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波士顿咨询: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期为四年 两年内成为独角兽的占46%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波士顿咨询: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期为四年 两年内成为独角兽的占46%

独特的互联网创新文化造就了全球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绝无仅有的“中国特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叶正新

最近,网上有人讨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其中三大发明都跟互联网有关,独特的互联网创新文化造就了全球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绝无仅有的“中国特色”。

如今,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巨头中,中美各占5席;全球30%的“独角兽”企业是中国企业;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已达美国的70倍,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币基金;百度自动驾驶技术入选MIT 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科技……中国和美国已然成为驱动世界互联网进步的“两极”!

“作为一个欧洲人,我很难承认这点。”BCG咨询公司全球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范史华幽默了一把,他说,马云曾用“长江中的扬子鳄”和“海洋中的鲨鱼”来形容中美互联网企业的较量,现在全球都对中国的“鳄鱼”投来好奇的眼光,因为只有这些公司能挑战美国公司的互联网地位。

9月13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携手阿里研究院、百度发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发布最新报告《中国互联网经济白皮书:解读中国互联网特色》,报告首次将中国与美国的互联网行业特征进行了全面对比,并深度剖析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特色及趋势。

一、中国互联网特色:企业长成独角兽平均耗时4年

1.市场特征

截至2016年,中国的网民总数已达7.1亿,约等于美国与印度的网民总量,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2016年中国的互联网消费规模高达967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公司中,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网易5家中国公司入列,与美国分庭抗礼。

2.用户特征

对比美国,中国网民更年轻,以2016年数据为例,中国互联网用户平均年龄为28岁,美国平均年龄为42岁,相差14岁。

3.竞争格局

BAT三大巨头已经“生态化”,百度、阿里、腾讯在不同行业都有涉猎,培育起大量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比如阿里持股的微博,百度持股爱奇艺、携程,由阿里和腾讯共同持股的滴滴等等。

对比美国,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更容易“一夜成名”。中国的独角兽公司(估值10亿美元以上)平均成长期是4年,而美国则要花费7年。其中,在中国2年内成为独角兽的占比为46%,而美国只有9%。

可以预测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互联网巨头或“独角兽”企业将大概率超越美国。

二、中国互联网经济“三大迷思”

1.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这么快?有人讲,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那为什么不是印度而是中国?

“美国是‘四个轮子’(汽车)上的国家,中国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国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指出,其实是一些复合因素以及中国互联网应用的独特文化造成的,中国对互联网的拥抱高于任何一个国家,中国人平均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差不多4个小时,超过全球任何一个国家。

中国互联网市场不仅规模大、成长快,而且很多新兴应用领域(如电商、移动支付等)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美国!背后原因主要基于三个因素:整体经济环境红利、行业高透明度、“跳跃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达国家,互联网经济是渐进式的,即在原先良好的产业基础上逐步升级;而中国部分传统行业(尤其是零售、金融领域)在互联网初期成熟度较低,留下大量市场空白和痛点,给了互联网企业快速超车的机会。

以电商为例,互联网发展初期,中国线下渠道覆盖相比美国严重不足!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千人零售营业面积仅18平米,而美国相应数据高达1105平米,是中国的61倍。

中国低劳力成本、高人口密度等独特的基础环境,也为有赖于快递、物流服务的电商提供了非常有利发展条件。据统计,2016年中国快递员平均时薪不到美国的1/3,快递员总人数是美国的近3倍。

移动支付是中国实现“跳跃成长”的最新代表。过去,中国线下支付以现金为主,信用卡普及程度较低;而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的信用卡生态体系,消费者非常习惯用信用卡完成线上、线下消费。

随着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的出现,中国消费者很快就接受了移动支付的便利。截至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金额规模已达8.5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70倍!

2.为什么中国互联网“风口”频出?

相比美国等成熟市场,中国互联网企业不但数量庞大,而且竞争尤其激烈,对风口的追逐更是达到极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相比美国,中国互联网企业更偏向商业模式、应用和内容层面的创新,导致竞争门槛相对较低,容易形成对风口和热点的追逐、厮杀。

以Crunchbase的175家中美两国的独角兽为样本,我们对阿里、百度、滴滴等40位专家展开问卷调查。调研发现,中国企业以应用驱动型创新居多,技术型创新企业明显少于美国。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主要由商业模式创新带动技术创新。每年的‘双11’交易量的暴增,迫使阿里不断提升数据库和计算能力,倒逼阿里变成了云计算的公司。”高红冰指出,淘宝用13年时间超过3万亿交易规模,而传统的零售企业、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用了54年。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以超过工业经济时代诞生的巨头。

3.为什么国际巨头在中国“水土不服”?

对众多国际互联网企业来说,中国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爱”在于吸引力十足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恨”在于国际互联网巨头在华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

2002年,eBay进入中国市场,市场份额从70%下滑到2007年的不足10%;

2004年,亚马逊收购中国在线图书零售商卓越网,高调进军中国。市场份额连年下降,从2008年15%掉到现在的不到1%;

2005年,MSN中国上线,一度在中国商务市场份额达53%,在QQ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2014年,优步进入中国市场,与滴滴等本土对手正面交锋依然表现不俗,但最终于2016年被滴滴收购;

2015年,全球最大短租平台Airbnb进入中国,迄今各项业务表现落后于本土企业;

……

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本土企业却纷纷崛起,阿里、腾讯、百度、京东、滴滴……中国互联网行业有哪些“秘笈”?通过行业解析和国内外企业案例研究,我们总结了三大关键要素:

1)本土化定制能力

由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国用户的需求和欧美有很大差异,而且中国用户需求高度多元化,这意味着企业要高度贴近市场。但国际巨头,尤其是技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企业,往往重视标准化、可复制性、全球运营,因而在针对中国市场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方面有一定限制。

2)快速市场响应能力

中国互联网竞争者众多,节奏快,微创新、改良性创新往往成为关键。国际巨头往往采取全球产品开发模式,决策权多在全球总部,中国市场多偏重销售和运营,产品研发资源投入和授权不足,从而导致决策链条冗长、效率低下。

3)线上线下结合能力

中国传统线下行业成熟度不高,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必须能够管理大规模地推和运营团队,然而,对大部分从成熟市场走出来的国际互联网巨头而言,往往习惯了线上为主的商业模式,线下运营经验有限,对中国线下市场负责度和难度的认识不足。

三、中国互联网还有多久好日子?

过去二十年,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呈现出了很多特色。在部分领域,前期“跳跃成长”带来的优势将有助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下一阶段的成长。面向未来,伴随特色背后的驱动因素的变化,中国互联网将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1.惯性还会持续,但红利正在渐弱

·人口老龄化,年轻化优势减少;

·海外人才回流,但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减少;

·货币政策趋紧,资本市场逐步趋于理性。

2.多变程度将变低

中国互联网企业正从应用型驱动转向技术型驱动,这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行为,使市场波动性降低。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根据乌镇智库统计,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709个,跻身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数量达15745个,与美日两大技术创新强国并驾齐驱。

3.BAT巨头们的平台作用

BAT等巨头构建起互联网基础设施,为未来互联网行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以共享单车为例,ofo共享单车正式推出一年后,总订单量突破500万,快速发展背后是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用户“扫码”通讯、交易习惯的养成,以及微信、支付宝等大平台提供的亿级引流。

四、5招制胜!提前布局下一波成长

互联网企业要在中国求胜,除了建立实现本地需求、快速响应、经营线上线下等关键能力,也要考虑未来中国互联网产业趋势(如与传统产业更深度的结合、转向技术驱动创新等),提前布局下一波成长重点。其中可行的“攻略”包括:

1.了解并实现本地需求:产品层面取得全球平台和地方特色之间的平衡;

2.快速响应:从组织方面调整,确保重要市场有及时反应需求的能力;

3.线上、线下整合:考虑整体用户体验,预留足够资源布局必要的线下服务;

4.生态圈构建:可考虑与关键第三方(如:云服务、线上支付、物流服务等)建立合作关系,活化资源,确保有足够的资本、人才供给及合作的应用场景等;

5.提升技术能力:顺应整体行业技术提升,透过技术研发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竞争壁垒。

我们相信,互联网经济跟商业进一步融合之后,还会带来更大增长的红利。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而不单纯是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来促进各个领域的创新,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互联网应用和创新的主要方向。

高红冰认为,“过去10年互联网应用使零售业发生巨大变革,接下来5年,制造业将面临跟零售业一样的巨变,接下来10年,金融业一样将发生像零售业的巨大变革。”

关于互联网社会的未来趋势,有一点共识值得关注,即以前的互联网是人与信息的连接,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人与万物的连接。加之中国城镇化、消费升级等外部经济环境,中国互联网经济还有很多新的机会。

“过去,中国互联网创新更多是集中于消费、信息、娱乐领域,通过降低中间环节提升效率。而未来将是数据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时代,数据产生的‘化学反应’会让各行各业产生颠覆式创新。”百度公司总编辑赵承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波士顿咨询

  • 波士顿咨询:消费金融行业迈入存量经营时代,利率24%以上客群淡出市场
  • 氢能产业面临“死亡谷”困境,如何打破?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波士顿咨询: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期为四年 两年内成为独角兽的占46%

独特的互联网创新文化造就了全球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绝无仅有的“中国特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叶正新

最近,网上有人讨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其中三大发明都跟互联网有关,独特的互联网创新文化造就了全球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绝无仅有的“中国特色”。

如今,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巨头中,中美各占5席;全球30%的“独角兽”企业是中国企业;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已达美国的70倍,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币基金;百度自动驾驶技术入选MIT 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科技……中国和美国已然成为驱动世界互联网进步的“两极”!

“作为一个欧洲人,我很难承认这点。”BCG咨询公司全球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范史华幽默了一把,他说,马云曾用“长江中的扬子鳄”和“海洋中的鲨鱼”来形容中美互联网企业的较量,现在全球都对中国的“鳄鱼”投来好奇的眼光,因为只有这些公司能挑战美国公司的互联网地位。

9月13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携手阿里研究院、百度发展研究中心、滴滴政策研究院发布最新报告《中国互联网经济白皮书:解读中国互联网特色》,报告首次将中国与美国的互联网行业特征进行了全面对比,并深度剖析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特色及趋势。

一、中国互联网特色:企业长成独角兽平均耗时4年

1.市场特征

截至2016年,中国的网民总数已达7.1亿,约等于美国与印度的网民总量,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2016年中国的互联网消费规模高达967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公司中,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网易5家中国公司入列,与美国分庭抗礼。

2.用户特征

对比美国,中国网民更年轻,以2016年数据为例,中国互联网用户平均年龄为28岁,美国平均年龄为42岁,相差14岁。

3.竞争格局

BAT三大巨头已经“生态化”,百度、阿里、腾讯在不同行业都有涉猎,培育起大量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比如阿里持股的微博,百度持股爱奇艺、携程,由阿里和腾讯共同持股的滴滴等等。

对比美国,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更容易“一夜成名”。中国的独角兽公司(估值10亿美元以上)平均成长期是4年,而美国则要花费7年。其中,在中国2年内成为独角兽的占比为46%,而美国只有9%。

可以预测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互联网巨头或“独角兽”企业将大概率超越美国。

二、中国互联网经济“三大迷思”

1.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这么快?有人讲,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那为什么不是印度而是中国?

“美国是‘四个轮子’(汽车)上的国家,中国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国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指出,其实是一些复合因素以及中国互联网应用的独特文化造成的,中国对互联网的拥抱高于任何一个国家,中国人平均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差不多4个小时,超过全球任何一个国家。

中国互联网市场不仅规模大、成长快,而且很多新兴应用领域(如电商、移动支付等)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美国!背后原因主要基于三个因素:整体经济环境红利、行业高透明度、“跳跃成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达国家,互联网经济是渐进式的,即在原先良好的产业基础上逐步升级;而中国部分传统行业(尤其是零售、金融领域)在互联网初期成熟度较低,留下大量市场空白和痛点,给了互联网企业快速超车的机会。

以电商为例,互联网发展初期,中国线下渠道覆盖相比美国严重不足!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千人零售营业面积仅18平米,而美国相应数据高达1105平米,是中国的61倍。

中国低劳力成本、高人口密度等独特的基础环境,也为有赖于快递、物流服务的电商提供了非常有利发展条件。据统计,2016年中国快递员平均时薪不到美国的1/3,快递员总人数是美国的近3倍。

移动支付是中国实现“跳跃成长”的最新代表。过去,中国线下支付以现金为主,信用卡普及程度较低;而发达国家已有成熟的信用卡生态体系,消费者非常习惯用信用卡完成线上、线下消费。

随着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的出现,中国消费者很快就接受了移动支付的便利。截至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金额规模已达8.5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的70倍!

2.为什么中国互联网“风口”频出?

相比美国等成熟市场,中国互联网企业不但数量庞大,而且竞争尤其激烈,对风口的追逐更是达到极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相比美国,中国互联网企业更偏向商业模式、应用和内容层面的创新,导致竞争门槛相对较低,容易形成对风口和热点的追逐、厮杀。

以Crunchbase的175家中美两国的独角兽为样本,我们对阿里、百度、滴滴等40位专家展开问卷调查。调研发现,中国企业以应用驱动型创新居多,技术型创新企业明显少于美国。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主要由商业模式创新带动技术创新。每年的‘双11’交易量的暴增,迫使阿里不断提升数据库和计算能力,倒逼阿里变成了云计算的公司。”高红冰指出,淘宝用13年时间超过3万亿交易规模,而传统的零售企业、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用了54年。商业模式的创新,使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以超过工业经济时代诞生的巨头。

3.为什么国际巨头在中国“水土不服”?

对众多国际互联网企业来说,中国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爱”在于吸引力十足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恨”在于国际互联网巨头在华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

2002年,eBay进入中国市场,市场份额从70%下滑到2007年的不足10%;

2004年,亚马逊收购中国在线图书零售商卓越网,高调进军中国。市场份额连年下降,从2008年15%掉到现在的不到1%;

2005年,MSN中国上线,一度在中国商务市场份额达53%,在QQ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2014年,优步进入中国市场,与滴滴等本土对手正面交锋依然表现不俗,但最终于2016年被滴滴收购;

2015年,全球最大短租平台Airbnb进入中国,迄今各项业务表现落后于本土企业;

……

与此同时,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本土企业却纷纷崛起,阿里、腾讯、百度、京东、滴滴……中国互联网行业有哪些“秘笈”?通过行业解析和国内外企业案例研究,我们总结了三大关键要素:

1)本土化定制能力

由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国用户的需求和欧美有很大差异,而且中国用户需求高度多元化,这意味着企业要高度贴近市场。但国际巨头,尤其是技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企业,往往重视标准化、可复制性、全球运营,因而在针对中国市场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方面有一定限制。

2)快速市场响应能力

中国互联网竞争者众多,节奏快,微创新、改良性创新往往成为关键。国际巨头往往采取全球产品开发模式,决策权多在全球总部,中国市场多偏重销售和运营,产品研发资源投入和授权不足,从而导致决策链条冗长、效率低下。

3)线上线下结合能力

中国传统线下行业成熟度不高,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必须能够管理大规模地推和运营团队,然而,对大部分从成熟市场走出来的国际互联网巨头而言,往往习惯了线上为主的商业模式,线下运营经验有限,对中国线下市场负责度和难度的认识不足。

三、中国互联网还有多久好日子?

过去二十年,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呈现出了很多特色。在部分领域,前期“跳跃成长”带来的优势将有助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在下一阶段的成长。面向未来,伴随特色背后的驱动因素的变化,中国互联网将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1.惯性还会持续,但红利正在渐弱

·人口老龄化,年轻化优势减少;

·海外人才回流,但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减少;

·货币政策趋紧,资本市场逐步趋于理性。

2.多变程度将变低

中国互联网企业正从应用型驱动转向技术型驱动,这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行为,使市场波动性降低。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根据乌镇智库统计,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709个,跻身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数量达15745个,与美日两大技术创新强国并驾齐驱。

3.BAT巨头们的平台作用

BAT等巨头构建起互联网基础设施,为未来互联网行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以共享单车为例,ofo共享单车正式推出一年后,总订单量突破500万,快速发展背后是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用户“扫码”通讯、交易习惯的养成,以及微信、支付宝等大平台提供的亿级引流。

四、5招制胜!提前布局下一波成长

互联网企业要在中国求胜,除了建立实现本地需求、快速响应、经营线上线下等关键能力,也要考虑未来中国互联网产业趋势(如与传统产业更深度的结合、转向技术驱动创新等),提前布局下一波成长重点。其中可行的“攻略”包括:

1.了解并实现本地需求:产品层面取得全球平台和地方特色之间的平衡;

2.快速响应:从组织方面调整,确保重要市场有及时反应需求的能力;

3.线上、线下整合:考虑整体用户体验,预留足够资源布局必要的线下服务;

4.生态圈构建:可考虑与关键第三方(如:云服务、线上支付、物流服务等)建立合作关系,活化资源,确保有足够的资本、人才供给及合作的应用场景等;

5.提升技术能力:顺应整体行业技术提升,透过技术研发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和竞争壁垒。

我们相信,互联网经济跟商业进一步融合之后,还会带来更大增长的红利。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而不单纯是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来促进各个领域的创新,是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互联网应用和创新的主要方向。

高红冰认为,“过去10年互联网应用使零售业发生巨大变革,接下来5年,制造业将面临跟零售业一样的巨变,接下来10年,金融业一样将发生像零售业的巨大变革。”

关于互联网社会的未来趋势,有一点共识值得关注,即以前的互联网是人与信息的连接,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人与万物的连接。加之中国城镇化、消费升级等外部经济环境,中国互联网经济还有很多新的机会。

“过去,中国互联网创新更多是集中于消费、信息、娱乐领域,通过降低中间环节提升效率。而未来将是数据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时代,数据产生的‘化学反应’会让各行各业产生颠覆式创新。”百度公司总编辑赵承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