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Facebook泄密根本算不上“丑闻” 只不过这次和特朗普有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Facebook泄密根本算不上“丑闻” 只不过这次和特朗普有关

这本来就是Facebook运作的方式。在现行模式下,用户信息泄露根本不可能被避免。

当地时间2018年3月20日,英国伦敦,政治数据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办公室。

Facebook似乎有“原罪”。成立14年来,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已经无数次因泄露用户隐私被监管机构盯上;不过这一次,它的罪过不同,因为遭泄露的用户数据不是被卖给了联合利华用来推销蛋黄酱,而是可能变成政治工具助推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

最新的泄密事件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27万Facebook用户下载并运行了一个性格测试应用程序,然后他们,以及他们的Facebook好友共约5000万美国人的信息,都被程序的开发者Aleksandr Kogan——一名英国学界研究人员——收集走,并卖给了一家服务于政治竞选的数据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后者据信曾经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为特朗普团队提供服务。

上周末该事件被曝光后,Facebook迅速成了众矢之的。事件还在迅速发酵,引起了美国、英国和欧盟等多国决策者、监管机构和大量用户的强烈反响。

不出意外,Facebook把问题归咎于第三方,声称Cambridge Analytica从Kogan手中获取资料的做法违反了Facebook的规定。值得指出的是,在当时,Kogan的做法符合公司规定。

Facebook的自辩很难让人信服。英国UEA法学院资深讲师Paul Bernal撰文称,这件事情根本不能称之为“丑闻”,因为这本来就是Facebook运作的方式。换句话说,在Facebook现行模式下,用户信息泄露根本不可能被避免。

他写道:

“Facebook的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关键部分:首先,收集人们信息,有时是大规模收集,有时是收集特定个体的信息;然后设计出一套体系,让这些数据能够用作广告和内容投放;最后,允许第三方(通常是广告商)使用这些数据和定向投放系统来达成特定目的。”

他说,这些体系的能量通常被低估了,但Facebook对此一清二楚,因为他们曾经通过很多种途径试验过其威力。

“2014年,他们就通过‘情绪传染’试验证实了这一点。通过这个试验他们发现,只要操纵帖子在Facebook页面上出现的顺序,就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开心或者更悲伤。他们还能够增加人们的投票意愿,在2010年国会选举时他们已经试验过了。他们还能基于那些最普通的数据刻画出一个人的概貌。考虑到Facebook用户基础庞大,收集到的信息非常之多,‘大数据’分析可以构建很多可能看上去不可思议的链接,从而揭示出用户在智识、政治、种族和宗教等方面的想法,哪怕用户没有直接讨论过这些问题。”

被Facebook指为骗子的Kogan也在被封杀后的首次表态中谴责Facebook转移责任。“利用用户数据谋利,这本来就是他们(Facebook)的盈利模式。”他说。

实际上,就连Facebook内部人士也承认,一旦数据卖出,他们很难再有效控制这些数据的流向,就好比你把香烟出售给一个人,但无法阻止他分享或卖给另外一些人。

这不是Facebook头一次陷入侵犯用户隐私的指控。比如,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曾刊发报道指责Facebook允许社交监控媒体Geofeedia 利用用户数据监控美国的合法抗议活动。之前,Facebook内部研究人员曾被曝出在没有遵循公司道德审核程序的情况下,以超过640万澳大利亚年轻用户为目标进行了一项秘密研究。

这些指控最后大部分都不了了之,哪怕招致监管机构惩罚,Facebook最终都得以安然脱身。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Facebook会以这样傲慢的态度应对最新指控。Facebook据信早在《卫报》等媒体消息见报前已经得知相关动向,但迟迟没有采取行动,直到报道刊出民情激愤,Facebook才发表了一份自辩声明,把矛头对准第三方。

短短数日,Facebook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最新消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就此展开调查,最高罚款据称可达2万亿美元,多名议员呼吁扎克伯格前往国会参加听证会;英国国家数据保护机构ICO将对Cambridge Analytica展开搜查;欧盟官员也表示计划调查此事。推特上出现了“删除Facebook账号”的热门标签,Facebook的市值两个交易日蒸发了近500亿美元。

直到此时,扎克伯克才打破沉默。3月22日,他在自己Facebook页面的发表声明称:“我们有责任保护大家的数据,如果做不到,那么我们就不配为大家提供服务。”扎克伯格还称,Facebook还要对所有存在“可疑行为”的app进行审计、更多限制开发者获取数据的权限以及告知用户哪些app能获得他们的数据,并允许用户取消这些app 的数据许可。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政治因素放大了这场泄密事故的影响力。如果不是美国选出了一个争议的民粹路线总统,如果这位总统没有卷入“通俄”调查,如果Cambridge Analytica不是“通俄”调查中FBI盯上的对象,如果没有俄罗斯水军从Facebook购买虚假账号发布支持特朗普的假新闻……也许Facebook现在仍可以继续躺在安乐窝里数钱。

然而,世易时移。当奥巴马团队最早成功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竞选的时候,他对用户数据的使用是创新;但当数字分析技术突飞猛进,社交媒体巨头日益壮大能量惊人的时候,划定隐私界限就成了最受关注的话题。

而对无数互联网用户来说,下次想在网上做性格测验的时候,切记要小心了。因为你的几次点击,出卖的可能不只是你的信息、你朋友的信息,甚至还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安全和未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Facebook

4.5k
  • 原协议被指“卖国”,加蓬过渡政府拟与澳大利亚FM公司重新谈判贝林加铁矿开采合同
  • 加拿大多校控告Facebook和TikTok等平台致学生网瘾,TikTok等公司回应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Facebook泄密根本算不上“丑闻” 只不过这次和特朗普有关

这本来就是Facebook运作的方式。在现行模式下,用户信息泄露根本不可能被避免。

当地时间2018年3月20日,英国伦敦,政治数据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办公室。

Facebook似乎有“原罪”。成立14年来,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已经无数次因泄露用户隐私被监管机构盯上;不过这一次,它的罪过不同,因为遭泄露的用户数据不是被卖给了联合利华用来推销蛋黄酱,而是可能变成政治工具助推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

最新的泄密事件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27万Facebook用户下载并运行了一个性格测试应用程序,然后他们,以及他们的Facebook好友共约5000万美国人的信息,都被程序的开发者Aleksandr Kogan——一名英国学界研究人员——收集走,并卖给了一家服务于政治竞选的数据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后者据信曾经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为特朗普团队提供服务。

上周末该事件被曝光后,Facebook迅速成了众矢之的。事件还在迅速发酵,引起了美国、英国和欧盟等多国决策者、监管机构和大量用户的强烈反响。

不出意外,Facebook把问题归咎于第三方,声称Cambridge Analytica从Kogan手中获取资料的做法违反了Facebook的规定。值得指出的是,在当时,Kogan的做法符合公司规定。

Facebook的自辩很难让人信服。英国UEA法学院资深讲师Paul Bernal撰文称,这件事情根本不能称之为“丑闻”,因为这本来就是Facebook运作的方式。换句话说,在Facebook现行模式下,用户信息泄露根本不可能被避免。

他写道:

“Facebook的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关键部分:首先,收集人们信息,有时是大规模收集,有时是收集特定个体的信息;然后设计出一套体系,让这些数据能够用作广告和内容投放;最后,允许第三方(通常是广告商)使用这些数据和定向投放系统来达成特定目的。”

他说,这些体系的能量通常被低估了,但Facebook对此一清二楚,因为他们曾经通过很多种途径试验过其威力。

“2014年,他们就通过‘情绪传染’试验证实了这一点。通过这个试验他们发现,只要操纵帖子在Facebook页面上出现的顺序,就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开心或者更悲伤。他们还能够增加人们的投票意愿,在2010年国会选举时他们已经试验过了。他们还能基于那些最普通的数据刻画出一个人的概貌。考虑到Facebook用户基础庞大,收集到的信息非常之多,‘大数据’分析可以构建很多可能看上去不可思议的链接,从而揭示出用户在智识、政治、种族和宗教等方面的想法,哪怕用户没有直接讨论过这些问题。”

被Facebook指为骗子的Kogan也在被封杀后的首次表态中谴责Facebook转移责任。“利用用户数据谋利,这本来就是他们(Facebook)的盈利模式。”他说。

实际上,就连Facebook内部人士也承认,一旦数据卖出,他们很难再有效控制这些数据的流向,就好比你把香烟出售给一个人,但无法阻止他分享或卖给另外一些人。

这不是Facebook头一次陷入侵犯用户隐私的指控。比如,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曾刊发报道指责Facebook允许社交监控媒体Geofeedia 利用用户数据监控美国的合法抗议活动。之前,Facebook内部研究人员曾被曝出在没有遵循公司道德审核程序的情况下,以超过640万澳大利亚年轻用户为目标进行了一项秘密研究。

这些指控最后大部分都不了了之,哪怕招致监管机构惩罚,Facebook最终都得以安然脱身。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Facebook会以这样傲慢的态度应对最新指控。Facebook据信早在《卫报》等媒体消息见报前已经得知相关动向,但迟迟没有采取行动,直到报道刊出民情激愤,Facebook才发表了一份自辩声明,把矛头对准第三方。

短短数日,Facebook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最新消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就此展开调查,最高罚款据称可达2万亿美元,多名议员呼吁扎克伯格前往国会参加听证会;英国国家数据保护机构ICO将对Cambridge Analytica展开搜查;欧盟官员也表示计划调查此事。推特上出现了“删除Facebook账号”的热门标签,Facebook的市值两个交易日蒸发了近500亿美元。

直到此时,扎克伯克才打破沉默。3月22日,他在自己Facebook页面的发表声明称:“我们有责任保护大家的数据,如果做不到,那么我们就不配为大家提供服务。”扎克伯格还称,Facebook还要对所有存在“可疑行为”的app进行审计、更多限制开发者获取数据的权限以及告知用户哪些app能获得他们的数据,并允许用户取消这些app 的数据许可。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政治因素放大了这场泄密事故的影响力。如果不是美国选出了一个争议的民粹路线总统,如果这位总统没有卷入“通俄”调查,如果Cambridge Analytica不是“通俄”调查中FBI盯上的对象,如果没有俄罗斯水军从Facebook购买虚假账号发布支持特朗普的假新闻……也许Facebook现在仍可以继续躺在安乐窝里数钱。

然而,世易时移。当奥巴马团队最早成功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竞选的时候,他对用户数据的使用是创新;但当数字分析技术突飞猛进,社交媒体巨头日益壮大能量惊人的时候,划定隐私界限就成了最受关注的话题。

而对无数互联网用户来说,下次想在网上做性格测验的时候,切记要小心了。因为你的几次点击,出卖的可能不只是你的信息、你朋友的信息,甚至还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安全和未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