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绿地控股西安建工背后:千亿在陕投资撬动百亿基建,打响西安混改“第一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绿地控股西安建工背后:千亿在陕投资撬动百亿基建,打响西安混改“第一枪”

蹒跚多年,西安市国企改革终于打响“第一枪”,迈出关键一步。这盘大棋,由世界500强企业绿地入主西安市属基建企业西安建工,落子开局。

图为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与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为新公司揭牌

蹒跚多年,西安市国企改革终于打响“第一枪”,迈出关键一步。这盘大棋,由世界500强企业绿地入主西安市属基建企业西安建工,落子开局。

绿地集团混改西安建工集团日前完成,新的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挂牌,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与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徐徐揭开。

在西安建工高层看来,此举是这家全资市属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化运行机制的重要契机,也是将这个居西北一隅的老牌企业拉至全国乃至全球平台的开端。

对已经涉足基建领域的绿地控股而言,增资10.7亿元控股西安建工66%股权,就是确立了其西北区域“大基建”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和平台。

而西安政府层面当然乐见其成,绿地控股西安建工,作为西安市属国有企业全面混改的“第一枪”,西安建工在混改领域的实践,为西安国企改革这盘大棋确立了难得的样本。

西安混改“第一枪”

绿地控股先抛出了橄榄枝!

2016年3月11日,西安市政府收到一封绿地控股《关于恳请支持绿地集团进一步扩大投资的函》,其核心内容:与西安建工集团战略合作。

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仅一天之后,西安市长上官吉庆就作出批示,要求分管副市长牵头,西安市国资委、与西安建工与绿地洽谈协商后,提出书面意见,报市政府研究——至此,西安建工与绿地合作事宜展开。

“进入实质阶段是在2016年9月30号,”西安建工集团运营规划部副部长钟怡海回忆,“以该日为基准日,多方依次开展清产核资、资产剥离、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确定员工安置方案等诸多工作。”

这家2009年6月组建的西安市属独资企业,是西北首家获得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双特级资质的建设企业。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工商资料发现,即便时至今日,西安建工旗下还有20多家子公司,其中不乏注册资本动辄数亿乃至十亿元的子公司。

这是西安市属国企全面混改“第一枪”,西安层面也并无多少经验。而从工程建设、投资与开发、设计与服务到物流与运营一条产业链中,需清算与审计的内容太多。

清算与审计的同时,西安建工也派人赴贵州与济南考察。入主贵州建工和济南泉景是绿地过去混改成功的案例。调研后他们发现,贵州建工混改以后发展增速显见。

西安市政府于2016年10月底就绿地入股一事召开了专题会议,最终“同意引进绿地控股对西安建工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西安市层面要求,西安市持有股权比例应拥有“一票否决权”。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张玉良今年来西安参与501米“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开工时,就与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谈及控股西安建工集团事宜。

2017年9月26日,股权收购事宜尘埃落定。西安市国资委与绿地控股正式签署《西安建工混合所有制改革增资扩股协议》。9月27日工商资料变更后,西安建工由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西安国企首单改革完成。

根据多方摹画,西安建工三年内将发展成西北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综合性建筑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老国企 ”的新契机

绿地参与西安建工混改,股权收购只是开始,公司内部革命、产业外延与战略提升才是混改的意义所在。

西安建工相关人士称,绿地入主后,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发生改变。之前西安建工是国有独资企业,不存在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高度重合,不能有效发挥董事会应有的职能。引入绿地控股后,西安建工股权变多元,作为充分与市场接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会趋完善。“股东会各股东按照股权比例行使权利。绿地出5人,西安市国资委出3人,另有1名职工董事,组成董事会。”

其次是企业运行机制的改变,市场机制作用逐步替代行政行为。西安建工也将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扩大股东利益,主动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长期以来广为诟病的国企‘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在西安建工不再有生存空间。

引入绿地的管理运行模式后,企业将以营收和利润增长率为核心,实行充分市场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市场!市场!市场!提的更多的是市场。”钟怡海感叹,“西安建工的组织架构也更市场化,12个部门缩减成8个。西安建工众多子公司成立十大产业集团 ,进行集团化管理。”

而绿地控股对西安建工品牌价值的提升作用明显。从西安建工层面讲,能快速将企业“本土优势”转化为“竞争力优势”,在西安,乃至整个西北获得更稳定的市场资源和份额。而绿地则可以利用西安建工积累的本土资源,嫁接起绿地和西安的投资联系。

绿地下一步在西安追加投建重大综合体、特色小镇、西安地铁等千亿投资项目,西安建工方面称,也将积极参与其中。

其实协同作用是双方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绿地主业为房地产开发,而西安建工在建筑施工领域有较强的实力;从业务形态看,有天然的协同、合作基因,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房地产开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比如,西安建工下属的一家钢结构公司是目前陕西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可以预见双方在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合作空间。

界面新闻记者走访西安建工后,多部门相关负责人称,感觉体制和机制包袱甩开了,“西安建工领导班子过去受到市管干部管理限制,比如会被限薪。而绿地控股后,实行市场化运作,‘多大营收就多大回报’。”

绿地西北“大基建”的主平台

对于张玉良掌舵下的全球地产巨头来讲,控股西安建工这样一家地方基建公司,似乎更理所当然。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业绩大幅增长让绿地在2014年攀至全球第一大房企。而在随后的2015、2016年,绿地的增长忽然变缓慢,排名也从“第一房企”跌落。

但多元化发展随即回应了期间的“缓慢”——“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多元产业战略理念,成为绿地转型升级新的方向。

2017年绿地成立25周年的前后,张玉良对记者称,“投资+基建+产业+新城”等新商业模式让绿地具有“多产业航母综合竞争优势”。总资产超7000亿元的“多元化航母”,要从“一枝独秀”走向“枝繁叶茂”。

“大基建”是与绿地房地产主业协同最高的板块。绿地的基建产业平台近几年快速扩张,并购贵州建工、江苏省建、博大绿泽等一批基建企业后,初步形成“覆盖投融建造管、布局东西南北中”的基建产业版图。

界面新闻记者从绿地控股2017半年报注意到,绿地控股研判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历史性机遇,会推进大基建板块发展”。

事实上,2017年上半年,房屋建设市场确实发展稳定,市政、公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这些新热点为绿地控股带来了大量新业务。上半年,绿地控股大基建经营业绩实现营收534 亿元,同比增33.49%。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7 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接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达21.1%。

绿地控股此前收购的贵州建工等基建企业,成为大基建板块重要的平台。而现在看来,“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只是绿地转型的开始,最近一年来,康养与科创也成为绿地转型的新方向,并已在绿地大本营上海试水。

其实,控股西安建工,对绿地西北区域管理总部的联动与影响更为直接。

界面新闻记者比对发现,尽管绿地西北区域在绿地总资产超7000亿元的盘子里并不算大,但与其他板块相比,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银川与西宁等城市,均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域。

从近一两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布局可以看出,作为国资房企与重要基建企业的绿地,在国家丝路经济建设中,积极承担着基建、消费产业领域的任务。比如12月18日,绿地与越南签署的5亿美元农产品进口协议。

就目前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建设中亟需壮扩的。正是基于此,绿地层面称,控股的西安建工,将成为绿地西北“大基建”战略的实施主体和平台。

收购西安建工后,绿地将参与西安的整体建设,而西安就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

而从混改角度讲,继参与贵州建工、江苏省建混改后,绿地会继续发挥混改先行经验,继续参与地方国资国企改革,且不仅限于基建层面。比如,今年上半年绿地就参与了东航物流混改项目。

西安国企改革的样本意义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07年,陕西省国资委领导就密集调研西安市国资委,除了指导支持,还期望西安能在陕西国资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

事实上,与其他老牌城市一样,西安国企改革虽提及多年,却一直蹒跚前行。比如,在最重要的混改方向,此前也一直迟迟未动。

而早至三线建设时期遗留的机械、电气、仪表、棉纺机等领域的老企业,到本世纪前后能源经济发展后大面积、粗犷式发展成立的能源与机械装备企业,以及以基建为核心的市属企业——均属于西安国企改革的重点。

2016年5月,西安国企改革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该《实施意见》从国资监管体系、产权管理制度、国有经济布局、发展混改等7个层面提出要求与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前培育3至5户过百亿元、8至10户过五十亿元的市属国有企业集团。

时至2017年初,时任陕西省长胡和平就在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7年陕西将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六项改革为重点。5月,陕西本土龙头企业陕煤化旗下陕西煤业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实施混改,成为陕西首个员工持股国企。

而绿地控股西安建工,则为西安市属企业,尤其是陕西省外资本进入提供了参与改革的样本,并在陕西整体国资改革中迈出了一大步。

西安建工是西安国企混改的试点企业,此次混改中有诸多大胆尝试和探索。首先在思想上迈出了一大步,比如钟怡海称:“西安市国资委让出了股权控制权,这是国企改革过程中思想解放的重要体现。”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赞赏这次改革的顺利成行:“西安层面将继续支持西安建工做大做强;放大改革示范效应,为西安下一步国企改革提供借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绿地集团

3.3k
  • 绿地控股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1亿余元
  • 绿地地产新增被执行标的2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绿地控股西安建工背后:千亿在陕投资撬动百亿基建,打响西安混改“第一枪”

蹒跚多年,西安市国企改革终于打响“第一枪”,迈出关键一步。这盘大棋,由世界500强企业绿地入主西安市属基建企业西安建工,落子开局。

图为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与绿地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为新公司揭牌

蹒跚多年,西安市国企改革终于打响“第一枪”,迈出关键一步。这盘大棋,由世界500强企业绿地入主西安市属基建企业西安建工,落子开局。

绿地集团混改西安建工集团日前完成,新的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挂牌,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与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徐徐揭开。

在西安建工高层看来,此举是这家全资市属企业进一步提升市场化运行机制的重要契机,也是将这个居西北一隅的老牌企业拉至全国乃至全球平台的开端。

对已经涉足基建领域的绿地控股而言,增资10.7亿元控股西安建工66%股权,就是确立了其西北区域“大基建”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和平台。

而西安政府层面当然乐见其成,绿地控股西安建工,作为西安市属国有企业全面混改的“第一枪”,西安建工在混改领域的实践,为西安国企改革这盘大棋确立了难得的样本。

西安混改“第一枪”

绿地控股先抛出了橄榄枝!

2016年3月11日,西安市政府收到一封绿地控股《关于恳请支持绿地集团进一步扩大投资的函》,其核心内容:与西安建工集团战略合作。

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仅一天之后,西安市长上官吉庆就作出批示,要求分管副市长牵头,西安市国资委、与西安建工与绿地洽谈协商后,提出书面意见,报市政府研究——至此,西安建工与绿地合作事宜展开。

“进入实质阶段是在2016年9月30号,”西安建工集团运营规划部副部长钟怡海回忆,“以该日为基准日,多方依次开展清产核资、资产剥离、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确定员工安置方案等诸多工作。”

这家2009年6月组建的西安市属独资企业,是西北首家获得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双特级资质的建设企业。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工商资料发现,即便时至今日,西安建工旗下还有20多家子公司,其中不乏注册资本动辄数亿乃至十亿元的子公司。

这是西安市属国企全面混改“第一枪”,西安层面也并无多少经验。而从工程建设、投资与开发、设计与服务到物流与运营一条产业链中,需清算与审计的内容太多。

清算与审计的同时,西安建工也派人赴贵州与济南考察。入主贵州建工和济南泉景是绿地过去混改成功的案例。调研后他们发现,贵州建工混改以后发展增速显见。

西安市政府于2016年10月底就绿地入股一事召开了专题会议,最终“同意引进绿地控股对西安建工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革”。西安市层面要求,西安市持有股权比例应拥有“一票否决权”。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张玉良今年来西安参与501米“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开工时,就与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谈及控股西安建工集团事宜。

2017年9月26日,股权收购事宜尘埃落定。西安市国资委与绿地控股正式签署《西安建工混合所有制改革增资扩股协议》。9月27日工商资料变更后,西安建工由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西安国企首单改革完成。

根据多方摹画,西安建工三年内将发展成西北最具规模和竞争力的综合性建筑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老国企 ”的新契机

绿地参与西安建工混改,股权收购只是开始,公司内部革命、产业外延与战略提升才是混改的意义所在。

西安建工相关人士称,绿地入主后,公司治理结构首先发生改变。之前西安建工是国有独资企业,不存在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高度重合,不能有效发挥董事会应有的职能。引入绿地控股后,西安建工股权变多元,作为充分与市场接轨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会趋完善。“股东会各股东按照股权比例行使权利。绿地出5人,西安市国资委出3人,另有1名职工董事,组成董事会。”

其次是企业运行机制的改变,市场机制作用逐步替代行政行为。西安建工也将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为扩大股东利益,主动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长期以来广为诟病的国企‘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在西安建工不再有生存空间。

引入绿地的管理运行模式后,企业将以营收和利润增长率为核心,实行充分市场化的考核激励机制。“市场!市场!市场!提的更多的是市场。”钟怡海感叹,“西安建工的组织架构也更市场化,12个部门缩减成8个。西安建工众多子公司成立十大产业集团 ,进行集团化管理。”

而绿地控股对西安建工品牌价值的提升作用明显。从西安建工层面讲,能快速将企业“本土优势”转化为“竞争力优势”,在西安,乃至整个西北获得更稳定的市场资源和份额。而绿地则可以利用西安建工积累的本土资源,嫁接起绿地和西安的投资联系。

绿地下一步在西安追加投建重大综合体、特色小镇、西安地铁等千亿投资项目,西安建工方面称,也将积极参与其中。

其实协同作用是双方考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绿地主业为房地产开发,而西安建工在建筑施工领域有较强的实力;从业务形态看,有天然的协同、合作基因,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房地产开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比如,西安建工下属的一家钢结构公司是目前陕西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可以预见双方在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合作空间。

界面新闻记者走访西安建工后,多部门相关负责人称,感觉体制和机制包袱甩开了,“西安建工领导班子过去受到市管干部管理限制,比如会被限薪。而绿地控股后,实行市场化运作,‘多大营收就多大回报’。”

绿地西北“大基建”的主平台

对于张玉良掌舵下的全球地产巨头来讲,控股西安建工这样一家地方基建公司,似乎更理所当然。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业绩大幅增长让绿地在2014年攀至全球第一大房企。而在随后的2015、2016年,绿地的增长忽然变缓慢,排名也从“第一房企”跌落。

但多元化发展随即回应了期间的“缓慢”——“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多元产业战略理念,成为绿地转型升级新的方向。

2017年绿地成立25周年的前后,张玉良对记者称,“投资+基建+产业+新城”等新商业模式让绿地具有“多产业航母综合竞争优势”。总资产超7000亿元的“多元化航母”,要从“一枝独秀”走向“枝繁叶茂”。

“大基建”是与绿地房地产主业协同最高的板块。绿地的基建产业平台近几年快速扩张,并购贵州建工、江苏省建、博大绿泽等一批基建企业后,初步形成“覆盖投融建造管、布局东西南北中”的基建产业版图。

界面新闻记者从绿地控股2017半年报注意到,绿地控股研判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历史性机遇,会推进大基建板块发展”。

事实上,2017年上半年,房屋建设市场确实发展稳定,市政、公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这些新热点为绿地控股带来了大量新业务。上半年,绿地控股大基建经营业绩实现营收534 亿元,同比增33.49%。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7 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接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达21.1%。

绿地控股此前收购的贵州建工等基建企业,成为大基建板块重要的平台。而现在看来,“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只是绿地转型的开始,最近一年来,康养与科创也成为绿地转型的新方向,并已在绿地大本营上海试水。

其实,控股西安建工,对绿地西北区域管理总部的联动与影响更为直接。

界面新闻记者比对发现,尽管绿地西北区域在绿地总资产超7000亿元的盘子里并不算大,但与其他板块相比,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银川与西宁等城市,均位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域。

从近一两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布局可以看出,作为国资房企与重要基建企业的绿地,在国家丝路经济建设中,积极承担着基建、消费产业领域的任务。比如12月18日,绿地与越南签署的5亿美元农产品进口协议。

就目前而言,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建设中亟需壮扩的。正是基于此,绿地层面称,控股的西安建工,将成为绿地西北“大基建”战略的实施主体和平台。

收购西安建工后,绿地将参与西安的整体建设,而西安就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

而从混改角度讲,继参与贵州建工、江苏省建混改后,绿地会继续发挥混改先行经验,继续参与地方国资国企改革,且不仅限于基建层面。比如,今年上半年绿地就参与了东航物流混改项目。

西安国企改革的样本意义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早在2007年,陕西省国资委领导就密集调研西安市国资委,除了指导支持,还期望西安能在陕西国资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

事实上,与其他老牌城市一样,西安国企改革虽提及多年,却一直蹒跚前行。比如,在最重要的混改方向,此前也一直迟迟未动。

而早至三线建设时期遗留的机械、电气、仪表、棉纺机等领域的老企业,到本世纪前后能源经济发展后大面积、粗犷式发展成立的能源与机械装备企业,以及以基建为核心的市属企业——均属于西安国企改革的重点。

2016年5月,西安国企改革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该《实施意见》从国资监管体系、产权管理制度、国有经济布局、发展混改等7个层面提出要求与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前培育3至5户过百亿元、8至10户过五十亿元的市属国有企业集团。

时至2017年初,时任陕西省长胡和平就在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7年陕西将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六项改革为重点。5月,陕西本土龙头企业陕煤化旗下陕西煤业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实施混改,成为陕西首个员工持股国企。

而绿地控股西安建工,则为西安市属企业,尤其是陕西省外资本进入提供了参与改革的样本,并在陕西整体国资改革中迈出了一大步。

西安建工是西安国企混改的试点企业,此次混改中有诸多大胆尝试和探索。首先在思想上迈出了一大步,比如钟怡海称:“西安市国资委让出了股权控制权,这是国企改革过程中思想解放的重要体现。”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赞赏这次改革的顺利成行:“西安层面将继续支持西安建工做大做强;放大改革示范效应,为西安下一步国企改革提供借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