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图解】爱喝酒的注意了 2个月后啤酒或将集体涨价20%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图解】爱喝酒的注意了 2个月后啤酒或将集体涨价20%

啤酒行业开始从求量转变为求质,量减价增,顺应消费升级。

近期,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和华润啤酒等多家啤酒企业都发布了涨价通知,企业方面称,生产成本增加是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啤酒行业十年来的首次集体涨价,上一轮啤酒涨价期是在2008年到2010年。

目前,超市内的啤酒价格还未有大幅调整。业内预计,啤酒涨价传导到零售终端可能需要2个月时间,终端价格预计涨幅将在15%-20%。

涨价消息传出后,资本市场反响热烈,多家啤酒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大幅上涨。

中国啤酒业的困境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的啤酒产销市场一直不景气。

在产量方面,2014年7月后,啤酒产量出现长达25个月的下滑。这种下滑势头在2016年8月略有遏制。2016年8-12月,啤酒产量连续5个月正增长,但随后4个月连续下滑。2017年上半年,啤酒行业出现回暖的迹象,啤酒产量再次出现回升,同比微增0.8%。

与国内啤酒产量的低迷相反,中国的啤酒进口量在近年大幅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啤酒进口量达33.8万千升,同比暴增85.4%。不过,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中国啤酒进口量增速已经放缓。

在消费量方面,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IWSR)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啤酒市场消费量同比下降1.8%(过去五年的平均降幅为0.6%),这主要是受中国、巴西和俄罗斯三个啤酒大国消费量下降影响。

微酒在今年1月4日发表的《1月1日起,华润雪花、青啤十年来首次集体涨价,啤酒行业将迎大洗牌?》一文中指出,有业内人士认为,啤酒行业连续几年下滑,经历了2017年几个月的回暖,又持续下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啤酒行业的弱势,相反,这种下滑可以看做是一种常态下滑,啤酒行业真正地开始从求量转变为求质,量减价增,顺应消费升级。

集体挺进高端市场

《财经》杂志在去年12月发表的《行业惨淡巨头对决 青岛啤酒为什么节节败退?》一文中引用欧睿国际的数据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分化,未来中国啤酒市场将继续以每年2%的速度收缩,2021年的销量要比2009年减少近16亿升。若行业红利消失,市场会考验企业的内生增长力。对于啤酒企业来说,盈利途径不外乎提高市场份额和提升产品结构。

目前,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是中国啤酒行业的“五巨头”,合计占据中国3/4的啤酒市场。为了提升各自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它们从中国消费升级的浪潮中觅得商机,纷纷挺进高端啤酒市场。

作为中国啤酒市场的两大“外来户”,嘉士伯和百威英博已经尝到了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甜头。

日前,嘉士伯集团宣布将花费约5亿丹麦克朗(约合5.2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推广乐堡、嘉士伯以及凯旋1664等高端品牌。根据其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在集团全球销量下跌4%的情况下,走上高端化道路的中国区销量有机增长了6%。

从2012年到2016年,百威英博的市场份额从11.6%增至16.2%,增幅达到4.6个百分点,超过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增幅。百威英博中国区总裁Jean Jereissati曾在投资者研讨会上表示,“产品高端化和消费升级是我们行业最大的营收动力,这与我们公司密切相关。”

中国啤酒市场的高端化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

作为时下最“火”的高端啤酒品类之一,精酿啤酒业在这两年成了新的投资风口。烯牛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中国已有至少6家精酿啤酒企业获投。1月4日,精酿啤酒点评类App酒花儿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公司方面称,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酒厂的建设和新产品的生产研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图解】爱喝酒的注意了 2个月后啤酒或将集体涨价20%

啤酒行业开始从求量转变为求质,量减价增,顺应消费升级。

近期,燕京啤酒、青岛啤酒和华润啤酒等多家啤酒企业都发布了涨价通知,企业方面称,生产成本增加是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这是中国啤酒行业十年来的首次集体涨价,上一轮啤酒涨价期是在2008年到2010年。

目前,超市内的啤酒价格还未有大幅调整。业内预计,啤酒涨价传导到零售终端可能需要2个月时间,终端价格预计涨幅将在15%-20%。

涨价消息传出后,资本市场反响热烈,多家啤酒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大幅上涨。

中国啤酒业的困境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的啤酒产销市场一直不景气。

在产量方面,2014年7月后,啤酒产量出现长达25个月的下滑。这种下滑势头在2016年8月略有遏制。2016年8-12月,啤酒产量连续5个月正增长,但随后4个月连续下滑。2017年上半年,啤酒行业出现回暖的迹象,啤酒产量再次出现回升,同比微增0.8%。

与国内啤酒产量的低迷相反,中国的啤酒进口量在近年大幅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啤酒进口量达33.8万千升,同比暴增85.4%。不过,在经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中国啤酒进口量增速已经放缓。

在消费量方面,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所(IWSR)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啤酒市场消费量同比下降1.8%(过去五年的平均降幅为0.6%),这主要是受中国、巴西和俄罗斯三个啤酒大国消费量下降影响。

微酒在今年1月4日发表的《1月1日起,华润雪花、青啤十年来首次集体涨价,啤酒行业将迎大洗牌?》一文中指出,有业内人士认为,啤酒行业连续几年下滑,经历了2017年几个月的回暖,又持续下滑,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啤酒行业的弱势,相反,这种下滑可以看做是一种常态下滑,啤酒行业真正地开始从求量转变为求质,量减价增,顺应消费升级。

集体挺进高端市场

《财经》杂志在去年12月发表的《行业惨淡巨头对决 青岛啤酒为什么节节败退?》一文中引用欧睿国际的数据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分化,未来中国啤酒市场将继续以每年2%的速度收缩,2021年的销量要比2009年减少近16亿升。若行业红利消失,市场会考验企业的内生增长力。对于啤酒企业来说,盈利途径不外乎提高市场份额和提升产品结构。

目前,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是中国啤酒行业的“五巨头”,合计占据中国3/4的啤酒市场。为了提升各自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它们从中国消费升级的浪潮中觅得商机,纷纷挺进高端啤酒市场。

作为中国啤酒市场的两大“外来户”,嘉士伯和百威英博已经尝到了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甜头。

日前,嘉士伯集团宣布将花费约5亿丹麦克朗(约合5.2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推广乐堡、嘉士伯以及凯旋1664等高端品牌。根据其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在集团全球销量下跌4%的情况下,走上高端化道路的中国区销量有机增长了6%。

从2012年到2016年,百威英博的市场份额从11.6%增至16.2%,增幅达到4.6个百分点,超过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增幅。百威英博中国区总裁Jean Jereissati曾在投资者研讨会上表示,“产品高端化和消费升级是我们行业最大的营收动力,这与我们公司密切相关。”

中国啤酒市场的高端化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

作为时下最“火”的高端啤酒品类之一,精酿啤酒业在这两年成了新的投资风口。烯牛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中国已有至少6家精酿啤酒企业获投。1月4日,精酿啤酒点评类App酒花儿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公司方面称,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新酒厂的建设和新产品的生产研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