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6月沪京好戏推荐】遮阳避雨 剧场等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6月沪京好戏推荐】遮阳避雨 剧场等你

本月有两部特别推荐话剧——《婚姻生活》和《西贡》,一样都是先到北京、后至上海。

【上海】

1. 特别推荐:英格玛·伯格曼电影改编话剧《婚姻生活》

演出时间:6月12日-13日 / 6月20日-21日

演出地点:北京·国家大剧院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律师玛丽安与精神学讲师约翰结婚十余载,育有两个女儿,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朋友皮特与卡特里娜的婚姻生活却濒于解体。感慨万千的玛丽安发现自己怀孕,没想到丈夫竟倾向于堕胎。有一天,约翰突然向玛丽安提出,自己爱上了一名叫宝拉的女子,二人痛苦分手。在协议离婚的过程中,夫妇俩对彼此的愤懑不满纷纷爆发……

1973年,英格玛·伯格曼与演员丽芙·乌曼在交往多年后分手,随后伯格曼花费数月时间创作了《婚姻生活》的剧本,讲述了一对夫妇长达二十多年的故事。他曾表示,“我之所以创作这部电影,是因为想整理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思绪。”

在偶像剧大举宣扬“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忠贞爱情之时,《婚姻生活》以一种更为冷峻的视角审视了爱情与婚姻在现实世界中的模样。“男人和女人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平等,也没有所谓的精神交流,在妻子读自己的日记、向丈夫袒露心扉的时候,他却睡着了;而每一次那个丈夫来访都要和女人发生肉体关系,他根本无法忍受女人在离开自己之后成为自由的女人,他认为这个女人一直是自己的,无论是离婚与否。”一位豆瓣网友这样评价《婚姻生活》对男女关系和婚姻的描述:“所以,男人的目的是占有,女人的目的是附属,男人思考,女人感觉,可以说是鸡同鸭讲。只有在发生肉体关系和谈论金钱的时候,才会真正的把对方的话当回事情。而女人也只有在这种精神与肉体的习惯性依赖中才有爱情可言。”

话剧《婚姻生活》由法国前“维密天使”蕾蒂西亚·卡斯塔和法国当红电影小生拉斐尔·佩松纳联袂主演。在来到上海之前,6月12日-13日,《婚姻生活》将率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2. 伦敦西区驻演版音乐剧《猫》

演出时间:6月7日-30日

演出地点: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最负盛名的音乐剧之一《猫》(Cats)又要来上海演出了。《猫》是韦伯根据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的猫经》及其他诗歌改编而成的一部音乐剧。自1981年在伦敦西区首次公演以来,《猫》获奖不断,如今已是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之一。到目前为止,《猫》是纽约百老汇史上公演时间第四长的音乐剧,是伦敦西区史上公演时间第六长的音乐剧。

在一年一度的杰里科猫家族舞会上,形形色色的猫咪为了争夺一个重生机会,用动人的吟唱和曼妙的舞姿述说各自的故事。剧中的猫咪们都有着迥异的外表和个性,闪耀着讨孩子欢心的儿童剧色彩;而另一方面,剧中名曲《回忆》又以动人的旋律叩响了不少观众心中的前尘往事。继2003年和2008年后,《猫》再度来华,此次上演的是伦敦西区驻演版。

3. 中文版音乐剧《周日恋曲》

演出时间:6月8日-16日

演出地点:美琪大戏院

《猫》《剧院魅影》《耶稣基督万世巨星》……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素来以幻想色彩浓厚、气势恢宏的题材闻名,但其实,他也是会用音乐剧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的,比如说《周日恋曲》(Tell Me on a Sunday)。这部音乐剧全剧只有一名女演员,讲述了一位英国女孩只身一人来到纽约,在不同的男人之中兜兜转转,在短暂迷失后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

中文版《周日恋曲》把这个故事搬到了上海和北京,女主角在这两座城市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与生活。女性似乎天然地能够与都市生活联系在一起,今年热映的《北京女子图鉴》和《上海女子图鉴》向观众展示了这两座城市中女孩的奋斗与欲望,音乐剧《周日恋曲》又将展现出一幅怎样的都市女孩图景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演员娄艺潇将和音乐剧演员徐丽东、李炜铃轮番饰演女主。喜欢娄艺潇的观众,不要错过6月8日、15日、16的晚场及6月10日的下午场演出哦。

4. 英国TNT剧院《巴黎圣母院》

演出时间:6月26日-30日

演出地点:上海大剧院

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浪漫派小说《巴黎圣母院》已经被多次改编为戏剧作品搬上舞台,此次上演的是英国TNT剧院带来的法语版话剧。TNT剧院艺术总监、导演保罗·斯特宾认为,强烈的社会道德和正义感、精彩的叙事和阅读快感成就了这部文学巨作。和雨果所处的时代相比,《巴黎圣母院》所探索的主题,如宗教与道德、宗教原教旨主义、性与爱等在当下有着更大的现实意义。原作中对于外表和内在的美丽与丑陋的倒置与反讽,更成为了一则赋予后世文艺创作者滚滚灵感的创作母题。

英国TNT剧院创立于1980年,TNT既是英文“炸药”的缩写,亦是新剧场的缩写,剧院致力于融合各种演艺形式,成为一座具有爆炸力的新剧场。TNT的戏剧作品有浓厚的音乐剧特质,所有作品均委托作曲家全新配乐,对演员也提出了驾驭戏剧、音乐、舞蹈的综合性要求。TNT剧院在全球范围内有诸多巡演,也创作了大量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戏剧。全班法国演员出演的《巴黎圣母院》是斯特宾的法语话剧代表作。

【北京】

5. 特别推荐:话剧《西贡》寻找身份认同的答案

演出时间:6月22日-24日 / 6月29日-30日

演出地点:保利剧院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西贡》剧照

话剧《西贡》的故事,是围绕着一间名为“西贡”的越南餐厅展开的。1956年,大量越南逃亡者逃往法国;40年后,他们被允许回归故土——这个故事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他们在法国时,觉得自己是异乡人;回到越南,似乎仍是异乡人。那么,故乡究竟在哪里?我究竟是谁?

这部话剧的题材源自35岁的法籍越南裔女导演卡洛琳·古伊拉·阮的亲身经历。1996年,越南政府第一次邀请在法国的越侨回到出生的地方看一看,离开越南已40年的家人们经过长达一年的讨论与犹疑,终于带着16岁的卡洛琳回到了遥远的故土。“我到了那边之后,有一种非常奇特的感受:我生活在法国的时候,每天吃的是越南餐,别人跟我讲越南话,我一直以为我是越南人。到了越南我发现,第一我不讲越南话,第二人们把我当法国人看,我觉得非常困惑。”卡洛琳说,这一体会构成了她写作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话剧的最初动机,“我一定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构成了一个人的内心,这是我想讨论的问题。”

2017年《西贡》曾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当时热度颇高,一票难求。舞台上的西贡餐厅穿越了近半世纪的时空,既是主人公们战乱之中的告别之地,也是他们再次扎根、重建生活的场所。法裔和越南裔演员同台演出,越南语和法语交替出现,不同大陆间文化与血缘的碰撞在一间小小的餐厅、一个小小的家庭中爆发,每一个个体被时代裹挟着,在努力生存的同时不断叩问着生命的来路与归所。

虽然这个故事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可能距离中国观众较远,但是出品方央华戏剧制作人王可然认为,“《西贡》的结构有点儿像电影,它能触达更多的人,它的形式能让你迅速入戏,即便你对戏剧不熟悉,对历史背景不熟悉,也能看得懂迅速进入剧情。”

6月29日-30日,《西贡》将前往上海,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

6. 金宇澄同名小说改编舞台剧《繁花》

演出时间:6月21日-24日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

去年上海首演时颇具创意的《繁花》海报

2018年初,根据金宇澄同名小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话剧《繁花》在上海首演,出品方的雄心是“北京有《茶馆》,上海有《繁花》”,当时的演出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剧评人认为,舞台剧削弱了原著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有人评价称,年轻演员的选择和原著部分元素的删减,使得这部舞台剧现代气息很浓,对老上海风貌的展现差强人意。而金宇澄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的小说就到这里了,把它搬上舞台,肯定会有超越小说的、崭新有独立意义的载体。”

由于全书采用方言写作,并且深刻勾勒出了上海的物件、地域和私人记忆之间的关系,《繁花》常被视为一部上海地域小说。据统计,小说中出现约1500次“不响”(在上海话里即不说话的意思),舞台剧《繁花》的导演马俊丰认为,这个“不响”深刻地体现了上海人的市民精神——“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上海人就不说小说《繁花》人物繁多、线索庞杂,接担改编工作的是先前凭《蒋公的面子》声名鹊起的90后编剧温方伊,她日前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记者专访时提到,“金宇澄写这本小说也并不只是给上海的读者看的,它里面写的大量的内容都是我们中国人都会感同身受的东西……好小说就是把一种普适性和一种特殊性完美结合,《繁花》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她和导演都十分期待这部上海本土沪语舞台剧即将在北京观众群体中获得的反响。

(《繁花》主创专访将于6月8日刊发于界面新闻APP文化版,敬请期待。)

7. 保加利亚导演莫尔夫改编莎翁《暴风雨》

演出时间:6月22日-24日

演出地点:首都剧场

《暴风雨》剧照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的作品,被广泛认为是将艺术与想象完美融合的最佳篇章。这一版本的《暴风雨》由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家剧院带来,导演是来自保加利亚的亚历山大·莫尔夫。莫尔夫热衷于改编戏剧史上的经典文本,往往在舞台上创造性地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他是东欧极具影响力的戏剧导演,曾应邀为世界各大院团排演新戏,中国观众或许对他仍有印象,他为以色列盖谢尔剧院执导的《唐璜》曾经参加过2014年首都剧场的精品剧目邀请展。

莫尔夫在俄罗斯制作的第一部戏剧就是《暴风雨》,他的改编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当时俄罗斯戏剧界的标志性事件,一举捧得俄罗斯戏剧最高奖“金面具奖”。跌宕的剧情、经典的配乐,以及演员诙谐幽默的表演,使得莫尔夫改编的这部莎翁戏剧色彩鲜明、与众不同。

8. 波兰“左拉”莱蒙特作品《福地》

演出时间:6月29日-7月1日

演出地点:首都剧场

《福地》剧照

《福地》的作者是波兰作家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有波兰“左拉”之称,曾于1924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以罗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工业发展为题材,对波兰王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揭露。

表演这部剧的波兰卡齐米日·戴梅克罗兹新剧院成立于1949年,继承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特点与优势,主要演出波兰本土剧目。这部戏的导演是雷米吉乌什·布热克,他借助大量布景道具及演员的肢体表演,在舞台上还原了棉纺厂工人机械化的流水作业,渲染了早期资本主义车间的冷漠氛围,以期通过这种舞台设计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视觉元素与思考角度。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6月沪京好戏推荐】遮阳避雨 剧场等你

本月有两部特别推荐话剧——《婚姻生活》和《西贡》,一样都是先到北京、后至上海。

【上海】

1. 特别推荐:英格玛·伯格曼电影改编话剧《婚姻生活》

演出时间:6月12日-13日 / 6月20日-21日

演出地点:北京·国家大剧院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律师玛丽安与精神学讲师约翰结婚十余载,育有两个女儿,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朋友皮特与卡特里娜的婚姻生活却濒于解体。感慨万千的玛丽安发现自己怀孕,没想到丈夫竟倾向于堕胎。有一天,约翰突然向玛丽安提出,自己爱上了一名叫宝拉的女子,二人痛苦分手。在协议离婚的过程中,夫妇俩对彼此的愤懑不满纷纷爆发……

1973年,英格玛·伯格曼与演员丽芙·乌曼在交往多年后分手,随后伯格曼花费数月时间创作了《婚姻生活》的剧本,讲述了一对夫妇长达二十多年的故事。他曾表示,“我之所以创作这部电影,是因为想整理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思绪。”

在偶像剧大举宣扬“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忠贞爱情之时,《婚姻生活》以一种更为冷峻的视角审视了爱情与婚姻在现实世界中的模样。“男人和女人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平等,也没有所谓的精神交流,在妻子读自己的日记、向丈夫袒露心扉的时候,他却睡着了;而每一次那个丈夫来访都要和女人发生肉体关系,他根本无法忍受女人在离开自己之后成为自由的女人,他认为这个女人一直是自己的,无论是离婚与否。”一位豆瓣网友这样评价《婚姻生活》对男女关系和婚姻的描述:“所以,男人的目的是占有,女人的目的是附属,男人思考,女人感觉,可以说是鸡同鸭讲。只有在发生肉体关系和谈论金钱的时候,才会真正的把对方的话当回事情。而女人也只有在这种精神与肉体的习惯性依赖中才有爱情可言。”

话剧《婚姻生活》由法国前“维密天使”蕾蒂西亚·卡斯塔和法国当红电影小生拉斐尔·佩松纳联袂主演。在来到上海之前,6月12日-13日,《婚姻生活》将率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2. 伦敦西区驻演版音乐剧《猫》

演出时间:6月7日-30日

演出地点: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音乐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最负盛名的音乐剧之一《猫》(Cats)又要来上海演出了。《猫》是韦伯根据T·S·艾略特的诗集《老负鼠的猫经》及其他诗歌改编而成的一部音乐剧。自1981年在伦敦西区首次公演以来,《猫》获奖不断,如今已是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之一。到目前为止,《猫》是纽约百老汇史上公演时间第四长的音乐剧,是伦敦西区史上公演时间第六长的音乐剧。

在一年一度的杰里科猫家族舞会上,形形色色的猫咪为了争夺一个重生机会,用动人的吟唱和曼妙的舞姿述说各自的故事。剧中的猫咪们都有着迥异的外表和个性,闪耀着讨孩子欢心的儿童剧色彩;而另一方面,剧中名曲《回忆》又以动人的旋律叩响了不少观众心中的前尘往事。继2003年和2008年后,《猫》再度来华,此次上演的是伦敦西区驻演版。

3. 中文版音乐剧《周日恋曲》

演出时间:6月8日-16日

演出地点:美琪大戏院

《猫》《剧院魅影》《耶稣基督万世巨星》……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素来以幻想色彩浓厚、气势恢宏的题材闻名,但其实,他也是会用音乐剧讲述我们身边的故事的,比如说《周日恋曲》(Tell Me on a Sunday)。这部音乐剧全剧只有一名女演员,讲述了一位英国女孩只身一人来到纽约,在不同的男人之中兜兜转转,在短暂迷失后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

中文版《周日恋曲》把这个故事搬到了上海和北京,女主角在这两座城市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与生活。女性似乎天然地能够与都市生活联系在一起,今年热映的《北京女子图鉴》和《上海女子图鉴》向观众展示了这两座城市中女孩的奋斗与欲望,音乐剧《周日恋曲》又将展现出一幅怎样的都市女孩图景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演员娄艺潇将和音乐剧演员徐丽东、李炜铃轮番饰演女主。喜欢娄艺潇的观众,不要错过6月8日、15日、16的晚场及6月10日的下午场演出哦。

4. 英国TNT剧院《巴黎圣母院》

演出时间:6月26日-30日

演出地点:上海大剧院

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浪漫派小说《巴黎圣母院》已经被多次改编为戏剧作品搬上舞台,此次上演的是英国TNT剧院带来的法语版话剧。TNT剧院艺术总监、导演保罗·斯特宾认为,强烈的社会道德和正义感、精彩的叙事和阅读快感成就了这部文学巨作。和雨果所处的时代相比,《巴黎圣母院》所探索的主题,如宗教与道德、宗教原教旨主义、性与爱等在当下有着更大的现实意义。原作中对于外表和内在的美丽与丑陋的倒置与反讽,更成为了一则赋予后世文艺创作者滚滚灵感的创作母题。

英国TNT剧院创立于1980年,TNT既是英文“炸药”的缩写,亦是新剧场的缩写,剧院致力于融合各种演艺形式,成为一座具有爆炸力的新剧场。TNT的戏剧作品有浓厚的音乐剧特质,所有作品均委托作曲家全新配乐,对演员也提出了驾驭戏剧、音乐、舞蹈的综合性要求。TNT剧院在全球范围内有诸多巡演,也创作了大量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戏剧。全班法国演员出演的《巴黎圣母院》是斯特宾的法语话剧代表作。

【北京】

5. 特别推荐:话剧《西贡》寻找身份认同的答案

演出时间:6月22日-24日 / 6月29日-30日

演出地点:保利剧院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西贡》剧照

话剧《西贡》的故事,是围绕着一间名为“西贡”的越南餐厅展开的。1956年,大量越南逃亡者逃往法国;40年后,他们被允许回归故土——这个故事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他们在法国时,觉得自己是异乡人;回到越南,似乎仍是异乡人。那么,故乡究竟在哪里?我究竟是谁?

这部话剧的题材源自35岁的法籍越南裔女导演卡洛琳·古伊拉·阮的亲身经历。1996年,越南政府第一次邀请在法国的越侨回到出生的地方看一看,离开越南已40年的家人们经过长达一年的讨论与犹疑,终于带着16岁的卡洛琳回到了遥远的故土。“我到了那边之后,有一种非常奇特的感受:我生活在法国的时候,每天吃的是越南餐,别人跟我讲越南话,我一直以为我是越南人。到了越南我发现,第一我不讲越南话,第二人们把我当法国人看,我觉得非常困惑。”卡洛琳说,这一体会构成了她写作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话剧的最初动机,“我一定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构成了一个人的内心,这是我想讨论的问题。”

2017年《西贡》曾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演,当时热度颇高,一票难求。舞台上的西贡餐厅穿越了近半世纪的时空,既是主人公们战乱之中的告别之地,也是他们再次扎根、重建生活的场所。法裔和越南裔演员同台演出,越南语和法语交替出现,不同大陆间文化与血缘的碰撞在一间小小的餐厅、一个小小的家庭中爆发,每一个个体被时代裹挟着,在努力生存的同时不断叩问着生命的来路与归所。

虽然这个故事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可能距离中国观众较远,但是出品方央华戏剧制作人王可然认为,“《西贡》的结构有点儿像电影,它能触达更多的人,它的形式能让你迅速入戏,即便你对戏剧不熟悉,对历史背景不熟悉,也能看得懂迅速进入剧情。”

6月29日-30日,《西贡》将前往上海,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

6. 金宇澄同名小说改编舞台剧《繁花》

演出时间:6月21日-24日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

去年上海首演时颇具创意的《繁花》海报

2018年初,根据金宇澄同名小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话剧《繁花》在上海首演,出品方的雄心是“北京有《茶馆》,上海有《繁花》”,当时的演出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剧评人认为,舞台剧削弱了原著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有人评价称,年轻演员的选择和原著部分元素的删减,使得这部舞台剧现代气息很浓,对老上海风貌的展现差强人意。而金宇澄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的小说就到这里了,把它搬上舞台,肯定会有超越小说的、崭新有独立意义的载体。”

由于全书采用方言写作,并且深刻勾勒出了上海的物件、地域和私人记忆之间的关系,《繁花》常被视为一部上海地域小说。据统计,小说中出现约1500次“不响”(在上海话里即不说话的意思),舞台剧《繁花》的导演马俊丰认为,这个“不响”深刻地体现了上海人的市民精神——“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时候,上海人就不说小说《繁花》人物繁多、线索庞杂,接担改编工作的是先前凭《蒋公的面子》声名鹊起的90后编剧温方伊,她日前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记者专访时提到,“金宇澄写这本小说也并不只是给上海的读者看的,它里面写的大量的内容都是我们中国人都会感同身受的东西……好小说就是把一种普适性和一种特殊性完美结合,《繁花》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她和导演都十分期待这部上海本土沪语舞台剧即将在北京观众群体中获得的反响。

(《繁花》主创专访将于6月8日刊发于界面新闻APP文化版,敬请期待。)

7. 保加利亚导演莫尔夫改编莎翁《暴风雨》

演出时间:6月22日-24日

演出地点:首都剧场

《暴风雨》剧照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期的作品,被广泛认为是将艺术与想象完美融合的最佳篇章。这一版本的《暴风雨》由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家剧院带来,导演是来自保加利亚的亚历山大·莫尔夫。莫尔夫热衷于改编戏剧史上的经典文本,往往在舞台上创造性地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他是东欧极具影响力的戏剧导演,曾应邀为世界各大院团排演新戏,中国观众或许对他仍有印象,他为以色列盖谢尔剧院执导的《唐璜》曾经参加过2014年首都剧场的精品剧目邀请展。

莫尔夫在俄罗斯制作的第一部戏剧就是《暴风雨》,他的改编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当时俄罗斯戏剧界的标志性事件,一举捧得俄罗斯戏剧最高奖“金面具奖”。跌宕的剧情、经典的配乐,以及演员诙谐幽默的表演,使得莫尔夫改编的这部莎翁戏剧色彩鲜明、与众不同。

8. 波兰“左拉”莱蒙特作品《福地》

演出时间:6月29日-7月1日

演出地点:首都剧场

《福地》剧照

《福地》的作者是波兰作家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有波兰“左拉”之称,曾于1924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以罗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工业发展为题材,对波兰王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揭露。

表演这部剧的波兰卡齐米日·戴梅克罗兹新剧院成立于1949年,继承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特点与优势,主要演出波兰本土剧目。这部戏的导演是雷米吉乌什·布热克,他借助大量布景道具及演员的肢体表演,在舞台上还原了棉纺厂工人机械化的流水作业,渲染了早期资本主义车间的冷漠氛围,以期通过这种舞台设计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视觉元素与思考角度。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