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家谈组建生态环保综合执法队伍:破解“九龙治水”形成执法合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家谈组建生态环保综合执法队伍:破解“九龙治水”形成执法合力

2018年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提出,“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专家认为,这将改变环境问题多头管理、部门间相互职责不清的现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8年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提出,“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专家认为,这将改变环境问题多头管理、部门间相互职责不清的现状。

根据方案,我国将“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环境保护和国土、农业、水利、海洋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由生态环境部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等专家学者发表于2015年5月的《国家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制改革方案研究》一文提到,我国实行的是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实行专项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执法体制。据统计,发展改革、工信、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金融、商务、卫生、审计、海关、工商、质检、安监、林业、气象、海洋、能源等20多个部门具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

该文指出,目前,从各地方政府环保职能的分配来看,环境保护的职能分散于众多的职能部门,如水利、农林、渔业、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等部门。目前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具体的、切实有效地协调机制,因而难以形成执法的合力;更没有具体有 效的监督机制,环保部门对于地方政府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职责的相关部门的监督难以实现。

“环保执法统一归一个部门,可以避免多头管理。”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表示,一个环境事件,过去往往有很多部门去过问、罚款,执法的标准也不一样。比如水环境问题,水利部、环保部、农业部都可以管,所以有“九龙治水”之说。而“大家都可以管”的现状也可能导致大家都不管的结果,由此出现扯皮推诿的现象。

“我们反映河流污染问题,环保部门说是水务部门管,水务部门说是市政部门管。”作为一名民间环保人士,赵亮长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并通过向地方主管部门举报的途径促进环境治理改善,对于部门职能交叉所带来的不便,他深有感触。 

2017年,赵亮在北方某县发现河流中有红色废水,于是他通过12306微信公众平台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却因“该河道污染问题属于水务部门管理”的原因而未被受理。后来,此事不了了之。

尽管举报多年,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污染问题,赵亮还是会疑惑:这究竟归谁管?

赵亮曾分别在江西九江和河北石家庄环保部门举报当地的道路粉尘问题,前者回应称,该问题属于市容执法局管理;后者回应称,属于交通部门管理。“同样一个扬尘问题,不同地方的主管部门不一样。”赵亮认为,民间环保力量的监督有利于促进环境改善,而举报途径是通畅是基础。

“过去,一个很小的问题,我们要沟通很多部门,周期很长,最后也没有解决。这次机构改革对于未来的环境管理是非常有效的,至少我们可以找到明确的责任人,然后进行沟通。”赵亮说。

“这次机构改革就是要让部门间的职责不交叉、不重复,便于统一的监管和执法。”谢德体认为,环境执法力量整合以后,执法将更加规范。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监管者和所有者区分不明的问题。

一名来自河南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将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

“过去,环保部门查到环境违法案件的时候,如果主管部门不是环保部门,那处理起来效率就很低。你得去联合其他主管部门。比如我们要立案,你得要主管部门的章、签字。取证也很困难,比如,河道上的问题归水利,因为河道的排污口不是我们设置的,我们不知道污水是怎么进河道的。所以很难查出来。”这位工作人员说。

环保专家彭应登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此次执法队伍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1+1=2”的加法,也不是简单的机构和人员平移。目前看有难度,首先,多年下来部门之前缺乏协调,单独的执法观念根深蒂固,如果没有中央强有力的制度安排和指导,整合起来难度较大。

不过,谢德体认为,由于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必将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这正确的方向,也是一个“动真格”的过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家谈组建生态环保综合执法队伍:破解“九龙治水”形成执法合力

2018年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提出,“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专家认为,这将改变环境问题多头管理、部门间相互职责不清的现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8年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提出,“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专家认为,这将改变环境问题多头管理、部门间相互职责不清的现状。

根据方案,我国将“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整合环境保护和国土、农业、水利、海洋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由生态环境部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等专家学者发表于2015年5月的《国家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制改革方案研究》一文提到,我国实行的是环境保护部门对环境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实行专项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执法体制。据统计,发展改革、工信、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金融、商务、卫生、审计、海关、工商、质检、安监、林业、气象、海洋、能源等20多个部门具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

该文指出,目前,从各地方政府环保职能的分配来看,环境保护的职能分散于众多的职能部门,如水利、农林、渔业、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等部门。目前尚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具体的、切实有效地协调机制,因而难以形成执法的合力;更没有具体有 效的监督机制,环保部门对于地方政府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职责的相关部门的监督难以实现。

“环保执法统一归一个部门,可以避免多头管理。”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表示,一个环境事件,过去往往有很多部门去过问、罚款,执法的标准也不一样。比如水环境问题,水利部、环保部、农业部都可以管,所以有“九龙治水”之说。而“大家都可以管”的现状也可能导致大家都不管的结果,由此出现扯皮推诿的现象。

“我们反映河流污染问题,环保部门说是水务部门管,水务部门说是市政部门管。”作为一名民间环保人士,赵亮长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并通过向地方主管部门举报的途径促进环境治理改善,对于部门职能交叉所带来的不便,他深有感触。 

2017年,赵亮在北方某县发现河流中有红色废水,于是他通过12306微信公众平台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却因“该河道污染问题属于水务部门管理”的原因而未被受理。后来,此事不了了之。

尽管举报多年,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污染问题,赵亮还是会疑惑:这究竟归谁管?

赵亮曾分别在江西九江和河北石家庄环保部门举报当地的道路粉尘问题,前者回应称,该问题属于市容执法局管理;后者回应称,属于交通部门管理。“同样一个扬尘问题,不同地方的主管部门不一样。”赵亮认为,民间环保力量的监督有利于促进环境改善,而举报途径是通畅是基础。

“过去,一个很小的问题,我们要沟通很多部门,周期很长,最后也没有解决。这次机构改革对于未来的环境管理是非常有效的,至少我们可以找到明确的责任人,然后进行沟通。”赵亮说。

“这次机构改革就是要让部门间的职责不交叉、不重复,便于统一的监管和执法。”谢德体认为,环境执法力量整合以后,执法将更加规范。同时也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监管者和所有者区分不明的问题。

一名来自河南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将提高环保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

“过去,环保部门查到环境违法案件的时候,如果主管部门不是环保部门,那处理起来效率就很低。你得去联合其他主管部门。比如我们要立案,你得要主管部门的章、签字。取证也很困难,比如,河道上的问题归水利,因为河道的排污口不是我们设置的,我们不知道污水是怎么进河道的。所以很难查出来。”这位工作人员说。

环保专家彭应登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此次执法队伍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1+1=2”的加法,也不是简单的机构和人员平移。目前看有难度,首先,多年下来部门之前缺乏协调,单独的执法观念根深蒂固,如果没有中央强有力的制度安排和指导,整合起来难度较大。

不过,谢德体认为,由于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整合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必将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这正确的方向,也是一个“动真格”的过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