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思想界】从“父母皆祸害”到屏蔽朋友圈: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控制与逃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思想界】从“父母皆祸害”到屏蔽朋友圈: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控制与逃离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12年未回家、写万言书控诉父母的北大毕业生。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个或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12年未回家、写万言书控诉父母的北大毕业生。

上周,北大毕业生王猛(化名)一篇控诉父母的万字“檄文”让中国式亲子关系再次成为了热议话题。而在这篇万字长文下面,许多网友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王猛的理解和同情,俨然将微博变成了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吐槽现场。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与原生家庭的关系,能够引发如此多人的共鸣,除了说明王猛父母这种过度控制、缺乏平等和尊重的教养方式十分普遍之外,也让我们意识到,很多子女直到成年后也并没有从这种创伤性的亲子关系中走出来。

一方面,社会进步赋予了年轻人更大的话语权,父辈的权威正在逐渐瓦解;但另一方面,话语权虽然有所提升,但年轻人并没有能够摆脱父母对自己生活施加的影响,甚至,这种影响还落实为了一种更为牢固的经济关系,落实在房子、车子和经济资助上。

而如果联系早前一些关于中产父母育儿焦虑的报道,那些在国际幼儿园、天价学区房和月薪3万都支撑不起的暑期夏令营中长大的小孩,那些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又会与他们的父母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巨大的教育投资会让这种关系更加异化吗?王猛固然是个案,但这一事件掀起的反应却指向了更普遍的社会问题,其中涉及的家庭关系的公司化与商品化,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方向。 

父母和孩子可能都是受害者

最近,一篇控诉父母的万字“檄文”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大量转发和广泛的共鸣,文章作者是四川省一地级市的高考理科状元、北大生物系高材生王猛(化名)。现在在美国攻读心理学硕士的他,已经12年没有回过家,6年前就“拉黑”了父母,与他们断绝了所有联系。他的求学之路,就是一步步逃离家庭的艰难旅程。

“腾讯大家”作者尼德罗的评论认为,80后、90后在指责父母教养方式种种问题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即便父母在同龄人中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体面的工作,他们也未必拥有在亲子关系方面的反思能力。因为他们成长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在成为父母之前,缺乏足够的思想资源来教他们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

事实上,王猛在文中也曾提到,“我的父亲在一个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长大,极端自卑,而我的母亲作为老幺从小受宠”,父母也是从孩子走过来的,他们也继承了上一辈的一部分精神遗产,并不可避免地将这样的遗产传递给孩子。王猛在分析父母的性格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时代大背景权且不谈”,然而事实上,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不但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大的社会环境所决定。

作为50后、60后,父母一辈的青春在政治运动频发、集体凌驾于个人的时代中度过,除了塑造了他们缺乏自我、竭力趋同的性格之外,也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了许多隐性的精神创伤,这种精神创伤也会有意无意地投射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在这种糟糕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是受害者,想要改变这种关系,不仅父母需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子女也需要去理解父母的人生经历,把父母当做受害者来看待。

如果父母不认错

心理学学者李松蔚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指出,在他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生涯中,也遇到过许多控诉父母“过度控制”的子女,他们对于父母的“怨念”主要集中在一点,那就是父母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由于父母不肯认错,他们对子女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一直在继续,这也是王猛之所以会在30多岁的年纪依然记恨父母的原因。

而网络上关于这一案例的争论,大多也是围绕这种认知差异展开的。站在子女一方的会觉得“我们这么痛苦,为什么你们就是不认错!”,而站在父母一方的,也可以有相应的反击:“大家不都是这样吗?还是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对此,李松蔚认为,父母当然错了,只是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从心理学者的角度,类似硬要孩子穿什么衣服、对孩子无来由的贬低,以及对其敏感性毫无觉察,这些都是严重的错误。但是,李松蔚也不认为这些做法就是十恶不赦,孩子就应该跟这种父母断绝关系。因为作为父亲,他知道,任何一个父母都有可能伤害孩子,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而有些伤害会造成一辈子无法磨灭的印痕。

更麻烦的情况是,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介于有意和无意之间,在孩子看来,父母是不值得原谅的,而父母却辩称,自己只是出于无知或者惯性,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容易说清楚的,比如虐待或者遗弃,但中国父母对子女的伤害,更多的是像王猛父母这种情况,处于“不太对劲,但也不足以立法禁止”的灰色地带。

李松蔚认为,在今天,父母越来越不好当,如果要照顾孩子的感受,就只能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必须接受孩子的指控,哪怕自己心里不服。换句话说,“孩子受到了伤害”和“父母伤害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述。因此,“孩子受伤”和“父母没有做错什么”是可以平行存在的,这是世界上距离最远又最近的鸿沟,两个人的主观视角永远无法真正重合。面对这种无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受,也许这样才会达成真正的沟通。

旧的“压迫”,新的逃离

“腾讯大家”作者张丰在评论文章中还谈到了当代年轻人对原生家庭另一种形式的“逃离”。据调查,在18-29岁的微信用户中,有52%在朋友圈屏蔽了父母;而49.2%的父母把微信作为与子女交流的主要渠道,其中36%的父母会认真看孩子发的每一条朋友圈。这一组矛盾的数据说明,相当多的父母想从朋友圈中窥见子女的生活动向,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通过屏蔽父母的方式,成功“逃离”了父母的视野。

张丰指出,子女与父母之前的代沟一直都存在,但只有在微信时代,我们才能如此清晰地观察这一代沟。虽然在微信出现之前,豆瓣上就已有“父母皆祸害”这样的小组了,许多深受亲子关系困扰的网友聚在一起吐槽,但这样的讨论是匿名的,父母也绝对不可能知道。如果真的存在父母对子女的压迫,那么这样的小组,最多只能算是抱团取暖,算不上真正的反抗。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logo

“朋友圈”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我们加一个人的微信,并不代表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甚至不算真正的认识,但是,我们却愿意向这些被选中的人敞开心扉。而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和自己渊源最深的人,我们却常常屏蔽他们。屏蔽是一种主动作为,尤其是那种彻底的屏蔽,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宣言或挑衅,手机的空白页面背后是巨大的沉默。

这大概是由于,我们在朋友圈里展示的自我,是与父母所了解和期待的完全不同的一个“自我”。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朋友圈里的自我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也有一定差距,但朋友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建构自我的场所,这时,屏蔽父母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在这个重新建构的自我中,我们希望父母永远缺席,希望他们不再发表任何意见。

鲁迅在一个世纪前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曾写过一篇《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在文中鲁迅提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还是健全的生产,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在100年后听来,这句话依然振聋发聩,但要实践这三句话却并不容易。在很多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家庭里,父母对子女的“爱”都表现为一种控制,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规定的方式成长。

因此,许多子女都生出一种“逃离”的冲动,无论是去异地读书还是谋生,都是对原生家庭的逃离;朋友圈屏蔽父母,也可以理解为社交媒体生存下的逃离。朋友圈中建构的“自我”,对一个人来说越来越重要,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的本质。于是,在朋友圈屏蔽父母,大概意味着子女终于分离出一个完全不受父母控制的自我了。因此,在朋友圈时代,子女终于掌握了与父母关系的主动权,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现象,鲁迅呼吁的“年轻人本位”,今天以及基本成为了现实。

最后,张丰指出,100年后的今天,或许应该有人写一篇《我们现在如何做子女》了,已经成年的子女该如何面对成长过程中父母有意无意犯下的错误,是北大毕业生控诉父母的万言书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毕竟,现实与朋友圈是两回事,对子女而言,父母永远都是一种屏蔽不掉的现实。

在自救的同时帮助父母

心理学学者唐映红在微信公众号“PsyEyes”发表文章认为,王猛的经历属于个案,因为从他的描述中可以推断,他的父母有着明显的人格缺陷,准确地说,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统计显示,患有各类人格障碍的成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大概是10%-15%,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工作和生活都能正常应对,只是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某些明显非理性的异常举动,特别是在亲子关系中,很容易让子女的成长历程充满心理折磨,严重的可能会毁掉孩子。

那么,对于已经成年的子女来说,该如何处理与患有人格障碍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呢?唐映红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对自己以及父母的心理问题进行甄别和诊断。其次是让自己先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纾解掉情绪上的怨怼以及长期郁结的应急模式,学会承担起与父母积极理性沟通的责任。最后,就是要以这种积极理性的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重新建构成年后的亲子关系。唐映红指出,父母无法选择,童年不能重来,但成年子女的选择不止有逃避,还可以承担起亲子关系中的主导角色,在自救的同时也可以帮助父母,重建未来家庭的天伦之乐。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思想界】从“父母皆祸害”到屏蔽朋友圈: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控制与逃离

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12年未回家、写万言书控诉父母的北大毕业生。

『思想界』栏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栏目,我们会选择上一周被热议的1个或2个文化/思想话题,为大家展现聚焦于此的种种争论与观点冲突。本周的『思想界』,我们关注12年未回家、写万言书控诉父母的北大毕业生。

上周,北大毕业生王猛(化名)一篇控诉父母的万字“檄文”让中国式亲子关系再次成为了热议话题。而在这篇万字长文下面,许多网友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王猛的理解和同情,俨然将微博变成了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吐槽现场。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与原生家庭的关系,能够引发如此多人的共鸣,除了说明王猛父母这种过度控制、缺乏平等和尊重的教养方式十分普遍之外,也让我们意识到,很多子女直到成年后也并没有从这种创伤性的亲子关系中走出来。

一方面,社会进步赋予了年轻人更大的话语权,父辈的权威正在逐渐瓦解;但另一方面,话语权虽然有所提升,但年轻人并没有能够摆脱父母对自己生活施加的影响,甚至,这种影响还落实为了一种更为牢固的经济关系,落实在房子、车子和经济资助上。

而如果联系早前一些关于中产父母育儿焦虑的报道,那些在国际幼儿园、天价学区房和月薪3万都支撑不起的暑期夏令营中长大的小孩,那些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又会与他们的父母形成一种怎样的关系?巨大的教育投资会让这种关系更加异化吗?王猛固然是个案,但这一事件掀起的反应却指向了更普遍的社会问题,其中涉及的家庭关系的公司化与商品化,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方向。 

父母和孩子可能都是受害者

最近,一篇控诉父母的万字“檄文”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大量转发和广泛的共鸣,文章作者是四川省一地级市的高考理科状元、北大生物系高材生王猛(化名)。现在在美国攻读心理学硕士的他,已经12年没有回过家,6年前就“拉黑”了父母,与他们断绝了所有联系。他的求学之路,就是一步步逃离家庭的艰难旅程。

“腾讯大家”作者尼德罗的评论认为,80后、90后在指责父母教养方式种种问题的同时,也需要意识到,即便父母在同龄人中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体面的工作,他们也未必拥有在亲子关系方面的反思能力。因为他们成长于一个特殊的时代,在成为父母之前,缺乏足够的思想资源来教他们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

事实上,王猛在文中也曾提到,“我的父亲在一个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长大,极端自卑,而我的母亲作为老幺从小受宠”,父母也是从孩子走过来的,他们也继承了上一辈的一部分精神遗产,并不可避免地将这样的遗产传递给孩子。王猛在分析父母的性格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时代大背景权且不谈”,然而事实上,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不但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大的社会环境所决定。

作为50后、60后,父母一辈的青春在政治运动频发、集体凌驾于个人的时代中度过,除了塑造了他们缺乏自我、竭力趋同的性格之外,也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了许多隐性的精神创伤,这种精神创伤也会有意无意地投射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在这种糟糕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是受害者,想要改变这种关系,不仅父母需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子女也需要去理解父母的人生经历,把父母当做受害者来看待。

如果父母不认错

心理学学者李松蔚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指出,在他从事心理咨询的职业生涯中,也遇到过许多控诉父母“过度控制”的子女,他们对于父母的“怨念”主要集中在一点,那就是父母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由于父母不肯认错,他们对子女造成的心理上的伤害一直在继续,这也是王猛之所以会在30多岁的年纪依然记恨父母的原因。

而网络上关于这一案例的争论,大多也是围绕这种认知差异展开的。站在子女一方的会觉得“我们这么痛苦,为什么你们就是不认错!”,而站在父母一方的,也可以有相应的反击:“大家不都是这样吗?还是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对此,李松蔚认为,父母当然错了,只是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从心理学者的角度,类似硬要孩子穿什么衣服、对孩子无来由的贬低,以及对其敏感性毫无觉察,这些都是严重的错误。但是,李松蔚也不认为这些做法就是十恶不赦,孩子就应该跟这种父母断绝关系。因为作为父亲,他知道,任何一个父母都有可能伤害孩子,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而有些伤害会造成一辈子无法磨灭的印痕。

更麻烦的情况是,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介于有意和无意之间,在孩子看来,父母是不值得原谅的,而父母却辩称,自己只是出于无知或者惯性,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大是大非的问题是容易说清楚的,比如虐待或者遗弃,但中国父母对子女的伤害,更多的是像王猛父母这种情况,处于“不太对劲,但也不足以立法禁止”的灰色地带。

李松蔚认为,在今天,父母越来越不好当,如果要照顾孩子的感受,就只能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必须接受孩子的指控,哪怕自己心里不服。换句话说,“孩子受到了伤害”和“父母伤害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述。因此,“孩子受伤”和“父母没有做错什么”是可以平行存在的,这是世界上距离最远又最近的鸿沟,两个人的主观视角永远无法真正重合。面对这种无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受,也许这样才会达成真正的沟通。

旧的“压迫”,新的逃离

“腾讯大家”作者张丰在评论文章中还谈到了当代年轻人对原生家庭另一种形式的“逃离”。据调查,在18-29岁的微信用户中,有52%在朋友圈屏蔽了父母;而49.2%的父母把微信作为与子女交流的主要渠道,其中36%的父母会认真看孩子发的每一条朋友圈。这一组矛盾的数据说明,相当多的父母想从朋友圈中窥见子女的生活动向,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通过屏蔽父母的方式,成功“逃离”了父母的视野。

张丰指出,子女与父母之前的代沟一直都存在,但只有在微信时代,我们才能如此清晰地观察这一代沟。虽然在微信出现之前,豆瓣上就已有“父母皆祸害”这样的小组了,许多深受亲子关系困扰的网友聚在一起吐槽,但这样的讨论是匿名的,父母也绝对不可能知道。如果真的存在父母对子女的压迫,那么这样的小组,最多只能算是抱团取暖,算不上真正的反抗。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logo

“朋友圈”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我们加一个人的微信,并不代表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甚至不算真正的认识,但是,我们却愿意向这些被选中的人敞开心扉。而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和自己渊源最深的人,我们却常常屏蔽他们。屏蔽是一种主动作为,尤其是那种彻底的屏蔽,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宣言或挑衅,手机的空白页面背后是巨大的沉默。

这大概是由于,我们在朋友圈里展示的自我,是与父母所了解和期待的完全不同的一个“自我”。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朋友圈里的自我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也有一定差距,但朋友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建构自我的场所,这时,屏蔽父母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在这个重新建构的自我中,我们希望父母永远缺席,希望他们不再发表任何意见。

鲁迅在一个世纪前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曾写过一篇《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在文中鲁迅提出,“父母对于子女,应该还是健全的生产,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在100年后听来,这句话依然振聋发聩,但要实践这三句话却并不容易。在很多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家庭里,父母对子女的“爱”都表现为一种控制,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规定的方式成长。

因此,许多子女都生出一种“逃离”的冲动,无论是去异地读书还是谋生,都是对原生家庭的逃离;朋友圈屏蔽父母,也可以理解为社交媒体生存下的逃离。朋友圈中建构的“自我”,对一个人来说越来越重要,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已越来越成为一个人的本质。于是,在朋友圈屏蔽父母,大概意味着子女终于分离出一个完全不受父母控制的自我了。因此,在朋友圈时代,子女终于掌握了与父母关系的主动权,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现象,鲁迅呼吁的“年轻人本位”,今天以及基本成为了现实。

最后,张丰指出,100年后的今天,或许应该有人写一篇《我们现在如何做子女》了,已经成年的子女该如何面对成长过程中父母有意无意犯下的错误,是北大毕业生控诉父母的万言书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毕竟,现实与朋友圈是两回事,对子女而言,父母永远都是一种屏蔽不掉的现实。

在自救的同时帮助父母

心理学学者唐映红在微信公众号“PsyEyes”发表文章认为,王猛的经历属于个案,因为从他的描述中可以推断,他的父母有着明显的人格缺陷,准确地说,可能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统计显示,患有各类人格障碍的成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大概是10%-15%,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工作和生活都能正常应对,只是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某些明显非理性的异常举动,特别是在亲子关系中,很容易让子女的成长历程充满心理折磨,严重的可能会毁掉孩子。

那么,对于已经成年的子女来说,该如何处理与患有人格障碍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呢?唐映红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对自己以及父母的心理问题进行甄别和诊断。其次是让自己先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纾解掉情绪上的怨怼以及长期郁结的应急模式,学会承担起与父母积极理性沟通的责任。最后,就是要以这种积极理性的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重新建构成年后的亲子关系。唐映红指出,父母无法选择,童年不能重来,但成年子女的选择不止有逃避,还可以承担起亲子关系中的主导角色,在自救的同时也可以帮助父母,重建未来家庭的天伦之乐。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