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何人类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动物界的位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何人类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动物界的位置

埃莱娜·帕萨雷洛、彼得·沃莱本和露西·库克在作品中探索了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即使狮子能够说话,人类也无法理解他。”但维特根斯坦先生和狮子在一起待过吗?恐怕没有吧。所以这句话错了,至少他认为人类与狮子不可能有任何的共同点。在任何逻辑哲学的问题上,我都愿意信服他,但我敢肯定他与狮子相处的时间没有我长。(本文作者Simon Barnes是一位资深撰稿人——译注)

几周前,在赞比亚的卢安瓜河谷。六只母狮刚刚杀死一只羚羊,正在贪婪地吞食她。她们离我有四分之一英里远,我只能看见一张漂亮的黄褐色羊皮。而我的身边,一只离群的雄狮也在观望。那只雄狮骄傲不再;他受伤了,好几天都无法捕猎,饿得肋骨都看得见。他只有从母狮口中夺得食物才能活下去,但是他不够大,不够壮,甚至也不够自信了。

眼前的场景对他而言意味着一切:食物、性和陪伴。他极其想加入她们,但是他不能这么做。她们不会欢迎他的,甚至会把他赶走,一切会在暴力中结束,这不是他想要的。可他依旧忍不住想看。他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离开,也一次又一次地驻足望回这里。

在电影《真爱至上》中,安德鲁·林肯一直单恋着凯拉·奈特莉,最终才得以从这种爱而不得的痛苦中解脱。这只雄狮的结局也像影片中一样,他强迫自己离开这个渴望的世界,重新振作起来回到现实。他蹚进河水,没有回头,一口气游了过去……就到这里!如果他和我讲起这一段经历,我一定能够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孤独、渴望、饥饿、绝望、欲求:这些情绪离人类的日常生活其实并不遥远。

但是我们的科学、哲学和宗教,大多都事先假定了人类和动物是没有任何共同点的,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虽然将某人称作“畜生”是一种辱骂,但其实我们本来就是哺乳动物。几百年来,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独特性是最正统的理论基础,现在它也遭到了挑战。在人类和约千万种动物之间有一些无人区,甚至是没有动物的地区,有越来越多的书开始涉及这些方面,但往往最终讲述的还是人类而非动物的故事。

这些书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一种抗拒感,抗拒动物和人类之间哪怕一点点的相似。动物理所当然是不能思考、不能感知、不能说话的。我们会一厢情愿地这么认为,不是因为这些情况不可能发生,而是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另一种世界。如果我们承认了人类只是众多动物中的一种,我们的生活就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关于动物的意外真相》

人类对其他生物的轻视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值得探索和赞美的事物。露西·库克的《关于动物的意外真相》(The Unexpected Truth About Animals)一书独辟蹊径,用动物的故事给人类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有一种古老的说法,海狸会咬下自己的睾丸献给追捕者以获得逃生的机会,库克在书中就详实地说明了这一点,她写树懒还要写得更好。

七宗罪里有一宗就是以树懒的名字命名的(sloth,懒惰)——很难再去把他写得更透彻了。冈萨雷斯·费尔南德斯·奥维多·巴尔德斯(Gonzalo Fernández de Oviedo y Valdés,十六世纪西班牙历史学家)1526年出版了50卷百科全书,其中关于树懒的部分有这样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丑陋无用之物。”库克此次为树懒正名了,她详述了树懒精心设计的低能耗生活方式,他就像个精密运行的机器,每一个部分都优雅如猎豹,甚至人类。

生物之间并没有高等低等的区分:动物和人类只是不同而已。人类已经与这个概念斗争了几百年,可能在语言诞生前就开始了。“20世纪70年代的一项科学调查发现,树獭是‘数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动物’。”库克写道,“这个生物学的结论却有着非常微妙的潜台词:面对这种动物,你永远高它们一等。”

多年来,人们都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看待只有两种立场:你要么是客观的,要么就是感情用事。主流科学否认动物的情感和个性,就连这样想都是一种罪恶,更不值得进行什么调查或实验。这种错误用一个词就可以纠正:人格化。

道德哲学家玛丽·米奇利(Mary Midgley)曾经研究过象夫(训练并照顾大象的人),如果他们不考虑大象的“日常情感——是否高兴、愤怒、害怕、激动、疲倦、难过、怀疑、生气——他们可能不仅会破产,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他们需要把动物当人看,否则他们就得死。每一个养过马的人都明白。

《树木的隐秘生活》

彼得·沃莱本的书《树木的隐秘生活》(The Hidden Life of Trees)风靡一时,这本书解释了树与树之间如何通过真菌进行联系,这些真菌的作用就像是连接树木的高速公路,沃莱本还巧妙地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树连网”(the wood-wide web)。树木在他的笔下不再是家具材料,而是活生生的、我们人类也可以感同身受的生命。

他的新作《动物的内心世界》(The Inner Life of Animals)在科学性上可能略逊一筹。沃莱本知道以叙事来当做论据是非常不充分的,但他还是在新作中加入了自己非常喜爱的一个故事。巴里是一只可卡犬,也是一只救援犬,在被作者收养之前,他曾流浪过不少家庭。作者在书中追问巴里是否会感激时,我们又回到了那个危险的命题:

“往后的日子里,他只会担心又被送走或丢弃,除此之外巴里没有任何烦恼,过得很开心。他是感激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不是吗?”

沃莱本还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两只鹿在躲避他的狗。那只小鹿离开了母亲,转身径直朝狗跑去,逼他离开。如果把这当做人类的故事来看,它就是个关于勇气的故事。当危险发生时,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但不确定是否真的会那样做,有些人取生,有些人取义。对于舍生取义的人,我们会冠以“勇敢”一词:既然这样的人是勇敢的,这样的小鹿不也是勇敢的吗?

《千奇百怪的动物们》

人与动物的之间关系在文学、科学和哲学中都不是会经常被涉及的领域,但是埃莱娜·帕萨雷洛却用最有力的语言写出了《千奇百怪的动物们》(Animals Strike Curious Poses)一书。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她用自己无可置辩的文字探讨了这个恒久的命题,这本书非常值得认真读一读。

她假装成一只海龟给达尔文写情书,海龟是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捡的,帕萨雷洛还特地用了第二人称显得情感更浓烈。“虽然他以后会叫你‘哈里’(Harry),但是不用担心,他知道你是雌的。”(1935年,达尔文从加拉帕戈斯群岛带回一批海龟研究演化理论,哈里是其中活得最长的一只,直到近数十年动物学家才发现她是雌性,随后改名“哈莉”Harriet)。

她还极富热情地讲述了莫扎特和椋鸟的故事:莫扎特养了一只宠物椋鸟,这只鸟儿死的时候,主人为她举办了一场庄严的葬礼,在这篇文章中,莫扎特自己可能都分辨不出哪些是玩笑话。这让我不禁要问:当一只夜莺唱歌的时候——将语音单位折算成词汇量的话,有600个单词,可以组成250个短语——他(唱歌的通常是雄性夜莺)仅仅是想要满足自己交配的欲望,还是他真的在享受音乐呢?雌性夜莺是这场歌唱比赛的评委——她只是作出最直接的生理反应,还是有一些审美判断呢?答案取决于你,亲爱的读者朋友:也许这些问题能让你明白,我们其实不必将人类的独特性当做先定条件。

客观科学可以解答这些问题吗?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传统的科学家并没有把它当成猜想,而是直接认可了这个先定的事实:动物和人类不可能有任何相似之处。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自然与人文教授卡尔·萨菲纳(Carl Safina)曾写道:

“‘动物的情感’不仅是话题终结者,更是职场杀手。1992年,一名学术作家在《科学》杂志上刊文警告读者,动物认知这个课题‘我不推荐给任何还没拿到终身教职的人’。”

奇怪的是,科学家口口声声称自己只信赖数据,哲学家虽不仰仗数据进行推测,但也爱好逻辑,比如维特根斯坦,他们的理论都基于同样的先定条件:尽管所有的胎生哺乳动物在生理意义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这其中偏偏有一种与其他的4000多种都完全不同——特别到甚至不需要证据来证明。是灵魂吗?那太形而上了,我要的只是基础信息而已。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人们一直在试图分离和识别人的特别之处,而实验中他们了发现一些动物——非人类的动物——也拥有它。我们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画下的三八线纷纷宣告无效:情感、思想、解决问题、使用工具、文化、理解死亡、自我觉醒、意识、语言、句法、运动、怜悯、慷慨、个性、姓名、品格、理智、规划、洞察力、先见之明、想象力、道德抉择……甚至包括艺术、宗教和玩笑。

这些都是达尔文教给我们的,我们花了两个世纪的时间来试图忽略和扭转这种观点。他在《人类的由来》中写道:“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区别非常大,这是进化程度上的区别,而不是种类上的区别。”如果你相信物竞天择的那一套,那你肯定也会相信这句话。

为什么人类对自身独特性的想法如此坚持呢?或许我们可以在人类历史上找到答案。多年来,将有色人种看作是道德和精神上的劣等人,对于殖民主义和奴隶制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它们的道德基石。人们绝对不会承认这些人只是种类上的不同:因为区分优劣的路更容易走。

想要改变深深根植在心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历史上5000年来的人类思想,也需要在当下换一种方式生活,换一种方式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这会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本文作者Simon Barnes近期出版了新作《鸟的意义》(The Meaning of Birds)。

(翻译:都述文)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新政治家》

原标题:Why humans need to rethink their place in the animal kingd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何人类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动物界的位置

埃莱娜·帕萨雷洛、彼得·沃莱本和露西·库克在作品中探索了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

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即使狮子能够说话,人类也无法理解他。”但维特根斯坦先生和狮子在一起待过吗?恐怕没有吧。所以这句话错了,至少他认为人类与狮子不可能有任何的共同点。在任何逻辑哲学的问题上,我都愿意信服他,但我敢肯定他与狮子相处的时间没有我长。(本文作者Simon Barnes是一位资深撰稿人——译注)

几周前,在赞比亚的卢安瓜河谷。六只母狮刚刚杀死一只羚羊,正在贪婪地吞食她。她们离我有四分之一英里远,我只能看见一张漂亮的黄褐色羊皮。而我的身边,一只离群的雄狮也在观望。那只雄狮骄傲不再;他受伤了,好几天都无法捕猎,饿得肋骨都看得见。他只有从母狮口中夺得食物才能活下去,但是他不够大,不够壮,甚至也不够自信了。

眼前的场景对他而言意味着一切:食物、性和陪伴。他极其想加入她们,但是他不能这么做。她们不会欢迎他的,甚至会把他赶走,一切会在暴力中结束,这不是他想要的。可他依旧忍不住想看。他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离开,也一次又一次地驻足望回这里。

在电影《真爱至上》中,安德鲁·林肯一直单恋着凯拉·奈特莉,最终才得以从这种爱而不得的痛苦中解脱。这只雄狮的结局也像影片中一样,他强迫自己离开这个渴望的世界,重新振作起来回到现实。他蹚进河水,没有回头,一口气游了过去……就到这里!如果他和我讲起这一段经历,我一定能够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孤独、渴望、饥饿、绝望、欲求:这些情绪离人类的日常生活其实并不遥远。

但是我们的科学、哲学和宗教,大多都事先假定了人类和动物是没有任何共同点的,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虽然将某人称作“畜生”是一种辱骂,但其实我们本来就是哺乳动物。几百年来,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独特性是最正统的理论基础,现在它也遭到了挑战。在人类和约千万种动物之间有一些无人区,甚至是没有动物的地区,有越来越多的书开始涉及这些方面,但往往最终讲述的还是人类而非动物的故事。

这些书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一种抗拒感,抗拒动物和人类之间哪怕一点点的相似。动物理所当然是不能思考、不能感知、不能说话的。我们会一厢情愿地这么认为,不是因为这些情况不可能发生,而是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另一种世界。如果我们承认了人类只是众多动物中的一种,我们的生活就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关于动物的意外真相》

人类对其他生物的轻视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值得探索和赞美的事物。露西·库克的《关于动物的意外真相》(The Unexpected Truth About Animals)一书独辟蹊径,用动物的故事给人类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有一种古老的说法,海狸会咬下自己的睾丸献给追捕者以获得逃生的机会,库克在书中就详实地说明了这一点,她写树懒还要写得更好。

七宗罪里有一宗就是以树懒的名字命名的(sloth,懒惰)——很难再去把他写得更透彻了。冈萨雷斯·费尔南德斯·奥维多·巴尔德斯(Gonzalo Fernández de Oviedo y Valdés,十六世纪西班牙历史学家)1526年出版了50卷百科全书,其中关于树懒的部分有这样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丑陋无用之物。”库克此次为树懒正名了,她详述了树懒精心设计的低能耗生活方式,他就像个精密运行的机器,每一个部分都优雅如猎豹,甚至人类。

生物之间并没有高等低等的区分:动物和人类只是不同而已。人类已经与这个概念斗争了几百年,可能在语言诞生前就开始了。“20世纪70年代的一项科学调查发现,树獭是‘数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动物’。”库克写道,“这个生物学的结论却有着非常微妙的潜台词:面对这种动物,你永远高它们一等。”

多年来,人们都认为对这个问题的看待只有两种立场:你要么是客观的,要么就是感情用事。主流科学否认动物的情感和个性,就连这样想都是一种罪恶,更不值得进行什么调查或实验。这种错误用一个词就可以纠正:人格化。

道德哲学家玛丽·米奇利(Mary Midgley)曾经研究过象夫(训练并照顾大象的人),如果他们不考虑大象的“日常情感——是否高兴、愤怒、害怕、激动、疲倦、难过、怀疑、生气——他们可能不仅会破产,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他们需要把动物当人看,否则他们就得死。每一个养过马的人都明白。

《树木的隐秘生活》

彼得·沃莱本的书《树木的隐秘生活》(The Hidden Life of Trees)风靡一时,这本书解释了树与树之间如何通过真菌进行联系,这些真菌的作用就像是连接树木的高速公路,沃莱本还巧妙地给它们起了个名字叫“树连网”(the wood-wide web)。树木在他的笔下不再是家具材料,而是活生生的、我们人类也可以感同身受的生命。

他的新作《动物的内心世界》(The Inner Life of Animals)在科学性上可能略逊一筹。沃莱本知道以叙事来当做论据是非常不充分的,但他还是在新作中加入了自己非常喜爱的一个故事。巴里是一只可卡犬,也是一只救援犬,在被作者收养之前,他曾流浪过不少家庭。作者在书中追问巴里是否会感激时,我们又回到了那个危险的命题:

“往后的日子里,他只会担心又被送走或丢弃,除此之外巴里没有任何烦恼,过得很开心。他是感激的。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不是吗?”

沃莱本还讲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两只鹿在躲避他的狗。那只小鹿离开了母亲,转身径直朝狗跑去,逼他离开。如果把这当做人类的故事来看,它就是个关于勇气的故事。当危险发生时,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但不确定是否真的会那样做,有些人取生,有些人取义。对于舍生取义的人,我们会冠以“勇敢”一词:既然这样的人是勇敢的,这样的小鹿不也是勇敢的吗?

《千奇百怪的动物们》

人与动物的之间关系在文学、科学和哲学中都不是会经常被涉及的领域,但是埃莱娜·帕萨雷洛却用最有力的语言写出了《千奇百怪的动物们》(Animals Strike Curious Poses)一书。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她用自己无可置辩的文字探讨了这个恒久的命题,这本书非常值得认真读一读。

她假装成一只海龟给达尔文写情书,海龟是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捡的,帕萨雷洛还特地用了第二人称显得情感更浓烈。“虽然他以后会叫你‘哈里’(Harry),但是不用担心,他知道你是雌的。”(1935年,达尔文从加拉帕戈斯群岛带回一批海龟研究演化理论,哈里是其中活得最长的一只,直到近数十年动物学家才发现她是雌性,随后改名“哈莉”Harriet)。

她还极富热情地讲述了莫扎特和椋鸟的故事:莫扎特养了一只宠物椋鸟,这只鸟儿死的时候,主人为她举办了一场庄严的葬礼,在这篇文章中,莫扎特自己可能都分辨不出哪些是玩笑话。这让我不禁要问:当一只夜莺唱歌的时候——将语音单位折算成词汇量的话,有600个单词,可以组成250个短语——他(唱歌的通常是雄性夜莺)仅仅是想要满足自己交配的欲望,还是他真的在享受音乐呢?雌性夜莺是这场歌唱比赛的评委——她只是作出最直接的生理反应,还是有一些审美判断呢?答案取决于你,亲爱的读者朋友:也许这些问题能让你明白,我们其实不必将人类的独特性当做先定条件。

客观科学可以解答这些问题吗?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传统的科学家并没有把它当成猜想,而是直接认可了这个先定的事实:动物和人类不可能有任何相似之处。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自然与人文教授卡尔·萨菲纳(Carl Safina)曾写道:

“‘动物的情感’不仅是话题终结者,更是职场杀手。1992年,一名学术作家在《科学》杂志上刊文警告读者,动物认知这个课题‘我不推荐给任何还没拿到终身教职的人’。”

奇怪的是,科学家口口声声称自己只信赖数据,哲学家虽不仰仗数据进行推测,但也爱好逻辑,比如维特根斯坦,他们的理论都基于同样的先定条件:尽管所有的胎生哺乳动物在生理意义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这其中偏偏有一种与其他的4000多种都完全不同——特别到甚至不需要证据来证明。是灵魂吗?那太形而上了,我要的只是基础信息而已。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人们一直在试图分离和识别人的特别之处,而实验中他们了发现一些动物——非人类的动物——也拥有它。我们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画下的三八线纷纷宣告无效:情感、思想、解决问题、使用工具、文化、理解死亡、自我觉醒、意识、语言、句法、运动、怜悯、慷慨、个性、姓名、品格、理智、规划、洞察力、先见之明、想象力、道德抉择……甚至包括艺术、宗教和玩笑。

这些都是达尔文教给我们的,我们花了两个世纪的时间来试图忽略和扭转这种观点。他在《人类的由来》中写道:“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区别非常大,这是进化程度上的区别,而不是种类上的区别。”如果你相信物竞天择的那一套,那你肯定也会相信这句话。

为什么人类对自身独特性的想法如此坚持呢?或许我们可以在人类历史上找到答案。多年来,将有色人种看作是道德和精神上的劣等人,对于殖民主义和奴隶制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它们的道德基石。人们绝对不会承认这些人只是种类上的不同:因为区分优劣的路更容易走。

想要改变深深根植在心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历史上5000年来的人类思想,也需要在当下换一种方式生活,换一种方式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这会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本文作者Simon Barnes近期出版了新作《鸟的意义》(The Meaning of Birds)。

(翻译:都述文)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新政治家》

原标题:Why humans need to rethink their place in the animal kingd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