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得道的李斌,失道的贾跃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得道的李斌,失道的贾跃亭

得人气者得财气,失人心者失天下。

作者: 王田

2017年12月16日,已经更名为“凯迪拉克中心”的五棵松体育馆,近万人的欢呼声中,自动驾驶的蔚来ES8驶上舞台。

这绝对是去年国内汽车领域中最重磅的一幕。被称为“中国版特斯拉”的蔚来ES8在发布当天开启全球首发并接受预定,在此之前,已有过万名车主预定了这款量产车……

让人不免想起一年半前的“相似”一刻:就在同样的地方,五棵松体育馆的冠名还是“乐视体育生态中心”,贾跃亭展示了乐视超级汽车LeSEE,期间数度哽咽,激动得语无伦次。

那时贾跃亭曾放出消息,LeSEE将很快量产。但时至今日,车没见到,就连贾跃亭也见不到了。

两段大幕选择在同样的地点开启,前者贾跃亭成了反面典型,后者李斌则成了务实的代表。

也难怪有人调侃,那些年贾跃亭吹过的牛逼,全让李斌实现了。

李斌、贾跃亭,这两个“70后”男人,曾经怀揣同样的梦想,如今却走向不同的道路。

【1】

造电动车的梦想都离不开特斯拉。

2003年成立、2010年上市,特斯拉至今仍是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

世人眼中的特斯拉无疑是伟大的。“它把全世界的汽车行业都带入了电动时代。”贾跃亭曾这样说过。

对李斌而言,特斯拉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了电动智能车的发展方向。”

这扇造车梦想的大门,就是2014年开启的。

2014年,特斯拉卖到了中国。创始人马斯克一场高调的中国行,也激发了中国创业者的造车狂热。

造车如造梦。这些狂热者不止李斌和贾跃亭,但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汽车梦”。

2014年2月某天,雾霾笼罩北京城,李斌在家看着窗外,拍了一张天空照片,灰蒙蒙的一片。

站在阳台甚至看不到500米外的高建筑,眼看自己的孩子即将出世,李斌觉得在环保出行上应该做点什么。

他确实有这个“底气”。作为易车网的创始人,李斌在2010年带领易车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他本人也是影响中国汽车互联网行业的重要人物之一。

从点燃造车梦那一刻起,李斌就开始一步步布局。

2014年开始,以易车为依托,李斌密集投出了4亿美元,囊括了汽车媒体、汽车电商、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移动出行服务以及汽车周边服务等与车相关的领域,覆盖了从造车到用户看车,再到购车、用车,最后卖二手车整个车辆生命的全周期。

李斌的“野心”,是想要打通汽车的资讯、数据、交易和服务等各个环节。

这个时候的贾跃亭,同样对“造车”动了心思。用他的话说,是“一边做电视,一边研发手机,一边开始考察汽车的未来。”

参与考察的不超过5个人,立项会大概有10个人。同样是个雾霾天,贾跃亭提出要“造车”,基本被全票否决。理由很明确,没有能力做,也没有资金做。

当时的境况是,2014年7月到10月,乐视已经经历了四次停盘。

但贾跃亭全然不顾,他认为自己看到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机遇,一片光明。他要抓住。

2014年底,贾跃亭对外公开他的造车“SEE计划”。

“造车是足够伟大的事,即使把我们拖垮了,也要做。”就算万劫不复,也义无反顾。

他甚至开始想象,自己造的车会颠覆整个汽车行业。“当汽车和互联网融为一体时,将会出现超越苹果的公司,而乐视将最有可能成为那家公司。”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成功之前,谁不是一边怀揣梦想,一边趔趄前行?

但梦做好了,才叫美梦成真;做砸了,那叫噩梦醒来。

【2】

成败,也许从一开始就能发现端倪。

2000年的时候,26岁的李斌创办了易车网,并拿到千万投资。

这挡不住互联网寒冬。一年之后面对困境,股东不想再赔了,此时账面还有600万。

李斌做了一个“事后自己都后怕”的决定:把600万还给了投资方,“亏掉的400万当我欠你们的,慢慢还。”

28岁的年纪,李斌拿到了公司所有股权,但相应的,也背下了400万巨债。

他没有逃跑,也没有放弃。一心想着一定要把易车搞成。

团队最后只剩7人,他带着大家搬进了连电梯都没有的居民楼里。有半年时间李斌都发不出工资,每天口袋里最多十块,那是一天的饭钱。

虽然日子苦,但李斌还是充满信心,他觉得公司走到这一步,只是因为汽车还没有普及。他坚信,一定时间之后,市场一定会成长起来。

在那之前,只有硬扛。为了生存他带领团队帮别人编程序、建网站、做软件……直到2004年底,易车才恢复点元气。

2010年上市之后,李斌却没怎么高兴起来。他形容这一年是最为纠结的一年,比欠债那年还难。

之前尝试了很多跨媒体运营,却没能达到他预期的规模效应,反而浪费了资源和精力。这意味着之前的转型都是错误的,想继续前进必须否定自己,及时止损。

但这个决定又太艰难,此时承认自己失败,很可能导致易车信用破产。承诺无法兑现,损失行业威信,这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可他必须得推倒重来。“这是一个合格CEO需要做的决定,方向错误必须要承担责任。”他花了三个月做业务分拆,尽量保证每个人的利益不受损。

有进有退,而不是盲目向前冲。及时妥协才是识时务。

可是这点,贾跃亭学不来。贾跃亭最习惯的方式是“蒙眼狂奔”。

在乐视网之前,他卖过水泥、洗过煤,同时还做着钢铁和胶印生意;他搞过运输,卖过种子,也曾买下几亩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又很快要回购地款。

他和朋友合开山寨美国品牌的快餐,最终倒闭;还做过电脑培训机构,同样没能做久。

这之后他筹资500万元建设了卓越双语学校,收费颇高。但最终因为回本过慢,陷入困境。

这一年贾跃亭才26岁,他的事业横跨能源、建筑、地产、运输、餐饮和教育。

相比盈利,他更喜欢把摊子做大,不管有没有能力吃下。

这样的套路延续到乐视网,电视、手机、体育、电商、电影、地产、视频,乃至红酒……

贾跃亭甚至想了一个疯狂的主意,增开大量的产业进行反哺。围绕乐视视频,他就开了63家公司。

但没有一块最挣钱的业务给他带来足够的现金流,相反,很多项目都靠大手笔烧钱。

乐视这个商业帝国,根基却是建立在“空想”之上。

乐视网的股东曾强很早就发现乐视“蒙眼狂奔”造成的战略混乱,他认为乐视的易到、体育等项目太疯狂,没有参与投资。

而更疯狂的,是乐视汽车。

当资金被冻结时,贾跃亭其实可以有很多选择来缓解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例如舍弃烧钱项目,仅保留乐视网优势。

但他没有那么做,他宁愿辞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宁愿彻底退出董事会,不再担任乐视网任何职务。

如此决绝,只为造车。要为了实现其“变革百年汽车产业”的梦想,倾其所有。

贾跃亭的“赌徒”性格让人印象深刻,他早就习惯在刀尖上跳舞了。之前无数次跌倒爬起的经历,也许给了他狂奔的动力。

逐梦途中,有些人是执着,有些人却是执拗。

【3】

造车,不是造手机,也不是造电脑,它需要钱,且大量的钱。

“汽车创业跟别人不一样,做出好东西就是需要钱。用5万块钱不可能造出宝马,也不可能付5千块钱的工资招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师,这不现实。”李斌曾这样说。

他自己也做过一个成本估算:自建生产线,至少100亿;只做产品研发与服务,生产环节与传统车企合作,也大概需要60亿。这还都是基于最低规格的推算。

没有200亿,最好别想造车这件事。

贾跃亭当然也知道这是个烧钱的事,他计划的预算甚至更高:400-500亿。主要用钱在三大块:工厂、供应链和研发。

问题是,钱从哪来?

2014年11月,蔚来汽车悄然成立,它背后站的是顺为、京东、高瓴资本和腾讯在内的大半个互联网江湖,一成立便获得5亿美元的注资。

反观乐视,虽然贾跃亭豪言不少,但早前并未受到资本青睐。

钱的背后就是人的力量,李斌拥有的,恰恰是贾跃亭最渴求的。

从一开始,李斌就信奉一条宗旨:广交朋友,造车绝不能死在钱上。

在投资人刘二海心中,李斌是他最欣赏的创业者,“作为连续成功的创业者,他并没有停留,而是不断积极进取,发现新机会。”

因为易车网的成功上市,投了三轮的刘二海和其资本赚得盆满钵盈。再后来,他又坚定的投资了李斌的摩拜和蔚来。

同样相信李斌的,还有其他曾经投过李斌的人。

听说他要造车,马化腾、刘强东、雷军、李想等人争相投资。刘强东只听李斌说了15分钟,思考10秒就决定下注;马化腾一开始准备在首轮融资豪掷,被李斌婉言相劝放到后面再出……

在投资人眼里,李斌成了“高收益、低风险”的代言。“所有人都相信李斌,因为他们都从李斌身上赚到过钱。”有人如此评价。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投资李斌的,不乏之前的“竞争对手”。

本来小米有意进军造车领域,但李斌还是邀请雷军入伙了;还有汽车媒体时代的竞争对手——汽车之家的李想,不但在蔚来的创始股东名单内,李斌还投资了李想创立的“车和家”。

李斌似乎特别擅长“化敌为友”,刘二海对此十分了然,“他从来不觉得别人是敌人,互相把谁干掉。他和谁都聊得来,这是他的特点。”

这样的李斌,从来没有为融资事情发过愁。在大部分创业者呕心沥血寻找投资时,李斌却在花精力劝投资人都少投一些。

如今蔚来已有56位投资人,融资超146亿元,估值超300亿。

李斌的“蔚来”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不但有众多资本支持,还有他在汽车行业十几年积累的人气及人脉。

但贾跃亭这边却显得“孤家寡人”,尽管他为筹钱的事没少奔波。

他忙着跑企业家年会,结识柳传志,以及更多央企、政府背景的投资基金和知名民营企业。这些人也成了乐视一贯的投资主力。

直到2016年9月,乐视汽车才融到首轮,10.8亿美元。资方主要为国家电网旗下英大资本、深圳市政府投资平台深创投、联想控股、民生信托、新华联以及宏兆基金等产业资本机构。

然而这钱在贾跃亭的“宏大布局”面前,只是杯水车薪。“资金确实是乐视发展的一个瓶颈。”连他自己也这么说。

就算意识到了资金是个问题,贾跃亭还是“义无反顾”。他开始减持股份套现,把全部都all in在汽车业务,从而拖垮其他领域的业务。

在乐视网股东曾强看来,乐视的问题从来不是资金问题。“如果是资金问题,我们还可以随时拿出50到100亿来支持他。”但乐视缺的是在组织结构、公司治理、未来战术执行上的问题。

融资之后不见利润,强势产品也是没影的事,这令资本方望而却步。

有业内指出,乐视项目基本全是贾跃亭本人做担保,风险极大,一旦乐视汽车资金出现问题,贾跃亭担保的融资模式便无法找到连接点。

而乐视最可怕的一点就是,资金链随时会断。但贾跃亭仍相信,乐视汽车是在创造价值、创造未来,会有资金投他们的。

可是他忘了,得人气者得财气,失人心者失天下。

【4】

归根结底,一切都是为了“车”。能让人信服的,也只有货真价实的车。

2016年,是李斌和贾跃亭的分水岭。

4月,LeSEE在北京亮相,但这只是一辆概念车;11月乐视在美国办了一场生态战略发布会,迎接LeSEE Pro的到来,但上场的只有贾跃亭。他给出的理由是,车在路上遇到车祸,没法赶来。

现场很多人明显不信,“这车可能根本没搞出来。”

在国内,这两款概念车也被业内人士称为“车壳子”,从未见其有上路测试的消息。

更令贾跃亭尴尬的是,一直低调的蔚来11月在伦敦召开发布会,电动跑车EP9带着秒杀法拉利的两项纪录亮相。并称“有朝一日如果我们宣布开发布会,那就是真的有能跑的车了。”

这无疑是“挤兑”贾跃亭,长久以来他被公众诟病的一点,就是从不专注产品,专注的只有发布会。

从16年开始,乐视几乎保持了每年200场营销发布会的节奏,每一场演说,贾跃亭都在灌输“颠覆”、“窒息”的故事。他也被冠上了“PPT造车”的帽子。

“PPT造车”只是调侃,真想要造车,至少需要提前两年建好工厂,申报资质,通过国家规定的撞击试验,以及进入工信部汽车生产目录。

然而到目前为止,贾跃亭展现给世人的,除了情怀,暂无切实落地的成果。

反观李斌带领蔚来的路径,是迅速落地代工,搭建自己的汽车研发团队,取得测试牌照,发布产品。

在造车这件事上,李斌习惯“先做了再说”,而贾跃亭则是“一直不停在说”。

从微博上也能看出两人的明显差异:李斌平均月发布2、3条,主题无外乎蔚来汽车取得的成绩、蔚来落实的合作还有蔚来参与的车展;

贾跃亭则热衷于高谈阔论他的梦想和情怀,他说“没有被狂黑过的梦想,不足以去实现!”,他说“越挫折,越坚劲!”但说到“SEE计划”的进展,竟然以乐视官方的一纸声明告知“一切顺利”……

一年之后,李斌兑现了承诺,蔚来发布了首款量产电动车ES8,还未公布价格就被预订了10000辆。尽管发布会上大家就换电和代工问题有疑虑,但至少量产车已是货真价实;

再看贾跃亭,似乎从资金问题之后,他的麻烦就没再断过:他投资的FF工厂从16年就开始进度搁置;国内的汽车生态产业园也几乎进展为零;无数次传出融资成功的消息又被对方无数次否定;最近又被法院列入“老赖”名单,欠款超过4.79亿元……

【5】

一个“造车梦”,改变了两个人。

但这几乎又是早就注定的,李斌和贾跃亭,分明是两条路上的人。

面对机遇,李斌选择了韬光养晦,而贾跃亭更倾向制造噱头;

面对困境,李斌有破釜沉舟的魄力,而贾跃亭却一而再的逃避。

“开门造车”无疑为李斌创业史上再添一项战绩,他本人也因成功投资多项与汽车有关的项目而被媒体奉为“出行教父”;

贾跃亭则成了“众矢之的”。一位乐视网中层曾愤慨表示,“只要贾跃亭说的都是谎言,他做了太多没诚信的事。”

李斌左呼右应,贾跃亭孤身一人。现实版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早就不是贾跃亭能不能造出车,而是他什么时候回国、还钱,接受法律和道德的审判。但无论事态如何发展,贾跃亭的人设崩塌仿佛都无法挽回。

不过对新的一年,李斌和贾跃亭都曾发表过言论。

贾跃亭说他投资的FF91预计在2018年交车,“从现在到2018年特斯拉都不可能超越FF91。”

李斌说的是,“2018年就别展望了,卖了再说吧,我也搞不清楚2018年会发生什么,现在能看清楚三个月就不错了。”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贾跃亭

  • 因安全气囊警告灯问题,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发起首次召回
  • 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将向法院提起贾跃亭侵犯名誉权的相关诉讼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得道的李斌,失道的贾跃亭

得人气者得财气,失人心者失天下。

作者: 王田

2017年12月16日,已经更名为“凯迪拉克中心”的五棵松体育馆,近万人的欢呼声中,自动驾驶的蔚来ES8驶上舞台。

这绝对是去年国内汽车领域中最重磅的一幕。被称为“中国版特斯拉”的蔚来ES8在发布当天开启全球首发并接受预定,在此之前,已有过万名车主预定了这款量产车……

让人不免想起一年半前的“相似”一刻:就在同样的地方,五棵松体育馆的冠名还是“乐视体育生态中心”,贾跃亭展示了乐视超级汽车LeSEE,期间数度哽咽,激动得语无伦次。

那时贾跃亭曾放出消息,LeSEE将很快量产。但时至今日,车没见到,就连贾跃亭也见不到了。

两段大幕选择在同样的地点开启,前者贾跃亭成了反面典型,后者李斌则成了务实的代表。

也难怪有人调侃,那些年贾跃亭吹过的牛逼,全让李斌实现了。

李斌、贾跃亭,这两个“70后”男人,曾经怀揣同样的梦想,如今却走向不同的道路。

【1】

造电动车的梦想都离不开特斯拉。

2003年成立、2010年上市,特斯拉至今仍是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纯电动汽车独立制造商。

世人眼中的特斯拉无疑是伟大的。“它把全世界的汽车行业都带入了电动时代。”贾跃亭曾这样说过。

对李斌而言,特斯拉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了电动智能车的发展方向。”

这扇造车梦想的大门,就是2014年开启的。

2014年,特斯拉卖到了中国。创始人马斯克一场高调的中国行,也激发了中国创业者的造车狂热。

造车如造梦。这些狂热者不止李斌和贾跃亭,但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汽车梦”。

2014年2月某天,雾霾笼罩北京城,李斌在家看着窗外,拍了一张天空照片,灰蒙蒙的一片。

站在阳台甚至看不到500米外的高建筑,眼看自己的孩子即将出世,李斌觉得在环保出行上应该做点什么。

他确实有这个“底气”。作为易车网的创始人,李斌在2010年带领易车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海外上市的汽车互联网公司,他本人也是影响中国汽车互联网行业的重要人物之一。

从点燃造车梦那一刻起,李斌就开始一步步布局。

2014年开始,以易车为依托,李斌密集投出了4亿美元,囊括了汽车媒体、汽车电商、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移动出行服务以及汽车周边服务等与车相关的领域,覆盖了从造车到用户看车,再到购车、用车,最后卖二手车整个车辆生命的全周期。

李斌的“野心”,是想要打通汽车的资讯、数据、交易和服务等各个环节。

这个时候的贾跃亭,同样对“造车”动了心思。用他的话说,是“一边做电视,一边研发手机,一边开始考察汽车的未来。”

参与考察的不超过5个人,立项会大概有10个人。同样是个雾霾天,贾跃亭提出要“造车”,基本被全票否决。理由很明确,没有能力做,也没有资金做。

当时的境况是,2014年7月到10月,乐视已经经历了四次停盘。

但贾跃亭全然不顾,他认为自己看到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机遇,一片光明。他要抓住。

2014年底,贾跃亭对外公开他的造车“SEE计划”。

“造车是足够伟大的事,即使把我们拖垮了,也要做。”就算万劫不复,也义无反顾。

他甚至开始想象,自己造的车会颠覆整个汽车行业。“当汽车和互联网融为一体时,将会出现超越苹果的公司,而乐视将最有可能成为那家公司。”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成功之前,谁不是一边怀揣梦想,一边趔趄前行?

但梦做好了,才叫美梦成真;做砸了,那叫噩梦醒来。

【2】

成败,也许从一开始就能发现端倪。

2000年的时候,26岁的李斌创办了易车网,并拿到千万投资。

这挡不住互联网寒冬。一年之后面对困境,股东不想再赔了,此时账面还有600万。

李斌做了一个“事后自己都后怕”的决定:把600万还给了投资方,“亏掉的400万当我欠你们的,慢慢还。”

28岁的年纪,李斌拿到了公司所有股权,但相应的,也背下了400万巨债。

他没有逃跑,也没有放弃。一心想着一定要把易车搞成。

团队最后只剩7人,他带着大家搬进了连电梯都没有的居民楼里。有半年时间李斌都发不出工资,每天口袋里最多十块,那是一天的饭钱。

虽然日子苦,但李斌还是充满信心,他觉得公司走到这一步,只是因为汽车还没有普及。他坚信,一定时间之后,市场一定会成长起来。

在那之前,只有硬扛。为了生存他带领团队帮别人编程序、建网站、做软件……直到2004年底,易车才恢复点元气。

2010年上市之后,李斌却没怎么高兴起来。他形容这一年是最为纠结的一年,比欠债那年还难。

之前尝试了很多跨媒体运营,却没能达到他预期的规模效应,反而浪费了资源和精力。这意味着之前的转型都是错误的,想继续前进必须否定自己,及时止损。

但这个决定又太艰难,此时承认自己失败,很可能导致易车信用破产。承诺无法兑现,损失行业威信,这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可他必须得推倒重来。“这是一个合格CEO需要做的决定,方向错误必须要承担责任。”他花了三个月做业务分拆,尽量保证每个人的利益不受损。

有进有退,而不是盲目向前冲。及时妥协才是识时务。

可是这点,贾跃亭学不来。贾跃亭最习惯的方式是“蒙眼狂奔”。

在乐视网之前,他卖过水泥、洗过煤,同时还做着钢铁和胶印生意;他搞过运输,卖过种子,也曾买下几亩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又很快要回购地款。

他和朋友合开山寨美国品牌的快餐,最终倒闭;还做过电脑培训机构,同样没能做久。

这之后他筹资500万元建设了卓越双语学校,收费颇高。但最终因为回本过慢,陷入困境。

这一年贾跃亭才26岁,他的事业横跨能源、建筑、地产、运输、餐饮和教育。

相比盈利,他更喜欢把摊子做大,不管有没有能力吃下。

这样的套路延续到乐视网,电视、手机、体育、电商、电影、地产、视频,乃至红酒……

贾跃亭甚至想了一个疯狂的主意,增开大量的产业进行反哺。围绕乐视视频,他就开了63家公司。

但没有一块最挣钱的业务给他带来足够的现金流,相反,很多项目都靠大手笔烧钱。

乐视这个商业帝国,根基却是建立在“空想”之上。

乐视网的股东曾强很早就发现乐视“蒙眼狂奔”造成的战略混乱,他认为乐视的易到、体育等项目太疯狂,没有参与投资。

而更疯狂的,是乐视汽车。

当资金被冻结时,贾跃亭其实可以有很多选择来缓解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例如舍弃烧钱项目,仅保留乐视网优势。

但他没有那么做,他宁愿辞去乐视网董事长一职,宁愿彻底退出董事会,不再担任乐视网任何职务。

如此决绝,只为造车。要为了实现其“变革百年汽车产业”的梦想,倾其所有。

贾跃亭的“赌徒”性格让人印象深刻,他早就习惯在刀尖上跳舞了。之前无数次跌倒爬起的经历,也许给了他狂奔的动力。

逐梦途中,有些人是执着,有些人却是执拗。

【3】

造车,不是造手机,也不是造电脑,它需要钱,且大量的钱。

“汽车创业跟别人不一样,做出好东西就是需要钱。用5万块钱不可能造出宝马,也不可能付5千块钱的工资招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师,这不现实。”李斌曾这样说。

他自己也做过一个成本估算:自建生产线,至少100亿;只做产品研发与服务,生产环节与传统车企合作,也大概需要60亿。这还都是基于最低规格的推算。

没有200亿,最好别想造车这件事。

贾跃亭当然也知道这是个烧钱的事,他计划的预算甚至更高:400-500亿。主要用钱在三大块:工厂、供应链和研发。

问题是,钱从哪来?

2014年11月,蔚来汽车悄然成立,它背后站的是顺为、京东、高瓴资本和腾讯在内的大半个互联网江湖,一成立便获得5亿美元的注资。

反观乐视,虽然贾跃亭豪言不少,但早前并未受到资本青睐。

钱的背后就是人的力量,李斌拥有的,恰恰是贾跃亭最渴求的。

从一开始,李斌就信奉一条宗旨:广交朋友,造车绝不能死在钱上。

在投资人刘二海心中,李斌是他最欣赏的创业者,“作为连续成功的创业者,他并没有停留,而是不断积极进取,发现新机会。”

因为易车网的成功上市,投了三轮的刘二海和其资本赚得盆满钵盈。再后来,他又坚定的投资了李斌的摩拜和蔚来。

同样相信李斌的,还有其他曾经投过李斌的人。

听说他要造车,马化腾、刘强东、雷军、李想等人争相投资。刘强东只听李斌说了15分钟,思考10秒就决定下注;马化腾一开始准备在首轮融资豪掷,被李斌婉言相劝放到后面再出……

在投资人眼里,李斌成了“高收益、低风险”的代言。“所有人都相信李斌,因为他们都从李斌身上赚到过钱。”有人如此评价。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投资李斌的,不乏之前的“竞争对手”。

本来小米有意进军造车领域,但李斌还是邀请雷军入伙了;还有汽车媒体时代的竞争对手——汽车之家的李想,不但在蔚来的创始股东名单内,李斌还投资了李想创立的“车和家”。

李斌似乎特别擅长“化敌为友”,刘二海对此十分了然,“他从来不觉得别人是敌人,互相把谁干掉。他和谁都聊得来,这是他的特点。”

这样的李斌,从来没有为融资事情发过愁。在大部分创业者呕心沥血寻找投资时,李斌却在花精力劝投资人都少投一些。

如今蔚来已有56位投资人,融资超146亿元,估值超300亿。

李斌的“蔚来”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不但有众多资本支持,还有他在汽车行业十几年积累的人气及人脉。

但贾跃亭这边却显得“孤家寡人”,尽管他为筹钱的事没少奔波。

他忙着跑企业家年会,结识柳传志,以及更多央企、政府背景的投资基金和知名民营企业。这些人也成了乐视一贯的投资主力。

直到2016年9月,乐视汽车才融到首轮,10.8亿美元。资方主要为国家电网旗下英大资本、深圳市政府投资平台深创投、联想控股、民生信托、新华联以及宏兆基金等产业资本机构。

然而这钱在贾跃亭的“宏大布局”面前,只是杯水车薪。“资金确实是乐视发展的一个瓶颈。”连他自己也这么说。

就算意识到了资金是个问题,贾跃亭还是“义无反顾”。他开始减持股份套现,把全部都all in在汽车业务,从而拖垮其他领域的业务。

在乐视网股东曾强看来,乐视的问题从来不是资金问题。“如果是资金问题,我们还可以随时拿出50到100亿来支持他。”但乐视缺的是在组织结构、公司治理、未来战术执行上的问题。

融资之后不见利润,强势产品也是没影的事,这令资本方望而却步。

有业内指出,乐视项目基本全是贾跃亭本人做担保,风险极大,一旦乐视汽车资金出现问题,贾跃亭担保的融资模式便无法找到连接点。

而乐视最可怕的一点就是,资金链随时会断。但贾跃亭仍相信,乐视汽车是在创造价值、创造未来,会有资金投他们的。

可是他忘了,得人气者得财气,失人心者失天下。

【4】

归根结底,一切都是为了“车”。能让人信服的,也只有货真价实的车。

2016年,是李斌和贾跃亭的分水岭。

4月,LeSEE在北京亮相,但这只是一辆概念车;11月乐视在美国办了一场生态战略发布会,迎接LeSEE Pro的到来,但上场的只有贾跃亭。他给出的理由是,车在路上遇到车祸,没法赶来。

现场很多人明显不信,“这车可能根本没搞出来。”

在国内,这两款概念车也被业内人士称为“车壳子”,从未见其有上路测试的消息。

更令贾跃亭尴尬的是,一直低调的蔚来11月在伦敦召开发布会,电动跑车EP9带着秒杀法拉利的两项纪录亮相。并称“有朝一日如果我们宣布开发布会,那就是真的有能跑的车了。”

这无疑是“挤兑”贾跃亭,长久以来他被公众诟病的一点,就是从不专注产品,专注的只有发布会。

从16年开始,乐视几乎保持了每年200场营销发布会的节奏,每一场演说,贾跃亭都在灌输“颠覆”、“窒息”的故事。他也被冠上了“PPT造车”的帽子。

“PPT造车”只是调侃,真想要造车,至少需要提前两年建好工厂,申报资质,通过国家规定的撞击试验,以及进入工信部汽车生产目录。

然而到目前为止,贾跃亭展现给世人的,除了情怀,暂无切实落地的成果。

反观李斌带领蔚来的路径,是迅速落地代工,搭建自己的汽车研发团队,取得测试牌照,发布产品。

在造车这件事上,李斌习惯“先做了再说”,而贾跃亭则是“一直不停在说”。

从微博上也能看出两人的明显差异:李斌平均月发布2、3条,主题无外乎蔚来汽车取得的成绩、蔚来落实的合作还有蔚来参与的车展;

贾跃亭则热衷于高谈阔论他的梦想和情怀,他说“没有被狂黑过的梦想,不足以去实现!”,他说“越挫折,越坚劲!”但说到“SEE计划”的进展,竟然以乐视官方的一纸声明告知“一切顺利”……

一年之后,李斌兑现了承诺,蔚来发布了首款量产电动车ES8,还未公布价格就被预订了10000辆。尽管发布会上大家就换电和代工问题有疑虑,但至少量产车已是货真价实;

再看贾跃亭,似乎从资金问题之后,他的麻烦就没再断过:他投资的FF工厂从16年就开始进度搁置;国内的汽车生态产业园也几乎进展为零;无数次传出融资成功的消息又被对方无数次否定;最近又被法院列入“老赖”名单,欠款超过4.79亿元……

【5】

一个“造车梦”,改变了两个人。

但这几乎又是早就注定的,李斌和贾跃亭,分明是两条路上的人。

面对机遇,李斌选择了韬光养晦,而贾跃亭更倾向制造噱头;

面对困境,李斌有破釜沉舟的魄力,而贾跃亭却一而再的逃避。

“开门造车”无疑为李斌创业史上再添一项战绩,他本人也因成功投资多项与汽车有关的项目而被媒体奉为“出行教父”;

贾跃亭则成了“众矢之的”。一位乐视网中层曾愤慨表示,“只要贾跃亭说的都是谎言,他做了太多没诚信的事。”

李斌左呼右应,贾跃亭孤身一人。现实版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早就不是贾跃亭能不能造出车,而是他什么时候回国、还钱,接受法律和道德的审判。但无论事态如何发展,贾跃亭的人设崩塌仿佛都无法挽回。

不过对新的一年,李斌和贾跃亭都曾发表过言论。

贾跃亭说他投资的FF91预计在2018年交车,“从现在到2018年特斯拉都不可能超越FF91。”

李斌说的是,“2018年就别展望了,卖了再说吧,我也搞不清楚2018年会发生什么,现在能看清楚三个月就不错了。”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