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票房不及预期、钢铁侠雷神要退休 下一阶段超级英雄靠什么来赢得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票房不及预期、钢铁侠雷神要退休 下一阶段超级英雄靠什么来赢得市场?

漫威的票房增幅在近两年出现了下滑的危机。

作者:杨丽娅 许凤琪

随着《正义联盟》的单日排片与票房占比回落到10%的区间,2017年的超级英雄大战也即将落下帷幕。《雷神3》的国内票房落在7.5亿之内,而目前来看,《正义联盟》也难以超过8亿。全年上映的六部超级英雄电影里,票房最高的《蜘蛛侠》也只有7.7亿,没有一部达到前两年的10亿+爆款。放眼全球范围,超级英雄今年的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各片表现都十分“平均”,没能奉献一部爆款作品。

作为“领头羊”的漫威,今年的表现也只能算是“平平”。数据显示,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范围内,漫威电影的市场号召力在2015年左右达到巅峰后,均开始出现下滑,单片平均票房也于2017年降至近年来的最低点,若想延续曾经的辉煌,漫威或许不得不做出改变。

而就在近日,漫威宇宙中最具人气的电影作品《复仇者联盟》系列频频放出猛料,不仅发布《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官方预告片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还放出消息,2019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4》将会是包括雷神在内的许多英雄扮演者们的谢幕演出,引起一片热议。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预告海报

漫威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调整,原因并不难理解,除因为年纪的增长,许多演员已经不适合继续饰演他们现如今的角色外,受各影片间同质化严重、观众审美疲劳影响,漫威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战无不胜”了。

截至目前为止,漫威出品的17部漫威宇宙作品已为其收获了13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平均每部7.6亿美元,其中还不乏《复仇者联盟》、《钢铁侠3》等四部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佳作。单从数字来看,无愧为当下全球最火热的IP。

然而就在这惊人的总量和历史成绩背后,漫威的票房增幅却在近两年出现了下滑的危机。

以中国市场为例,2016年以前漫威作品一直是电影市场最具吸金能力的电影,其在中国地区的票房基本能占全球总票房的15%以上,在每年有数百部影片上映的情况下,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2013年的《钢铁侠3》以及2015年的《复仇者联盟2》单片票房均占到国内全年总票房的3%以上,尤其是《钢铁侠3》的3.6%,至今仍没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可以打破这一纪录。

《美国队长3》之后,尽管漫威的作品仍能在中国市场保持7亿+的水准,但却没有了前两年10亿+的爆款,而如果和全年票房总量增长的速度相比,漫威作品票房的增速显然有些慢了。

近年来内地年票房的增长折线

 

和同年漫威电影单片平均票房的变化折线

通过对比近年来内地年票房的增长折线和同年漫威电影单片平均票房的变化折线不难发现,2016年以前,两项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内地电影市场越加繁荣,漫威在中国也越发受到欢迎。2015年,漫威单片平均票房和全国总票房的增长速度同时达到顶峰,同比增幅分别为惊人的49%和56%。然而2015年之后,漫威的平均票房并没有随着内地总票房一起趋于稳定,反而出现下滑的趋势,到今年更是跌落到7.27亿,几乎回到2014年的水平。

2016年后,只有《美国队长3》凭借12.5亿的内地票房达到了2.7%的票房占比,除此之外漫威再无作品票房占比超过2%,大都徘徊在1.8%上下,2017年的《银河护卫队2》更是以1.4%的占比创造历史最低记录。

  《美国队长3》内地票房达12.5亿

放眼全球市场,漫威的“颓势”似乎也已经显现出来。此前几年,漫威影片单片的平均全球票房一般在9亿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却猛然降至7.5亿美元,甚至比17部漫威影片的平均票房还低。

票房增长上的减速,更多体现在了续作的乏力上。众所周知,依靠单人作品积累人气、靠续作和《复仇者联盟》等“多英雄混战”来拿高票房是漫威的重要运作策略,这样的模式在漫威宇宙的前两个阶段也确实取得了成功,但从《复仇者联盟2》之后的第三阶段开始,续作的吸金能力却开始出现下滑。

为了解决这种创新上的乏力,漫威开始越来越重视群戏,希望靠更多出场英雄和明星来为影片带来流量与看点,纯单人作品开始减少。但这并没有帮助漫威解决问题:同为第三部续集的《美国队长3》,在大量超级英雄加盟、烂番茄新鲜度达90%的情况下,全球票房却低于3年前上映、钢铁侠唱独角戏、烂番茄新鲜度仅为79%的《钢铁侠3》;另一部第三部续作《雷神3》不到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则和《雷神2》相差无几,在续作票房增幅普遍在15%以上、部分增幅甚至可达100%的情况下,这样的原地踏步对于有多位人气角色加盟的《雷神3》而言显然不能称之为成功。

这两部影片票房不及预期也一度引起粉丝的热议。单从票房来看,2016年后漫威电影在世界市场的“统治力”的确难比当年。事实上,有这样困扰的并不只有漫威和迪士尼,其他的超级英雄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此前受漫威超级英雄热影响,以华纳+DC为代表的竞争对手们也加入这场大混战中,出品了大量超级英雄作品。在超级英雄电影整体比较火热的情况下,索尼的《超凡蜘蛛侠》、福克斯的《X战警》系列等都在世界范围内卖出不错的票房成绩,特别是在中国,火热的市场甚至救活了在北美表现不佳的《超凡蜘蛛侠2》等电影。

  《超凡蜘蛛侠》

但2016年后,多数电影在全球的票房成绩都要低于预期,2017年所有超级英雄电影的平均票房约为7.1亿美元,甚至要略低于2014年平均7.2亿美元的成绩。就连拥有极佳口碑的《金刚狼3》都只在2017年卖到6.2亿美元,而《X战警:逆转未来》在2014年时就收获了7.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是什么原因造成超级英雄影响力大不如前呢?一大原因在于,每年大量超级英雄影片上映,分散了观众人数。2012年之后,几乎每年都可以看到3-4部超级英雄电影,而此前最多一年(2011年)也只有两部该类型的电影。2016年,共有5部超级英雄电影上映,今年更是达到6部,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出现在电影院里。

如此高密度的上映率,让观众不再像当年那般“饥渴”,特别是当《雷神3》和《正义联盟》出现在同一个档期,对于非死忠观众来说,选择其中一部来观看或许就够了。

  《雷神3》和《正义联盟》出现在同一个档期

而在这种上映密度下,超级英雄电影同质化、套路化严重的问题则被暴露了出来。电影新闻权威网站Collider作者亚当齐伍德就指出,漫威似乎已经找到一套创作电影的公式,通过这套公式可以生产出一系列票房、口碑还不错的影片,但受此影响,“观众想要看到的电影故事也将一同被绑架挟持,电影将一点一滴的失去它原本的意义。长此以往,我们将再也看不到诺兰式的创新了”。

这种超级英雄片的泛滥和同质化,令许多人想起当年美国西部片的兴盛与衰落,斯皮尔伯格就悲观地预言:“总有一天,超级英雄电影也会步西部片的后尘,迎来周期性的衰落”。

好在各大公司似乎都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纷纷开始做出调整,试图进行一些创新:DC推出女英雄单人电影《神奇女侠》,取得不错的反响,是2017年成绩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福克斯率先完成换血,就连“狼叔”休·杰克曼也已经献出了谢幕演出;漫威不仅逐渐结束老英雄、开启新英雄的故事,还试图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此前陷入停滞的迪士尼收购福克斯一事近日又传出已重启,一旦能取得成功,则意味着X战警们也将加入到漫威宇宙中来……

不过以上种种探索与尝试,更多还局限在丰富已有内容的层面,形式是否有所变化,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如果说在“超级英雄市场争夺战”的第一阶段,漫威靠着先发优势取得了先机,那么在即将到来的第二阶段,在电影数量只增不减的情况下,超级英雄大战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仅仅有套路的故事和好特效,或许已经抓不住观众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漫威

4.4k
  • 漫威与《复仇者联盟》大反派“征服者康”演员中止合作,后者被判袭击和骚扰罪
  • 《银河护卫队3》国内冲击5亿票房,或是“漫威电影宇宙”的最后高光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票房不及预期、钢铁侠雷神要退休 下一阶段超级英雄靠什么来赢得市场?

漫威的票房增幅在近两年出现了下滑的危机。

作者:杨丽娅 许凤琪

随着《正义联盟》的单日排片与票房占比回落到10%的区间,2017年的超级英雄大战也即将落下帷幕。《雷神3》的国内票房落在7.5亿之内,而目前来看,《正义联盟》也难以超过8亿。全年上映的六部超级英雄电影里,票房最高的《蜘蛛侠》也只有7.7亿,没有一部达到前两年的10亿+爆款。放眼全球范围,超级英雄今年的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各片表现都十分“平均”,没能奉献一部爆款作品。

作为“领头羊”的漫威,今年的表现也只能算是“平平”。数据显示,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范围内,漫威电影的市场号召力在2015年左右达到巅峰后,均开始出现下滑,单片平均票房也于2017年降至近年来的最低点,若想延续曾经的辉煌,漫威或许不得不做出改变。

而就在近日,漫威宇宙中最具人气的电影作品《复仇者联盟》系列频频放出猛料,不仅发布《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官方预告片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还放出消息,2019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4》将会是包括雷神在内的许多英雄扮演者们的谢幕演出,引起一片热议。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预告海报

漫威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调整,原因并不难理解,除因为年纪的增长,许多演员已经不适合继续饰演他们现如今的角色外,受各影片间同质化严重、观众审美疲劳影响,漫威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战无不胜”了。

截至目前为止,漫威出品的17部漫威宇宙作品已为其收获了13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平均每部7.6亿美元,其中还不乏《复仇者联盟》、《钢铁侠3》等四部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佳作。单从数字来看,无愧为当下全球最火热的IP。

然而就在这惊人的总量和历史成绩背后,漫威的票房增幅却在近两年出现了下滑的危机。

以中国市场为例,2016年以前漫威作品一直是电影市场最具吸金能力的电影,其在中国地区的票房基本能占全球总票房的15%以上,在每年有数百部影片上映的情况下,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2013年的《钢铁侠3》以及2015年的《复仇者联盟2》单片票房均占到国内全年总票房的3%以上,尤其是《钢铁侠3》的3.6%,至今仍没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可以打破这一纪录。

《美国队长3》之后,尽管漫威的作品仍能在中国市场保持7亿+的水准,但却没有了前两年10亿+的爆款,而如果和全年票房总量增长的速度相比,漫威作品票房的增速显然有些慢了。

近年来内地年票房的增长折线

 

和同年漫威电影单片平均票房的变化折线

通过对比近年来内地年票房的增长折线和同年漫威电影单片平均票房的变化折线不难发现,2016年以前,两项数据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内地电影市场越加繁荣,漫威在中国也越发受到欢迎。2015年,漫威单片平均票房和全国总票房的增长速度同时达到顶峰,同比增幅分别为惊人的49%和56%。然而2015年之后,漫威的平均票房并没有随着内地总票房一起趋于稳定,反而出现下滑的趋势,到今年更是跌落到7.27亿,几乎回到2014年的水平。

2016年后,只有《美国队长3》凭借12.5亿的内地票房达到了2.7%的票房占比,除此之外漫威再无作品票房占比超过2%,大都徘徊在1.8%上下,2017年的《银河护卫队2》更是以1.4%的占比创造历史最低记录。

  《美国队长3》内地票房达12.5亿

放眼全球市场,漫威的“颓势”似乎也已经显现出来。此前几年,漫威影片单片的平均全球票房一般在9亿美元左右,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却猛然降至7.5亿美元,甚至比17部漫威影片的平均票房还低。

票房增长上的减速,更多体现在了续作的乏力上。众所周知,依靠单人作品积累人气、靠续作和《复仇者联盟》等“多英雄混战”来拿高票房是漫威的重要运作策略,这样的模式在漫威宇宙的前两个阶段也确实取得了成功,但从《复仇者联盟2》之后的第三阶段开始,续作的吸金能力却开始出现下滑。

为了解决这种创新上的乏力,漫威开始越来越重视群戏,希望靠更多出场英雄和明星来为影片带来流量与看点,纯单人作品开始减少。但这并没有帮助漫威解决问题:同为第三部续集的《美国队长3》,在大量超级英雄加盟、烂番茄新鲜度达90%的情况下,全球票房却低于3年前上映、钢铁侠唱独角戏、烂番茄新鲜度仅为79%的《钢铁侠3》;另一部第三部续作《雷神3》不到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则和《雷神2》相差无几,在续作票房增幅普遍在15%以上、部分增幅甚至可达100%的情况下,这样的原地踏步对于有多位人气角色加盟的《雷神3》而言显然不能称之为成功。

这两部影片票房不及预期也一度引起粉丝的热议。单从票房来看,2016年后漫威电影在世界市场的“统治力”的确难比当年。事实上,有这样困扰的并不只有漫威和迪士尼,其他的超级英雄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此前受漫威超级英雄热影响,以华纳+DC为代表的竞争对手们也加入这场大混战中,出品了大量超级英雄作品。在超级英雄电影整体比较火热的情况下,索尼的《超凡蜘蛛侠》、福克斯的《X战警》系列等都在世界范围内卖出不错的票房成绩,特别是在中国,火热的市场甚至救活了在北美表现不佳的《超凡蜘蛛侠2》等电影。

  《超凡蜘蛛侠》

但2016年后,多数电影在全球的票房成绩都要低于预期,2017年所有超级英雄电影的平均票房约为7.1亿美元,甚至要略低于2014年平均7.2亿美元的成绩。就连拥有极佳口碑的《金刚狼3》都只在2017年卖到6.2亿美元,而《X战警:逆转未来》在2014年时就收获了7.1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是什么原因造成超级英雄影响力大不如前呢?一大原因在于,每年大量超级英雄影片上映,分散了观众人数。2012年之后,几乎每年都可以看到3-4部超级英雄电影,而此前最多一年(2011年)也只有两部该类型的电影。2016年,共有5部超级英雄电影上映,今年更是达到6部,平均每两个月就有一部超级英雄电影出现在电影院里。

如此高密度的上映率,让观众不再像当年那般“饥渴”,特别是当《雷神3》和《正义联盟》出现在同一个档期,对于非死忠观众来说,选择其中一部来观看或许就够了。

  《雷神3》和《正义联盟》出现在同一个档期

而在这种上映密度下,超级英雄电影同质化、套路化严重的问题则被暴露了出来。电影新闻权威网站Collider作者亚当齐伍德就指出,漫威似乎已经找到一套创作电影的公式,通过这套公式可以生产出一系列票房、口碑还不错的影片,但受此影响,“观众想要看到的电影故事也将一同被绑架挟持,电影将一点一滴的失去它原本的意义。长此以往,我们将再也看不到诺兰式的创新了”。

这种超级英雄片的泛滥和同质化,令许多人想起当年美国西部片的兴盛与衰落,斯皮尔伯格就悲观地预言:“总有一天,超级英雄电影也会步西部片的后尘,迎来周期性的衰落”。

好在各大公司似乎都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纷纷开始做出调整,试图进行一些创新:DC推出女英雄单人电影《神奇女侠》,取得不错的反响,是2017年成绩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福克斯率先完成换血,就连“狼叔”休·杰克曼也已经献出了谢幕演出;漫威不仅逐渐结束老英雄、开启新英雄的故事,还试图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此前陷入停滞的迪士尼收购福克斯一事近日又传出已重启,一旦能取得成功,则意味着X战警们也将加入到漫威宇宙中来……

不过以上种种探索与尝试,更多还局限在丰富已有内容的层面,形式是否有所变化,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如果说在“超级英雄市场争夺战”的第一阶段,漫威靠着先发优势取得了先机,那么在即将到来的第二阶段,在电影数量只增不减的情况下,超级英雄大战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仅仅有套路的故事和好特效,或许已经抓不住观众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