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新高 科技推动中国平安股价继续上行

中国平安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公司转型,努力由过去的资本驱动转向科技驱动。

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平安(601318.SH)正迎来其上市以来最长的上涨周期。在过去20个交易月里,这家公司的股价有16个月上涨。目前,这家保险公司的总市值近1.1万亿,跻身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A股共有6家公司市值超过万亿,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平安。

作为一家保险控股集团,其传统的模式更多是资本驱动。资本扩张,业务规模扩大,之后资本再扩张。如今,这家保险集团公司希望其被赋予更多的科技元素。中国平安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公司转型,努力由过去的资本驱动转向科技驱动。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此前曾表态,中国平安未来将由资本驱动转向科技驱动。为了向投资者阐释其科技转型的效果,中国平安在今年7月份专门在香港举办了“揭秘平安科技变革”的科技开放日,以向投资者说明其科技战略的措施以及对于中国平安未来的意义。

的确,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科技已经开始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行渗透。在科技的助力下,原本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金融活动正在被机器取代!这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的效率。

高盛前熟悉技术官Michel就表示,科技正在打乱华尔街的传统工作,人工智能的出现将让金融业多数人的工作重新洗牌;另外一家华尔街投行摩根大通则表示,其将在债券交易中引入人工智能。摩根大通甚至准备用人工智能来帮助预测市场。

无独有偶,中国平安亦在其金融业务活动的多个领域引入了人工智能在内的诸多科技手段。

在资产配置方面,中国平安基于其独特的Conning系统,模拟海量经济情景下的市场表现,确定风险偏好,从而进行更加卓有成效的资产配置,提升资产收益率。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5.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4%,继续领先竞争对手。

在业务层面,科技同样无所不在。原本需要由人工才能完成的车损勘查,如今通过大数据的形式,可以实现远程智能定损。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平安推出的“510城市极速现场查勘”服务在全国334个中心城市上线,85%的现场案件实现10分钟极速处理。

即使在传统的信贷审核领域,中国平安也有重大创新。在原本认为只能依赖人力才能完成的信用审核领域,中国平安依托大数据,所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人工审核的主观局限,提升审核效率以及质量,降低坏账率。人脸识别未来还可以用在金融服务的多个领域。目前中国平安的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达99.8%。

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平安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超过6.17万亿,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752.1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如果剔除去年平安普惠重组事件的影响,前三季度净利润强劲增长超过40%。

出色的业绩赢得投资者信任,中国平安刚刚经过了其上市以来最长的上涨周期。自从2016年3月股价触底回升以来,中国平安的股价累计上涨幅度超过100%。

最新交易日,中国平安的股价,A股收于63.93元,H股收于68.75港元,总市值增加至1.1万亿。

中国平安并不打算止步于此,并希望能够再迈向上一个台阶。科技因素便是其最重要的考量。

中国平安在过去很长时间,曾经因为混合金融模式,尤其是保险加银行的经营模式,遭遇市场大幅折价。不过,在科技的助力下,一切都已经不太一样了。中国平安过去的这些不利因素如今却正被投资者看重。

科技对于业务数据的塑造最有说服力。

利用科技手段,将帮助中国平安有效打破市场边界,并推动不同平台之间用户的有效迁移。今年年中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的用户在各互联网平台之间的迁徙量达4,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此外,2017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个人客户中有3,734万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在整体客户中占比26.1%。

科技力量推动中国平安核心业务良性增长。截止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平安个人客户数同比增长22.5%至1.53亿,互联网用户规模同比增长27.4%至4.30亿。

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5.5%,已超上年全年规模。平安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3.6%;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同比增长38%。

为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在金融服务行业的应用,中国平安投入巨额资本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从事的研发科技人员超过了2万名,累计投入的科研经费超过了500亿元。截至9月30日,中国平安递交的科技专利达到2,165项。

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壹账通,借助科技力量,将银行、保险、财富管理(基金、证券等)、信贷等等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在这样的一个平台和金融机构服务的生态圈内,用户可以解决几乎全部的金融业务需求。

截至2017年9月30日,平安壹账通累计与446家银行和1,782家非银金融及准金融机构合作;新增同业交易规模6.64万亿元,征信业务查询量达6.44亿次。同时,金融壹账通面向保险行业打造“智能保险云”,并已与11家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

中国平安还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信息交易平台陆金所的发起方和最大股东。依托科技力量和多元化的大平台交易模式,陆金所今年前三季度的业务规模稳健增长21.8%至4,762.25亿元。截至2017年9月30日,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3,236万,同比增长26.9%。

科技变革的深层在于帮助金融机构深度获取客户。在“科技引领金融”的理念下,中国平安围绕广大用户的“医、食、住、行”需求,所打造的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平安壹账通等,可以让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享受应有的各项服务,这提升了客户体验。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平安成为未来消费金融时代最大的获胜者之一。

目前,中国平安的总市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国内的竞争对手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机构,也超越了安联、安盛、友邦保险等海外竞争对手,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科技革新和金融科技的典型代表。

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马明哲表示,展望全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在十九大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的方向和目标愈加清晰。

“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下的中国平安亦有望再度挑战市值新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国平安

2k
  • 太极集团(600129.SH):202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8.22亿元,同比增长1.32倍
  • 平安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ESG评级保持国内领先 持续深化绿色运营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又见新高 科技推动中国平安股价继续上行

中国平安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公司转型,努力由过去的资本驱动转向科技驱动。

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中国平安(601318.SH)正迎来其上市以来最长的上涨周期。在过去20个交易月里,这家公司的股价有16个月上涨。目前,这家保险公司的总市值近1.1万亿,跻身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A股共有6家公司市值超过万亿,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平安。

作为一家保险控股集团,其传统的模式更多是资本驱动。资本扩张,业务规模扩大,之后资本再扩张。如今,这家保险集团公司希望其被赋予更多的科技元素。中国平安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公司转型,努力由过去的资本驱动转向科技驱动。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此前曾表态,中国平安未来将由资本驱动转向科技驱动。为了向投资者阐释其科技转型的效果,中国平安在今年7月份专门在香港举办了“揭秘平安科技变革”的科技开放日,以向投资者说明其科技战略的措施以及对于中国平安未来的意义。

的确,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科技已经开始向经济和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行渗透。在科技的助力下,原本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金融活动正在被机器取代!这可以提升企业经营的效率。

高盛前熟悉技术官Michel就表示,科技正在打乱华尔街的传统工作,人工智能的出现将让金融业多数人的工作重新洗牌;另外一家华尔街投行摩根大通则表示,其将在债券交易中引入人工智能。摩根大通甚至准备用人工智能来帮助预测市场。

无独有偶,中国平安亦在其金融业务活动的多个领域引入了人工智能在内的诸多科技手段。

在资产配置方面,中国平安基于其独特的Conning系统,模拟海量经济情景下的市场表现,确定风险偏好,从而进行更加卓有成效的资产配置,提升资产收益率。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5.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4%,继续领先竞争对手。

在业务层面,科技同样无所不在。原本需要由人工才能完成的车损勘查,如今通过大数据的形式,可以实现远程智能定损。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平安推出的“510城市极速现场查勘”服务在全国334个中心城市上线,85%的现场案件实现10分钟极速处理。

即使在传统的信贷审核领域,中国平安也有重大创新。在原本认为只能依赖人力才能完成的信用审核领域,中国平安依托大数据,所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人工审核的主观局限,提升审核效率以及质量,降低坏账率。人脸识别未来还可以用在金融服务的多个领域。目前中国平安的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达99.8%。

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平安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超过6.17万亿,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752.1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如果剔除去年平安普惠重组事件的影响,前三季度净利润强劲增长超过40%。

出色的业绩赢得投资者信任,中国平安刚刚经过了其上市以来最长的上涨周期。自从2016年3月股价触底回升以来,中国平安的股价累计上涨幅度超过100%。

最新交易日,中国平安的股价,A股收于63.93元,H股收于68.75港元,总市值增加至1.1万亿。

中国平安并不打算止步于此,并希望能够再迈向上一个台阶。科技因素便是其最重要的考量。

中国平安在过去很长时间,曾经因为混合金融模式,尤其是保险加银行的经营模式,遭遇市场大幅折价。不过,在科技的助力下,一切都已经不太一样了。中国平安过去的这些不利因素如今却正被投资者看重。

科技对于业务数据的塑造最有说服力。

利用科技手段,将帮助中国平安有效打破市场边界,并推动不同平台之间用户的有效迁移。今年年中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平安的用户在各互联网平台之间的迁徙量达4,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此外,2017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个人客户中有3,734万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在整体客户中占比26.1%。

科技力量推动中国平安核心业务良性增长。截止今年三季度末,中国平安个人客户数同比增长22.5%至1.53亿,互联网用户规模同比增长27.4%至4.30亿。

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5.5%,已超上年全年规模。平安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3.6%;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同比增长38%。

为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在金融服务行业的应用,中国平安投入巨额资本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安从事的研发科技人员超过了2万名,累计投入的科研经费超过了500亿元。截至9月30日,中国平安递交的科技专利达到2,165项。

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壹账通,借助科技力量,将银行、保险、财富管理(基金、证券等)、信贷等等的信息综合在一起。在这样的一个平台和金融机构服务的生态圈内,用户可以解决几乎全部的金融业务需求。

截至2017年9月30日,平安壹账通累计与446家银行和1,782家非银金融及准金融机构合作;新增同业交易规模6.64万亿元,征信业务查询量达6.44亿次。同时,金融壹账通面向保险行业打造“智能保险云”,并已与11家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

中国平安还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信息交易平台陆金所的发起方和最大股东。依托科技力量和多元化的大平台交易模式,陆金所今年前三季度的业务规模稳健增长21.8%至4,762.25亿元。截至2017年9月30日,陆金所平台累计注册用户3,236万,同比增长26.9%。

科技变革的深层在于帮助金融机构深度获取客户。在“科技引领金融”的理念下,中国平安围绕广大用户的“医、食、住、行”需求,所打造的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平安壹账通等,可以让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享受应有的各项服务,这提升了客户体验。正是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平安成为未来消费金融时代最大的获胜者之一。

目前,中国平安的总市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国内的竞争对手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机构,也超越了安联、安盛、友邦保险等海外竞争对手,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科技革新和金融科技的典型代表。

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马明哲表示,展望全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在十九大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金融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的方向和目标愈加清晰。

“金融+科技”双轮驱动下的中国平安亦有望再度挑战市值新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