身影照亮台上,一切就像陷入美梦前的一首必不可少的催眠曲,引导人们渐入佳境。

小丑是表演的主角

真正的show time开始了:在线索人物“魔幻师”(The Trickster)的带领下,柔术师、大力士、小丑等众多表演者们纷纷祭出自己的绝技,譬如以不可思议的柔软度将身体交叠成奇异的造型,在高速旋转的吊环上做出眼花缭乱的体操式动作,踩着高跷玩空翻,在行进的独轮车上翩翩自如地双人起舞,在钢丝上跳绳、骑自行车甚至叠罗汉,还有如同墨西哥亡灵节化装舞会般的盛大骷髅装群舞,让满场观众目瞪口呆、尖叫连连的死亡飞轮……各种超乎想象的杂技不仅堆叠出大胆、震撼的视觉奇观,更通过超越人体生理极限的表演,表现出凌驾常规之上的对于恐惧、力量和认同感的探索。

“魔幻师”是串起整场演出的关键角色,也是功底过硬的舞蹈家
柔术表演向来是太阳马戏的保留节目
彩带礼炮的助兴让现场观众欢呼不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Kooza》是一部复古、返璞归真的马戏,如同《Kooza》官方介绍中所说的“传统的回归”。没有太多高科技或多媒体等花哨手段,舞美和音乐全部为了凸显扎实的杂技本身。与此同时,《Kooza》想要致敬的传统马戏的另一部分——丑角艺术,其存在感看似有些薄弱。

事实上,如果将杂技部分看作表演的主体,那么丑角就如同暗线,先后出场的各式小丑:天真的人(The Innocent)、魔幻师、讨人厌的旅行者(The Obnoxious Tourist)以及国王(The King)等,才是将那些亮丽的马戏珍珠串成一条璀璨项链的关键线索。

表面上看,小丑们只是在相邻杂技之间进行衔接式的串场表演,给杂技演员留出摆道具、站位的时间,但事实上,他们还承担着对整场演出而言至关重要的节奏把控:一段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杂技之后,小丑们会用他们的亲和力在短时间内调节剧场的气氛,譬如几个人走到台下互相插科打诨,或是邀请观众上台进行互动表演。

因此,凡是需要带动观众情绪进入起承转合的重要节点,都能看见小丑的身影:演出开始前的热场、中间由华丽明快向暗黑亡灵风格的突变,或是在宛如繁华落尽的表演结束后,留下一个略带忧伤、脆弱而引人遐想的尾音。

这些都只是布景宏大、视效精美的《Kooza》秀中的部分细节,却能由此看出马戏表演经由数百年发展的传承和变化:演出仍以娱乐为目的,但内容已大不相同。

以小丑为例,这类脱胎于古罗马或古埃及历史中“蠢货、捣蛋鬼、狡猾小人”的角色,如今不仅只会逗人发笑,也成为故事的引导者和叙述者;他们不再像传统小丑(例如大家熟知的麦当劳叔叔),在嘴唇或眼睛四周涂抹夸张的白边、刻意扭曲眼鼻口的五官比例;小丑常用的哑剧式夸张表情和笨拙的肢体语言,除了成为险象环生的表演中“喜剧性的解脱”,更能在音乐、灯光的配合下,散发出不同于传统马戏的艺术感和诗意的魅力。

传统马戏的崛起与凋零

那么,传统马戏的魅力主要在于哪里呢?

马戏最初诞生于人们对娱乐的需要。如果追根溯源,古罗马时期的斗兽场表演,中世纪欧洲的行吟诗人、小丑和街头杂耍艺人都可以被视为早期的马戏。一般认为,现代马戏由英国马术表演家菲利普·艾斯特立(Philip Astley)创立,他在1768年组织了面向大众的马术表演,而后,逐渐在演出中增加了空翻、魔术、走钢丝等节目,也首次出现了“猴子骑马”等动物表演。

由菲利普·艾斯特立最早创立的现代马戏表演场所

英国人不仅创立了马戏,还将马戏分别带到了俄罗斯和美国,为这两个国家马戏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马戏文化研究学者乔治·斯派特在《马戏的历史》(A History of The Circus)一书中介绍,到了19世纪中期,在北美、欧洲各国甚至南美洲的部分国家,马戏不仅是极受欢迎的娱乐活动,更是人们翘首以盼的庆典。一个马戏团的大驾光临会让一个小城市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完全停摆:商店关门、工厂停工,就连学校也提前放学,大人带着孩子们早早地聚集在马戏团的大货车周围,看巨大的帐篷拔地而起,穿着精致华服的表演者携各种异域风情的动物,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喧嚣、浮华与冒险的世界。就连城市周边的小镇、村野的人们也会蜂拥而至,在一座不到6000人的小城里上演的马戏,共计吸引近万人前来观看,是很正常的事情。

19世纪,驻扎的马戏团会让周围城镇的人们蜂拥而来

19世纪后半叶,在美国,巴纳姆和贝利马戏团(Barnum & Bailey Circus)合并成功,日后蜚声全球的玲玲马戏团(Ringling Brothers)诞生并迅速壮大。更多野心勃勃的马戏团团主,将巡演的版图从欧美各国继续扩大到亚洲的中国、日本甚至非洲的埃及等国家。20世纪初,在美国本土就有近百场巡演的马戏演出,但随之爆发的一战和经济大萧条,让不少马戏团遭到重创。

然而,真正的麻烦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电视节目作为新兴的娱乐方式风靡全球,医学知识的普及让19世纪马戏团中的“畸形秀”(Freak Show)等猎奇向审美不再受到欢迎。70年代末,小丑的公众形象也被社会事件所牵累:美国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凶手约翰·盖西曾加入当地社区的小丑俱乐部,并时常在活动中扮演小丑逗弄孩子们。后来,斯蒂芬·金据此创作的畅销恐怖小说《它》(It),进一步扩散了这种负面印象。

小丑的怪诞形象和妆容未必总能给人以开心的联想

进入21世纪后,马戏的魅力受到进一步的打击,动物环保组织紧咬着马戏团的动物表演不放,YouTube等视频网站的普及让人们坐在家里就能看见搏命的自由攀登、危险的特技跳伞……马戏团招牌的刺激与“合家欢”卖点已不足以吸引大众的注意,还要面对更加便宜甚至免费的其他娱乐活动的竞争。来自美国《观察家报》的调查显示,在1996年至2016年这二十年期间,美国的马戏观众人数下降了30%~50%。

2016年11月,非盈利模式运营的纽约大苹果马戏团宣布破产;2017年5月,有着146年历史的玲玲马戏团在纽约长岛举行了最后一场谢幕演出,这些老牌马戏团的黯然收场,被许多人视为马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没落。

玲玲马戏团的母公司菲尔德娱乐决定关闭马戏团业务

经过两个世纪的成功之后,马戏文化能否重振,抑或注定要成为过去的遗物?对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悲观意见,《哈佛商业评论》曾在《马戏的崛起与衰落》一文中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2013年,仍有400多个马戏团在法国活跃着,其演出中不乏形式前卫的艺术节目;与此相对的,长期重复怀旧主题的美国马戏团,对于开发新的表演形式却表现得迟钝而缓慢。那么,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免费网络游戏、智能手机应用与流媒体节目的时代,马戏表演应如何构建自己的魅力?

“我们重塑马戏”

面对这个问题,太阳马戏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虽然曾和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大苹果马戏团、玲玲马戏团并称世界三大马戏团,太阳马戏却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它在马戏的创新方面更加大果断,或者说,它一开始就以新的姿态横空出世,并且从不畏惧采取大胆的策略。

太阳马戏起源于魁北克旁一个名为拜圣保罗(Baie Saint Paul)的小镇,其雏形是一群街头艺人创建的高跷表演团。1984年,魁北克市政府因庆祝活动而与团队签下商业合作协议。创始人吉列·斯特克鲁瓦(Gilles Ste-Croix)与盖·拉利伯特(Guy Laliberte)趁此机会,将当时只有73人的团队更名为太阳马戏。

太阳马戏的前身在拜圣保罗小镇上的表演

据报道,他们首场演出的帐篷仅有不到一千个座位,服装由演员自备,道具也远非华丽,但却收获了赞誉有加的好评。受此鼓舞,太阳马戏在第二年便转战临近的安大略省开始巡演,1987年,他们做出了更大胆的决定:向加拿大政府贷款150万加元添购道具、器材,前往美国加州表演。

这个决定被当时的团员形容为“赌上了一切”,因为太阳马戏当时的经费对于出国表演来说并不宽裕,如果不能让美国观众买账,他们甚至没有钱将新买的设备打包运回加拿大——还好,这样的事情并没发生。太阳马戏在洛杉矶的首站演出便大获成功,同时利用赚来的钱继续前往加州的其他城市,由此打响声名,也让他们在1988年返回加拿大时成为了英雄,并获得了加拿大政府以及艺术理事会的大力资助。

太阳马戏去美国演出时“重新定义马戏”的主题海报 图片来源:Cirque du Soleil

得到了更多资金的太阳马戏继续着快速拓展的步伐:1990年,太阳马戏首次欧洲巡演,亮相伦敦和巴黎;1992年他们来到东亚,在日本先后巡演了七个城市,更重要的是,他们首次受邀在拉斯维加斯的米拉奇酒店(The Mirage)开启为期1年的驻场演出;1995年,太阳马戏在阿姆斯特丹建立分公司,展开第二轮欧洲巡演,阿姆斯特丹、柏林、慕尼黑等都成为太阳马戏在欧洲重要的演出市场;1996年,太阳马戏巡演落地香港,在维多利亚公园里竖起豪华帐篷……据统计,太阳马戏在当时的年度票房收入已突破一亿加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阳马戏1992年在拉斯维加斯的成绩:在米拉奇酒店的成功演出,得到了酒店老板、地产大亨史提芬·永利(Steve Wynn)的欣赏,于是在新开的金银岛酒店为太阳马戏专门建造了剧场,并邀请他们打造一部特别的剧目,这就是太阳马戏首个专为拉斯维加斯打造、并只能在拉斯维加斯观看的驻场秀《神秘》(Mystere),不仅开启了赌城日后蓬勃的秀场文化,也探索了一种与赌场合作的新模式:太阳马戏负责研发新剧,赌场负责建造剧场(日后合作的米高梅还负责承担了部分服装和道具成本),双方签订协议按比例分享利润。借助赌场源源不断的客源,太阳马戏由此为自身构建起一条平稳的现金流。

《神秘》是太阳马戏首个专为拉斯维加斯打造、并只能在拉斯维加斯观看的驻场秀

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是太阳马戏在早期快速获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1987年他们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巡演节目,其名称就叫做《我们重塑马戏》(We Reinvent the Circus)。创始人拉利伯特果断地砍掉了耗时又成本高昂的动物表演,更多地将小丑、杂耍、舞蹈、杂技甚至体操等高难度的表演项目进行综合编排。街头表演的生涯让演员们能够准确拿捏表演的节奏,并在强大的灯光、音乐的配合下,制造戏剧冲突——马戏不再是碎片化的小丑戏法、了无新意的动物演出或是独力撑场的少数明星,而开始有了情节、主题和内涵。

以太阳马戏的著名剧目《艺界人生》(Saltimbanco)为例,其剧名来自古意大利语“saltare in banco”,意为街头杂耍艺人。通过怪诞鲜艳的巴洛克风格以及多姿多彩的艺人群像,勾勒出一则充满生机、希望和多样性的城市寓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1992年,创造性地在马戏演出中,将刺激的表演与耐人寻味的主题内涵、大胆鲜明的艺术美感融为一体,因此在世界各国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都广受欢迎,也是太阳马戏巡演时间最长、最经久不衰的剧作。

宛如马戏表演者自身写照的《艺界人生》

先期的良好发展让太阳马戏进一步扩大规模,同时在全球更大范围地铺开更“烧钱”的巡演——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太阳马戏财力愈加雄厚时,一台驻场秀的研发费用甚至可以任性地上升到1亿美元,巡演秀的研发费用则大多在1千万美元上下;而当演出积累到一定的场次之后,前者仍然注定比后者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个中原因很简单,舞美、服装、研发等一次性投入成本,随着驻场演出场次增加,单场平均成本下降;而对于巡演来说,这笔账就复杂多了。根据《每日电讯报》2013年的报道,每个前往欧洲巡演的剧目大概需要约280人的团队,一年中总共要花掉620万美元的住宿费用,以及550万美元的运输费用。

而在这280人中,也许只有不到100位与演出直接相关的艺术家,其他均为分管不同职责的工作人员,以此保证“The show must go on”——行程各方面平安无事,以及最重要的,艺术家们能够安心工作。每个巡演团队甚至会配备5名随行的大厨,并在当地雇佣一些临时工,负责打理整个团队的饮食。

当然,如此不惜工本的人员配置,也让太阳马戏在世界各地的巡演都保证了十足的稳定质量,据巡演剧目《神秘人》(Quidam)的艺术总监Sean Mckeown介绍,在令不少同行艳羡的工作条件之外,完美细致的分工、对于演出流程的严格规定等,都保证了整个团队在日复一日的巡演中如同高效而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顺畅。

太阳马戏设计的巡演海报充满舞台表演的美感

2005年,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蓝海战略》在开篇即引用太阳马戏的案例:“通过将马戏与音乐、戏剧、高科技等元素融合,重新定义了这种娱乐形式,创造了一片非竞争性的崭新的市场空间。”2010年,太阳马戏在全球的巡演和驻场秀超过20场,总收入超10亿美元,利润率约15%。

做好市场与讲好故事

太阳马戏如今是全球最大的现场娱乐制作公司之一,但变化仍然会到来。2015年,中国复星集团和德州太平洋集团(TPG Capital)联合收购了太阳马戏的多数股权,这笔交易对太阳马戏估值15 亿美元。

收购之后,德太集团持有太阳马戏的55%股权,复星持有25%股权,另有20%的股份,由加拿大第二大养老基金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与创始人拉利伯特的家族信托基金各持股10%。

这一商业动向被外界解读为太阳马戏准备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信号。其实,太阳马戏此前对中国市场并非完全陌生:他们曾在2011年携《艺界人生》来上海演出。如今,他们即将带着《Kooza》秀再度来到中国,而且停留更长时间:在上海从10月待到12月,然后前往北京待到2018年2月份,然后极有可能前往另一个中国城市,希望最终能在中国的五个城市停留。

国内的流量小鲜肉鹿晗成为太阳马戏《KOOZA》全球巡演中国站形象大使

巡演一向是太阳马戏的全球策略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太阳马戏的CEO丹尼尔·拉玛尔(Daniel Lamarre)告诉界面新闻的记者,“我们启动每次巡演之前,都要确保它会赚钱,事实上,我们一般在剧目巡演开始的两年或两年以内就能收回成本。”

拉玛尔和记者细致地算了一笔账,在巡演日程期间,他们一般每周安排8场秀,每场满座2500张票,理想状态下每周可卖出2万张票,而实际上座率也通常保持在平均90%左右的高水准。太阳马戏巡演团队通常会在每个城市停留10周左右,尽量卖出20万张票,如果只能待一个月或一个半月,他们则会相应地增加场次,以保证在每个城市至少售出10万张票。

拉玛尔对中国市场抱有同样的信心,“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去看演出,而我看到的是,各地的演出水准越来越高。”他使用“老练”(sophisticated)一词来形容中国观众与游客的品味,并坚持自己之前的观点:在未来的2~5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演出市场之一。

《Kooza》在新加坡的首演结束后,丹尼尔·拉玛尔来到后台为演员们打气

这也是为何除《Kooza》以及今后有可能更多来中国巡演的剧目之外,太阳马戏还在中国准备了更为宏大的计划:2018年,太阳马戏将在中国杭州开启首个中国驻场秀,将落地杭州新天地项目中的一个专属剧院。“我们的最主要目标,是在杭州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

听上去,这让人自然地联想到风靡国内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实景演出,譬如在杭州就有知名度极高的《印象西湖》——恰巧,拉玛尔也看过他们的表演——是否担心与太阳马戏形成竞争呢?“不会。”拉玛尔非常自信地回答,“那是一部很好的表演,但我们总能拿出独特而与众不同的东西。我们并不希望针对当地的演出互相竞争,而希望一起让中国的舞台演出市场变得更好。”他给出了一个理性的商业分析,当中国国内有着更多、更好的舞台剧或现场表演时,太阳马戏也会取得越好的成绩。

同时,拉玛尔也向记者透露,这个还没有正式名字的驻场秀是太阳马戏为中国市场专门打造的,50%的演出人员将由中国艺术家组成。“如同我们在其他地方的驻场秀一样,人们只能来杭州欣赏它。”

事实上,杭州的驻场秀并非太阳马戏与中国艺术家的首次合作。早在20年前,太阳马戏就与中国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合力制作大受好评的剧目《龙狮》(Dralion),吸收了中国传统杂技中的舞狮、空翻、抖空竹等项目,并从1998年开始在世界各地巡演直至2014年结束。《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龙狮》巡演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有益的启示,“太阳马戏更重视演员在台上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在杂技中糅合了很多其他艺术样式。”

《龙狮》的角色定妆照有着浓郁的东方色彩
《Kooza》秀中,中国杂技演员姚登波在高高摞起的椅子上表演精确到纤毫的力量与平衡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太阳马戏总收入的80% 都来自演出票房,这让表演内容成为决定一部秀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对于在世界各地设立驻场秀,太阳马戏一向十分注重吸纳当地的艺术表达方式,学会更贴近人心地“讲好故事”。

在美国,太阳马戏一直试图将拉斯维加斯的繁荣秀场向东延伸到纽约,并与很多百老汇知名的戏剧、音乐剧演员合作。2014年,他们在纽约推出了以莎剧《暴风雨》为灵感的浪漫剧目《月亮女神》(Amaluna),2016年,又推出了更加具有音乐剧风格的《情人》(Paramour)——虽然,受限于自身的技巧展示特点,马戏通常难以表达过于复杂的故事和人物情节,与太阳马戏合作过的美国托尼奖得主安娜莱吉·阿什福特(Annaleigh Ashford)曾说,“马戏更加抽象,而纽约则是为讲故事而生。”但接连不断地推出新剧帮助其在宽街逐渐圈起固定的粉丝和人气,以及大批冲着“太阳马戏”招牌而去的游客。

而在中国,接地气地“讲好故事”也许更容易说得通:毕竟,相对音乐剧来说,中国传统杂技显然更适合融入马戏,而且,太阳马戏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龙狮》之外,即将来中国的巡演《Kooza》秀中,也有中国杂技演员姚登波表演的东方杂技:椅子上的平衡(Balancing on Chairs)。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今天已经有那么多找乐子的办法 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太阳马戏?

太阳马戏的盟友们都先后离去,而它还活着,靠的不仅仅是运气。

图片来源:太阳马戏

演出还未开场。

但,已经有人在台上表演了,一个穿着宽大条纹装的演员扮作舞台后勤人员,用滑稽的动作和四平八稳的背景提示音较劲,散射的灯光打亮了圆形舞台的周围,来看演出的人们陆续找到座位,聊天、说笑,摆Pose自拍,或是翻看刚买的场刊。

又忽然间,一个拿着爆米花桶的小丑不知从哪个角落钻出来,以夸张的步态在观众席间四处跑动,向人们挤眉瞪眼、带有挑衅意味地乱丢爆米花,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

这样的热场表演简单而有效。对于熟悉太阳马戏(Cirque du Soleil)的新加坡人而言,这些黄蓝相间的标志性豪华帐篷已经不是第一次竖立在滨海湾的空地上,一如既往的热场表演如同老朋友之间熟络的招呼,让人会心一笑。

《Kooza》秀巡演的帐篷位于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的旁边

当然,也有第一次来看太阳马戏的观众,例如坐在我右边的7岁新加坡小女孩欣瑜,她母亲Cathy告诉我,她自己之前在台北看过太阳马戏的另一场巡演《OVO》,今年听说他们再次光临狮城,剧目《Kooza》也有着致敬传统马戏的一面,“我觉得她也长大了些,差不多可以带她来了。”她说。

小姑娘对我们的聊天完全不在意,只是一边歪头舔着棉花糖,一边恋恋不舍地紧盯着肆意逗弄观众的小丑——他正从第二排过道手舞足蹈地跑向舞台下方,灯光已换成追光,跟着他的身影照亮台上,一切就像陷入美梦前的一首必不可少的催眠曲,引导人们渐入佳境。

小丑是表演的主角

真正的show time开始了:在线索人物“魔幻师”(The Trickster)的带领下,柔术师、大力士、小丑等众多表演者们纷纷祭出自己的绝技,譬如以不可思议的柔软度将身体交叠成奇异的造型,在高速旋转的吊环上做出眼花缭乱的体操式动作,踩着高跷玩空翻,在行进的独轮车上翩翩自如地双人起舞,在钢丝上跳绳、骑自行车甚至叠罗汉,还有如同墨西哥亡灵节化装舞会般的盛大骷髅装群舞,让满场观众目瞪口呆、尖叫连连的死亡飞轮……各种超乎想象的杂技不仅堆叠出大胆、震撼的视觉奇观,更通过超越人体生理极限的表演,表现出凌驾常规之上的对于恐惧、力量和认同感的探索。

“魔幻师”是串起整场演出的关键角色,也是功底过硬的舞蹈家
柔术表演向来是太阳马戏的保留节目
彩带礼炮的助兴让现场观众欢呼不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Kooza》是一部复古、返璞归真的马戏,如同《Kooza》官方介绍中所说的“传统的回归”。没有太多高科技或多媒体等花哨手段,舞美和音乐全部为了凸显扎实的杂技本身。与此同时,《Kooza》想要致敬的传统马戏的另一部分——丑角艺术,其存在感看似有些薄弱。

事实上,如果将杂技部分看作表演的主体,那么丑角就如同暗线,先后出场的各式小丑:天真的人(The Innocent)、魔幻师、讨人厌的旅行者(The Obnoxious Tourist)以及国王(The King)等,才是将那些亮丽的马戏珍珠串成一条璀璨项链的关键线索。

表面上看,小丑们只是在相邻杂技之间进行衔接式的串场表演,给杂技演员留出摆道具、站位的时间,但事实上,他们还承担着对整场演出而言至关重要的节奏把控:一段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杂技之后,小丑们会用他们的亲和力在短时间内调节剧场的气氛,譬如几个人走到台下互相插科打诨,或是邀请观众上台进行互动表演。

因此,凡是需要带动观众情绪进入起承转合的重要节点,都能看见小丑的身影:演出开始前的热场、中间由华丽明快向暗黑亡灵风格的突变,或是在宛如繁华落尽的表演结束后,留下一个略带忧伤、脆弱而引人遐想的尾音。

这些都只是布景宏大、视效精美的《Kooza》秀中的部分细节,却能由此看出马戏表演经由数百年发展的传承和变化:演出仍以娱乐为目的,但内容已大不相同。

以小丑为例,这类脱胎于古罗马或古埃及历史中“蠢货、捣蛋鬼、狡猾小人”的角色,如今不仅只会逗人发笑,也成为故事的引导者和叙述者;他们不再像传统小丑(例如大家熟知的麦当劳叔叔),在嘴唇或眼睛四周涂抹夸张的白边、刻意扭曲眼鼻口的五官比例;小丑常用的哑剧式夸张表情和笨拙的肢体语言,除了成为险象环生的表演中“喜剧性的解脱”,更能在音乐、灯光的配合下,散发出不同于传统马戏的艺术感和诗意的魅力。

传统马戏的崛起与凋零

那么,传统马戏的魅力主要在于哪里呢?

马戏最初诞生于人们对娱乐的需要。如果追根溯源,古罗马时期的斗兽场表演,中世纪欧洲的行吟诗人、小丑和街头杂耍艺人都可以被视为早期的马戏。一般认为,现代马戏由英国马术表演家菲利普·艾斯特立(Philip Astley)创立,他在1768年组织了面向大众的马术表演,而后,逐渐在演出中增加了空翻、魔术、走钢丝等节目,也首次出现了“猴子骑马”等动物表演。

由菲利普·艾斯特立最早创立的现代马戏表演场所

英国人不仅创立了马戏,还将马戏分别带到了俄罗斯和美国,为这两个国家马戏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马戏文化研究学者乔治·斯派特在《马戏的历史》(A History of The Circus)一书中介绍,到了19世纪中期,在北美、欧洲各国甚至南美洲的部分国家,马戏不仅是极受欢迎的娱乐活动,更是人们翘首以盼的庆典。一个马戏团的大驾光临会让一个小城市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完全停摆:商店关门、工厂停工,就连学校也提前放学,大人带着孩子们早早地聚集在马戏团的大货车周围,看巨大的帐篷拔地而起,穿着精致华服的表演者携各种异域风情的动物,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喧嚣、浮华与冒险的世界。就连城市周边的小镇、村野的人们也会蜂拥而至,在一座不到6000人的小城里上演的马戏,共计吸引近万人前来观看,是很正常的事情。

19世纪,驻扎的马戏团会让周围城镇的人们蜂拥而来

19世纪后半叶,在美国,巴纳姆和贝利马戏团(Barnum & Bailey Circus)合并成功,日后蜚声全球的玲玲马戏团(Ringling Brothers)诞生并迅速壮大。更多野心勃勃的马戏团团主,将巡演的版图从欧美各国继续扩大到亚洲的中国、日本甚至非洲的埃及等国家。20世纪初,在美国本土就有近百场巡演的马戏演出,但随之爆发的一战和经济大萧条,让不少马戏团遭到重创。

然而,真正的麻烦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电视节目作为新兴的娱乐方式风靡全球,医学知识的普及让19世纪马戏团中的“畸形秀”(Freak Show)等猎奇向审美不再受到欢迎。70年代末,小丑的公众形象也被社会事件所牵累:美国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凶手约翰·盖西曾加入当地社区的小丑俱乐部,并时常在活动中扮演小丑逗弄孩子们。后来,斯蒂芬·金据此创作的畅销恐怖小说《它》(It),进一步扩散了这种负面印象。

小丑的怪诞形象和妆容未必总能给人以开心的联想

进入21世纪后,马戏的魅力受到进一步的打击,动物环保组织紧咬着马戏团的动物表演不放,YouTube等视频网站的普及让人们坐在家里就能看见搏命的自由攀登、危险的特技跳伞……马戏团招牌的刺激与“合家欢”卖点已不足以吸引大众的注意,还要面对更加便宜甚至免费的其他娱乐活动的竞争。来自美国《观察家报》的调查显示,在1996年至2016年这二十年期间,美国的马戏观众人数下降了30%~50%。

2016年11月,非盈利模式运营的纽约大苹果马戏团宣布破产;2017年5月,有着146年历史的玲玲马戏团在纽约长岛举行了最后一场谢幕演出,这些老牌马戏团的黯然收场,被许多人视为马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没落。

玲玲马戏团的母公司菲尔德娱乐决定关闭马戏团业务

经过两个世纪的成功之后,马戏文化能否重振,抑或注定要成为过去的遗物?对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悲观意见,《哈佛商业评论》曾在《马戏的崛起与衰落》一文中报道了这样一个事实:2013年,仍有400多个马戏团在法国活跃着,其演出中不乏形式前卫的艺术节目;与此相对的,长期重复怀旧主题的美国马戏团,对于开发新的表演形式却表现得迟钝而缓慢。那么,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免费网络游戏、智能手机应用与流媒体节目的时代,马戏表演应如何构建自己的魅力?

“我们重塑马戏”

面对这个问题,太阳马戏找到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虽然曾和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大苹果马戏团、玲玲马戏团并称世界三大马戏团,太阳马戏却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它在马戏的创新方面更加大果断,或者说,它一开始就以新的姿态横空出世,并且从不畏惧采取大胆的策略。

太阳马戏起源于魁北克旁一个名为拜圣保罗(Baie Saint Paul)的小镇,其雏形是一群街头艺人创建的高跷表演团。1984年,魁北克市政府因庆祝活动而与团队签下商业合作协议。创始人吉列·斯特克鲁瓦(Gilles Ste-Croix)与盖·拉利伯特(Guy Laliberte)趁此机会,将当时只有73人的团队更名为太阳马戏。

太阳马戏的前身在拜圣保罗小镇上的表演

据报道,他们首场演出的帐篷仅有不到一千个座位,服装由演员自备,道具也远非华丽,但却收获了赞誉有加的好评。受此鼓舞,太阳马戏在第二年便转战临近的安大略省开始巡演,1987年,他们做出了更大胆的决定:向加拿大政府贷款150万加元添购道具、器材,前往美国加州表演。

这个决定被当时的团员形容为“赌上了一切”,因为太阳马戏当时的经费对于出国表演来说并不宽裕,如果不能让美国观众买账,他们甚至没有钱将新买的设备打包运回加拿大——还好,这样的事情并没发生。太阳马戏在洛杉矶的首站演出便大获成功,同时利用赚来的钱继续前往加州的其他城市,由此打响声名,也让他们在1988年返回加拿大时成为了英雄,并获得了加拿大政府以及艺术理事会的大力资助。

太阳马戏去美国演出时“重新定义马戏”的主题海报 图片来源:Cirque du Soleil

得到了更多资金的太阳马戏继续着快速拓展的步伐:1990年,太阳马戏首次欧洲巡演,亮相伦敦和巴黎;1992年他们来到东亚,在日本先后巡演了七个城市,更重要的是,他们首次受邀在拉斯维加斯的米拉奇酒店(The Mirage)开启为期1年的驻场演出;1995年,太阳马戏在阿姆斯特丹建立分公司,展开第二轮欧洲巡演,阿姆斯特丹、柏林、慕尼黑等都成为太阳马戏在欧洲重要的演出市场;1996年,太阳马戏巡演落地香港,在维多利亚公园里竖起豪华帐篷……据统计,太阳马戏在当时的年度票房收入已突破一亿加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阳马戏1992年在拉斯维加斯的成绩:在米拉奇酒店的成功演出,得到了酒店老板、地产大亨史提芬·永利(Steve Wynn)的欣赏,于是在新开的金银岛酒店为太阳马戏专门建造了剧场,并邀请他们打造一部特别的剧目,这就是太阳马戏首个专为拉斯维加斯打造、并只能在拉斯维加斯观看的驻场秀《神秘》(Mystere),不仅开启了赌城日后蓬勃的秀场文化,也探索了一种与赌场合作的新模式:太阳马戏负责研发新剧,赌场负责建造剧场(日后合作的米高梅还负责承担了部分服装和道具成本),双方签订协议按比例分享利润。借助赌场源源不断的客源,太阳马戏由此为自身构建起一条平稳的现金流。

《神秘》是太阳马戏首个专为拉斯维加斯打造、并只能在拉斯维加斯观看的驻场秀

令人耳目一新的表演是太阳马戏在早期快速获得观众认可的重要原因,1987年他们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巡演节目,其名称就叫做《我们重塑马戏》(We Reinvent the Circus)。创始人拉利伯特果断地砍掉了耗时又成本高昂的动物表演,更多地将小丑、杂耍、舞蹈、杂技甚至体操等高难度的表演项目进行综合编排。街头表演的生涯让演员们能够准确拿捏表演的节奏,并在强大的灯光、音乐的配合下,制造戏剧冲突——马戏不再是碎片化的小丑戏法、了无新意的动物演出或是独力撑场的少数明星,而开始有了情节、主题和内涵。

以太阳马戏的著名剧目《艺界人生》(Saltimbanco)为例,其剧名来自古意大利语“saltare in banco”,意为街头杂耍艺人。通过怪诞鲜艳的巴洛克风格以及多姿多彩的艺人群像,勾勒出一则充满生机、希望和多样性的城市寓言,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创作于1992年,创造性地在马戏演出中,将刺激的表演与耐人寻味的主题内涵、大胆鲜明的艺术美感融为一体,因此在世界各国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都广受欢迎,也是太阳马戏巡演时间最长、最经久不衰的剧作。

宛如马戏表演者自身写照的《艺界人生》

先期的良好发展让太阳马戏进一步扩大规模,同时在全球更大范围地铺开更“烧钱”的巡演——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太阳马戏财力愈加雄厚时,一台驻场秀的研发费用甚至可以任性地上升到1亿美元,巡演秀的研发费用则大多在1千万美元上下;而当演出积累到一定的场次之后,前者仍然注定比后者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个中原因很简单,舞美、服装、研发等一次性投入成本,随着驻场演出场次增加,单场平均成本下降;而对于巡演来说,这笔账就复杂多了。根据《每日电讯报》2013年的报道,每个前往欧洲巡演的剧目大概需要约280人的团队,一年中总共要花掉620万美元的住宿费用,以及550万美元的运输费用。

而在这280人中,也许只有不到100位与演出直接相关的艺术家,其他均为分管不同职责的工作人员,以此保证“The show must go on”——行程各方面平安无事,以及最重要的,艺术家们能够安心工作。每个巡演团队甚至会配备5名随行的大厨,并在当地雇佣一些临时工,负责打理整个团队的饮食。

当然,如此不惜工本的人员配置,也让太阳马戏在世界各地的巡演都保证了十足的稳定质量,据巡演剧目《神秘人》(Quidam)的艺术总监Sean Mckeown介绍,在令不少同行艳羡的工作条件之外,完美细致的分工、对于演出流程的严格规定等,都保证了整个团队在日复一日的巡演中如同高效而精密的机器一样运转顺畅。

太阳马戏设计的巡演海报充满舞台表演的美感

2005年,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蓝海战略》在开篇即引用太阳马戏的案例:“通过将马戏与音乐、戏剧、高科技等元素融合,重新定义了这种娱乐形式,创造了一片非竞争性的崭新的市场空间。”2010年,太阳马戏在全球的巡演和驻场秀超过20场,总收入超10亿美元,利润率约15%。

做好市场与讲好故事

太阳马戏如今是全球最大的现场娱乐制作公司之一,但变化仍然会到来。2015年,中国复星集团和德州太平洋集团(TPG Capital)联合收购了太阳马戏的多数股权,这笔交易对太阳马戏估值15 亿美元。

收购之后,德太集团持有太阳马戏的55%股权,复星持有25%股权,另有20%的股份,由加拿大第二大养老基金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与创始人拉利伯特的家族信托基金各持股10%。

这一商业动向被外界解读为太阳马戏准备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信号。其实,太阳马戏此前对中国市场并非完全陌生:他们曾在2011年携《艺界人生》来上海演出。如今,他们即将带着《Kooza》秀再度来到中国,而且停留更长时间:在上海从10月待到12月,然后前往北京待到2018年2月份,然后极有可能前往另一个中国城市,希望最终能在中国的五个城市停留。

国内的流量小鲜肉鹿晗成为太阳马戏《KOOZA》全球巡演中国站形象大使

巡演一向是太阳马戏的全球策略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太阳马戏的CEO丹尼尔·拉玛尔(Daniel Lamarre)告诉界面新闻的记者,“我们启动每次巡演之前,都要确保它会赚钱,事实上,我们一般在剧目巡演开始的两年或两年以内就能收回成本。”

拉玛尔和记者细致地算了一笔账,在巡演日程期间,他们一般每周安排8场秀,每场满座2500张票,理想状态下每周可卖出2万张票,而实际上座率也通常保持在平均90%左右的高水准。太阳马戏巡演团队通常会在每个城市停留10周左右,尽量卖出20万张票,如果只能待一个月或一个半月,他们则会相应地增加场次,以保证在每个城市至少售出10万张票。

拉玛尔对中国市场抱有同样的信心,“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去看演出,而我看到的是,各地的演出水准越来越高。”他使用“老练”(sophisticated)一词来形容中国观众与游客的品味,并坚持自己之前的观点:在未来的2~5年,中国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演出市场之一。

《Kooza》在新加坡的首演结束后,丹尼尔·拉玛尔来到后台为演员们打气

这也是为何除《Kooza》以及今后有可能更多来中国巡演的剧目之外,太阳马戏还在中国准备了更为宏大的计划:2018年,太阳马戏将在中国杭州开启首个中国驻场秀,将落地杭州新天地项目中的一个专属剧院。“我们的最主要目标,是在杭州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游客。”

听上去,这让人自然地联想到风靡国内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实景演出,譬如在杭州就有知名度极高的《印象西湖》——恰巧,拉玛尔也看过他们的表演——是否担心与太阳马戏形成竞争呢?“不会。”拉玛尔非常自信地回答,“那是一部很好的表演,但我们总能拿出独特而与众不同的东西。我们并不希望针对当地的演出互相竞争,而希望一起让中国的舞台演出市场变得更好。”他给出了一个理性的商业分析,当中国国内有着更多、更好的舞台剧或现场表演时,太阳马戏也会取得越好的成绩。

同时,拉玛尔也向记者透露,这个还没有正式名字的驻场秀是太阳马戏为中国市场专门打造的,50%的演出人员将由中国艺术家组成。“如同我们在其他地方的驻场秀一样,人们只能来杭州欣赏它。”

事实上,杭州的驻场秀并非太阳马戏与中国艺术家的首次合作。早在20年前,太阳马戏就与中国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合力制作大受好评的剧目《龙狮》(Dralion),吸收了中国传统杂技中的舞狮、空翻、抖空竹等项目,并从1998年开始在世界各地巡演直至2014年结束。《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龙狮》巡演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有益的启示,“太阳马戏更重视演员在台上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在杂技中糅合了很多其他艺术样式。”

《龙狮》的角色定妆照有着浓郁的东方色彩
《Kooza》秀中,中国杂技演员姚登波在高高摞起的椅子上表演精确到纤毫的力量与平衡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太阳马戏总收入的80% 都来自演出票房,这让表演内容成为决定一部秀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对于在世界各地设立驻场秀,太阳马戏一向十分注重吸纳当地的艺术表达方式,学会更贴近人心地“讲好故事”。

在美国,太阳马戏一直试图将拉斯维加斯的繁荣秀场向东延伸到纽约,并与很多百老汇知名的戏剧、音乐剧演员合作。2014年,他们在纽约推出了以莎剧《暴风雨》为灵感的浪漫剧目《月亮女神》(Amaluna),2016年,又推出了更加具有音乐剧风格的《情人》(Paramour)——虽然,受限于自身的技巧展示特点,马戏通常难以表达过于复杂的故事和人物情节,与太阳马戏合作过的美国托尼奖得主安娜莱吉·阿什福特(Annaleigh Ashford)曾说,“马戏更加抽象,而纽约则是为讲故事而生。”但接连不断地推出新剧帮助其在宽街逐渐圈起固定的粉丝和人气,以及大批冲着“太阳马戏”招牌而去的游客。

而在中国,接地气地“讲好故事”也许更容易说得通:毕竟,相对音乐剧来说,中国传统杂技显然更适合融入马戏,而且,太阳马戏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龙狮》之外,即将来中国的巡演《Kooza》秀中,也有中国杂技演员姚登波表演的东方杂技:椅子上的平衡(Balancing on Chairs)。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