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参与“一带一路”,正在“走出去”的中国高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参与“一带一路”,正在“走出去”的中国高铁

今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时速可达400公里。次日,“复兴号”从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

所评图书:

书名:《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

作者:徐飞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十年前的4月3日,法国高铁列车在行驶试验中,跑出了574.8公里的速度;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试验中,最高时速则是486.1公里。这两个最高速度可以进行简单对比,定论高铁技术高下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投入试验的法国高铁列车,当初经过特殊试验改装而成,机车更是采用并列4座的窄车体设计,运行线路是特意建造的花岗岩特级道砟,试验结束后,列车几乎完全报废。而中国京沪高铁开通前的试验,是在日常运营线路上跑出的,运行后列车完好无损。

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日多个国家先后投入高铁建设浪潮,20世纪90年代,加入欧盟大家庭的东欧国家也开始建设高铁。中国高铁建设起步较晚,却能迅速后来居上,从2008年的京津高铁,再到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兰新高铁、海南环岛高铁、成渝高铁,截至2016年年底,已建成运营1.9万公里的高铁线路,占世界高铁里程的六成。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高铁从引进、合作开发再到独立自主开发,实现了快速跃升,达到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好、性价比高的标准。今年4月国家浓墨重彩推出了雄安新区规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在北京和雄安新区之间建造高铁。

今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时速可达400公里。次日,“复兴号”从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复兴号”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通过快速、持续的创新提升,经过厚积薄发的积累努力,已进入开花结果的收获期。

长期安全、稳定、高速运行,就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最好形象广告。中国高铁仅仅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加速国际化布局,积极拓展海外经营业务,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都在稳步提升。中国高铁也已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排头兵。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创新创业学会副会长、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徐飞所著的《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一书,近日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详细解析了中国高铁全球战略内嵌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解释了通过高铁“走出去”构建“一带一路”“大交通”服务国家利益、增进区域和平和世界交流的战略思路,谈到了中国高铁“走出去”获得的机遇、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多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建议。

全书第一部分首先解释了我国近十几年来加快高铁发展,形成“中国高铁模式”,是构建和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探月工程、超级计算、北斗卫星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在量子信息、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等许多前沿学科领域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尽管如此,我国在许多关键产业、学科领域的技术能力依旧薄弱,发展高速铁路就成为迅速弥补产业、学科短板的必然选择。2004年国家下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后,铁路主管部门明确高速铁路关键领域,迅速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快速高效创新平台,形成了开放式的创新孵化机制,有利于“国家队”和民间市场主体同场竞技、高效协作。

书作者指出,“在世界高铁强国十分强势的格局下,中国高铁能在短期内脱颖而出,其重要经验在于以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为前提、以实现核心技术独立自主为目的的自主创新探索。”

中国高铁的高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实现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诸多重要构想,如加快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平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加快人才资金项目流动并实现国内范围的广泛优化配置;并且,也为形成“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骨架、构建“高铁外交”创造了条件。

全书第二部分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落实为背景,探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实施前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被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认为是天才般的倡议,因为该倡议首先有利于促进贸易、减少贫穷、创造共赢,为区域和世界和平打下基础;其次,该倡议可以与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亚欧大陆、海洋发展协议(规划)形成对接,而不会出现利益博弈矛盾;第三,增强了中国陆路、海路商路的安全性,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在通路上“受制于人”的程度降低;第四,以包容发展为目标,逐步的、稳健的提高中国在亚欧大陆尤其是中西亚、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影响力。

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前期的重中之重无疑就是通过高铁建设来构建“大交通”体系。全球战略家、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顾问、新加坡国力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高级研究员帕拉格·康纳曾在《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中信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一书中指出,全球范围内正在搭建互联互通超级版图,对于全球化的未来具有关键意义,强调高速公路网、跨海桥梁和隧道、海底光缆、高铁网络、港口群等重大基础设施,将成为地球上一切组织联系起来在一起的神经系统。书作者对于帕拉格·康纳的观点也持赞同态度。

书中分析指出,加快落实“一带一路”,推动欧亚、中亚、泛亚高铁等项目建设,在当前可以避免过度刺激美国、印度、日本等高度关注海权利益的国家,有助于稳定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体系中的参与,阻遏反全球化潮流。当然,书作者也强调,目前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着筹措巨额建设资金、统一技术标准、协调相关检查程序、统一建设步伐、适应跨国营运等困难与挑战,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局稳定状况、市场环境状况、法律环境等也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书中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目前已达成协议、已纳入洽谈、已提出规划、停留于构想的高铁线路,分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竞逐参与的可行性。书中建议,有关部门和企业应理性认识海外高铁市场的容量;认清目标国国情多样性,精准把握东道国对高铁需求的差异性;高铁“走出去”建设和运营要兼顾实现促进价值认同,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加快提升中国高铁标准的国际认同度,提高与国外先进高铁企业的竞争水平。

全书第三部分则回归高校、高等工程教育的视角,指出加快中国高铁发展尤其是推动高铁“走出去”,应当切实贯彻“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升国内高等工程教育水平,推动相关院校、学科建设深化升级,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工程人才,并加强相关的项目管理人才培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参与“一带一路”,正在“走出去”的中国高铁

今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时速可达400公里。次日,“复兴号”从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

所评图书:

书名:《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

作者:徐飞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十年前的4月3日,法国高铁列车在行驶试验中,跑出了574.8公里的速度;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试验中,最高时速则是486.1公里。这两个最高速度可以进行简单对比,定论高铁技术高下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投入试验的法国高铁列车,当初经过特殊试验改装而成,机车更是采用并列4座的窄车体设计,运行线路是特意建造的花岗岩特级道砟,试验结束后,列车几乎完全报废。而中国京沪高铁开通前的试验,是在日常运营线路上跑出的,运行后列车完好无损。

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日多个国家先后投入高铁建设浪潮,20世纪90年代,加入欧盟大家庭的东欧国家也开始建设高铁。中国高铁建设起步较晚,却能迅速后来居上,从2008年的京津高铁,再到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兰新高铁、海南环岛高铁、成渝高铁,截至2016年年底,已建成运营1.9万公里的高铁线路,占世界高铁里程的六成。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高铁从引进、合作开发再到独立自主开发,实现了快速跃升,达到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好、性价比高的标准。今年4月国家浓墨重彩推出了雄安新区规划,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在北京和雄安新区之间建造高铁。

今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时速可达400公里。次日,“复兴号”从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复兴号”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通过快速、持续的创新提升,经过厚积薄发的积累努力,已进入开花结果的收获期。

长期安全、稳定、高速运行,就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最好形象广告。中国高铁仅仅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加速国际化布局,积极拓展海外经营业务,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都在稳步提升。中国高铁也已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排头兵。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创新创业学会副会长、中国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徐飞所著的《纵横“一带一路”:中国高铁全球战略》一书,近日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详细解析了中国高铁全球战略内嵌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解释了通过高铁“走出去”构建“一带一路”“大交通”服务国家利益、增进区域和平和世界交流的战略思路,谈到了中国高铁“走出去”获得的机遇、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多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建议。

全书第一部分首先解释了我国近十几年来加快高铁发展,形成“中国高铁模式”,是构建和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探月工程、超级计算、北斗卫星等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在量子信息、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等许多前沿学科领域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尽管如此,我国在许多关键产业、学科领域的技术能力依旧薄弱,发展高速铁路就成为迅速弥补产业、学科短板的必然选择。2004年国家下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后,铁路主管部门明确高速铁路关键领域,迅速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快速高效创新平台,形成了开放式的创新孵化机制,有利于“国家队”和民间市场主体同场竞技、高效协作。

书作者指出,“在世界高铁强国十分强势的格局下,中国高铁能在短期内脱颖而出,其重要经验在于以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为前提、以实现核心技术独立自主为目的的自主创新探索。”

中国高铁的高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实现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诸多重要构想,如加快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平衡、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推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加快人才资金项目流动并实现国内范围的广泛优化配置;并且,也为形成“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骨架、构建“高铁外交”创造了条件。

全书第二部分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落实为背景,探讨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实施前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被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认为是天才般的倡议,因为该倡议首先有利于促进贸易、减少贫穷、创造共赢,为区域和世界和平打下基础;其次,该倡议可以与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亚欧大陆、海洋发展协议(规划)形成对接,而不会出现利益博弈矛盾;第三,增强了中国陆路、海路商路的安全性,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在通路上“受制于人”的程度降低;第四,以包容发展为目标,逐步的、稳健的提高中国在亚欧大陆尤其是中西亚、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影响力。

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前期的重中之重无疑就是通过高铁建设来构建“大交通”体系。全球战略家、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顾问、新加坡国力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高级研究员帕拉格·康纳曾在《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中信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一书中指出,全球范围内正在搭建互联互通超级版图,对于全球化的未来具有关键意义,强调高速公路网、跨海桥梁和隧道、海底光缆、高铁网络、港口群等重大基础设施,将成为地球上一切组织联系起来在一起的神经系统。书作者对于帕拉格·康纳的观点也持赞同态度。

书中分析指出,加快落实“一带一路”,推动欧亚、中亚、泛亚高铁等项目建设,在当前可以避免过度刺激美国、印度、日本等高度关注海权利益的国家,有助于稳定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体系中的参与,阻遏反全球化潮流。当然,书作者也强调,目前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着筹措巨额建设资金、统一技术标准、协调相关检查程序、统一建设步伐、适应跨国营运等困难与挑战,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局稳定状况、市场环境状况、法律环境等也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书中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目前已达成协议、已纳入洽谈、已提出规划、停留于构想的高铁线路,分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竞逐参与的可行性。书中建议,有关部门和企业应理性认识海外高铁市场的容量;认清目标国国情多样性,精准把握东道国对高铁需求的差异性;高铁“走出去”建设和运营要兼顾实现促进价值认同,构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加快提升中国高铁标准的国际认同度,提高与国外先进高铁企业的竞争水平。

全书第三部分则回归高校、高等工程教育的视角,指出加快中国高铁发展尤其是推动高铁“走出去”,应当切实贯彻“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升国内高等工程教育水平,推动相关院校、学科建设深化升级,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工程人才,并加强相关的项目管理人才培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