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矿

北京人二十年的独特民间影像

2015年05月06日朱墨 20 minutes

视觉

 

2009年,居住在北京的法国艺术家苏文(Thomas Sauvin)试图用互联网寻找购买胶片的渠道。他选了个关键词“买胶片”在网上搜索,结果频繁出现一个名叫小马的人。那年5月,苏文在北京见到了小马。

小马是一名废品收购商,在北五环附近的一个回收站工作。他专门收集那些含有硝酸银的垃圾,比如医院的X光片、光盘,还有底片。小马把这些垃圾浸泡在一个装满制银酸的池子里,通过化学过程后,附着在垃圾上的硝酸银会沉淀到池底。他再把这些珍贵的银卖给一些化学实验室。

小马仓库里堆满了这样的材料,看似无用,但苏文却像发现了宝藏,尤其是那些底片。他意识到这就像挽救一种逝去的记忆。“对小马来说,医院的X光片和一个人在他20年的生活里所拍摄的生活照,都是一样的,都只是一些原材料。”苏文说,“但我却觉得,那么多照片就这样失踪,会非常遗憾。”

苏文向小马提出,按公斤把那些底片卖给他。此后几年,每隔一段时间,苏文就能从回收站获得几麻袋底片。他从中细细挑选、扫描、分类编号,到最后一共收集了将近五十万张照片。这些珍贵的素材,最终形成了《北京银矿》,一个丰富的图片宝库。

《北京银矿》涵盖了1985年到2005年整整二十年的民间影像——从胶片相机在中国开始被广泛运用,到数码摄影开始流行。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开始旅游、消费、娱乐的时期。现在,底片几乎已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消失,这也是它们进入废品回收站的原因。

这些照片显现出中国人美学态度的变化,也能从中一窥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变。在1980年代,人们喜欢拍摄那种所谓的“柯达瞬间”——孩子出生、家庭合影、天安门留念。渐渐地,彩电、冰箱进入家庭,苏文发现很多女人喜欢站在冰箱旁留影。而到了世纪之交,旅行成为许多北京人生活的另一个主题,尤其是出国旅行的风潮——首先是曼谷,其次是巴黎。

所有这些影像,以独特的方式勾勒出“那个时代”的风貌。我们从中挑选了几张照片,读者也许能轻易地从这些照片中,辨识出熟悉的时代感。文章最后,是一个15分钟左右的纪录片,由Emiland Guillerme拍摄。它详细记录了《北京银矿》的诞生过程,以及更多精彩的影像瞬间。

 

 

 

 

 

 

 

 

                                                                          

以下是纪录片,建议在wifi环境下打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文(Thomas Sauvin):2003年定居中国,2006年起作为顾问,为英国Archive of Modern Conflict (现代冲突档案馆) 汇编影像资料,并持续不懈地收藏着中国影像,类别跨越当代摄影、早期出版品及民间影像,概貌可于AMC于2010年出版的画册 Happy Tonite (欢乐今宵)中窥见一斑。苏文抢救回成千上万张濒临销毁的民间彩色底片。这些底片记录了中国在已过去的银盐大众化时代里,普通人生活的点滴,极大丰富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影像线索。

他的微博:北京银矿 ;他的 instagram: beijing_silvermine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