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最新出炉:2016年出国留学行业统计分析报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最新出炉:2016年出国留学行业统计分析报告

中小学生留学现象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特有的社会现象。这股热潮背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中产阶层持续扩大,有经济实力能够承担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另一方面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方法、机制与国际水平尚未接轨,教育制度如高考制度,还存在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

2017年3月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八大以来出国、来华留学工作有关情况。留学是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开放包容的重要体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留学工作承担的使命更加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的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2014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留学工作会议,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筹谋划部署出国来华留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专门对留学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留学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现在,笔者将最新出炉的出国留学行业统计数据整理分析如下:

一、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

近十年来,我国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教育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较上年增加2.08万人,同比增长3.97%。与2007年(14.40万人)相比,增加40.05万人,增幅为278%。

2007-2016年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以年均15.9%的增长率迅速增长。其中,2008-2010年间增速均超过24%,此后增速不断下滑,到2013年增速下滑到近十年最低值,仅为3.58%。

从1978年到2016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其中136.25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322.41万人已完成学业;265.11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2.23%。

二、留学回国人数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学成归国留学生总人数明显增加,与出国留学人数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较上年增加2.34万人,同比增长5.72%;较2007年增加38.85万人,增幅为883%。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人数比例从2012年的1.46:1下降到2016年的1.26:1。逾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逆差”逐渐缩小。

2007-2016年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以年均28.9%的增长率迅速增长,与出国留学人数年均15.9%相比,高出13个百分点,除2007年、2014年和2015年三年外,其余七年留学回国增速均高于出国留学增速。

尽管留学回国和出国留学人数增幅的“逆差”有了明显改善,但在具体数量上,逆差仍然存在。2016年留学回国人数与出国留学人数存在11.2万的逆差,比2015年减少0.26万。

三、留学地域相对集中

在地域分布方面,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留学目的国相对集中。2016年度,逾九成留学人员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国,其中赴英语国家的留学人员近八成(77.91%)。近年来,我国留学人员目的地国前十名基本保持平稳。

根据胡润研究院研究,英国和美国是中国富人理想的子女留学国家:高中及以下年龄段的中国富豪子女中有28.7%希望到英国留学,26%希望到美国留学;本科及以上年龄段的富豪子女中有36%更希望到美国留学。

国家海外发展战略的实施催生新的人才需求,也可能促使留学目的国选择的多元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拉论坛”以及APEC会议的举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相关国家的留学关注度。以“中拉论坛”为例,其在成立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的经贸往来,刺激了市场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目前中国掌握西班牙语的人才存量不足2.5万人,这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缺口,相关国家留学人才将成为重要的供给来源。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非通用语言人才需求量在大幅增加,而人才供给却跟不上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和中国建交的175个国家中,约有95种通用语种,其中只有54种语言在中国大陆开设了语言课程,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40种官方语言中,中国大陆能够开设的相关语言课程仅为半数。外语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留学人才成为“一带一路”人才储备的重要来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留学生向相关国家分散。

四、自费留学比重居高不下

从留学费用承担主体来看,2016年国家及单位公派留学人数有4.6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万人,单位公派1.63万人),而自费留学人数高达49.82万人,年度自费留学比例达到91.50%。自2001年开始,该比重就一直保持在89%以上,已初步形成公派留学为主导,自费留学为主体的留学工作格局。

五、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快速增加

2012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新派出13,394人;到2016年,年度派出人数已达30,014人,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年度派出人数增长了1.2倍。

国家公派留学始终立足国家战略全局最重大最紧迫的需求来谋划,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已形成“面上铺开”格局之后,强化“高端引领”,在若干关键领域形成“人才高地”。十八大以来,国家公派留学生共107005人。其中派出访问学者44814人,占派出总人数的41.88%,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62191人,占派出总人数的58.12%,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紧缺人才和战略后备人才。

从国别分布看,面向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教育发达国家选派93865人,占国家公派人员总人数的87.72%,为持续学习借鉴世界教育科技强国发展经验提供了保障。

从学科分布看,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主要选择了国家发展建设急需的理、工、农、医等学科。其中攻读工科的36.54%、理科15.47%、医科6.68%、农科3.17%,人文社科专业占38.14%。

六、专业已成为出国留学首要因素

新东方《2016中国留学白皮书》的相关调研显示,“适合的专业”已经超越“学校排名”成为受访学生选择院校的首要考虑因素,占比由上年的43%上升至今年的46%;更有高达77%的学生表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留学专业。滤去以往出国留学追求“镀金”“名校”等因素,学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海外教育的体验,聚焦点由院校综合排名转向专业排名,同时结合家庭实际经济情况、未来就业等因素进行选择,而非盲目跟风。

七、留学低龄化现象更加明显

在英国,针对4-17周岁赴英读书的外国学生有专门的签证类别,称为Tier4(Child)Student Visa,这一签证类型的发放总数近年来持续增加。

而在美国,中小学阶段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亦增长迅速,低龄化趋势明显。根据2015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数据,近五年,留美就读初高中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近三倍,最小的仅有10岁。此外,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学生交换与访问者计划(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SEVP)数据,截至2016年3月,持学生签证(Fvisa)和短期职业培训签证(Mvisa)来美学习的留学生接近12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2%,其中中小学外籍学生人数增长显著,外籍中学生达62386人,外籍小学生达6178人。中国对这一增长贡献巨大,五年间,幼儿园至高中阶段(K-12)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从8857人增至34578人,增长290%,约占在美留学外籍中小学生总数的一半。

中小学生留学现象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特有的社会现象。这股热潮背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中产阶层持续扩大,有经济实力能够承担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另一方面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方法、机制与国际水平尚未接轨,教育制度如高考制度,还存在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国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外又有积极的政策力量在“拉动”,加剧了该现象的发酵。另外,中国在不断地参与全球化大潮,教育的国际化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在教育国际合作加深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低龄学生接触外部世界,未来低龄留学将越来越普遍。

出国留学市场蛋糕有多大?竞争格局如何?来华留学规模又是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另著文予以分析,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最新出炉:2016年出国留学行业统计分析报告

中小学生留学现象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特有的社会现象。这股热潮背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中产阶层持续扩大,有经济实力能够承担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另一方面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方法、机制与国际水平尚未接轨,教育制度如高考制度,还存在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

2017年3月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八大以来出国、来华留学工作有关情况。留学是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开放包容的重要体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留学工作承担的使命更加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0月的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期留学工作方针。2014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留学工作会议,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筹谋划部署出国来华留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专门对留学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面指导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留学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现在,笔者将最新出炉的出国留学行业统计数据整理分析如下:

一、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

近十年来,我国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教育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较上年增加2.08万人,同比增长3.97%。与2007年(14.40万人)相比,增加40.05万人,增幅为278%。

2007-2016年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以年均15.9%的增长率迅速增长。其中,2008-2010年间增速均超过24%,此后增速不断下滑,到2013年增速下滑到近十年最低值,仅为3.58%。

从1978年到2016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其中136.25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322.41万人已完成学业;265.11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2.23%。

二、留学回国人数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学成归国留学生总人数明显增加,与出国留学人数的差距呈逐渐缩小趋势。2016年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较上年增加2.34万人,同比增长5.72%;较2007年增加38.85万人,增幅为883%。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人数比例从2012年的1.46:1下降到2016年的1.26:1。逾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逆差”逐渐缩小。

2007-2016年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以年均28.9%的增长率迅速增长,与出国留学人数年均15.9%相比,高出13个百分点,除2007年、2014年和2015年三年外,其余七年留学回国增速均高于出国留学增速。

尽管留学回国和出国留学人数增幅的“逆差”有了明显改善,但在具体数量上,逆差仍然存在。2016年留学回国人数与出国留学人数存在11.2万的逆差,比2015年减少0.26万。

三、留学地域相对集中

在地域分布方面,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留学目的国相对集中。2016年度,逾九成留学人员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十国,其中赴英语国家的留学人员近八成(77.91%)。近年来,我国留学人员目的地国前十名基本保持平稳。

根据胡润研究院研究,英国和美国是中国富人理想的子女留学国家:高中及以下年龄段的中国富豪子女中有28.7%希望到英国留学,26%希望到美国留学;本科及以上年龄段的富豪子女中有36%更希望到美国留学。

国家海外发展战略的实施催生新的人才需求,也可能促使留学目的国选择的多元化。“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拉论坛”以及APEC会议的举行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相关国家的留学关注度。以“中拉论坛”为例,其在成立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的经贸往来,刺激了市场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目前中国掌握西班牙语的人才存量不足2.5万人,这与巨大的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缺口,相关国家留学人才将成为重要的供给来源。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非通用语言人才需求量在大幅增加,而人才供给却跟不上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和中国建交的175个国家中,约有95种通用语种,其中只有54种语言在中国大陆开设了语言课程,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40种官方语言中,中国大陆能够开设的相关语言课程仅为半数。外语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留学人才成为“一带一路”人才储备的重要来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国留学生向相关国家分散。

四、自费留学比重居高不下

从留学费用承担主体来看,2016年国家及单位公派留学人数有4.6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万人,单位公派1.63万人),而自费留学人数高达49.82万人,年度自费留学比例达到91.50%。自2001年开始,该比重就一直保持在89%以上,已初步形成公派留学为主导,自费留学为主体的留学工作格局。

五、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快速增加

2012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新派出13,394人;到2016年,年度派出人数已达30,014人,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年度派出人数增长了1.2倍。

国家公派留学始终立足国家战略全局最重大最紧迫的需求来谋划,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已形成“面上铺开”格局之后,强化“高端引领”,在若干关键领域形成“人才高地”。十八大以来,国家公派留学生共107005人。其中派出访问学者44814人,占派出总人数的41.88%,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62191人,占派出总人数的58.12%,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紧缺人才和战略后备人才。

从国别分布看,面向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教育发达国家选派93865人,占国家公派人员总人数的87.72%,为持续学习借鉴世界教育科技强国发展经验提供了保障。

从学科分布看,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主要选择了国家发展建设急需的理、工、农、医等学科。其中攻读工科的36.54%、理科15.47%、医科6.68%、农科3.17%,人文社科专业占38.14%。

六、专业已成为出国留学首要因素

新东方《2016中国留学白皮书》的相关调研显示,“适合的专业”已经超越“学校排名”成为受访学生选择院校的首要考虑因素,占比由上年的43%上升至今年的46%;更有高达77%的学生表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留学专业。滤去以往出国留学追求“镀金”“名校”等因素,学生和家长越来越重视海外教育的体验,聚焦点由院校综合排名转向专业排名,同时结合家庭实际经济情况、未来就业等因素进行选择,而非盲目跟风。

七、留学低龄化现象更加明显

在英国,针对4-17周岁赴英读书的外国学生有专门的签证类别,称为Tier4(Child)Student Visa,这一签证类型的发放总数近年来持续增加。

而在美国,中小学阶段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亦增长迅速,低龄化趋势明显。根据2015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数据,近五年,留美就读初高中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近三倍,最小的仅有10岁。此外,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学生交换与访问者计划(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SEVP)数据,截至2016年3月,持学生签证(Fvisa)和短期职业培训签证(Mvisa)来美学习的留学生接近12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2%,其中中小学外籍学生人数增长显著,外籍中学生达62386人,外籍小学生达6178人。中国对这一增长贡献巨大,五年间,幼儿园至高中阶段(K-12)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从8857人增至34578人,增长290%,约占在美留学外籍中小学生总数的一半。

中小学生留学现象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特有的社会现象。这股热潮背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的中产阶层持续扩大,有经济实力能够承担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另一方面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方法、机制与国际水平尚未接轨,教育制度如高考制度,还存在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国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国外又有积极的政策力量在“拉动”,加剧了该现象的发酵。另外,中国在不断地参与全球化大潮,教育的国际化也是一个大的趋势。在教育国际合作加深过程中,会有更多的低龄学生接触外部世界,未来低龄留学将越来越普遍。

出国留学市场蛋糕有多大?竞争格局如何?来华留学规模又是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另著文予以分析,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