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蜕变:南华生物完成“又一块拼图”

人有命运,一只股票亦有命运。然而,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在资本市场,“000504”这个股票代码曾经有着高贵的“血统”,曾经搭上过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快车,也曾经在“保壳”大战中几度沉浮。

如今,“000504”背后的上市公司“南华生物”已经摆脱掉过去的历史包袱,正向着拥有多项专利的高科技生物制药公司蜕变。

并购

近日,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4个月的南华生物正式复牌。同时,公司发布公告,以5130万元现金收购“湖南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泰生物”)54%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能够成功收购远泰生物,在南华生物总经理向双林眼中可谓“捡了一个宝”。

据了解,“远泰生物是最近热门的CAR-T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国内少有的领军企业,它在美国旧金山湾区有一家全资子公司ProMab,ProMab拥有一支顶级的生物科学家团队,是美国最早提供专业和高品质的临床前全链条技术外包服务(从抗体开发、病毒生产、体外和动物试验、前临床工作等)的公司之一;已经为全美和全球各大药厂、研发中心及大学完成了150多个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项目技术外包服务,服务和合作的对象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Novartis、Pfizer、Merck、Lilly、Amgen、Genentech等。”

向双林对记者说,“远泰生物独立申请了国际和美国数十项CAR-T技术发明专利,已经获得3项国际专利授权,研发中潜在的专利技术还有近百个。其CAR-T技术拥有明显的自主特色和优势,在降低细胞因子分泌、双特异性抗体、抗体靶标筛选、肿瘤微环境调控、实体瘤给药方式、基因编辑技术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进展。在‘2017国际细胞治疗上海峰会’上中源协和、华大基因、西比曼等公司均对远泰的CAR-T技术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向双林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跨界基因沉默”技术的发明人,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回国后曾任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他加入到南华生物。

科学家的背景使得向双林的眼光十分独到,他看到今后技术授权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他举例说,“上海某公司利用从ProMab获得的一项专利的中国区授权,就成功进行了7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采用技术中国区授权、股权合作的方式,桂林某公司也与ProMab签署7500万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所以,我们收购远泰生物的这个价格是非常合算的。”

前生

资深的投资者,对“000504”这只股票一定不会陌生。在成为“南华生物”之前,它在股市的经历可谓“命运多舛”,其中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资本市场一系列现实的话题。

南华生物前身为“港澳实业”,曾是上世纪90年代海南省最早的两家房地产上市企业之一,其股东背景在当时都声名显赫。

然而上市没几年后,公司由于1998、1999两年连续亏损,最终在2000年4月19日被特别处理——港澳实业变成“ST港澳”。

2001年,“ST港澳”被赛迪传媒借壳重组。赛迪传媒凭借旗下《中国计算机报》的强劲发行,风光过几年,但2006年以后,公司业绩开始走下坡路,并在2009年沦为“*ST传媒”。

2009年,湖南省高管局旗下湖南高速集团拟借壳*ST传媒上市,但这一重组因湖南高管局原局长冯伟林的妻子易杏玲参与内幕交易而被中途叫停。内幕交易事发后不久,冯伟林落马。

而此时,湖南方面已经无法“撤单”,只好被迫接下*ST传媒:2010年7月,湖南财政厅下属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湖南财信”)通过湖南国投,委托湖南信托以6.38亿元接盘*ST传媒,湖南信托成为第一大股东。

湖南国投当时承诺,未来拟对*ST传媒资产重组,将公司收益低、负担重的不良资产置换出上市公司。然而,湖南国投重组*ST传媒之路一直不顺。

湖南国投的母公司“湖南财信”希望能够将旗下的优质金融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但面临政策的制约。

直到2014年10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似乎出现一道曙光——但本次修订中“金融资产”依然不能通过“借壳”方式上市。而此时,“湖南财信”成为“000504”的实际控制人已经超过3年。

蜕变

面对纸媒的日益衰败,南华生物艰难剥离“流血”业务,涅槃重生。

早在2014年,湖南财信就在健康、养老领域有所布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开始在生物医疗领域探索。于是,2014年“湖南财信”决定把更有长远发展潜力的生物医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2015年初,在湖南财信的主导下,ST传媒终于转型成为一家生物干细胞公司,公司更名为“南华生物”,并拟定增募资6.03亿元,用于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储存库等项目。

孰料,2015年年中A股市场大幅波动,南华生物定增金额也不得不缩水成2016年版的2.9亿元。尽管如此,2016年,南华生物终于完全剥离了一直在“流血”的传统纸媒业务。与此同时,南华生物在干细胞领域可谓进展神速,使南华生物在涅槃中重生。

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能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目前产业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干细胞药物研发,另一个是新生儿的干细胞收储。其中后者有类保险业务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因此,“干细胞收储”是目前南华生物重点发力的领域。

“几年前湖南当地做干细胞收储的企业有15家左右,我们进入这个市场后,目前市场上只剩下4、5家了,而南华生物是规模最大的一家,也是成长性最好的,近2年业务上保持了年度100%的增长。”向双林说。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的新生儿中有1%-1.5%会选择存储新生儿干细胞,在发达城市上海、北京等地这个数字要超过10%,而在湖南省却只有0.1%。

“2016年湖南省新出生人口92.3万人,这意味着,即使湖南省只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每年也要有1万例左右的增量,每个新生儿存储干细胞22年的费用约2.5万元,这就有每年2.5亿元的新增市场需求,仅仅湖南这一个市场就足可以让上市公司盈利颇丰。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向双林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开展细胞治疗有两大方向:一个是干细胞领域,另一个是免疫细胞领域。南华生物已经在干细胞领域开展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而本次收购的远泰生物则是免疫细胞制药领域的领军企业。如此一来,南华生物已经成为国内少有的布局细胞治疗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这一收购同时也显示南华生物自2015年以来的基本布局并未发生改变。

在CAR-T免疫疗法的开发上,美国遥遥领先,中国紧随其后,欧洲和日本大幅落后。2017年8月30日,美国FDA正式批准诺华公司突破性CAR-T疗法Kymriah上市,治疗一次定价47.5万美元;10月18日,FDA正式批准Kite制药另一款CAR-T免疫疗法Yescarta上市,治疗一次定价37.3万美元。这极大地刺激了国内CAR-T免疫疗法的研发和向临床推进,复星医药、中源协和、科济生物、西比曼、等都在加快该领域的投资步伐。

向双林认为,收购远泰生物后,会拓展公司更多的发展空间。

首先,要充分利用远泰生物海外研发团队的优势,加快推进自有CAR-T专利技术的临床试验备案与审批;第二可以利用专利授权进行股权合作,与国内的同道一起加速推进中国的CAR-T免疫疗法临床转化;第三通过跨境资本运作,进一步做强做大美国子公司平台(ProMab);第四可以开展免疫细胞的收储工作。

远泰生物自2001年以来开展抗体研发和技术外包服务,成功建立了鼠源、兔源、人源三大抗体技术平台,迄今为止已拥有近5000种抗体并在美国开展销售多年。“远泰生物将来在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前景,也是重点发展的方向。”向双林表示。

未来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市场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仅仅在干细胞治疗这一个领域,在2010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到215亿美元,2018年将增长至1195亿美元。

“细胞治疗最接近临床应用,中国在这个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大;美国、加拿大、英国都已经开发出相关药物,并应用到临床医疗中,中国则在谨慎的推进,目前也正是这个产业大规模爆发的前夜。”向双林表示。

事实上,就在南华生物发布收购公告几天之前(11月22日),中国首个干细胞通用标准在北京发布。

中国细胞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周琪院士指出,“《干细胞通用要求》是根据国家标准委2017年发布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制订的首个针对干细胞通用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将在规范干细胞行业发展,保障受试者权益,促进干细胞转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此,向双林认为,“由于干细胞来源多样、制备工艺复杂、质控和监管困难,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和产业化面临巨大挑战,有了行业标准对于我们这样的上市公司是巨大的利好。”
他还表示,本次收购完成以后,公司还会继续在相关领域挖掘优质标的,不断并购专业技术公司,同时拓展与医院的业务、科研和资本合作,有信心通过几年时间把“000504”打造成生物医疗领域的优质企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南华生物

  • 南华生物:第二大股东上海和平所持10.79%公司股份全部将被司法拍卖
  • 南华生物再度涨停,4个交易日内录得3个涨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艰辛蜕变:南华生物完成“又一块拼图”

人有命运,一只股票亦有命运。然而,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在资本市场,“000504”这个股票代码曾经有着高贵的“血统”,曾经搭上过中国经济最强劲的快车,也曾经在“保壳”大战中几度沉浮。

如今,“000504”背后的上市公司“南华生物”已经摆脱掉过去的历史包袱,正向着拥有多项专利的高科技生物制药公司蜕变。

并购

近日,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4个月的南华生物正式复牌。同时,公司发布公告,以5130万元现金收购“湖南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泰生物”)54%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能够成功收购远泰生物,在南华生物总经理向双林眼中可谓“捡了一个宝”。

据了解,“远泰生物是最近热门的CAR-T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国内少有的领军企业,它在美国旧金山湾区有一家全资子公司ProMab,ProMab拥有一支顶级的生物科学家团队,是美国最早提供专业和高品质的临床前全链条技术外包服务(从抗体开发、病毒生产、体外和动物试验、前临床工作等)的公司之一;已经为全美和全球各大药厂、研发中心及大学完成了150多个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项目技术外包服务,服务和合作的对象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Novartis、Pfizer、Merck、Lilly、Amgen、Genentech等。”

向双林对记者说,“远泰生物独立申请了国际和美国数十项CAR-T技术发明专利,已经获得3项国际专利授权,研发中潜在的专利技术还有近百个。其CAR-T技术拥有明显的自主特色和优势,在降低细胞因子分泌、双特异性抗体、抗体靶标筛选、肿瘤微环境调控、实体瘤给药方式、基因编辑技术等方面均有很好的进展。在‘2017国际细胞治疗上海峰会’上中源协和、华大基因、西比曼等公司均对远泰的CAR-T技术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向双林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跨界基因沉默”技术的发明人,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回国后曾任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他加入到南华生物。

科学家的背景使得向双林的眼光十分独到,他看到今后技术授权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他举例说,“上海某公司利用从ProMab获得的一项专利的中国区授权,就成功进行了7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采用技术中国区授权、股权合作的方式,桂林某公司也与ProMab签署7500万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所以,我们收购远泰生物的这个价格是非常合算的。”

前生

资深的投资者,对“000504”这只股票一定不会陌生。在成为“南华生物”之前,它在股市的经历可谓“命运多舛”,其中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资本市场一系列现实的话题。

南华生物前身为“港澳实业”,曾是上世纪90年代海南省最早的两家房地产上市企业之一,其股东背景在当时都声名显赫。

然而上市没几年后,公司由于1998、1999两年连续亏损,最终在2000年4月19日被特别处理——港澳实业变成“ST港澳”。

2001年,“ST港澳”被赛迪传媒借壳重组。赛迪传媒凭借旗下《中国计算机报》的强劲发行,风光过几年,但2006年以后,公司业绩开始走下坡路,并在2009年沦为“*ST传媒”。

2009年,湖南省高管局旗下湖南高速集团拟借壳*ST传媒上市,但这一重组因湖南高管局原局长冯伟林的妻子易杏玲参与内幕交易而被中途叫停。内幕交易事发后不久,冯伟林落马。

而此时,湖南方面已经无法“撤单”,只好被迫接下*ST传媒:2010年7月,湖南财政厅下属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湖南财信”)通过湖南国投,委托湖南信托以6.38亿元接盘*ST传媒,湖南信托成为第一大股东。

湖南国投当时承诺,未来拟对*ST传媒资产重组,将公司收益低、负担重的不良资产置换出上市公司。然而,湖南国投重组*ST传媒之路一直不顺。

湖南国投的母公司“湖南财信”希望能够将旗下的优质金融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但面临政策的制约。

直到2014年10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似乎出现一道曙光——但本次修订中“金融资产”依然不能通过“借壳”方式上市。而此时,“湖南财信”成为“000504”的实际控制人已经超过3年。

蜕变

面对纸媒的日益衰败,南华生物艰难剥离“流血”业务,涅槃重生。

早在2014年,湖南财信就在健康、养老领域有所布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开始在生物医疗领域探索。于是,2014年“湖南财信”决定把更有长远发展潜力的生物医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2015年初,在湖南财信的主导下,ST传媒终于转型成为一家生物干细胞公司,公司更名为“南华生物”,并拟定增募资6.03亿元,用于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储存库等项目。

孰料,2015年年中A股市场大幅波动,南华生物定增金额也不得不缩水成2016年版的2.9亿元。尽管如此,2016年,南华生物终于完全剥离了一直在“流血”的传统纸媒业务。与此同时,南华生物在干细胞领域可谓进展神速,使南华生物在涅槃中重生。

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能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目前产业方向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干细胞药物研发,另一个是新生儿的干细胞收储。其中后者有类保险业务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因此,“干细胞收储”是目前南华生物重点发力的领域。

“几年前湖南当地做干细胞收储的企业有15家左右,我们进入这个市场后,目前市场上只剩下4、5家了,而南华生物是规模最大的一家,也是成长性最好的,近2年业务上保持了年度100%的增长。”向双林说。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的新生儿中有1%-1.5%会选择存储新生儿干细胞,在发达城市上海、北京等地这个数字要超过10%,而在湖南省却只有0.1%。

“2016年湖南省新出生人口92.3万人,这意味着,即使湖南省只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每年也要有1万例左右的增量,每个新生儿存储干细胞22年的费用约2.5万元,这就有每年2.5亿元的新增市场需求,仅仅湖南这一个市场就足可以让上市公司盈利颇丰。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向双林表示。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开展细胞治疗有两大方向:一个是干细胞领域,另一个是免疫细胞领域。南华生物已经在干细胞领域开展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而本次收购的远泰生物则是免疫细胞制药领域的领军企业。如此一来,南华生物已经成为国内少有的布局细胞治疗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这一收购同时也显示南华生物自2015年以来的基本布局并未发生改变。

在CAR-T免疫疗法的开发上,美国遥遥领先,中国紧随其后,欧洲和日本大幅落后。2017年8月30日,美国FDA正式批准诺华公司突破性CAR-T疗法Kymriah上市,治疗一次定价47.5万美元;10月18日,FDA正式批准Kite制药另一款CAR-T免疫疗法Yescarta上市,治疗一次定价37.3万美元。这极大地刺激了国内CAR-T免疫疗法的研发和向临床推进,复星医药、中源协和、科济生物、西比曼、等都在加快该领域的投资步伐。

向双林认为,收购远泰生物后,会拓展公司更多的发展空间。

首先,要充分利用远泰生物海外研发团队的优势,加快推进自有CAR-T专利技术的临床试验备案与审批;第二可以利用专利授权进行股权合作,与国内的同道一起加速推进中国的CAR-T免疫疗法临床转化;第三通过跨境资本运作,进一步做强做大美国子公司平台(ProMab);第四可以开展免疫细胞的收储工作。

远泰生物自2001年以来开展抗体研发和技术外包服务,成功建立了鼠源、兔源、人源三大抗体技术平台,迄今为止已拥有近5000种抗体并在美国开展销售多年。“远泰生物将来在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前景,也是重点发展的方向。”向双林表示。

未来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市场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仅仅在干细胞治疗这一个领域,在2010年全球市场规模已达到215亿美元,2018年将增长至1195亿美元。

“细胞治疗最接近临床应用,中国在这个领域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大;美国、加拿大、英国都已经开发出相关药物,并应用到临床医疗中,中国则在谨慎的推进,目前也正是这个产业大规模爆发的前夜。”向双林表示。

事实上,就在南华生物发布收购公告几天之前(11月22日),中国首个干细胞通用标准在北京发布。

中国细胞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周琪院士指出,“《干细胞通用要求》是根据国家标准委2017年发布的《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制订的首个针对干细胞通用要求的规范性文件,将在规范干细胞行业发展,保障受试者权益,促进干细胞转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此,向双林认为,“由于干细胞来源多样、制备工艺复杂、质控和监管困难,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和产业化面临巨大挑战,有了行业标准对于我们这样的上市公司是巨大的利好。”
他还表示,本次收购完成以后,公司还会继续在相关领域挖掘优质标的,不断并购专业技术公司,同时拓展与医院的业务、科研和资本合作,有信心通过几年时间把“000504”打造成生物医疗领域的优质企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