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书中的隐秘情节 似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过的人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书中的隐秘情节 似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过的人生

本周关键词:女性瘾,刘宇昆,齐泽克,避孕药,鲍勃·迪伦……

《食人魔花园》

[法]蕾拉·斯利玛尼 著  袁筱一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03

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DSK)不会想到,2011年5月15日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噩梦。在这一天,他被指控性侵酒店女服务员,随后引发的一系列风波让他和下一届法国总统的位置失之交臂。当这桩丑闻中或真或假的细节渐渐淡出公众视野时,作家蕾拉·斯利马尼饶有兴致地捡起了它,在《食人魔花园》一书中构建出了另一个版本的真相。

在《食人魔花园》描述的DSK事件中,那些“美剧式”的元素被彻底剥除了:政治阴谋、总统大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不复存在,甚至连DSK本人的性别也变成了女人。在故事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法国小说家蕾拉留下的是“瘾”这一动机。故事的女主人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任何来到面前的男子都可能成为她的欲望对象。她表面看上去一切正常,有着健全的家庭和谐的工作,但在内心里,她可以为了自己的欲望和“瘾”掀翻这一切。

如果说《包法利夫人》认为理性可以救赎反理性,《食人魔花园》却仿佛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反理性才是理性的救赎。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或许偶尔会感到脊背发凉:并非因为情节惊悚,而是因为其中那些隐秘似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过的人生。

《蒲公英王朝:七王之战》

[美]刘宇坤 著  汪梅子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02

在科幻作家刘宇昆的眼里,《蒲公英王朝》一书是他通过科幻文学这一方式实现的对楚汉战争的重新想象。他认为,西方文学对中国的描写都仅仅局限于殖民主义和东方主义色彩方面,在这样的误解和僵化认知的基础上,并不适合再去讲述一个“魔幻中国”的故事。他因而将《蒲公英王朝》的故事设定在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背景之下——一个由群岛构成的神秘国度,在那里神祗和人类共存。“这是将原始故事剔除到只剩下干净的骨头,然后再给它们新鲜肉体的一个方法,”刘宇昆认为。

作为美籍华裔作家,他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幻精神的交汇处,极富创意和野心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风格概念:“丝绸朋克”——“丝绸朋克”风格强调的是设计上的审美,而非力量或技术,这一风格融合了蚕丝、纸、竹、羽毛、贝壳等有机材料,语言系统灵活、返璞归真、生动,从视觉或机制上都区别与“蒸汽朋克”诸如黄铜、玻璃的刚性语言。

这不是刘宇昆第一次把东方和西方的科幻世界串联起来。在科幻作家之外,他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科幻小说《三体》与《北京折叠》的英文译者——在科幻界,“大刘小刘”指的便是《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和刘宇昆。《蒲公英王朝》这部科幻作品,或许会让更多人认识到“小刘”在《三体》译者身份之外的另一面。

《真实眼泪之可怖: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穆青 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鹿书deerbook 2018-03

齐泽克近年来在国内知识界走红,除了他的现代性批判、主体性批判、资本主义批判等等学术话语,这位十分活跃的欧洲知识分子的影评和段子也时常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至于波兰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很多人对他的了解或许仅停留在那几部耳熟能详的影片上:《两生花》《十诫》“蓝白红”三部曲……当这两个来自欧洲的“高冷”名字相互碰撞,将撞击出怎样的火花来?

这本书产生的缘由,是英国电影协会为使电影思想尽快回归智性主流,邀请齐泽克在国家影剧院发表了一系列的讲座。他们希望齐泽克能够直陈近20年来英国学院派电影研究的贫弱和褊狭,让电影理论能够得到真实的发展。为此,在《真实眼泪之可怖》一书中,齐泽克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机智和敏锐,他运用马克思、弗洛伊德和拉康理论,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展开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解读与互证,既没有牺牲个体文本的特殊性,又保留了广泛的哲学议题。

虽然副标题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但直到第38页,这本书都没谈到这位导演。本书的目的,实际上更多是借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来完成大理论的工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仿佛并不是一部研究基氏的书,基氏的电影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已。正如英国电影协会研究主管克林·麦凯布所说,在这本书里,理论“经由对电影的真实热爱,一次次地复活重生”。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和阐释》

吴毅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2

“喧嚣”一词,是吴毅在本书中给读者留下的一则强烈印象。农村中的基层迎检、开发纷争、征收税费、产业调整、征地“种房”、维权争利,在所有这些活动里,全都交织着乡镇日常政治中种种人事和结构相互碰撞的嘈杂。从《送法下乡》到《黄河边的中国》,立法与现实层面的错位和冲突一直是乡土研究关注的重要话题,而《小镇喧嚣》一书则以小说化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现场描述,帮助读者从更加直观、同时也更加现实的角度理解基层政权的运作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吴毅在观察基层政权运作的同时,也观察到了法律在中国农村的运行。村民之间发生纠纷,即使到了现在也较少诉诸法律,而更倾向于内部解决。法律诉讼虽然符合现代法治理念,但对个人而言却非经济之举、明智之道。另一方面,农村正是所谓的熟人社会,作者认为,“邻里纠纷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不仅意味着增大了解决问题的成本,而且还意味着为未来埋下了更多的矛盾和无序之因。” 

在结论部分,吴毅从基层政权、乡村组织和农民三个方面总结了“乡域政治”的特点,其中对于农民行为特征的分析颇具创见。“刁民”这样的字眼或许会让许多人感到不适,但《小镇喧嚣》一书认为,这一语汇也的确反映出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的某种无奈处境。在小镇中,“喧嚣”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压迫,而是微观权力之间的互相争斗和倾轧。

《魔丸的诞生》

[美]乔纳森·艾格 著  语冰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03

随着医学发展与观念进步,避孕药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各种各样新的避孕技术也正不断出现。然而,在半个多世纪前,避孕药的诞生实际上是一场象征平等权益和人身保障观念实现的创举。而促成这颗“魔丸”诞生的四个主要人物,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可以说是“勇敢而叛逆的社会异类”。如今造福人类的避孕药的发明,也是他们在政治、宗教等诸多力量交织的背景之下,百折不挠实现的一次科技和人文上的奇迹。

本书诉说的正是这四位主要人物的故事——桑格掀起的社会启蒙、麦考米克的资金支持、平克斯的科学攻关、洛克的药品测试……这四位主人公各自的人生故事单独看来都可成为一部传奇,而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将原本出身、性格、信仰、身份截然不同、毫无交集的四个人的生活,联结在了对一颗药丸的求索之上。乔纳森·艾格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将这四个人故事的千头万绪有条不紊地呈现了出来,《魔丸的诞生》的每一章节既各自独立,又彼此相互交织,积沙成塔一般地到达了最后的高潮。

《滚雷日志:鲍勃·迪伦的传奇巡演》

[美]山姆·夏普德 著  杨建国 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01

“那时正值隆冬季节,也正是美利坚历史上最支离破碎的一段,大家在六个星期的时间里不断乘车旅行,表演音乐,拍摄影片。而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今天看来已经无足轻重,重要的是这段旅行确实发生了。”

1975年秋,鲍勃·迪伦带着他的滚雷巡演团(Rolling Thunder Revue)踏上了一趟将会载入史册的传奇巡演。巡演团除了乐手,还有音乐家、画家和诗人,以及本书的作者、《德州巴黎》的编剧山姆·夏普德(Sam Shepard),他希望在途中为计划拍摄的巡演记录电影撰写剧本。这一群人犹如一群真正的吉普赛人,巡回的足迹遍布新英格兰的二十二座城市。虽然电影最终没有成功问世,但幸好夏普德留下了这次巡演的珍贵文字记录,而巡演团的官方摄影师肯·雷根则拍下了过程中一幕幕动人瞬间,构成了这本《滚雷日志》。

本书的主角是大家熟悉的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迪伦,而作者山姆·夏普德曾捧得普利策戏剧奖,这两人联袂出现实在令人惊喜。山姆不仅是20世纪后半期著名的美国剧作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作,而且还是一位拿到过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的演员,他于2017年7月底逝世。山姆曾和美国“摇滚教母”帕蒂·史密斯陷入一段婚外恋情,帕蒂·史密斯在回忆录《时光列车》中多次提到的“牛仔”便是他了。

《江户的味道》

[日]池波正太郎 著  何慈毅/何慈钰  译
中信出版集团 | 楚尘文化 2018-03

乍看上去,《江户的味道》中的食物都显得那么平淡无奇:橘子汁饭、蛤蜊肉白菜小火锅、烤秋刀鱼……这似乎是每个日本寻常百姓家都随时能端出来的几道菜。然而,当日本小说家池波正太郎坐在亚欧大陆另一端巴黎旧中央市场里的居酒屋里时,这些童年的味觉记忆立刻变得鲜活了起来。

中国读者或许对本书的作者并不熟悉,池波正太郎有“日本金庸”之称,擅长写时代小说和历史小说,1960年曾凭《错乱》获得直木奖。池波正太郎爱吃,写吃也很有名,曾写过《食桌情景》等等美食随笔。

在池波正太郎笔下,食物从来都不仅仅是食物,而是联结着一桩桩的童年往事。小时候,他看到正月里供奉的神灵前只有一个橘子,所以深信这是一种难得的水果。因此,喝了在神灵前供奉过的橘子榨的汁,心里就开始热切地盼望下一个春节的到来。长大后,他当然已知道橘子不过是市场里随处可见的一种水果,但小时候边喝橘子汁边将脚伸进土脚炉、背上渗出的汗和橘子汁的香甜混合的感觉从未远离他。在简单的食材中也能发现隽永的意味,珍惜每天一期一会的一餐一饮,这是池波正太郎想要揭示的日本生活美学。

《码书:编码与解码的战争》

[英]西蒙·辛格 著  刘燕芬 译
后浪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03

自有文字以来,密码就随之诞生。破解密码对于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们来说一直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揭开秘密的冲动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天性。2014年的热门电影《模仿游戏》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密码的迷人故事,几个世纪以来,这样的故事总是与阴谋诡计、政治欺骗、军事秘密或学术竞争息息相关。

而《码书》所囊括的,同样也是这样惊心动魄的内容:此书不仅涉及三千年以来的密码战争极简史,还讲述了商场战争和军事战争中运用密码彼此争斗的故事。编码者与译码者的持久战事,激发了一连串与时俱进的科学突破:编码者不断努力建造更强的密码系统来防卫通讯,译码者则不断发明更有威力的“武器”来攻破密码。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攻防拉锯战中,双方都广泛援引了各学科的知识与技术——从数学到语言学,从信息理论到量子论,无一不被征召投入战场。反之,编码者与译码者也丰富了这些学科的内容,他们的工作加速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现代计算机的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西蒙·辛格作为前BBC资深制片人,将看似枯燥和复杂的编码原理讲述得如同破案一样激动人心,而本书作为BBC系列专题《保密的科学》的底本,在电视荧幕上博得了相当高的声誉。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书中的隐秘情节 似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过的人生

本周关键词:女性瘾,刘宇昆,齐泽克,避孕药,鲍勃·迪伦……

《食人魔花园》

[法]蕾拉·斯利玛尼 著  袁筱一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8-03

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DSK)不会想到,2011年5月15日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噩梦。在这一天,他被指控性侵酒店女服务员,随后引发的一系列风波让他和下一届法国总统的位置失之交臂。当这桩丑闻中或真或假的细节渐渐淡出公众视野时,作家蕾拉·斯利马尼饶有兴致地捡起了它,在《食人魔花园》一书中构建出了另一个版本的真相。

在《食人魔花园》描述的DSK事件中,那些“美剧式”的元素被彻底剥除了:政治阴谋、总统大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不复存在,甚至连DSK本人的性别也变成了女人。在故事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情况下,法国小说家蕾拉留下的是“瘾”这一动机。故事的女主人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任何来到面前的男子都可能成为她的欲望对象。她表面看上去一切正常,有着健全的家庭和谐的工作,但在内心里,她可以为了自己的欲望和“瘾”掀翻这一切。

如果说《包法利夫人》认为理性可以救赎反理性,《食人魔花园》却仿佛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反理性才是理性的救赎。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或许偶尔会感到脊背发凉:并非因为情节惊悚,而是因为其中那些隐秘似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正在过的人生。

《蒲公英王朝:七王之战》

[美]刘宇坤 著  汪梅子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02

在科幻作家刘宇昆的眼里,《蒲公英王朝》一书是他通过科幻文学这一方式实现的对楚汉战争的重新想象。他认为,西方文学对中国的描写都仅仅局限于殖民主义和东方主义色彩方面,在这样的误解和僵化认知的基础上,并不适合再去讲述一个“魔幻中国”的故事。他因而将《蒲公英王朝》的故事设定在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背景之下——一个由群岛构成的神秘国度,在那里神祗和人类共存。“这是将原始故事剔除到只剩下干净的骨头,然后再给它们新鲜肉体的一个方法,”刘宇昆认为。

作为美籍华裔作家,他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科幻精神的交汇处,极富创意和野心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风格概念:“丝绸朋克”——“丝绸朋克”风格强调的是设计上的审美,而非力量或技术,这一风格融合了蚕丝、纸、竹、羽毛、贝壳等有机材料,语言系统灵活、返璞归真、生动,从视觉或机制上都区别与“蒸汽朋克”诸如黄铜、玻璃的刚性语言。

这不是刘宇昆第一次把东方和西方的科幻世界串联起来。在科幻作家之外,他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科幻小说《三体》与《北京折叠》的英文译者——在科幻界,“大刘小刘”指的便是《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和刘宇昆。《蒲公英王朝》这部科幻作品,或许会让更多人认识到“小刘”在《三体》译者身份之外的另一面。

《真实眼泪之可怖: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穆青 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鹿书deerbook 2018-03

齐泽克近年来在国内知识界走红,除了他的现代性批判、主体性批判、资本主义批判等等学术话语,这位十分活跃的欧洲知识分子的影评和段子也时常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至于波兰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很多人对他的了解或许仅停留在那几部耳熟能详的影片上:《两生花》《十诫》“蓝白红”三部曲……当这两个来自欧洲的“高冷”名字相互碰撞,将撞击出怎样的火花来?

这本书产生的缘由,是英国电影协会为使电影思想尽快回归智性主流,邀请齐泽克在国家影剧院发表了一系列的讲座。他们希望齐泽克能够直陈近20年来英国学院派电影研究的贫弱和褊狭,让电影理论能够得到真实的发展。为此,在《真实眼泪之可怖》一书中,齐泽克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机智和敏锐,他运用马克思、弗洛伊德和拉康理论,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展开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解读与互证,既没有牺牲个体文本的特殊性,又保留了广泛的哲学议题。

虽然副标题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但直到第38页,这本书都没谈到这位导演。本书的目的,实际上更多是借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来完成大理论的工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仿佛并不是一部研究基氏的书,基氏的电影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已。正如英国电影协会研究主管克林·麦凯布所说,在这本书里,理论“经由对电影的真实热爱,一次次地复活重生”。

《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和阐释》

吴毅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2

“喧嚣”一词,是吴毅在本书中给读者留下的一则强烈印象。农村中的基层迎检、开发纷争、征收税费、产业调整、征地“种房”、维权争利,在所有这些活动里,全都交织着乡镇日常政治中种种人事和结构相互碰撞的嘈杂。从《送法下乡》到《黄河边的中国》,立法与现实层面的错位和冲突一直是乡土研究关注的重要话题,而《小镇喧嚣》一书则以小说化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现场描述,帮助读者从更加直观、同时也更加现实的角度理解基层政权的运作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吴毅在观察基层政权运作的同时,也观察到了法律在中国农村的运行。村民之间发生纠纷,即使到了现在也较少诉诸法律,而更倾向于内部解决。法律诉讼虽然符合现代法治理念,但对个人而言却非经济之举、明智之道。另一方面,农村正是所谓的熟人社会,作者认为,“邻里纠纷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不仅意味着增大了解决问题的成本,而且还意味着为未来埋下了更多的矛盾和无序之因。” 

在结论部分,吴毅从基层政权、乡村组织和农民三个方面总结了“乡域政治”的特点,其中对于农民行为特征的分析颇具创见。“刁民”这样的字眼或许会让许多人感到不适,但《小镇喧嚣》一书认为,这一语汇也的确反映出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的某种无奈处境。在小镇中,“喧嚣”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压迫,而是微观权力之间的互相争斗和倾轧。

《魔丸的诞生》

[美]乔纳森·艾格 著  语冰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03

随着医学发展与观念进步,避孕药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各种各样新的避孕技术也正不断出现。然而,在半个多世纪前,避孕药的诞生实际上是一场象征平等权益和人身保障观念实现的创举。而促成这颗“魔丸”诞生的四个主要人物,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可以说是“勇敢而叛逆的社会异类”。如今造福人类的避孕药的发明,也是他们在政治、宗教等诸多力量交织的背景之下,百折不挠实现的一次科技和人文上的奇迹。

本书诉说的正是这四位主要人物的故事——桑格掀起的社会启蒙、麦考米克的资金支持、平克斯的科学攻关、洛克的药品测试……这四位主人公各自的人生故事单独看来都可成为一部传奇,而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将原本出身、性格、信仰、身份截然不同、毫无交集的四个人的生活,联结在了对一颗药丸的求索之上。乔纳森·艾格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将这四个人故事的千头万绪有条不紊地呈现了出来,《魔丸的诞生》的每一章节既各自独立,又彼此相互交织,积沙成塔一般地到达了最后的高潮。

《滚雷日志:鲍勃·迪伦的传奇巡演》

[美]山姆·夏普德 著  杨建国 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01

“那时正值隆冬季节,也正是美利坚历史上最支离破碎的一段,大家在六个星期的时间里不断乘车旅行,表演音乐,拍摄影片。而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今天看来已经无足轻重,重要的是这段旅行确实发生了。”

1975年秋,鲍勃·迪伦带着他的滚雷巡演团(Rolling Thunder Revue)踏上了一趟将会载入史册的传奇巡演。巡演团除了乐手,还有音乐家、画家和诗人,以及本书的作者、《德州巴黎》的编剧山姆·夏普德(Sam Shepard),他希望在途中为计划拍摄的巡演记录电影撰写剧本。这一群人犹如一群真正的吉普赛人,巡回的足迹遍布新英格兰的二十二座城市。虽然电影最终没有成功问世,但幸好夏普德留下了这次巡演的珍贵文字记录,而巡演团的官方摄影师肯·雷根则拍下了过程中一幕幕动人瞬间,构成了这本《滚雷日志》。

本书的主角是大家熟悉的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迪伦,而作者山姆·夏普德曾捧得普利策戏剧奖,这两人联袂出现实在令人惊喜。山姆不仅是20世纪后半期著名的美国剧作家,一生创作了40多部剧作,而且还是一位拿到过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的演员,他于2017年7月底逝世。山姆曾和美国“摇滚教母”帕蒂·史密斯陷入一段婚外恋情,帕蒂·史密斯在回忆录《时光列车》中多次提到的“牛仔”便是他了。

《江户的味道》

[日]池波正太郎 著  何慈毅/何慈钰  译
中信出版集团 | 楚尘文化 2018-03

乍看上去,《江户的味道》中的食物都显得那么平淡无奇:橘子汁饭、蛤蜊肉白菜小火锅、烤秋刀鱼……这似乎是每个日本寻常百姓家都随时能端出来的几道菜。然而,当日本小说家池波正太郎坐在亚欧大陆另一端巴黎旧中央市场里的居酒屋里时,这些童年的味觉记忆立刻变得鲜活了起来。

中国读者或许对本书的作者并不熟悉,池波正太郎有“日本金庸”之称,擅长写时代小说和历史小说,1960年曾凭《错乱》获得直木奖。池波正太郎爱吃,写吃也很有名,曾写过《食桌情景》等等美食随笔。

在池波正太郎笔下,食物从来都不仅仅是食物,而是联结着一桩桩的童年往事。小时候,他看到正月里供奉的神灵前只有一个橘子,所以深信这是一种难得的水果。因此,喝了在神灵前供奉过的橘子榨的汁,心里就开始热切地盼望下一个春节的到来。长大后,他当然已知道橘子不过是市场里随处可见的一种水果,但小时候边喝橘子汁边将脚伸进土脚炉、背上渗出的汗和橘子汁的香甜混合的感觉从未远离他。在简单的食材中也能发现隽永的意味,珍惜每天一期一会的一餐一饮,这是池波正太郎想要揭示的日本生活美学。

《码书:编码与解码的战争》

[英]西蒙·辛格 著  刘燕芬 译
后浪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03

自有文字以来,密码就随之诞生。破解密码对于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们来说一直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揭开秘密的冲动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天性。2014年的热门电影《模仿游戏》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密码的迷人故事,几个世纪以来,这样的故事总是与阴谋诡计、政治欺骗、军事秘密或学术竞争息息相关。

而《码书》所囊括的,同样也是这样惊心动魄的内容:此书不仅涉及三千年以来的密码战争极简史,还讲述了商场战争和军事战争中运用密码彼此争斗的故事。编码者与译码者的持久战事,激发了一连串与时俱进的科学突破:编码者不断努力建造更强的密码系统来防卫通讯,译码者则不断发明更有威力的“武器”来攻破密码。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攻防拉锯战中,双方都广泛援引了各学科的知识与技术——从数学到语言学,从信息理论到量子论,无一不被征召投入战场。反之,编码者与译码者也丰富了这些学科的内容,他们的工作加速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现代计算机的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西蒙·辛格作为前BBC资深制片人,将看似枯燥和复杂的编码原理讲述得如同破案一样激动人心,而本书作为BBC系列专题《保密的科学》的底本,在电视荧幕上博得了相当高的声誉。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