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式鸡汤简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式鸡汤简史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灵鸡汤在中国不仅没有绝迹,反而焕发了勃勃生机……

编者按:心灵鸡汤这个概念从西方被舶来的时候,与当代中国的审美惯性是如此匹配。经过二三十年的流变与扭曲,心灵鸡汤对于普罗大众仍然富有吸引力,一直占据着通俗文化的主流。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灵鸡汤在中国变得愈发泛滥和廉价,也造就了人们阅读与思考的日益浅薄化。

1981年一个初冬的下午,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上学的朱博涛从校园广播站的大喇叭里听到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至今他还记得,讲者操一口北京腔,讲话的主题是——“德识才学真善美”。作为一名高一的学生,朱博涛第一次知道了李燕杰这个名字,甚至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才是“演讲”。

“一听到李燕杰演讲的广播,就感到很带劲儿,有激情,心里很温暖,像是被灌了鸡汤。”如今朱博涛这样形容。而实际上,“心灵鸡汤”这个说法是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德提出来的,它出现的时间在朱博涛第一次“被灌鸡汤”的十几年之后。

过了不久,在文化局工作的父亲从单位带回来一本名叫《塑造美的心灵》的小册子,作者正是李燕杰。朱博涛很快就翻完了这本书,内心很受震动。

那时候,虽然文革已经结束好几年了,但是改革开放才刚刚被提出来,人们的内心仍很封闭,整个社会还处于革命的语境当中。“在那种形势下,忽然有人跟你说,要自我奋斗、要成才;敢于提出来要追求真善美,我们听了以后,内心都很激动、非常受启发、受鼓舞。”朱博涛回忆说。

2016年7月的一天,在首都师范大学一座小楼二层的最深处,李燕杰端坐在他的工作室里,这个被他命名为“神州智慧传习馆”的房间被各种雕塑、字画、照片、书籍、资料堆得满满当当,房间正中的墙上挂着大幅的习近平画像织锦挂毯。

如今已经87岁的李燕杰谈起话来仍然兴致勃勃。“对,我的演讲就是心灵鸡汤!”他毫不含糊地说,声音仍然富有磁性。

1985年的李燕杰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战胜重重困难不断突破,不断超越而前进,多是由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批勇于牺牲的‘普罗米修斯’,有一批‘刑天’与‘精卫’。所以,有识之士的试金石,是看他是否有一颗金子般的不怕熔炼、勇于奉献的诚心。”

——李燕杰《塑造美的心灵》

李燕杰回忆说,当时,“四人帮”刚刚被粉碎,人们的思想尚未从禁锢中解放出来。在刚恢复正常运转的大学里,他因为课讲得好、受欢迎而出了名。渐渐地,有外面的单位也邀请他去讲。1977年1月,他受邀在千人大礼堂面向公众演讲,从那时候开始,他渐渐走向社会,最终成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李燕杰最初讲课的主题还是与批判“四人帮”有关。但是他的切入角度有些特别:江青喜欢看《红与黑》《简·爱》《基督山恩仇记》等西方电影。作为中文系老师的他,对这些原著了如指掌,于是,就从这些电影的故事讲起。那时候,信息还很闭塞,普通人在“批判”中了解了这些“资产阶级的毒草”。这种方式让李燕杰的演讲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很快成为了明星式的人物。

在那个年代,年轻人的主要困惑是“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李燕杰的演讲就主要围绕青年面临的这些问题展开,比如理想、成才、婚恋、家庭、自我修养…… 总之,中心思想就是励志、人性、真善美。

也许是太多饥渴的心灵需要滋养,一时间,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李燕杰式的演讲者,他们都拿自己和李燕杰类比,自称“纺织李燕杰”“煤炭李燕杰”“辽宁李燕杰”等等,这些人可谓中国本土的第一批“鸡汤师”。

后来,朱博涛在学校操场上听了一场“徐州李燕杰”李永田的演讲。他记得,这位当时的徐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师演讲的主题是“铸魂”。“可是,口才和李燕杰比起来差不少,那种激情像是表演出来的。”

李燕杰出身于北京的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熏陶,从小打下了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后来,由于家道中落,他做过童工,上过大学,参过军,进过牛棚。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的语言既有文采又接地气。他的演讲,对于当时那些内心茫然的年轻人起到了慰藉心灵的作用。

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即使谈真善美也是敏感话题。有人既邀请他去演讲,又对他嘀咕,“为安全起见,能不能少谈一些真善美?”

如今,李燕杰偶尔还会参加演讲活动,只不过主题已经切换到“中国梦”。他的许多徒弟也都成为中国演讲界、培训界的名师,其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公司,或出版了讲管理、培训、励志、情商的书。

“我的弟子至少有200人以上,我把他们分成四大类……”李燕杰随手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或一张光盘,介绍起自己徒弟的作品来总是一副津津乐道的样子。“我的观点是有教无类,教学相长。”他说,自己并不眼红徒弟们纷纷“做大了,发了财”。

多年来,励志成功学、心理情感类图书、培训班、电子产品长盛不衰,各类大师横空出世,这些被归为心灵鸡汤的东西一直大行其道,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如果非要追溯“心灵鸡汤”这个名词出现的历史的话,恐怕要从1993年由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德编写的《心灵鸡汤》丛书说起。该书刚一面世就风靡全美,多年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1998年,这套书被引进中国并流行起来,很快就和滥觞于中国本土的煽情、励志文化合流。因而,李燕杰时代可谓一段“前鸡汤史”。

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更是让各类鸡汤文成为微博、微信的“第一大户”。在文艺青年的大本营豆瓣网上,光是带有心灵鸡汤标签的小组就有17个,里面大多是各种鸡汤文,还有人讨论如何专业地炮制鸡汤文。同时,也有人在豆瓣上成立了“反心灵鸡汤联盟”。

而在以理性求知著称的知乎上,搜索“心灵鸡汤”,出现了2507个问题,1万多名关注者。搜索结果的第一条是“心灵鸡汤式的文章错在哪”,其次是“心灵鸡汤是毒药还是补药”,第三条是“你讨厌心灵鸡汤吗?为什么?”

心灵鸡汤在国内两大高知青年网络聚集地上都是热词,并引发了持续的争论。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任何社会变化无常的现实漩涡,都需要神话来稳定。”在现代社会,信仰如潮汐一样退去,资以填补空缺的,则是那些畅销励志书。

李燕杰的出现亦是如此。他的“德识才学真善美”在思想贫瘠、个性泯灭的时代大受欢迎,并不奇怪,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形式依然盛行,就有几分嘲讽意义了。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在朱博涛痴迷于李燕杰演讲的同时,一本名叫《读者文摘》(后因版权纠纷更名为《读者》)的杂志在地处西北的兰州创刊,并逐渐火了起来,年度发行总量曾达到近400万册。朱博涛很快就成了《读者》的“铁粉”,每期都要买,几乎每篇文章都会看。

《读者》上的很多内容让朱博涛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举了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位伐木工人开车到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去工作,结果被一棵倒下的大树压到了腿。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就这么被树压着无法脱身,直到死去,二是自己锯掉那条腿,得以脱身后开车逃出森林,去找医院救命。最终,他用超人的勇气选择了后者,成功地让自己获救。

朱博涛说,“如今,我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怀疑的,因为在没有任何止血手段的情况下锯断大腿难道不会死掉吗?但在当时,我从中体会到个体的价值与生命的顽强。那时的《读者》有很多这样的文章,讲述外国人家庭、朋友、邻里之间的各种小故事,很温情,很励志,与其他报章上完全不同,因而非常吸引人。”

如今,朱博涛觉得,李燕杰是国产心灵鸡汤最早的熬制者,而《读者》堪称中国鸡汤文的发源地。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学者王晓渔则觉得,不能这么简单地给《读者》定性,这本杂志在早期还是颇具启蒙色彩的。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触意大利后现代派小说家卡尔维诺的小说,就是在《读者》上。

回忆起《读者》在内容上的发展演变,该刊原主编彭长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读者》早期确以翻译国外文章、介绍西方思想为主,涉猎领域广泛,不仅有文学类,还有西方管理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类。后来,编辑部引进了三毛、琼瑶、刘墉等港台作家的作品。自1980年代后期开始,《读者》从最初的阳春白雪路线转变为通俗化。“如果走精英路线,那只能吸引很小一部分受众。《读者》不希望做成同人杂志,而是要最大程度地赢得市场。” 彭长城说,“现代人的压力太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们是去描绘沉重的现实,还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心灵鸡汤,带给人阳光正面的能量?”

《读者》杂志创始人之一、原副主编胡亚权的话进一步解释了彭长城提出的问题,“我们始终认为,人类世界的主流应当是美好的,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民都向往美好生活。譬如对一位普通人,送他鸡汤呢,还是送他药石?这是同样一种关爱下的两种方法。《读者》选择了前者。”

素有“鸡汤诗人”之称的汪国真影响很大,同时也富有争议。《读者》先后至少刊发了汪国真的十几篇作品,即使到了后期人们对汪国真毁谤最多的时候,《读者》也依然坚持力挺汪国真。

诗人高嗣照回忆,那时候社会刚刚改革开放不久,思想还没有完全开放,汪国真关于爱情、理想的诗歌,让不少年轻人感同身受。每当汪的诗作发表,很多人就会将这些诗句摘抄下来,或者写在书信、明信片上,送给朋友,表达情感。

回忆起自己的心路历程,朱博涛说,在二三十年前,中国的文化生态还比较荒芜,那时候的鸡汤文确实在自己的内心起到了正面的、启蒙的、开放的作用,但是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资讯的发达,鸡汤还总是那样一种味道,对于他来说,这就失去了原先的意义,反而显得很陈腐、浅薄。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邵杨在梳理“心灵鸡汤在当代文化中的流变与扭曲”时指出,路遥、汪国真、席慕蓉、三毛、刘墉、周国平这些曾经的文化偶像带来的激越、欣慰和感动,本质上都已经在日常的文化熏陶与训练里,构成了鸡汤的雏形、变体与滥觞,或者说,为鸡汤预备下了足够庞大的受众集群。所以当这个概念从西方正式被舶来的时候,正好严丝合缝地匹配上了我们一直陶醉其中、却又暂未完成命名的那份审美惯性和审美愉悦,从而迅速落地生根,顺应了一份民众的呼唤,也奠定了一种文体的类型。 

邵杨认为,心灵鸡汤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整体概念,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接受美学需要,在几代中国人成长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其实是渐次叠加、其来有自、相伴始终的。

王晓渔说,“在现实中,心灵鸡汤对于普罗大众是如此地富有吸引力,几乎成为时下通俗文化的主流。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灵鸡汤在中国不仅没有绝迹,反而焕发了勃勃生机,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因此,他认为,梳理心灵鸡汤的发展脉络,探寻其在当下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同学们,我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生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出生在什么家庭由不得你选择。不过为什么人有两条腿,同学们想过没有?是为了让你跑,为什么人的腿比许多动物的腿都长,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只要你坚持跑下去,你就会跑出你自己意想不到的距离。所以,大家记住,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这个点上开始跑。”                                         

     ——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1995年,已经在北京工作的朱博涛,听说有家名叫新东方的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效果特别好,便想去见识一下。他骑自行车到了位于中关村的新东方总部,在报名处迎面看到贴在墙上的一幅标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柜台上还有一摞免费赠送给学员的黑色封皮的小册子,是其创始人俞敏洪的演讲录。他拿了一本回去翻阅,发现里面有很多励志故事。当时沉迷于学习英语的朱博涛查阅了那句标语的来历,发现它可能来自一句英语名言:We will be able to hew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我们将能够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

那时候,朱博涛正在自学英语,准备考研或出国,学习的过程很艰苦。“那本小册子出现得很及时,确实对我非常有激励作用。不过,当时我已经30岁了,看穿了这套商业策略,新东方之所以火,就是因为它不只是教英语,而是英语学习加上励志。”

如今,市面上仍在出售俞敏洪的演讲录,书名就叫《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与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描述的类似,俞敏洪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3次参加高考,最终考上北大西语系,又因肺痨留级,在北大5年,成绩平平,毕业后留校任教。俞敏洪为赚取出国学费而兼职做英语培训,却被学校公开处分。他愤而辞职,拎着糨糊桶在大街小巷张贴托福培训广告,并最终创办了新东方。

俞敏洪的成功有各种必然和偶然因素,实际上是难以复制的,但是他却把自己的经历和对人生的理解渗透到英语培训中,给那个时代渴望成功、渴望出国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碗有强心作用的鸡汤。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慧瑜曾在学术期刊上发文专门分析了心灵鸡汤现象,他说,“人们最为熟悉或喝得最多的心灵鸡汤大致与个人奋斗、励志、不气馁、自强不息、相信自己、神话般的爱情、坚持理想、实现梦想、人生成功等题相关。” 

张慧瑜认为,选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让人们从小养成和适应一种竞技状态和竞技文化。每个人都像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一样,比赛的目的就是赢,否则就一败涂地。于是,从教材到课堂都飘荡着一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竞技法则。在这种氛围下,鼓励学生坚持苦学、战胜自我的各种励志文章就获得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与励志鸡汤相对应的另一面是,鸡汤还具有安抚失败者的功效,让没有成功的人获得心灵抚慰。因此,人们一边以马云来励志,希望快速成功;另一边则学星云大师之道,希望借此保持心灵平和。张慧瑜认为,“面对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心灵鸡汤的文化功效主要是精神按摩,而不是鼓励人们改变日趋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规则。

 

“成功者必须拥有的一个信念就是:过去不等于未来。很多人失败了很多次之后,他就一蹶不振。各位,成功不是你跌倒了多少次,而是你最后一次有没有办法再站起来。我个人从十七岁到二十一岁,总共换过十八份不同的工作,从第一份工作在餐厅当服务生的助理开始,然后开始卖菜刀、汽车、保养品,做推销、邮购、巧克力批发,十八份工作都失败。”

——陈安之演讲《超级成功法则》

如果说,俞敏洪的做法是在英语课程的“干饭”中添加“鸡汤”的话,那么,后来的很多鸡汤师则完全把贩卖鸡汤做成了一桩大生意。与李燕杰因应时代的理想主义和那些出于个人志趣而写鸡汤文的文人、作家不同,在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陶东风看来,“进入1990年代以后,心灵鸡汤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娱乐化、商业化。

福建人陈安之号称“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在网络上,他被描述为“国际级的演讲推广大师,国内收费最高的激励培训专家,畅销书作家,明星魅力教育训练主持人,当今国际上继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四代励志成功学大师,也是世界华人中唯一一位国际级励志成功学大师”。

早在2005年,陈安之在大陆的演讲门票就高达4800元,赴会者趋之若鹜。还有报道说,陈安之每小时演讲费高达1万美金,演讲时场场爆满,掌声不绝,激励了无数人奋发向上,突破瓶颈,实现成功致富。

而实际上,在2001年来大陆捞金之前,陈安之就因非法吸资遭债权人围剿而在台湾声名狼藉。

2002年,曾经以推销陈安之的成功学课程为业的黑龙江人刘一秒和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一起去美国听了潜能激励大师的课,回来后,他干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思八达教育集团。到他这里参加培训的,大多是中小民营企业老板和年轻的“富二代”。据报道,38岁的“秒哥”的课程,门票动辄数万元,却总有近万名企业家蜂拥而至。这些人来上课的原因,“要么是婚姻出现危机,要么生意越来越难做”。

和那些“洋派”的成功学培训师不同,另一些人则独辟蹊径,从国学中提取“营养”,炖出中国传统风味儿的心灵鸡汤。

“我讲的不是成功学,或者说,我们这个是大成功。成功学是术,我们是道术结合。成功学是唯利是图,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的,我们这个是高屋建瓴,助人为乐,成人达己。”今年66岁的翟杰说,他从先秦哲人鬼谷子的思想中提炼出管理学智慧。李燕杰对自己的这位大弟子颇为欣赏。

据翟杰介绍,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演讲、培训和出书。培训的内容包括国学、企业管理、团队建设、谈判、沟通技巧,“市场上需要的,我能讲的都讲,我现在主要就是弘扬国学,国学与主旋律是完全一致的,我的课程里,党的方针都是完全融在一起的。”

翟杰说,他正在录制的课程主要是针对老板、高端人士的,“没有钱的听不起”。至于现场授课的价格,“二十几万的也有,三五万的也有。根据课程的内容,正常一天5万;还有一种是按人数算的,比如一个人300,一堂课可能来两百人。”

翟杰认为,“心灵鸡汤没有绝对地好或者不好”,但他又刻意把自己讲课的内容和心灵鸡汤、成功学撇开。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的一家公司里,和翟杰同时录制的课程还有《九型人格》  《56个细节决定商务成败》  《谁偷走了你的利润》  《生活教练》等等。

34岁的陈明亮是这家公司的创办人,他在偶然看到陈安之的演讲后大受震动,后来从大学休学去推销陈安之的光盘,并最终走上培训讲师这条路。陈明亮把陈安之称为自己“生命觉醒的启蒙老师”。

“过去那一套成功学华而不实,甚至有失偏颇,针对性也较弱,已经不实用了。”陈明亮说,“那种一出场就带几个随从、保镖,台下粉丝山呼万岁,搞得像明星一样的导师,不是我们希望合作的对象。”目前,陈明亮已经不再靠卖书、卖光盘赚钱了,公司主要的经营方式是请各路讲师录制课程,然后利用在各地建立的销售网络,在线上或线下推销,也就是所谓的“o2o模式”。

 

“年轻人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和陈安之的传销式成功学不同,另一种成功学鸡汤师恰恰是因为他们本身的成功。

比较而言,原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可算作鸡汤界的一股清流。作为一名曾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台湾人,他将自己的事业重心始终放在中国大陆,作演讲、开微博、教化青年。在做一名成功的外企高管之余,他的事迹包括但不限于:从2000年起陆续写了7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创办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出版励志书《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往情深与学生的网上对话》《世界因你而不同》。2015年,李开复在生病复出后感慨“生病是种礼物”,又写了《向死而生》。

在李开复个人成就的光环加持下,这样浅显的教导却对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具有说服力。在知乎上,有人发起了“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李开复?”的讨论,但在评论中,大部分人依旧表达了对李的支持,理由多是出于对他职业成就的肯定。可以说,“开复牌”鸡汤并不胜在鸡汤本身有多香浓、多有营养,而在于熬制者本人就是一名成功者。

对于为何热衷于做青年导师,李开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从来没有给自己冠以(青年人生导师)这个名字。我一贯的态度是,希望长期做年轻人的朋友。前段时间,台湾的某个大佬跟我说,“李老师,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公司……你怎么能不来呢?”尽管他是很有名的大佬,我还是回邮件给他的秘书,对不起,我现在只选择跟年轻人交流。这些年我没有变的事情就是很享受跟年轻朋友一起交流,做他们的朋友。

像李开复这样的成功人士变身人生导师的还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马云了。在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城市杭州,马云充满了萧山机场——书店里卖的是写马云的各种励志书,电视机里播放的是马云讲话的视频,墙上还有带有马云形象的各种广告。

尽管马云曾澄清说,市场上很多写他的书并未得到他的授权,但是记者检索后发现,阿里巴巴集团官方出版了两本《马云内部讲话》。而且,马云本人也的确喜欢在各种场合发表公开演讲。对此,马云的解释是,由于早年做过英语老师,自己有好为人师的习惯。而“马云牌”鸡汤的最大特点也与他早年的职业有关——喜欢夹带英文单词。

 

“生存活动的报酬是欢乐。

破坏性活动的最高惩罚是死亡或彻底的非生存,因而是痛苦的。成功会提高生存的潜能以至无限之生存。失败会降低生存的潜能以至死亡。智力即感觉、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动力即生命、活力以及坚持生存的韧性。但动力和智力受印痕的压抑且耗散生命力。幸福即克服并非不知的障碍以求已知的目标,即片刻地观照欢乐或纵情于欢乐。”

——罗恩·哈伯德《戴尼提:自我心理调节技术》

如果说,畅销鸡汤书作者还只是以让人们掏钱买书或光碟这种温情脉脉的方式敛财的话,那么一些“身心灵培训机构”所做的几乎就是精神传销。2016年8月有媒体报道,一家名叫“创造丰盛”的心灵辅导机构涉嫌非法敛财近10亿元。

这家机构涉嫌通过精神控制,进行所谓的培训。由成功学、心理学、催眠术和心灵鸡汤等汇集而成的课程,收费惊人,层层升高,从5万元的普通会员到800万元的学习中心校长,一级级加盟。

在“创造丰盛”的公号上,基本上都是网络上比比皆是的鸡汤文:“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的不容易”“亲密关系的冲突是怎么造成的”……

由于“身心灵培训”之类的项目都有各种自创的理论,所以很难把这种“重口味”的心灵鸡汤和正规的心理治疗区分开来。因而,尽管今年以来已有多名参与者报警,称其为“骗钱机构”,而事实上警方迄今还没有决定是否对其立案。

这样的“身心灵培训”项目让朱博涛想起了他在1988年好不容易托人买到的一本书——《戴尼提》。这本新华书店系统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推销手段发行的图书,当年在广告中宣称“风行世界,总销售量超过一千万册”。朱博涛记得,戴尼提技术被介绍进中国时,宣称它是一门训练思维方法的科学,目的在于使人通过调节自己的心理,消除不利的消极情绪或危机感,增强自信心和自制力。

朱博涛曾经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这本由三联书店引进的热销书,多年以后他才知道,该书作者罗恩·哈伯德是美国邪教组织山达基教的教主。

今年6月,德国91岁高龄的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再次来到中国,开展他的“家族系统排列疗法”工作坊。他设在北京五星级酒店的讲座,入场费从每人7000元到1万元不等。

媒体报道称,海灵格讲的很多话都是模棱两可的,患者选择性地接受符合自己心意的,而忽略不中听的和说得不准的,有时候会把不相关的事情看成与自己有关系,便觉得说得“很准”,在一个共振场合,释放了自己的情绪,感觉治疗“的确有效”。

海灵格则说,“在世界各地开课,只有中国的女人哭声最大。”

 

“某年,张大千家乡遭遇大风暴,众人皆紧闭门窗,唯大师将宅子前后门打开。暴风过境,各家多有损毁,唯大师家完好无缺。有些字画虽受潮浸湿,大师用水将其全部润湿后熨平,完好如初。后有人请教奥妙,大师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世间诸事,敞开心扉,顺其自然!”

——于丹微博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微博上发表了上面那段鸡汤文字,看上去超凡脱俗。但网友们很快就发现了破绽:她引用的张大千的话其实出自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是张无忌练习的九阳真经经文。于是,在收到5036条多为嘲讽的评论之后,于丹关闭了这条微博的评论功能。

这只是批评于丹浪潮中一个颇具喜感的小插曲。

2006年以来,于丹凭借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解《论语》《庄子》而名声大噪。此后她出版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也随之大卖。她还常常在微博上抒发带有哲理色彩的人生感悟,引来粉丝无数。但批评声也伴随而来。先不说学术界对于丹解读经典时的专业性的质疑,于氏鸡汤在逻辑与价值观上的问题也遭到很多人的诟病。

于丹说:“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遭遇到的各种困境和问题,把它说出来,在《论语》中找到一种朴素的化解方式,让人们的生活更自信,提升大家的幸福感,这就是我讲《〈论语〉心得》的目的。”

在《〈庄子〉心得》里她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生命都像电光石火一样转瞬即逝。在这么有限的生命里面,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你度过什么样的人生,最不应该扔掉的就是快乐。”

怎么把握快乐与幸福呢?于丹开出的药方是:“适应日常秩序”。在不合理的现实面前不要不满,不要反抗,把一切痛苦都用“内功”自己化解掉。

最能体现她这种思想的,是一段关于雾霾的微博:雾霾持续到了周末,天昏地暗一座北京城,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去跟它较劲。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这条微博招致了众多批评,有人甚至说,这是一种“精神雾霾”,比现实的雾霾更可怕。于丹的大学校友陶东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于丹的这套理论可归结为快乐哲学,其精髓就是回避现实和麻痹自己。快乐哲学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总是回避导致痛苦或快乐的客观社会原因,把痛苦和幸福完全看作是自己内心的事务,这客观上是为不合理的现实辩护。在这套理论下,改造社会、建设制度等外在的东西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练内功,反求诸己。“心灵鸡汤虽然浅显,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营养的,但于丹的这些说辞都不能算是鸡汤了,可以说是‘毒鸡汤’。”陶东风说。

李燕杰不同意各种对于丹的负面看法。他认为,一名大学老师能够将自己的学识与新媒体手段结合起来,取得最大的传播效果,是非常值得佩服的。“多出几个于丹,总比出几位老学究要好。”

 

“它本身放着光芒,让你觉得世界明亮,其实跟黑暗中看不见东西的道理一样,照耀同样使你看不清四周。它的一切牺牲需要条件,养殖陪护小心呵护,前路后路一一计算。……只有最好的爱情,没有伟大的爱情。”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几年前,在江苏卫视收视率超高的节目《非诚勿扰》上,一位小城男青年表示自己平时很爱读书。当主持人孟非问他,你最喜爱读什么书的时候,他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他的回答令孟非和嘉宾主持黄磊都一头雾水。事实证明,是孟非们落伍了——最近,这本由“微博上最会写小说的”张嘉佳写就的书,已经被拍成电影,由著名演员邓超、白百何领衔主演。而张嘉佳本人后来也很快成为《非诚勿扰》的嘉宾主持。

张嘉佳的这本书有30多篇短故事,每篇都遵循着“立题—讲故事—点题”的套路,读来倒也轻松流畅,还不乏幽默。

在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灵鸡汤正在变得更加快捷、廉价、普及。不过,彭长城表示,微信朋友圈里的鸡汤文大多数都从过去的《读者》里面的文章改头换面而来。

不同的人群对鸡汤有不同的需求,当变了味的国学滋养着老板、公司白领与基层公务员们干涸的心灵的同时,用充满机锋的语言写出的一本本畅销书,就成了都市年轻人用以解忧的心理营养。

作家庄雅婷在微博上这样介绍自己:“除魅高手,灭HIGH王,业余开启民智,专业扫兴。我必须随时掏出小黑本MARK彼此的恶毒言论。”至于有着“妇女之友”称号的陆琪,则直接在微博上将自己称为“励志作家”,他的另一个名头叫做“情感奶爸”。这些人流行的程度超乎想象。

来自台湾的张德芬有“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作家”之称。张德芬的作品的确很受欢迎。2007年,她创作了第一部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当时她找了几家出版社都不愿意出,因为这种类型的书市面上没有,无法被定义,更不可预知它的市场价值。说是小说,但又不像小说,定义为身心灵的书,但知识量和理论都不够厚重。

出乎意料的是,该书在出版后快速跻身台湾畅销榜前列。及至2016年在内地出版时,腰封上写着“总销量超过300万”。随后她相继出版了《重遇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和《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等书。在纸质书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张德芬系列作品的销量可以称得上业绩辉煌。

后来,在心灵修养类的图书中,经常能够看到“张德芬倾情推荐”的字样。也因此,她甚至被称为“鸡汤教母”。

张德芬自我调侃说,“说我是鸡汤教母,也可以。”她觉得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钱包鼓了,精神世界却依然空虚。对比大众媒体追捧的“国学热”,张德芬的心灵类图书的“疗效”更好,小说的文体通俗易懂,能够提供指导方法,也让这些理论看起来务实可行。

张德芬曾在《两个好人,却没有好婚姻》一文中感慨自己的父母没有了解对方的需求,所以婚姻生活并不美满。然而,张德芬在写下指导他人的文字时,自己的婚姻却面临着破裂的危机,和前夫的感情走到了尽头。随后她陷入到了另一段感情中。“学来的灵性的知识不一定能够全部用得上,当时也是过了一段挺挣扎、挺苦闷的日子。”她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过完之后,我在慢慢研究,怎么从知道到做到?我就发现,很多人看完一本书,都以为自己都融会贯通了。但我都写了书,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迷信张德芬的人称她为“灵性女神”,她自己说,“只要在市面上你看得到在贩卖东西的人,都不见得是真正的大师,包括我自己。他们都有一些自己的目的,我觉得不要太天真地信任这些。”

 

“所有的爱情,都基于欣赏,很难想象有人会爱上自己轻视的人。真正爱你的那个人,从来无需处心积虑地讨好,哪怕他英俊无双、学霸宇宙、富可敌国、权倾天下。一个女子最可怕的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件礼物,按照流行的样式包装,揣测他的口味改造,然后打包送上门去,巴望着别人珍惜自己。”

——李筱懿《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总部位于伦敦的全球调研巨头凯度集团(Kantar Group)发布的2016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对微信上最热门的50个公号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情感类内容尤其是心灵鸡汤文章,变得特别受欢迎——50个最热门公众号中有19个是情感类的,而2014年只有3个。

“微信上鸡汤内容的受欢迎程度达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为有很多用户需要心灵慰藉。”凯度集团研究与咨询部负责人徐凌蓓说。

心灵鸡汤的盛行显然与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及快速阅读时代的到来不无关系。公众的阅读从深度阅读转向以短、直、快为主的碎片阅读。心灵鸡汤以短小精悍、内容积极的特点满足了这一点,已然成为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上的内容主力。

以写女性励志题材而走红的作家李筱懿说,“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压力,需要这种激励味十足的‘语言艺术治疗’。很多人对心灵鸡汤类文字不感冒,甚至是不屑,我认为那也要分辨是不是真的鸡汤,不能一概而论。我觉得鸡汤文有点像中药、保健品,我希望自己给出的,不仅是一碗鸡汤,还给了别人一把勺子,告诉他们怎样去喝,有世界观也有方法论。”

在李筱懿眼中,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正能量。可以怡情,做阅读快餐;也可以移情,遇到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

然而,伴随着鸡汤文随互联网的快速扩散,反鸡汤运动也同时出现。互联网写手万方中曾经在豆瓣上连发两篇长文,解释自己缘何“憎恶心灵鸡汤”。

万方中发现,心灵鸡汤所面对的各类人群,“他们的失落、迷茫和脆弱源于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而鸡汤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使人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这正是鸡汤的荒谬所在。”

知乎上一个作者总结道:心灵鸡汤总是先讲一个故事,再给一个结论。故事本身并无逻辑,结论也非真正的公理。但是讲故事和讲道理的人总是一副“我领悟了人生真谛现在传授给你”的样子。

在互联网上,一批反鸡汤语录专门针对以往的鸡汤段子进行剖析,针锋相对地指出“鸡汤思维”的问题。比如,心灵鸡汤说,“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太差。”反鸡汤论者则会换种表述,“说实话,如果一个女生运气一直不好,我不知道她怎么笑得出来。”

万方中觉得,微信公号的圈子变得千奇百怪,“越来越没有人味儿”“满满都是文案的套路”“不仅仅是营销号的文章,连原创号也是,原创号做大了以后干脆自己不写了,寻思着做平台,几千块钱请一个实习生过来写。”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史蒂芬·布莱尔思在《不靠谱的伪心理学:破解心理呓语的迷思》一书中说,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找到了励志心理学这样一种删繁就简的方法,它轻描淡写地把意见、意识和可靠的事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给读者一种强大的自我安慰。换句话说,心灵鸡汤迎合了人们偷懒、躲避的心理。

然而,生活既复杂又诡谲,社会环境也是瞬息万变,就像作家王尔德的那句名言:“真理往往不纯粹,也从来不简单。”在多层次、多维度、高度个性化的生活当中,对于它的任何一个重要领域,想要用“五项关键的原则”或“七种有效的习惯”就能成功解决,其可能性几乎为零。心理呓语建议的所谓有效办法、善意建议,制造出不符合现实的希望,引导我们去追逐那些空头的承诺,实际上却常常不管用,大充其量,它们只起到了安慰剂作用,暂时缓解了人们的精神痛楚。

布莱尔思颇有见地地指出,一旦人们感到不快乐、害羞或者恐惧,人们的反应往往会是,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我们一定要赶紧解决掉,却很少会认为,只有这些经历才是真实的、正常的、甚至是能授人以智慧的。

二三十年来,朱博涛经历过种种人生磨练,如今事业有成,也让他内心恬淡。他觉得,看励志书对人格的完善作用很小,并且不利于系统性地学习知识。在某个特定时期(主要是中学或大学阶段),鸡汤或许能起到振作精神、滋养心灵的作用,“但人应该是不断进步的,如果一个人到了成年以后依旧对鸡汤文兴趣盎然,或者,鸡汤文成为一个社会主要的精神食粮,这样的情况是堪忧的。”

邵杨在题为《生活补品,还是精神迷药?》的文章中说:这世上并不是没有存在过伟大的鸡汤。回首人类文化史,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就是那个时代的励志与成功学?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就是那个时代的小清新安魂曲?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梭罗的《瓦尔登湖》、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类鸡汤” 风味。可见,鸡汤并不在文化阶位上天然地低人一等,当中的佼佼者同样具备被塑为经典的潜能。只不过,这脱颖而出的判断准则,并不在于口水和眼球,而是要经受历史、时间、世道人心经年累日的拣选。以这个标尺来评估今天的鸡汤,我们暂时无法寄予乐观的期望。

然而,王晓渔并不关心鸡汤的具体内容,他关注的是,为什么心灵鸡汤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流行、最主流的文化?他说,“每个时代都需要心灵鸡汤,鸡汤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心灵鸡汤在当下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于是,这就出现一个怪异的现象:在公共生活中最受推崇的,是鼓励民众回到私人领域的心灵鸡汤。思想、哲学、文化乃至宗教,都要心灵鸡汤化才能广泛传播,这也是鸡汤泛滥和变得廉价的根源所在,而这样的文化氛围,也造就了人们阅读与思考的日益浅薄化。这一点,恐怕才是值得人们思考并需要做出改变的。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中国式鸡汤简史

最新更新时间:12/07 00:1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式鸡汤简史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灵鸡汤在中国不仅没有绝迹,反而焕发了勃勃生机……

编者按:心灵鸡汤这个概念从西方被舶来的时候,与当代中国的审美惯性是如此匹配。经过二三十年的流变与扭曲,心灵鸡汤对于普罗大众仍然富有吸引力,一直占据着通俗文化的主流。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灵鸡汤在中国变得愈发泛滥和廉价,也造就了人们阅读与思考的日益浅薄化。

1981年一个初冬的下午,在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上学的朱博涛从校园广播站的大喇叭里听到一个富有磁性的声音,至今他还记得,讲者操一口北京腔,讲话的主题是——“德识才学真善美”。作为一名高一的学生,朱博涛第一次知道了李燕杰这个名字,甚至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才是“演讲”。

“一听到李燕杰演讲的广播,就感到很带劲儿,有激情,心里很温暖,像是被灌了鸡汤。”如今朱博涛这样形容。而实际上,“心灵鸡汤”这个说法是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德提出来的,它出现的时间在朱博涛第一次“被灌鸡汤”的十几年之后。

过了不久,在文化局工作的父亲从单位带回来一本名叫《塑造美的心灵》的小册子,作者正是李燕杰。朱博涛很快就翻完了这本书,内心很受震动。

那时候,虽然文革已经结束好几年了,但是改革开放才刚刚被提出来,人们的内心仍很封闭,整个社会还处于革命的语境当中。“在那种形势下,忽然有人跟你说,要自我奋斗、要成才;敢于提出来要追求真善美,我们听了以后,内心都很激动、非常受启发、受鼓舞。”朱博涛回忆说。

2016年7月的一天,在首都师范大学一座小楼二层的最深处,李燕杰端坐在他的工作室里,这个被他命名为“神州智慧传习馆”的房间被各种雕塑、字画、照片、书籍、资料堆得满满当当,房间正中的墙上挂着大幅的习近平画像织锦挂毯。

如今已经87岁的李燕杰谈起话来仍然兴致勃勃。“对,我的演讲就是心灵鸡汤!”他毫不含糊地说,声音仍然富有磁性。

1985年的李燕杰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战胜重重困难不断突破,不断超越而前进,多是由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批勇于牺牲的‘普罗米修斯’,有一批‘刑天’与‘精卫’。所以,有识之士的试金石,是看他是否有一颗金子般的不怕熔炼、勇于奉献的诚心。”

——李燕杰《塑造美的心灵》

李燕杰回忆说,当时,“四人帮”刚刚被粉碎,人们的思想尚未从禁锢中解放出来。在刚恢复正常运转的大学里,他因为课讲得好、受欢迎而出了名。渐渐地,有外面的单位也邀请他去讲。1977年1月,他受邀在千人大礼堂面向公众演讲,从那时候开始,他渐渐走向社会,最终成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李燕杰最初讲课的主题还是与批判“四人帮”有关。但是他的切入角度有些特别:江青喜欢看《红与黑》《简·爱》《基督山恩仇记》等西方电影。作为中文系老师的他,对这些原著了如指掌,于是,就从这些电影的故事讲起。那时候,信息还很闭塞,普通人在“批判”中了解了这些“资产阶级的毒草”。这种方式让李燕杰的演讲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很快成为了明星式的人物。

在那个年代,年轻人的主要困惑是“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李燕杰的演讲就主要围绕青年面临的这些问题展开,比如理想、成才、婚恋、家庭、自我修养…… 总之,中心思想就是励志、人性、真善美。

也许是太多饥渴的心灵需要滋养,一时间,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李燕杰式的演讲者,他们都拿自己和李燕杰类比,自称“纺织李燕杰”“煤炭李燕杰”“辽宁李燕杰”等等,这些人可谓中国本土的第一批“鸡汤师”。

后来,朱博涛在学校操场上听了一场“徐州李燕杰”李永田的演讲。他记得,这位当时的徐州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师演讲的主题是“铸魂”。“可是,口才和李燕杰比起来差不少,那种激情像是表演出来的。”

李燕杰出身于北京的知识分子家庭,受家庭熏陶,从小打下了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后来,由于家道中落,他做过童工,上过大学,参过军,进过牛棚。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的语言既有文采又接地气。他的演讲,对于当时那些内心茫然的年轻人起到了慰藉心灵的作用。

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即使谈真善美也是敏感话题。有人既邀请他去演讲,又对他嘀咕,“为安全起见,能不能少谈一些真善美?”

如今,李燕杰偶尔还会参加演讲活动,只不过主题已经切换到“中国梦”。他的许多徒弟也都成为中国演讲界、培训界的名师,其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公司,或出版了讲管理、培训、励志、情商的书。

“我的弟子至少有200人以上,我把他们分成四大类……”李燕杰随手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或一张光盘,介绍起自己徒弟的作品来总是一副津津乐道的样子。“我的观点是有教无类,教学相长。”他说,自己并不眼红徒弟们纷纷“做大了,发了财”。

多年来,励志成功学、心理情感类图书、培训班、电子产品长盛不衰,各类大师横空出世,这些被归为心灵鸡汤的东西一直大行其道,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如果非要追溯“心灵鸡汤”这个名词出现的历史的话,恐怕要从1993年由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德编写的《心灵鸡汤》丛书说起。该书刚一面世就风靡全美,多年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1998年,这套书被引进中国并流行起来,很快就和滥觞于中国本土的煽情、励志文化合流。因而,李燕杰时代可谓一段“前鸡汤史”。

互联网新媒体的出现,更是让各类鸡汤文成为微博、微信的“第一大户”。在文艺青年的大本营豆瓣网上,光是带有心灵鸡汤标签的小组就有17个,里面大多是各种鸡汤文,还有人讨论如何专业地炮制鸡汤文。同时,也有人在豆瓣上成立了“反心灵鸡汤联盟”。

而在以理性求知著称的知乎上,搜索“心灵鸡汤”,出现了2507个问题,1万多名关注者。搜索结果的第一条是“心灵鸡汤式的文章错在哪”,其次是“心灵鸡汤是毒药还是补药”,第三条是“你讨厌心灵鸡汤吗?为什么?”

心灵鸡汤在国内两大高知青年网络聚集地上都是热词,并引发了持续的争论。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任何社会变化无常的现实漩涡,都需要神话来稳定。”在现代社会,信仰如潮汐一样退去,资以填补空缺的,则是那些畅销励志书。

李燕杰的出现亦是如此。他的“德识才学真善美”在思想贫瘠、个性泯灭的时代大受欢迎,并不奇怪,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形式依然盛行,就有几分嘲讽意义了。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在朱博涛痴迷于李燕杰演讲的同时,一本名叫《读者文摘》(后因版权纠纷更名为《读者》)的杂志在地处西北的兰州创刊,并逐渐火了起来,年度发行总量曾达到近400万册。朱博涛很快就成了《读者》的“铁粉”,每期都要买,几乎每篇文章都会看。

《读者》上的很多内容让朱博涛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举了一个例子:美国有一位伐木工人开车到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去工作,结果被一棵倒下的大树压到了腿。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就这么被树压着无法脱身,直到死去,二是自己锯掉那条腿,得以脱身后开车逃出森林,去找医院救命。最终,他用超人的勇气选择了后者,成功地让自己获救。

朱博涛说,“如今,我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怀疑的,因为在没有任何止血手段的情况下锯断大腿难道不会死掉吗?但在当时,我从中体会到个体的价值与生命的顽强。那时的《读者》有很多这样的文章,讲述外国人家庭、朋友、邻里之间的各种小故事,很温情,很励志,与其他报章上完全不同,因而非常吸引人。”

如今,朱博涛觉得,李燕杰是国产心灵鸡汤最早的熬制者,而《读者》堪称中国鸡汤文的发源地。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学者王晓渔则觉得,不能这么简单地给《读者》定性,这本杂志在早期还是颇具启蒙色彩的。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触意大利后现代派小说家卡尔维诺的小说,就是在《读者》上。

回忆起《读者》在内容上的发展演变,该刊原主编彭长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读者》早期确以翻译国外文章、介绍西方思想为主,涉猎领域广泛,不仅有文学类,还有西方管理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类。后来,编辑部引进了三毛、琼瑶、刘墉等港台作家的作品。自1980年代后期开始,《读者》从最初的阳春白雪路线转变为通俗化。“如果走精英路线,那只能吸引很小一部分受众。《读者》不希望做成同人杂志,而是要最大程度地赢得市场。” 彭长城说,“现代人的压力太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们是去描绘沉重的现实,还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心灵鸡汤,带给人阳光正面的能量?”

《读者》杂志创始人之一、原副主编胡亚权的话进一步解释了彭长城提出的问题,“我们始终认为,人类世界的主流应当是美好的,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民都向往美好生活。譬如对一位普通人,送他鸡汤呢,还是送他药石?这是同样一种关爱下的两种方法。《读者》选择了前者。”

素有“鸡汤诗人”之称的汪国真影响很大,同时也富有争议。《读者》先后至少刊发了汪国真的十几篇作品,即使到了后期人们对汪国真毁谤最多的时候,《读者》也依然坚持力挺汪国真。

诗人高嗣照回忆,那时候社会刚刚改革开放不久,思想还没有完全开放,汪国真关于爱情、理想的诗歌,让不少年轻人感同身受。每当汪的诗作发表,很多人就会将这些诗句摘抄下来,或者写在书信、明信片上,送给朋友,表达情感。

回忆起自己的心路历程,朱博涛说,在二三十年前,中国的文化生态还比较荒芜,那时候的鸡汤文确实在自己的内心起到了正面的、启蒙的、开放的作用,但是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资讯的发达,鸡汤还总是那样一种味道,对于他来说,这就失去了原先的意义,反而显得很陈腐、浅薄。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邵杨在梳理“心灵鸡汤在当代文化中的流变与扭曲”时指出,路遥、汪国真、席慕蓉、三毛、刘墉、周国平这些曾经的文化偶像带来的激越、欣慰和感动,本质上都已经在日常的文化熏陶与训练里,构成了鸡汤的雏形、变体与滥觞,或者说,为鸡汤预备下了足够庞大的受众集群。所以当这个概念从西方正式被舶来的时候,正好严丝合缝地匹配上了我们一直陶醉其中、却又暂未完成命名的那份审美惯性和审美愉悦,从而迅速落地生根,顺应了一份民众的呼唤,也奠定了一种文体的类型。 

邵杨认为,心灵鸡汤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整体概念,作为一种一以贯之的接受美学需要,在几代中国人成长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其实是渐次叠加、其来有自、相伴始终的。

王晓渔说,“在现实中,心灵鸡汤对于普罗大众是如此地富有吸引力,几乎成为时下通俗文化的主流。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灵鸡汤在中国不仅没有绝迹,反而焕发了勃勃生机,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因此,他认为,梳理心灵鸡汤的发展脉络,探寻其在当下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同学们,我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生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出生在什么家庭由不得你选择。不过为什么人有两条腿,同学们想过没有?是为了让你跑,为什么人的腿比许多动物的腿都长,是为了让你跑得更快,只要你坚持跑下去,你就会跑出你自己意想不到的距离。所以,大家记住,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从我们这个点上开始跑。”                                         

     ——俞敏洪《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1995年,已经在北京工作的朱博涛,听说有家名叫新东方的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效果特别好,便想去见识一下。他骑自行车到了位于中关村的新东方总部,在报名处迎面看到贴在墙上的一幅标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柜台上还有一摞免费赠送给学员的黑色封皮的小册子,是其创始人俞敏洪的演讲录。他拿了一本回去翻阅,发现里面有很多励志故事。当时沉迷于学习英语的朱博涛查阅了那句标语的来历,发现它可能来自一句英语名言:We will be able to hew 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我们将能够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

那时候,朱博涛正在自学英语,准备考研或出国,学习的过程很艰苦。“那本小册子出现得很及时,确实对我非常有激励作用。不过,当时我已经30岁了,看穿了这套商业策略,新东方之所以火,就是因为它不只是教英语,而是英语学习加上励志。”

如今,市面上仍在出售俞敏洪的演讲录,书名就叫《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与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描述的类似,俞敏洪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3次参加高考,最终考上北大西语系,又因肺痨留级,在北大5年,成绩平平,毕业后留校任教。俞敏洪为赚取出国学费而兼职做英语培训,却被学校公开处分。他愤而辞职,拎着糨糊桶在大街小巷张贴托福培训广告,并最终创办了新东方。

俞敏洪的成功有各种必然和偶然因素,实际上是难以复制的,但是他却把自己的经历和对人生的理解渗透到英语培训中,给那个时代渴望成功、渴望出国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碗有强心作用的鸡汤。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慧瑜曾在学术期刊上发文专门分析了心灵鸡汤现象,他说,“人们最为熟悉或喝得最多的心灵鸡汤大致与个人奋斗、励志、不气馁、自强不息、相信自己、神话般的爱情、坚持理想、实现梦想、人生成功等题相关。” 

张慧瑜认为,选拔式的精英教育模式让人们从小养成和适应一种竞技状态和竞技文化。每个人都像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一样,比赛的目的就是赢,否则就一败涂地。于是,从教材到课堂都飘荡着一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竞技法则。在这种氛围下,鼓励学生坚持苦学、战胜自我的各种励志文章就获得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与励志鸡汤相对应的另一面是,鸡汤还具有安抚失败者的功效,让没有成功的人获得心灵抚慰。因此,人们一边以马云来励志,希望快速成功;另一边则学星云大师之道,希望借此保持心灵平和。张慧瑜认为,“面对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心灵鸡汤的文化功效主要是精神按摩,而不是鼓励人们改变日趋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规则。

 

“成功者必须拥有的一个信念就是:过去不等于未来。很多人失败了很多次之后,他就一蹶不振。各位,成功不是你跌倒了多少次,而是你最后一次有没有办法再站起来。我个人从十七岁到二十一岁,总共换过十八份不同的工作,从第一份工作在餐厅当服务生的助理开始,然后开始卖菜刀、汽车、保养品,做推销、邮购、巧克力批发,十八份工作都失败。”

——陈安之演讲《超级成功法则》

如果说,俞敏洪的做法是在英语课程的“干饭”中添加“鸡汤”的话,那么,后来的很多鸡汤师则完全把贩卖鸡汤做成了一桩大生意。与李燕杰因应时代的理想主义和那些出于个人志趣而写鸡汤文的文人、作家不同,在首都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陶东风看来,“进入1990年代以后,心灵鸡汤发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娱乐化、商业化。

福建人陈安之号称“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在网络上,他被描述为“国际级的演讲推广大师,国内收费最高的激励培训专家,畅销书作家,明星魅力教育训练主持人,当今国际上继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四代励志成功学大师,也是世界华人中唯一一位国际级励志成功学大师”。

早在2005年,陈安之在大陆的演讲门票就高达4800元,赴会者趋之若鹜。还有报道说,陈安之每小时演讲费高达1万美金,演讲时场场爆满,掌声不绝,激励了无数人奋发向上,突破瓶颈,实现成功致富。

而实际上,在2001年来大陆捞金之前,陈安之就因非法吸资遭债权人围剿而在台湾声名狼藉。

2002年,曾经以推销陈安之的成功学课程为业的黑龙江人刘一秒和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一起去美国听了潜能激励大师的课,回来后,他干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思八达教育集团。到他这里参加培训的,大多是中小民营企业老板和年轻的“富二代”。据报道,38岁的“秒哥”的课程,门票动辄数万元,却总有近万名企业家蜂拥而至。这些人来上课的原因,“要么是婚姻出现危机,要么生意越来越难做”。

和那些“洋派”的成功学培训师不同,另一些人则独辟蹊径,从国学中提取“营养”,炖出中国传统风味儿的心灵鸡汤。

“我讲的不是成功学,或者说,我们这个是大成功。成功学是术,我们是道术结合。成功学是唯利是图,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的,我们这个是高屋建瓴,助人为乐,成人达己。”今年66岁的翟杰说,他从先秦哲人鬼谷子的思想中提炼出管理学智慧。李燕杰对自己的这位大弟子颇为欣赏。

据翟杰介绍,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演讲、培训和出书。培训的内容包括国学、企业管理、团队建设、谈判、沟通技巧,“市场上需要的,我能讲的都讲,我现在主要就是弘扬国学,国学与主旋律是完全一致的,我的课程里,党的方针都是完全融在一起的。”

翟杰说,他正在录制的课程主要是针对老板、高端人士的,“没有钱的听不起”。至于现场授课的价格,“二十几万的也有,三五万的也有。根据课程的内容,正常一天5万;还有一种是按人数算的,比如一个人300,一堂课可能来两百人。”

翟杰认为,“心灵鸡汤没有绝对地好或者不好”,但他又刻意把自己讲课的内容和心灵鸡汤、成功学撇开。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的一家公司里,和翟杰同时录制的课程还有《九型人格》  《56个细节决定商务成败》  《谁偷走了你的利润》  《生活教练》等等。

34岁的陈明亮是这家公司的创办人,他在偶然看到陈安之的演讲后大受震动,后来从大学休学去推销陈安之的光盘,并最终走上培训讲师这条路。陈明亮把陈安之称为自己“生命觉醒的启蒙老师”。

“过去那一套成功学华而不实,甚至有失偏颇,针对性也较弱,已经不实用了。”陈明亮说,“那种一出场就带几个随从、保镖,台下粉丝山呼万岁,搞得像明星一样的导师,不是我们希望合作的对象。”目前,陈明亮已经不再靠卖书、卖光盘赚钱了,公司主要的经营方式是请各路讲师录制课程,然后利用在各地建立的销售网络,在线上或线下推销,也就是所谓的“o2o模式”。

 

“年轻人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和陈安之的传销式成功学不同,另一种成功学鸡汤师恰恰是因为他们本身的成功。

比较而言,原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可算作鸡汤界的一股清流。作为一名曾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台湾人,他将自己的事业重心始终放在中国大陆,作演讲、开微博、教化青年。在做一名成功的外企高管之余,他的事迹包括但不限于:从2000年起陆续写了7封“给中国学生的信”;创办专门与大学生交流的公益网站“开复学生网”;出版励志书《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一往情深与学生的网上对话》《世界因你而不同》。2015年,李开复在生病复出后感慨“生病是种礼物”,又写了《向死而生》。

在李开复个人成就的光环加持下,这样浅显的教导却对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具有说服力。在知乎上,有人发起了“为什么有人不喜欢李开复?”的讨论,但在评论中,大部分人依旧表达了对李的支持,理由多是出于对他职业成就的肯定。可以说,“开复牌”鸡汤并不胜在鸡汤本身有多香浓、多有营养,而在于熬制者本人就是一名成功者。

对于为何热衷于做青年导师,李开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从来没有给自己冠以(青年人生导师)这个名字。我一贯的态度是,希望长期做年轻人的朋友。前段时间,台湾的某个大佬跟我说,“李老师,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我们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公司……你怎么能不来呢?”尽管他是很有名的大佬,我还是回邮件给他的秘书,对不起,我现在只选择跟年轻人交流。这些年我没有变的事情就是很享受跟年轻朋友一起交流,做他们的朋友。

像李开复这样的成功人士变身人生导师的还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马云了。在阿里巴巴总部所在城市杭州,马云充满了萧山机场——书店里卖的是写马云的各种励志书,电视机里播放的是马云讲话的视频,墙上还有带有马云形象的各种广告。

尽管马云曾澄清说,市场上很多写他的书并未得到他的授权,但是记者检索后发现,阿里巴巴集团官方出版了两本《马云内部讲话》。而且,马云本人也的确喜欢在各种场合发表公开演讲。对此,马云的解释是,由于早年做过英语老师,自己有好为人师的习惯。而“马云牌”鸡汤的最大特点也与他早年的职业有关——喜欢夹带英文单词。

 

“生存活动的报酬是欢乐。

破坏性活动的最高惩罚是死亡或彻底的非生存,因而是痛苦的。成功会提高生存的潜能以至无限之生存。失败会降低生存的潜能以至死亡。智力即感觉、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动力即生命、活力以及坚持生存的韧性。但动力和智力受印痕的压抑且耗散生命力。幸福即克服并非不知的障碍以求已知的目标,即片刻地观照欢乐或纵情于欢乐。”

——罗恩·哈伯德《戴尼提:自我心理调节技术》

如果说,畅销鸡汤书作者还只是以让人们掏钱买书或光碟这种温情脉脉的方式敛财的话,那么一些“身心灵培训机构”所做的几乎就是精神传销。2016年8月有媒体报道,一家名叫“创造丰盛”的心灵辅导机构涉嫌非法敛财近10亿元。

这家机构涉嫌通过精神控制,进行所谓的培训。由成功学、心理学、催眠术和心灵鸡汤等汇集而成的课程,收费惊人,层层升高,从5万元的普通会员到800万元的学习中心校长,一级级加盟。

在“创造丰盛”的公号上,基本上都是网络上比比皆是的鸡汤文:“最好的关系,是我懂你的不容易”“亲密关系的冲突是怎么造成的”……

由于“身心灵培训”之类的项目都有各种自创的理论,所以很难把这种“重口味”的心灵鸡汤和正规的心理治疗区分开来。因而,尽管今年以来已有多名参与者报警,称其为“骗钱机构”,而事实上警方迄今还没有决定是否对其立案。

这样的“身心灵培训”项目让朱博涛想起了他在1988年好不容易托人买到的一本书——《戴尼提》。这本新华书店系统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推销手段发行的图书,当年在广告中宣称“风行世界,总销售量超过一千万册”。朱博涛记得,戴尼提技术被介绍进中国时,宣称它是一门训练思维方法的科学,目的在于使人通过调节自己的心理,消除不利的消极情绪或危机感,增强自信心和自制力。

朱博涛曾经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这本由三联书店引进的热销书,多年以后他才知道,该书作者罗恩·哈伯德是美国邪教组织山达基教的教主。

今年6月,德国91岁高龄的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再次来到中国,开展他的“家族系统排列疗法”工作坊。他设在北京五星级酒店的讲座,入场费从每人7000元到1万元不等。

媒体报道称,海灵格讲的很多话都是模棱两可的,患者选择性地接受符合自己心意的,而忽略不中听的和说得不准的,有时候会把不相关的事情看成与自己有关系,便觉得说得“很准”,在一个共振场合,释放了自己的情绪,感觉治疗“的确有效”。

海灵格则说,“在世界各地开课,只有中国的女人哭声最大。”

 

“某年,张大千家乡遭遇大风暴,众人皆紧闭门窗,唯大师将宅子前后门打开。暴风过境,各家多有损毁,唯大师家完好无缺。有些字画虽受潮浸湿,大师用水将其全部润湿后熨平,完好如初。后有人请教奥妙,大师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世间诸事,敞开心扉,顺其自然!”

——于丹微博

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微博上发表了上面那段鸡汤文字,看上去超凡脱俗。但网友们很快就发现了破绽:她引用的张大千的话其实出自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是张无忌练习的九阳真经经文。于是,在收到5036条多为嘲讽的评论之后,于丹关闭了这条微博的评论功能。

这只是批评于丹浪潮中一个颇具喜感的小插曲。

2006年以来,于丹凭借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解《论语》《庄子》而名声大噪。此后她出版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也随之大卖。她还常常在微博上抒发带有哲理色彩的人生感悟,引来粉丝无数。但批评声也伴随而来。先不说学术界对于丹解读经典时的专业性的质疑,于氏鸡汤在逻辑与价值观上的问题也遭到很多人的诟病。

于丹说:“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遭遇到的各种困境和问题,把它说出来,在《论语》中找到一种朴素的化解方式,让人们的生活更自信,提升大家的幸福感,这就是我讲《〈论语〉心得》的目的。”

在《〈庄子〉心得》里她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生命都像电光石火一样转瞬即逝。在这么有限的生命里面,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不论你度过什么样的人生,最不应该扔掉的就是快乐。”

怎么把握快乐与幸福呢?于丹开出的药方是:“适应日常秩序”。在不合理的现实面前不要不满,不要反抗,把一切痛苦都用“内功”自己化解掉。

最能体现她这种思想的,是一段关于雾霾的微博:雾霾持续到了周末,天昏地暗一座北京城,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不去跟它较劲。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这条微博招致了众多批评,有人甚至说,这是一种“精神雾霾”,比现实的雾霾更可怕。于丹的大学校友陶东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于丹的这套理论可归结为快乐哲学,其精髓就是回避现实和麻痹自己。快乐哲学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总是回避导致痛苦或快乐的客观社会原因,把痛苦和幸福完全看作是自己内心的事务,这客观上是为不合理的现实辩护。在这套理论下,改造社会、建设制度等外在的东西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练内功,反求诸己。“心灵鸡汤虽然浅显,多多少少还是有一定营养的,但于丹的这些说辞都不能算是鸡汤了,可以说是‘毒鸡汤’。”陶东风说。

李燕杰不同意各种对于丹的负面看法。他认为,一名大学老师能够将自己的学识与新媒体手段结合起来,取得最大的传播效果,是非常值得佩服的。“多出几个于丹,总比出几位老学究要好。”

 

“它本身放着光芒,让你觉得世界明亮,其实跟黑暗中看不见东西的道理一样,照耀同样使你看不清四周。它的一切牺牲需要条件,养殖陪护小心呵护,前路后路一一计算。……只有最好的爱情,没有伟大的爱情。”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几年前,在江苏卫视收视率超高的节目《非诚勿扰》上,一位小城男青年表示自己平时很爱读书。当主持人孟非问他,你最喜爱读什么书的时候,他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他的回答令孟非和嘉宾主持黄磊都一头雾水。事实证明,是孟非们落伍了——最近,这本由“微博上最会写小说的”张嘉佳写就的书,已经被拍成电影,由著名演员邓超、白百何领衔主演。而张嘉佳本人后来也很快成为《非诚勿扰》的嘉宾主持。

张嘉佳的这本书有30多篇短故事,每篇都遵循着“立题—讲故事—点题”的套路,读来倒也轻松流畅,还不乏幽默。

在新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心灵鸡汤正在变得更加快捷、廉价、普及。不过,彭长城表示,微信朋友圈里的鸡汤文大多数都从过去的《读者》里面的文章改头换面而来。

不同的人群对鸡汤有不同的需求,当变了味的国学滋养着老板、公司白领与基层公务员们干涸的心灵的同时,用充满机锋的语言写出的一本本畅销书,就成了都市年轻人用以解忧的心理营养。

作家庄雅婷在微博上这样介绍自己:“除魅高手,灭HIGH王,业余开启民智,专业扫兴。我必须随时掏出小黑本MARK彼此的恶毒言论。”至于有着“妇女之友”称号的陆琪,则直接在微博上将自己称为“励志作家”,他的另一个名头叫做“情感奶爸”。这些人流行的程度超乎想象。

来自台湾的张德芬有“华语世界首席身心灵作家”之称。张德芬的作品的确很受欢迎。2007年,她创作了第一部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当时她找了几家出版社都不愿意出,因为这种类型的书市面上没有,无法被定义,更不可预知它的市场价值。说是小说,但又不像小说,定义为身心灵的书,但知识量和理论都不够厚重。

出乎意料的是,该书在出版后快速跻身台湾畅销榜前列。及至2016年在内地出版时,腰封上写着“总销量超过300万”。随后她相继出版了《重遇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和《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等书。在纸质书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张德芬系列作品的销量可以称得上业绩辉煌。

后来,在心灵修养类的图书中,经常能够看到“张德芬倾情推荐”的字样。也因此,她甚至被称为“鸡汤教母”。

张德芬自我调侃说,“说我是鸡汤教母,也可以。”她觉得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钱包鼓了,精神世界却依然空虚。对比大众媒体追捧的“国学热”,张德芬的心灵类图书的“疗效”更好,小说的文体通俗易懂,能够提供指导方法,也让这些理论看起来务实可行。

张德芬曾在《两个好人,却没有好婚姻》一文中感慨自己的父母没有了解对方的需求,所以婚姻生活并不美满。然而,张德芬在写下指导他人的文字时,自己的婚姻却面临着破裂的危机,和前夫的感情走到了尽头。随后她陷入到了另一段感情中。“学来的灵性的知识不一定能够全部用得上,当时也是过了一段挺挣扎、挺苦闷的日子。”她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过完之后,我在慢慢研究,怎么从知道到做到?我就发现,很多人看完一本书,都以为自己都融会贯通了。但我都写了书,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迷信张德芬的人称她为“灵性女神”,她自己说,“只要在市面上你看得到在贩卖东西的人,都不见得是真正的大师,包括我自己。他们都有一些自己的目的,我觉得不要太天真地信任这些。”

 

“所有的爱情,都基于欣赏,很难想象有人会爱上自己轻视的人。真正爱你的那个人,从来无需处心积虑地讨好,哪怕他英俊无双、学霸宇宙、富可敌国、权倾天下。一个女子最可怕的就是把自己当作一件礼物,按照流行的样式包装,揣测他的口味改造,然后打包送上门去,巴望着别人珍惜自己。”

——李筱懿《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总部位于伦敦的全球调研巨头凯度集团(Kantar Group)发布的2016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对微信上最热门的50个公号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情感类内容尤其是心灵鸡汤文章,变得特别受欢迎——50个最热门公众号中有19个是情感类的,而2014年只有3个。

“微信上鸡汤内容的受欢迎程度达到了爆发式的增长,因为有很多用户需要心灵慰藉。”凯度集团研究与咨询部负责人徐凌蓓说。

心灵鸡汤的盛行显然与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及快速阅读时代的到来不无关系。公众的阅读从深度阅读转向以短、直、快为主的碎片阅读。心灵鸡汤以短小精悍、内容积极的特点满足了这一点,已然成为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上的内容主力。

以写女性励志题材而走红的作家李筱懿说,“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压力,需要这种激励味十足的‘语言艺术治疗’。很多人对心灵鸡汤类文字不感冒,甚至是不屑,我认为那也要分辨是不是真的鸡汤,不能一概而论。我觉得鸡汤文有点像中药、保健品,我希望自己给出的,不仅是一碗鸡汤,还给了别人一把勺子,告诉他们怎样去喝,有世界观也有方法论。”

在李筱懿眼中,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正能量。可以怡情,做阅读快餐;也可以移情,遇到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

然而,伴随着鸡汤文随互联网的快速扩散,反鸡汤运动也同时出现。互联网写手万方中曾经在豆瓣上连发两篇长文,解释自己缘何“憎恶心灵鸡汤”。

万方中发现,心灵鸡汤所面对的各类人群,“他们的失落、迷茫和脆弱源于在各自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问题。而鸡汤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使人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这正是鸡汤的荒谬所在。”

知乎上一个作者总结道:心灵鸡汤总是先讲一个故事,再给一个结论。故事本身并无逻辑,结论也非真正的公理。但是讲故事和讲道理的人总是一副“我领悟了人生真谛现在传授给你”的样子。

在互联网上,一批反鸡汤语录专门针对以往的鸡汤段子进行剖析,针锋相对地指出“鸡汤思维”的问题。比如,心灵鸡汤说,“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太差。”反鸡汤论者则会换种表述,“说实话,如果一个女生运气一直不好,我不知道她怎么笑得出来。”

万方中觉得,微信公号的圈子变得千奇百怪,“越来越没有人味儿”“满满都是文案的套路”“不仅仅是营销号的文章,连原创号也是,原创号做大了以后干脆自己不写了,寻思着做平台,几千块钱请一个实习生过来写。”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史蒂芬·布莱尔思在《不靠谱的伪心理学:破解心理呓语的迷思》一书中说,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找到了励志心理学这样一种删繁就简的方法,它轻描淡写地把意见、意识和可靠的事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给读者一种强大的自我安慰。换句话说,心灵鸡汤迎合了人们偷懒、躲避的心理。

然而,生活既复杂又诡谲,社会环境也是瞬息万变,就像作家王尔德的那句名言:“真理往往不纯粹,也从来不简单。”在多层次、多维度、高度个性化的生活当中,对于它的任何一个重要领域,想要用“五项关键的原则”或“七种有效的习惯”就能成功解决,其可能性几乎为零。心理呓语建议的所谓有效办法、善意建议,制造出不符合现实的希望,引导我们去追逐那些空头的承诺,实际上却常常不管用,大充其量,它们只起到了安慰剂作用,暂时缓解了人们的精神痛楚。

布莱尔思颇有见地地指出,一旦人们感到不快乐、害羞或者恐惧,人们的反应往往会是,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我们一定要赶紧解决掉,却很少会认为,只有这些经历才是真实的、正常的、甚至是能授人以智慧的。

二三十年来,朱博涛经历过种种人生磨练,如今事业有成,也让他内心恬淡。他觉得,看励志书对人格的完善作用很小,并且不利于系统性地学习知识。在某个特定时期(主要是中学或大学阶段),鸡汤或许能起到振作精神、滋养心灵的作用,“但人应该是不断进步的,如果一个人到了成年以后依旧对鸡汤文兴趣盎然,或者,鸡汤文成为一个社会主要的精神食粮,这样的情况是堪忧的。”

邵杨在题为《生活补品,还是精神迷药?》的文章中说:这世上并不是没有存在过伟大的鸡汤。回首人类文化史,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就是那个时代的励志与成功学?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就是那个时代的小清新安魂曲?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梭罗的《瓦尔登湖》、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都具有较为明显的“类鸡汤” 风味。可见,鸡汤并不在文化阶位上天然地低人一等,当中的佼佼者同样具备被塑为经典的潜能。只不过,这脱颖而出的判断准则,并不在于口水和眼球,而是要经受历史、时间、世道人心经年累日的拣选。以这个标尺来评估今天的鸡汤,我们暂时无法寄予乐观的期望。

然而,王晓渔并不关心鸡汤的具体内容,他关注的是,为什么心灵鸡汤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流行、最主流的文化?他说,“每个时代都需要心灵鸡汤,鸡汤也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心灵鸡汤在当下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绝对优势,于是,这就出现一个怪异的现象:在公共生活中最受推崇的,是鼓励民众回到私人领域的心灵鸡汤。思想、哲学、文化乃至宗教,都要心灵鸡汤化才能广泛传播,这也是鸡汤泛滥和变得廉价的根源所在,而这样的文化氛围,也造就了人们阅读与思考的日益浅薄化。这一点,恐怕才是值得人们思考并需要做出改变的。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原标题:中国式鸡汤简史

最新更新时间:12/07 00:17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