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台湾手艺与国际设计来了一次文化碰撞,传统工艺得到重新演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台湾手艺与国际设计来了一次文化碰撞,传统工艺得到重新演绎

传统手工艺不仅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最近,央视一档文博探索类节目走红。《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语言,讲述了国宝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让国宝文物活了起来。而每件文物的背后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其对造物所怀的敬畏之心。不仅历史文物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传统手工艺也是如此,并且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A New Layer”是由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National Taiwan Craf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发起的一个项目,邀请国际设计师来到台湾,了解台湾传统材料工艺并与当地的手艺人合作,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积极推进古与今、中与外的文化交流对话。

项目始于2012年,这次A New Layer系列2以“台湾手工艺和现代设计之间的故事”为主题。研究所邀请到比利时的Lise Coirier作为此次项目的艺术总监,设计师们更是来自法国、德国、以色列、日本、韩国、瑞典、瑞士等不同的国家。台湾当地手艺人们则专门从事陶艺、竹艺、漆器、瓷器和印染等不同行业。设计师从当代设计的角度来认识神秘的东方工艺美术并作出现代诠释,并集结手艺人的超凡技艺,最后诞生出6件兼具中西方韵味的设计作品。

竹艺大师吴明安

在走访当地手艺人和了解传统工艺材料期间,德国设计师Sebastian Herkner看到了不少高低、形状各异的拱桥,对此他深受启发。于是,就有了这张160厘米长,43厘米高的竹桥凳(Bridge Bamboo Bench)。手艺人吴明安经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多道复杂工艺,纯手工打造而成。柔韧之美,劲节之持,完美诠释了竹风雅韵。这件作品不仅拉近了使用者之间的距离,而且通过其拱形结构,隐喻了跨越地域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Herkner从当地建筑中汲取了创作灵感,而瑞士法国混血设计师Julie Richoz则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找到了她的灵感缪斯。深深打动Richoz的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琮是中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基于简单几何图形的组合变化,内圆外方的柱形容器、托盘、盒子三部分就组成了Cong系列作品。为了达到器物边缘的平滑过渡、漆器表面色泽的丰富饱满,漆艺师黄清美也下了一番苦工。上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每天只能上一道,刷完后要放入温度和湿度恒定的荫房,等待阴干后再取出继续刷漆。最后完成的作品覆盖了十几道漆工艺,才具有了柔和的外观,成就了这组简单雅致的漆器。

瑞典智利混血设计师Anton Alvarez对嘉义陶器(Koji pottery,也有Chiayi pottery的叫法)做出了新的诠释。New Koji 系列作品由四件花瓶组成,灵感来自古中国神秘的肖像图腾:龙、大象、老虎和台湾庙宇内常见的动物植物花卉装饰。在手艺人陈忠正和萧志立的帮助下,经过复杂的塑性、赋釉及煅烧工艺,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提炼成装饰性和功能性兼具的艺术品。

台湾竹文化确实魅力不小,另一位设计师也使用了竹元素。日本设计师Jin Kuramoto联手林建成和唐文春两位手艺人,将竹编工艺与蓝靛染工艺相结合,靛染的竹条篾片,经手艺人挑压交织而成了这把蓝靛竹椅(Indigo-Dyed Bamboo Chair)。蓝靛染工艺通常应用于织物染色,此次设计师创新性地将其应用于家居。这把扶手椅突出材料的质地,注重实用主义,虽没有复杂的装饰,但线条简洁流畅,冲击力极强。

该系列还包括由韩国设计师Wonmin Park和当地陶艺家孔文仪制作的极简主义陶土桌(The Clay Table),以及来自阿姆斯特丹BCXSY工作室Sayaka Yamamoto 和 Boaz Cohen与本地工匠钟健富创作的陶瓷烛台(Fruit Tower)。

图片来源:Yatzer

来源:菲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台湾手艺与国际设计来了一次文化碰撞,传统工艺得到重新演绎

传统手工艺不仅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最近,央视一档文博探索类节目走红。《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片语言,讲述了国宝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让国宝文物活了起来。而每件文物的背后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其对造物所怀的敬畏之心。不仅历史文物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传统手工艺也是如此,并且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A New Layer”是由国立台湾工艺研究所(National Taiwan Craf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发起的一个项目,邀请国际设计师来到台湾,了解台湾传统材料工艺并与当地的手艺人合作,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积极推进古与今、中与外的文化交流对话。

项目始于2012年,这次A New Layer系列2以“台湾手工艺和现代设计之间的故事”为主题。研究所邀请到比利时的Lise Coirier作为此次项目的艺术总监,设计师们更是来自法国、德国、以色列、日本、韩国、瑞典、瑞士等不同的国家。台湾当地手艺人们则专门从事陶艺、竹艺、漆器、瓷器和印染等不同行业。设计师从当代设计的角度来认识神秘的东方工艺美术并作出现代诠释,并集结手艺人的超凡技艺,最后诞生出6件兼具中西方韵味的设计作品。

竹艺大师吴明安

在走访当地手艺人和了解传统工艺材料期间,德国设计师Sebastian Herkner看到了不少高低、形状各异的拱桥,对此他深受启发。于是,就有了这张160厘米长,43厘米高的竹桥凳(Bridge Bamboo Bench)。手艺人吴明安经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多道复杂工艺,纯手工打造而成。柔韧之美,劲节之持,完美诠释了竹风雅韵。这件作品不仅拉近了使用者之间的距离,而且通过其拱形结构,隐喻了跨越地域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Herkner从当地建筑中汲取了创作灵感,而瑞士法国混血设计师Julie Richoz则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找到了她的灵感缪斯。深深打动Richoz的是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琮是中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基于简单几何图形的组合变化,内圆外方的柱形容器、托盘、盒子三部分就组成了Cong系列作品。为了达到器物边缘的平滑过渡、漆器表面色泽的丰富饱满,漆艺师黄清美也下了一番苦工。上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每天只能上一道,刷完后要放入温度和湿度恒定的荫房,等待阴干后再取出继续刷漆。最后完成的作品覆盖了十几道漆工艺,才具有了柔和的外观,成就了这组简单雅致的漆器。

瑞典智利混血设计师Anton Alvarez对嘉义陶器(Koji pottery,也有Chiayi pottery的叫法)做出了新的诠释。New Koji 系列作品由四件花瓶组成,灵感来自古中国神秘的肖像图腾:龙、大象、老虎和台湾庙宇内常见的动物植物花卉装饰。在手艺人陈忠正和萧志立的帮助下,经过复杂的塑性、赋釉及煅烧工艺,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提炼成装饰性和功能性兼具的艺术品。

台湾竹文化确实魅力不小,另一位设计师也使用了竹元素。日本设计师Jin Kuramoto联手林建成和唐文春两位手艺人,将竹编工艺与蓝靛染工艺相结合,靛染的竹条篾片,经手艺人挑压交织而成了这把蓝靛竹椅(Indigo-Dyed Bamboo Chair)。蓝靛染工艺通常应用于织物染色,此次设计师创新性地将其应用于家居。这把扶手椅突出材料的质地,注重实用主义,虽没有复杂的装饰,但线条简洁流畅,冲击力极强。

该系列还包括由韩国设计师Wonmin Park和当地陶艺家孔文仪制作的极简主义陶土桌(The Clay Table),以及来自阿姆斯特丹BCXSY工作室Sayaka Yamamoto 和 Boaz Cohen与本地工匠钟健富创作的陶瓷烛台(Fruit Tower)。

图片来源:Yatzer

来源:菲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