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中国经济对基建的依赖程度到底有多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中国经济对基建的依赖程度到底有多大?

更广范围的基建投资的增速已连续三年下降,今年预计还将延续这一趋势,与此同时,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也已降至大约只有消费的一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经济的最大发动机还是投资吗?近期有外媒仍抱持这样的看法,并称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程度在7月份创下历史新高。但是,这可能只是由惯性思维或概念不清导致的误解。事实上,更广范围的基建投资的增速已连续三年下降,今年预计还将延续这一趋势,与此同时,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也已降至大约只有消费的一半。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个概念本身。有些报道在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引用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从2014年开始发布的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同)。

比如,英国《金融时报》在8月末发表的题为“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程度创历史新高”一文中声称,今年1-7月,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总投资中的占比达到21.4%,创历史新高。但界面新闻通过测算得知,此文所说的基建投资仅仅指的是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资。

而一般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涵盖的行业范围更为广泛。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上述被排除在外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也属于基础设施的范畴,但它归类于第二产业。金融资讯公司Wind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计算了一个基建投资的指标(下称广义基建投资),覆盖的行业不仅有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还有第二产业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该指标认可度较高,为分析人士广为引用。

尽管第三产业基建投资月度累计增速在年初创出2014年有统计以来新高(27.2%),但这两类覆盖范围不同的基建投资近年增速并不一致,趋势也略有分化。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基建投资增速更高,2014年至2016年年增速分别为21.5%、17.2%、17.4%,今年前8月增速为19.8%,比去年同期高出0.1个百分点。广义基建投资近三年增速分别为20.3%、17.3%、15.7%,今年前8个月增速为16.1%,比去年同期低了2.2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底也只提高了0.4个百分点。考虑到基建投资一般集中年初投放,因此2017年全年增速大概率将继续回落。

两类覆盖范围不同的基建投资增速之所以有所分化,主要是因为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16年以来出现断崖式下跌,2016年比上年减速逾5个百分点,2017年1-8月较上年同期减速更是超过15个百分点。

对于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的变化,虽然两种基建投资占比都在上升,第三产业基建投资占比还创出新高,但不能就此推断中国对基建依赖度升至历史新高。一者是因为第三产业基建投资的统计年限只有三年,并不能说明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发展时期基建投资占比情况。二者若回溯广义基建投资,可以发现有统计的2003年到2010年,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均高于2016年的25.5%。三者,近两年广义基建投资占比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其他投资如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减速更多造成的相对上升。

与此同时,由于基建投资具备宏观调控的政策属性,常常是媒体关注的重点对象,而基建投资的规模近年不断上升,从数千亿元到上万亿元乃至数万亿元,往往给人以中国经济对基建依赖度加大的感觉。但中国经济并不可同日而语,盘子变大,以此为基数产生的变化自然也越来越大。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2008年的2.3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2008年的4倍,基建投资也是2008年的4倍。基数的上升意味着单位百分点增长带来的数量上升是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每变动1个百分点就会带来近6000亿元的变化量,2016年基建投资在减速的大背景下年度投资同比增加量高达2万亿元。

事实上,对于投资是否仍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发动机,也不能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比值作为衡量标准。从统计指标本身出发,它们并不适宜直接相除。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的产品和劳务,不是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不能计入,而固定资产投资则是在一定时期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相关的费用总称,包括了土地购置费、旧设备和旧建筑的购置费。若是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值来说明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被误导,特别是随着用地成本的增加,土地费用占投资的比重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

为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及其与最终需求之间的比重变化情况,“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更为适合。尽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是核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主要基础资料来源,但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这些区别主要包括: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土地购置费,旧设备购置费、旧建筑物购置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不包括这些内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城镇和农村非农户500万元以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这部分投资。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矿藏勘探、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产品的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这方面的支出。四是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屋销售收入和房屋建造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即商品房销售增值,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则包括这一内容。

不可否认,作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中国的固定资本形成额占GDP的比重仍然比较高,甚至高出联合国公布的同等收入水平国家,但是,2014年以来,该比重已经掉头向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最终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累计同比增速的贡献率在2014年已降至50%以下,2016年的贡献率为42.25%,2017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2.7%,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而2009年其贡献率曾超过90%。与之相反的是,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已经连续六年超过50%,最近两年甚至超过了60%。可以说,投资早已不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发动机,其与GDP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逆转。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中国经济对基建的依赖程度到底有多大?

更广范围的基建投资的增速已连续三年下降,今年预计还将延续这一趋势,与此同时,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也已降至大约只有消费的一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经济的最大发动机还是投资吗?近期有外媒仍抱持这样的看法,并称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程度在7月份创下历史新高。但是,这可能只是由惯性思维或概念不清导致的误解。事实上,更广范围的基建投资的增速已连续三年下降,今年预计还将延续这一趋势,与此同时,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也已降至大约只有消费的一半。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个概念本身。有些报道在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引用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从2014年开始发布的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同)。

比如,英国《金融时报》在8月末发表的题为“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程度创历史新高”一文中声称,今年1-7月,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总投资中的占比达到21.4%,创历史新高。但界面新闻通过测算得知,此文所说的基建投资仅仅指的是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资。

而一般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涵盖的行业范围更为广泛。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上述被排除在外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也属于基础设施的范畴,但它归类于第二产业。金融资讯公司Wind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计算了一个基建投资的指标(下称广义基建投资),覆盖的行业不仅有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还有第二产业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该指标认可度较高,为分析人士广为引用。

尽管第三产业基建投资月度累计增速在年初创出2014年有统计以来新高(27.2%),但这两类覆盖范围不同的基建投资近年增速并不一致,趋势也略有分化。总体来看,第三产业基建投资增速更高,2014年至2016年年增速分别为21.5%、17.2%、17.4%,今年前8月增速为19.8%,比去年同期高出0.1个百分点。广义基建投资近三年增速分别为20.3%、17.3%、15.7%,今年前8个月增速为16.1%,比去年同期低了2.2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底也只提高了0.4个百分点。考虑到基建投资一般集中年初投放,因此2017年全年增速大概率将继续回落。

两类覆盖范围不同的基建投资增速之所以有所分化,主要是因为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16年以来出现断崖式下跌,2016年比上年减速逾5个百分点,2017年1-8月较上年同期减速更是超过15个百分点。

对于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的变化,虽然两种基建投资占比都在上升,第三产业基建投资占比还创出新高,但不能就此推断中国对基建依赖度升至历史新高。一者是因为第三产业基建投资的统计年限只有三年,并不能说明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发展时期基建投资占比情况。二者若回溯广义基建投资,可以发现有统计的2003年到2010年,基建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均高于2016年的25.5%。三者,近两年广义基建投资占比的上升主要是因为其他投资如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减速更多造成的相对上升。

与此同时,由于基建投资具备宏观调控的政策属性,常常是媒体关注的重点对象,而基建投资的规模近年不断上升,从数千亿元到上万亿元乃至数万亿元,往往给人以中国经济对基建依赖度加大的感觉。但中国经济并不可同日而语,盘子变大,以此为基数产生的变化自然也越来越大。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2008年的2.3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2008年的4倍,基建投资也是2008年的4倍。基数的上升意味着单位百分点增长带来的数量上升是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每变动1个百分点就会带来近6000亿元的变化量,2016年基建投资在减速的大背景下年度投资同比增加量高达2万亿元。

事实上,对于投资是否仍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发动机,也不能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比值作为衡量标准。从统计指标本身出发,它们并不适宜直接相除。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的产品和劳务,不是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不能计入,而固定资产投资则是在一定时期内建造或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相关的费用总称,包括了土地购置费、旧设备和旧建筑的购置费。若是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值来说明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被误导,特别是随着用地成本的增加,土地费用占投资的比重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

为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及其与最终需求之间的比重变化情况,“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更为适合。尽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是核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主要基础资料来源,但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这些区别主要包括: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土地购置费,旧设备购置费、旧建筑物购置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不包括这些内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城镇和农村非农户500万元以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这部分投资。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矿藏勘探、计算机软件等知识产权产品的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这方面的支出。四是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屋销售收入和房屋建造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即商品房销售增值,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则包括这一内容。

不可否认,作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中国的固定资本形成额占GDP的比重仍然比较高,甚至高出联合国公布的同等收入水平国家,但是,2014年以来,该比重已经掉头向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最终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累计同比增速的贡献率在2014年已降至50%以下,2016年的贡献率为42.25%,2017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2.7%,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而2009年其贡献率曾超过90%。与之相反的是,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已经连续六年超过50%,最近两年甚至超过了60%。可以说,投资早已不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发动机,其与GDP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逆转。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