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C&A将被中资收购,下一个是New Look?快时尚真的不行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C&A将被中资收购,下一个是New Look?快时尚真的不行了吗

应运而生,应运而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C&A表示:不排除通过合作伙伴和外部帮助

据德国媒体消息,拥有荷兰服装零售商C&A的亿万富翁家族即将向中国投资者出售该连锁品牌,传这笔交易不久就将被敲定。但C&A方面拒绝证实。早在2017年7月,C&A关闭在俄罗斯的11个品牌商店,全线撤出俄罗斯市场。

C&A门店

C&A由Brenninkmeijer家族于1841年在荷兰建立,同时经营平价的男装、女装和童装。公开资料显示,C&A在全球总共有2000多家门店,其中约1500家位于欧洲。

对此消息,C&A隶属的Cofra控股集团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C&A正在着手带动各个市场的业务增长。

“C&A公司正在进行的重组工作包括探索中国地区和数字领域的不同增长方式,以赶上市场环境变化的脚步,也不排除通过合作伙伴或者外部帮助的途径实现。”

New Look不敌竞品ZARA、H&M,估值跌半

另外,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消息称,国际快时尚品牌New Look债券价值不断跳水,部分匿名潜在买家正考虑低价收购其控股权。

New Look门店

New Look的母公司是南非亿万富翁Christo Wiese的控股集团Brait。

Christo Wiese

这个年头连亿万富翁都开始卖品牌了?吓得我赶紧抱紧手中的破碗。

2015年,Christo Wiese 通过旗下私募基金Brait SE (BAT.J) 以7.8亿美元收购New Look 90%股权。收购之后,New Look的业绩并不理想。

2016财年,New Look线上、线下的销售均有增长,而2017财年却仅有电商业务收入继续上涨。除了业绩表现不佳,New Look去年也经历了高层人事变动。2017年6月,集团的两位核心管理层——男装总监Christopher Englinde 及配件和美容总监Amanda Wain 离职。

New Look

其实New Look早在201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分别在北京国瑞购物中心、上海龙之梦购物中心同时开出两家门店。New Look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之举备受行业关注,但缺乏知名度和性价比的New Look 品牌在中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无法建立优势。

到了2017年,虽然New Look在中国共新开了53家门店,但New Look门店较少入驻地标性商业体,如在北京市场,New Look没有店铺位于三环以内商圈;广州市场也与之相似。反观其他竞争对手,如ZARA、H&M、优衣库等品牌,基本上都已经在各大著名商业体布局。

尽管New Look扩店有所加快,但也与其南非老板Christo Wiese曾在2016年提出的3年500间的扩张速度相去甚远。

New Look

截止到1月12日,New Look的债务已逾品牌估值的一半。此前,New Look也曾表示计划关闭10%的门店以削减成本,同时推出公司自愿偿债安排计划,调整支出和债务。

关店、开店放缓,成了快时尚品牌的潮流?

去年2月,C&A位于成都春熙路的全国首家旗舰店关门,在此之前,GAP春熙路店、优衣库中山广场店都悄然关门,位于总府路乐森购物中心的Zara中国区最大旗舰店及首家形象店也正式闭店,成都作为一个商业敏感度极高的城市,多家快时尚品牌的接连关店似乎预示着市场的疲态。

优衣库

从2002年优衣库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中国开启快时尚的浪潮,随后几年,各大外来快时尚品牌纷纷踏入中国市场,然而时至今日,快时尚模式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新鲜感已经开始直线下滑,Zara和H&M的模式被众多品牌效仿,优势不再明显。据赢商网报道,H&M在中国门店数量迅速增多的同时,销售额从2008年高达80%的增速降至当下的6%。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在全球的91个市场拥有7096家门店,其中2/3的门店都是在2012-2015年开设的。而2016年Zara在中国仅新增门店15家,重点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西安等城市。根据往年门店新增情况,在中国开店增长速度停滞在6%-8%之间,低于前几年10%的指标。

商场对快时尚品牌慎重引入

例如上海第一代大型商场综合体龙之梦购物中心在2017年11月对一层的入驻商户进行了调整,H&M和C&A被撤出,Zara填补了二者原本的位置。可以看出,商场对于快时尚品牌的引进也在进行新一轮调整,商场不会选择太多类似风格的品牌,Zara和优衣库是快时尚仅剩的两大热门,相比于十年前遍地开花的景象,商场对于快时尚的引入已成为较为谨慎的选择。

ZARA

商场一直以来都是服装品牌的黄金地,好的品牌入驻商场不仅能为商场带来高销售额,而且能带来潜在消费者,带来客流量,也就给商场带来了潜在的消费。品牌和商场的利益唇齿相依,商场选择有吸引力、覆盖人群广、知名度高的品牌显然是明智且理所当然的。但消费主力军的目光已经渐渐从“粗制滥造”的快时尚身上移开,商场的选择也跟随物质富裕的消费者逐渐转向青睐更年轻、更个性、质量更好的品牌。

应运而生,应运而亡?

在中服时尚智库之前的文章《为什么快时尚越来越被嫌弃?》中有提到,快时尚应运着人们对时尚更新迭代的需求而生,如今,消费者的需求被分散被转移,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来瓜分市场,快时尚自身的弊端逐渐显露,屡次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被诉讼的抄袭事件让快时尚品牌的“脸”越来越黑。

经过2017充满质疑与反思的一年,快时尚品牌将会面对2018的行业洗牌,没有竞争力的品牌会被淘汰,有潜力的品牌被更有实力的集团的收购,而头部品牌会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更加迎合市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C&A将被中资收购,下一个是New Look?快时尚真的不行了吗

应运而生,应运而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C&A表示:不排除通过合作伙伴和外部帮助

据德国媒体消息,拥有荷兰服装零售商C&A的亿万富翁家族即将向中国投资者出售该连锁品牌,传这笔交易不久就将被敲定。但C&A方面拒绝证实。早在2017年7月,C&A关闭在俄罗斯的11个品牌商店,全线撤出俄罗斯市场。

C&A门店

C&A由Brenninkmeijer家族于1841年在荷兰建立,同时经营平价的男装、女装和童装。公开资料显示,C&A在全球总共有2000多家门店,其中约1500家位于欧洲。

对此消息,C&A隶属的Cofra控股集团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C&A正在着手带动各个市场的业务增长。

“C&A公司正在进行的重组工作包括探索中国地区和数字领域的不同增长方式,以赶上市场环境变化的脚步,也不排除通过合作伙伴或者外部帮助的途径实现。”

New Look不敌竞品ZARA、H&M,估值跌半

另外,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消息称,国际快时尚品牌New Look债券价值不断跳水,部分匿名潜在买家正考虑低价收购其控股权。

New Look门店

New Look的母公司是南非亿万富翁Christo Wiese的控股集团Brait。

Christo Wiese

这个年头连亿万富翁都开始卖品牌了?吓得我赶紧抱紧手中的破碗。

2015年,Christo Wiese 通过旗下私募基金Brait SE (BAT.J) 以7.8亿美元收购New Look 90%股权。收购之后,New Look的业绩并不理想。

2016财年,New Look线上、线下的销售均有增长,而2017财年却仅有电商业务收入继续上涨。除了业绩表现不佳,New Look去年也经历了高层人事变动。2017年6月,集团的两位核心管理层——男装总监Christopher Englinde 及配件和美容总监Amanda Wain 离职。

New Look

其实New Look早在201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分别在北京国瑞购物中心、上海龙之梦购物中心同时开出两家门店。New Look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之举备受行业关注,但缺乏知名度和性价比的New Look 品牌在中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无法建立优势。

到了2017年,虽然New Look在中国共新开了53家门店,但New Look门店较少入驻地标性商业体,如在北京市场,New Look没有店铺位于三环以内商圈;广州市场也与之相似。反观其他竞争对手,如ZARA、H&M、优衣库等品牌,基本上都已经在各大著名商业体布局。

尽管New Look扩店有所加快,但也与其南非老板Christo Wiese曾在2016年提出的3年500间的扩张速度相去甚远。

New Look

截止到1月12日,New Look的债务已逾品牌估值的一半。此前,New Look也曾表示计划关闭10%的门店以削减成本,同时推出公司自愿偿债安排计划,调整支出和债务。

关店、开店放缓,成了快时尚品牌的潮流?

去年2月,C&A位于成都春熙路的全国首家旗舰店关门,在此之前,GAP春熙路店、优衣库中山广场店都悄然关门,位于总府路乐森购物中心的Zara中国区最大旗舰店及首家形象店也正式闭店,成都作为一个商业敏感度极高的城市,多家快时尚品牌的接连关店似乎预示着市场的疲态。

优衣库

从2002年优衣库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中国开启快时尚的浪潮,随后几年,各大外来快时尚品牌纷纷踏入中国市场,然而时至今日,快时尚模式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新鲜感已经开始直线下滑,Zara和H&M的模式被众多品牌效仿,优势不再明显。据赢商网报道,H&M在中国门店数量迅速增多的同时,销售额从2008年高达80%的增速降至当下的6%。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在全球的91个市场拥有7096家门店,其中2/3的门店都是在2012-2015年开设的。而2016年Zara在中国仅新增门店15家,重点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和西安等城市。根据往年门店新增情况,在中国开店增长速度停滞在6%-8%之间,低于前几年10%的指标。

商场对快时尚品牌慎重引入

例如上海第一代大型商场综合体龙之梦购物中心在2017年11月对一层的入驻商户进行了调整,H&M和C&A被撤出,Zara填补了二者原本的位置。可以看出,商场对于快时尚品牌的引进也在进行新一轮调整,商场不会选择太多类似风格的品牌,Zara和优衣库是快时尚仅剩的两大热门,相比于十年前遍地开花的景象,商场对于快时尚的引入已成为较为谨慎的选择。

ZARA

商场一直以来都是服装品牌的黄金地,好的品牌入驻商场不仅能为商场带来高销售额,而且能带来潜在消费者,带来客流量,也就给商场带来了潜在的消费。品牌和商场的利益唇齿相依,商场选择有吸引力、覆盖人群广、知名度高的品牌显然是明智且理所当然的。但消费主力军的目光已经渐渐从“粗制滥造”的快时尚身上移开,商场的选择也跟随物质富裕的消费者逐渐转向青睐更年轻、更个性、质量更好的品牌。

应运而生,应运而亡?

在中服时尚智库之前的文章《为什么快时尚越来越被嫌弃?》中有提到,快时尚应运着人们对时尚更新迭代的需求而生,如今,消费者的需求被分散被转移,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来瓜分市场,快时尚自身的弊端逐渐显露,屡次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被诉讼的抄袭事件让快时尚品牌的“脸”越来越黑。

经过2017充满质疑与反思的一年,快时尚品牌将会面对2018的行业洗牌,没有竞争力的品牌会被淘汰,有潜力的品牌被更有实力的集团的收购,而头部品牌会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更加迎合市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