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快递员(四):“如果能干好,就一直干下去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快递员(四):“如果能干好,就一直干下去吧”

小山似乎对快递员这份工作还挺满意,“如果能干好,就一直干下去吧。”他说,二伯每个月都能拿到一万多,去年还在老家新盖了个三层楼房,这就是他的目标。

摄影:吕萌

编者按

你现在看到的,是一群快递员的故事。

他们应该是你在这个城市里“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城市的道路上,他们骑着电动车呼啸穿行;在写字楼里,小区里,举目所见也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是你的互联网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连接点,也是你跟外部世界沟通的连接点。

承认吧,你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他们。

当然,你可能也经常会被他们的电动车挡住去路,或者被他们挤在电梯的角落里。真烦人。但是,作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当看到有快递小哥被打的新闻,你会为他们义愤填膺。当暴雨天气来临的时候,你也会感慨他们的生存之不易。虽然你可能经常会听说,他们的工资比你高。

但当多数时候说到快递员的时候,你脑海里浮现的,可能还是作为一个群体的他们,对他们每个个体的印象,却是模糊不清。

我们这里奉上的,就是几个快递员个体的最真实的故事。

为了这些人物和故事,界面记者也走进一家大型快递公司,应聘成为一名快递员,工作了两个月,并且租住进了一个快递员的群居房,去亲身经历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且和他们建立起了友谊。

当然,揭露快递公司的运作模式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的初衷只是为了获得快递员的故事,所以,文中我们对这家快递公司做了化名处理。同样,为了不对这些快递员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我们也对快递员进行了化名处理。因为篇幅的原因,这篇文章我们不得不拆成四个部分来编发,但四篇文章组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每个部分的文尾,我们也都附上了另外三个部分的链接。

在界面新闻上线两周年之际,我们用这组《中国快递员》的报道,来作为我们对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的一个记录。我们认为,要了解和记录这个时代,快递员是一个绝佳的入口。

从这个入口,我们可以走进中国经济由制造业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走进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和城市人群的生存状态,走进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走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一群年轻人,他们怀揣梦想。

 

每一名快递员都有自己固定的收派区域,如果跨到其他区域收派件,轻则被扣款,重则被清退。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路上碰到一辆从身边开过去的快递小车并大喊着让他停下、请他帮忙寄送快件时,对方会头也不回地往前开。因为他只是路过,这并不是他的区域。同时,人们也会发现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既然快递员的收派区域是固定的,为什么敲开自己家门的,隔几天就会是一张不同的面孔?

快递员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几乎一半的快递员工龄在一年以下。我所在的S快递某点部,一个月内主动辞职的就有四五个,主管坐不住了。在一次例会上,他做了个现场调查,让工资低于5000元的人举手。

没人。

看到了预计中的结果,主管还是叹了口气,缓缓道,“虽然我们要求是高中以上学历,但真正有几个满足的,你们比谁都清楚。说句难听的,就你们这种学历,能坐得了办公室吗?去哪里挣这么多钱?”

S快递的快递员入职手续还算是国内同业中相对正规的,要求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和学历证复印件,以及体检证明等材料,办理社保手续,签订劳动合同。其他很多公司的快递员干了几年也没见过合同长什么样。入职如此随意,门槛更是接近于无。

很多人是像韩帅一样,自己没想清楚就跑来干快递的。进来以后发现,快递员的工作并不好做,尤其是受了委屈后,哪怕自己学历不高、找工作不容易,可能也会坚决离开。不过,坚定做下来的人也有不少。

街头午休。

钟狄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快递行业一做就三年,现在是他所在点部中收入最高的快递员。他从前年开始就月入过万,现在每月到手15000元,刚买了一辆10多万元的东风SUV。这个隔三差五在朋友圈发自拍的阳光小伙子,今年8月还被评为S快递“地区形象代言人”。这当然并不是因为他有一张天生俊俏的脸。

“万元户”钟狄说自己一天没有一刻闲,每天在商场、住宅区两边来回爬。9点下班后,他还要再把当天没送完的货装在车后备箱里,沿路送一圈,这样第二天就能轻松些。

在S快递,想拿高工资,光傻乎乎地收派件是没用的,还得动些其他的脑子。比如多让客户给自己寄送的包裹保价,向客户推广支付工具,甚至可以通过朋友圈等个人社交网络渠道,向自己的朋友销售公司推出的平谷水密桃、阳澄湖大闸蟹、中秋饼等产品,自己获得销售提成。这些掘金窍门,很多快递员并非不知道,只是无心或无力去做。钟狄花了不少心思,每个月的重货、保价件都不少,朋友圈除了自拍,基本上都是卖桃子和月饼的链接。

“在这个行业,得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想不想吃这碗饭,不然一天十几个小时,受累受气的,何必呢。如果想好了,那就别急,刚来就别想挣钱的事,踏踏实实先学,以后熟门熟路就好干了。也别太担心自己区域不好,以后有好机会可以再调个好区域。”钟狄刚进S快递时跑的区域,全是居民楼,没多少件,后来有个写字楼区域的哥儿们离职了,他赶紧申请调到这里。

钟狄被同事们称作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生赢家”。这个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为了避开今年自己本命年和明年媳妇本命年,特意赶在去年底结婚了。

我们经常能在点部看见钟狄的媳妇。她的工作是在商场卖表,下班后,正好钟狄从外面收派作业结束回到点部做件。她会过来,坐在钟狄的电动车上。钟狄给她买个肉夹馍先吃着,他坐在一边做件。媳妇吃完肉夹馍,就开始帮钟狄填写黄单。

黄单是快递员派送包裹后扯下来的那一联。快递员需要将这一联带回上交,并在上交之前,用巴枪扫描运单条码进行销单,然后填上点部代码、派送员工号,有时快递员在派件时忘了请收方签字,这时还需要快递员自己补填。钟狄基本上每天都能派送一百单左右,晚上回来后一次性填写黄单至少需要十几分钟。这个简单却费时的工作,媳妇给他代劳了。

虽然钟狄认为,找媳妇就得找一个能体谅你的、懂事的,不能因为你没时间陪她就闹掰,但他还是暗暗庆幸自己是在做快递之前就认识了媳妇。

2011年,钟狄还在山东的胜利油田当焊工。活儿闲,经常在网上玩劲舞团,勾搭小姑娘。他就是这么加了媳妇的QQ。两人一直网恋,在网吧视频聊天,一聊大半宿。当时女生已经在北京工作。钟狄想让感情走上正轨,没多久就辞了工作来北京,鬼使神差进了一家做马桶卫浴的日企上班,做产品开发。

这家公司给的钱不多,但是悠闲。钟狄觉得这里简直是养老院,不是长久之计。在姐夫的介绍下,进了S快递。从那以后,钟狄的媳妇感受到了巨大落差。

“以前还经常能晚上出去逛个街看个电影,现在能在晚上22点前看到人就不错了。”媳妇有时也跟钟狄置气。钟狄跟他摆事实讲道理,媳妇也就慢慢不闹了。如果下班早,她会去菜场买点菜备好,等到钟狄回家前半小时打的电话后,她就开始炒菜做饭。钟狄很满足。

吕松目前还远没有钟狄美满。他在另一家快递公司送快递,每月拿到的工资还不到钟狄的1/3,但他依然满怀期盼,有朝一日能在北京混出点名堂。

吕松跟汪家俊、柳星泽是一个县的。“老乡帮”在快递行业非常普遍,常常是区域承包人在招不到人时,从老家寻几个过来。吕松1999年的,还没成年,但个子接近一米八,人也很成熟,干得多、说得少,是汪家俊最得力的员工。

吕松深深地厌恶那个生活了17年的小县城。他再也不想把生命浪费在那里。

“又穷又乱,混子多,人呆在那里只能跟着堕落。”这是吕松对自己老家河北威县的总结。

吕松的描述是,每天晚上,街上都有一堆一堆的小年青。他们有个心态,我只要看你不爽,觉得你在装逼,我就要揍你,纠集一帮人揍你。他们也没什么正经工作,偶尔在KTV、饭店、洗浴中心或小厂子里打打零散工,每天在网吧打游戏,晚上找小姑娘喝酒唱歌睡觉。

小姑娘倒是爱待在这个小县城,天天有人请吃饭,不用花钱就能玩儿,也就是跟他们睡个觉,很开放的。吕松认识一个17岁的姑娘,偷偷打胎两次。

“在老家难道就找不到能赚钱的工作了?”我问。

“在饭店当传菜员你去吗?一个月一千多块钱。在KTV做服务员你去吗?天天晚上都有打架的。”吕松说,从14岁初一辍学到去年,他也在老家玩了三年多,已经腻了那样的生活,天天除了玩还是玩。别人喊过来了,不可能不去。手里打工挣的一点钱都玩没了,连烟都抽不起了。

去年9月,吕松第一次来北京,在老乡汪家俊手下做快递员,但只干了一个半月,嫌累,不想干。正好家里五十多亩地的辣椒要收了,就辞职回去干农活。

到双十一,快递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汪家俊打电话给他,希望他去帮忙做几天。都是熟人,吕松脸皮子也薄,加上正好家里也闲下来了,就又来了北京。干了五天,攥着汪家俊给的1120元,又跑回老家了。那时候,吕松本质上还是想玩,怕吃苦。

今年过完年,吕松心里暗暗鼓着劲,这次一定好好干。正月初八,他第三次来到北京。他问汪家俊还要人不。对方说要。吕松就过去了。不知不觉干了半年,每个月到手四千多元。但到现在为止,只存了一万多一点。

除了吃喝,他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网吧和牌桌。一到周末,他和柳星泽就各休一天。休息的那天,先睡一上午,下午和晚上都在网吧里打游戏,有时候还不尽兴,得再加一个通宵。如果不是通宵打游戏,就是在厨房里和其他同事通宵炸金花。吕松的牌艺不精,输的总比赚的多,经常一输输个六八百,要赚也就最多赚个一二百。

有时候,他们通宵炸金花。

如果足够努力,吕松觉得是可以在北京挣到钱的。虽然北京这么多有名的地方,他只去过朝阳公园,但他依然认为自己已经见识了“有钱的北京”。

“你知道啥叫‘蟹天塔’吗?”那天他给一家吃蟹的餐馆送完快递出来后问我。见我摇头,他开始用手比划着给我描述,“就是这儿的一道菜。数不清有多少只蟹,从下往上一直摞,足有半米多高。一份688!妈的,有钱人真会吃。等我哪天成了大腕儿,我也来吃吃。”

他又指着三里屯SOHO那一排高楼问我,“他妈的做这几栋楼得花多少钱啊,得一个亿吧?”我说,那可不止。他啧啧感叹,“这里是真他妈的豪华!到了晚上,这些楼里里外外都是灯,那电费跟不要钱似的。楼下的音响,咚咚咚!走来走去的姑娘,都没穿胸罩,真受不了。”

白天,吕松和他的同伴柳星泽出入在三里屯的一栋栋高档商务写字楼和五星级酒店。傍晚,他们骑电动小三轮回到自己昏暗的宿舍,只需要15分钟。

如果不挑剔,“四通一达”等很多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们吃住可以不花钱。这些快递网点通常会有一个大院子,里面有仓库、厨房和员工宿舍。

虽然公司包伙食,但免费的东西,对质量真不能要求太高。厨房请的厨师是汪家俊的岳母。一日三餐的主食都是从外面买来的硬馒头,配一碗只见水、不见米的“稀饭”。早上的菜是腌制的萝卜干,中午和晚上也分别只有一个菜,通常是烧鱼或肉烧豆角。大锅一炖,只保证熟,不保证味道。但来这吃饭的员工,通常能就着这个菜咽下两三个硬馒头,一是实在饿了,二是这些菜真的很咸。

韵达某点部食堂的一顿晚饭:馒头、稀饭、鱼,准确说是鱼骨头。

宿舍楼也分两种,除了集体宿舍,还有两三人一间的小宿舍。这些小宿舍通常住着带家属的员工。小宿舍是一排没有粉刷的红砖小平房。房前堆着生活杂物和垃圾,地面上污水肆流。这条大约三十米、杂糅着下水道气息和菜叶腐烂气味的巷子,一头是公共厕所,另一头是厨房。穿过厨房,往里一拐,便是集体宿舍。

小宿舍前。
小宿舍。

一进集体宿舍,浓郁的脚臭味和刺鼻的汗馊味迎面扑来。这里面几乎没有光线,阴暗又潮湿,有几面墙都没有粉刷。刚进来时,见到的是一个不超过八平方米的小间,每往里拐一下,都会出现类似的一间。小间与小间之间没有门,只有一个像是有人拿榔头砸开的洞口,露出了一圈斑驳的断砖头。除了十几张上下铺铁床,这里没有任何家具。所有杂物都堆放在床上或旁边支起来的木板上。床褥发黏,有人正躺在上面睡觉。到了晚上,这里要睡三十多个人。

集体宿舍。
集体宿舍。

鼠洞。置身于这个昏暗又拥挤的集体宿舍时,我脑海中忽然闪过这个词。很快,我想到——这也是北京四环。

“床上还有虫子咬人呢。”吕松说他前几个月睡出了一身的红包。他已经搬出去住了,因为女朋友刚从老家过来,在韵达做客服,也在这个大院上班。但搬出去住的条件,也并不比这好多少。

那个周六下午回来得早,吕松喊我去他家帮他修门锁。我坐上他刚买第四天的粉红色新电动车——车前带篮筐、用来和女朋友一起上下班的——从点部大院出发左拐,经过一条两边种满大树的乡间小道,横穿一条铁轨,再右拐进一排小平房。这里大部分是卖五金和劳保用品的小店铺。他停下车,领我进了其中一扇门,穿过一条昏黄灯光下的过道,推开了最里头左手边的小木门。

打开的这扇门里,是吕松和女朋友在北京的第一个家。

他啪地打开灯,里面就是他跟女朋友在北京的第一个新家,月租600元。这是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隔断间,里面只有两样木头家具,一张是床,还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整间屋子最值钱的两件东西之一——电吹风,另一个是搁在凳子上的电风扇。

西南两面墙间拉了一条粗绳,上面挂着几件衣服,床边的大脸盆里也泡着几件。地是瓷砖地,但上面密密麻麻地粘着一坨坨黑色不明物。

我跟他打趣,“你怕丢掉什么?”

他尴尬地笑,“我知道,贼来了都得含泪走,可好歹是个家啊,没个锁心里也怪怪的。”

他家的门锁和过道里七八户人家一样,是那种门搭子挂锁,其实一撬就开。他自己就是随手拿根铁棍撬开的。就算再安一个,也不顶啥用。但他的意思也很清楚,能让自己有个心理安全感就行。他最终决定再去买一副搭子。

出来的时候,我看见隔壁有一间洗澡间,用帆布和四根木头支起来的,大小刚好能容下一个人,还不能太胖。里面挂着一个小蓬头,地面是泥巴地。我问他,“这是你们洗澡的地方吗?”

“不是,那是别人的,我们不让用。”他说,他俩搬出来住了四五天,但昨天才真正洗了个澡,去附近的澡堂,俩人花了38元。

我听了惊奇。“前几天不洗澡?你每天在外面跑,这么热的天,一身不臭?”

“我媳妇成天坐那,不出汗啊。我就用冷水擦一下呗。还能咋办。”

小丁和他媳妇住的条件和这也差不多。他们的窝在颐和园西门附近,一间平房,十二平方米,一推门就是床,一个月连水电费只要500元。他们原来住的一间稍大点,但月租将近1000元。去年底,小丁交完房租后,突然觉得不能这样奢侈下去,对老婆说,搬到对面那间小点的去吧,月租能便宜一半。

小丁觉得自己不能再和那些小年轻一样,啥干得舒服就去干啥了。尽管他也是个90后,但已经是一个四岁小男孩的父亲。想要留在大城市,要考虑的现实需求太多。

在中通,小丁的日子非常清闲。老板是他爸的一个熟人,让他做仓管员,偶尔出去收派件。每天早上7点10分,小丁到老板办公室报到,拿上老板的车钥匙,开车去送老板的孩子上学。送完回来,刚好第一班货来了,扫描入仓,收派员出仓派件了,他就没事了,直接回家睡觉。从上午10点休息到下午2点半,然后再回来干活,有一茬没一茬地干到晚上8点。即便如此,月薪最少也能拿到5000元。如果出去多收了几个件,可能拿到更多。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眼红的美差,小丁在做了三年后,辞了。

小丁的父母已经来北京打拼了二十多年,自己也从2005年初中毕业后来了北京。自从前年,一手带大自己的爷爷去世后,小丁对于老家河南固始县,已没有任何挂念,以后也不想再回去,所以儿子只能在北京上学。

眼看儿子快要入学了,小丁才突然发现,外地小孩在京入学的必备“五证”中,开具“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时,不仅需要劳动合同,还需要社保来证明自己是“就业”的。

中通的加盟商和其他绝大部分快递公司的加盟商一样,不给员工上社保。左思右想后,小丁跳槽到了S快递。依然做快递员,但工作强度要大得多。

魏庆良倒没有让自己小孩来北京读书的念头。但他也为了一份社保,从申通跑到了S快递。

第一次见到魏庆良,是在S快递新员工培训的第二天晚上。当时我们被要求在手机上,进行一堂关于快递员收派作业安全与法律法规意识的考试。考试内容在当晚循环播放数遍的视频里被提及,但几乎没人仔细观看,所以到考试时,大家忙作一团,四处搜寻知道答案的人。

我也没仔细看视频,但既然是现有公开的法律法规,手机上网搜一下,答案就出来了。坐我旁边正是魏庆良,他看我一直淡定地坐在那,没找任何人问答案,便问我,“你考过了?”我点头。“卧槽,那赶紧的呀!”他喜出望外,立即把手机递到我面前。我接过他手机,帮他考完。我俩便认识了。

1987年出生的魏庆良,总爱说自己老。我提醒他只有29,还不到30岁呢。这时他会把头低下来,用手撩拨头上的白发,让我看。的确不少。

魏庆良觉得自己过去的这些年,太动荡,没有安全感。那天晚上,坐在宿舍楼道的楼梯上,他抽着烟跟我从10点聊到了12点。几乎一直是他在说,说起的这些事,就像发生在昨天。

2011年,魏庆良24岁。这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年纪。任何危险,哪怕是生命危险,在他们眼中都云淡风轻。那一年,他开大卡车给电厂拉煤炭。卡车不是自己的,他只是给运输公司当司机。油费自己掏,一个月能挣一万多。但这个钱是怎么挣来的,只有开车的人最清楚。

当前面出现下坡,越陡,魏庆良越高兴。他不踩刹车,挂空挡,双手紧抱着方向盘,冲下去。车重加货重,有54吨左右。呲的一下,车速仪表盘里的指针能摆到最右侧,一百五十多码,有时能一直往下冲五六公里。

“这太危险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节油啊!”见我这么问,反倒是魏庆良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好像在说,这有啥想不明白的。但他还是给我解释了,“这样一趟下来能省一两千块钱,省下来都是自己的。”

魏庆良并非不知道长途拉货的危险。“如果碰到下大雨,一天见到的车祸,比我原来在老家一年见到的还多。”他说,有的是车子冲到山上去了,有的是坠到山崖里。

从老家山东枣庄,到河南,途经陕西,再到内蒙鄂尔多斯,这是他最常跑的路线。有一次在陕西榆林境内的一条乡间小道上,正下大雪,前面又出事故了,大堵车。魏庆良拿着水杯下车,去前面的加油站打热水。好几个交警在现场来回跑。原来是一辆大卡车不知道怎么着了火,大火把整个车都烧干净了。驾驶室里,魏庆良看到只剩一个骨头架,手上还有一枚已经烧黑了的戒指。

魏庆良说他有一个老乡也曾经跑这活,但有一天,突然在半途中决定再也不干了。他把车丢给坐在副驾上的同伴,自己跳下车徒步往回走,搭上火车回家了。那是一个大雾天,前方是一个大陡坡,朦朦胧胧,白茫茫一片。

跑长途出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路况不好,也有些是司机疲劳驾驶导致。魏庆良就体验过边睡觉边开车,险些因此丧命。

那天晚上12点多到洛阳,装石子,凌晨3点多装完车就走,魏庆良中间只睡了个把小时。一路上,他抽了一包多烟,感觉还行。直到早上6点,前面出太阳的时候,困意就突然涌了上来。魏庆良也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就迷糊过去了,等到睁开眼,赫然发现自己已经从道路右侧开到了最左侧。他惊得猛向右打方向盘。整个人也一下子清醒了。

再迟一秒钟,连人带车就要一起冲出路左侧护栏。下面是一片山石嶙峋的土坡。

那个画面,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魏庆良还心有余悸。这长途跑了一年多,家里也催着不让做,魏庆良便顺势辞了,去工地招几个人跟他做室内外装修,自己当包工头。他之前跟着一个亲戚,当了半年学徒,门道大致摸了个半清,就出师了。

起初,这个转型非常顺利。前两年每年都能挣个四五十万元。虽然这些钱都没进家门,在外面压着,比如买物料、打点关系,但好歹越做越大了。那两年是魏庆良最开心的时候。只要安排人干活,自己坐着。但他基本上每天都得陪老板、陪客户、陪朋友吃饭喝酒,体重从130斤狂飙到180多斤。

后来,他栽在了一个浙江开发商头上。他承包装修了几栋楼,第一次跟对方结款的时候就没结清,魏庆良觉得这种事在圈子里也不奇怪,没太放在心上。直到楼都快装修好了,开放商跑路了。魏庆良作为雇主,已经给手下六七个人垫了好几个月的工资,加上物料等费用,赔了将近二十多万元。

现在,魏庆良膝下三个儿女,大的八岁,小的三四岁,父母也老了。他跟我数了数自己所欠的外债,17万元。

原本,魏庆良在申通送快递,已经送了一年。但他并没有赚到预想中那么多钱,每月不到5000元。如今他更关心的是社保。“有同事在送快递时受伤了,都不算工伤,只能自己兜着。我年纪也大了,兜不起了,没些保障不行。”

今年夏天,我所接触到的上百个快递员中,至少十几位提到了社保。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有的是出于老丁这样迫在眉睫的被动现实需要,有的是来源于魏庆良这样主动意识的增强。不只是年纪大的人才想到这些,一些十几二十岁的小年轻也慢慢开始重视自己所能得到的社会保障。他们认为这和工资一样重要,这不是奢求。

很多快递员也决心从大城市离开,回老家过另一种生活。

在北京打拼了七八年后,马荣已经回了老家湖北安陆。在离职申请表的离职理由一栏,他只写了五个字——不喜欢北京。他从心底里排斥这里,排斥这里的高楼大厦,排斥这里满街跑的豪车,排斥这里的条条规规,排斥这里自视高贵的人,甚至排斥这里所有的别人趋之若鹜的知名景点——他几乎没去过任何景点,有时间只用来睡觉。辞职后,他有五天时间可以在北京闲逛,结果他在床上躺了五天。

马荣跟我说,他在老家嫖了十几次,但在北京,别人喊他捏个脚他都不去。他的理由是,“我只在我过得舒服的地方嫖。在这样的地方,我嫖也感到安心。北京,我很讨厌。”

这个想法和韩帅如出一辙。韩帅和马荣是老乡,两人的家相距不到二十公里。韩帅不只是讨厌北京,甚至讨厌任何一座大城市,包括生活了将近十年的天津,“这些地方太装逼,容不下我们底层人。”他觉得还是老家小县城最好,玩得好的兄弟都在老家,以后找媳妇也只想找老家的姑娘。但他现在并不想回老家,老家没事做。他想,趁年轻,应该在大城市赚点钱,赚了钱,再体面地回家。

韩帅觉得,虽然自己学历不如别人,但只要自己有足够强的意念,就可以在北京赚到钱。“意念”强,一直是韩帅坚信的自己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他最有兴趣跟我提起的是——有次去朋友家,跟朋友老爸喝酒,五十四度的白酒,他喝了一斤多。喝到后面,一口下去,突然反胃,一股浓稠的热流从胃中涌到嘴里,差点喷薄而出。韩帅一把包住嘴。他认为这事关颜面,于是硬生生咽了下去。

身为同一片水土养育的人,马荣对自己还没有这么明确的信心。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我俩吃完晚饭买完烟回去的路上,马荣开始嘀咕着自己手中还有几千块钱。突然问我,“三十是不惑之年吧?我他妈到现在还迷糊呢。”

“三十而立,四十才不惑呢。”我开玩笑说,“你还有七年可以迷糊。”

“六年半,六年半。”他笑着纠正我。

马荣说,他的理想生活是,有车有房,没有负债,手里有点小存款,有一份工资不高也不低的工作。

我好奇,要求工资不低,这可以理解,为啥还不想太高呢。

马荣停顿了一下,神情认真,“太高的话,人的欲望就会膨胀。人的欲望膨胀了,就会干出连自己都想不到的出格的事,可能这辈子就搭上了。”

33岁的马荣嘴上没说,其实他最迫切想要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他现在最烦的就是家里催他找老婆。“已经记不清相亲多少次了,都没成功。以前是女孩看不上自己没房没存款,现在是他妈的老子看不上她们庸俗。”

现在,马荣在老家已经有房子了,借了不少钱。但好歹算是最初的目标实现了。虽然手头有外债10万元,每月还要还2000元的房贷,他依然只想找个不忙也不闲的工作。他觉得自己过去的几年,太累了。

但如果说送快递不是一份好工作,章现元肯定不同意。

“那是因为你没在钢厂呆过。”在钢厂里干了十二年后,章现元每次提到那里都忍不住摇头,“噪音、污染、高温,这些都不算什么,你是时刻冒着生命危险,还挣不到钱。我受够了。”

钢铁业是河北承德的产业经济支柱,解决了大量当地人的饭碗问题。章现元是其中之一。在当地一所中专学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函授毕业后,章现元进了建龙承德钢厂。

起初,章现元是一名焊工,负责维修出故障的生产设备。后来被调到一个虽然相对清闲,却更危险的岗位——高压电操作工。这份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工作间往下拉闸,或往上合闸,把高压110KV拉成10KV,或把10KV合成超高压380KV,分给各个用户使用。哪怕手上戴高压绝缘手套,也很危险,上千伏的电,拉闸合闸都会冒火花。“虽然少,但也有电死人的情况。”

有一次,车间内一根电缆线断了,落在地上,还冒着火花,就像过年时小孩手上甩来甩去的焰火。电源被迅速断开,但断线中的余电依然足以把人电死。落在地上的电线必须挪开,这个紧急任务落在了章现元头上。虽然他手上和脚上都穿戴着绝缘套,手上握着一根一米多长的绝缘笔,却依然摆脱不了恐惧。

尽管像这样的危险时刻,在他12年钢厂生涯里数不尽数,章现元依然算是极幸运的一个。他始终忘不了,一位跟他关系很好的工友,在一次电机维修作业中,意外被电,当场身亡。

按规定,这类作业是必须全线拉闸停电的,电闸边还有专门的警示,未经许可不能合闸。那次却不知为何,电闸被人合上。肇事者至今不明。“他还有一儿一女啊。”章现元神情悲哀。

“所以,就算跳槽也不要去重工业。重工业里没好活儿。”章现元对我总结。

原本,章现元在变电站里当了一点小领导,工资有四五千元,算是比较高的,却没想到,形势会变得如此糟糕。

这两年,全世界钢厂的效益都越来越差,没有几家不亏损。虽然章现元并不十分了解什么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和产能过剩,也看不懂厂里公告栏张贴的通知文件中提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他亲眼目睹了钢厂是如何关停以往轰隆隆运转的生产线,也比谁都清楚工资被砍去一半是什么感受。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或被动离开这个待了几乎半辈子的钢厂大院,章现元原本摇摆的想法,也突然变得确定——自己也该走了。

他也在承德尝试找过别的工作,但都只能挣两三千元,妻子不满意。跟妻子商量了几天后,他坐了五个小时火车,来到两百公里外的北京。

做快递之前,他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多少,但他莫名坚信这会是一份好工作。“起码,跟钢厂一比,工作环境轻松自由,收入也高。”抱着这样的想法,章现元在路边碰到一个S快递小哥,就寻问了过来。但章现元的师父老赖觉得这个“眼镜子”不适合干快递。有天傍晚,老赖有事要提前走,突然巴枪里来了一条订单。老赖跟章现元说了遍地址,让他去取。结果章现元昂着头呆了半天,说他没记住,让老赖再给他发一遍微信。老赖顿时不耐烦了,埋汰了他几句,最后决定自己去取。

章现元也承认自己笨,但他对自己成为一个好快递员似乎很有信心。他像背课文似地跟我讲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是一个又笨又慢的人。有一次有个贼进了他房间,躲在床底下,曾国藩不知道,只在房里背书,却怎么也记不住,翻来覆去背了一两个时辰。藏在床底下的贼都不耐烦了,跳出来说,真笨,连我都记住了。后来有人给曾国藩写过一本书,叫《又笨又慢平天下》。人笨一点没关系,多努力一点就会厚积薄发。”章现元转发的朋友圈文章里,有一半是关于曾国藩的此类坊间故事。

另一半是佛学鸡汤。章现元说自己几年前因为看不懂钢厂大院里的人情世故,一直情绪低落,以至怀疑人生,后来开始有意接触佛学,希望从中汲取力量。他平时会注意这类书籍,也加入了一些微信群,看他们转发的文章,虽然很多时候他根本看不懂。他还把我拉进了一个这样的群,里面一百多人,都是信佛弟子,微信头像或佛或莲,互相以“菩萨”相称。章现元每次在朋友圈转发这类文章时,都会加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说,观世音菩萨是他唯一膜拜的偶像。他的微信头像就是一块刻着观世音的玉,残了一角。他花五块钱从地摊上买的。

这是章现元认为自己能干好快递的另一个优势。“很多快递员的最大问题就是不会跟人沟通,骂人打架的都有,我觉得是他们自己的心态问题。我们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别人。你偷奸耍滑,我就多做一点。你要求过分,我也不生气,咱俩好好掰扯掰扯。”这话听起来,好像只有唐僧才能干快递员了。

现在,章现元住在一个房租400元的小平房里,里面只有一张床,一个水龙头,还有一个小柜子。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每天晚上下班回家,他都在附近小卖铺买一瓶冰啤酒,三块钱,一包蚕豆或花生米,两块钱。

“如果你心里有目标,日子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像这样的鸡汤,章现元张口就能来。说完,这张32岁的脸上还会挤出一个嘴角上扬的标准微笑。

不只是像章现元这样从传统工业中分流出来的中年人,还有不少刚从校园里出来的年轻人,正在加入快递员的队伍。

在S快递封闭培训的第三天,我发现旁边坐的一个小伙子,正在一本黑色牛皮笔记本上写日记。这年头写日记的人本就很少,在快递员群体中更是找不着。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小伙子的字还很稚嫩,甚至不如很多小学生,但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时不时地,他会在手机上打出一个字或一个词语,比如“面孔”、“仿佛”,然后继续在笔记本上写。我偷偷瞄了一眼,原来是不会写“孔”、“佛”这些其实挺常见的字。

这个满脸青春痘的瘦高小伙是1999年出生的,名叫万小山,老家在黑龙江绥棱县。小山读过两年中专,但从没认真读过书,白天网吧,晚上睡觉。不过他也并不是个坏孩子,甚至称得上是一个乖孩子。培训的那几天,他不断给老妈发送微信语音,汇报他今天吃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他给母亲的微信备注是“我的好妈妈”。

今年从学校出来后,小山没找到好工作。他二伯在北京海淀S快递某网点送快递,就把这个小侄子推荐了过来。培训期间,小山花了18元,特意买了个笔记本,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自己初入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感到难以置信,这个不爱读书的小孩子,写字都费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情来写日记?他也没有认真解释,只是有些羞涩地笑了笑,“第一份工作嘛,还是挺激动的。”

我问他日记里都写些什么。没想到他竟然大方地递给我看。他已经用蓝色水笔写了满满五页纸,基本都是培训当天所讲的内容,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中有几段,甚至让我觉得,这个还没正经干几天快递的小孩,已经认识到了这份工作中的一些重要的东西——

“他们说这个工作压力很大,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客户又难搞,动不动就投诉,扣钱,还有人每天累得半死,还拿不到多少钱,但我觉得就像二伯说的,万事开头难,要坚持下去……今天一个老师讲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挣钱,是你追着钱跑,值钱,是钱追着你跑……就是要让自己变得对别人有价值,用心解决客户的问题……”

小山似乎对快递员这份工作还挺满意,“如果能干好,就一直干下去吧。”他说,二伯每个月都能拿到一万多,去年还在老家新盖了个三层楼房,这就是他的目标。

(为不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文中所有快递员均为化名)

相关阅读:

中国快递员(一):“太慢了,兄弟”

中国快递员(二):“不能惯着客户,得由着自己的节奏来”

中国快递员(三):“你们这群野人太难管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快递员(四):“如果能干好,就一直干下去吧”

小山似乎对快递员这份工作还挺满意,“如果能干好,就一直干下去吧。”他说,二伯每个月都能拿到一万多,去年还在老家新盖了个三层楼房,这就是他的目标。

摄影:吕萌

编者按

你现在看到的,是一群快递员的故事。

他们应该是你在这个城市里“最熟悉的陌生人”。在城市的道路上,他们骑着电动车呼啸穿行;在写字楼里,小区里,举目所见也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是你的互联网世界和真实世界的连接点,也是你跟外部世界沟通的连接点。

承认吧,你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他们。

当然,你可能也经常会被他们的电动车挡住去路,或者被他们挤在电梯的角落里。真烦人。但是,作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当看到有快递小哥被打的新闻,你会为他们义愤填膺。当暴雨天气来临的时候,你也会感慨他们的生存之不易。虽然你可能经常会听说,他们的工资比你高。

但当多数时候说到快递员的时候,你脑海里浮现的,可能还是作为一个群体的他们,对他们每个个体的印象,却是模糊不清。

我们这里奉上的,就是几个快递员个体的最真实的故事。

为了这些人物和故事,界面记者也走进一家大型快递公司,应聘成为一名快递员,工作了两个月,并且租住进了一个快递员的群居房,去亲身经历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且和他们建立起了友谊。

当然,揭露快递公司的运作模式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的初衷只是为了获得快递员的故事,所以,文中我们对这家快递公司做了化名处理。同样,为了不对这些快递员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我们也对快递员进行了化名处理。因为篇幅的原因,这篇文章我们不得不拆成四个部分来编发,但四篇文章组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每个部分的文尾,我们也都附上了另外三个部分的链接。

在界面新闻上线两周年之际,我们用这组《中国快递员》的报道,来作为我们对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的一个记录。我们认为,要了解和记录这个时代,快递员是一个绝佳的入口。

从这个入口,我们可以走进中国经济由制造业而现代服务业的转型,走进中国居民消费升级和城市人群的生存状态,走进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走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是一群年轻人,他们怀揣梦想。

 

每一名快递员都有自己固定的收派区域,如果跨到其他区域收派件,轻则被扣款,重则被清退。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路上碰到一辆从身边开过去的快递小车并大喊着让他停下、请他帮忙寄送快件时,对方会头也不回地往前开。因为他只是路过,这并不是他的区域。同时,人们也会发现一个看似奇怪的现象——既然快递员的收派区域是固定的,为什么敲开自己家门的,隔几天就会是一张不同的面孔?

快递员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几乎一半的快递员工龄在一年以下。我所在的S快递某点部,一个月内主动辞职的就有四五个,主管坐不住了。在一次例会上,他做了个现场调查,让工资低于5000元的人举手。

没人。

看到了预计中的结果,主管还是叹了口气,缓缓道,“虽然我们要求是高中以上学历,但真正有几个满足的,你们比谁都清楚。说句难听的,就你们这种学历,能坐得了办公室吗?去哪里挣这么多钱?”

S快递的快递员入职手续还算是国内同业中相对正规的,要求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和学历证复印件,以及体检证明等材料,办理社保手续,签订劳动合同。其他很多公司的快递员干了几年也没见过合同长什么样。入职如此随意,门槛更是接近于无。

很多人是像韩帅一样,自己没想清楚就跑来干快递的。进来以后发现,快递员的工作并不好做,尤其是受了委屈后,哪怕自己学历不高、找工作不容易,可能也会坚决离开。不过,坚定做下来的人也有不少。

街头午休。

钟狄也没想到自己会在快递行业一做就三年,现在是他所在点部中收入最高的快递员。他从前年开始就月入过万,现在每月到手15000元,刚买了一辆10多万元的东风SUV。这个隔三差五在朋友圈发自拍的阳光小伙子,今年8月还被评为S快递“地区形象代言人”。这当然并不是因为他有一张天生俊俏的脸。

“万元户”钟狄说自己一天没有一刻闲,每天在商场、住宅区两边来回爬。9点下班后,他还要再把当天没送完的货装在车后备箱里,沿路送一圈,这样第二天就能轻松些。

在S快递,想拿高工资,光傻乎乎地收派件是没用的,还得动些其他的脑子。比如多让客户给自己寄送的包裹保价,向客户推广支付工具,甚至可以通过朋友圈等个人社交网络渠道,向自己的朋友销售公司推出的平谷水密桃、阳澄湖大闸蟹、中秋饼等产品,自己获得销售提成。这些掘金窍门,很多快递员并非不知道,只是无心或无力去做。钟狄花了不少心思,每个月的重货、保价件都不少,朋友圈除了自拍,基本上都是卖桃子和月饼的链接。

“在这个行业,得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想不想吃这碗饭,不然一天十几个小时,受累受气的,何必呢。如果想好了,那就别急,刚来就别想挣钱的事,踏踏实实先学,以后熟门熟路就好干了。也别太担心自己区域不好,以后有好机会可以再调个好区域。”钟狄刚进S快递时跑的区域,全是居民楼,没多少件,后来有个写字楼区域的哥儿们离职了,他赶紧申请调到这里。

钟狄被同事们称作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生赢家”。这个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为了避开今年自己本命年和明年媳妇本命年,特意赶在去年底结婚了。

我们经常能在点部看见钟狄的媳妇。她的工作是在商场卖表,下班后,正好钟狄从外面收派作业结束回到点部做件。她会过来,坐在钟狄的电动车上。钟狄给她买个肉夹馍先吃着,他坐在一边做件。媳妇吃完肉夹馍,就开始帮钟狄填写黄单。

黄单是快递员派送包裹后扯下来的那一联。快递员需要将这一联带回上交,并在上交之前,用巴枪扫描运单条码进行销单,然后填上点部代码、派送员工号,有时快递员在派件时忘了请收方签字,这时还需要快递员自己补填。钟狄基本上每天都能派送一百单左右,晚上回来后一次性填写黄单至少需要十几分钟。这个简单却费时的工作,媳妇给他代劳了。

虽然钟狄认为,找媳妇就得找一个能体谅你的、懂事的,不能因为你没时间陪她就闹掰,但他还是暗暗庆幸自己是在做快递之前就认识了媳妇。

2011年,钟狄还在山东的胜利油田当焊工。活儿闲,经常在网上玩劲舞团,勾搭小姑娘。他就是这么加了媳妇的QQ。两人一直网恋,在网吧视频聊天,一聊大半宿。当时女生已经在北京工作。钟狄想让感情走上正轨,没多久就辞了工作来北京,鬼使神差进了一家做马桶卫浴的日企上班,做产品开发。

这家公司给的钱不多,但是悠闲。钟狄觉得这里简直是养老院,不是长久之计。在姐夫的介绍下,进了S快递。从那以后,钟狄的媳妇感受到了巨大落差。

“以前还经常能晚上出去逛个街看个电影,现在能在晚上22点前看到人就不错了。”媳妇有时也跟钟狄置气。钟狄跟他摆事实讲道理,媳妇也就慢慢不闹了。如果下班早,她会去菜场买点菜备好,等到钟狄回家前半小时打的电话后,她就开始炒菜做饭。钟狄很满足。

吕松目前还远没有钟狄美满。他在另一家快递公司送快递,每月拿到的工资还不到钟狄的1/3,但他依然满怀期盼,有朝一日能在北京混出点名堂。

吕松跟汪家俊、柳星泽是一个县的。“老乡帮”在快递行业非常普遍,常常是区域承包人在招不到人时,从老家寻几个过来。吕松1999年的,还没成年,但个子接近一米八,人也很成熟,干得多、说得少,是汪家俊最得力的员工。

吕松深深地厌恶那个生活了17年的小县城。他再也不想把生命浪费在那里。

“又穷又乱,混子多,人呆在那里只能跟着堕落。”这是吕松对自己老家河北威县的总结。

吕松的描述是,每天晚上,街上都有一堆一堆的小年青。他们有个心态,我只要看你不爽,觉得你在装逼,我就要揍你,纠集一帮人揍你。他们也没什么正经工作,偶尔在KTV、饭店、洗浴中心或小厂子里打打零散工,每天在网吧打游戏,晚上找小姑娘喝酒唱歌睡觉。

小姑娘倒是爱待在这个小县城,天天有人请吃饭,不用花钱就能玩儿,也就是跟他们睡个觉,很开放的。吕松认识一个17岁的姑娘,偷偷打胎两次。

“在老家难道就找不到能赚钱的工作了?”我问。

“在饭店当传菜员你去吗?一个月一千多块钱。在KTV做服务员你去吗?天天晚上都有打架的。”吕松说,从14岁初一辍学到去年,他也在老家玩了三年多,已经腻了那样的生活,天天除了玩还是玩。别人喊过来了,不可能不去。手里打工挣的一点钱都玩没了,连烟都抽不起了。

去年9月,吕松第一次来北京,在老乡汪家俊手下做快递员,但只干了一个半月,嫌累,不想干。正好家里五十多亩地的辣椒要收了,就辞职回去干农活。

到双十一,快递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汪家俊打电话给他,希望他去帮忙做几天。都是熟人,吕松脸皮子也薄,加上正好家里也闲下来了,就又来了北京。干了五天,攥着汪家俊给的1120元,又跑回老家了。那时候,吕松本质上还是想玩,怕吃苦。

今年过完年,吕松心里暗暗鼓着劲,这次一定好好干。正月初八,他第三次来到北京。他问汪家俊还要人不。对方说要。吕松就过去了。不知不觉干了半年,每个月到手四千多元。但到现在为止,只存了一万多一点。

除了吃喝,他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网吧和牌桌。一到周末,他和柳星泽就各休一天。休息的那天,先睡一上午,下午和晚上都在网吧里打游戏,有时候还不尽兴,得再加一个通宵。如果不是通宵打游戏,就是在厨房里和其他同事通宵炸金花。吕松的牌艺不精,输的总比赚的多,经常一输输个六八百,要赚也就最多赚个一二百。

有时候,他们通宵炸金花。

如果足够努力,吕松觉得是可以在北京挣到钱的。虽然北京这么多有名的地方,他只去过朝阳公园,但他依然认为自己已经见识了“有钱的北京”。

“你知道啥叫‘蟹天塔’吗?”那天他给一家吃蟹的餐馆送完快递出来后问我。见我摇头,他开始用手比划着给我描述,“就是这儿的一道菜。数不清有多少只蟹,从下往上一直摞,足有半米多高。一份688!妈的,有钱人真会吃。等我哪天成了大腕儿,我也来吃吃。”

他又指着三里屯SOHO那一排高楼问我,“他妈的做这几栋楼得花多少钱啊,得一个亿吧?”我说,那可不止。他啧啧感叹,“这里是真他妈的豪华!到了晚上,这些楼里里外外都是灯,那电费跟不要钱似的。楼下的音响,咚咚咚!走来走去的姑娘,都没穿胸罩,真受不了。”

白天,吕松和他的同伴柳星泽出入在三里屯的一栋栋高档商务写字楼和五星级酒店。傍晚,他们骑电动小三轮回到自己昏暗的宿舍,只需要15分钟。

如果不挑剔,“四通一达”等很多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们吃住可以不花钱。这些快递网点通常会有一个大院子,里面有仓库、厨房和员工宿舍。

虽然公司包伙食,但免费的东西,对质量真不能要求太高。厨房请的厨师是汪家俊的岳母。一日三餐的主食都是从外面买来的硬馒头,配一碗只见水、不见米的“稀饭”。早上的菜是腌制的萝卜干,中午和晚上也分别只有一个菜,通常是烧鱼或肉烧豆角。大锅一炖,只保证熟,不保证味道。但来这吃饭的员工,通常能就着这个菜咽下两三个硬馒头,一是实在饿了,二是这些菜真的很咸。

韵达某点部食堂的一顿晚饭:馒头、稀饭、鱼,准确说是鱼骨头。

宿舍楼也分两种,除了集体宿舍,还有两三人一间的小宿舍。这些小宿舍通常住着带家属的员工。小宿舍是一排没有粉刷的红砖小平房。房前堆着生活杂物和垃圾,地面上污水肆流。这条大约三十米、杂糅着下水道气息和菜叶腐烂气味的巷子,一头是公共厕所,另一头是厨房。穿过厨房,往里一拐,便是集体宿舍。

小宿舍前。
小宿舍。

一进集体宿舍,浓郁的脚臭味和刺鼻的汗馊味迎面扑来。这里面几乎没有光线,阴暗又潮湿,有几面墙都没有粉刷。刚进来时,见到的是一个不超过八平方米的小间,每往里拐一下,都会出现类似的一间。小间与小间之间没有门,只有一个像是有人拿榔头砸开的洞口,露出了一圈斑驳的断砖头。除了十几张上下铺铁床,这里没有任何家具。所有杂物都堆放在床上或旁边支起来的木板上。床褥发黏,有人正躺在上面睡觉。到了晚上,这里要睡三十多个人。

集体宿舍。
集体宿舍。

鼠洞。置身于这个昏暗又拥挤的集体宿舍时,我脑海中忽然闪过这个词。很快,我想到——这也是北京四环。

“床上还有虫子咬人呢。”吕松说他前几个月睡出了一身的红包。他已经搬出去住了,因为女朋友刚从老家过来,在韵达做客服,也在这个大院上班。但搬出去住的条件,也并不比这好多少。

那个周六下午回来得早,吕松喊我去他家帮他修门锁。我坐上他刚买第四天的粉红色新电动车——车前带篮筐、用来和女朋友一起上下班的——从点部大院出发左拐,经过一条两边种满大树的乡间小道,横穿一条铁轨,再右拐进一排小平房。这里大部分是卖五金和劳保用品的小店铺。他停下车,领我进了其中一扇门,穿过一条昏黄灯光下的过道,推开了最里头左手边的小木门。

打开的这扇门里,是吕松和女朋友在北京的第一个家。

他啪地打开灯,里面就是他跟女朋友在北京的第一个新家,月租600元。这是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的隔断间,里面只有两样木头家具,一张是床,还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着整间屋子最值钱的两件东西之一——电吹风,另一个是搁在凳子上的电风扇。

西南两面墙间拉了一条粗绳,上面挂着几件衣服,床边的大脸盆里也泡着几件。地是瓷砖地,但上面密密麻麻地粘着一坨坨黑色不明物。

我跟他打趣,“你怕丢掉什么?”

他尴尬地笑,“我知道,贼来了都得含泪走,可好歹是个家啊,没个锁心里也怪怪的。”

他家的门锁和过道里七八户人家一样,是那种门搭子挂锁,其实一撬就开。他自己就是随手拿根铁棍撬开的。就算再安一个,也不顶啥用。但他的意思也很清楚,能让自己有个心理安全感就行。他最终决定再去买一副搭子。

出来的时候,我看见隔壁有一间洗澡间,用帆布和四根木头支起来的,大小刚好能容下一个人,还不能太胖。里面挂着一个小蓬头,地面是泥巴地。我问他,“这是你们洗澡的地方吗?”

“不是,那是别人的,我们不让用。”他说,他俩搬出来住了四五天,但昨天才真正洗了个澡,去附近的澡堂,俩人花了38元。

我听了惊奇。“前几天不洗澡?你每天在外面跑,这么热的天,一身不臭?”

“我媳妇成天坐那,不出汗啊。我就用冷水擦一下呗。还能咋办。”

小丁和他媳妇住的条件和这也差不多。他们的窝在颐和园西门附近,一间平房,十二平方米,一推门就是床,一个月连水电费只要500元。他们原来住的一间稍大点,但月租将近1000元。去年底,小丁交完房租后,突然觉得不能这样奢侈下去,对老婆说,搬到对面那间小点的去吧,月租能便宜一半。

小丁觉得自己不能再和那些小年轻一样,啥干得舒服就去干啥了。尽管他也是个90后,但已经是一个四岁小男孩的父亲。想要留在大城市,要考虑的现实需求太多。

在中通,小丁的日子非常清闲。老板是他爸的一个熟人,让他做仓管员,偶尔出去收派件。每天早上7点10分,小丁到老板办公室报到,拿上老板的车钥匙,开车去送老板的孩子上学。送完回来,刚好第一班货来了,扫描入仓,收派员出仓派件了,他就没事了,直接回家睡觉。从上午10点休息到下午2点半,然后再回来干活,有一茬没一茬地干到晚上8点。即便如此,月薪最少也能拿到5000元。如果出去多收了几个件,可能拿到更多。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眼红的美差,小丁在做了三年后,辞了。

小丁的父母已经来北京打拼了二十多年,自己也从2005年初中毕业后来了北京。自从前年,一手带大自己的爷爷去世后,小丁对于老家河南固始县,已没有任何挂念,以后也不想再回去,所以儿子只能在北京上学。

眼看儿子快要入学了,小丁才突然发现,外地小孩在京入学的必备“五证”中,开具“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时,不仅需要劳动合同,还需要社保来证明自己是“就业”的。

中通的加盟商和其他绝大部分快递公司的加盟商一样,不给员工上社保。左思右想后,小丁跳槽到了S快递。依然做快递员,但工作强度要大得多。

魏庆良倒没有让自己小孩来北京读书的念头。但他也为了一份社保,从申通跑到了S快递。

第一次见到魏庆良,是在S快递新员工培训的第二天晚上。当时我们被要求在手机上,进行一堂关于快递员收派作业安全与法律法规意识的考试。考试内容在当晚循环播放数遍的视频里被提及,但几乎没人仔细观看,所以到考试时,大家忙作一团,四处搜寻知道答案的人。

我也没仔细看视频,但既然是现有公开的法律法规,手机上网搜一下,答案就出来了。坐我旁边正是魏庆良,他看我一直淡定地坐在那,没找任何人问答案,便问我,“你考过了?”我点头。“卧槽,那赶紧的呀!”他喜出望外,立即把手机递到我面前。我接过他手机,帮他考完。我俩便认识了。

1987年出生的魏庆良,总爱说自己老。我提醒他只有29,还不到30岁呢。这时他会把头低下来,用手撩拨头上的白发,让我看。的确不少。

魏庆良觉得自己过去的这些年,太动荡,没有安全感。那天晚上,坐在宿舍楼道的楼梯上,他抽着烟跟我从10点聊到了12点。几乎一直是他在说,说起的这些事,就像发生在昨天。

2011年,魏庆良24岁。这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年纪。任何危险,哪怕是生命危险,在他们眼中都云淡风轻。那一年,他开大卡车给电厂拉煤炭。卡车不是自己的,他只是给运输公司当司机。油费自己掏,一个月能挣一万多。但这个钱是怎么挣来的,只有开车的人最清楚。

当前面出现下坡,越陡,魏庆良越高兴。他不踩刹车,挂空挡,双手紧抱着方向盘,冲下去。车重加货重,有54吨左右。呲的一下,车速仪表盘里的指针能摆到最右侧,一百五十多码,有时能一直往下冲五六公里。

“这太危险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节油啊!”见我这么问,反倒是魏庆良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好像在说,这有啥想不明白的。但他还是给我解释了,“这样一趟下来能省一两千块钱,省下来都是自己的。”

魏庆良并非不知道长途拉货的危险。“如果碰到下大雨,一天见到的车祸,比我原来在老家一年见到的还多。”他说,有的是车子冲到山上去了,有的是坠到山崖里。

从老家山东枣庄,到河南,途经陕西,再到内蒙鄂尔多斯,这是他最常跑的路线。有一次在陕西榆林境内的一条乡间小道上,正下大雪,前面又出事故了,大堵车。魏庆良拿着水杯下车,去前面的加油站打热水。好几个交警在现场来回跑。原来是一辆大卡车不知道怎么着了火,大火把整个车都烧干净了。驾驶室里,魏庆良看到只剩一个骨头架,手上还有一枚已经烧黑了的戒指。

魏庆良说他有一个老乡也曾经跑这活,但有一天,突然在半途中决定再也不干了。他把车丢给坐在副驾上的同伴,自己跳下车徒步往回走,搭上火车回家了。那是一个大雾天,前方是一个大陡坡,朦朦胧胧,白茫茫一片。

跑长途出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路况不好,也有些是司机疲劳驾驶导致。魏庆良就体验过边睡觉边开车,险些因此丧命。

那天晚上12点多到洛阳,装石子,凌晨3点多装完车就走,魏庆良中间只睡了个把小时。一路上,他抽了一包多烟,感觉还行。直到早上6点,前面出太阳的时候,困意就突然涌了上来。魏庆良也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就迷糊过去了,等到睁开眼,赫然发现自己已经从道路右侧开到了最左侧。他惊得猛向右打方向盘。整个人也一下子清醒了。

再迟一秒钟,连人带车就要一起冲出路左侧护栏。下面是一片山石嶙峋的土坡。

那个画面,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魏庆良还心有余悸。这长途跑了一年多,家里也催着不让做,魏庆良便顺势辞了,去工地招几个人跟他做室内外装修,自己当包工头。他之前跟着一个亲戚,当了半年学徒,门道大致摸了个半清,就出师了。

起初,这个转型非常顺利。前两年每年都能挣个四五十万元。虽然这些钱都没进家门,在外面压着,比如买物料、打点关系,但好歹越做越大了。那两年是魏庆良最开心的时候。只要安排人干活,自己坐着。但他基本上每天都得陪老板、陪客户、陪朋友吃饭喝酒,体重从130斤狂飙到180多斤。

后来,他栽在了一个浙江开发商头上。他承包装修了几栋楼,第一次跟对方结款的时候就没结清,魏庆良觉得这种事在圈子里也不奇怪,没太放在心上。直到楼都快装修好了,开放商跑路了。魏庆良作为雇主,已经给手下六七个人垫了好几个月的工资,加上物料等费用,赔了将近二十多万元。

现在,魏庆良膝下三个儿女,大的八岁,小的三四岁,父母也老了。他跟我数了数自己所欠的外债,17万元。

原本,魏庆良在申通送快递,已经送了一年。但他并没有赚到预想中那么多钱,每月不到5000元。如今他更关心的是社保。“有同事在送快递时受伤了,都不算工伤,只能自己兜着。我年纪也大了,兜不起了,没些保障不行。”

今年夏天,我所接触到的上百个快递员中,至少十几位提到了社保。他们有这样的想法,有的是出于老丁这样迫在眉睫的被动现实需要,有的是来源于魏庆良这样主动意识的增强。不只是年纪大的人才想到这些,一些十几二十岁的小年轻也慢慢开始重视自己所能得到的社会保障。他们认为这和工资一样重要,这不是奢求。

很多快递员也决心从大城市离开,回老家过另一种生活。

在北京打拼了七八年后,马荣已经回了老家湖北安陆。在离职申请表的离职理由一栏,他只写了五个字——不喜欢北京。他从心底里排斥这里,排斥这里的高楼大厦,排斥这里满街跑的豪车,排斥这里的条条规规,排斥这里自视高贵的人,甚至排斥这里所有的别人趋之若鹜的知名景点——他几乎没去过任何景点,有时间只用来睡觉。辞职后,他有五天时间可以在北京闲逛,结果他在床上躺了五天。

马荣跟我说,他在老家嫖了十几次,但在北京,别人喊他捏个脚他都不去。他的理由是,“我只在我过得舒服的地方嫖。在这样的地方,我嫖也感到安心。北京,我很讨厌。”

这个想法和韩帅如出一辙。韩帅和马荣是老乡,两人的家相距不到二十公里。韩帅不只是讨厌北京,甚至讨厌任何一座大城市,包括生活了将近十年的天津,“这些地方太装逼,容不下我们底层人。”他觉得还是老家小县城最好,玩得好的兄弟都在老家,以后找媳妇也只想找老家的姑娘。但他现在并不想回老家,老家没事做。他想,趁年轻,应该在大城市赚点钱,赚了钱,再体面地回家。

韩帅觉得,虽然自己学历不如别人,但只要自己有足够强的意念,就可以在北京赚到钱。“意念”强,一直是韩帅坚信的自己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他最有兴趣跟我提起的是——有次去朋友家,跟朋友老爸喝酒,五十四度的白酒,他喝了一斤多。喝到后面,一口下去,突然反胃,一股浓稠的热流从胃中涌到嘴里,差点喷薄而出。韩帅一把包住嘴。他认为这事关颜面,于是硬生生咽了下去。

身为同一片水土养育的人,马荣对自己还没有这么明确的信心。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我俩吃完晚饭买完烟回去的路上,马荣开始嘀咕着自己手中还有几千块钱。突然问我,“三十是不惑之年吧?我他妈到现在还迷糊呢。”

“三十而立,四十才不惑呢。”我开玩笑说,“你还有七年可以迷糊。”

“六年半,六年半。”他笑着纠正我。

马荣说,他的理想生活是,有车有房,没有负债,手里有点小存款,有一份工资不高也不低的工作。

我好奇,要求工资不低,这可以理解,为啥还不想太高呢。

马荣停顿了一下,神情认真,“太高的话,人的欲望就会膨胀。人的欲望膨胀了,就会干出连自己都想不到的出格的事,可能这辈子就搭上了。”

33岁的马荣嘴上没说,其实他最迫切想要的,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他现在最烦的就是家里催他找老婆。“已经记不清相亲多少次了,都没成功。以前是女孩看不上自己没房没存款,现在是他妈的老子看不上她们庸俗。”

现在,马荣在老家已经有房子了,借了不少钱。但好歹算是最初的目标实现了。虽然手头有外债10万元,每月还要还2000元的房贷,他依然只想找个不忙也不闲的工作。他觉得自己过去的几年,太累了。

但如果说送快递不是一份好工作,章现元肯定不同意。

“那是因为你没在钢厂呆过。”在钢厂里干了十二年后,章现元每次提到那里都忍不住摇头,“噪音、污染、高温,这些都不算什么,你是时刻冒着生命危险,还挣不到钱。我受够了。”

钢铁业是河北承德的产业经济支柱,解决了大量当地人的饭碗问题。章现元是其中之一。在当地一所中专学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函授毕业后,章现元进了建龙承德钢厂。

起初,章现元是一名焊工,负责维修出故障的生产设备。后来被调到一个虽然相对清闲,却更危险的岗位——高压电操作工。这份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工作间往下拉闸,或往上合闸,把高压110KV拉成10KV,或把10KV合成超高压380KV,分给各个用户使用。哪怕手上戴高压绝缘手套,也很危险,上千伏的电,拉闸合闸都会冒火花。“虽然少,但也有电死人的情况。”

有一次,车间内一根电缆线断了,落在地上,还冒着火花,就像过年时小孩手上甩来甩去的焰火。电源被迅速断开,但断线中的余电依然足以把人电死。落在地上的电线必须挪开,这个紧急任务落在了章现元头上。虽然他手上和脚上都穿戴着绝缘套,手上握着一根一米多长的绝缘笔,却依然摆脱不了恐惧。

尽管像这样的危险时刻,在他12年钢厂生涯里数不尽数,章现元依然算是极幸运的一个。他始终忘不了,一位跟他关系很好的工友,在一次电机维修作业中,意外被电,当场身亡。

按规定,这类作业是必须全线拉闸停电的,电闸边还有专门的警示,未经许可不能合闸。那次却不知为何,电闸被人合上。肇事者至今不明。“他还有一儿一女啊。”章现元神情悲哀。

“所以,就算跳槽也不要去重工业。重工业里没好活儿。”章现元对我总结。

原本,章现元在变电站里当了一点小领导,工资有四五千元,算是比较高的,却没想到,形势会变得如此糟糕。

这两年,全世界钢厂的效益都越来越差,没有几家不亏损。虽然章现元并不十分了解什么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和产能过剩,也看不懂厂里公告栏张贴的通知文件中提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他亲眼目睹了钢厂是如何关停以往轰隆隆运转的生产线,也比谁都清楚工资被砍去一半是什么感受。看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或被动离开这个待了几乎半辈子的钢厂大院,章现元原本摇摆的想法,也突然变得确定——自己也该走了。

他也在承德尝试找过别的工作,但都只能挣两三千元,妻子不满意。跟妻子商量了几天后,他坐了五个小时火车,来到两百公里外的北京。

做快递之前,他对这个行业并不了解多少,但他莫名坚信这会是一份好工作。“起码,跟钢厂一比,工作环境轻松自由,收入也高。”抱着这样的想法,章现元在路边碰到一个S快递小哥,就寻问了过来。但章现元的师父老赖觉得这个“眼镜子”不适合干快递。有天傍晚,老赖有事要提前走,突然巴枪里来了一条订单。老赖跟章现元说了遍地址,让他去取。结果章现元昂着头呆了半天,说他没记住,让老赖再给他发一遍微信。老赖顿时不耐烦了,埋汰了他几句,最后决定自己去取。

章现元也承认自己笨,但他对自己成为一个好快递员似乎很有信心。他像背课文似地跟我讲曾国藩的故事。“曾国藩是一个又笨又慢的人。有一次有个贼进了他房间,躲在床底下,曾国藩不知道,只在房里背书,却怎么也记不住,翻来覆去背了一两个时辰。藏在床底下的贼都不耐烦了,跳出来说,真笨,连我都记住了。后来有人给曾国藩写过一本书,叫《又笨又慢平天下》。人笨一点没关系,多努力一点就会厚积薄发。”章现元转发的朋友圈文章里,有一半是关于曾国藩的此类坊间故事。

另一半是佛学鸡汤。章现元说自己几年前因为看不懂钢厂大院里的人情世故,一直情绪低落,以至怀疑人生,后来开始有意接触佛学,希望从中汲取力量。他平时会注意这类书籍,也加入了一些微信群,看他们转发的文章,虽然很多时候他根本看不懂。他还把我拉进了一个这样的群,里面一百多人,都是信佛弟子,微信头像或佛或莲,互相以“菩萨”相称。章现元每次在朋友圈转发这类文章时,都会加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说,观世音菩萨是他唯一膜拜的偶像。他的微信头像就是一块刻着观世音的玉,残了一角。他花五块钱从地摊上买的。

这是章现元认为自己能干好快递的另一个优势。“很多快递员的最大问题就是不会跟人沟通,骂人打架的都有,我觉得是他们自己的心态问题。我们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别人。你偷奸耍滑,我就多做一点。你要求过分,我也不生气,咱俩好好掰扯掰扯。”这话听起来,好像只有唐僧才能干快递员了。

现在,章现元住在一个房租400元的小平房里,里面只有一张床,一个水龙头,还有一个小柜子。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每天晚上下班回家,他都在附近小卖铺买一瓶冰啤酒,三块钱,一包蚕豆或花生米,两块钱。

“如果你心里有目标,日子再苦也不会觉得苦。”像这样的鸡汤,章现元张口就能来。说完,这张32岁的脸上还会挤出一个嘴角上扬的标准微笑。

不只是像章现元这样从传统工业中分流出来的中年人,还有不少刚从校园里出来的年轻人,正在加入快递员的队伍。

在S快递封闭培训的第三天,我发现旁边坐的一个小伙子,正在一本黑色牛皮笔记本上写日记。这年头写日记的人本就很少,在快递员群体中更是找不着。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小伙子的字还很稚嫩,甚至不如很多小学生,但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时不时地,他会在手机上打出一个字或一个词语,比如“面孔”、“仿佛”,然后继续在笔记本上写。我偷偷瞄了一眼,原来是不会写“孔”、“佛”这些其实挺常见的字。

这个满脸青春痘的瘦高小伙是1999年出生的,名叫万小山,老家在黑龙江绥棱县。小山读过两年中专,但从没认真读过书,白天网吧,晚上睡觉。不过他也并不是个坏孩子,甚至称得上是一个乖孩子。培训的那几天,他不断给老妈发送微信语音,汇报他今天吃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他给母亲的微信备注是“我的好妈妈”。

今年从学校出来后,小山没找到好工作。他二伯在北京海淀S快递某网点送快递,就把这个小侄子推荐了过来。培训期间,小山花了18元,特意买了个笔记本,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自己初入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感。

我感到难以置信,这个不爱读书的小孩子,写字都费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情来写日记?他也没有认真解释,只是有些羞涩地笑了笑,“第一份工作嘛,还是挺激动的。”

我问他日记里都写些什么。没想到他竟然大方地递给我看。他已经用蓝色水笔写了满满五页纸,基本都是培训当天所讲的内容,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其中有几段,甚至让我觉得,这个还没正经干几天快递的小孩,已经认识到了这份工作中的一些重要的东西——

“他们说这个工作压力很大,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客户又难搞,动不动就投诉,扣钱,还有人每天累得半死,还拿不到多少钱,但我觉得就像二伯说的,万事开头难,要坚持下去……今天一个老师讲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挣钱,是你追着钱跑,值钱,是钱追着你跑……就是要让自己变得对别人有价值,用心解决客户的问题……”

小山似乎对快递员这份工作还挺满意,“如果能干好,就一直干下去吧。”他说,二伯每个月都能拿到一万多,去年还在老家新盖了个三层楼房,这就是他的目标。

(为不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文中所有快递员均为化名)

相关阅读:

中国快递员(一):“太慢了,兄弟”

中国快递员(二):“不能惯着客户,得由着自己的节奏来”

中国快递员(三):“你们这群野人太难管了!”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