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最好的艺术会替那些沉默的群体发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最好的艺术会替那些沉默的群体发声”

本周关键词:唐诗、黄锦树、法国碎尸案、“浙江村”、云彩收集……

《唐诗的读法》

西川 著
北京出版社 2018-04

当我们说到唐诗,提到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这些诗人,一连串的问题就会自然形成:唐人怎样写诗?是否如我们这样写?为什么好诗人集中在唐代?唐代诗人、读者、评论家的诗歌标准与今人相异还是相同?唐代的非主流诗人如何工作?唐人写诗跟他们的生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这也是诗人西川关心的问题。

“究竟是把古人供起来读,还是努力把自己当作古人的同代人来读?今天的写作者会向古人处寻找什么呢?”两种唐诗的读法会指向不同的阅读方式和不同的发现。在西川看来,唐诗中可以讨论的问题很多很多,“不是仅慨叹一下唐诗伟大,在必要的时候拿唐诗来打人就算完了”,西川希望探讨的问题是“古人为什么这样做”,也即创造的秘密。在《唐诗的读法》一书中,西川选取了唐诗的部分典型代表,从进士文化、佛教、儒家道统等方面对唐诗进行解读,还勾连了唐诗和典籍、和其他诗作、和俚语的关系,他由此进一步指出:“一个时代的写作与同时代其他领域的艺术成就不会相差太远。它们之间会相互牵引,相互借鉴,构成一个总体的文化场。”

西川以诗人、译者等多重身份叠加的专业性与敏锐性,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的异常“常态”拨转回正常的轨道,将唐朝、唐诗、唐人与我们自身生活的本真关系,如串珠一般揭示于我们眼前。在他看来,诗歌写作在唐朝是一种类型化的写作,从题材到意蕴都是类型化的,与今天的、现代的、个性化的写作极其不同。古人诗歌写作的类型化特征与传统绘画、寺院佛造像、戏曲等的类型化特点完全相通。在了解了这些秘密之后,我们或许会对唐人作诗产生“原来如此”的感觉。

《雨》

[马来西亚] 黄锦树 著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03

为了生存,马来西亚华人学习英语和国际接轨,不断地新加坡化或菲律宾化,华文教育逐渐萎缩;文学发表媒介变得更小,出版变得困难,品质也难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更多有能力的写作人认为,马来西亚华语文学是不必要的框限或烂品牌,因而不愿归属于马华文学,更多“识时务”的作者纷纷加入了更有资源的文学体系之中,如中国文学,马华文学开始显现为没有面积的消失点。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黄锦树在台湾居留了三十年,但始终强调“马华作家”这一身份,他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圈中的一个“坏孩子”(王德威语),也是整个华语写作群体的异数。

在《雨》这组短篇小说中,一个四口之家扎根于马来半岛潮湿溽热的胶林间,不期遇上野兽、亡灵和怀有异心的外人。季风雨下下停停,家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在一个篇章里死掉的家人,又在下一个故事中复活;同一个角色,在不同故事里却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与性格。这组短篇小说如同一系列画作,在“有限空间和有限元素内,做变奏、分岔、断裂、延续”,台湾作家朱天文在序言中写道,“大家作为基本元素,从事着众多不同结合,展现出一次从精神到样貌,无碍无阻的变形记,迅速之诗。”

在黄锦树眼中,马华小说开端的启蒙主义、拒绝文学自身的乐趣,以及对自身的要求,都继承自鲁迅。而他自己则认为,小说必须尝试去做文学能做的一切事情。同时他也认同“启蒙主义”,认为小说创作必须是为人生并改良人生。他深恶称小说为闲书,将“为艺术而艺术”看做是“消闲”的新式别号。在黄锦树笔下,不论是讽刺白描还是乡愁小品,都隐隐让人感觉字里行间溅着血光。王德威觉得“黄锦树的作品有杀气”,令他想起了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风格。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法]伊凡·雅布隆卡 著  陈新华 柯玲香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04

在蕾蒂西娅·佩雷的有生之年,她对公众无关痛痒。而现在,法国历史学家伊凡·雅布隆卡(Ivan Jablonka)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她重拾尊严和自由,进行一次回归的旅程。《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来源于2011年法国西部波尔尼克的一桩奸杀案,年仅18岁的少女蕾蒂西娅在养父母家门口50米外的地方被绑架、强奸、杀害并且碎尸。这起惨案震动了全法,引发了包括时任总统萨科齐在内全法国人民的关注。

作者伊凡提出,我们可以将一则社会新闻作为一个历史对象来加以分析。为了理解蕾蒂西娅案件这个历史对象,我们必须转向社会、家庭、儿童、女性的处境、大众文化、暴力的形式、传媒、司法、政治和城市空间等等议题。在他看来,蕾蒂西娅案件掩盖了破碎的家庭、儿童的隐痛、女性承受的暴力、年轻人过早参加工作的弊端,以及21世纪初叶法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关系到城市边缘地带的发展与社会不平等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一案件,我们还可以看到法国国家调查机制、司法机构的转变、媒体的作用、行政机关的运作,以及刑事诉讼制度的逻辑。

伊凡·雅布隆卡发现,媒体和公众集中关注的是这一案件的残酷性,而对蕾蒂西娅这一人物和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探讨。因此,他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采访了与此案有关的人物,在此书中重建了蕾蒂西娅的人生及其遇害的整个过程。他发现,蕾蒂西娅在8岁那年,父母被剥夺抚养权(父亲酗酒、母亲因家暴、婚内强奸而长期精神涣散);12岁时,她被送入收养家庭,“她长期被人遗忘在角落里,不哭不闹。蕾蒂西娅一直是内向而消极的,她在忍受生活。”而杀人犯托尼也并非变态杀手,他经历了父亲酗酒家暴、母亲抛弃、在收容所和监狱度过漫长的时间无法让他融入社会,在一连串的打击和酒精毒品的刺激下,他走向了杀人的结局。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项飙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8-03

在1992年,如今执教于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项飙还在北京大学读大二,他听说北京南郊大红门有一个“浙江村”。于是,在一个早晨,他换了六趟车,抵达了南苑乡政府,开始了他对“浙江村”的第一次田野调查。到1998年,项飙把这一研究成果写成了硕士论文——《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项飙重点关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放松流动人口监管之后,进京经商的浙江人怎样形成了完整的社区、发展服装产业,以及城市化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他借由同乡之便,对整个“浙江村”社区的运行和发展进行了近距离的分析记录,利用社会学当中社区研究和移民模式的理论,以及经济学中互惠互利形成“信任”、“制度”等概念,探讨了中国市场经济中人际关系的转变与人际网络的作用。如今,“浙江村”已成为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体制、权力与政策的鲜活样本。

2001年,项飙对本书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删去了其中大量细节,他认为,过多细节描述是缺乏高度概括的学术能力的体现。今年,时隔十七年后他再次对此书做出了修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跨越边界的社区》对细节部分进行了恢复。“细节对我来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理论。”项飙希望这些内容能够让读者看见鲜活生动的互动,并说服读者相信:自下而上的社会变化是可能的,由此形成的社会自主性是应该被允许甚至得到鼓励的。除此之外,新版本新增的序言部分还回顾了“浙江村”和中国社会自本书初次完成后二十年间的种种变化。

《创造日本:1853-1964》

[荷] 伊恩·布鲁玛 著  倪韬 译
理想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03

当我们谈论当下的日本,引用的作品常常是《菊与刀》或《日本论》。中国人眼中的日本,要么是被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敌人,要么是一个值得模仿的邻国,其社会内在的复杂性很少进入我们的视野。荷兰作家、《纽约书评》主编伊恩·布鲁玛曾在荷兰莱顿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在日本大学攻读日本电影,并著有《零年:1945》《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等与日本相关的作品。在《创造日本》这本书中,他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日本如何成为现在的日本”的过程。

在这本200页的小书中,伊恩·布鲁玛试图梳理日本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从传统岛国迈向现代国家的沧桑巨变,自由文化和威权传统的交战是本书的一条线索。一方面,日本制定了宪法,但另一方面,日本从未进行过完整的政治改革——“立国基础不仰赖政治权利,取决于对天皇制度的宗教崇拜以及通过国家神道灌输的日本起源论”,这让日本迅速地发展,但最终也把这个国家拖入了战争的深渊。伊恩·布鲁玛聚焦于日本历史的连续性与复杂性,呈现出了在这样一个国家建立现代政治制度和自由文化的艰难。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从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到东京审判和美国接管,本书最终以东京奥运作结,他探讨了与这些事件伴随而生的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的转变。

《小小的事》

 [澳]梅尔·特里贡宁 著
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03

澳大利亚华裔画家陈志勇从来没有见过热爱绘画的梅尔·特里贡宁。一开始,他被梅尔的一些黑色铅笔画作品打动:它富有诗意又让人感到沉静。于是,陈志勇给梅尔发去了一封邮件,鼓励她的创作,并由此开始了他们偶尔的网上联系。后来,陈志勇将梅尔的作品推荐给了自己信赖的出版公司,并听到了双方签约的消息。

再次听到梅尔的消息,是出版社的编辑告诉陈志勇:梅尔因抑郁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此时,这份未命名的书稿尚未完成。从已经完成的几百张黑白灰的插图来看,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小男孩的内心世界:因为成绩不好,他很难交到朋友,也没有办法融入集体。家里或学校里的各种小事都会让他随之变化,他的自信被周围出现的小小的暗影不断侵蚀,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变得支离破碎……在故事的最后,一度陷入孤独的男孩拾起了破碎散落的自己,即便痛苦也决定要坚强地走下去。

在梅尔家人的支持下,陈志勇和出版公司一起完成了这本书的收尾工作,而梅尔的缺席,让陈志勇想要更加努力把画作处理好。在他眼里,这本书表达的是个人必须面对希望和绝望间微妙平衡的强烈欲望,而一张张肃穆的小画中流淌出了引人深思的宁静。作为一本以图像替代文字的无声绘本,《小小的事》沉默着帮助人们寻找与自己、与世界共处的方法。它的出版还获得了精神健康公益组织的支持,更多饱受心理病症折磨的人通过这本书和公益组织的帮助,重新接纳自己、拥抱生活。“最好的艺术会替那些沉默的群体发声,《小小的事》就是其中之一,”陈志勇说。

《云彩收集者手册》

[英] 加文·普雷特-平尼 著  王燕平 张超 译
译林出版社 2018-03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正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诗句中所形容的那样,云彩是一种千变万化、飘来飘去的奇妙事物,我们如何才能收集云彩呢?气象爱好者组织、英国赏云协会推出了一本致力于培养“云彩收集者”的教程,由会长加文·普雷特–平尼执笔,一百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赏云达人供图,试图帮助读者识别46种独具特色的云彩种类,认识云对太阳光散射、折射或衍射而形成的一系列奇特的光学现象。

什么时候出门要带伞?什么时候坐飞机不打瞌睡?怎样给云彩拍一张理想的照片?除了解答这些问题,本书还提供了许许多多“收集”云彩的妙招和奖励:如果你观察到一种特殊的云,可将其详细记录在相关页面上并赚取分数,这样一来,这种云就被你“收集”到了。理想的做法是随身携带一台相机,用照片作为收集到某种云的证据。虽然说收集云彩似乎是一个小众的爱好,不像收集邮票那样流行,也不像收集钱币那样有着巨大升值空间,但长期身处钢筋水泥世界的我们,不妨将一片云卷入衣袖,在平凡的日常生活当中寻找一份诗意和自由。云彩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变幻无常,就像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写的那样,“自然是一朵多变的云,始终一样,却又从不一样。”

《物理奇遇记》

[美]乔治·伽莫夫 著  率铭岐 译
图灵新知·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02

霍金的去世让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点起了一盏盏悼念的烛灯,虽然也许很多人都未能读完那本畅销全球却深奥难懂的《时间简史》。是的,如何深入浅出地写一本关于相对论、宇宙学、量子理论以及粒子物理的科普书,是摆在全世界物理学家面前的难题。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就为此做出了努力。乔治·伽莫夫在学术研究上成就匪浅:他最早利用量子隧穿效应解释了原子核的α衰变,也是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早期支持者和奠基者之一,率先研究了宇宙大爆炸后化学元素的生成过程。此外,他还促成了DNA遗传密码理论的建立。伽莫夫一生写作了大量科普著作,其中很多在出版半个多世纪后依然不断再版,《物理奇遇记》就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物理奇遇记》最初源于伽莫夫创作于1938年的一个科学幻想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汤普金斯先生是一位对现代物理学感兴趣的银行职员,但像很多人一样,物理理论的长篇大论让他昏昏欲睡。在梦境中,伽莫夫让汤普金斯先生进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物理世界:在这里,真实存在的相对论现象被夸大,人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作者正是用这种方式,向人们解说了空间曲率和膨胀宇宙理论等基本概念。

在剑桥大学出版社的鼓励下,伽莫夫在此之后写出了几个续篇,包括《汤普金斯先生漫游奇境记》和《汤普金斯先生探索原子世界》两书。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物理奇遇记》,就是由这两本书整合而成的,并加入了一些有关裂变与聚变、恒稳态宇宙以及涉及基本粒子的难题的故事。这本书在中国曾出版多次,新版添加了约翰·胡卡姆在部分故事首次出版时专门绘制的插画。为了反映物理学的新进展,这一版本还添加了一些必要的注释,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实际生活的物理世界。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最好的艺术会替那些沉默的群体发声”

本周关键词:唐诗、黄锦树、法国碎尸案、“浙江村”、云彩收集……

《唐诗的读法》

西川 著
北京出版社 2018-04

当我们说到唐诗,提到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这些诗人,一连串的问题就会自然形成:唐人怎样写诗?是否如我们这样写?为什么好诗人集中在唐代?唐代诗人、读者、评论家的诗歌标准与今人相异还是相同?唐代的非主流诗人如何工作?唐人写诗跟他们的生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这也是诗人西川关心的问题。

“究竟是把古人供起来读,还是努力把自己当作古人的同代人来读?今天的写作者会向古人处寻找什么呢?”两种唐诗的读法会指向不同的阅读方式和不同的发现。在西川看来,唐诗中可以讨论的问题很多很多,“不是仅慨叹一下唐诗伟大,在必要的时候拿唐诗来打人就算完了”,西川希望探讨的问题是“古人为什么这样做”,也即创造的秘密。在《唐诗的读法》一书中,西川选取了唐诗的部分典型代表,从进士文化、佛教、儒家道统等方面对唐诗进行解读,还勾连了唐诗和典籍、和其他诗作、和俚语的关系,他由此进一步指出:“一个时代的写作与同时代其他领域的艺术成就不会相差太远。它们之间会相互牵引,相互借鉴,构成一个总体的文化场。”

西川以诗人、译者等多重身份叠加的专业性与敏锐性,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的异常“常态”拨转回正常的轨道,将唐朝、唐诗、唐人与我们自身生活的本真关系,如串珠一般揭示于我们眼前。在他看来,诗歌写作在唐朝是一种类型化的写作,从题材到意蕴都是类型化的,与今天的、现代的、个性化的写作极其不同。古人诗歌写作的类型化特征与传统绘画、寺院佛造像、戏曲等的类型化特点完全相通。在了解了这些秘密之后,我们或许会对唐人作诗产生“原来如此”的感觉。

《雨》

[马来西亚] 黄锦树 著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03

为了生存,马来西亚华人学习英语和国际接轨,不断地新加坡化或菲律宾化,华文教育逐渐萎缩;文学发表媒介变得更小,出版变得困难,品质也难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更多有能力的写作人认为,马来西亚华语文学是不必要的框限或烂品牌,因而不愿归属于马华文学,更多“识时务”的作者纷纷加入了更有资源的文学体系之中,如中国文学,马华文学开始显现为没有面积的消失点。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黄锦树在台湾居留了三十年,但始终强调“马华作家”这一身份,他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圈中的一个“坏孩子”(王德威语),也是整个华语写作群体的异数。

在《雨》这组短篇小说中,一个四口之家扎根于马来半岛潮湿溽热的胶林间,不期遇上野兽、亡灵和怀有异心的外人。季风雨下下停停,家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在一个篇章里死掉的家人,又在下一个故事中复活;同一个角色,在不同故事里却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与性格。这组短篇小说如同一系列画作,在“有限空间和有限元素内,做变奏、分岔、断裂、延续”,台湾作家朱天文在序言中写道,“大家作为基本元素,从事着众多不同结合,展现出一次从精神到样貌,无碍无阻的变形记,迅速之诗。”

在黄锦树眼中,马华小说开端的启蒙主义、拒绝文学自身的乐趣,以及对自身的要求,都继承自鲁迅。而他自己则认为,小说必须尝试去做文学能做的一切事情。同时他也认同“启蒙主义”,认为小说创作必须是为人生并改良人生。他深恶称小说为闲书,将“为艺术而艺术”看做是“消闲”的新式别号。在黄锦树笔下,不论是讽刺白描还是乡愁小品,都隐隐让人感觉字里行间溅着血光。王德威觉得“黄锦树的作品有杀气”,令他想起了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风格。

《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

[法]伊凡·雅布隆卡 著  陈新华 柯玲香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04

在蕾蒂西娅·佩雷的有生之年,她对公众无关痛痒。而现在,法国历史学家伊凡·雅布隆卡(Ivan Jablonka)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她重拾尊严和自由,进行一次回归的旅程。《蕾蒂西娅,或人类的终结》来源于2011年法国西部波尔尼克的一桩奸杀案,年仅18岁的少女蕾蒂西娅在养父母家门口50米外的地方被绑架、强奸、杀害并且碎尸。这起惨案震动了全法,引发了包括时任总统萨科齐在内全法国人民的关注。

作者伊凡提出,我们可以将一则社会新闻作为一个历史对象来加以分析。为了理解蕾蒂西娅案件这个历史对象,我们必须转向社会、家庭、儿童、女性的处境、大众文化、暴力的形式、传媒、司法、政治和城市空间等等议题。在他看来,蕾蒂西娅案件掩盖了破碎的家庭、儿童的隐痛、女性承受的暴力、年轻人过早参加工作的弊端,以及21世纪初叶法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关系到城市边缘地带的发展与社会不平等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一案件,我们还可以看到法国国家调查机制、司法机构的转变、媒体的作用、行政机关的运作,以及刑事诉讼制度的逻辑。

伊凡·雅布隆卡发现,媒体和公众集中关注的是这一案件的残酷性,而对蕾蒂西娅这一人物和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缺乏探讨。因此,他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采访了与此案有关的人物,在此书中重建了蕾蒂西娅的人生及其遇害的整个过程。他发现,蕾蒂西娅在8岁那年,父母被剥夺抚养权(父亲酗酒、母亲因家暴、婚内强奸而长期精神涣散);12岁时,她被送入收养家庭,“她长期被人遗忘在角落里,不哭不闹。蕾蒂西娅一直是内向而消极的,她在忍受生活。”而杀人犯托尼也并非变态杀手,他经历了父亲酗酒家暴、母亲抛弃、在收容所和监狱度过漫长的时间无法让他融入社会,在一连串的打击和酒精毒品的刺激下,他走向了杀人的结局。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项飙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8-03

在1992年,如今执教于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项飙还在北京大学读大二,他听说北京南郊大红门有一个“浙江村”。于是,在一个早晨,他换了六趟车,抵达了南苑乡政府,开始了他对“浙江村”的第一次田野调查。到1998年,项飙把这一研究成果写成了硕士论文——《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项飙重点关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放松流动人口监管之后,进京经商的浙江人怎样形成了完整的社区、发展服装产业,以及城市化进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他借由同乡之便,对整个“浙江村”社区的运行和发展进行了近距离的分析记录,利用社会学当中社区研究和移民模式的理论,以及经济学中互惠互利形成“信任”、“制度”等概念,探讨了中国市场经济中人际关系的转变与人际网络的作用。如今,“浙江村”已成为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体制、权力与政策的鲜活样本。

2001年,项飙对本书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删去了其中大量细节,他认为,过多细节描述是缺乏高度概括的学术能力的体现。今年,时隔十七年后他再次对此书做出了修订,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跨越边界的社区》对细节部分进行了恢复。“细节对我来说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理论。”项飙希望这些内容能够让读者看见鲜活生动的互动,并说服读者相信:自下而上的社会变化是可能的,由此形成的社会自主性是应该被允许甚至得到鼓励的。除此之外,新版本新增的序言部分还回顾了“浙江村”和中国社会自本书初次完成后二十年间的种种变化。

《创造日本:1853-1964》

[荷] 伊恩·布鲁玛 著  倪韬 译
理想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03

当我们谈论当下的日本,引用的作品常常是《菊与刀》或《日本论》。中国人眼中的日本,要么是被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敌人,要么是一个值得模仿的邻国,其社会内在的复杂性很少进入我们的视野。荷兰作家、《纽约书评》主编伊恩·布鲁玛曾在荷兰莱顿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在日本大学攻读日本电影,并著有《零年:1945》《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等与日本相关的作品。在《创造日本》这本书中,他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日本如何成为现在的日本”的过程。

在这本200页的小书中,伊恩·布鲁玛试图梳理日本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从传统岛国迈向现代国家的沧桑巨变,自由文化和威权传统的交战是本书的一条线索。一方面,日本制定了宪法,但另一方面,日本从未进行过完整的政治改革——“立国基础不仰赖政治权利,取决于对天皇制度的宗教崇拜以及通过国家神道灌输的日本起源论”,这让日本迅速地发展,但最终也把这个国家拖入了战争的深渊。伊恩·布鲁玛聚焦于日本历史的连续性与复杂性,呈现出了在这样一个国家建立现代政治制度和自由文化的艰难。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从日俄战争、侵华战争到东京审判和美国接管,本书最终以东京奥运作结,他探讨了与这些事件伴随而生的日本社会思想、政治秩序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面向的转变。

《小小的事》

 [澳]梅尔·特里贡宁 著
未读·文艺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03

澳大利亚华裔画家陈志勇从来没有见过热爱绘画的梅尔·特里贡宁。一开始,他被梅尔的一些黑色铅笔画作品打动:它富有诗意又让人感到沉静。于是,陈志勇给梅尔发去了一封邮件,鼓励她的创作,并由此开始了他们偶尔的网上联系。后来,陈志勇将梅尔的作品推荐给了自己信赖的出版公司,并听到了双方签约的消息。

再次听到梅尔的消息,是出版社的编辑告诉陈志勇:梅尔因抑郁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此时,这份未命名的书稿尚未完成。从已经完成的几百张黑白灰的插图来看,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小男孩的内心世界:因为成绩不好,他很难交到朋友,也没有办法融入集体。家里或学校里的各种小事都会让他随之变化,他的自信被周围出现的小小的暗影不断侵蚀,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正变得支离破碎……在故事的最后,一度陷入孤独的男孩拾起了破碎散落的自己,即便痛苦也决定要坚强地走下去。

在梅尔家人的支持下,陈志勇和出版公司一起完成了这本书的收尾工作,而梅尔的缺席,让陈志勇想要更加努力把画作处理好。在他眼里,这本书表达的是个人必须面对希望和绝望间微妙平衡的强烈欲望,而一张张肃穆的小画中流淌出了引人深思的宁静。作为一本以图像替代文字的无声绘本,《小小的事》沉默着帮助人们寻找与自己、与世界共处的方法。它的出版还获得了精神健康公益组织的支持,更多饱受心理病症折磨的人通过这本书和公益组织的帮助,重新接纳自己、拥抱生活。“最好的艺术会替那些沉默的群体发声,《小小的事》就是其中之一,”陈志勇说。

《云彩收集者手册》

[英] 加文·普雷特-平尼 著  王燕平 张超 译
译林出版社 2018-03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正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诗句中所形容的那样,云彩是一种千变万化、飘来飘去的奇妙事物,我们如何才能收集云彩呢?气象爱好者组织、英国赏云协会推出了一本致力于培养“云彩收集者”的教程,由会长加文·普雷特–平尼执笔,一百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赏云达人供图,试图帮助读者识别46种独具特色的云彩种类,认识云对太阳光散射、折射或衍射而形成的一系列奇特的光学现象。

什么时候出门要带伞?什么时候坐飞机不打瞌睡?怎样给云彩拍一张理想的照片?除了解答这些问题,本书还提供了许许多多“收集”云彩的妙招和奖励:如果你观察到一种特殊的云,可将其详细记录在相关页面上并赚取分数,这样一来,这种云就被你“收集”到了。理想的做法是随身携带一台相机,用照片作为收集到某种云的证据。虽然说收集云彩似乎是一个小众的爱好,不像收集邮票那样流行,也不像收集钱币那样有着巨大升值空间,但长期身处钢筋水泥世界的我们,不妨将一片云卷入衣袖,在平凡的日常生活当中寻找一份诗意和自由。云彩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变幻无常,就像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写的那样,“自然是一朵多变的云,始终一样,却又从不一样。”

《物理奇遇记》

[美]乔治·伽莫夫 著  率铭岐 译
图灵新知·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8-02

霍金的去世让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点起了一盏盏悼念的烛灯,虽然也许很多人都未能读完那本畅销全球却深奥难懂的《时间简史》。是的,如何深入浅出地写一本关于相对论、宇宙学、量子理论以及粒子物理的科普书,是摆在全世界物理学家面前的难题。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就为此做出了努力。乔治·伽莫夫在学术研究上成就匪浅:他最早利用量子隧穿效应解释了原子核的α衰变,也是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早期支持者和奠基者之一,率先研究了宇宙大爆炸后化学元素的生成过程。此外,他还促成了DNA遗传密码理论的建立。伽莫夫一生写作了大量科普著作,其中很多在出版半个多世纪后依然不断再版,《物理奇遇记》就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物理奇遇记》最初源于伽莫夫创作于1938年的一个科学幻想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汤普金斯先生是一位对现代物理学感兴趣的银行职员,但像很多人一样,物理理论的长篇大论让他昏昏欲睡。在梦境中,伽莫夫让汤普金斯先生进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物理世界:在这里,真实存在的相对论现象被夸大,人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作者正是用这种方式,向人们解说了空间曲率和膨胀宇宙理论等基本概念。

在剑桥大学出版社的鼓励下,伽莫夫在此之后写出了几个续篇,包括《汤普金斯先生漫游奇境记》和《汤普金斯先生探索原子世界》两书。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物理奇遇记》,就是由这两本书整合而成的,并加入了一些有关裂变与聚变、恒稳态宇宙以及涉及基本粒子的难题的故事。这本书在中国曾出版多次,新版添加了约翰·胡卡姆在部分故事首次出版时专门绘制的插画。为了反映物理学的新进展,这一版本还添加了一些必要的注释,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实际生活的物理世界。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