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敦煌石窟壁画密码:慈悲独到的画笔如何绘出舍身饲虎的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敦煌石窟壁画密码:慈悲独到的画笔如何绘出舍身饲虎的故事?

除了飞天等少数几幅名作,大部分壁画都沉默地模糊于艺术和历史的层层面纱背后。它们为何人所作?描绘了怎样的故事?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254窟内景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这里保存了从北凉到元代绵延一千余年的石窟艺术。每一年数百万游客在此参观游览,在幽暗洞窟中,人们为铺天盖地的壁画环绕,然而除了飞天等少数几幅名作,大部分壁画都沉默地模糊于艺术和历史的层层面纱背后。它们为何人所作?描绘了怎样的故事?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如一道道古老的谜题,声响遥远,引人好奇。

要接近这些壁画的奥妙,我们必须从头说起。如果敦煌没有熬过北魏延兴四年(474年),也许我们今天根本不会有参观莫高窟的机会。这一年的秋天,敦煌成为了一个摇摇欲坠的边疆城市,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北魏一朝一直面临着柔然的侵扰和袭扰。从460年开始,柔然将西域诸国逐次征服,并多次对敦煌进行围困、侵袭。在474年时,北魏尚书省的官员建议放弃敦煌,把整个北魏的边境线后撤至1600余里外的凉州(今甘肃武威)。一位名叫韩秀的官员起身反对,说“敦煌之立,其来已久”,意思是从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以来,敦煌已经经过了将近5个世纪的经营,如果撤守敦煌,北方的柔然和南方的吐谷浑就会合力沿着河西走廊东进,那时候不要说凉州,连长安、洛阳都永无安枕之日。他的这番话申明了敦煌的重要性,使朝廷决定坚守敦煌,敦煌文明的脉搏在韩秀的力挽狂澜之下,才侥幸未戛然而止。

除了战乱,当时的敦煌还经历着严重的欠收。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佛教以其无畏布施、镇定坚韧、牺牲奉献、守护正念、驱魔降恶等信仰力量,为敦煌各阶层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精神资源。对于敦煌百姓而言,莫高窟更是他们重要的精神寄托。当年前来礼拜的信众,入窟后不仅要举行公众活动、瞻仰礼拜,还要进行一项特别的修行——禅观,通过观看佛陀在生生世世中竭力卫护众生、帮助众生度过艰难困顿的故事,在心灵中显现出庄严相好、光芒无限的佛的法身,借此获得加持、消减罪业,佛教主题的壁画由是在彼时成为了敦煌人信仰结构的一部分。

开凿于公元465-500年之间的敦煌254窟,正处在这段动荡局势之中。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海涛在他的《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意识到整窟的图像主题与北魏时期的危机存在的潜在呼应,254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意蕴。另一方面,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在254窟开凿的时间段里,龙门、云冈等重要洞窟也纷纷得以开凿,中国文化史上一系列的重要命题,如情、势、风骨等,也在这个时段被提出和运用,并交融到佛教艺术当中。因此可以说,254窟是北魏时期一座最具代表性的禅修窟。

陈海涛夫妇的人生是因254窟南壁上的壁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而改变的。200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一年级的陈琦在敦煌实习,第一次注意到了这一铺《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她和当时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的男友陈海涛在洞窟内仔细临摹,一边辨认已经模糊的轮廓造型,一边分析画面的总体布局和走势,试图体会古代画师是如何运用绘画,讲述了一个让人多少有些难以接受的佛经故事的。

敦煌的这次考察经历在他们心中埋下了难忘的种子。毕业以后,陈琦和陈海涛成为了敦煌研究院美术所的工作人员,继续深入临摹254窟。在临摹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生动的细节,进一步激活了两位年轻艺术家心中与古代美学传统的关联。他们大量阅读文献原典,搜寻图像资料,探究营建洞窟当时的历史背景。经过数年努力,他们推出了两部数字动画阐释文教片《舍身饲虎》和《降魔成道》,并写就了《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引导读者走进敦煌254窟,循着古代画师的营造方式去理解壁画。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陈海涛  陈琦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1

在观赏敦煌壁画时,我们该从哪儿看起?该如何欣赏、理解洞窟图像的含义?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前举办的《图说敦煌二五四窟》新书发布会上,陈海涛以254窟南壁上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为例,将这幅他看了十几年的壁画所蕴藏的秘密深意向观众娓娓道来。

佛从何来?以身饲虎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描绘的是释迦摩尼前世的事迹,因而被称为佛本生故事,最迟在大约5世纪上半叶,便从西域传入汉文化圈,见诸汉文的佛教经典。

这个故事说的是,久远之前有一个王国的三位王子一日同到山中打猎,见一只母虎带着数只小虎饥饿难忍,母虎因此欲将小虎吃掉。三太子萨埵想到,在生生世世的生死轮转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肉身爱护不懈,但最终还是难免速朽腐败。他曾多少次毫无意义地唐捐生命,为了贪欲、嗔恨或愚痴,而从未有一次是为了慈悲和解脱的事业。于是他将二位兄长支走,来到山间,卧在母虎前,饿虎已无力啖食。萨埵又爬上山岗,用利木刺伤自己,跳下山崖,让母虎啖血。母虎啖血恢复气力后与小虎们一起食尽萨埵身上的肉。二位哥哥不见弟弟,沿路寻找,终于找见萨埵尸骨,赶紧回宫禀告父王。国王和夫人赶到山中,抱着萨埵尸骨痛哭,然后收拾遗骨修塔供养。这位为了挽救老虎生命而甘愿牺牲自己肉身的萨埵太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

舍身饲虎
254窟南壁上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舍身饲虎》回环曲折的运行之“势”

《舍身饲虎》壁画中从经文中选取了发愿救虎、刺颈跳崖、虎食萨埵、亲人悲悼、起塔供养这五个情节。画师将三处情节安排在画面上方,两处在下方,并利用人物的体态加以间隔与联系,设计了复杂的“势”的运行之路,它如同引导观众的视觉形成一种势,在复杂的画面里进行运行,起承转合,将极为繁密的人物场景和故事情节尽数包含在不足2.5平米的壁面中。对这幅壁画的解读,就是沿着势这样的概念来展开的。 

发愿救虎

观者视线的起点是位于画面中上方,站在山间的三位王子。中间那位手臂高举的就是萨埵,他宣誓要以生命拯救众虎,也决意通过布施获得最终的觉悟和解脱。左边的王兄仰头望着萨埵的手,吃惊地把手指按在嘴边;右边的王兄则俯头望虎,一手去拉萨埵的胳膊,如同挽留。两位王兄身体为曲线而非垂直,与萨埵舒展挺拔的姿态形成对比,衬托出其坚毅舍身的崇高之美。

刺颈跳崖

早在245窟开凿的数十年前,《贤愚经》就风靡河西地区,它的开篇讲述了释迦在求法护生的过程中竭力奉献的六个故事。为了试炼奉献者的信心和愿力,每个故事中都有对奉献者的问询或他的心灵自白。《舍身饲虎》的刺颈跳崖的情节中,画师也让“两个”萨埵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视:跪着刺颈的萨埵左手高高举起,与跳崖的萨埵左脚衔接;跳崖的萨埵用身体的动势将故事的发展引向下方,同时他的目光回望向跪姿的萨埵,似乎在向过去的自己发问:“献出生命,你后悔吗?”跪地的萨埵则目光平静:“我不后悔,唯愿帮助众生出离苦海……” 萨埵的舍生是对以一己肉身之利益为轻,以众生解脱之安乐为重的大乘佛教义理的诠释。饲虎未果又刺颈跳崖的行为,以及而这两次目光的对视和自我问询则表明他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对生死的意义进行了充分的考量。

虎食萨埵

顺着萨埵下垂的长袍和跳崖时伸出的手臂,观者的目光来到了虎食萨埵的一幕。饥饿的大虎和幼虎都围绕萨埵身边。大虎背部的曲线像是建筑中的穹顶,把“势”传递到了萨埵身上,而众小虎则在萨埵周围,呼应大虎的造型,并将“势”汇集到扑地的萨埵的身上。母虎腹下一只小虎在仰头吮吸奶水,流露出了重获新生的欣喜。在视觉上,这只小虎串联起萨埵发愿、现身与众虎获得新生的进程,将佛教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慈悲和救度众生的因果关联呈现在观者面前。 

亲人悲悼

萨埵支撑大虎的手腕,将他身上的“势”指向了画面的左方:亲人悲悼的部分。画面中萨埵的父母出现,就会导致佛教与儒家孝道在伦理上的冲突。画师并没有回避这个矛盾冲突激烈的时刻,而是采用温情的方式,传达出年迈父母撕心裂肺的悲痛,又表达了对萨埵舍身取义的颂扬和认可。母亲怀中的萨埵就像是睡着了,从骨骸遍地恢复到完整的肉身,正如佛经中说的:萨埵牺牲了肉身,但却获得了完整的法身,真正的生命并没有失去。对比母亲的悲痛,萨埵的父亲似乎已经领会了萨埵的发心和用意,尽管老泪纵横,还是转过身去,开始礼拜佛塔。

起塔供奉

观者的目光也顺势汇聚到画面上方的最左侧:起塔供奉。白塔象征着萨埵的慈悲功德,也是故事的精神所在,具有特殊的意义,而画师的处理方法却很不符合常规。在壁画中,塔檐是俯视,塔基却是平视,这是否构成了矛盾的视角?观者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把塔设计成全部平视,整个画面会显得平淡,似乎艰苦舍身过程迎来了一个平淡的结束;佛教不是一个“向上”的宗教,它强调生生世世为众生服务,时空和场景都是回环的,因此把塔设计成向上的形状也不合适;而如果都改成向下的方式,整个画面横纵的连接关系会被打破,画面将变得不稳定。当各种方案都被实验之后,观者会发现,古代画师选择了最优的方案,当一系列的势经过运行之后到达塔,塔把视复归到画面基本线,画面完成了一轮循环。

同一悲剧,独运匠心

在佛教艺术中,把一个佛经故事转化为一幅画面或者雕刻作品的例子很多,但是在不同时代、地区和画师手里,对于同一个故事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方式。舍身饲虎的图像分布广泛,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域的龟兹石窟,到汉文化圈的敦煌、麦积山、洛阳、江浙地区,甚至远至日本奈良,我们都能看到这一图像的影踪。然而,敦煌254窟的这幅画匠心独运、十分特殊。

喀喇昆仑山

早期的图像通常比较简单,只选择单个场面,概要地表现萨埵舍身饲虎的决定性瞬间,如印度西北地区和龟兹地区的舍身饲虎图,每幅画面积有限,构图简明。莫高窟保存有最为丰富的舍身饲虎图像遗存,从北魏到五代、宋,有十余铺之多。而254窟是现存时代最早的一铺舍身饲虎图,但它也是一个特例,它对精神力量的塑造相当突出。在“发愿救虎”中,对萨埵精神状态和意志的描绘是在现存的其他舍身饲虎图像中绝无仅有的。而在刺颈跳崖的部分,虽然在西域现存较早的舍身饲虎图像中,多将刺颈和跳崖的萨埵共同画出,但从目前的图像遗存看,未见到过有彼此目光交流的例证。245窟的图像的这一创意有着强烈的启发想象、感动与参与的作用,萨埵对视的图像恰好处于与观者视线接近的高度,利于信众们参与到萨埵的自我问询中去,与这段慈悲的佛陀心迹建立近距离的深入沟通。 

克孜尔第178窟

对比其他各地的图像,敦煌254窟在虎食萨埵这个情节上也有着一种独特的内在秩序。在西域地区的图像中,萨埵倒地承受众虎的啖食,姿态上与245窟十分相似,但在造型上则简略僵直。而北魏之后的一些图像则越来越强调场面的血腥惨烈,展现了肢体被拽下来的萨埵或是鲜血淋漓的萨埵等等。但在254窟的图像中,虽然在紫外光的观察下,腹部的鲜血还清晰可鉴,但萨埵手腕还在全力支撑大虎蹬地的后腿,脚也尽力勾起,让小虎可以稳稳地站立,身体在充满变化和张力的同时,又严格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有着强烈的仪式感,显得非常平静和从容。画师以更深层的角度理解舍身、牺牲、奉献的意象,好像能承载一切的慈悲。对比美术史中的种种“惊悚写实主义”的画法,观者从中更能体会其中包含的牺牲之肃穆、相互依存的平和与慈悲生命的永恒感,这个故事强调的“全力奉献”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强化。 

虎食萨埵  莫高窟79窟(局部) 五代

当观众按顺序看过画师选取的五个场景,就不难意识到,壁画的创作者一直在利用姿态和色彩等造型语言引导观者深入体会这一故事。“一铺千年前的古代艺术作品,在其被经典化的同时也常被静态化了,当年创作时的多种选择与可能性常被历史所隔膜。但画师在整合了佛教义理与画面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画面关键点的抉择与设计:例如利用画面边缘的人物造型的顶胯动作,将‘势’导向画面的上方;将本应顺应视觉常规的楼阁式塔改化为一种矛盾的视角,使之与佛教义理、画面情感、势的运行进行关键的匹配。”陈海涛在《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中写道。

对比所有舍身饲虎的图像史,从早期西域和克孜尔石窟限于菱形格内的简化表现,到敦煌后期及中原地区乃至日本的多种样式,似乎没有哪个画面试图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建构如此复杂的“势”,承载如此多彩的形象、严密的义理、深邃的象征和情感。或许,除了画师技艺的高超、对经文的理解之外,这也是因为自魏晋以来,社会动荡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危机促进了人性的觉醒与思考力的发展,构成了254窟艺术如此感荡人心的基础。

本文材料来源于敦煌石窟公共网、1月7日国家图书馆《图说敦煌二五四窟》新书发布会活动、数字动画影片《敦煌艺术经典阐释——舍身饲虎》以及《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敦煌石窟壁画密码:慈悲独到的画笔如何绘出舍身饲虎的故事?

除了飞天等少数几幅名作,大部分壁画都沉默地模糊于艺术和历史的层层面纱背后。它们为何人所作?描绘了怎样的故事?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254窟内景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这里保存了从北凉到元代绵延一千余年的石窟艺术。每一年数百万游客在此参观游览,在幽暗洞窟中,人们为铺天盖地的壁画环绕,然而除了飞天等少数几幅名作,大部分壁画都沉默地模糊于艺术和历史的层层面纱背后。它们为何人所作?描绘了怎样的故事?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如一道道古老的谜题,声响遥远,引人好奇。

要接近这些壁画的奥妙,我们必须从头说起。如果敦煌没有熬过北魏延兴四年(474年),也许我们今天根本不会有参观莫高窟的机会。这一年的秋天,敦煌成为了一个摇摇欲坠的边疆城市,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北魏一朝一直面临着柔然的侵扰和袭扰。从460年开始,柔然将西域诸国逐次征服,并多次对敦煌进行围困、侵袭。在474年时,北魏尚书省的官员建议放弃敦煌,把整个北魏的边境线后撤至1600余里外的凉州(今甘肃武威)。一位名叫韩秀的官员起身反对,说“敦煌之立,其来已久”,意思是从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以来,敦煌已经经过了将近5个世纪的经营,如果撤守敦煌,北方的柔然和南方的吐谷浑就会合力沿着河西走廊东进,那时候不要说凉州,连长安、洛阳都永无安枕之日。他的这番话申明了敦煌的重要性,使朝廷决定坚守敦煌,敦煌文明的脉搏在韩秀的力挽狂澜之下,才侥幸未戛然而止。

除了战乱,当时的敦煌还经历着严重的欠收。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佛教以其无畏布施、镇定坚韧、牺牲奉献、守护正念、驱魔降恶等信仰力量,为敦煌各阶层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精神资源。对于敦煌百姓而言,莫高窟更是他们重要的精神寄托。当年前来礼拜的信众,入窟后不仅要举行公众活动、瞻仰礼拜,还要进行一项特别的修行——禅观,通过观看佛陀在生生世世中竭力卫护众生、帮助众生度过艰难困顿的故事,在心灵中显现出庄严相好、光芒无限的佛的法身,借此获得加持、消减罪业,佛教主题的壁画由是在彼时成为了敦煌人信仰结构的一部分。

开凿于公元465-500年之间的敦煌254窟,正处在这段动荡局势之中。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海涛在他的《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意识到整窟的图像主题与北魏时期的危机存在的潜在呼应,254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意蕴。另一方面,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在254窟开凿的时间段里,龙门、云冈等重要洞窟也纷纷得以开凿,中国文化史上一系列的重要命题,如情、势、风骨等,也在这个时段被提出和运用,并交融到佛教艺术当中。因此可以说,254窟是北魏时期一座最具代表性的禅修窟。

陈海涛夫妇的人生是因254窟南壁上的壁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而改变的。200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读研究生一年级的陈琦在敦煌实习,第一次注意到了这一铺《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她和当时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的男友陈海涛在洞窟内仔细临摹,一边辨认已经模糊的轮廓造型,一边分析画面的总体布局和走势,试图体会古代画师是如何运用绘画,讲述了一个让人多少有些难以接受的佛经故事的。

敦煌的这次考察经历在他们心中埋下了难忘的种子。毕业以后,陈琦和陈海涛成为了敦煌研究院美术所的工作人员,继续深入临摹254窟。在临摹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生动的细节,进一步激活了两位年轻艺术家心中与古代美学传统的关联。他们大量阅读文献原典,搜寻图像资料,探究营建洞窟当时的历史背景。经过数年努力,他们推出了两部数字动画阐释文教片《舍身饲虎》和《降魔成道》,并写就了《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引导读者走进敦煌254窟,循着古代画师的营造方式去理解壁画。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陈海涛  陈琦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1

在观赏敦煌壁画时,我们该从哪儿看起?该如何欣赏、理解洞窟图像的含义?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前举办的《图说敦煌二五四窟》新书发布会上,陈海涛以254窟南壁上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为例,将这幅他看了十几年的壁画所蕴藏的秘密深意向观众娓娓道来。

佛从何来?以身饲虎

《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描绘的是释迦摩尼前世的事迹,因而被称为佛本生故事,最迟在大约5世纪上半叶,便从西域传入汉文化圈,见诸汉文的佛教经典。

这个故事说的是,久远之前有一个王国的三位王子一日同到山中打猎,见一只母虎带着数只小虎饥饿难忍,母虎因此欲将小虎吃掉。三太子萨埵想到,在生生世世的生死轮转中,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肉身爱护不懈,但最终还是难免速朽腐败。他曾多少次毫无意义地唐捐生命,为了贪欲、嗔恨或愚痴,而从未有一次是为了慈悲和解脱的事业。于是他将二位兄长支走,来到山间,卧在母虎前,饿虎已无力啖食。萨埵又爬上山岗,用利木刺伤自己,跳下山崖,让母虎啖血。母虎啖血恢复气力后与小虎们一起食尽萨埵身上的肉。二位哥哥不见弟弟,沿路寻找,终于找见萨埵尸骨,赶紧回宫禀告父王。国王和夫人赶到山中,抱着萨埵尸骨痛哭,然后收拾遗骨修塔供养。这位为了挽救老虎生命而甘愿牺牲自己肉身的萨埵太子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

舍身饲虎
254窟南壁上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
《舍身饲虎》回环曲折的运行之“势”

《舍身饲虎》壁画中从经文中选取了发愿救虎、刺颈跳崖、虎食萨埵、亲人悲悼、起塔供养这五个情节。画师将三处情节安排在画面上方,两处在下方,并利用人物的体态加以间隔与联系,设计了复杂的“势”的运行之路,它如同引导观众的视觉形成一种势,在复杂的画面里进行运行,起承转合,将极为繁密的人物场景和故事情节尽数包含在不足2.5平米的壁面中。对这幅壁画的解读,就是沿着势这样的概念来展开的。 

发愿救虎

观者视线的起点是位于画面中上方,站在山间的三位王子。中间那位手臂高举的就是萨埵,他宣誓要以生命拯救众虎,也决意通过布施获得最终的觉悟和解脱。左边的王兄仰头望着萨埵的手,吃惊地把手指按在嘴边;右边的王兄则俯头望虎,一手去拉萨埵的胳膊,如同挽留。两位王兄身体为曲线而非垂直,与萨埵舒展挺拔的姿态形成对比,衬托出其坚毅舍身的崇高之美。

刺颈跳崖

早在245窟开凿的数十年前,《贤愚经》就风靡河西地区,它的开篇讲述了释迦在求法护生的过程中竭力奉献的六个故事。为了试炼奉献者的信心和愿力,每个故事中都有对奉献者的问询或他的心灵自白。《舍身饲虎》的刺颈跳崖的情节中,画师也让“两个”萨埵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视:跪着刺颈的萨埵左手高高举起,与跳崖的萨埵左脚衔接;跳崖的萨埵用身体的动势将故事的发展引向下方,同时他的目光回望向跪姿的萨埵,似乎在向过去的自己发问:“献出生命,你后悔吗?”跪地的萨埵则目光平静:“我不后悔,唯愿帮助众生出离苦海……” 萨埵的舍生是对以一己肉身之利益为轻,以众生解脱之安乐为重的大乘佛教义理的诠释。饲虎未果又刺颈跳崖的行为,以及而这两次目光的对视和自我问询则表明他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对生死的意义进行了充分的考量。

虎食萨埵

顺着萨埵下垂的长袍和跳崖时伸出的手臂,观者的目光来到了虎食萨埵的一幕。饥饿的大虎和幼虎都围绕萨埵身边。大虎背部的曲线像是建筑中的穹顶,把“势”传递到了萨埵身上,而众小虎则在萨埵周围,呼应大虎的造型,并将“势”汇集到扑地的萨埵的身上。母虎腹下一只小虎在仰头吮吸奶水,流露出了重获新生的欣喜。在视觉上,这只小虎串联起萨埵发愿、现身与众虎获得新生的进程,将佛教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慈悲和救度众生的因果关联呈现在观者面前。 

亲人悲悼

萨埵支撑大虎的手腕,将他身上的“势”指向了画面的左方:亲人悲悼的部分。画面中萨埵的父母出现,就会导致佛教与儒家孝道在伦理上的冲突。画师并没有回避这个矛盾冲突激烈的时刻,而是采用温情的方式,传达出年迈父母撕心裂肺的悲痛,又表达了对萨埵舍身取义的颂扬和认可。母亲怀中的萨埵就像是睡着了,从骨骸遍地恢复到完整的肉身,正如佛经中说的:萨埵牺牲了肉身,但却获得了完整的法身,真正的生命并没有失去。对比母亲的悲痛,萨埵的父亲似乎已经领会了萨埵的发心和用意,尽管老泪纵横,还是转过身去,开始礼拜佛塔。

起塔供奉

观者的目光也顺势汇聚到画面上方的最左侧:起塔供奉。白塔象征着萨埵的慈悲功德,也是故事的精神所在,具有特殊的意义,而画师的处理方法却很不符合常规。在壁画中,塔檐是俯视,塔基却是平视,这是否构成了矛盾的视角?观者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把塔设计成全部平视,整个画面会显得平淡,似乎艰苦舍身过程迎来了一个平淡的结束;佛教不是一个“向上”的宗教,它强调生生世世为众生服务,时空和场景都是回环的,因此把塔设计成向上的形状也不合适;而如果都改成向下的方式,整个画面横纵的连接关系会被打破,画面将变得不稳定。当各种方案都被实验之后,观者会发现,古代画师选择了最优的方案,当一系列的势经过运行之后到达塔,塔把视复归到画面基本线,画面完成了一轮循环。

同一悲剧,独运匠心

在佛教艺术中,把一个佛经故事转化为一幅画面或者雕刻作品的例子很多,但是在不同时代、地区和画师手里,对于同一个故事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方式。舍身饲虎的图像分布广泛,沿着丝绸之路,从西域的龟兹石窟,到汉文化圈的敦煌、麦积山、洛阳、江浙地区,甚至远至日本奈良,我们都能看到这一图像的影踪。然而,敦煌254窟的这幅画匠心独运、十分特殊。

喀喇昆仑山

早期的图像通常比较简单,只选择单个场面,概要地表现萨埵舍身饲虎的决定性瞬间,如印度西北地区和龟兹地区的舍身饲虎图,每幅画面积有限,构图简明。莫高窟保存有最为丰富的舍身饲虎图像遗存,从北魏到五代、宋,有十余铺之多。而254窟是现存时代最早的一铺舍身饲虎图,但它也是一个特例,它对精神力量的塑造相当突出。在“发愿救虎”中,对萨埵精神状态和意志的描绘是在现存的其他舍身饲虎图像中绝无仅有的。而在刺颈跳崖的部分,虽然在西域现存较早的舍身饲虎图像中,多将刺颈和跳崖的萨埵共同画出,但从目前的图像遗存看,未见到过有彼此目光交流的例证。245窟的图像的这一创意有着强烈的启发想象、感动与参与的作用,萨埵对视的图像恰好处于与观者视线接近的高度,利于信众们参与到萨埵的自我问询中去,与这段慈悲的佛陀心迹建立近距离的深入沟通。 

克孜尔第178窟

对比其他各地的图像,敦煌254窟在虎食萨埵这个情节上也有着一种独特的内在秩序。在西域地区的图像中,萨埵倒地承受众虎的啖食,姿态上与245窟十分相似,但在造型上则简略僵直。而北魏之后的一些图像则越来越强调场面的血腥惨烈,展现了肢体被拽下来的萨埵或是鲜血淋漓的萨埵等等。但在254窟的图像中,虽然在紫外光的观察下,腹部的鲜血还清晰可鉴,但萨埵手腕还在全力支撑大虎蹬地的后腿,脚也尽力勾起,让小虎可以稳稳地站立,身体在充满变化和张力的同时,又严格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有着强烈的仪式感,显得非常平静和从容。画师以更深层的角度理解舍身、牺牲、奉献的意象,好像能承载一切的慈悲。对比美术史中的种种“惊悚写实主义”的画法,观者从中更能体会其中包含的牺牲之肃穆、相互依存的平和与慈悲生命的永恒感,这个故事强调的“全力奉献”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强化。 

虎食萨埵  莫高窟79窟(局部) 五代

当观众按顺序看过画师选取的五个场景,就不难意识到,壁画的创作者一直在利用姿态和色彩等造型语言引导观者深入体会这一故事。“一铺千年前的古代艺术作品,在其被经典化的同时也常被静态化了,当年创作时的多种选择与可能性常被历史所隔膜。但画师在整合了佛教义理与画面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画面关键点的抉择与设计:例如利用画面边缘的人物造型的顶胯动作,将‘势’导向画面的上方;将本应顺应视觉常规的楼阁式塔改化为一种矛盾的视角,使之与佛教义理、画面情感、势的运行进行关键的匹配。”陈海涛在《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中写道。

对比所有舍身饲虎的图像史,从早期西域和克孜尔石窟限于菱形格内的简化表现,到敦煌后期及中原地区乃至日本的多种样式,似乎没有哪个画面试图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建构如此复杂的“势”,承载如此多彩的形象、严密的义理、深邃的象征和情感。或许,除了画师技艺的高超、对经文的理解之外,这也是因为自魏晋以来,社会动荡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危机促进了人性的觉醒与思考力的发展,构成了254窟艺术如此感荡人心的基础。

本文材料来源于敦煌石窟公共网、1月7日国家图书馆《图说敦煌二五四窟》新书发布会活动、数字动画影片《敦煌艺术经典阐释——舍身饲虎》以及《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