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步坦协同卫南疆 解析电影《芳华》中的战斗场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步坦协同卫南疆 解析电影《芳华》中的战斗场景

根据笔者掌握的战史资料,尽管电影场景在细节上难以“严丝合缝”地吻合实际战例,但我军后勤分队甚至战斗分队在行军过程中遭遇伏击的现象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

电影《芳华》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马骐騑

近日,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军旅题材电影《芳华》正在热映。而影片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无疑是反映1979年南疆边界作战的长达6分钟的战斗镜头。这段场景记述了作为“伐木连”副连长的男主角在率领1个排执行运输任务时,突遭敌军伏击并造成严重伤亡的经历,也为影片整体的“怀旧”基调加上一笔浓重的脚注。那么,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在真实的战争中存在么?影片所呈现的各种战斗细节,又是否符合那场战争的真实情景么?笔者根据搜集的战史资料,尝试为观众解析《芳华》中的战斗场景。

在影片中,男主角、作为“伐木连”副连长的刘峰和副指导员带领1个排,为向前沿输送补给的运输队承担掩护任务。然而,运输队在经过丛林茅草地带时,遭到敌军分队伏击并且伤亡惨重。值此紧急时刻,作为战斗指挥员的男主角,勇敢地率领仍有战斗力的战士们打响反伏击战斗,并在前来增援的坦克火力支援下粉碎了敌军进攻,为运输队扫清了前进道路。战斗结束时,运输队近半数成员已经伤亡,只剩16人还有战斗力,而身负重伤的男主角为看护阵亡战友遗体,甚至放弃了随坦克赴后方及时救治的机会。

那么,在实际的战事中,存在与这段场景类似的战斗么?

据笔者掌握的战史资料,尽管电影场景在细节上难以“严丝合缝”地吻合实际战例,但我军后勤甚至战斗分队在行军过程中遭遇伏击,在当时确定具有一定普遍性。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广州军区陆军第41军部队向敌纵深穿插时,某师后勤梯队在丛林山地遭到敌军伏击,导致逾百人伤亡的战例。由于在1979年南疆作战中,我军的对手具有丰富的丛林游击战经验,擅长运用偷袭、伏击等战术,而且由于在兵力、火力上均难敌我军,许多敌方部队化整为零,散落在我后方地域进行袭扰作战。结合这一现象,不难看出《芳华》反映的这段战斗场景还是有迹可循的。

不过,令笔者稍感疑惑的,是影片中男主角所在的“伐木连”这一建制单位的性质。从影片介绍的信息来看,该连队似乎是承担“伐木”任务,因而给观众留下战斗力不强的印象。但根据笔者对当时我军编制的了解,这种连队似乎并不存在。笔者回顾了《芳华》的文字剧本,发现原文交代男主角刘峰来自某军工兵营,在犯下“错误”后又调回原部队。根据我军在1970年代的编制,陆军军属工兵营下辖舟桥连、工兵(地雷爆破)连和机械(筑城)连。上述连队似乎无一符合“伐木连”的特征。而影片所反映的参加1979年边界战争西线作战的成都和昆明军区参战部队,也不存在成建制参战的农场/生产建设部队。因此,大概“伐木连”是导演根据男主角敦厚而木讷的性格特征,从而做出的艺术升华吧。

图片来源:参考军事

在战斗细节方面,影片中的场景描绘了男主角所在的运输队在遭伏击之初,指战员们一时陷入慌乱,沿道路两侧以行军队形向敌军盲目射击。而在此时,作为副连长的男主角挺身而出,率先向敌军发动反击,进而在遭受严重伤亡的情况下打退了敌军伏击。影片一经公映,不少影评人和网友即对此情节议论纷纷,指责片中的指挥员没有尽到责任,运输队受袭击后的表现也不甚合理。那么,真实的边界战争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排除影片因艺术加工需要而制造的情节外,我们也需要对应影片的细节去思考这一场景的合理性。尽管男主角是基层战斗连队出身,但在文工团工作数年后,他的作战指挥能力有一定减退应属合理。同时,作为剧情设置的“伐木连”,所接受的反伏击战斗训练不够强悍也是符合剧情的。此外,由于掩护分队在护送以后勤人员为主的输送队,不仅分散了自身火力,也增加了战斗负担。因此,这支运输队在受到袭击之初的反映,还是符合常理的。

另外,在运输队遭伏击后赶上来提供重要帮助的我军坦克,也是《芳华》中的一大亮点。在电影场景中,一辆我军62式轻型坦克从后方前来增援,用车载高射机枪压制敌军火力,为运输队摆脱困境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上,坦克部队在1979年边界战争中也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影片所反映的剧情,是云南方向我军陆军第13军的真实战斗历程。当时,配属第13军作战的是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下属连队,后者完成了协同步兵部队偷渡红河、步坦协同向敌纵深穿插、掩护步兵部队攻坚,以及为防御反袭击战斗提供火力支援等多项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步兵作战的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是在1976年刚刚从北方调归该军区,并且在战前数年训练和装备相对匮乏的一支部队。尽管战备情况不甚理想,作战任务又复杂艰巨,但该团依然成功履行了战斗职责,为战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笔者认为,由于参战部队的坦克数量很少,一支小规模运输队也能获得坦克支援的剧情略显“奢侈”,但毕竟瑕不掩瑜,能通过瞬间的光影展现我军坦克部队的战斗荣誉,《芳华》亦可谓善莫大焉。

来源:参考军事

原标题:步坦协同卫南疆 解析电影《芳华》中的战斗场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步坦协同卫南疆 解析电影《芳华》中的战斗场景

根据笔者掌握的战史资料,尽管电影场景在细节上难以“严丝合缝”地吻合实际战例,但我军后勤分队甚至战斗分队在行军过程中遭遇伏击的现象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

电影《芳华》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马骐騑

近日,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军旅题材电影《芳华》正在热映。而影片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无疑是反映1979年南疆边界作战的长达6分钟的战斗镜头。这段场景记述了作为“伐木连”副连长的男主角在率领1个排执行运输任务时,突遭敌军伏击并造成严重伤亡的经历,也为影片整体的“怀旧”基调加上一笔浓重的脚注。那么,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在真实的战争中存在么?影片所呈现的各种战斗细节,又是否符合那场战争的真实情景么?笔者根据搜集的战史资料,尝试为观众解析《芳华》中的战斗场景。

在影片中,男主角、作为“伐木连”副连长的刘峰和副指导员带领1个排,为向前沿输送补给的运输队承担掩护任务。然而,运输队在经过丛林茅草地带时,遭到敌军分队伏击并且伤亡惨重。值此紧急时刻,作为战斗指挥员的男主角,勇敢地率领仍有战斗力的战士们打响反伏击战斗,并在前来增援的坦克火力支援下粉碎了敌军进攻,为运输队扫清了前进道路。战斗结束时,运输队近半数成员已经伤亡,只剩16人还有战斗力,而身负重伤的男主角为看护阵亡战友遗体,甚至放弃了随坦克赴后方及时救治的机会。

那么,在实际的战事中,存在与这段场景类似的战斗么?

据笔者掌握的战史资料,尽管电影场景在细节上难以“严丝合缝”地吻合实际战例,但我军后勤甚至战斗分队在行军过程中遭遇伏击,在当时确定具有一定普遍性。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广州军区陆军第41军部队向敌纵深穿插时,某师后勤梯队在丛林山地遭到敌军伏击,导致逾百人伤亡的战例。由于在1979年南疆作战中,我军的对手具有丰富的丛林游击战经验,擅长运用偷袭、伏击等战术,而且由于在兵力、火力上均难敌我军,许多敌方部队化整为零,散落在我后方地域进行袭扰作战。结合这一现象,不难看出《芳华》反映的这段战斗场景还是有迹可循的。

不过,令笔者稍感疑惑的,是影片中男主角所在的“伐木连”这一建制单位的性质。从影片介绍的信息来看,该连队似乎是承担“伐木”任务,因而给观众留下战斗力不强的印象。但根据笔者对当时我军编制的了解,这种连队似乎并不存在。笔者回顾了《芳华》的文字剧本,发现原文交代男主角刘峰来自某军工兵营,在犯下“错误”后又调回原部队。根据我军在1970年代的编制,陆军军属工兵营下辖舟桥连、工兵(地雷爆破)连和机械(筑城)连。上述连队似乎无一符合“伐木连”的特征。而影片所反映的参加1979年边界战争西线作战的成都和昆明军区参战部队,也不存在成建制参战的农场/生产建设部队。因此,大概“伐木连”是导演根据男主角敦厚而木讷的性格特征,从而做出的艺术升华吧。

图片来源:参考军事

在战斗细节方面,影片中的场景描绘了男主角所在的运输队在遭伏击之初,指战员们一时陷入慌乱,沿道路两侧以行军队形向敌军盲目射击。而在此时,作为副连长的男主角挺身而出,率先向敌军发动反击,进而在遭受严重伤亡的情况下打退了敌军伏击。影片一经公映,不少影评人和网友即对此情节议论纷纷,指责片中的指挥员没有尽到责任,运输队受袭击后的表现也不甚合理。那么,真实的边界战争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排除影片因艺术加工需要而制造的情节外,我们也需要对应影片的细节去思考这一场景的合理性。尽管男主角是基层战斗连队出身,但在文工团工作数年后,他的作战指挥能力有一定减退应属合理。同时,作为剧情设置的“伐木连”,所接受的反伏击战斗训练不够强悍也是符合剧情的。此外,由于掩护分队在护送以后勤人员为主的输送队,不仅分散了自身火力,也增加了战斗负担。因此,这支运输队在受到袭击之初的反映,还是符合常理的。

另外,在运输队遭伏击后赶上来提供重要帮助的我军坦克,也是《芳华》中的一大亮点。在电影场景中,一辆我军62式轻型坦克从后方前来增援,用车载高射机枪压制敌军火力,为运输队摆脱困境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实上,坦克部队在1979年边界战争中也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影片所反映的剧情,是云南方向我军陆军第13军的真实战斗历程。当时,配属第13军作战的是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下属连队,后者完成了协同步兵部队偷渡红河、步坦协同向敌纵深穿插、掩护步兵部队攻坚,以及为防御反袭击战斗提供火力支援等多项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配合步兵作战的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是在1976年刚刚从北方调归该军区,并且在战前数年训练和装备相对匮乏的一支部队。尽管战备情况不甚理想,作战任务又复杂艰巨,但该团依然成功履行了战斗职责,为战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笔者认为,由于参战部队的坦克数量很少,一支小规模运输队也能获得坦克支援的剧情略显“奢侈”,但毕竟瑕不掩瑜,能通过瞬间的光影展现我军坦克部队的战斗荣誉,《芳华》亦可谓善莫大焉。

来源:参考军事

原标题:步坦协同卫南疆 解析电影《芳华》中的战斗场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