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90后老中医”的网上膏药生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90后老中医”的网上膏药生意

这次仙桃警方抓获的21名嫌疑人中,有12人都是“90后”,大都学历不高,家庭条件一般,在团伙中主要担任“键盘手”,也就是冒充中医专家与被骗者在微信上聊天推销的角色。

仙桃警方在窝点现场勘查。 仙桃警方供图

法治周末记者 答笛

发自湖北仙桃

“和你同期加老师(微信)的患者,已经在康复的路上了,难道你还想孩子忍受疼痛的折磨吗?”

“老师很担心孩子的病情,只要你能配合老师,我有能力有把握帮助你。”

为帮儿子治疗皮肤病,武汉的赵女士花了9200元,从“老中医夏老师”手里买回药膏和胶囊。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位在微信上关怀备至的夏老师,居然是“90后”年轻人。

“这些人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2017年12月26日,湖北省仙桃市公安局沙嘴派出所副所长汪永红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不久前的2017年11月9日,仙桃警方在该市一写字楼内,捣毁一个冒充中医的网络诈骗窝点,扣押了许多作案手机、电脑和销售话术单(即骗人的台词),被刑拘的21名犯罪嫌疑人中有12人为“90后”。

记者了解到,该团伙采取公司化运作,专门在微信上冒充名医、专家向被害人推荐夸大疗效的保健品、假药等骗取钱财。目前全国有2000多人被骗,遍及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

“老中医”微信推销药膏

2017年6月,武汉赵女士的儿子患上皮肤疾病,由于几个月没治好,焦急的赵女士常在百度搜索“××病哪里治得好”,寻找就医信息。9月初的一天,她在网上找到一个“老中医”的微信号,打算咨询病情。

自称夏老师的“老中医”很快就有了回复。点开他的微信,赵女士看到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半秃顶男子。按其要求发了几张儿子患处的照片,便收到夏老师的诊断:你儿子“属于热癣、燥癣两症结合的中期牛皮癣,两症并存,比较复杂”。

跟赵女士探讨一番病情后,夏老师推荐服用自己的“祖传秘方”中药膏滋和胶囊,说“之前没治好,很可能是药不对症”。

心存疑虑的赵女士表示:想带孩子去找夏老师看病。对方发来一个距武汉千里之外的地址,劝说道:“其实你来与不来都一样,老师都是开同一个方子,在家配合治疗是一样的”。

“病在自己身上,老师希望每位患者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接下来几天,夏老师不时在微信上发来类似本文开头的关怀文字。

见赵女士仍未动心,夏老师继续“放招”,给她发来“老中医”制作药膏和日常锻炼的照片、患者们排队买药的视频,展示了许多人购买药品的转账记录,苦口婆心地劝道:“医者父母心,你把心交给我,还孩子的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还给出买药赠送“燕窝”的优惠。

赵女士终于动心,前后几次花了9200元,从“老师”手里买了膏滋和胶囊。可是她儿子服用后,症状非但没有好转,皮肤反而变得发黑变暗,红点越来越多。夏老师告诉她,这是因为“服药后病灶激活了”。

2017年11月底,赵女士接到办案民警来信,这才恍然大悟,急忙赶到仙桃市报案。

90后键盘手冒充老中医

负责办理此案的汪永红告诉记者,这次抓获的21名嫌疑人中,有12人都是“90后”,大都学历不高,家庭条件一般,在团伙中主要担任“键盘手”,也就是冒充中医专家与被骗者在微信上聊天推销的角色。

“每个省都有人被骗,甚至还骗到了国外。”仙桃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被骗金额最高的一位患者,从“老中医”手里买了1.3万多元的“中草药膏”。在警方掌握的一份团伙“业绩表”中,便有来自日本、泰国等地的“客户”地址。

1992年出生的汪某,是冒充“胡老师”的一名键盘手。她来自仙桃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打工。尽管学历不高,没在正规医学院读过书,小汪却拿着一本自称是买来的医师资格证,顶着“老中医”马甲,在“公司”里卖出了20多单“中药”。

去年9月中旬,小汪在58同城网上看到招聘信息,来到仙桃市城区某国际广场写字楼里应聘。尽管面试时主管林某就告诉她,公司做保健品销售,主要是在网上冒充医生推销药品,家境一般的小汪还是接受了这份月薪2800元加提成的工作。

经过简单培训,小汪领到两部注册好微信号的手机,一台电脑和一份销售话术单,化名主治牛皮癣的“胡医生”开始上岗。

“这个团伙从2017年6月开始运作,通过网络推广发布消息,自称是包治各种疑难病症的老中医。”警官汪永红说,他们会留下统一格式的微信。

“别人(求医者)在网上搜索后,通过微信加的我们。”和公司里其他以90后为主的“键盘手”一样,小汪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话术单上的“教程”,在微信上跟求医者聊天,发送事先准备好的求医问药文字、图片、视频及买药转账记录截图,并不时嘘寒问暖关心症状,获取患者信任,以便推销各种中药药膏和胶囊。

记者在警方现场查获的一张“每日工作”单上看到,键盘手每天12点前会做好客户标签、“聊粉”(和求医者聊天),发两篇(有关求医问药的文字、图片)到朋友圈;13点再发一篇,将前一天的意向客户激活促进成交;下午会继续“关心”客户,追单。

“平时按话术单给别人解答一些医学常识,再发一些健康常识,让别人逐步信任我们,再让他们买药就容易了。”小汪说,如果被骗者服用的药品没有效果,她会忽悠说要多服用几个疗程才见效,尽量让他们多买药。

每做成一笔“业务”,小汪可以提成10元。

专坑慢性病的假中医、假药

对于自己推销的“药品”究竟是什么,小汪和她身边的“90后老中医”们并不了解。“我没见过药品,也不知道仓库在哪里。”小汪坦陈,这些药都由主管林某安排外地“厂家”直接发给患者,键盘手们也只能从患者收货后发来的照片上,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药膏、配制的胶囊。

其实,所谓的牛皮癣药膏进价只有90块钱一瓶。汪永红提供的一份当地食药监部门“假药认定书”显示:这个团伙高价推销的“祖传秘方”中药药膏、胶囊,要么是假药、保健食品,要么干脆是没有任何标识的三无产品。

在仙桃市公安局一位负责人眼里,这帮人其实比较注意“规避风险”,“他们卖的‘药’通常吃不坏人,也治不好病”。

“太害人了,耽误了孩子的病情。”赵女士很气愤,“他们寄来的药没有药品标签、包装,也没有国字号和生产批次,就是玻璃罐装的,我以为是土方子。”她表示,当时没觉得受骗,只是认为药贵,效果却不明显。

湖南人李先生也有相似的遭遇。2017年6月,他发现身上很痒并出现皮疹,在网上搜索后添加了“胡氏中医名医堂”老中医的微信,从这位“胡老师”手里花900元买了一个疗程共3瓶药膏,用完后症状没有任何好转。他意识到可能受骗,便报了警。

“这些夏老师、胡老师,照片都是同一个人,背后都是这个团伙。”汪永红解释说,键盘手们在微信上用的“老中医”头像、日常锻炼的照片和制作药膏的照片视频,都是从网上找来的,跟他们毫无关系。

这个团伙主要针对一些慢性病和疑难症患者在网上行骗,所谓的“胡氏中医名医堂医师”主要推荐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膏。事实上,他们还冒充骨科中医堂老师推销治疗股骨头坏死药膏,冒充治疗风湿、牛皮癣中医老师推销祖传秘方纯中药药膏,冒充中医胃肠疾病专家、癫痫疾病调理老师推销纯天然中草药膏等,骗取每人200元到1万多元不等的费用。

除了外用药膏,该团伙还冒充教授助理,推销所谓的“抗癌防癌参灵黄精胶囊”,其实就是上海某医药科技公司推出的保健食品。

办案民警找到这个团伙在微信中声称的“胡氏中医名医堂”“夏中医诊所”等地址调查,找到了真正的胡医师和夏中医,但他们不卖口服药,不治牛皮癣,更没委托任何人做过网上推广。

记者在警方展示的取证照片上看到,现实中的胡医师和夏中医都戴着眼镜,年龄体貌与微信上那个“老中医”相去甚远。

“三方没有任何来往。”汪永红强调说。

每月万元做网上推广

为方便诈骗,团伙负责人熊某注册了一家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汪永红警官告诉记者,2017年6月,犯罪嫌疑人熊某在仙桃市城区某写字楼21层租下两间办公室,与张某(在逃)合谋,在互联网上对微信号二维码进行推广,并招聘了以90后为主力的“员工”。这些没有职业医师证、药师证等相关资质的键盘手,在微信上冒充名医、专家向被害人推荐夸大疗效的保健品、假药等骗取钱财。

“他们还配备了考勤打卡机。”汪永红介绍说,公司有严格的请假、销假制度、奖惩制度;内部分工明确,有部门主管负责不同“产品线”,有人事经理负责招聘,更多的则是负责在微信上“吸粉”(吸引求医者)聊天的键盘手;员工们除保底工资外,还按照业绩分档提成。

值得关注的是,像小汪这样的90后键盘手每笔业务提成只有10元,而其“公司”每月在百度等网站的推广费用则达到上万元。

2017年12月15日,记者来到仙桃市某国际广场,该团伙曾在广场上的写字楼21层办公,广场位于城区主干道,楼下有一家著名连锁超市和一家连锁酒店。

这个团伙的办公室平时大门紧闭,很少与外界接触,同楼层另一家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在此办公数月,也不知道对面这家有许多年轻人上班的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

“这些人神神秘秘的,不跟旁人交谈,平时吃饭就点外卖。”写字楼物业工作人员杨女士告诉记者,有些年轻人常到隔壁一间空置毛坯屋里抽烟,“说话声音压得很低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烟抽得很厉害”。

记者从警方在现场查获的一份“每日工作”单上看到,一名键盘手在末尾写到:“开心工作,开心挣钱,态度决定一切”,并加了3个感叹号。

可是,这些90后与他们公司的挣钱方式并不合法。仙桃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无证在网上推销药品已属违法,何况还冒充老中医,更是在行骗。

2017年12月15日,仙桃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该团伙中的8人批准逮捕,其余13人被取保候审。

许多购药者并不认为受了骗

汪永红告诉记者,截至12月26日,全国完成证据提交的被骗者有85人,这只是2000多名购药者中的一小部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办案警官打电话给被骗的患者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骗子来电话了。

“所以我们通常都让被骗者先到当地派出所报案。”仙桃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打消对方顾虑,办案人员设计了一套取证表,根据购药者留下的收货地址寄出,目前已分批寄出数百封挂号信。他希望,在网上“老中医”那里购药受骗的患者,能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以便警方尽快侦破案件并退赃。

汪永红接触的不少买药者,都常年备受风湿、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痛煎熬,行动不便求医困难。有的家里十几岁孩子患类风湿,家庭条件很一般,本来对网上寻得的“老中医”充满期待,不曾想遇到了骗子。

“许多人知道真相后非常痛心、失望。”上述办案人员说,目前已核实的被骗者中,金额最高的是13360元,也有人专程从外地赶到仙桃来报案。这位负责人还提到,这种诈骗模式是从外地引进的。

去年11月,《法治周末》曾报道过2017年9月底广州白云警方破获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据当地警方通报,该犯罪团伙打着“老中医”的旗号,在微信上给人看病并开具处方,以“祖传秘方”专用药的名义高价售卖保健品。

记者注意到,2016年6月,广东三水警方也打掉一利用微信老中医为幌子的诈骗团伙,该团伙也是在微信上扮演“老中医”“导师”“顾问”等角色,诱骗顾客高价购买各种药物,涉案金额巨大。

事实上,我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

此前,法治周末记者曾就“网上老中医”的问题,采访过互联网观察人士易北辰。易北辰认为:微信“老中医”瞄准的疾病多为易复发的慢性病,药效是否明显的界定也很模糊、很主观,患者多会遇到久治不愈的情况,这种“有病乱投医”的心理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前述公安局负责人对此表示认同:“这个团伙的行骗手法,与传统电信和网络诈骗的‘裸骗’不同,并不是空手套白狼骗取钱财。”他认为,由于购药者付款后收到了药品,即使对他们的慢性病和疑难症没有疗效,往往也不觉得被骗了。有些人虽然发现有问题,由于损失金额不太大,觉得异地维权索赔太麻烦,不愿报案,“就当做没发生”。

“过去电信诈骗,骗的只是钱,这种案件还关系到个人的病情。”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担心隐私泄露,也是被骗者不愿报案的重要原因。

一位办过多起这类案件的警官提醒道:但凡在网上搜到的养生、补肾、慢性病诊疗等信息,见不到真人的,一定要注意甄别,最好到正规医院去诊断治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90后老中医”的网上膏药生意

这次仙桃警方抓获的21名嫌疑人中,有12人都是“90后”,大都学历不高,家庭条件一般,在团伙中主要担任“键盘手”,也就是冒充中医专家与被骗者在微信上聊天推销的角色。

仙桃警方在窝点现场勘查。 仙桃警方供图

法治周末记者 答笛

发自湖北仙桃

“和你同期加老师(微信)的患者,已经在康复的路上了,难道你还想孩子忍受疼痛的折磨吗?”

“老师很担心孩子的病情,只要你能配合老师,我有能力有把握帮助你。”

为帮儿子治疗皮肤病,武汉的赵女士花了9200元,从“老中医夏老师”手里买回药膏和胶囊。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位在微信上关怀备至的夏老师,居然是“90后”年轻人。

“这些人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2017年12月26日,湖北省仙桃市公安局沙嘴派出所副所长汪永红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不久前的2017年11月9日,仙桃警方在该市一写字楼内,捣毁一个冒充中医的网络诈骗窝点,扣押了许多作案手机、电脑和销售话术单(即骗人的台词),被刑拘的21名犯罪嫌疑人中有12人为“90后”。

记者了解到,该团伙采取公司化运作,专门在微信上冒充名医、专家向被害人推荐夸大疗效的保健品、假药等骗取钱财。目前全国有2000多人被骗,遍及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

“老中医”微信推销药膏

2017年6月,武汉赵女士的儿子患上皮肤疾病,由于几个月没治好,焦急的赵女士常在百度搜索“××病哪里治得好”,寻找就医信息。9月初的一天,她在网上找到一个“老中医”的微信号,打算咨询病情。

自称夏老师的“老中医”很快就有了回复。点开他的微信,赵女士看到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半秃顶男子。按其要求发了几张儿子患处的照片,便收到夏老师的诊断:你儿子“属于热癣、燥癣两症结合的中期牛皮癣,两症并存,比较复杂”。

跟赵女士探讨一番病情后,夏老师推荐服用自己的“祖传秘方”中药膏滋和胶囊,说“之前没治好,很可能是药不对症”。

心存疑虑的赵女士表示:想带孩子去找夏老师看病。对方发来一个距武汉千里之外的地址,劝说道:“其实你来与不来都一样,老师都是开同一个方子,在家配合治疗是一样的”。

“病在自己身上,老师希望每位患者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接下来几天,夏老师不时在微信上发来类似本文开头的关怀文字。

见赵女士仍未动心,夏老师继续“放招”,给她发来“老中医”制作药膏和日常锻炼的照片、患者们排队买药的视频,展示了许多人购买药品的转账记录,苦口婆心地劝道:“医者父母心,你把心交给我,还孩子的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还给出买药赠送“燕窝”的优惠。

赵女士终于动心,前后几次花了9200元,从“老师”手里买了膏滋和胶囊。可是她儿子服用后,症状非但没有好转,皮肤反而变得发黑变暗,红点越来越多。夏老师告诉她,这是因为“服药后病灶激活了”。

2017年11月底,赵女士接到办案民警来信,这才恍然大悟,急忙赶到仙桃市报案。

90后键盘手冒充老中医

负责办理此案的汪永红告诉记者,这次抓获的21名嫌疑人中,有12人都是“90后”,大都学历不高,家庭条件一般,在团伙中主要担任“键盘手”,也就是冒充中医专家与被骗者在微信上聊天推销的角色。

“每个省都有人被骗,甚至还骗到了国外。”仙桃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被骗金额最高的一位患者,从“老中医”手里买了1.3万多元的“中草药膏”。在警方掌握的一份团伙“业绩表”中,便有来自日本、泰国等地的“客户”地址。

1992年出生的汪某,是冒充“胡老师”的一名键盘手。她来自仙桃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外打工。尽管学历不高,没在正规医学院读过书,小汪却拿着一本自称是买来的医师资格证,顶着“老中医”马甲,在“公司”里卖出了20多单“中药”。

去年9月中旬,小汪在58同城网上看到招聘信息,来到仙桃市城区某国际广场写字楼里应聘。尽管面试时主管林某就告诉她,公司做保健品销售,主要是在网上冒充医生推销药品,家境一般的小汪还是接受了这份月薪2800元加提成的工作。

经过简单培训,小汪领到两部注册好微信号的手机,一台电脑和一份销售话术单,化名主治牛皮癣的“胡医生”开始上岗。

“这个团伙从2017年6月开始运作,通过网络推广发布消息,自称是包治各种疑难病症的老中医。”警官汪永红说,他们会留下统一格式的微信。

“别人(求医者)在网上搜索后,通过微信加的我们。”和公司里其他以90后为主的“键盘手”一样,小汪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话术单上的“教程”,在微信上跟求医者聊天,发送事先准备好的求医问药文字、图片、视频及买药转账记录截图,并不时嘘寒问暖关心症状,获取患者信任,以便推销各种中药药膏和胶囊。

记者在警方现场查获的一张“每日工作”单上看到,键盘手每天12点前会做好客户标签、“聊粉”(和求医者聊天),发两篇(有关求医问药的文字、图片)到朋友圈;13点再发一篇,将前一天的意向客户激活促进成交;下午会继续“关心”客户,追单。

“平时按话术单给别人解答一些医学常识,再发一些健康常识,让别人逐步信任我们,再让他们买药就容易了。”小汪说,如果被骗者服用的药品没有效果,她会忽悠说要多服用几个疗程才见效,尽量让他们多买药。

每做成一笔“业务”,小汪可以提成10元。

专坑慢性病的假中医、假药

对于自己推销的“药品”究竟是什么,小汪和她身边的“90后老中医”们并不了解。“我没见过药品,也不知道仓库在哪里。”小汪坦陈,这些药都由主管林某安排外地“厂家”直接发给患者,键盘手们也只能从患者收货后发来的照片上,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药膏、配制的胶囊。

其实,所谓的牛皮癣药膏进价只有90块钱一瓶。汪永红提供的一份当地食药监部门“假药认定书”显示:这个团伙高价推销的“祖传秘方”中药药膏、胶囊,要么是假药、保健食品,要么干脆是没有任何标识的三无产品。

在仙桃市公安局一位负责人眼里,这帮人其实比较注意“规避风险”,“他们卖的‘药’通常吃不坏人,也治不好病”。

“太害人了,耽误了孩子的病情。”赵女士很气愤,“他们寄来的药没有药品标签、包装,也没有国字号和生产批次,就是玻璃罐装的,我以为是土方子。”她表示,当时没觉得受骗,只是认为药贵,效果却不明显。

湖南人李先生也有相似的遭遇。2017年6月,他发现身上很痒并出现皮疹,在网上搜索后添加了“胡氏中医名医堂”老中医的微信,从这位“胡老师”手里花900元买了一个疗程共3瓶药膏,用完后症状没有任何好转。他意识到可能受骗,便报了警。

“这些夏老师、胡老师,照片都是同一个人,背后都是这个团伙。”汪永红解释说,键盘手们在微信上用的“老中医”头像、日常锻炼的照片和制作药膏的照片视频,都是从网上找来的,跟他们毫无关系。

这个团伙主要针对一些慢性病和疑难症患者在网上行骗,所谓的“胡氏中医名医堂医师”主要推荐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膏。事实上,他们还冒充骨科中医堂老师推销治疗股骨头坏死药膏,冒充治疗风湿、牛皮癣中医老师推销祖传秘方纯中药药膏,冒充中医胃肠疾病专家、癫痫疾病调理老师推销纯天然中草药膏等,骗取每人200元到1万多元不等的费用。

除了外用药膏,该团伙还冒充教授助理,推销所谓的“抗癌防癌参灵黄精胶囊”,其实就是上海某医药科技公司推出的保健食品。

办案民警找到这个团伙在微信中声称的“胡氏中医名医堂”“夏中医诊所”等地址调查,找到了真正的胡医师和夏中医,但他们不卖口服药,不治牛皮癣,更没委托任何人做过网上推广。

记者在警方展示的取证照片上看到,现实中的胡医师和夏中医都戴着眼镜,年龄体貌与微信上那个“老中医”相去甚远。

“三方没有任何来往。”汪永红强调说。

每月万元做网上推广

为方便诈骗,团伙负责人熊某注册了一家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汪永红警官告诉记者,2017年6月,犯罪嫌疑人熊某在仙桃市城区某写字楼21层租下两间办公室,与张某(在逃)合谋,在互联网上对微信号二维码进行推广,并招聘了以90后为主力的“员工”。这些没有职业医师证、药师证等相关资质的键盘手,在微信上冒充名医、专家向被害人推荐夸大疗效的保健品、假药等骗取钱财。

“他们还配备了考勤打卡机。”汪永红介绍说,公司有严格的请假、销假制度、奖惩制度;内部分工明确,有部门主管负责不同“产品线”,有人事经理负责招聘,更多的则是负责在微信上“吸粉”(吸引求医者)聊天的键盘手;员工们除保底工资外,还按照业绩分档提成。

值得关注的是,像小汪这样的90后键盘手每笔业务提成只有10元,而其“公司”每月在百度等网站的推广费用则达到上万元。

2017年12月15日,记者来到仙桃市某国际广场,该团伙曾在广场上的写字楼21层办公,广场位于城区主干道,楼下有一家著名连锁超市和一家连锁酒店。

这个团伙的办公室平时大门紧闭,很少与外界接触,同楼层另一家公司的负责人说,他们在此办公数月,也不知道对面这家有许多年轻人上班的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

“这些人神神秘秘的,不跟旁人交谈,平时吃饭就点外卖。”写字楼物业工作人员杨女士告诉记者,有些年轻人常到隔壁一间空置毛坯屋里抽烟,“说话声音压得很低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烟抽得很厉害”。

记者从警方在现场查获的一份“每日工作”单上看到,一名键盘手在末尾写到:“开心工作,开心挣钱,态度决定一切”,并加了3个感叹号。

可是,这些90后与他们公司的挣钱方式并不合法。仙桃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无证在网上推销药品已属违法,何况还冒充老中医,更是在行骗。

2017年12月15日,仙桃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该团伙中的8人批准逮捕,其余13人被取保候审。

许多购药者并不认为受了骗

汪永红告诉记者,截至12月26日,全国完成证据提交的被骗者有85人,这只是2000多名购药者中的一小部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办案警官打电话给被骗的患者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骗子来电话了。

“所以我们通常都让被骗者先到当地派出所报案。”仙桃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打消对方顾虑,办案人员设计了一套取证表,根据购药者留下的收货地址寄出,目前已分批寄出数百封挂号信。他希望,在网上“老中医”那里购药受骗的患者,能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以便警方尽快侦破案件并退赃。

汪永红接触的不少买药者,都常年备受风湿、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痛煎熬,行动不便求医困难。有的家里十几岁孩子患类风湿,家庭条件很一般,本来对网上寻得的“老中医”充满期待,不曾想遇到了骗子。

“许多人知道真相后非常痛心、失望。”上述办案人员说,目前已核实的被骗者中,金额最高的是13360元,也有人专程从外地赶到仙桃来报案。这位负责人还提到,这种诈骗模式是从外地引进的。

去年11月,《法治周末》曾报道过2017年9月底广州白云警方破获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据当地警方通报,该犯罪团伙打着“老中医”的旗号,在微信上给人看病并开具处方,以“祖传秘方”专用药的名义高价售卖保健品。

记者注意到,2016年6月,广东三水警方也打掉一利用微信老中医为幌子的诈骗团伙,该团伙也是在微信上扮演“老中医”“导师”“顾问”等角色,诱骗顾客高价购买各种药物,涉案金额巨大。

事实上,我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

此前,法治周末记者曾就“网上老中医”的问题,采访过互联网观察人士易北辰。易北辰认为:微信“老中医”瞄准的疾病多为易复发的慢性病,药效是否明显的界定也很模糊、很主观,患者多会遇到久治不愈的情况,这种“有病乱投医”的心理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前述公安局负责人对此表示认同:“这个团伙的行骗手法,与传统电信和网络诈骗的‘裸骗’不同,并不是空手套白狼骗取钱财。”他认为,由于购药者付款后收到了药品,即使对他们的慢性病和疑难症没有疗效,往往也不觉得被骗了。有些人虽然发现有问题,由于损失金额不太大,觉得异地维权索赔太麻烦,不愿报案,“就当做没发生”。

“过去电信诈骗,骗的只是钱,这种案件还关系到个人的病情。”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担心隐私泄露,也是被骗者不愿报案的重要原因。

一位办过多起这类案件的警官提醒道:但凡在网上搜到的养生、补肾、慢性病诊疗等信息,见不到真人的,一定要注意甄别,最好到正规医院去诊断治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