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高科技行业吸引人才放大招 “未来智慧人才”最吸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高科技行业吸引人才放大招 “未来智慧人才”最吸金

看完这份报告,你会后悔自己当年没去学编程。

来源:视觉中国

在中国,无论是喝一杯咖啡,还是坐出租车、看电影,只需要一部手机,不用带钱包,这些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便利对许多歪果仁朋友来说还很新奇。而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仅仅是中国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一个侧面。无论是从产业分布还是市场活跃度来看,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正在迈入“黄金时代”。

中国高科技企业版图涵盖众多产业领域,不仅有航天研究、粒子科学领域的“国家队”也有互联网产业、通信产业、智能制造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想必很多正在求职的人都很好奇:这些行业的人才缺口大吗?哪些岗位是行业稀缺的?他们的薪资待遇怎么样?近日,人力资源咨询机构韦莱韬悦发布的《高科技行业薪酬调研报告》给出了答案。

此次调研共有来自全球的259家公司参与,主要集中在硬件制造、互联网、通讯、媒体、咨询服务、贸易销售等高科技子行业。

行业整体调薪率同比上涨1.4%,深圳调薪率最高

首先来看高科技行业整体情况。在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高科技行业调薪率仍保持较高水平。数据显示,行业整体平均调薪率为9.6%,同比上涨1.4%,高于8.2%的全行业调薪率。

从城市来看,2017年各地调薪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其中,深圳调薪率最高,达12.4%,其次是广州(10.6%)、北京(9.7%)、上海(9.7%)。二三线城市薪酬涨幅则较为平稳,维持在8.7%左右。

子行业中互联网给钱最大方,硬件制造业离职率最高

而在高科技子行业中,财大气粗的互联网行业调薪率最高,含晋升调薪率达13.2%,紧随其后的是半导体行业,含晋升调薪率达9.2%。同时,这两个行业人才需求也更旺盛。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继续向中国转移,国内企业人才需求更旺盛。报告称,依照2020年新建产线规划,半导体人才严重短缺,缺口达40万人。为吸引半导体优秀人才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中资企业不仅发奖金高于外企,更祭出花式福利,车贴房补、子女教育方方面面都为雇员考虑到。

另一个方面是各子行业的主动离职率。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各子行业主动离职率均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硬件制造行业主动离职率高企,达到35.6%,同比上升10.6%。有研究机构认为,受移动设备持续替代、宏观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电子计算机难改下滑趋势,短期内硬件制造产业规模下降难以避免,而行业前景不明朗也造成了硬件制造行业人员的流失率上升。

尽管高科技企业在积极储备人才,但人才建设仍是当前高科技行业最头疼的问题:应届生水平是否越来越高?关键技术人才如何吸引?来看看他们都放了哪些大招。

应届生:校招热度不减,半数企业视学校背景定薪

相比地产、金融等行业,高科技行业更重视校招的作用。报告显示,高科技行业的毕业生招聘占总招聘人数的38.7%,在全行业中占比最高。

从城市来看,各主要城市的毕业生起薪并没有明显差距,杭州为深圳的0.9倍,兰州则为0.8倍。考虑到当地物价水平,去二、三线城市工作拿的薪水购买力似乎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高科技行业对应届生的招聘不仅跑“量”,也看“质”。报告称,有近半数的企业为了抢夺“985”、“211”名校生实行差异化定薪策略。而这些企业对此解释:差异化定薪策略是基于名校学生的工作能力一般比普通院校学生高的判断。

薪资上的差距不仅因为不同的学校背景,还来自不同的学历。报告显示,在固薪上,硕士比本科高25.1%,博士比本科高79.4%。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低学历人群的恶意。

此外,不同职能起薪也各不相同。以硕士毕业生为例,软件职能的起薪是客服职能的1.5倍。

未来智慧人才:创业企业最缺技术大牛,科技巨头青睐高级工程师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成熟,人工智能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各大巨擘也纷纷加大力度布局AI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 “未来智慧人才”也成为关注的热点。针对这一趋势,韦莱韬悦分享了“未来智慧人才专项调研”的结果。

报告显示,“未来智慧人才”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在科技巨头、智能制造、金融机构和创业企业等几大领域。根据技能水平,调研中将“智慧人才”分为技术专家、中高级工程师和初级工程师三种类型,不同企业对这三类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重研发但数据少的创业企业里,大量的“智慧人才”集中在项目团队中,需求最大的是技术专家,内部主要分布在产品平台、算法平台以及市场营销等部门。

这和同样注重研发投入的科技巨头型企业恰恰相反。譬如微软、阿里巴巴、亚马逊、百度,这些巨头早在几年前就成立了研究院,他们更关注如何对已有的大量后台数据进行开发、应用,例如最为聚焦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面的高级工程师,此类“智慧人才”是他们颇为关注的。

人才来源方面,“未来智慧人才”的来源仍集中于企业间的人才流动、应届毕业生招募、海外招募以及兼并收购。而吸引这些“智慧人才”加盟的重要因素则来自于资源的倾斜,以及研发环境。比如,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通过设立海外研究院/实验室,并采用高于一般研发人员的薪酬待遇,来吸引此类人才。

此外,“未来智慧人才”的主要来源相对集中,且市场行情看涨。以AI领域为例,应届生起薪高于整体行业水平,而处于“智慧人才”金字塔顶端的技术专家,平均年薪超过百万。中高级工程师也比企业内一般软件工程师的平均薪酬高20%左右,即便是初级工程师这样的“智慧人才”,也要比一般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平均薪酬高50%。人工智能薪酬和普通研发工程师相比高30-50%, 比互联网行业整体薪酬水平高 40%-12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高科技行业吸引人才放大招 “未来智慧人才”最吸金

看完这份报告,你会后悔自己当年没去学编程。

来源:视觉中国

在中国,无论是喝一杯咖啡,还是坐出租车、看电影,只需要一部手机,不用带钱包,这些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便利对许多歪果仁朋友来说还很新奇。而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仅仅是中国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一个侧面。无论是从产业分布还是市场活跃度来看,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正在迈入“黄金时代”。

中国高科技企业版图涵盖众多产业领域,不仅有航天研究、粒子科学领域的“国家队”也有互联网产业、通信产业、智能制造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想必很多正在求职的人都很好奇:这些行业的人才缺口大吗?哪些岗位是行业稀缺的?他们的薪资待遇怎么样?近日,人力资源咨询机构韦莱韬悦发布的《高科技行业薪酬调研报告》给出了答案。

此次调研共有来自全球的259家公司参与,主要集中在硬件制造、互联网、通讯、媒体、咨询服务、贸易销售等高科技子行业。

行业整体调薪率同比上涨1.4%,深圳调薪率最高

首先来看高科技行业整体情况。在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高科技行业调薪率仍保持较高水平。数据显示,行业整体平均调薪率为9.6%,同比上涨1.4%,高于8.2%的全行业调薪率。

从城市来看,2017年各地调薪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其中,深圳调薪率最高,达12.4%,其次是广州(10.6%)、北京(9.7%)、上海(9.7%)。二三线城市薪酬涨幅则较为平稳,维持在8.7%左右。

子行业中互联网给钱最大方,硬件制造业离职率最高

而在高科技子行业中,财大气粗的互联网行业调薪率最高,含晋升调薪率达13.2%,紧随其后的是半导体行业,含晋升调薪率达9.2%。同时,这两个行业人才需求也更旺盛。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继续向中国转移,国内企业人才需求更旺盛。报告称,依照2020年新建产线规划,半导体人才严重短缺,缺口达40万人。为吸引半导体优秀人才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中资企业不仅发奖金高于外企,更祭出花式福利,车贴房补、子女教育方方面面都为雇员考虑到。

另一个方面是各子行业的主动离职率。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各子行业主动离职率均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硬件制造行业主动离职率高企,达到35.6%,同比上升10.6%。有研究机构认为,受移动设备持续替代、宏观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电子计算机难改下滑趋势,短期内硬件制造产业规模下降难以避免,而行业前景不明朗也造成了硬件制造行业人员的流失率上升。

尽管高科技企业在积极储备人才,但人才建设仍是当前高科技行业最头疼的问题:应届生水平是否越来越高?关键技术人才如何吸引?来看看他们都放了哪些大招。

应届生:校招热度不减,半数企业视学校背景定薪

相比地产、金融等行业,高科技行业更重视校招的作用。报告显示,高科技行业的毕业生招聘占总招聘人数的38.7%,在全行业中占比最高。

从城市来看,各主要城市的毕业生起薪并没有明显差距,杭州为深圳的0.9倍,兰州则为0.8倍。考虑到当地物价水平,去二、三线城市工作拿的薪水购买力似乎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高科技行业对应届生的招聘不仅跑“量”,也看“质”。报告称,有近半数的企业为了抢夺“985”、“211”名校生实行差异化定薪策略。而这些企业对此解释:差异化定薪策略是基于名校学生的工作能力一般比普通院校学生高的判断。

薪资上的差距不仅因为不同的学校背景,还来自不同的学历。报告显示,在固薪上,硕士比本科高25.1%,博士比本科高79.4%。感受到这个世界对低学历人群的恶意。

此外,不同职能起薪也各不相同。以硕士毕业生为例,软件职能的起薪是客服职能的1.5倍。

未来智慧人才:创业企业最缺技术大牛,科技巨头青睐高级工程师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成熟,人工智能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各大巨擘也纷纷加大力度布局AI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 “未来智慧人才”也成为关注的热点。针对这一趋势,韦莱韬悦分享了“未来智慧人才专项调研”的结果。

报告显示,“未来智慧人才”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在科技巨头、智能制造、金融机构和创业企业等几大领域。根据技能水平,调研中将“智慧人才”分为技术专家、中高级工程师和初级工程师三种类型,不同企业对这三类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比如,在重研发但数据少的创业企业里,大量的“智慧人才”集中在项目团队中,需求最大的是技术专家,内部主要分布在产品平台、算法平台以及市场营销等部门。

这和同样注重研发投入的科技巨头型企业恰恰相反。譬如微软、阿里巴巴、亚马逊、百度,这些巨头早在几年前就成立了研究院,他们更关注如何对已有的大量后台数据进行开发、应用,例如最为聚焦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方面的高级工程师,此类“智慧人才”是他们颇为关注的。

人才来源方面,“未来智慧人才”的来源仍集中于企业间的人才流动、应届毕业生招募、海外招募以及兼并收购。而吸引这些“智慧人才”加盟的重要因素则来自于资源的倾斜,以及研发环境。比如,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通过设立海外研究院/实验室,并采用高于一般研发人员的薪酬待遇,来吸引此类人才。

此外,“未来智慧人才”的主要来源相对集中,且市场行情看涨。以AI领域为例,应届生起薪高于整体行业水平,而处于“智慧人才”金字塔顶端的技术专家,平均年薪超过百万。中高级工程师也比企业内一般软件工程师的平均薪酬高20%左右,即便是初级工程师这样的“智慧人才”,也要比一般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平均薪酬高50%。人工智能薪酬和普通研发工程师相比高30-50%, 比互联网行业整体薪酬水平高 40%-120%。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