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品牌跟着代言人走,能吃到多少甜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品牌跟着代言人走,能吃到多少甜头?

品牌与明星捆绑营销没有错,但是只考虑“人”忽略了“物”就是犯了大忌。

28日,鹿晗方与壹心娱乐解约,这一消息霸占了微博热搜榜两天,话题度又让吃瓜群众们见识到了鹿晗的大流量,高人气也为鹿晗本身增色不少。

2017年最具商业价值明星排行榜,鹿晗位列榜首。2017年的品牌代言数量位居艺人榜前十的明星——赵丽颖、杨洋、杨幂、迪丽热巴、吴亦凡、鹿晗、王俊凯等,也都是清一色的“流量体”。流量明星成了各品牌争相抢夺的法宝。

那么,品牌相中的只是他们的带货能力吗?

当然不是。还有推广资源。

有明星的地方,就有其代言品牌的身影

有他们出现的影视剧、综艺,甚至时尚会场,都少不了金主爸爸的影子。

12月,邓超、刘诗诗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上映,这部电影中共有17个品牌露出,总植入时长395秒。而刘诗诗代言的小米手机占了绝大部分。产品植入与剧情高度融合,代言人与品牌清晰呈现在一起,更加深了观众对产品的辨识度和好感度。

影片中演员用的都是小米手机,多是道具植入

而同期上映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植入效果与之相比较弱些。迪丽热巴(主演之一)代言的巴黎欧莱雅在影片中植入了其新品——七天安瓶精华,但是三次露出要么品牌露出不够明显,要么与剧情的关联度低。

但是欧莱雅同期的电影捆绑营销补齐了这段落差。欧莱雅官方媒体和线下店铺都同期举办了多次电影主题的活动,代言人迪丽热巴也不遗余力出席线下活动,为品牌站台。这样借助电影热度欧莱雅增加了本身的曝光度。

第一次实物道具露出:彤彤(迪丽热巴饰)收拾保重物品,欧莱雅安瓶精华特写露出,但是品牌识别度低。

两次(海报)道具植入:梦想女生歌唱比赛的宣传单上,品牌露出明显,但剧情关联度低。

2015年鹿晗杨幂主演的《我是证人》,当初被调侃是OPPO手机的加长版广告。杨幂代言的OPPO N3在电影中全程植入,有主角的地方就有OPPO。

当然,提到鹿晗,还有影视剧植入被吐槽最多的一叶子面膜。鹿晗主演的《择天记》,以叶子代替面膜,还兼具口播植入。吐槽归吐槽,一叶子的名声算是打出去了。

鹿晗参与的综艺《奔跑吧5》中,有一期ofo全集植入,也堪称是经典。虽然只有一期,但是ofo选对了方式,定制的游戏环节、完全融合的场景设置,并完美利用粉丝效应扩大传播效果,成功“喧宾夺主”抢了节目冠名商安慕希的风头。

与鹿晗对比性最大的吴亦凡,品牌冠名也是跟的上的。《中国有嘻哈》里的麦当劳花式植入打开了嘻哈风广告的大门,其代言的小米手机更是斥巨资买下了总决赛60s中插广告,雷军本人也现身决赛现场,搞了一波营销。

2016年,在其主演的电影《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中,吴亦凡代言的统一冰红茶、蒂兰圣雪、蒙牛奶特,都长时间清晰露出。随便一截图,完全可以做成广告嘛。

这波影视捆绑营销,更强化了吴亦凡与品牌产品的关联性。

不过值得吐槽的一点,这种在楼盘上强行后期植入的做法,还是有些尴尬的。

品牌跟着代言人走,一般都会收获更高的曝光量,更会强化品牌与代言人之间的关联性,只是营销方式和植入方式等,都会影响最终呈现的广告效果。

跟着代言人,品牌就可以在影视综艺圈横着走了?

当然不。

跟随这些明星最多的关键词就是流量。流量是粉丝一手捧起的,却是理智观众最反感的。你一定听过这样的吐槽:

A:那XXX的电影要上了。

B:不看,有那XXX一定不好看。

这观点有错吗?当然没有。

明星们的作品口碑不佳,观众不买账,结果票房与预期差之千里,品牌还跟着投入,又能换来多少曝光增量呢?

单看电影而论,盘点了部分“花生”2015年-2017年的作品情况,大概每个人能有一部上6分的电影就不错了。

《解忧杂货店》云集了迪丽热巴、王俊凯、董子健三位常驻微博热搜榜的流量明星,但是上映后口碑表现不佳,又因为同期口碑佳片的竞争,第三天出现峰值后票房就迅速下降,最终只拿到了2.23亿的票房。

这样在片中植入效果欠佳的欧莱雅七天安瓶,一旦票房缩水,其本身的广告效益就更大打折扣了。

这样的票房走势正是大多数“流量电影”的通病。票房扑街,血本无归。据称《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要达到8亿左右才能回本。投资人此番是亏大了。

(解忧杂货店和二代妖精的票房走势)

综艺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七十二层奇楼》,这个赵丽颖、吴亦凡、吴磊做固定嘉宾、南派三叔做编剧的传奇综艺,收视低到离谱,甚至首播创下了湖南卫视综艺收视最低记录。

节目的赞助品牌有vivo Xplay6、夏普电视、江中猴姑、奔驰,虽然没有代言人加盟,但是嘉宾的高流量也是品牌赞助考虑的关键,只是万万没想到,一手好牌输在了收视率上。三叔插播的硬广也被侃为史上最尬植入。

品牌与明星捆绑营销没有错,但是只考虑“人”忽略了“物”就是犯了大忌。如果作品太差,品牌方就需要仔细斟酌。一部电影/电视剧、一个综艺,如果票房和收视惨淡,品牌的曝光范围缩小,最终只有粉丝买账,那请问,金主爸爸大笔的投入能收回几成?

未来的时代,口碑一定是市场决胜的关键。明星们的经纪公司也请长点心吧,不要让低质作品影响明星口碑,也不要消耗品牌的耐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品牌跟着代言人走,能吃到多少甜头?

品牌与明星捆绑营销没有错,但是只考虑“人”忽略了“物”就是犯了大忌。

28日,鹿晗方与壹心娱乐解约,这一消息霸占了微博热搜榜两天,话题度又让吃瓜群众们见识到了鹿晗的大流量,高人气也为鹿晗本身增色不少。

2017年最具商业价值明星排行榜,鹿晗位列榜首。2017年的品牌代言数量位居艺人榜前十的明星——赵丽颖、杨洋、杨幂、迪丽热巴、吴亦凡、鹿晗、王俊凯等,也都是清一色的“流量体”。流量明星成了各品牌争相抢夺的法宝。

那么,品牌相中的只是他们的带货能力吗?

当然不是。还有推广资源。

有明星的地方,就有其代言品牌的身影

有他们出现的影视剧、综艺,甚至时尚会场,都少不了金主爸爸的影子。

12月,邓超、刘诗诗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上映,这部电影中共有17个品牌露出,总植入时长395秒。而刘诗诗代言的小米手机占了绝大部分。产品植入与剧情高度融合,代言人与品牌清晰呈现在一起,更加深了观众对产品的辨识度和好感度。

影片中演员用的都是小米手机,多是道具植入

而同期上映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植入效果与之相比较弱些。迪丽热巴(主演之一)代言的巴黎欧莱雅在影片中植入了其新品——七天安瓶精华,但是三次露出要么品牌露出不够明显,要么与剧情的关联度低。

但是欧莱雅同期的电影捆绑营销补齐了这段落差。欧莱雅官方媒体和线下店铺都同期举办了多次电影主题的活动,代言人迪丽热巴也不遗余力出席线下活动,为品牌站台。这样借助电影热度欧莱雅增加了本身的曝光度。

第一次实物道具露出:彤彤(迪丽热巴饰)收拾保重物品,欧莱雅安瓶精华特写露出,但是品牌识别度低。

两次(海报)道具植入:梦想女生歌唱比赛的宣传单上,品牌露出明显,但剧情关联度低。

2015年鹿晗杨幂主演的《我是证人》,当初被调侃是OPPO手机的加长版广告。杨幂代言的OPPO N3在电影中全程植入,有主角的地方就有OPPO。

当然,提到鹿晗,还有影视剧植入被吐槽最多的一叶子面膜。鹿晗主演的《择天记》,以叶子代替面膜,还兼具口播植入。吐槽归吐槽,一叶子的名声算是打出去了。

鹿晗参与的综艺《奔跑吧5》中,有一期ofo全集植入,也堪称是经典。虽然只有一期,但是ofo选对了方式,定制的游戏环节、完全融合的场景设置,并完美利用粉丝效应扩大传播效果,成功“喧宾夺主”抢了节目冠名商安慕希的风头。

与鹿晗对比性最大的吴亦凡,品牌冠名也是跟的上的。《中国有嘻哈》里的麦当劳花式植入打开了嘻哈风广告的大门,其代言的小米手机更是斥巨资买下了总决赛60s中插广告,雷军本人也现身决赛现场,搞了一波营销。

2016年,在其主演的电影《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中,吴亦凡代言的统一冰红茶、蒂兰圣雪、蒙牛奶特,都长时间清晰露出。随便一截图,完全可以做成广告嘛。

这波影视捆绑营销,更强化了吴亦凡与品牌产品的关联性。

不过值得吐槽的一点,这种在楼盘上强行后期植入的做法,还是有些尴尬的。

品牌跟着代言人走,一般都会收获更高的曝光量,更会强化品牌与代言人之间的关联性,只是营销方式和植入方式等,都会影响最终呈现的广告效果。

跟着代言人,品牌就可以在影视综艺圈横着走了?

当然不。

跟随这些明星最多的关键词就是流量。流量是粉丝一手捧起的,却是理智观众最反感的。你一定听过这样的吐槽:

A:那XXX的电影要上了。

B:不看,有那XXX一定不好看。

这观点有错吗?当然没有。

明星们的作品口碑不佳,观众不买账,结果票房与预期差之千里,品牌还跟着投入,又能换来多少曝光增量呢?

单看电影而论,盘点了部分“花生”2015年-2017年的作品情况,大概每个人能有一部上6分的电影就不错了。

《解忧杂货店》云集了迪丽热巴、王俊凯、董子健三位常驻微博热搜榜的流量明星,但是上映后口碑表现不佳,又因为同期口碑佳片的竞争,第三天出现峰值后票房就迅速下降,最终只拿到了2.23亿的票房。

这样在片中植入效果欠佳的欧莱雅七天安瓶,一旦票房缩水,其本身的广告效益就更大打折扣了。

这样的票房走势正是大多数“流量电影”的通病。票房扑街,血本无归。据称《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要达到8亿左右才能回本。投资人此番是亏大了。

(解忧杂货店和二代妖精的票房走势)

综艺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七十二层奇楼》,这个赵丽颖、吴亦凡、吴磊做固定嘉宾、南派三叔做编剧的传奇综艺,收视低到离谱,甚至首播创下了湖南卫视综艺收视最低记录。

节目的赞助品牌有vivo Xplay6、夏普电视、江中猴姑、奔驰,虽然没有代言人加盟,但是嘉宾的高流量也是品牌赞助考虑的关键,只是万万没想到,一手好牌输在了收视率上。三叔插播的硬广也被侃为史上最尬植入。

品牌与明星捆绑营销没有错,但是只考虑“人”忽略了“物”就是犯了大忌。如果作品太差,品牌方就需要仔细斟酌。一部电影/电视剧、一个综艺,如果票房和收视惨淡,品牌的曝光范围缩小,最终只有粉丝买账,那请问,金主爸爸大笔的投入能收回几成?

未来的时代,口碑一定是市场决胜的关键。明星们的经纪公司也请长点心吧,不要让低质作品影响明星口碑,也不要消耗品牌的耐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