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贝达药业首份半年报业绩变脸 产品单一风险仍难消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贝达药业首份半年报业绩变脸 产品单一风险仍难消除

贝达药业产品单一的风险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恐怕都难以消除。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去年上市的贝达药业(300558.SZ)依靠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而一举成名,公司业绩也曾爆发性增长,但现在依靠“单品打天下”的日子稍显难过。

贝达药业8月21日晚发布的上市后首份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降。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98亿元,净利润1.37亿元,其中营收同比下降近4%,净利润降幅达到35%。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贝达药业方面表示主要是受国家医保政策和进度影响,公司产品凯美纳降价幅度较大,而产品销售增量还在逐步体现,另外研发投入以及折旧费用增加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上述因素中,对公司业绩影响最为显著的则是拳头产品凯美纳的市场表现。公司对该产品高度依赖,自其上市后就一直是公司业绩最为主要的来源,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顶梁柱”。

2011年,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指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获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并开始上市销售。

公开资料显示,凯美纳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该产品上市之前,国内用于肺癌治疗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领域由进口的易瑞沙(学名吉非替尼)、特罗凯(学名厄洛替尼)垄断,但价格昂贵。

在凯美纳上市后,凭借着价格优势发挥了一定进口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带动了贝达药业业绩的爆发性增长。201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高达增长近4倍和5倍。

2013年以来贝达药业业绩增长(%)明显放缓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界面新闻研究部

但这种爆发性并未保持,此后的四年里,贝达药业业绩增长呈现明显放缓的趋势。换言之,凯美纳的业绩迅猛表现势头减弱。

不过,2016年凯美纳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35亿元,近乎于贝达药业全年收入。但在该年5月,国家卫计委公布了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凯美纳作为唯一国产药入围。为做好医保衔接,贝达药业将凯美纳的销售价格降低54%(降价后为1399元/盒)。

由于市场的滞后性,凯美纳的销售增量释放表现不振,再加上产品大幅降价影响,去年公司业绩增长放缓趋势加剧,营收同比增长仅有13%左右;净利润3.69亿元,增幅由前年的近三成下降至单位数,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还出现了五年内的首次下降。

今年2月,凯美纳在去年医保谈判价的基础上顺利进入新版全国医保目录。随着全国各省市医保目录的落地逐步推进,执行医保谈判价格对凯美纳销售价格的影响依旧在持续,未来或会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今年上半年,凯美纳销量同比增长近56%,但这并未对冲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反而导致公司的营业成本增长超四成,销售费用依旧居高不下。在营收下降、成本增长的情况下,凯美纳的毛利率同比减少近1.5个百分点,影响公司净利增长。

除了受到凯美纳价格下降影响以外,贝达药业的研发费用也是一笔较大的支出,这同样对公司净利增长产生了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0.9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15%,在同行业中位于前列。

实际上,贝达药业注重研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公司产品线单一的问题。除了凯美纳,公司实在是没有其他可以独当一面的产品,“单品打天下”的日子终究不稳定,而公司却又面临着产品“青黄不接”的局面。

目前,公司在研的20多个新药项目中,有7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3个进入临床Ⅲ期阶段。若进展符合预期,公司预计新药将于2019年开始陆续上市。但凯美纳现在面临着价格下降与销量增长的博弈、以及进口药和仿制药的竞争,能否长期实现较快增长难以保证。

为拓展产品管线,贝达药业除了加强研发,还加大对外投资。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公司参与完成的投资项目达到8个,投资总额达8.74亿元,同比增长超6倍。但目前这些项目尚不能产生业绩,反而存在大额商誉减值的风险,大量的投入也会增加公司的资金压力。

可以说,贝达药业产品单一的风险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恐怕都难以消除。公司在加大研发和对外投资的同时,更应该做好凯美纳的销售,防止公司业绩出现继续放缓,甚至下降。

在二级市场上,自去年11月7日登陆创业板后,贝达药业连收15个涨停板,盘中一度创下99.49元/股的高价,但随后一路震荡下跌。公司股价8月22日报收53.38元/股,下跌1.97%,今年以来跌幅已达27%。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贝达药业

2.5k
  • 贝达药业: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每个环节对公司都有影响
  • 医药50ETF(512120)早盘一度涨超3%,政策利好推动创新药反弹,泰格医药20cm涨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贝达药业首份半年报业绩变脸 产品单一风险仍难消除

贝达药业产品单一的风险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恐怕都难以消除。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去年上市的贝达药业(300558.SZ)依靠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而一举成名,公司业绩也曾爆发性增长,但现在依靠“单品打天下”的日子稍显难过。

贝达药业8月21日晚发布的上市后首份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降。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98亿元,净利润1.37亿元,其中营收同比下降近4%,净利润降幅达到35%。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贝达药业方面表示主要是受国家医保政策和进度影响,公司产品凯美纳降价幅度较大,而产品销售增量还在逐步体现,另外研发投入以及折旧费用增加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上述因素中,对公司业绩影响最为显著的则是拳头产品凯美纳的市场表现。公司对该产品高度依赖,自其上市后就一直是公司业绩最为主要的来源,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顶梁柱”。

2011年,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新药(指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获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并开始上市销售。

公开资料显示,凯美纳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在该产品上市之前,国内用于肺癌治疗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领域由进口的易瑞沙(学名吉非替尼)、特罗凯(学名厄洛替尼)垄断,但价格昂贵。

在凯美纳上市后,凭借着价格优势发挥了一定进口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带动了贝达药业业绩的爆发性增长。2012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高达增长近4倍和5倍。

2013年以来贝达药业业绩增长(%)明显放缓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界面新闻研究部

但这种爆发性并未保持,此后的四年里,贝达药业业绩增长呈现明显放缓的趋势。换言之,凯美纳的业绩迅猛表现势头减弱。

不过,2016年凯美纳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0.35亿元,近乎于贝达药业全年收入。但在该年5月,国家卫计委公布了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凯美纳作为唯一国产药入围。为做好医保衔接,贝达药业将凯美纳的销售价格降低54%(降价后为1399元/盒)。

由于市场的滞后性,凯美纳的销售增量释放表现不振,再加上产品大幅降价影响,去年公司业绩增长放缓趋势加剧,营收同比增长仅有13%左右;净利润3.69亿元,增幅由前年的近三成下降至单位数,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还出现了五年内的首次下降。

今年2月,凯美纳在去年医保谈判价的基础上顺利进入新版全国医保目录。随着全国各省市医保目录的落地逐步推进,执行医保谈判价格对凯美纳销售价格的影响依旧在持续,未来或会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今年上半年,凯美纳销量同比增长近56%,但这并未对冲价格下降带来的影响,反而导致公司的营业成本增长超四成,销售费用依旧居高不下。在营收下降、成本增长的情况下,凯美纳的毛利率同比减少近1.5个百分点,影响公司净利增长。

除了受到凯美纳价格下降影响以外,贝达药业的研发费用也是一笔较大的支出,这同样对公司净利增长产生了影响。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0.9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15%,在同行业中位于前列。

实际上,贝达药业注重研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公司产品线单一的问题。除了凯美纳,公司实在是没有其他可以独当一面的产品,“单品打天下”的日子终究不稳定,而公司却又面临着产品“青黄不接”的局面。

目前,公司在研的20多个新药项目中,有7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3个进入临床Ⅲ期阶段。若进展符合预期,公司预计新药将于2019年开始陆续上市。但凯美纳现在面临着价格下降与销量增长的博弈、以及进口药和仿制药的竞争,能否长期实现较快增长难以保证。

为拓展产品管线,贝达药业除了加强研发,还加大对外投资。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公司参与完成的投资项目达到8个,投资总额达8.74亿元,同比增长超6倍。但目前这些项目尚不能产生业绩,反而存在大额商誉减值的风险,大量的投入也会增加公司的资金压力。

可以说,贝达药业产品单一的风险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恐怕都难以消除。公司在加大研发和对外投资的同时,更应该做好凯美纳的销售,防止公司业绩出现继续放缓,甚至下降。

在二级市场上,自去年11月7日登陆创业板后,贝达药业连收15个涨停板,盘中一度创下99.49元/股的高价,但随后一路震荡下跌。公司股价8月22日报收53.38元/股,下跌1.97%,今年以来跌幅已达27%。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