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何以至此?我们应该如何谈论名人自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何以至此?我们应该如何谈论名人自杀

我们不应随意论断那些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也不要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妄加揣测,绝不能骗自己说我们可以理解一颗决定自杀的心灵。

近来自杀的两位名人。左为凯特·丝蓓,右为安东尼·伯尔顿。

得知凯特·丝蓓(Kate Spade)自杀的消息时,我正在意大利阿马尔菲海岸边的小镇里维拉(Rivella)旅行——当时我们在吃早餐,这条新闻出现在《国际时报》(International Times,一本英国地下小报的合集,1966年创始于伦敦,有许多文化名人都担任过编辑——译注)的封面上,以及饭桌旁边摆成一排的国际报纸的头版头条上。

各种报道不乏侵犯性且显得粗鲁。凯特·丝蓓自杀时留下的遗书,也就是她最后写给女儿的话被印出来,传播到全世界。评论里则是各种对其婚姻烦恼的揣测和引申。就此又进入下一个新闻周期。凯特·丝蓓的妹妹对此发声,表示自己毫不惊讶:凯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为了防止此事外传而不太愿意接受治疗。一条走向悲剧性结局的生命被简化成了一组声明。

早饭后,我们的计划是去参观西姆布朗别墅(Villa Cimbrone)。在徒步旅行手册上我们得知,在罗马时代,西姆布朗别墅是一处庄园,专门为海军船舰提供木材。到了19世纪末,该地被废弃,之后英国旅行家、格里姆索普男爵恩斯特·威廉·贝克特(Ernest William Beckett)重新发现了它。贝氏所在的知识人圈子把拉韦洛(Ravello)当作修学旅行的去处。他前往该地的私人动机,则源自其挚爱的妻子过世后引致的严重抑郁,希望借旅行来疗愈身心。庄园的美景及其带来的喜悦促使他在1904年买下了它,对之加以修缮,更将它变为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产物。庄园恰似一曲为妻子写就的挽歌,贝氏在此可以尽情表达哀悼,并保留妻子记忆的朴素之美。该地的某处石凳上刻着这样的字眼:

败给一个无所眷念的世界

独坐的我与心灵相谈甚欢

尽情享受这处小小的角落

为不后悔来此而倍感欣慰

我曾流连于花园里沁人心脾的花香以及巧夺天工的亭台楼阁,也曾因柠檬果园、地中海和古代石雕与步道上扬起的灰尘而心动,更沉醉于铭刻在每一块石头和墙壁之中的当地历史,自杀者的幽魂此时此刻一股脑地被释放了出来。

我们在一条名为浩瀚大道(Avenue of Immensity)的路径上漫步。庄园各处都有希腊与罗马神的雕像,包括谷神刻瑞斯、信使神墨丘利和处女守护神狄安娜,还有酒神巴克斯的庙宇(对应的希腊神祗名为德墨忒尔、赫尔墨斯、阿尔忒弥斯和狄奥尼索斯——译注)。格里姆索普男爵生前曾要求将自己的骨灰葬在此处。我们顺着地图的指引上到了无限阳台(Terrace of Infinity),这里可以俯瞰无边的大海。18世纪的大理石半身像围着阳台边上整齐排列,你可以从这里看到阿马尔菲海岸,过去与当下在此交相激荡,蔚为壮观。放眼望去海天相接,好似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没有比这更好的追忆逝者的去处了。

从无限阳台朝海望去,海天相接,好似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

两天以后,我们到了罗马,早上起来就又听到了安东尼·伯尔顿(Anthony Bourdain,美国知名美食节目主持人,其主持的美食旅游节目《伯尔顿不设限》曾获艾美奖——译注)自杀的消息。由于我的作家和编辑身份,我的新闻订阅里一下子挤满了各路厨师、记者、编辑和作家的悼文。伯尔顿经常光顾的熟食档口老板专门给他留了个空位,摆上了他平时最爱吃的美式炒蛋和新斯科舍鲑鱼(Nova Scotia lox,一种腌制鱼排)等早点,曾有多次合作的伙伴安德森·库珀(Anderson Cooper)则只是在CNN的节目上挤了几滴眼泪而已。这种举世悼念一名透过电视节目将世界分享给观众的主持人的做法也波及到了边远的地区,“未知之地”(Parts Unknown)这个标题与伯尔顿去世的新闻形成深刻的共鸣。最后,各大电视台照例重复着老生常谈的问题:何以至此?

我们只在罗马呆了一天。主要目的地是特莱维泉(Trevi Fountain)、万神庙和西班牙广场(Spanish Steps)。刚走进西班牙广场,我的目光就被一块牌匾吸引住了,上面写着:济慈-雪莱纪念馆。我知道纪念馆位于罗马,但此次旅行并没想到要来这里。我们奋力穿过广场上的人潮,上到了纪念馆的二楼。这里是西班牙广场上专供外国人居留的区域。济慈和他的朋友、画家约瑟夫·塞弗恩(Joseph Severn)在1820年11月找到了这间屋子,当时济慈已经是肺结核晚期。当病情已经发展到令他无法外出时,从窗户看出去能感到——按照《济慈-雪莱纪念馆导览》(The Keats-Shelley House: A Guide)的说法——一种“心烦意乱与兴高采烈的反复交替”。

我们走进济慈的屋子,这里是这位25岁即英年早逝的伟大诗人度过人生最后时光的地方。他去世于1821年2月23日。屋子的外形既窄又长,外墙上装饰着漂亮的蓝色百叶窗,这种样式在罗马街头到处都可以见到。屋内摆着一张船形的床——俗称“晕厥沙发”(fainting couch,起源于19世纪,最重要的特征是靠背的一端有所升高,摆放地点通常为楼梯口,供上楼时晕厥的女性使用——译注)、写字台以及凳子,塞弗恩正是坐在这张凳子上照料刚过世的济慈的。济慈对塞弗恩留下的遗言是:“给我这个将死之人自由吧——我将无所牵挂地死去——不要害怕——感谢上帝,它终于来了。”

我们端详着博物馆陈列柜里收藏的信件和诗歌残篇,以及他在世时和死后留下的面具(living/death mask,一种以石膏或蜡将在世者或死者的容貌保存下来的塑像,主要供纪念缅怀之用——译注)。其中一封信是塞弗恩写给二人的共同密友查尔斯·布朗(Charles Brown)的,日期为1820年12月17日,里面有一句话是:

“哦,每当我为他滚烫的前额降温时,他总是表现得愁容满面——直到我试图在他那洞察一切的锐利目光面前藏起遍布自己每一条血管里的恐惧——眼睁睁看着这一切,这个人怎么会是济慈呢,我几乎陷入了绝望。”

“这个人怎么会是济慈呢。”这句话既动人心弦又令人难以忘怀。它与近来两名公众人物接连自杀的余波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我只知道其中一人设计了许多手袋,另一人则在格林威治村的“斑点猪”餐厅(Spotted Pig)举行的出版业人士聚会上见过,这场聚会是他为我负责出版的某位小说家而召集的。下述句式可以填进任何人的名字:这个人怎么会是她呢;这个人怎么会是他呢。它将成为我们所珍视的人的灵魂或本质的纪念品。

平均而言,每天会发生123起自杀,这个数字是只少不多的,鉴于污名化的缘故,许多自杀未获报道。在某些宗教中,自杀者不被缅怀,也不允许进入天国。在某个名人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后,自杀一下就成了国內以及国际上热议的话题(不要忘了最近的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知名演员,曾参演《大力水手》以及《死亡诗社》等名作,2014年自缢去世——译注),俨然这些人的命比每天去世的那另外123个人要更加重要或更有价值。人们为何对此难以置信?为何忽然去关注这一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疾病?我们都是戴着自己面具的人,不管是不是名人。

我们不应随意论断那些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也不要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妄加揣测,绝不能骗自己说我们可以理解一颗决定自杀的心灵。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助书籍、人生导师、治疗师、草药师、灵修与疗愈的时代,这一切都是专门设计来安抚陷入混乱的灵魂,欺骗我们的。不要去美化自杀,或将其剪裁为一些简单的场景,一颗破碎的心,孤独,成瘾,婚姻上的麻烦。要接受心灵的脆弱性与神秘性,承认我们无法完全明白他人的想法、感受已经过去的创伤是如何在特定时刻困扰和反复的。心灵是一架强有力的机器,它甚至有毁灭性。我们必须对它的力量保持高度敏锐。

自杀的想法乃是某种病(如同一切精神类疾患)引发的综合征,它就像癌症一般迅速霸占了整个心灵,到头来甚至光是活着本身——至少在那一刻而言——都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在这里我们不去美化它,而应当花费更多心思去谈论它,以及研究防范它的方法。对那些已经自杀的人,我们不妨让他们做回自己,不要让他们永远笼罩在最后那次冲动之举的阴影中。

在济慈度过自己人生最后时光的屋子里挂着一幅画,作者正是他的朋友塞弗恩,它记录下了济慈过世的那一瞬间。他的头无力地瘫在枕头上并转向一旁,我们能看到他安详的面容。他双眼紧闭,身着一袭白衣。在挚友塞弗恩构思这幅画像的数小时当中,济慈或许回想起了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圈子、家庭、兄弟和已经病逝的母亲,他在出行前曾邂逅过并深爱的芬妮·布朗(Fanny Brawne),他写给她的情书现在将永存于世了。他也许听见了窗外的鸟鸣,听见了马蹄撞在鹅卵石路面上的清脆响声,闻到了风中飘荡的金银花香,盼望着自己能重获生机。

病榻上刚刚过世的济慈,约瑟夫·塞弗恩绘,1821年

随着肺结核蔓延到全身,济慈的身体也更趋虚弱,他开始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透过下面这首不乏预言意味的十四行诗《致睡眠》(To Sleep),济慈将自己的死亡化作了一首不朽之作。

哦静寂午夜的温存的涂膏者!

用细心和慈悲的手指合上

喜欢昏暗的双眼,让它看不见光,

隐蔽在神圣的忘却之阴影里;

哦最舒服的睡眠!假使你愿意,

就在你唱这首颂歌之间,合上

我这甘愿的眼睛,或者,等到“阿门”之后

你把罂粟花那催人入睡的善意

洒在我床边;然后救助我,

不然逝去的日光会照在我枕上,

引起许多悲痛:使我摆脱好奇的心,它像鼹鼠,

依然力能往黑暗里钻,请你灵巧地

用钥匙转动这上了油的牢门,

封住那只装着我灵魂的无声的骨灰盒。

(译文来自《济慈诗选》,朱维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使我摆脱好奇的心,它像鼹鼠,依然力能往黑暗里钻”这句诗对于描述一颗自我毁灭的心灵自己吞噬掉自己的情形而言再合适不过了。在十四行诗的最后两行,诗词表现出一种接纳的态度。诗人最终得以将自身尊严封印在装有自己灵魂的“无声的骨灰盒”里,不论具体以何种方式,我们每一个人也都终将如此,无可回避。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巴黎评论

原标题:The Indignity of Celebrity Suicid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何以至此?我们应该如何谈论名人自杀

我们不应随意论断那些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也不要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妄加揣测,绝不能骗自己说我们可以理解一颗决定自杀的心灵。

近来自杀的两位名人。左为凯特·丝蓓,右为安东尼·伯尔顿。

得知凯特·丝蓓(Kate Spade)自杀的消息时,我正在意大利阿马尔菲海岸边的小镇里维拉(Rivella)旅行——当时我们在吃早餐,这条新闻出现在《国际时报》(International Times,一本英国地下小报的合集,1966年创始于伦敦,有许多文化名人都担任过编辑——译注)的封面上,以及饭桌旁边摆成一排的国际报纸的头版头条上。

各种报道不乏侵犯性且显得粗鲁。凯特·丝蓓自杀时留下的遗书,也就是她最后写给女儿的话被印出来,传播到全世界。评论里则是各种对其婚姻烦恼的揣测和引申。就此又进入下一个新闻周期。凯特·丝蓓的妹妹对此发声,表示自己毫不惊讶:凯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为了防止此事外传而不太愿意接受治疗。一条走向悲剧性结局的生命被简化成了一组声明。

早饭后,我们的计划是去参观西姆布朗别墅(Villa Cimbrone)。在徒步旅行手册上我们得知,在罗马时代,西姆布朗别墅是一处庄园,专门为海军船舰提供木材。到了19世纪末,该地被废弃,之后英国旅行家、格里姆索普男爵恩斯特·威廉·贝克特(Ernest William Beckett)重新发现了它。贝氏所在的知识人圈子把拉韦洛(Ravello)当作修学旅行的去处。他前往该地的私人动机,则源自其挚爱的妻子过世后引致的严重抑郁,希望借旅行来疗愈身心。庄园的美景及其带来的喜悦促使他在1904年买下了它,对之加以修缮,更将它变为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产物。庄园恰似一曲为妻子写就的挽歌,贝氏在此可以尽情表达哀悼,并保留妻子记忆的朴素之美。该地的某处石凳上刻着这样的字眼:

败给一个无所眷念的世界

独坐的我与心灵相谈甚欢

尽情享受这处小小的角落

为不后悔来此而倍感欣慰

我曾流连于花园里沁人心脾的花香以及巧夺天工的亭台楼阁,也曾因柠檬果园、地中海和古代石雕与步道上扬起的灰尘而心动,更沉醉于铭刻在每一块石头和墙壁之中的当地历史,自杀者的幽魂此时此刻一股脑地被释放了出来。

我们在一条名为浩瀚大道(Avenue of Immensity)的路径上漫步。庄园各处都有希腊与罗马神的雕像,包括谷神刻瑞斯、信使神墨丘利和处女守护神狄安娜,还有酒神巴克斯的庙宇(对应的希腊神祗名为德墨忒尔、赫尔墨斯、阿尔忒弥斯和狄奥尼索斯——译注)。格里姆索普男爵生前曾要求将自己的骨灰葬在此处。我们顺着地图的指引上到了无限阳台(Terrace of Infinity),这里可以俯瞰无边的大海。18世纪的大理石半身像围着阳台边上整齐排列,你可以从这里看到阿马尔菲海岸,过去与当下在此交相激荡,蔚为壮观。放眼望去海天相接,好似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没有比这更好的追忆逝者的去处了。

从无限阳台朝海望去,海天相接,好似天堂与地狱的交汇处

两天以后,我们到了罗马,早上起来就又听到了安东尼·伯尔顿(Anthony Bourdain,美国知名美食节目主持人,其主持的美食旅游节目《伯尔顿不设限》曾获艾美奖——译注)自杀的消息。由于我的作家和编辑身份,我的新闻订阅里一下子挤满了各路厨师、记者、编辑和作家的悼文。伯尔顿经常光顾的熟食档口老板专门给他留了个空位,摆上了他平时最爱吃的美式炒蛋和新斯科舍鲑鱼(Nova Scotia lox,一种腌制鱼排)等早点,曾有多次合作的伙伴安德森·库珀(Anderson Cooper)则只是在CNN的节目上挤了几滴眼泪而已。这种举世悼念一名透过电视节目将世界分享给观众的主持人的做法也波及到了边远的地区,“未知之地”(Parts Unknown)这个标题与伯尔顿去世的新闻形成深刻的共鸣。最后,各大电视台照例重复着老生常谈的问题:何以至此?

我们只在罗马呆了一天。主要目的地是特莱维泉(Trevi Fountain)、万神庙和西班牙广场(Spanish Steps)。刚走进西班牙广场,我的目光就被一块牌匾吸引住了,上面写着:济慈-雪莱纪念馆。我知道纪念馆位于罗马,但此次旅行并没想到要来这里。我们奋力穿过广场上的人潮,上到了纪念馆的二楼。这里是西班牙广场上专供外国人居留的区域。济慈和他的朋友、画家约瑟夫·塞弗恩(Joseph Severn)在1820年11月找到了这间屋子,当时济慈已经是肺结核晚期。当病情已经发展到令他无法外出时,从窗户看出去能感到——按照《济慈-雪莱纪念馆导览》(The Keats-Shelley House: A Guide)的说法——一种“心烦意乱与兴高采烈的反复交替”。

我们走进济慈的屋子,这里是这位25岁即英年早逝的伟大诗人度过人生最后时光的地方。他去世于1821年2月23日。屋子的外形既窄又长,外墙上装饰着漂亮的蓝色百叶窗,这种样式在罗马街头到处都可以见到。屋内摆着一张船形的床——俗称“晕厥沙发”(fainting couch,起源于19世纪,最重要的特征是靠背的一端有所升高,摆放地点通常为楼梯口,供上楼时晕厥的女性使用——译注)、写字台以及凳子,塞弗恩正是坐在这张凳子上照料刚过世的济慈的。济慈对塞弗恩留下的遗言是:“给我这个将死之人自由吧——我将无所牵挂地死去——不要害怕——感谢上帝,它终于来了。”

我们端详着博物馆陈列柜里收藏的信件和诗歌残篇,以及他在世时和死后留下的面具(living/death mask,一种以石膏或蜡将在世者或死者的容貌保存下来的塑像,主要供纪念缅怀之用——译注)。其中一封信是塞弗恩写给二人的共同密友查尔斯·布朗(Charles Brown)的,日期为1820年12月17日,里面有一句话是:

“哦,每当我为他滚烫的前额降温时,他总是表现得愁容满面——直到我试图在他那洞察一切的锐利目光面前藏起遍布自己每一条血管里的恐惧——眼睁睁看着这一切,这个人怎么会是济慈呢,我几乎陷入了绝望。”

“这个人怎么会是济慈呢。”这句话既动人心弦又令人难以忘怀。它与近来两名公众人物接连自杀的余波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我只知道其中一人设计了许多手袋,另一人则在格林威治村的“斑点猪”餐厅(Spotted Pig)举行的出版业人士聚会上见过,这场聚会是他为我负责出版的某位小说家而召集的。下述句式可以填进任何人的名字:这个人怎么会是她呢;这个人怎么会是他呢。它将成为我们所珍视的人的灵魂或本质的纪念品。

平均而言,每天会发生123起自杀,这个数字是只少不多的,鉴于污名化的缘故,许多自杀未获报道。在某些宗教中,自杀者不被缅怀,也不允许进入天国。在某个名人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后,自杀一下就成了国內以及国际上热议的话题(不要忘了最近的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知名演员,曾参演《大力水手》以及《死亡诗社》等名作,2014年自缢去世——译注),俨然这些人的命比每天去世的那另外123个人要更加重要或更有价值。人们为何对此难以置信?为何忽然去关注这一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疾病?我们都是戴着自己面具的人,不管是不是名人。

我们不应随意论断那些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也不要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妄加揣测,绝不能骗自己说我们可以理解一颗决定自杀的心灵。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助书籍、人生导师、治疗师、草药师、灵修与疗愈的时代,这一切都是专门设计来安抚陷入混乱的灵魂,欺骗我们的。不要去美化自杀,或将其剪裁为一些简单的场景,一颗破碎的心,孤独,成瘾,婚姻上的麻烦。要接受心灵的脆弱性与神秘性,承认我们无法完全明白他人的想法、感受已经过去的创伤是如何在特定时刻困扰和反复的。心灵是一架强有力的机器,它甚至有毁灭性。我们必须对它的力量保持高度敏锐。

自杀的想法乃是某种病(如同一切精神类疾患)引发的综合征,它就像癌症一般迅速霸占了整个心灵,到头来甚至光是活着本身——至少在那一刻而言——都变得令人难以忍受。在这里我们不去美化它,而应当花费更多心思去谈论它,以及研究防范它的方法。对那些已经自杀的人,我们不妨让他们做回自己,不要让他们永远笼罩在最后那次冲动之举的阴影中。

在济慈度过自己人生最后时光的屋子里挂着一幅画,作者正是他的朋友塞弗恩,它记录下了济慈过世的那一瞬间。他的头无力地瘫在枕头上并转向一旁,我们能看到他安详的面容。他双眼紧闭,身着一袭白衣。在挚友塞弗恩构思这幅画像的数小时当中,济慈或许回想起了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圈子、家庭、兄弟和已经病逝的母亲,他在出行前曾邂逅过并深爱的芬妮·布朗(Fanny Brawne),他写给她的情书现在将永存于世了。他也许听见了窗外的鸟鸣,听见了马蹄撞在鹅卵石路面上的清脆响声,闻到了风中飘荡的金银花香,盼望着自己能重获生机。

病榻上刚刚过世的济慈,约瑟夫·塞弗恩绘,1821年

随着肺结核蔓延到全身,济慈的身体也更趋虚弱,他开始担心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透过下面这首不乏预言意味的十四行诗《致睡眠》(To Sleep),济慈将自己的死亡化作了一首不朽之作。

哦静寂午夜的温存的涂膏者!

用细心和慈悲的手指合上

喜欢昏暗的双眼,让它看不见光,

隐蔽在神圣的忘却之阴影里;

哦最舒服的睡眠!假使你愿意,

就在你唱这首颂歌之间,合上

我这甘愿的眼睛,或者,等到“阿门”之后

你把罂粟花那催人入睡的善意

洒在我床边;然后救助我,

不然逝去的日光会照在我枕上,

引起许多悲痛:使我摆脱好奇的心,它像鼹鼠,

依然力能往黑暗里钻,请你灵巧地

用钥匙转动这上了油的牢门,

封住那只装着我灵魂的无声的骨灰盒。

(译文来自《济慈诗选》,朱维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使我摆脱好奇的心,它像鼹鼠,依然力能往黑暗里钻”这句诗对于描述一颗自我毁灭的心灵自己吞噬掉自己的情形而言再合适不过了。在十四行诗的最后两行,诗词表现出一种接纳的态度。诗人最终得以将自身尊严封印在装有自己灵魂的“无声的骨灰盒”里,不论具体以何种方式,我们每一个人也都终将如此,无可回避。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巴黎评论

原标题:The Indignity of Celebrity Suicid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