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种植可可豆的人,从来都吃不起巧克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种植可可豆的人,从来都吃不起巧克力

借着“Bean To Bar” 巧克力越来越流行的热潮,我们也许重新思考一下吃巧克力这件事。

无论在欧美还是亚洲,城市的消费者都习惯了便利店和超市里的廉价巧克力制品,廉价的背后,是种植农民被剥削廉价劳动力,巧克力原本丰富的风味被稀释和抹煞。在一本讲美国巧克力发展历史的新书“Bean To Bar Chocolate: America's Craft Chocolate Revolution”(从豆到块——美国的手工巧克力革命)里,作者 Megan Giller 梳理了巧克力产业背后有些不光彩的历史和现状,从而阐明她的观点:人们不应该再消费便宜的巧克力。

巧克力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最早发现巧克力的玛雅人,到大航海时期将巧克力带回欧洲的西班牙船队,到绵延几个世纪的奴隶制,再到工业化、现代商业、快速消费品……今天,70%的巧克力来自非洲的可可豆产地,尽管奴隶制已经不存在了,但当地的农民和采摘工人的生存状况依然恶劣,时有童工和奴役的新闻爆出。

像雀巢、亿滋和好时这样的大品牌,在各方督促下,联合起来在当地成立了 CocoaAction 组织以保护种植者的权益,帮助本地人培训和提高技术,进行可持续生产,目标是在2020年减少70%的童工,但实际上,Giller 在书中指出,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童工的数字不减却增,巧克力产业链背后的问题很复杂,仅仅着眼于童工的减少,不能改变可可农民的贫困本质。

为什么巧克力的消费量越来越大,可可豆的价格越来越高,但可可农民却越来越贫困?在作者 Giller 看来,这才是值得从厂商、品牌到消费者都考虑的问题。1980年,可可农民的收入占巧克力零售价格的16%,但现在,这个数字变成了3-6%。

“仅雀巢公司2015年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1000亿美元,而加纳和科特迪瓦两个国家加起来,当年的GDP也只有730亿美元,”Giller 在新书里写到,“这就是1美元巧克力带来的悬殊对比。”

近几年才开始普及开来的"Bean to Bar" 巧克力,我们可以借用咖啡、葡萄酒的思路去理解它。中小型巧克力厂商为了追求更细致独特的口味和个性,一改过去从大品牌买入“二手”可可原料的做法,开始深入产地,直接从种植园购买可可豆(也就是“bean”),从源头开始控制巧克力的生产流程:烘焙、研磨、调温、倒模……最后包装出品我们常见的巧克力块(即是“bar”)或其他巧克力制品。一块"Bean to Bar" 巧克力的售价,通常在8-14美元之间,但更高或者更低的都有可能。

"Bean to Bar" 巧克力的现状是,大部分产地不是非洲,而是可可豆品质更好,生产环境也更优越的中南美洲,以加勒比海地区产量最丰。所以一时半会儿,这股风潮对改善非洲可可农民的生活现状并没有帮助,但至少,人们有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可持续生产模式。

美国最好的 Bean to Bar 巧克力厂牌之一 Askinosie,直接把可可农民的照片印在了包装上

当然,南美洲的可可产地也有自己的问题,因为种植品种单一,病害连连,导致产量降低(类似的事情我们听到的还少吗?连香蕉都有可能会绝种了)。

“14美元一块的巧克力,乍一听确实很贵。但你换来的是巧克力可能创造的最好的美食体验,这样一想就很合算了。一瓶好的葡萄酒可能卖几百几千美元,更别提鱼子酱了。对我来说,花10美元,得到几天甚至一周的享受,很值得。” Giller 说。

换个角度想,当代人的膳食卡路里过剩,巧克力绝不是生活必需品,与其把自己的热量配额用在牺牲了口味、质量的廉价巧克力上,不如消费"Bean to Bar" 巧克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味觉体验的同时,地球上也将会有人因此而受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种植可可豆的人,从来都吃不起巧克力

借着“Bean To Bar” 巧克力越来越流行的热潮,我们也许重新思考一下吃巧克力这件事。

无论在欧美还是亚洲,城市的消费者都习惯了便利店和超市里的廉价巧克力制品,廉价的背后,是种植农民被剥削廉价劳动力,巧克力原本丰富的风味被稀释和抹煞。在一本讲美国巧克力发展历史的新书“Bean To Bar Chocolate: America's Craft Chocolate Revolution”(从豆到块——美国的手工巧克力革命)里,作者 Megan Giller 梳理了巧克力产业背后有些不光彩的历史和现状,从而阐明她的观点:人们不应该再消费便宜的巧克力。

巧克力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从最早发现巧克力的玛雅人,到大航海时期将巧克力带回欧洲的西班牙船队,到绵延几个世纪的奴隶制,再到工业化、现代商业、快速消费品……今天,70%的巧克力来自非洲的可可豆产地,尽管奴隶制已经不存在了,但当地的农民和采摘工人的生存状况依然恶劣,时有童工和奴役的新闻爆出。

像雀巢、亿滋和好时这样的大品牌,在各方督促下,联合起来在当地成立了 CocoaAction 组织以保护种植者的权益,帮助本地人培训和提高技术,进行可持续生产,目标是在2020年减少70%的童工,但实际上,Giller 在书中指出,这样的做法收效甚微,童工的数字不减却增,巧克力产业链背后的问题很复杂,仅仅着眼于童工的减少,不能改变可可农民的贫困本质。

为什么巧克力的消费量越来越大,可可豆的价格越来越高,但可可农民却越来越贫困?在作者 Giller 看来,这才是值得从厂商、品牌到消费者都考虑的问题。1980年,可可农民的收入占巧克力零售价格的16%,但现在,这个数字变成了3-6%。

“仅雀巢公司2015年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1000亿美元,而加纳和科特迪瓦两个国家加起来,当年的GDP也只有730亿美元,”Giller 在新书里写到,“这就是1美元巧克力带来的悬殊对比。”

近几年才开始普及开来的"Bean to Bar" 巧克力,我们可以借用咖啡、葡萄酒的思路去理解它。中小型巧克力厂商为了追求更细致独特的口味和个性,一改过去从大品牌买入“二手”可可原料的做法,开始深入产地,直接从种植园购买可可豆(也就是“bean”),从源头开始控制巧克力的生产流程:烘焙、研磨、调温、倒模……最后包装出品我们常见的巧克力块(即是“bar”)或其他巧克力制品。一块"Bean to Bar" 巧克力的售价,通常在8-14美元之间,但更高或者更低的都有可能。

"Bean to Bar" 巧克力的现状是,大部分产地不是非洲,而是可可豆品质更好,生产环境也更优越的中南美洲,以加勒比海地区产量最丰。所以一时半会儿,这股风潮对改善非洲可可农民的生活现状并没有帮助,但至少,人们有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可持续生产模式。

美国最好的 Bean to Bar 巧克力厂牌之一 Askinosie,直接把可可农民的照片印在了包装上

当然,南美洲的可可产地也有自己的问题,因为种植品种单一,病害连连,导致产量降低(类似的事情我们听到的还少吗?连香蕉都有可能会绝种了)。

“14美元一块的巧克力,乍一听确实很贵。但你换来的是巧克力可能创造的最好的美食体验,这样一想就很合算了。一瓶好的葡萄酒可能卖几百几千美元,更别提鱼子酱了。对我来说,花10美元,得到几天甚至一周的享受,很值得。” Giller 说。

换个角度想,当代人的膳食卡路里过剩,巧克力绝不是生活必需品,与其把自己的热量配额用在牺牲了口味、质量的廉价巧克力上,不如消费"Bean to Bar" 巧克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味觉体验的同时,地球上也将会有人因此而受益。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