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研究】人类如何做到将形状和声音联系在一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研究】人类如何做到将形状和声音联系在一起

许多人、甚至是小孩子都有将尖利的单词匹配给尖利物品的倾向,这是完全随机的吗?

上图两个“怪物”,你觉得哪个叫“bouba”,哪个叫“kiki”?

脑力玩家,这里有个奇怪的测试给你做。以上哪一个形状是bouba,哪一个形状是kiki?而这些又和语言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很有可能我们的直观感觉会认为我们对这两个物体有声音上的匹配是一种非常随意的行为(象声词除外)。就用“球”这个词来举例——从表面上来看,这个真实的球面物体与我们给它起的名字并没有明显的联系。但是这个思路真的完全是随机的吗?

2001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学者拉玛钱德朗(VS Ramachandran)和爱德华·哈伯德(Edward Hubbard),他们针对上面两个图形问了一组参与者类似的问题,参与者必须要猜出哪一个是火星人“bouba”,哪一个是kiki。95%的参与者选择左边的图形是kiki, 而右边的是bouba, 就算这两个是完全新颖的词汇,而且需要匹配到他们之前从未见过的图形上。

到底怎么回事?

实际上,bouba/kiki 效应曾出现在更早之前的研究中,1929年一位德国心理学家Wolfgang Köhler就开始研究该现象。实验设定基本上是相同的。Köhler向人们展示和上图相似的图形,然后问他们哪一个是takete,哪一个是malumba。看到这里,你应该能猜出大部分参与者的答案了。

这种现象会出现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完全清晰,但是拉玛钱德朗和哈伯德猜测想,这是因为大脑中感官区和运动区之间存在的自然联系。比方说,一个物体的视觉形状——不管是圆的还是尖的——和我们嘴唇念出相应单词时的形状是相关联的——不管嘴是张大圆圆的还是扁扁宽宽的。进而,这就和我们的舌头活动发出该单词的音有关;kiki要求你的舌头在下唇瓣上做出“尖刻”的动作,而bouba则需要更圆润的动作。这些相似性都增加了bouba会和圆形物体有关的可能性,而kiki则是更尖,更利的物体有关。后来在2003年的工作中,拉玛钱德朗和哈伯德为该理论提供了支撑证据。在那个论文中,他们发现大脑一个区域的受损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区域叫做角回,它会导致一个人将圆形物体和bouba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几率大大降低。

这个效应很有趣,因为它帮助我们阐明了语言的潜在进化起源。许多人,甚至是小孩子都一直有将尖利的单词匹配给尖利物品的倾向,这一事实表明至少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将声音和物体绘制在一起并不是完全随机的。相反,有一种自然的限制或是系统帮助我们构建这些联系地图。不过对语言最初的发展来说,只凭借它自己建立这样一种框架可能是完全不够的,但是它至少已经为口头沟通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翻译:赵雪白鸽)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bouba/kiki effect: how do we link shapes to sound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研究】人类如何做到将形状和声音联系在一起

许多人、甚至是小孩子都有将尖利的单词匹配给尖利物品的倾向,这是完全随机的吗?

上图两个“怪物”,你觉得哪个叫“bouba”,哪个叫“kiki”?

脑力玩家,这里有个奇怪的测试给你做。以上哪一个形状是bouba,哪一个形状是kiki?而这些又和语言的进化有什么关系?

很有可能我们的直观感觉会认为我们对这两个物体有声音上的匹配是一种非常随意的行为(象声词除外)。就用“球”这个词来举例——从表面上来看,这个真实的球面物体与我们给它起的名字并没有明显的联系。但是这个思路真的完全是随机的吗?

2001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学者拉玛钱德朗(VS Ramachandran)和爱德华·哈伯德(Edward Hubbard),他们针对上面两个图形问了一组参与者类似的问题,参与者必须要猜出哪一个是火星人“bouba”,哪一个是kiki。95%的参与者选择左边的图形是kiki, 而右边的是bouba, 就算这两个是完全新颖的词汇,而且需要匹配到他们之前从未见过的图形上。

到底怎么回事?

实际上,bouba/kiki 效应曾出现在更早之前的研究中,1929年一位德国心理学家Wolfgang Köhler就开始研究该现象。实验设定基本上是相同的。Köhler向人们展示和上图相似的图形,然后问他们哪一个是takete,哪一个是malumba。看到这里,你应该能猜出大部分参与者的答案了。

这种现象会出现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完全清晰,但是拉玛钱德朗和哈伯德猜测想,这是因为大脑中感官区和运动区之间存在的自然联系。比方说,一个物体的视觉形状——不管是圆的还是尖的——和我们嘴唇念出相应单词时的形状是相关联的——不管嘴是张大圆圆的还是扁扁宽宽的。进而,这就和我们的舌头活动发出该单词的音有关;kiki要求你的舌头在下唇瓣上做出“尖刻”的动作,而bouba则需要更圆润的动作。这些相似性都增加了bouba会和圆形物体有关的可能性,而kiki则是更尖,更利的物体有关。后来在2003年的工作中,拉玛钱德朗和哈伯德为该理论提供了支撑证据。在那个论文中,他们发现大脑一个区域的受损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区域叫做角回,它会导致一个人将圆形物体和bouba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几率大大降低。

这个效应很有趣,因为它帮助我们阐明了语言的潜在进化起源。许多人,甚至是小孩子都一直有将尖利的单词匹配给尖利物品的倾向,这一事实表明至少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将声音和物体绘制在一起并不是完全随机的。相反,有一种自然的限制或是系统帮助我们构建这些联系地图。不过对语言最初的发展来说,只凭借它自己建立这样一种框架可能是完全不够的,但是它至少已经为口头沟通的出现提供了基础。

(翻译:赵雪白鸽)

来源:卫报

原标题:The bouba/kiki effect: how do we link shapes to sound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