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刚认识的人相互加个微信吧 可然后呢……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刚认识的人相互加个微信吧 可然后呢……

以前我们与他人联络主要靠邮件和电话,但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如今已经一枝独大,人和人见面交换名片只是客套,甚至不再问对方要个电话,而是说:“可不可以微信扫码加您做好友?”

线上社交和线下有哪些主要区别呢?
  • 线上交往不受地点的限制,所以你的社交网络可以急剧扩大。

  • 线上交往的时间成本低,点赞表示“已阅”只需要一秒钟而已。

  • 线上交流时你看不到人的表情,听不到对话时的声音,单纯的文字有可能造成误解(除非是语音或视频对话。但这一般只应发生在家人和挚友之间)。

  • 有的人线上的表现可能跟线下有着巨大差别:现实羞涩,网上狂野;现实外向开朗,网上沉默潜水。

  • 朋友圈里是粉饰过的世界,不能全信。你看到可爱的娃娃画画,看不见兄弟打架的抓狂;你看见幸福的家庭照,看不到夫妻之间的冷战;你看见旅游度假,看不到宾馆里的泡面咸菜;你看到自拍貌美如花,看不见家里邋里邋遢。

线上人脉搭建和维护,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如何加好友

01

 

我做了领英专栏作者以后,很多人都到领英网站上加我。几乎所有人都是用领英的标配语言给我发了邀请“我看到了您的微信名片。您是我信任的职场人士,因此我希望邀请您加入我的领英人脉圈。”出于礼貌,一般我看到这种邀请,只要这个人的档案里有头像,而且头像看起来是个正常人的话(不是动物,面具或者卡通形象),我一般都会批准这个邀请。但是我真的成为这些加了我的人的人脉了吗?

当然不是。 因为TA们完全没有找到和我的链接点。加了我以后,对方也完全没有消息了,连个问候都不说。这样在网上加人有什么意义呢?即使你有上千个联系人,但这些联系人根本不能成为你真正的人脉。

微信结识别人也会有这个问题。在一些场合我们见到了一些人,可能是出于礼貌或者一时的热乎劲,你加了别人。之后,再没有打过一声招呼,也没有谈起过任何问题,甚至也不给对方朋友圈点个赞,你觉得这个人能是你的人脉吗?我把这些没有联系的联系人称为你的“僵尸”联系人。TA们在这个虚拟的网络里作为名字和头像存在着,仅此而已。这样不过脑子地加人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非常不好。

 
 

如果你想在网上加一个人,不论是你刚刚在酒会上亲自见过面的,还是在网上经朋友推荐的,亦或是在领英微信文章里扫了二维码,请不要用模版,一定亲自写一句话,特别是能够跟TA建立起链接的话来发出邀请。比如“老师,我常常看您在领英发表的文章,十分受教,特别是关于人脉的系列文章,使我的生活发生很大改变,我可不可以加您做好友呢?”再比如“您好,XX让我联系您,讨教一下关于XXX行业的信息。我在XXX平台上看到您写的很多真知灼见,很希望能跟您联系上,详细讨教一些问题。希望您能加我做好友。谢谢。”或者“您好,我是您高中的小师弟,看到师姐写的文章,让我回忆起自己美好的校园时代,希望加您微信,跟您多多学习。”这样的邀请,简短几句话就和人建立起了链接,让对方愿意跟你联系。

 
 

在加好友后,马上和对方打个招呼,写几句你对对方的了解和印象,如果见过面的话就说很高兴见到了对方,提一下让你印象深刻的对话,希望有机会进一步交流或者约着吃饭。比如说上了我的课的学员,或者我公众号的粉丝,可以写一下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让我觉得你是认真地加我这个人脉,你问的问题,我也会认真地回答你,开始交流。

加了微信就要求对方开放朋友圈也是非常不得体的做法。如果对方屏蔽你看朋友圈,肯定是有原因的,一般不会是不小心设错了。所以如果你一定强迫对方打开朋友圈给你,就是越界了,让人觉得不得体、不舒服。

其实通过工作关系或是网上关系加的人,我一般不会开放朋友圈,因为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私人信息:晒娃、美食、旅游等等,朋友圈是我和远隔重洋的家人,同学及老朋友保持联系的一个手段,让大家知道我的近况。

对弱链接我什么时候会开放朋友圈呢?那就是当我发现了与TA有一个很深的联系的时候,比如说是校友,有共同认识的亲密朋友,或者是和我互动非常多的人,而TA也是朋友圈活跃,有趣,和我有共同点的人(比如共同的兴趣爱好)。那些自己从来不贴朋友圈,却非要看别人的朋友圈的人,我只能“呵呵”了。

第二,如何在网上保持联系

02

 

不论是微信还是领英,在加了好友以后,如何让这个人脉不僵呢?选择好联系对方的节点非常重要,既让人知道你没有忘记TA,又不能过于频繁招人烦。

如果是领英上的人脉,因为你不会看到TA的私生活,所以只能在对方升职,更换岗位,跳槽,工作纪念日,或者对方发表了文章或者制造了新闻的时候,向对方发出真诚的祝贺。不要用网络模版的祝贺,一定亲自写一句自己的话。

比如前几天我看到领英提示一家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公司任职两年的消息。可是其实我在7年前就认识他,因为工作见过一次面而已,当时他就在那家事务所。所以我就发了一个信息给他:“恭喜您的纪念日。可是我怎么觉得您在贵所已经服务N年了呀?”然后加了一个笑脸。他马上回复“是的,其实我在这里已经20年了。谢谢。”虽然只是简短的两句话,一个应答回合,这个关系就没有僵掉,如果我有关于行业的问题,还是可以随时求助他,或者跟他约着见面。如果对方发表了文章或上了新闻,那我一定会去写个评论,看似小小的行动,透出对他人的关注。

 
 

如果你们是微信好友,那么线上的互动更加私人化。在对方朋友圈下点个赞,时不时地发个评论,表现出你对朋友生活的关心和关注。评论怎么写?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帖子,专门调笑爱发朋友圈的人的真实心理,告诉大家应该去摸索人家的真实心理去评论。我觉得人本身就是社会的,期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发朋友圈自然无可厚非。但你写个评论还要仔细揣摩对方的心思,不免太累了,也有失真诚。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用人人必赞,条条必赞,那样恐怕你一天都要泡在微信上了。要学习找亮点。比如一天我看到一个餐饮画报的编辑贴在朋友圈上九道做得非常精美的西餐,我就评论:“拍得很美。”她马上回应“手有神器。”我再回应:“你指的是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吗?”她回了“你说得都对。”我们虽然只在一个共同朋友的饭局上见过一次面,但是相信用心的评论对方一定不会忘记我。看到朋友美美的自拍,我会挑亮点给予赞美,比如说:“你的墨镜收藏都很炫,好看。”“这个橄榄绿好衬你。”确实是真心的赞美,但一定是针对某个特点亮点的赞美。

另外一个网上保持联系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人建立链接。 很多人虽然不常见面,但由于网络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做链接者,人脉达人在线上线下都可以做到。我商学院的学妹问我是否认识在美国做地产投资的基金,我马上通过微信把在波士顿做地产投资基金的高中同学介绍给她。

大学同学开始做澳洲葡萄酒生意,我就把她推荐给上海认识的餐饮界老板们。当然做这样的链接的前提是一定要事先争得朋友的同意, 我会告诉朋友我看到了TA们之间可能产生的合力,所以有心促成或者搭桥,这样使我的两个强链接人脉之间产生出新的与对方的弱链接人脉。当我越多地帮助别人进行这种链接,我的周围就真的好像织起了人脉网络一样。当我的人脉网络转起来以后,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朋友圈中,我的大学同学在为我香港的邻居点赞,我的商学院学妹在给我的中学同学评论,我认识的网红大厨也在给我姐姐的小学同学点赞。不禁感叹网络把世界变小了,因为我们的善意,大家都能联系起来。

网络上的交往只是第一步,在网上认识的重要人脉,只有发展到线下的见面和深谈,才有可能转化成强链接。我一般在网络上面经人介绍认识的重要人脉,在最初网上交流以后,都会想办法约对方喝个茶或者吃个午餐。虽然头一次见面,但是因为有了网上的交谈和对其朋友圈关注获得的了解,见面一点儿都不会尴尬,反而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欣赏之情和透出来的亲切。

第三,如何经营朋友圈

03

 

大众对朋友圈的态度恐怕大致分为几类:

  • 不发,也不看,自己的朋友圈是一条直线。只在一些群里潜水,不跟我个人相关的绝不冒泡。

  • 不发,会看,潜水围观他人的生活。

  • 只转发一些觉得好的文章(或者鸡汤)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偶尔点赞,偶尔评论。

  • 只发与工作相关的或者行业信息,行业大数据,从来不发个人信息,只跟同行同事互相点赞。(可能还有个私人号,大多数人不知道?)

  • 偶尔晒娃,偶尔旅游,偶尔美食,偶尔谈谈天气,秀个加班。

  • 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完全暴露在朋友圈中。

  • 每天自拍:我在工作,我在吃饭,我又购物了,我很励志,我在做微店,我。我。我。

 大家对号入座了吗?还是我没有提到你的类型呢?

我觉得每个人对隐私的敏感度不同,如果你出于安全考虑,完全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发朋友圈,这是值得尊重的。你限定朋友圈三天可见,一定是最近加的人太庞杂,不愿意不熟悉的人获取过多你的信息,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你想有效地搭建人脉,并且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的便利,恐怕朋友圈的经营你要花一些心思了。

我喜欢帮助朋友在朋友圈里贴一些朋友公司的招聘启示,因为我的朋友圈都是职场达人,所以我很乐意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机会和信息。忽然一天,一个从来不发也不看,和我从来没有私信过的同学忽然私信我说对这个职位感兴趣,想推荐给一个朋友。我当时觉得受宠若惊,不禁问道:“你居然看了我的朋友圈?”

如果读这篇文章是因为你真想拓展自己的人脉,那希望你不要做万年潜水者,时不时出来冒个泡有利于身心健康。哪怕只是给自己的朋友点个赞“朕已阅”,偶尔给个走心的评论,也为下次需要找对方说话的时候起到了一个铺垫的作用。人脉不是在用的时候才去找的。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品牌,三娃马甲线女神是品牌,中年油腻男子也是品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有一个自主经营的品牌——在线上,在朋友圈里。如何经营要看你如何对待。我常说:如果你不能暴露自己柔软真实的一部分,别人将觉得你很难接近,很难和你成为朋友。那么朋友圈就是一个你可以做真实自己的地方,也是你展示更好的自己的地方。

我认识一个做职业教练的朋友,她说自己人脉圈有时会发工作相关的信息,有时会发点儿有意思的自黑的段子,有时发一些家人好玩的故事,她充分利用会讲故事的能力,构造出一个有才,有趣,有识,吸引人的朋友圈。让人想要接近她,了解她,来上她的课程。这就是一个经营朋友圈成功的案例。

所以说精彩,丰富,多样的朋友圈就好像自己品牌的一亩三分地,如何经营,还是要花些心思的。自我品牌经营得有声有色,也是帮助你管理线上人脉的一个有效手段。
 
 
 

来源:康妮美国频道

原标题:线上的人脉维护和管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刚认识的人相互加个微信吧 可然后呢……

以前我们与他人联络主要靠邮件和电话,但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如今已经一枝独大,人和人见面交换名片只是客套,甚至不再问对方要个电话,而是说:“可不可以微信扫码加您做好友?”

线上社交和线下有哪些主要区别呢?
  • 线上交往不受地点的限制,所以你的社交网络可以急剧扩大。

  • 线上交往的时间成本低,点赞表示“已阅”只需要一秒钟而已。

  • 线上交流时你看不到人的表情,听不到对话时的声音,单纯的文字有可能造成误解(除非是语音或视频对话。但这一般只应发生在家人和挚友之间)。

  • 有的人线上的表现可能跟线下有着巨大差别:现实羞涩,网上狂野;现实外向开朗,网上沉默潜水。

  • 朋友圈里是粉饰过的世界,不能全信。你看到可爱的娃娃画画,看不见兄弟打架的抓狂;你看见幸福的家庭照,看不到夫妻之间的冷战;你看见旅游度假,看不到宾馆里的泡面咸菜;你看到自拍貌美如花,看不见家里邋里邋遢。

线上人脉搭建和维护,我有几点建议。

第一,如何加好友

01

 

我做了领英专栏作者以后,很多人都到领英网站上加我。几乎所有人都是用领英的标配语言给我发了邀请“我看到了您的微信名片。您是我信任的职场人士,因此我希望邀请您加入我的领英人脉圈。”出于礼貌,一般我看到这种邀请,只要这个人的档案里有头像,而且头像看起来是个正常人的话(不是动物,面具或者卡通形象),我一般都会批准这个邀请。但是我真的成为这些加了我的人的人脉了吗?

当然不是。 因为TA们完全没有找到和我的链接点。加了我以后,对方也完全没有消息了,连个问候都不说。这样在网上加人有什么意义呢?即使你有上千个联系人,但这些联系人根本不能成为你真正的人脉。

微信结识别人也会有这个问题。在一些场合我们见到了一些人,可能是出于礼貌或者一时的热乎劲,你加了别人。之后,再没有打过一声招呼,也没有谈起过任何问题,甚至也不给对方朋友圈点个赞,你觉得这个人能是你的人脉吗?我把这些没有联系的联系人称为你的“僵尸”联系人。TA们在这个虚拟的网络里作为名字和头像存在着,仅此而已。这样不过脑子地加人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非常不好。

 
 

如果你想在网上加一个人,不论是你刚刚在酒会上亲自见过面的,还是在网上经朋友推荐的,亦或是在领英微信文章里扫了二维码,请不要用模版,一定亲自写一句话,特别是能够跟TA建立起链接的话来发出邀请。比如“老师,我常常看您在领英发表的文章,十分受教,特别是关于人脉的系列文章,使我的生活发生很大改变,我可不可以加您做好友呢?”再比如“您好,XX让我联系您,讨教一下关于XXX行业的信息。我在XXX平台上看到您写的很多真知灼见,很希望能跟您联系上,详细讨教一些问题。希望您能加我做好友。谢谢。”或者“您好,我是您高中的小师弟,看到师姐写的文章,让我回忆起自己美好的校园时代,希望加您微信,跟您多多学习。”这样的邀请,简短几句话就和人建立起了链接,让对方愿意跟你联系。

 
 

在加好友后,马上和对方打个招呼,写几句你对对方的了解和印象,如果见过面的话就说很高兴见到了对方,提一下让你印象深刻的对话,希望有机会进一步交流或者约着吃饭。比如说上了我的课的学员,或者我公众号的粉丝,可以写一下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让我觉得你是认真地加我这个人脉,你问的问题,我也会认真地回答你,开始交流。

加了微信就要求对方开放朋友圈也是非常不得体的做法。如果对方屏蔽你看朋友圈,肯定是有原因的,一般不会是不小心设错了。所以如果你一定强迫对方打开朋友圈给你,就是越界了,让人觉得不得体、不舒服。

其实通过工作关系或是网上关系加的人,我一般不会开放朋友圈,因为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私人信息:晒娃、美食、旅游等等,朋友圈是我和远隔重洋的家人,同学及老朋友保持联系的一个手段,让大家知道我的近况。

对弱链接我什么时候会开放朋友圈呢?那就是当我发现了与TA有一个很深的联系的时候,比如说是校友,有共同认识的亲密朋友,或者是和我互动非常多的人,而TA也是朋友圈活跃,有趣,和我有共同点的人(比如共同的兴趣爱好)。那些自己从来不贴朋友圈,却非要看别人的朋友圈的人,我只能“呵呵”了。

第二,如何在网上保持联系

02

 

不论是微信还是领英,在加了好友以后,如何让这个人脉不僵呢?选择好联系对方的节点非常重要,既让人知道你没有忘记TA,又不能过于频繁招人烦。

如果是领英上的人脉,因为你不会看到TA的私生活,所以只能在对方升职,更换岗位,跳槽,工作纪念日,或者对方发表了文章或者制造了新闻的时候,向对方发出真诚的祝贺。不要用网络模版的祝贺,一定亲自写一句自己的话。

比如前几天我看到领英提示一家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公司任职两年的消息。可是其实我在7年前就认识他,因为工作见过一次面而已,当时他就在那家事务所。所以我就发了一个信息给他:“恭喜您的纪念日。可是我怎么觉得您在贵所已经服务N年了呀?”然后加了一个笑脸。他马上回复“是的,其实我在这里已经20年了。谢谢。”虽然只是简短的两句话,一个应答回合,这个关系就没有僵掉,如果我有关于行业的问题,还是可以随时求助他,或者跟他约着见面。如果对方发表了文章或上了新闻,那我一定会去写个评论,看似小小的行动,透出对他人的关注。

 
 

如果你们是微信好友,那么线上的互动更加私人化。在对方朋友圈下点个赞,时不时地发个评论,表现出你对朋友生活的关心和关注。评论怎么写?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帖子,专门调笑爱发朋友圈的人的真实心理,告诉大家应该去摸索人家的真实心理去评论。我觉得人本身就是社会的,期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发朋友圈自然无可厚非。但你写个评论还要仔细揣摩对方的心思,不免太累了,也有失真诚。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用人人必赞,条条必赞,那样恐怕你一天都要泡在微信上了。要学习找亮点。比如一天我看到一个餐饮画报的编辑贴在朋友圈上九道做得非常精美的西餐,我就评论:“拍得很美。”她马上回应“手有神器。”我再回应:“你指的是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吗?”她回了“你说得都对。”我们虽然只在一个共同朋友的饭局上见过一次面,但是相信用心的评论对方一定不会忘记我。看到朋友美美的自拍,我会挑亮点给予赞美,比如说:“你的墨镜收藏都很炫,好看。”“这个橄榄绿好衬你。”确实是真心的赞美,但一定是针对某个特点亮点的赞美。

另外一个网上保持联系的方法就是帮助他人建立链接。 很多人虽然不常见面,但由于网络的存在,并不妨碍我们做链接者,人脉达人在线上线下都可以做到。我商学院的学妹问我是否认识在美国做地产投资的基金,我马上通过微信把在波士顿做地产投资基金的高中同学介绍给她。

大学同学开始做澳洲葡萄酒生意,我就把她推荐给上海认识的餐饮界老板们。当然做这样的链接的前提是一定要事先争得朋友的同意, 我会告诉朋友我看到了TA们之间可能产生的合力,所以有心促成或者搭桥,这样使我的两个强链接人脉之间产生出新的与对方的弱链接人脉。当我越多地帮助别人进行这种链接,我的周围就真的好像织起了人脉网络一样。当我的人脉网络转起来以后,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朋友圈中,我的大学同学在为我香港的邻居点赞,我的商学院学妹在给我的中学同学评论,我认识的网红大厨也在给我姐姐的小学同学点赞。不禁感叹网络把世界变小了,因为我们的善意,大家都能联系起来。

网络上的交往只是第一步,在网上认识的重要人脉,只有发展到线下的见面和深谈,才有可能转化成强链接。我一般在网络上面经人介绍认识的重要人脉,在最初网上交流以后,都会想办法约对方喝个茶或者吃个午餐。虽然头一次见面,但是因为有了网上的交谈和对其朋友圈关注获得的了解,见面一点儿都不会尴尬,反而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欣赏之情和透出来的亲切。

第三,如何经营朋友圈

03

 

大众对朋友圈的态度恐怕大致分为几类:

  • 不发,也不看,自己的朋友圈是一条直线。只在一些群里潜水,不跟我个人相关的绝不冒泡。

  • 不发,会看,潜水围观他人的生活。

  • 只转发一些觉得好的文章(或者鸡汤)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偶尔点赞,偶尔评论。

  • 只发与工作相关的或者行业信息,行业大数据,从来不发个人信息,只跟同行同事互相点赞。(可能还有个私人号,大多数人不知道?)

  • 偶尔晒娃,偶尔旅游,偶尔美食,偶尔谈谈天气,秀个加班。

  • 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完全暴露在朋友圈中。

  • 每天自拍:我在工作,我在吃饭,我又购物了,我很励志,我在做微店,我。我。我。

 大家对号入座了吗?还是我没有提到你的类型呢?

我觉得每个人对隐私的敏感度不同,如果你出于安全考虑,完全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发朋友圈,这是值得尊重的。你限定朋友圈三天可见,一定是最近加的人太庞杂,不愿意不熟悉的人获取过多你的信息,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你想有效地搭建人脉,并且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的便利,恐怕朋友圈的经营你要花一些心思了。

我喜欢帮助朋友在朋友圈里贴一些朋友公司的招聘启示,因为我的朋友圈都是职场达人,所以我很乐意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机会和信息。忽然一天,一个从来不发也不看,和我从来没有私信过的同学忽然私信我说对这个职位感兴趣,想推荐给一个朋友。我当时觉得受宠若惊,不禁问道:“你居然看了我的朋友圈?”

如果读这篇文章是因为你真想拓展自己的人脉,那希望你不要做万年潜水者,时不时出来冒个泡有利于身心健康。哪怕只是给自己的朋友点个赞“朕已阅”,偶尔给个走心的评论,也为下次需要找对方说话的时候起到了一个铺垫的作用。人脉不是在用的时候才去找的。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品牌,三娃马甲线女神是品牌,中年油腻男子也是品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有一个自主经营的品牌——在线上,在朋友圈里。如何经营要看你如何对待。我常说:如果你不能暴露自己柔软真实的一部分,别人将觉得你很难接近,很难和你成为朋友。那么朋友圈就是一个你可以做真实自己的地方,也是你展示更好的自己的地方。

我认识一个做职业教练的朋友,她说自己人脉圈有时会发工作相关的信息,有时会发点儿有意思的自黑的段子,有时发一些家人好玩的故事,她充分利用会讲故事的能力,构造出一个有才,有趣,有识,吸引人的朋友圈。让人想要接近她,了解她,来上她的课程。这就是一个经营朋友圈成功的案例。

所以说精彩,丰富,多样的朋友圈就好像自己品牌的一亩三分地,如何经营,还是要花些心思的。自我品牌经营得有声有色,也是帮助你管理线上人脉的一个有效手段。
 
 
 

来源:康妮美国频道

原标题:线上的人脉维护和管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