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监管层开展银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排查,将形成清晰的金融风险图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监管层开展银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排查,将形成清晰的金融风险图谱

此次排查,旨在摸清银行业金融机构显性或隐性承担信用风险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同业、表外、通道业务等风险敞口的信用风险底数,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

其中,不良资产主要指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上证报记者独家获悉,监管机构近日印发了银行业信用风险排查的专项方案。

此次排查,旨在摸清银行业金融机构显性或隐性承担信用风险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同业、表外、通道业务等风险敞口的信用风险底数,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据了解,有关部门将在上半年形成一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专项排查报告。

摸清风险底数

记者了解到,此次排查的目标,是要摸清信贷资产的风险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知情人士表示:“一些贷款实质上已经成为不良了,但通过各种手段延缓风险暴露,并未计入不良贷款。而此次信用风险排查的重点,就是要将这种被藏匿的不良贷款排查出来。也就是说,显性和隐性的信用风险都要摸清。”

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各种虚假通道转移不良贷款,典型的有理财产品、委托投资、同业代持、同业投资、受益权转让、资产证券化和通过资产管理公司阶段性代持等方式将不良贷款虚假转移出表。而为了延缓风险暴露,银行也会采取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搭桥”手段藏匿不良贷款。

上述知情人士指出:“目前金融领域的风险点包括不良贷款、债市、互联网金融、资管产品等等,但由于银行体系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无疑是重中之重。此次排查中,逾期90天以上的正常或注类贷款、6个月观察期内重组贷款中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逃废债务且本金或利息逾期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都是重点,监管机构都要求银行逐笔排查。”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前几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去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91%,较上年末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较上年末上升了0.07百分点。他认为这一水平并不是特别高。可能有一些关注类贷款已经逾期90天以上了,还未放进不良贷款,但即使放进来了,(不良率)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形成清晰的金融风险图谱

记者了解到,此次排查要从行业、区域、业务品种、客户等多个维度摸清信用风险,目的在于把握重大信用风险的分布情况。

例如,从行业角度,此次排查的重点是不良存量较高且2016年全年不良贷款率增幅超过1个百分点,或关注类贷款率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的大类行业。对于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单户授信在5000万元以上(地方中小法人银行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逐户排查。

从区域角度看,此次排查聚焦的是特定区域内典型风险、信用环境以及风险迁徙变化等趋势,特别是对产业结构单一、风险集中度高、信用环境明显恶化的区域进行重点排查。

排查的业务品种则涵盖了各类事实上承担了信用风险的品种,包括贷款、债券、投资、同业,以及承担实质性信用风险的表外业务。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未实施穿透管理的非信贷类业务是排查重点。

客户风险则聚焦在未划分为不良的产能过剩行业债务人授信、债券发生违约的债务人授信和正在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授信。此外,多头授信、担保圈的问题也是排查重点。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摸清风险底数,把握风险的分布情况,是为了找准可能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引爆点,这当中既包括近期的,也包括中长期的。此外,还需要理清重大风险的传导链条,形成清晰完整的‘金融风险图谱’。在地方法人银行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超100%的机构,是排查重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独家│监管层开展银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排查,将形成清晰的金融风险图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监管层开展银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排查,将形成清晰的金融风险图谱

此次排查,旨在摸清银行业金融机构显性或隐性承担信用风险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同业、表外、通道业务等风险敞口的信用风险底数,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当前系统性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

其中,不良资产主要指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上证报记者独家获悉,监管机构近日印发了银行业信用风险排查的专项方案。

此次排查,旨在摸清银行业金融机构显性或隐性承担信用风险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同业、表外、通道业务等风险敞口的信用风险底数,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据了解,有关部门将在上半年形成一份银行业信用风险的专项排查报告。

摸清风险底数

记者了解到,此次排查的目标,是要摸清信贷资产的风险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知情人士表示:“一些贷款实质上已经成为不良了,但通过各种手段延缓风险暴露,并未计入不良贷款。而此次信用风险排查的重点,就是要将这种被藏匿的不良贷款排查出来。也就是说,显性和隐性的信用风险都要摸清。”

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各种虚假通道转移不良贷款,典型的有理财产品、委托投资、同业代持、同业投资、受益权转让、资产证券化和通过资产管理公司阶段性代持等方式将不良贷款虚假转移出表。而为了延缓风险暴露,银行也会采取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搭桥”手段藏匿不良贷款。

上述知情人士指出:“目前金融领域的风险点包括不良贷款、债市、互联网金融、资管产品等等,但由于银行体系仍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无疑是重中之重。此次排查中,逾期90天以上的正常或注类贷款、6个月观察期内重组贷款中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逃废债务且本金或利息逾期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都是重点,监管机构都要求银行逐笔排查。”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前几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去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91%,较上年末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较上年末上升了0.07百分点。他认为这一水平并不是特别高。可能有一些关注类贷款已经逾期90天以上了,还未放进不良贷款,但即使放进来了,(不良率)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形成清晰的金融风险图谱

记者了解到,此次排查要从行业、区域、业务品种、客户等多个维度摸清信用风险,目的在于把握重大信用风险的分布情况。

例如,从行业角度,此次排查的重点是不良存量较高且2016年全年不良贷款率增幅超过1个百分点,或关注类贷款率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的大类行业。对于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单户授信在5000万元以上(地方中小法人银行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逐户排查。

从区域角度看,此次排查聚焦的是特定区域内典型风险、信用环境以及风险迁徙变化等趋势,特别是对产业结构单一、风险集中度高、信用环境明显恶化的区域进行重点排查。

排查的业务品种则涵盖了各类事实上承担了信用风险的品种,包括贷款、债券、投资、同业,以及承担实质性信用风险的表外业务。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未实施穿透管理的非信贷类业务是排查重点。

客户风险则聚焦在未划分为不良的产能过剩行业债务人授信、债券发生违约的债务人授信和正在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授信。此外,多头授信、担保圈的问题也是排查重点。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摸清风险底数,把握风险的分布情况,是为了找准可能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引爆点,这当中既包括近期的,也包括中长期的。此外,还需要理清重大风险的传导链条,形成清晰完整的‘金融风险图谱’。在地方法人银行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超100%的机构,是排查重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独家│监管层开展银行业信用风险专项排查,将形成清晰的金融风险图谱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