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大自然挖掘仿生创新灵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大自然挖掘仿生创新灵感

运用仿生学启动创新,发起创业、创新,应当努力破除既有的惯性思维习惯,打通多学科的科学知识、生活常识。

所评图书:

书名:《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

作者:(美)杰伊·哈曼

译者:王佩、郭燕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自然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杰伊·哈曼,是美国国内将仿生学与工程学有机结合的先驱。他倡导自然简洁法则,以大自然为师,并认为这种思路有助于人类走出资源和环境困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他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界定为,积极启用仿生学,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不产生废弃物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

杰伊·哈曼所著的这本《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其实包括两大块内容。书中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古往今来特别是近年来各领域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及科学爱好者,在仿生学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会让读者意识到,当代人类文明、技术文明的高度发达水平特别是相关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仿生学发明和实践——而背离这项原则的实践,事实证明不仅会造成资源和环境过度负载。全书的第一、三部分则是从商业角度,探讨仿生学研究在实践领域启动创新的可行性和操作思路。

仿生学并不神秘,而且自古以来,许多有名的科学家就有意识的通过观察自然界现象,找出了可转化的科学规律、工具法则,制出令人惊叹的仿生装置。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推出过阿基米德螺旋泵等放学发明,这成为21世纪各种以螺旋形态流动的新型装置的前身。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波提切利、提香等文艺复兴大师,都能娴熟的将自然界的比例应用到自己的雕塑、油画、建筑等作品之中。

生活中也处处可见仿生学的创新应用,前提是要善于观测、思考、总结提炼。比如,微不足道的鸡蛋,有着流线型的外形,这符合大自然的演化规律。我们即便将矩形的砖块放在溪流中,时间长了,也会让砖块呈现出流线型模样。但鸡蛋的妙处却非外形一点,母鸡使用最小的能量和最少的材料来产蛋,否则自己的身体会出现问题。蛋壳因而极易碎(使得小鸡被孵化成形后,从蛋壳里边轻轻一啄就能打开),但在其构成整体的情况下却显得非常坚硬。曾有实验证明,生鸡蛋被黏在深海潜艇边沿,潜到海平面1000米以下,返回水面时毫发无损。

在母鸡孵化鸡蛋期间,母鸡仍需要时不时的外出觅食,这时候,鸡蛋能够维持自身的热量,这证明,鸡蛋的热效率非常高,其营养分布做到了最优。如果鸡蛋坠落,大头的一端还能起到气囊的作用,用于缓解冲击力。蛋壳还具有防尘、防水的双重特性,但蛋壳上的小孔又能够满足孵化中的小鸡呼吸氧气的通气需要。

《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一书第二部分用了较多篇幅,介绍了仿生学的多方面线索来源,无论是鸡蛋等生活中常见事物,还是蜗牛、珊瑚、章鱼、竹子、菌类、蚊子、蝴蝶等人们熟知的动植物,其身体构造、机体功能或组织方式往往都具有让人类惊叹的特性,可以应用到科学研究和开发,以增进人类福祉。上述特性概括起来,不仅有助于动植物本身的能量保存和应用,而且也几乎不涉及到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对这些特性的借鉴,比如水蛭的吸食原理,被用在石油和自来水管道的维修之中,同样会复制原有的便利性和敏捷性。

杰伊·哈曼非常乐观的指出,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各领域,以及城市生活,立足于仿生学的功能和形态设计,都能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并能起到降低能耗和环境生态影响的作用。

运用仿生学启动创新,发起创业、创新,应当努力破除既有的惯性思维习惯,打通多学科的科学知识、生活常识。要应用仿生学创新,还应确保企业产品等各类业务,在流程运转中,使整个团队保持激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大自然挖掘仿生创新灵感

运用仿生学启动创新,发起创业、创新,应当努力破除既有的惯性思维习惯,打通多学科的科学知识、生活常识。

所评图书:

书名:《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

作者:(美)杰伊·哈曼

译者:王佩、郭燕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自然学家、企业家和发明家杰伊·哈曼,是美国国内将仿生学与工程学有机结合的先驱。他倡导自然简洁法则,以大自然为师,并认为这种思路有助于人类走出资源和环境困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他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界定为,积极启用仿生学,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不产生废弃物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

杰伊·哈曼所著的这本《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其实包括两大块内容。书中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古往今来特别是近年来各领域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及科学爱好者,在仿生学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会让读者意识到,当代人类文明、技术文明的高度发达水平特别是相关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仿生学发明和实践——而背离这项原则的实践,事实证明不仅会造成资源和环境过度负载。全书的第一、三部分则是从商业角度,探讨仿生学研究在实践领域启动创新的可行性和操作思路。

仿生学并不神秘,而且自古以来,许多有名的科学家就有意识的通过观察自然界现象,找出了可转化的科学规律、工具法则,制出令人惊叹的仿生装置。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推出过阿基米德螺旋泵等放学发明,这成为21世纪各种以螺旋形态流动的新型装置的前身。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波提切利、提香等文艺复兴大师,都能娴熟的将自然界的比例应用到自己的雕塑、油画、建筑等作品之中。

生活中也处处可见仿生学的创新应用,前提是要善于观测、思考、总结提炼。比如,微不足道的鸡蛋,有着流线型的外形,这符合大自然的演化规律。我们即便将矩形的砖块放在溪流中,时间长了,也会让砖块呈现出流线型模样。但鸡蛋的妙处却非外形一点,母鸡使用最小的能量和最少的材料来产蛋,否则自己的身体会出现问题。蛋壳因而极易碎(使得小鸡被孵化成形后,从蛋壳里边轻轻一啄就能打开),但在其构成整体的情况下却显得非常坚硬。曾有实验证明,生鸡蛋被黏在深海潜艇边沿,潜到海平面1000米以下,返回水面时毫发无损。

在母鸡孵化鸡蛋期间,母鸡仍需要时不时的外出觅食,这时候,鸡蛋能够维持自身的热量,这证明,鸡蛋的热效率非常高,其营养分布做到了最优。如果鸡蛋坠落,大头的一端还能起到气囊的作用,用于缓解冲击力。蛋壳还具有防尘、防水的双重特性,但蛋壳上的小孔又能够满足孵化中的小鸡呼吸氧气的通气需要。

《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一书第二部分用了较多篇幅,介绍了仿生学的多方面线索来源,无论是鸡蛋等生活中常见事物,还是蜗牛、珊瑚、章鱼、竹子、菌类、蚊子、蝴蝶等人们熟知的动植物,其身体构造、机体功能或组织方式往往都具有让人类惊叹的特性,可以应用到科学研究和开发,以增进人类福祉。上述特性概括起来,不仅有助于动植物本身的能量保存和应用,而且也几乎不涉及到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对这些特性的借鉴,比如水蛭的吸食原理,被用在石油和自来水管道的维修之中,同样会复制原有的便利性和敏捷性。

杰伊·哈曼非常乐观的指出,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各领域,以及城市生活,立足于仿生学的功能和形态设计,都能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并能起到降低能耗和环境生态影响的作用。

运用仿生学启动创新,发起创业、创新,应当努力破除既有的惯性思维习惯,打通多学科的科学知识、生活常识。要应用仿生学创新,还应确保企业产品等各类业务,在流程运转中,使整个团队保持激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