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智慧出行,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终极状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智慧出行,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终极状态

无论是出行智慧化的起源还是终极状态,云计算技术扛起了科学革命的大旗。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推动企业为主体的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

随着滴滴、摩拜等明星出行企业接连引爆市场,相关部门也开始关注出行领域的规范化。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据CBNData《报告》显示,到2018年中国仅汽车共享出行年市场容量由660亿元增长至3800亿元,新兴的共享单车出行也拥有上百亿市场。而潜在出行需求带来的潜在共享出行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如果将出行概念边界延伸,市场上就不仅仅只有滴滴、摩拜这样的公共出行方式,个人交通出行也在不断演化,最炽手可热的当属无人驾驶。从打车到共享单车,再到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出行领域进入一个更高阶的竞争时代。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形式,背后均隐藏着一个不可逆转的逻辑——越来越智慧化,即在最少的人工干预下,通过技术让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并享受更多增值服务。

因此,社长认为智慧化出行是必然趋势。但智慧出行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终极状态?

智慧化的起源——技术突破

ofo因机械锁or智能锁曾引发互联网圈两位大佬马化腾和朱啸虎的朋友圈之争。虽然很多吃瓜群众纷纷围观,但是对于共享单车平台而言,却决定了企业的最终市场地位。结论如何,从ofo更换智能锁的动作可见一斑。

这不只是一把锁的问题,正如滴滴CTO张博所言,大数据不仅是滴滴打车产品的心脏,还是滴滴打车商业的心脏。共享单车也不例外,如果没有智能锁,就相当于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数据,遑论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由此带来的用户体验增值和巨大的商业利益。出行领域,用户比拼只是表象,核心还是技术。

张博透露,当年滴滴初创时,只需要2台服务器便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当“补贴大战”开始,网络、存储问题不断,甚至出现宕机。对于用户而言,这就意味着,App叫不到车,或者叫车不响应,甚至出现近在眼前的车叫不到,而远在天边的车却抢到了订单。包括ofo在内的共享单车企业,其实面临同样的难题。首先,上千万台的单车管理。ofo机械锁时代,这些车辆全凭人工线下管理,费时费力。于用户而言,单车停放和还车位置不确定,用户寻找困难;于平台而言,人工管理成本高昂,车辆移动无法实时监测,使得用户、平台和车辆处于“无法连接”状态。

这是出行领域创新早期均存在的问题,无论滴滴还是摩拜、ofo,均诞生自移动互联网,流量高并发、需求多元化、峰谷分布等特征明显。一旦技术跟不上,将直接导致用户体验下降。从本质上讲,这决定了平台的生死。

从这几家发展过程来看,其解决问题的最主要手段,便是引入了云计算。张博曾表示,滴滴通过与云计算服务商合作,从网络、安全和运维三个层面进行技术改造,基于云计算服务商的骨干网节点以及就近接入的原则,使得用户在弱网的情况下,也能够发出订单,提升车辆的响应速度和成功率。

摩拜单车和滴滴一样,引入了云技术。尽管早期,智能锁被外界认为成本过高,影响摩拜单车扩张速度。但从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角度来看,智能锁通过端—云—平台的链路,完成了“连接”过程。摩拜可以实时了解每辆单车的状态,同时为用户实时提供单车停放和归还位置,并能动态调整各个区域不同时段的单车投放量。此外,随着各大城市对单车的管理趋严,接入了云端的摩拜单车在电子围栏等政策规定下,更容易满足监管。

一个值得注意,但是往往被忽略的细节是,滴滴和摩拜选择的云计算服务商——腾讯云。按照张博的说法,鉴于QQ和微信这两大超级App处理高并发流量的能力,滴滴选择与腾讯云合作,而腾讯作为滴滴的重要股东,也是一大考量因素。无独有偶,腾讯也是摩拜的股东,腾讯云同样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就不奇怪为何马化腾为摩拜的智能锁站台与朱啸虎争论。

显然,当外界还在更多关注出行领域的几家平台用户数量、单量、交易额时,BAT们已经展开了另一场较量,比如腾讯,当年和如今巨资支持的滴滴打车和摩拜单车,在为微信支付获取用户的同时,另一项业务——腾讯云也进行了完美的布局。

滴滴、摩拜们通过新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出行领域的创新,而腾讯云们则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了出行产品和服务的进阶。

终极智慧出行核心——云计算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认为,科学革命最大的特点是人类开始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当帝国需要利用科学为其提供力量时,科学得到了大力支持,由此科学快速进步。

这一理论映射到出行领域同样适用。在上述滴滴、摩拜的一些发展片段来看,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突破,无疑于一场在出行领域的科学革命。这场革命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缓解了目前打车难、打车贵等出行问题,这也是政府所关心和急需解决的。从近日《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也可以看出,政府对这场出行领域的科学革命是大力支持的。因此,按照尤瓦尔﹒赫拉利的理论,可以得出结论:技术将快速进步,继续推动出行领域的革命。

我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在政策支持下,上述所述的技术突破还在继续深化,一大特征便是不断智慧化。

同样以滴滴为例。在完成弱网下单响应、就近派车后,滴滴根据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精准计算出哪些区域使用哪些车的频次较高,在合适的时间,提前进行精准调度。此外还有红包派送,滴滴通过“云”建立起了底层大数据和上一层的滴滴数据库,并精确计算出该补贴哪些用户,补贴多少。

再看共享单车。寻找、骑行和停放只是共享单车这个产品的基本功能。而让用户方便快捷的骑行是高一层服务。以摩拜为例,其同样借助云计算,实现单车、用户、区域、骑行频次、距离等多维度实现用户画像,首先为用户提供不同车型,满足不同需求;其次,通过端-云-后台,将用户与平台紧密连接起来,进行用户的二次开发,推出越来越多与出行相关的服务。

但智慧出行绝不止于此,在滴滴、摩拜们不断提升智慧化的同时,无人车闪耀登场,在个人出行方面描绘了一副蓝图。《智能革命》一书中,定义无人车也叫自动驾驶汽车,指在没有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能够感知环境并进行导航的汽车。未来,无人车甚至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移动、安全且舒适。人类以最低的成本穿梭在空间之中,以往由低效带来的堵车、污染、停车问题将大大缓解,酒驾、闯红灯、超速等危险行为将不复存在。

这可能就是目前人类能想象到的智慧出行终极状态。即使届时,滴滴依然存在,接送你的不再是司机,而是一辆无人车,不用再担心司机绕路,态度不好等问题。

但如此蓝图的实现依然无法离开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往往把人工智能技术与无人车联系在一起。简单而言,人工智能是一种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综合技术。如果说物联网相当于神经系统,负责感知、传输信息,大数据即信息,那么云计算就是大脑,负责接收、处理信息并发出指令。

从这一角度而言,无论是出行智慧化的起源还是终极状态,云计算技术扛起了科学革命的大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智慧出行,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终极状态

无论是出行智慧化的起源还是终极状态,云计算技术扛起了科学革命的大旗。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推动企业为主体的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

随着滴滴、摩拜等明星出行企业接连引爆市场,相关部门也开始关注出行领域的规范化。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据CBNData《报告》显示,到2018年中国仅汽车共享出行年市场容量由660亿元增长至3800亿元,新兴的共享单车出行也拥有上百亿市场。而潜在出行需求带来的潜在共享出行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

如果将出行概念边界延伸,市场上就不仅仅只有滴滴、摩拜这样的公共出行方式,个人交通出行也在不断演化,最炽手可热的当属无人驾驶。从打车到共享单车,再到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出行领域进入一个更高阶的竞争时代。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何种形式,背后均隐藏着一个不可逆转的逻辑——越来越智慧化,即在最少的人工干预下,通过技术让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并享受更多增值服务。

因此,社长认为智慧化出行是必然趋势。但智慧出行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终极状态?

智慧化的起源——技术突破

ofo因机械锁or智能锁曾引发互联网圈两位大佬马化腾和朱啸虎的朋友圈之争。虽然很多吃瓜群众纷纷围观,但是对于共享单车平台而言,却决定了企业的最终市场地位。结论如何,从ofo更换智能锁的动作可见一斑。

这不只是一把锁的问题,正如滴滴CTO张博所言,大数据不仅是滴滴打车产品的心脏,还是滴滴打车商业的心脏。共享单车也不例外,如果没有智能锁,就相当于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数据,遑论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由此带来的用户体验增值和巨大的商业利益。出行领域,用户比拼只是表象,核心还是技术。

张博透露,当年滴滴初创时,只需要2台服务器便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当“补贴大战”开始,网络、存储问题不断,甚至出现宕机。对于用户而言,这就意味着,App叫不到车,或者叫车不响应,甚至出现近在眼前的车叫不到,而远在天边的车却抢到了订单。包括ofo在内的共享单车企业,其实面临同样的难题。首先,上千万台的单车管理。ofo机械锁时代,这些车辆全凭人工线下管理,费时费力。于用户而言,单车停放和还车位置不确定,用户寻找困难;于平台而言,人工管理成本高昂,车辆移动无法实时监测,使得用户、平台和车辆处于“无法连接”状态。

这是出行领域创新早期均存在的问题,无论滴滴还是摩拜、ofo,均诞生自移动互联网,流量高并发、需求多元化、峰谷分布等特征明显。一旦技术跟不上,将直接导致用户体验下降。从本质上讲,这决定了平台的生死。

从这几家发展过程来看,其解决问题的最主要手段,便是引入了云计算。张博曾表示,滴滴通过与云计算服务商合作,从网络、安全和运维三个层面进行技术改造,基于云计算服务商的骨干网节点以及就近接入的原则,使得用户在弱网的情况下,也能够发出订单,提升车辆的响应速度和成功率。

摩拜单车和滴滴一样,引入了云技术。尽管早期,智能锁被外界认为成本过高,影响摩拜单车扩张速度。但从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角度来看,智能锁通过端—云—平台的链路,完成了“连接”过程。摩拜可以实时了解每辆单车的状态,同时为用户实时提供单车停放和归还位置,并能动态调整各个区域不同时段的单车投放量。此外,随着各大城市对单车的管理趋严,接入了云端的摩拜单车在电子围栏等政策规定下,更容易满足监管。

一个值得注意,但是往往被忽略的细节是,滴滴和摩拜选择的云计算服务商——腾讯云。按照张博的说法,鉴于QQ和微信这两大超级App处理高并发流量的能力,滴滴选择与腾讯云合作,而腾讯作为滴滴的重要股东,也是一大考量因素。无独有偶,腾讯也是摩拜的股东,腾讯云同样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就不奇怪为何马化腾为摩拜的智能锁站台与朱啸虎争论。

显然,当外界还在更多关注出行领域的几家平台用户数量、单量、交易额时,BAT们已经展开了另一场较量,比如腾讯,当年和如今巨资支持的滴滴打车和摩拜单车,在为微信支付获取用户的同时,另一项业务——腾讯云也进行了完美的布局。

滴滴、摩拜们通过新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出行领域的创新,而腾讯云们则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了出行产品和服务的进阶。

终极智慧出行核心——云计算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认为,科学革命最大的特点是人类开始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当帝国需要利用科学为其提供力量时,科学得到了大力支持,由此科学快速进步。

这一理论映射到出行领域同样适用。在上述滴滴、摩拜的一些发展片段来看,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突破,无疑于一场在出行领域的科学革命。这场革命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缓解了目前打车难、打车贵等出行问题,这也是政府所关心和急需解决的。从近日《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也可以看出,政府对这场出行领域的科学革命是大力支持的。因此,按照尤瓦尔﹒赫拉利的理论,可以得出结论:技术将快速进步,继续推动出行领域的革命。

我们还在“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在政策支持下,上述所述的技术突破还在继续深化,一大特征便是不断智慧化。

同样以滴滴为例。在完成弱网下单响应、就近派车后,滴滴根据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精准计算出哪些区域使用哪些车的频次较高,在合适的时间,提前进行精准调度。此外还有红包派送,滴滴通过“云”建立起了底层大数据和上一层的滴滴数据库,并精确计算出该补贴哪些用户,补贴多少。

再看共享单车。寻找、骑行和停放只是共享单车这个产品的基本功能。而让用户方便快捷的骑行是高一层服务。以摩拜为例,其同样借助云计算,实现单车、用户、区域、骑行频次、距离等多维度实现用户画像,首先为用户提供不同车型,满足不同需求;其次,通过端-云-后台,将用户与平台紧密连接起来,进行用户的二次开发,推出越来越多与出行相关的服务。

但智慧出行绝不止于此,在滴滴、摩拜们不断提升智慧化的同时,无人车闪耀登场,在个人出行方面描绘了一副蓝图。《智能革命》一书中,定义无人车也叫自动驾驶汽车,指在没有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能够感知环境并进行导航的汽车。未来,无人车甚至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移动、安全且舒适。人类以最低的成本穿梭在空间之中,以往由低效带来的堵车、污染、停车问题将大大缓解,酒驾、闯红灯、超速等危险行为将不复存在。

这可能就是目前人类能想象到的智慧出行终极状态。即使届时,滴滴依然存在,接送你的不再是司机,而是一辆无人车,不用再担心司机绕路,态度不好等问题。

但如此蓝图的实现依然无法离开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往往把人工智能技术与无人车联系在一起。简单而言,人工智能是一种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综合技术。如果说物联网相当于神经系统,负责感知、传输信息,大数据即信息,那么云计算就是大脑,负责接收、处理信息并发出指令。

从这一角度而言,无论是出行智慧化的起源还是终极状态,云计算技术扛起了科学革命的大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