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港股内房股涨势凶猛 A股投资机会在哪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港股内房股涨势凶猛 A股投资机会在哪里?

地产龙头企业具备了低估值、业绩稳定的特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月18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27%,报28159.77点,创逾两年新高。其中,恒生地产建筑类指数上涨1.99%,成为恒生指数上涨的重要推手。

实际上,今年以来,港股地产板块就表现非常惊艳,恒生地产建筑类指数累计涨幅高达51.26%,板块中20家公司的股价实现翻倍。

今年以来港股涨幅逾100%地产股情况

除去ROAD KING INF(01098.HK)和台泥国际集团(01136.HK)之外,其余18家公司均为“内房股”(指内地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其中中国恒大(03333.HK)、融创中国(01918.HK)以及雅居乐集团(03383.HK)分别以474.53%、447.88%以及235.80%的涨幅分列前三位。

港股内房股上涨主要有两方面的逻辑:

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合同销售额确认为营业收入的时间平均为1年半,2017年开始确认的营业收入多数来自于2016年,而当年的房地产行业情况要大大好于2015年,不仅销售总量同比大幅上涨,同时毛利较高,这也直接导致市场对房地产企业2017年净利润会发生较大幅度增长的预期。

另一方面,尽管一二线城市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受到多项“限购”政策的制约,但三四线城市在分类调控的思想下量价齐升,延续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周期。这也直接促使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交出了超预期的答卷—根据克尔瑞研究最新披露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共有16家港股内房股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的70%以上,同时还有8家上调了今年的销售目标。销售状况的火爆也意味着未来两年房企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除此之外,2018年港股上市企业将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HKFRS 15),这将直接改善房地产企业合同销售与营业收入确认之间的时滞问题,据摩根士丹利测算,使用新准则能使房地产商2018年平均收入提升10%-15%。

与港股内房股今年以来涨势相比,A股的地产股“黯然失色”—截至9月18日收盘,申万房地产指数累计上涨幅度仅为8.17%,距离沪深300指数的涨幅(16.10%)还有近8个点差距。

具体到A股上市公司来看,申万行业房地产类119家公司(排除园区开发类公司)今年以来有52家累计涨幅为正,64家为负,还有3家为0%;累计涨幅为正的公司中,涨幅超过50%的有4家,介于30%至50%的有11家,介于10%至30%的有20家,还有17家公司的涨幅大于0但低于10%。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为正的房地产公司涨幅分布情况

尽管经历了一定的涨幅,但是A股的地产股仍然显得较为“便宜”: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地产板块以市净率(PB)估值为2.04,仅处于历史分位数31%的水平,即比历史上69%的时间都要低。

而如果以2016年底公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的2017年和2018年的滚动市盈率来看,A股上市地产股的市盈率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克尔瑞研究

随着内地与香港股市之间的资金来往日益密切,港股内房股的逻辑也应该同样适合A股的地产股—行业龙头万科 A(000002.SZ)9月份以来涨幅最高达到30%,并且创出历史新高30.22元。这似乎表明地产股的表演时刻已经开启。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大型上市房企除了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之外,其自身隐含的信用也便于发行公司债券,尤其是港股内房股还能够通过发行美元债来融资;相比之下,未来中小房企的融资渠道将会越来越窄,拿地能力也会相应越来越差,失去了“面粉”自然无法做出“面包”,大房企对中小房企的收购兼并将成为常态,行业集中度提升也将成为必然。克尔瑞研究数据表明,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各梯队房企销售金额集中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Top 20房企的销售金额占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比例由2015年的23.10%提高到35.60%。

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房企销售金额集中度情况

资本市场对仍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将不再仅考虑其净利润水平,土地储备也将成为另一重要因素,因为土地储备意味着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在融资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的龙头房企容易获得资本市场更高的认可,甚至估值的溢价。在这一点上,港股涨幅居前的普遍是大型房企,其大量的土地储备也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从已经披露的今年1-7月新增土地的建筑面积情况来看,A股上市房企中万科A以及保利地产(600048.SH)以超过1400万方遥遥领先表格中其他8家企业,而新城控股(601155.SH)则以接近1000万方位居第三位。

有意思的是,广发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披露公募基金主动型股票产品对于房地产类股票的配置系数仅为0.48,处于历史分位数的2%,即比历史上98%的时间都低,可谓罕见。

目前来看,地产龙头企业具备了低估值、业绩稳定的特点,而且在今年港股内房股涨势凶猛以及“金九银十”的行业周期催化下,地产股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迎来属于自己的时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港股内房股涨势凶猛 A股投资机会在哪里?

地产龙头企业具备了低估值、业绩稳定的特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月18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27%,报28159.77点,创逾两年新高。其中,恒生地产建筑类指数上涨1.99%,成为恒生指数上涨的重要推手。

实际上,今年以来,港股地产板块就表现非常惊艳,恒生地产建筑类指数累计涨幅高达51.26%,板块中20家公司的股价实现翻倍。

今年以来港股涨幅逾100%地产股情况

除去ROAD KING INF(01098.HK)和台泥国际集团(01136.HK)之外,其余18家公司均为“内房股”(指内地房地产公司的股票),其中中国恒大(03333.HK)、融创中国(01918.HK)以及雅居乐集团(03383.HK)分别以474.53%、447.88%以及235.80%的涨幅分列前三位。

港股内房股上涨主要有两方面的逻辑:

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合同销售额确认为营业收入的时间平均为1年半,2017年开始确认的营业收入多数来自于2016年,而当年的房地产行业情况要大大好于2015年,不仅销售总量同比大幅上涨,同时毛利较高,这也直接导致市场对房地产企业2017年净利润会发生较大幅度增长的预期。

另一方面,尽管一二线城市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受到多项“限购”政策的制约,但三四线城市在分类调控的思想下量价齐升,延续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周期。这也直接促使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交出了超预期的答卷—根据克尔瑞研究最新披露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共有16家港股内房股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的70%以上,同时还有8家上调了今年的销售目标。销售状况的火爆也意味着未来两年房企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除此之外,2018年港股上市企业将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HKFRS 15),这将直接改善房地产企业合同销售与营业收入确认之间的时滞问题,据摩根士丹利测算,使用新准则能使房地产商2018年平均收入提升10%-15%。

与港股内房股今年以来涨势相比,A股的地产股“黯然失色”—截至9月18日收盘,申万房地产指数累计上涨幅度仅为8.17%,距离沪深300指数的涨幅(16.10%)还有近8个点差距。

具体到A股上市公司来看,申万行业房地产类119家公司(排除园区开发类公司)今年以来有52家累计涨幅为正,64家为负,还有3家为0%;累计涨幅为正的公司中,涨幅超过50%的有4家,介于30%至50%的有11家,介于10%至30%的有20家,还有17家公司的涨幅大于0但低于10%。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为正的房地产公司涨幅分布情况

尽管经历了一定的涨幅,但是A股的地产股仍然显得较为“便宜”:

广发证券研报显示,地产板块以市净率(PB)估值为2.04,仅处于历史分位数31%的水平,即比历史上69%的时间都要低。

而如果以2016年底公布的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的2017年和2018年的滚动市盈率来看,A股上市地产股的市盈率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

数据来源:Wind资讯,克尔瑞研究

随着内地与香港股市之间的资金来往日益密切,港股内房股的逻辑也应该同样适合A股的地产股—行业龙头万科 A(000002.SZ)9月份以来涨幅最高达到30%,并且创出历史新高30.22元。这似乎表明地产股的表演时刻已经开启。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大型上市房企除了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之外,其自身隐含的信用也便于发行公司债券,尤其是港股内房股还能够通过发行美元债来融资;相比之下,未来中小房企的融资渠道将会越来越窄,拿地能力也会相应越来越差,失去了“面粉”自然无法做出“面包”,大房企对中小房企的收购兼并将成为常态,行业集中度提升也将成为必然。克尔瑞研究数据表明,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各梯队房企销售金额集中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Top 20房企的销售金额占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比例由2015年的23.10%提高到35.60%。

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房企销售金额集中度情况

资本市场对仍以住宅开发为主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进行估值将不再仅考虑其净利润水平,土地储备也将成为另一重要因素,因为土地储备意味着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在融资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的龙头房企容易获得资本市场更高的认可,甚至估值的溢价。在这一点上,港股涨幅居前的普遍是大型房企,其大量的土地储备也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从已经披露的今年1-7月新增土地的建筑面积情况来看,A股上市房企中万科A以及保利地产(600048.SH)以超过1400万方遥遥领先表格中其他8家企业,而新城控股(601155.SH)则以接近1000万方位居第三位。

有意思的是,广发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披露公募基金主动型股票产品对于房地产类股票的配置系数仅为0.48,处于历史分位数的2%,即比历史上98%的时间都低,可谓罕见。

目前来看,地产龙头企业具备了低估值、业绩稳定的特点,而且在今年港股内房股涨势凶猛以及“金九银十”的行业周期催化下,地产股或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迎来属于自己的时刻。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